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欧美流行音乐已经有100多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其简易通俗的、贴近生活的风格已经是大入人心,于此在欧美流行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音乐的风格产生。本文就是对几种欧美音乐进行描述,并对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影响进行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 篇1:

内外力交互影响下的雅乐与杂音

【摘要】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却能直接打动心灵,是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有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特征。从古至今,音乐都是人类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通俗流行音乐都从不同的角度彰显着音乐的精彩。时至今日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音乐流派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较大差别。放眼全球,如今通俗流行音乐毫不例外地占据了音乐界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古典音乐几乎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高岭之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社会影响力远不及前者。在笔者看来,这种悬殊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推动力使这种现象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固定趋势。本文从大众的认知行为(内力)和大众媒介传播作用(外力)两个角度简要阐述古典音乐的现状和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大众媒介

古典音乐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华,被无数耳朵聆听,万众心灵被洗礼,它们被反复欣赏和打磨,最终被奉为传世经典。通俗流行音乐是现当代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射,年轻人情感充沛,需要抒发,这种流派此时恰到好处地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每个时代固有其主流音乐,主流音乐也从另一个角度映射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环境。时代交替,古典音乐似乎逐渐被人们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鲜有营养和深刻内涵的通俗流行音乐。造成这一现象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一、主观“内力”推动主流音乐的出现

“‘古典’一词运用于音乐,含义相当模糊,但是作为音乐系统中的类别划分,它的含义是相对于轻音乐和通俗流行音乐的。《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指出,古典音乐是具有持久价值而非仅仅流行一时的音乐。”①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音乐发展迅速,以至于成为当时真正意义上的主流音乐,她游走于宗教和世俗之间,成为文化过渡时期的重要桥梁。古典音乐的持久价值是与生俱来的,其本身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古典音乐历经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至今走过漫长的几个世纪,涌现出诸如巴赫、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的音乐家,他们从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和个人情感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灵感,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古典音乐素有“高雅”一说,其创作手法精致洗练,成曲需要听众细细冥想,理性感悟,换句话说,古典音乐对于听众的音乐感知水平要求较高,但与此同时可以让听众在用心欣赏之后获得来自古典音乐的独特感受,提升音乐的审美品位。关于通俗流行音乐,这种类型的音乐最大的特点在于“流行”,即“红极一时”。通俗流行音乐本身的评判尺度稍低于古典音乐的高标准高要求,只要是有胆量的且对音乐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成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听众或者鉴赏者。通俗流行音乐由此在本质上扩大了与人们接触的面积,其更新速度快、曲库充盈、创作者队伍庞大、拥有大量的追随者等特点在当今社会也愈发显现。通俗流行音乐与其说是某种音乐类型,不如称其为一种文化现象,几乎任何一种受欢迎的音乐都可能是流行音乐,但“狭义的流行音乐专指那些为了迎合市场,由唱片公司为歌手量体裁衣包装制作成的商品化音乐。由于其他元素的融入导致音乐处在从属地位,所以它可能将任何的音乐元素夹在其中,但是这些因素都在被精心地调配着。”②

除了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大众对于音乐的内心需求之外,大众对于音乐之间还有一种潜在的向心力,我们在批判性思维中称这种向心力为“集体主义”思维。“集体”代表大多数,“个体”代表极少数,当个体的观点因为没有足够的依据支撑,且与集体的统一观点相悖时,个体会动摇自身观点向集体靠拢,久而久之集体支持的观点会逐渐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引导趋势,这种趋势继而催生出一种心理状态:从众心理。从众心理的驱动使得某一类型的音乐流派受到绝大多数人的热力追捧,不论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终都会集大成造就出以这一流派为主导的主流音乐。当下通俗流行音乐已然代替了古典音乐成为全社会认可的主流音乐。年轻人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利用通俗流行音乐的固有优势满足自己的消遣需求,视其为填补心灵空缺的特殊精神食粮,把鲜明的节奏和浅显的歌词看做“能够映射听众内心的知己”。相比之下,古典音乐正是因为需要深入体会才能获得感悟从而在这一方面稍显逊色,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主力军”的青睐。然而通俗流行音乐在满足大众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即削弱了大众的音乐感知能力。所谓音乐感知能力,就是以自己的情感积累和社会认知水平感受音乐内涵的能力,通俗流行音乐大多浅显易懂,感情浮于表面,正是由于其内涵浅薄,大众在欣赏时逐渐忽略培养挖掘音乐内涵能力的重要性,欣赏水平逐渐下降且惰性加剧。古典音乐与通俗流行音乐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内涵更加丰富,需要听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音乐家寄托其中的丰富情感,然而通俗流行音乐对大众进行一次又一次洗脑,品味音乐的能力与古典音乐的欣赏要求早已不能完全契合,审美能力的缺失使得古典音乐似乎变得愈发高不可攀。

二、客观“外力”稳固主流音乐的根基

在古典音乐流行的时期,人们传播讯息的方式简单,传播范围狭窄,受传者人数少,大众对于古典音乐不够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俗流行音乐应运而生,同时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发现无线电,人们开始通过建设广播网促进信息传播,此类音乐流派开始逐渐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伴随着之后传统媒体的衍生和不断更新的新媒体,她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巩固了主流音乐的地位。古典音乐虽同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了解,但社会影响力远低于前者。由此不难看出大众传播在音乐流行趋势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传播的进步有效地推动了大众对于音乐流行趋势的共识,我们称这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培养人们达成共识的行为叫做“培养分析”。 “传播媒介通过引导使人们形成现实观、社会观,达到‘培养分析’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而传播媒介在‘主流形成’(mainstreaming)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③这种共同印象通常会发展成为“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形成某时间段内的固有的主流文化有直接催化作用。从个体间的微观传播逐步发展至今天拥有强大渗透力的宏观传播,不断更新的媒体类型和传播方式为我们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上世纪开始,通俗流行音乐逐渐占据了普通大众的耳朵,大众传播在其中功不可没。当今社会新媒体的出现更加强了大众传播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使其独有的双向性作用愈发突出,传统媒体从中受到启发并积极革新传播方式,既推动了传播,又迎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而“大众媒介拥有宣传和形成意识形态的功能,但它们又不是单纯的宣传机构,这种功能只有在它们的信息产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得到市场消费者承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④其中电视媒体行业的创新在众多传统媒体当中脱颖而出。通俗流行音乐的独有魅力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发追捧,国内外电视媒体把眼光投向普通大众,通过电视作为主要媒体联合网络等新媒体选拔平民歌手,就此诞生了一系列广为人知的唱歌选秀节目。不论是美国的《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还是中国的《中国好声音》,这类节目为我们带来更多好听的声音的同时,也让人们敢于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有利于提高全民娱乐化和人际交融程度。但前文所提到,通俗流行音乐本质上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它的商品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电视媒体迎合大众心理需求推出此类真人秀节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流行音樂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商业化的比赛本身需要经济支持,赞助商会有非音乐元素加入,这些元素的入侵是一种不可抗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纯粹性。部分比赛还会采取选手网络上传视频竞争人气,最终根据投票数量选出高票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选拔,这样的环节设置目的很明确:与观众形成互动,提高节目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收视率;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和电信部门多向合作,加强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联系;增加广告商的投资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不难看出这一环节至始至终与音乐毫无关联,此时的流行音乐不再是一种纯粹的音乐类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成为了商业模式下个别大众传播媒介达到其它目的的垫脚石。

何为纯粹?《辞海》释义:“纯粹,即纯净无杂念,朴实且精纯完美。”音乐的纯粹在我看来唯古典音乐能够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们美其名曰追随古典音乐的人为“爱乐者”,“他们的音乐讲究形式的精美和情意表达的深邃和阔远,常常是哲学的音响化,尤其受那些思想丰富、情愫深沉的人士挚爱,因为有了规则性的本质,一部作品一旦面世,就可能有万古长新的风范和价值”⑤。但是当我们放眼望去,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物质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逐渐忽视了对于内心深处情感的历练,浅阅读等快餐文化成为人们的新宠,通俗流行音乐浅显易懂,在音乐界的地位如同众星捧月。而关于古典音乐,正是因为它的纯粹性极高,需要人们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对音乐反复体会,通过理性思考获得切实的感悟,这一性质与当下社会的现实状况难以完全吻合,使得在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障碍,本身“曲高和寡”的现象更加明顯。大众传播媒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利用本身传播优势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对于不同的音乐流派在传播力度上产生偏颇,成为古典音乐发展前景甚忧的另一大原因。

结语

不论是内在推动力还是外在推动力,通俗流行音乐如今风生水起,人们乐在其中尽情消遣。我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新歌曲,获得了不胜枚举的新歌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受,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像一阵风一样,迅疾而来,随后又像退潮的海水一样,在沙滩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古典音乐却如同高山巨石屹立,其历史地位不容撼动。回头看看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毫无节制的商业化操作让流行音乐渐渐失去了音乐的特性,让音乐变得不像音乐;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文化产业推陈出新,但“新”的侧重点在“量”而并非“质”,快餐文化趁势愈演愈烈,我们的心因为波动浮躁很难安静下来,不愿意利用更多的时间在古典音乐里仔细感受,没有这样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等于失去了从内心深处认真了解自己的机会,我们变得只会“走马观花”,不再“从长计议”。

世间至乱至杂,唯音乐的世界纯净永恒,我们对待音乐,应当不忘初心尽力尽爱。不论是流行还是古典,在音乐的道路上是相通的。古典音乐是时间长河中凝练出的精粹,需要每个人细心呵护,但绝不是束之高阁让人敬而远之,我们应当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让古典音乐历久弥新,让人们懂得古典音乐并非想象中那么神秘;我们不应当因一时的喜好偏颇让通俗流行音乐发展的毫无章法,使古典音乐这样的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音乐流派被时代忽视;我们热爱的音乐,不应该是为了让自己获得世人的绝对肯定让音乐变得庸俗,更不应该为了昙花一现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地利用音乐;我们应通过音乐寄托情感,让音乐以经典的身份永存。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应当加以甄别:对其中的上品佳作,应当妥善呵护;对泥沙俱下的平庸之作,不妨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不是流行一时,而是百世流芳。□

参考文献

①⑤鲁成文:《爱上古典音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7

②吴南:《古典之外·欧美流行音乐大观》[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170

③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29、15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作者:王映

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 篇2:

欧美流行音乐研究

摘要:欧美流行音乐已经有100多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其简易通俗的、贴近生活的风格已经是大入人心,于此在欧美流行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音乐的风格产生。本文就是对几种欧美音乐进行描述,并对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欧美流行音乐   影响   音乐风格

至今100多年历史的欧美音乐,利用其简易通俗的、贴近生活的独特方式越来越贴近人心,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最早的黑人音乐来说,一直发展到后期的抗议民谣、迷幻音乐、新浪潮音乐、艺术摇滚乐、朋克乐、新浪漫音乐、重金属,甚至到最近几年内深受欢迎的电子舞曲,对于现在社会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在每个细节上都映射出欧美音乐对其的影响变化。这些种类中有我们熟悉的,甚至是不了解的,我们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不同的音乐风格,才会对于欧美音乐的发展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年轻人或是西方人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欧美音乐,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我国的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至今深受欧美音乐的影响,对于本土音乐的感受,更多新一代年轻人把目光放在先行的英文流行音乐上。例如:40年代的Nat King Cole运用那种低沉宽广的嗓音所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抚慰;50年代的“猫王”Elvis Pressley所创立的摇滚音乐更是对这一代人们的自知与觉醒有很大的改变;70年代的乐坛奇葩就是美国的乡村音乐和瑞典的ABBA组合;80年代可以说是欧美音乐的爆炸年份,越来越成熟的音乐商品化趋势严重。出现了像Manonna、Jackson这样的国际巨星,他们拥有非凡的个性、对于新一代的音乐有着领导作用。而到20世纪末,英文流行音乐以更加多元化的风格和色彩斑斓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国内的音乐也深受这种流行音乐的影响,对于国内的音乐发展有了很大帮助,把这样的音乐与之结合,演唱出更好的音乐。

一、欧美流行音乐概述

欧美领域里的流行音乐,是整个世界流行音乐的肇始和当今世界的领航者。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产生了不计其数的蜚声世界的流行歌手,创造出了多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演唱风格和体裁,对整个音乐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单就音乐风格来说,就有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乡村音乐、R&B(Rhythm&Blues)、说唱乐和嘻哈乐(Rap &Hip- Hop)和拉丁音乐等种类。其中大多数的音乐风格,都产生于美国,属于欧美流行音乐的范畴。单就布鲁斯来说,它最初的发源是早期的黑人音乐,产生于南北战争之后。最初的音乐形式和今天的布鲁斯并不相同,名字和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异,那里的音乐称之为“种植园歌曲”,源自黑人在奴隶主的庄园里进行耕种时所唱的歌曲。随着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黑人奴隶的地位得到提升,黑人有了更多的自由,不再受奴隶主和庄园主的控制,这时的“种植园歌曲”,就发展成了另外一种形式,叫做“田间呼喊”的独唱形式。如果从宽泛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发展的话,此时的“田间呼喊”的音乐形式,可以被视为是最初的布鲁斯音乐形式。这时的布鲁斯音乐,只是在农村流行,并未进入城市,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后来,布鲁斯音乐进入了城市,丰富的当时的城市音乐,但这时的布鲁斯音乐大多数人的手中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未正视其音乐上的价值。许多原始的布鲁斯乐手,本就是秉承投销商品的手工,将布鲁斯音乐演唱出来,所以,这多带有即兴的性质。当时间的车轮滚到20世纪20年代时,布鲁斯的音乐创作才步入正轨,这时不但有即兴的性质,更有作曲家的参与,开始有正规的谱子来记录所演奏的歌曲和音乐。这样,一种从黑人奴隶的“种植园歌曲”发展而来的流行音乐,就在世界乐坛里站稳了脚跟。从农村到城市,从美国到整个欧美,再从欧美到整个世界,流行音乐之声响彻全球。仅就布鲁斯音乐这一单一的风格,我们就可以看到欧美流行音乐对世界的贡献,其他风格就不必多言了。

二、欧美音乐的种类

(一)爵士樂(Jazz)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在美国新奥尔良开始演唱爵士乐,当地的混血黑人接受过很好的古典音乐教育,把黑人的传统音乐与克里奥古典音乐两者相结合,为爵士乐起到了良好的基础。布鲁斯(Blues)和(Ragtime)可以说是爵士乐的源头,构成爵士乐的三大主题为:对于黑人布鲁斯个性的吸收形成的布鲁斯音阶、拉格泰姆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

早期爵士乐分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和芝加哥爵士乐。新奥尔良爵士乐采用了六到七个人的即兴演奏。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开创了个人即兴创作,打破了集体即兴创作的固定模式。布鲁斯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1890年),音乐是混合了非洲人的呼喊和基督教赞美诗。可以说,原因是为了表达歌手的个人情感,甚至是反映黑人早期的生活。早期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另一个特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团体即兴创作。

(二)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

乡村音乐在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南部农业地区就出现了。乡村音乐起源于民间音乐,后来受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改变,最早的村庄是简单的曲调,平稳的节奏,有着叙述性的风格,它不同于都市的伤感流行歌曲,拥有着自己乡土气息。美国流行音乐在接受了山区音乐的融入上,有很大一批的乡村歌手涌现出来。在乡村音乐的初期,这些人士给乡村音乐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对于早期的乡村音乐也有着杰出的贡献。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村音乐可以说是完全的融入了流行音乐,这融入的过程中,它所具备的流行色彩更加浓烈。

(三)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最初三足鼎立的情况在美国就出现了,以布鲁斯为主力的黑人欣赏音乐;深受中产阶级白人喜欢的叮砰巷歌曲;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受到中西部农村村民的喜欢。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两组力量出现在唱片市场,就是市场交叉与翻唱版。原本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在另一个的市场也有很好的业绩就是市场交叉。

(四)拉丁音乐(Latin Music)

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交界处所流行的音乐就是现在所谓的拉丁音乐。作为一个多民族组合而成的拉丁美洲他们的音乐是以多种的音乐元素形成的一种多元素的混合音乐。拉丁音乐对于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与贡献。

(五)说唱乐(Rap)

雷普或者是莱普都是说唱的另一个名称,用黑色俚语交谈。这种音乐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贫穷的黑人居住区开始兴起,作为一种流行的音乐形式,它主要的是以机械为节奏背景的,使用快速的说唱结合的表达词句的方式。在音乐方面看,主要是起源于迪斯科上DJ为主的介绍唱片,它是那种简单具有重复性,一般以上没有旋律,只是单一的低音线、有力的节奏,根据一定的节奏融入说白的音乐。

三、欧美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在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在悄然发展着。192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由此开始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美好时代。改革开放以前,流行音乐的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近似于在夹缝中生存,在黎锦晖时代,流行音乐甚至都被冠之以“黄色音乐”的称号。20世纪50年代,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台湾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60年代的“披头士”乐队在香港的演出也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流行音乐才渐渐回到正规上来,这个时候,许多外来的流行音乐形式充斥着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如港台流行音乐等。90年代时,重金属和拉丁音乐等传入中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響。

四、结语

本文就欧美音乐的发展与分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描述,从欧美音乐的最早期形成与后期的逐渐形成,深入到各地音乐的影响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欧美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深受着不同地区与人群的喜欢,对于我国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接受了发展流行的欧美音乐元素,与我们的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更美妙的音乐。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创造不是偶然产生的,人们发觉到在最开始人们意外的把自身的内心独白与生活所感运用旋律表达出来的,在现今的社会受到了人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郭志浩.一夜变成爵士通[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谢为群.美国乡村音乐[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黎翀豪

通俗音乐商品化分析论文 篇3:

20世纪初西乐学堂乐歌为我国早期“流行歌曲”考论

摘 要:20世纪初期由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配歌或作歌的西乐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的“流行歌曲”。它是在“维新”强国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对当时旧有的国乐进行自觉改良的产物。在音乐改良上,引进欧美音乐名曲取代我国固有的曲调,这是国乐改良的核心;在歌词和内容上,以通俗化的歌词或古诗词名作取代高深难懂的文言歌词,以健康向上的学堂乐歌以正社会歌曲的淫靡之风。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学校唱歌集二集》、曾志忞的《教育唱歌集》、李叔同的《国学唱歌集》中的西乐学堂乐歌都是早期学堂乐歌的代表作。1927年问世的歌曲《毛毛雨》(黎锦晖词曲,黎明晖演唱)是一首作曲民歌,不是音乐体裁意义上的“流行歌曲”。

关键词:20世纪初 国乐改良 西乐学堂乐歌 流行歌曲 沈心工 李叔同 《毛毛雨》

1980年代以来,学界随着“流行歌曲”的盛行,开始对我国的“流行歌曲”进行研究。“流行歌曲”产生于何时?诸多研究者认可这种说法: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27年问世的《毛毛雨》(黎锦晖词曲、黎明晖演唱)标志着“流行歌曲”的诞生。很遗憾,他们均未能给出这一说法的依据。笔者遍检清末民国时期的音乐史料认为,《毛毛雨》不是“流行歌曲”,也不是第一首“流行歌曲”;而20世纪初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当时作歌(作词)或配歌的西乐学堂乐歌才是我国早期的“流行歌曲”,它们是“维新”思潮文化背景下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对我国音乐改良的产物。希望本论文有助于廓清我国“流行歌曲”产生的背景、时间等历史真相,抛砖引玉,引发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究。

一、何谓“流行歌曲”?

欧美的“Popular Music”即“流行音乐”,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北美。我国的“流行音乐”或“流行歌曲”之名是否由“Popular Music”一词译来,不得而知。

就笔者所见资料而言,我国“流行歌曲”一词最早见于民国音乐家李树化于1931年{1}所撰《音乐》(《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章)一文。在此文的《附录(中国现代音乐著作物一览》中列有沈秉廉编《名曲新歌》{2}(1929年,上海音乐教育社),在其说明栏附有“流行歌曲的配歌”{3}七个说明文字,这是我们最早见到的“流行歌曲”术语。在此之前的文献中,多次出现过“most popular 的名曲”、“流行之曲”、“最流行之曲”等词,皆指广泛流传的“曲调”,而非指专用术语“流行歌曲”。

何谓“流行歌曲”?1980年代至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论者大多从歌词通俗即文学层面和广泛流行即接受层面去描述,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忽略了其根本的音乐要素,即曲调属性。笔者认为,“流行歌曲”指的是一种音乐体裁,其音乐个性不同于各种传统音乐如戏剧、各地民歌,其所适合的唱法区别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戏剧唱法;其曲调相对简单、音域不宽、音调自然(不过高于人的自然音调),旋律流畅、柔美、亲切、动听;其演唱方法适合于“流行唱法”{4}或带有民族风格或美声风格的“流行唱法”;其表达的美感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而往往被多数人自发地欣赏或传唱;其歌词风格多样,可典雅可通俗。要注意的几点是:1.“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体裁,不可等同于“流行的歌曲”,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大有不同。其流行程度除本身的审美特质外,还取决于时代、时间、地域、接受者的年龄、演唱者的演唱风格、传播媒介、政治干预等诸多因素。因此,要强调说明的是,“流行歌曲”虽具有为大众喜爱的流行性潜质,但不意味着每首“流行歌曲”都会流行,甚至有的歌曲一问世就消亡了;但也有不少“流行歌曲”的流行跨越了时代而成为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2.“流行歌曲”与“民歌”大有不同。二者的曲调和歌词虽然都具有简单、通俗的特点,但前者的曲调、歌词由于一般出自专业音乐人之手而具有曲调复杂、旋律动听、歌词文雅于“民歌”的特点;而且二者在唱法上也明显不同,前者采用流行唱法,而后者采用原生态唱法或民族唱法。3.“流行歌曲”的歌词一定是通俗浅显的,才会让大众喜欢而流行,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事实上,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歌曲的旋律、伴奏、演唱者的个性演绎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动听、动心的音乐效果,如听众对杨钰莹、毛宁演唱的《心雨》(刘振美词,马兆骏曲)、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陈小奇词曲)、周杰伦演唱的《菊花台》(方文山词,周杰伦曲)、霍尊演唱的《卷珠帘》(李姝、LUNA词,霍尊曲),至于歌词是否通俗及其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却很少关注,他们要听的是歌曲旋律和歌者音色带来的一种“快感”。众所周知,周杰伦唱歌吐字不清,但年轻人超喜欢他的演唱,如此成就了他被评为亚洲“最火”音乐人。4.“流行歌曲”的音乐特质决定了它的“流行歌曲”归属,而不是“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传播效果决定它的音乐归属,因果关系不可错倒。

二、“维新”思潮影响下的国乐改良实践创生了“流行歌曲”

一般认为我国“流行歌曲”的产生是由于受西方商品化的流行音乐影响的结果,其实不然。考之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的相关史料,尤其是音乐文献,笔者认为,20世纪初的“流行歌曲”是当时“维新”思潮影响下一批音乐人自觉引进西乐进行国乐改良的结果。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运动”开启了中国文化维新强国的时代,在文教改革方面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5}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學校开设歌乐课。从此,一批远见卓识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走上了一条一方面反本国传统音乐文化,一方面引进西方音乐文化以改良国乐的音乐维新道路。20世纪初,沈心工(1869-1947)、曾志忞(1879-1929)、李叔同(1880-1942)为代表的诸多曾留学日本或德国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在深刻检讨我国传统音乐之弊后,积极倡导并引进西方音乐名曲对国乐进行改良,正是这个改良运动创生了我国早期的“流行歌曲”——西乐学堂乐歌。

1.曲调之改良

曲调是歌曲的核心,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最强调乐曲的改良,主张输入西乐取代国乐。西乐的输入早在1901年就开始了,从此时起,探讨音乐改良的专题论文、歌唱书籍序言论文不断问世。1903年陈世宜(曾留学日本)在其《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云:“故敢下一断语曰:世人其不言乐,苟有言,则于古乐今乐二者,皆无所取焉。”{6}又,“吾对于音乐改良问题,而不得不出一改弦更张之辞,则曰西乐哉,西乐哉。”{7}陈氏的态度全盘否定国乐,未免太过激进,但却代表了当时国乐改良的正确方向。他认为古乐今乐皆无所取,这是改良国乐的原因;主张彻底改革国乐的曲调,具体措施是用西乐,包括曲调和乐器,以取代我国之音乐。在此文中,陈氏还从四个方面详论了我国古乐、今乐皆无所取之因,其中包括当时唯一流传的弦琴谱深奥难喻;我国的丝竹乐器一般人难于操纵,而西方乐器却易于操纵等原因。就这两点而言,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较之我国传统国乐,西乐简单易学,故用西乐以改良之。1904年曾志忞(1901年留学日本,先就读早稻田大学,1903年入东京音乐学校,1907年回国)在《音乐教育论·音乐之于诗歌》一文中明确表达了对当时歌曲创作改良的意见:“欲发达音乐,第一当研究歌学,第二当研究曲学……不知作歌学,而知中国相习自然之歌学,则可作歌,以吾国歌学素发达也;不知作曲学,而知中国旧时之旋律,则万不可作曲,以欧洲(美国)音乐曲之进步驾于吾国也。”{8}曾氏的意见更为合理,主张向音乐曲先进的欧美学习作曲法以创新国乐,显然比陈氏前进了一步,不是完全照搬西乐,以西乐取代国乐只是“过渡时代不得不借材以用之”{9}的权宜之计。在作词方面,曾氏则主张继承我国传统作词法,因为我国作词法先进于欧美。何谓传统作歌法(即作词法),曾氏没有解释。我们知道,用诗词去填词是我国作歌的传统方法,显然曾氏主张这一做法。1931年李树化在《现代中国音乐的倾向和发端》一文,对当时音乐改良思潮做了回顾和总结:“旧有遗留在的音乐的弊端(按:是指节奏感不强,字少音多如京剧、昆曲等,不易为一般人演唱),聪明的人都早已觉到。他们对这种音乐表示不满,或者根本的不满。但是他们要改造,他们必先有相当的手段……就是西洋音乐的介绍采用。”{10}经过近20年的努力,音乐改良观念已深入教育界,西乐已被学校广泛接受。1917年8月童斐在《音乐教材之商榷》中记录了以西乐改良国乐的显著效果:“今者鉴于世界各国之通例,学校教授,设有音乐一科。而授是科者,舍吾国旧有之乐,一以他国之器、他国之谱充之。”{11}又,“(京师督学)至奉天,所闻学校中之唱歌谱,与至日本所闻之音节无殊也。而所闻于江苏者,与日本又无殊也。乃慨吾国无歌,皆袭取他人之歌以为歌,于心殊不慊。”{12}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日本音乐,包括简谱、乐器、音乐术语等均从美国输入(始于明治维新之时),然后由留日的中国学生将其传入本国。由此段记录不难推断,西方音乐(包括西方乐谱与西方乐器)已经遍及中国所有学校,进而推知西方音乐亦应遍及全国。

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出版的各种学堂歌唱集来看,音乐家们切实有效践行着国乐改良的主张。如李叔同配歌的《国学唱歌集》以西乐配古诗词(有部分是我国传统古调)的歌曲,名作《送别》、沈秉廉编辑的《名曲新歌》是以西乐配新诗词的歌曲,王光祈编辑的《西洋音乐与诗歌》是将欧美原歌的歌词译作中文歌词的译歌,萧友梅作曲、易韦斋作词的《新歌初集》、《今乐初集》以及李树化作曲作词的《树化歌曲集(一)》是新曲新词的歌曲,黎青主作曲的《青歌集》是新曲配古诗词的歌曲。要说明的是,用西乐改良国乐的同时,并非完全抛弃传统曲调,有少数曲调还在部分音乐家手中传承,如李叔同的《国学唱歌集》就保留了旧曲歌曲。

2.歌词及内容之改良

部分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亦对当时歌曲的歌词及其表达的思想之弊做了检讨,提出了对其合理的改良意见:歌词语言“宁俗”“宁自然”的通俗化,歌曲內容思想“存其深义”的健康化。

受“维新”思潮的影响,20世纪早期的学人和音乐教育家也提出了文体改良的主张。早在1898年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就明确倡导白话文体,认为废文言、崇白话才能“智天下”、“实学兴”,并主张“一切学堂功课书,皆用白话编辑”{13}。之前的黄遵宪也发表过倡导白话文体的论说。最早提出歌词通俗化改良的音乐教育家是曾志忞。1904年,他在《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针对当时小学歌曲“其文之高深”、“词意深曲”之弊提出了批评,并呼吁“海内诗人之欲改良是举者……以浅显之文字,存其深义,发为文章。与其文也宁俗,与其曲也宁直,与其填砌也宁自然,与其高古也宁流利。” {14}曾氏的观点颇为合理,他从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反对那些不易理解的“高深”、“高古”的歌词,提出歌词“浅显”、“宁俗”的通俗化主张,但不是简单的“浅显”,而是要“存其深义”。值得注意的是,曾氏提倡的歌词通俗化是与“存其深义”相关联的,是一种“能通俗而不俚”{15}的通俗化,与当时社会俗乐俚曲浅陋直白的歌词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将二者混同为一。这个改良主张虽针对小学歌唱而发,但从其影响来看已涵盖所有学堂乐歌。曾氏的歌曲创作很好地实践了其歌词改良主张,如其创作的《蚂蚁》(小学生用)、《黄河》(中学生用)都是词“宁俗”又“存其深义”的优秀歌曲,与今天的流行歌曲中的优秀之作没有什么不同。同年,他在《音乐教育论》中表达了对社会音乐淫靡之风的不满,云:“以吾国今日学界观之,社会音乐流入下贱者已不可救。吾人所当研究者其在学校音乐乎!”{16}又,“今日社会音乐,大半淫靡。苟一旦学校音乐发达,则此外不正之乐,自然劣败。”{17}曾氏针对内容淫靡的社会歌曲而发,主张音乐人要研究学堂乐歌,并用学堂乐歌抵挡下流的社会俗乐。不言而喻,曾氏主张改良歌曲思想内容,使之健康化。考察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问世的学堂乐歌知,它们都是思想佳良的优秀之作。

一些音乐家在理论和创作方面也都肯定和欣赏通俗自然的歌词。如1906年,陈懋治在《学校唱歌二集(序》中肯定沈心工所作歌词语言“自然”,激赏其为天籁,其曰:“(学堂乐歌)所谓质直如话,而又神韵隽永者,自沈君叔逵(沈心工,字叔逵。1901年赴日游学,1903年回国)所著外,盖不数见也。君所著《学校唱歌集》甲辰(1904年)五月问世……近又出示其新作(即《学校唱歌二集》)……歌凡十四,皆矢口而道,纯任自然,所谓天籁假物以鸣者非欤!”{18}十余年后,黄炎培亦肯定沈氏所创通俗化的歌词并给予高评,在《重编学校唱歌集(序)》中云:“吾国十余年前,学校课唱歌者尚少。沈君心工雅意提倡,自制歌词任教授……其所取材及其文字程度,能通俗而不俚,其味隽而言浅。”{19}看来,沈氏歌词的通俗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时间考验的。1907年叶中冷在《女子新唱歌三集(例言》中云:“是编……浅者适于幼稚、小学,深者适于师范、中学。选曲务取优美,遣词亦宜雅俗,寓意均关讽劝。” {20}这部歌曲集收集了从幼儿到成人的歌曲,叶氏总评其“选曲务取优美,遣词亦宜雅俗,寓意均关讽劝”之词,换句话说,从曲调到歌词到主旨,都达到了音乐改良的预期目标。

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在提倡并践行歌词通俗化的时代,仍有音乐家如李叔同坚持用古诗词中的名作以配西曲,既然是名作,妇孺皆知,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通俗”歌词;或者自创文言诗词作歌,实际已是易于理解的文言。不过,这种配歌或作词而成学堂歌曲的数量相对较少。

3.“流行唱法”之意识

20世纪初至30年代出版的音乐书籍种类丰富,但就笔者目力所及,可见论及唱歌技巧的,但未见明确论及唱法的,如1926年出版的丰子恺所著《音乐入门》在论述了唱歌的一般技巧,曰:“以上所述(音程练习、韵母练习、声区练习)是唱歌表现得外在技巧的法则。技巧纯正熟达,则表现正确完全,原是重要的事。但唱歌法上,还有关于内面的感情的事,非并重不可。”{21}这里谈的都只是唱歌的一般技巧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唱法,并未触及由行腔方法、声音的位置、声音审美特色而决定的诸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之类的“唱法”问题。此时音乐界在理论上还未对歌曲的不同“唱法”形成清晰的认识,尚未形成“流行唱法”的概念,但在之前的零星文献中似乎隐含了“流行歌法”的意识。

早在1872年,英国女传教士狄就烈在《圣诗谱(原序》中云:“中国所行的腔调,大概都属玩戏一类,若用它唱圣诗敬拜神,是不合式的。”{22}狄就烈所言“中國所行的腔调”,无疑指唱法,认为中国当时现有的唱法都属于戏剧唱法,它不适合西洋曲调的演唱。她没有明确提及当时各地民间小调的唱法,应该称之为原生态民族唱法,其实,那时的各地俗乐小调都深受戏剧唱法的影响,带有明显的戏剧唱法色彩,亦是狄就烈所谓“大概都”所表达的意思,也不适合演唱西乐。在国人看来,西乐是一种新事物,对应的唱法当然也是新事物。1904年,曾志忞在《音乐教育论》中首先感慨唱歌教师的缺乏,云:“音乐之输入我新世界,于今三年矣,然求一小学校唱歌老师而不可多得”{23},接着开列了从幼稚园到大学音乐教师的实修书目,均以相关歌唱集为主。我们知道,唱歌教师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唱歌,要求用正确的唱法教唱歌曲这是起码的要求。此处“求一小学校唱歌老师而不可多得”的原因,很可能是国人没能掌握与西乐相配的一种新唱法造成的。如果采用传统的原生态民族唱法或戏剧唱法,可想而知,肯定不缺这样的师资。也许有人认为西乐是新生事物,掌握它的人才不多,导致了师资的缺乏。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清康熙时代西方五线谱已经传入,对20世纪初的音乐人才来说识谱不应该是件难事,当然,当时唱歌教师大多用简谱,比之五线谱更加容易,故此时缺乏识谱教师的可能性较小。

歌唱艺术发展到今天共形成五种唱法,即戏剧唱法、原生态唱法(也应属民族唱法一类)、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由上文所论可知,当时适合西乐的唱法既然不是戏剧唱法、民族唱法,更不可能是美声唱法,因为意大利美声唱法真正进入中国声乐教育界是在20世纪20年代。再者,西乐曲调必有自己固有的音乐性格和情绪,如果采用我国传统的唱法加以演绎,势必破坏原曲的性格和情绪,岂不是方凿圆枘难以相合吗?因此,基本可以推定,适合当时西乐学堂乐歌的唱法只可能是“流行唱法”(按:此看法有待于来者可进一步考证)。这种唱法后来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今天音乐界认可的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并列的一种唱法。

4.早期“流行歌曲”——西乐学堂乐歌的创作

由上述所论可知,20世纪初形成的西乐学堂乐歌无疑就是我国早期的“流行歌曲”,是现当代“流行歌曲”的源头。它们大都由西洋名曲结合改良的中国歌词或古诗词的名作而成,无疑都有“流行歌曲”旋律美妙动听的根本特质,同时也具有语言通俗的审美特点。比如,丰子恺在《中文名歌五十曲(序》中云:“这个册里所收的曲,大半是西洋的Most Poplar 的名曲。我们选歌曲的标准,要求其旋律的正大与美丽……西乐名曲之传诵于全世界,都有那样好的旋律。”{24}这里所谓的“名歌”就是说那些学堂歌曲与大众审美相符合,已经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传播。沈秉廉所编《名曲新歌》中的歌曲是由西洋名曲填以新词而成的学堂乐歌,前文已言,音乐家李树化则直接称之为“流行歌曲”。此两本歌词虽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初西乐学堂乐歌“流行歌曲”的特点。事实上,20世纪初形成的西乐学堂乐歌正是因为本身具备“流行”的因素,又适应了“维新”思潮的文化背景,在当时以及之后,无论在学堂还是在社会上都被广泛地传唱,有的被一直传唱至今而成为经典歌曲。

为当时的西乐学堂乐歌的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音乐教育教家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他们是我国学堂乐歌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流行歌曲”的开创者。他们当时所作歌、配歌及创作的学堂乐歌,学界多有分析、论述,本文的前文也有涉及,故下面仅作简要介绍。1904年“我国乐界第一人”的沈心工出版《学校唱歌集》,收录歌曲24首。其中的一首《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约写于1902年,曲调源自日本铃木米次郎《手戏》之曲,但对原曲稍作修改。“这首歌的曲调选自一首日本学校歌曲,由于词曲结合自然,广受学生欢迎,成为当时影响突出的学堂乐歌代表作。”{25}1906年出版《学校唱歌集二集》,收集歌曲14首,另附2首进行曲。沈氏的歌曲通俗自然,曲词双美,故风行当时,盛行南北。

1904年曾志忞出版《教育唱歌集》,是一本完备而又简要的教科书,收录乐歌26首,属于曾氏作歌的16首,其中有《游春》《新》《海战》《蚂蚁》《黄河》等,歌词大都浅近如话,但“浅而有味”,富有深义,缺点是诗意不足。

1905年,李叔同(1905年至1910年留学于日本)出版《国学唱歌集》,其在《序》中云:“三年已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绍介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勿稍衰。……上溯古毛诗,下逮昆山曲,靡不鳃理而会粹之。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颜曰《国学唱歌集》。”{26}这里所谓“谱以新声”就是指谱以西方音乐,这是古诗词名作与西乐的结合的学堂歌曲。改良国乐实践中,李叔同并未完全抛弃民族音乐,《歌唱集》还保留了“仍其古调”的歌曲。“作为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作有七十余首乐歌。多选用欧美各国通俗名曲填写歌词,词作多为旧体诗,文辞秀丽,富于韵味。”{27}。1906年李叔同作词的学堂乐歌代表作《送别》,是李氏选用流行于19世纪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美]奥德维曲)的曲调填词而成的。它自1906年问世以来,在广大学生和知识界久唱不衰,一直传唱至今,成为流行经典。其实,最先使用这首歌的曲调的是日本音乐家犬童球藏(1879-1943),他取消了原曲每4小节出现一次的切分倚音,填以新词而成日本歌曲《旅愁》。李叔同又根据《旅愁》的曲调重新填词而成《送别》。《送别》的歌词实际上是一首具有现代语言色彩的文言词,清丽晓畅,不失典雅和意境之美。歌曲的词、曲及主旨均受人喜爱,问世后传唱度极广。曾被编入多种学堂乐歌集,如《中文名歌五十曲》(1927年)、《仁声歌曲》(1932年)《中学音乐教材》(1936)等。

三、歌曲《毛毛雨》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民歌

学界多数研究者认同1927年由黎锦晖创作,其女儿黎明晖首唱的《毛毛雨》是中国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它于1928年灌成唱片并公开发行后,迅速成为时人疯狂喜爱的时调歌曲,一度广播遐迩。遗憾的是,《毛毛雨》被认定为“流行歌曲”的依据何在?至今未见学者论及。

笔者认为《毛毛雨》是一首时调民歌(山歌)或时尚民歌,根本不属于“流行歌曲”的类别。简列理由如下:

1.《毛毛雨》曲调属于民间俚曲小调。

时人音乐家李树化在《中国现代音乐作者与作品》一文评价了《毛毛雨》一类歌曲的乐曲特点:“此外尚有一件可注意的事,即作曲民歌的盛行。……所谓作曲民歌指《可怜的秋香》《毛毛雨》《妹妹我爱你》这一类歌曲而言。这种乐曲完全用土风的形式作成,可谓恰适合一般素人的程度……现在中国人对这种歌曲几乎有饥不择食之慨。这种歌曲作起来并不怎样难,不妨不配和声,简写乐谱。又如把固有的俗谣配起来,也是很好的。”{28}“土风”即民歌。李树化将《毛毛雨》及同类歌曲称之为“作曲民歌”,它们“完全用土风的形式作成”,作曲简单,甚至将“固有的俗谣配起来”即可成歌,毫无疑问,《毛毛雨》的歌曲归属当属民歌。

还可从当时或稍后的采用《毛毛雨》的曲调谱成的系列抗战歌曲进一步验证其民歌归属。1932年觉悟生编辑的《救国时调歌曲》收录了《一二八日寇进兵新毛毛雨》《调查团到上海毛毛雨歌》《上海戒严毛毛雨歌》等《毛毛雨》曲调歌曲。觉悟生在《救国时调歌曲辑要》中云:“此书的歌词剧本文词……稍易普遍(按:通俗易懂)。且(歌谱)能使一般乡村民众之传唱,雅俗共赏。”{29}又在《救国时调歌曲卷头语》中云:“这本小册子虽然是俚歌小曲……用歌词浅显动人的文字来宣传雪耻救国的意义。希望宣传到各处乡村社会里。”{30}同年,张国魂在《救国时调歌曲序》中云:“民歌之于社会风尚有莫大之关系焉。风化淫靡,于今为烈。村里歌谣,尽为诲淫之品。流毒民间,不堪闻问。……觉悟生君有《救国时调歌曲集》……所著歌曲,正移风易俗……俚唱虽小道,而于社会民族之进步,有深切之助益焉。”{31}很清楚,时人觉悟生与张国魂都认为那些所谓的时调歌曲是“使一般乡村民众之传唱”的“俚歌小曲”。这些歌曲用于宣传抗战,如若称之为“流行歌曲”,显然十分荒唐,令人难以接受。

2.不可用“流行性”作为判断“流行歌曲”的依据。

由上引李树化的论述可知,《毛毛雨》一类作曲民歌盛行于当时,其流行盛况可用中国人对其“饥不择食”来形容。其实在其之前1921年问世《可怜的秋香》,作词作曲仍是黎锦晖,演唱者仍是黎明晖,唱法也无变法,无论是曲调的特点,还是歌词的通俗性都别无二致,但事实上学界并未认定更早的《可怜的秋香》为“第一首流行歌曲”。二者的不同处何在?主题不同,大众喜爱程度不同,《毛毛雨》是爱情主题,甚为大众喜爱,而《可怜的秋香》是写牧羊女的悲苦命运,致使前者的流行程度远胜于后者。学界认定《毛毛雨》为“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根据显而易見,就是它的流行程度,被大众接受的广泛程度。其实,“流行性”这个根据是不科学的,它已超出了音乐的本身,仅仅只有这个特点的歌曲还是称之为“流行的歌曲”比较恰当。道理很简单,论流行性,没有那首歌曲能超过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但没有谁认为她是流行歌曲;再如,论流行性,随着《西游记》《三国演义》多年来的反复播放,其主题曲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流传之广可谓妇孺皆知,但它们也不是流行歌曲,而分别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歌曲和美声歌曲。又如,早于在《毛毛雨》问世之前传唱于20世纪初的一些乡村淫词俚曲,是一种“黄色”民歌,屡禁不绝,其流行程度之广可想而知,也没有谁称它们为“流行歌曲”。

3.黎明晖演唱《毛毛雨》采用的是民歌唱法而非流行唱法。

所幸的是,直到今天还保存着黎明晖当时演唱《毛毛雨》的有声资料,在网络上如酷狗音乐就可轻易获得。我们粗略地听一听《毛毛雨》(黎明晖演唱)和同时期的《妹妹我爱你》(黎莉莉演唱),就可轻易判断二位演唱者均使用的是民族唱法。二位歌者的音色明显带有浓浓的民歌(其实是山歌)风味,同时还夹杂着戏剧的色彩,给人以音色“高、亮、尖、硬”的审美感受,其使用的唱法明然属于原生态风格的民族唱法,与流行歌曲具有“自然、流畅、柔和、优美”的音乐美感区别显著。

一言以蔽之,《毛毛雨》根本不属于音乐体裁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当然更谈不上是“第一首”流行歌曲。

注释:

{1}张静蔚《音乐家李树化》一文认为其1935年参编《中国现代艺术史》,但根据李氏所撰《音乐》附录中著录《乐艺》的“一九三0年创刊。季刊,已出四期”等文字判断,其写作于1931年或1932年初。附录中著录的书籍的出版时间最晚在1931年,由此也可判断专著《音乐》的时间不会是1935年。

{2}《名曲新歌》收有沈氏作词的《七夕》(北欧《维丽雅》曲)、《怀友》(英国《她的笑容》曲)、《横渡太平洋》(意大利《女人善变》曲)、《春来了》(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曲)、《我的家庭》(英国《可爱的家》曲)、《疾风卷悲秋》(英国《过去的好时光》曲)。

{3}{10}{21}{28}杨鸿烈、谢国桢:《民国丛书第一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第20页,第97-98页,第42页。

{4}我国歌曲主要有四大唱法:流行唱法(也叫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流行歌曲”适合于流行唱法,音乐效果、感染力最佳,如果换做美声或民族等其它唱法,不重新编曲的话,一般说来,则音乐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改变原曲的音乐性格和形象而不伦不类。

{5}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第99页。

{6}{7}{8}{9}{11}{12}{13}{14}{16}{17}{23}{26}卢善庆,杨扬:《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近代卷(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69页,第571页,第430页,第430页,第583页,第584页,第20页,第438页,第423页,第423-425页,第428页,第456页。

{15}{18}{19}{20}{22}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第55页,第137-138页,第160页,第94页。

{24}丰子恺:《中文名曲五十首》,开明书店1928年版。

{25}{27}刘习良:《歌声中的20世纪——百年中国歌曲精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第8页。

{29}{30}{31}张研、孙燕京:《国民史料丛刊(文体》(第1123册),大象出版社2009版,第139页,第144页,第140页。

作者:徐中原

上一篇:税制转型和税收政策论文下一篇:日本学者研究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