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论文分析

2024-04-09

商品学论文分析(精选6篇)

篇1:商品学论文分析

条形码在商场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条形码,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它在商场中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购物生活,由于它的功能的强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社会在逐步更加充分的开发条形码的作用和功能。本论文通过介绍条形码的内容、功能、作用等,进一步阐述条形码在现代的商业社会,特别是一些大型商场的广泛作用。)

正文:所谓的条形码,在一些商场里面随处可见,许多的超市,你会发现里面的商品,每件上面都贴有由一排黑色线条组成的标签,这就是条形码。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条形码上的线条有宽、有窄;黑线条之间是空白,空白也是有宽、有窄。

正式的说,条形码是一门技术,通过查找资料,我们知道,条形码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唯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形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形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形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条形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条形码技术有如下优点:

1、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2,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3、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4、灵活实用: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另外,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

而条形码的以上优点,刚好能最大限度的用于商场的经济活动,这有利于提高效率,不用再是“人工化的操作”,只要有了条形码技术和设备,许多的东西只需要有电脑、有一个人操作就能搞定,也是因为如此,条形码技术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就我国来说,条形码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受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将成为我国条形码应用面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因此,各个方面都十分重视条形码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全面推广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是不用置疑的。因为它是目前国际上对商品流通进行管理的一种最先进的管理方法。要使我国的商业与国际接轨,必须大力推广并普及条形码技术在我国的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应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便于销售,更可避免由于人为的差错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管理上的混乱,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几年来,经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全国各地分中心、系统集成商等有关各方面的大力宣传、推广和实践,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商品的条形码普及率日益提高。正因为如此,促进了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商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正在部份或全面地使用条形码管理商品。

无论在那一个领域中使用条形码技术,首先必须实现计算机管理,然后才谈得上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在商品流通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技术也不例外,就是首先要在商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零售店等实现计算机管理。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全国大力推广商业自动化,也就是说首先要在大、中型商场、超市、连锁店等实现计算机管理,这就为实现条形码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已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商场再实现条形码管理仅仅是一步之遥,但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已经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商场,包括超市和连锁店等,一定要做到“单品”管理,才能实现条形码管理。对于每一种商品,根据其属性和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必须编制“后台码”,这是计算机管理所必须的基础工作。在“后台码”中,通常包括了商品大类、中类、小类、供应商、所属柜组、质料、尺码、颜色、品牌等内容,依靠计算机按“后台码”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只要将供销售和盘点等之用的“前台码”换成条形码,利用条形码阅读设备,就可实现商品的条形码管理。(“前台码”和“后台码”均为条形码技术中实现计算机化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走了几家学校周边的中小型超市,发现全都运用了条形码技术,只是由于发展限制,并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东西。而在市区的大型超市,如:沃尔玛,好又多等,它们都形成了系统化规模化的一套条形码管理技术,偌大一个商场的经济活动才得以快捷,方便的进行,试想一下,要是没有条形码技术的出现,每个人买的东西都要求用人来处理,而一个大型超市一天的人流量保守的说大概是1500人,而1500人的消费量得需要多少服务人员我们可想而知。

一门有广泛影响的技术的出现,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一套管理方法,而随着条形码技术的出现和越来越多的应用,也产生了条形码的经营管理模式。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避免差错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条形码技术不仅可用于商品销售,而且可用于库存管理和柜存管理。利用便携式数据采集器,通过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可快速、准确地进行库存和柜存盘点,然后送入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后产生盘盈、盘亏表。如果采用手工进行库存和柜存的盘点。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不易盘准,容易产生差错。因此,使用条形码进行柜存和库存管理是实现仓库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扫描销售中的应用还促进了销售管理模式的改变。如上海的美美百货、时代广场等中外合资的商厦,摒弃了由顾客到收款台付款的传统管理模式,改由营业员代顾客到收款台付款,营业员或凭商品、或凭条形码标鉴到收款台去扫描条形码,收款员同时扫描营业员的工号条形码。这样就废除了营业员开小票、收款员需输入营业员工号等烦琐做法。推广使用条形码管理,可以使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条形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它将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经济生活的效率,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参考文献:

1、《商品条码应用指南》,作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编著ISBN:9787506631266,页 数:242,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发行日期:2003年5月。

2、《条形码技术与应用》,作者:谢金龙,、王伟,ISBN: 9787121087561,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版次:2009-6-1。

3、《条形码技术及商业化系统(下)商业自动化技术》,作者:薛红,ISBN:9787501962136,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07-11-1。

4、--《商场现代化》,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3102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3518/TS ;报刊版式: 大16开 ;出版地:北京。

篇2:商品学论文分析

1.会计信息商品化

1.1 会计信息内涵

会计信息是会计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总称,是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揭示经济活动情况。具体来说,任何一项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要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两个环节。初次确认是判别原始经济信息是否能够输入会计核算系统,能用货币进行计量是重要依据,如果可以则通过初次确认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再次确认是根据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确认账簿资料中哪些内容可以进入财务报表,从而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加工等,保证信息真实性和正确性。会计信息的确认过程就是数据输入、数据转换和数据输出的结合。

1.2 会计信息商品化趋势

会计信息具备商品的两大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

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就是会计人员运用一系列会计方法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能够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显而易见。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向相关使用者披露,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必将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易,不同的信息消费者即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消费不同的信息,如此会计信息将不再是公共物品,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市场失灵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2.1 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

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符合“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即从事经济活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都为寻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呈现,然而财务报告记载的会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完整,归纳如下:第一,企业对商业机密和经营状况不佳等信息进行保密;第二,财务报告自身局限性,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需要;第三,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当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披露,如果付出的成本即代价无法得到弥补,企业则不会选择提供该会计信息。企业管理层要比其他会计信息使用

者更了解企业情况,因而会计信息商品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情况,在供求平衡中就离不开相关措施的调整。

2.2 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

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方即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借贷者、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内部员工。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体现在宏观决策,比如税务局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纳税情况等;企业投资人和借贷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等;供应商和客户分处企业价值链的两端,利用会计信息判断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并决策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方向等;企业内部员工利用会计信息,特别是成本管理信息,参与到管理中来。

3.会计信息的供求平衡

3.1 会计信息商品的供求曲线

对于供给方,要提供会计信息必然要获取一定收益;对于需求方,要获取会计信息必然要支付一定成本。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其数量和价格是在供求两种力量下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图 1 中,横轴 OQ 表示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纵轴 OP 表示供给方提供会计信息获取的收益,OC 表示需求方获取会计信息付出的成本,S 曲线表示企业管理层的供给曲线,D 曲线表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曲线,E 点表示供求平衡时会计信息应达到的数量 Q*和供求双方各自实现的收益 P*或付出的成本C*。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如果提供会计信息能带来的收益越高,则企业管理层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商品,因而供给曲线 S 是随收益的提高而呈现递增趋势;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如果获取某项会计信息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那么其对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因此需求曲线 D 是随成本的提高而呈现递减趋势。在供给与需求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供给曲线 S 和需求曲线 D 会相交并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 E 点,在此状态下,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需求方也愿意并能够支付相应的成本,此时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达到最优状态。此平衡状态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供求双方因素的影响,供求曲线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在供求曲线图中,E 点是理想的状态,而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供求双方可以使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和成本一次次接近最优,而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有时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信息的市场供求不但达不到最优状态,而且偏离了最优状态。所以供求双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会计信息商品达到平衡状态,实现供求双方共赢还是至关重要的。

3.2 实现供求平衡的措施

3.2.1 增加企业管理层会计信息的供给企业管理层应正确界定商业机密和财务状况优劣界限,实事求是地披露企业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设季报,缩短披露时间,同时应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增加信息容量,比如增加经济业务回顾、经营计划、人力状况、企业资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披露。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层在 Web 站点向外披露动态的会计信息,信息需求者则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访问、按需生成和使用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就产权的让渡即时达成契约。随着网络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作为商品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得以真正在市场中进行,价格和产量由供需决定,会计信息理论上处于最优均衡点上。

3.2.2 调整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对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要实现会计信息供求平衡,就要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素质,使其能够提炼出所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透彻,利用会计信息做决策的主体越多,则市场越趋向于公平效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管理层供给会计信息的目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财会知识培训,也对外会计信息解释和咨询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素质的提高。

3.2.3 政府对会计信息商品的宏观调控在商品供求关系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商品数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有损供求双方利益,此时就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介入。国家应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的供给进行监管,保证其质量,预防各类问题的产生,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严格规范,对于歪曲隐瞒伪造重大会计信息者应处以严惩。

结语

篇3:商品住宅采暖方式分析

市政热力网采暖一般适用大型高层住宅小区, 其优点是安全、清洁、方便。而缺点是不能按住户需要的热量安排室内的温度, 使采暖能更好的为住户所用、采暖费用固定、长期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大都采用集中供暖方式, 而且收费采用居室建筑面积收费。这种计量收费方式给供暖单位及各人的收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与不利, 不论用户单位是否居住, 都得交纳采暖费;由于管道末端无计量方式和调节手段, 导致30~40%的热量在运行中浪费, 使得各别用户及单位在每年交纳采暖费时不愿意交纳。按照前苏联的大规模实验结果, 在供热末端增加调节手段, 并采用按热量计量收费, 可节省热量30%以上, 其次, 长距离输送, 使管网开始投资较高, 而且维护困难, 管理费用也很高。

集中供暖分户计量是我国近年来非常提倡的一种供暖方式, 采取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方式, 可避免以上采暖方式的诸多弊端。对于普通社区来说, 集中供热, 分户计量, 也是以后采暖方式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只要有众多企业能够生产出美观适用, 质量好的暖气片, 这种采暖方式就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也能节约大量的钢铁, 既安全又经济美观。

城市集中供热中的热电联产方式, 热电联产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 将其低品味热能转化到供热的综合利用上, 把低品味的热能源的技术转化为热水, 供住户及单位使用。目前我国大型火力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 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 剩余下来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以用于供热。一万千焦热量的燃料, 采用热电联产方式, 可产生2000千焦的电力和7000千焦热量。而采用普通火力发电的电厂发电, 比2000千焦电力需要消耗6000千焦的燃料。因此, 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 剩余的4000千焦燃料可产生7000千焦的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讲, 热电厂供热的效率为170%, 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2倍多。同时热电厂采用先进的脱硫装置和消烟除尘设备, 同样产生热量造成的空气污染远小于中小型锅炉房。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优先发展热电联产的采暖方式。

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 这是写入我国二十一世纪白皮书中的基本国策, 应从各方面支持和保证。只要有可能介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地区, 就应要求纳入热电联产的采暖方式中, 这样既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也造福了高寒地区的人民。

2 小区锅炉供暖方式

这种采暖方式适用于中、小型住宅小区, 其优点是安全、清洁和方便, 并且采暖时间可由小区业主协调决定。而其缺点就是费用比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的费用略微有些高, 由于管理不当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问题。还有就是锅炉出现系统问题如常年失修、泵的损坏、管线的老化等, 供热冷暖不均等状况。

3 分户采暖主要有分户燃气炉采暖和分户电热直接采暖两种方式

燃气壁挂炉天然气采暖是一种重要形式, 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 在短时间内有了飞速发展。虽然集中供暖仍然是我国政府推荐方式, 但是由于我国采暖地域的广阔、形式的多样, 而且目前我国在积极推进分户计量采暖的同时, 对壁挂式采暖也不加已限制, 再加上壁挂炉采暖、生活热水一体的结构形式, 使得壁挂式炉采暖在目前的建筑采暖方式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燃气壁挂式炉采暖和集中采暖相比有如下特点:

分户采暖, 每家一台壁挂炉, 可根据住户自己的需要留那个火调节供热温度, 避免了集中供热中调节困难, 能量浪费的问题。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采暖需要和热水需要。

完全按照每户的燃气使用量收费, 避免了目前大多数集中供暖系统按照建筑面积收费的不合理性, 可以真正实现舒适性, 运行费用统一的特点。这样一来, 收费合理了, 并且直接由天然气公司收费, 快捷, 更有效率。

由于使用天然气或者石油气等作为热源, 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保护了环境。

采暖和生活热水的一体化, 使得燃气壁挂炉成为家庭的小型能源中心, 壁挂炉一机多用, 使用生活方式的灵活, 而且减少了占地面积, 方便了用户, 扩展了居住空间,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 在我国利用燃气壁挂炉, 进行采暖和生活热水的共赢是可行的, 是众多采暖方式中很有竞争力的一种形式, 而且系统的运行费用按照黑龙江省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户式燃气壁挂炉供暖, 一般在低密度住宅使用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建设快。用户入住后采暖费、室内温度标准和户内设备管理都由用户自行控制, 计量收费简单, 能很快实施。但是使用费用高于集中供暖, 需要房屋在建设中要做好墙体的保温, 使得热能源从墙体消失量降到最小。

4 缺点:

燃气燃烧废气要进行排放, 有一定的空气污染等问题, 在密集的高层公寓和楼群中, 应用户式壁挂式炉具燃气炉采暖, 燃烧的废气会滞留在小区内, 污染环境。天然气本身虽然是清洁燃料, 但把热源分散到各家, 特别是高层住宅, 同时使用时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对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般壁挂式炉都放在空间不大的厨房或阳台上, 紧邻居住空间, 由于使用条件及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 存在安全隐患, 在东北地区就曾发生过爆炸和漏汽事故, 同时还有噪声问题。

它是一个需要连续长期运行的设备, 其检修维护住户难以胜任。虽然减轻了物业的负担, 但把设备维修的工作推给了用户, 用户直接和厂家在对峙中, 显得力不从心。

严冬季节长期无人居住时, 也需保留低温燃烧。

对楼房要求较高, 需设置烟道并预留安装位置, 影响楼房的外立面效果。

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要求。分户的直接电热采暖方式包括:低温电缆采暖方式和低温电热膜采暖方式。特点是可根据需要调节室温, 达到节能目的, 室内温暖舒适, 取消了暖气片及管道, 增加了使用面积, 节省了锅炉房、热力站及室外管网, 方便了检修, 计量方便。

家用电采暖方式, 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 安装简单, 操作便利, 采暖时间、各房间温度可调, 可独立计量。电热膜取消了传统的水循环供暖方式, 不会发生跑冒滴漏事故。电热膜产生的温度自然、舒适, 无干燥感, 采暖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生活热水。舒适性高, 最先进之处在于具有多种时段、不同温控预设功能。这种采暖设备根据需要一周内可预设多种不同温度, 一天里也可预设各种不同时段的温度, 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适度。但也有其缺点, 比如:用电高峰期, 不能保存电力蓄积热量, 像电暖气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外就是它作为家庭采暖设备前期投入较大。

目前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平均热点转换效率为33%, 在加上运送损失, 电热采暖的效率仅为30%, 远低于热电联产的170%, 也低于燃煤或燃气采暖的85~90%。电力作为高品位的能源为低品位的热能, 存在浪费, 在能源利用上不合理。除非发电以水电和核电为主。合理利用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还是以火电为主, 采用电热方式, 在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存在问题, 一般情况下是不合适的。

结论:

篇4:商品学论文分析

【摘 要】采用对照研究法,对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2014级药剂专业169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纯理论教学模式和“模拟药房”场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应用模拟药房场景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考核结果优于单纯用理论教学模式(P<0.01)。

【关键词】GSP模拟药房 中成药商品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50-02

中成药商品学是中职药剂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的中成药品种、分类、主要功效及相应的临床应用,学会常见病的问病给药。其内容多而繁杂,涉及的中医知识广博、深奥、抽象。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纯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认为难理解、难记忆、枯燥,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建立GSP模拟药房后,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在模拟药房中开展中成药商品学的教学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GSP模拟药房的建立

“模拟药房”是近年来许多医药院校为进一步提高药学类教学水平而建立的一种教学平台。为了探索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也建立了“GSP模拟药房”。即依照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的微型零售药店,模仿医院药房与市场普通药品零售药店一样,设有营业场所、药品仓库、中药柜台、贺架。货架上按呼吸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泌尿系统药、血液系统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药等摆放,同类药品再按药物作用分开,如循环系统药分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等分开摆放,既有西药,也有中成药。药房内大部分陈列的是药品空盒及其说明书,并配备有教学设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2014级药剂专业4个班级共16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2个班为一组,实验组学生85人,对照组学生84人,均由同一位教师于2015年9月至12月开展教学活动。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基本文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对照组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在对照组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包括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适时提问给学生予压力,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进一步强化记忆,完成中成药商品学的教学活动。

2.实验组采用模拟药房场景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每周4课时中,前3个课时在教室教学,后一课时到模拟药房进行场景教学,所用总课时与对照组相同。

在模拟药房进行场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下列方法完成场景教学活动:(1)动手查阅。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三节课所学内容,找到相关药品,从其说明书上与课本对照,找出异同,强化所学知识。(2)角色扮演。学生2人一组,抽签决定分别扮演营业员和患者,患者陈述病情,并向营业员咨询如何用药,营业员根据病情的陈述判断病症给予荐药,并介绍用法和注意事项。(3)药品分类。教师临时把药架上的药品取下,由学生重新按科别、类别重新上架。在以上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自己查阅教材内容、向教师请教,教师给予引导提示、解答疑问。

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考核方式是采用客观题笔试,教学活动完成后安排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同时考试,均不事先告知考试时间,题目相同,同桌分别采用A卷和B卷,杜绝作弊行为。考核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考试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拟药房”教学模式优于单纯用理论教学模式。

四、结论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学科以往教学模式是教授纯理论的知识,尽管有现代多媒体手段能直观地展示图片和视频,但因学生不能直接接触到药品,教师的灌输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建立模拟药房后,采用模拟药房场景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剂型的外观,可以看到药盒上的“国药准字***”标识、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条形码、生产批号、有效期等,达到对药品的感性认识的作用,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药品,把抽象、复杂、难记、难背、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变成轻松、有趣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采取学生角色扮演、药品分类两种场景教学中,学生力争有好的表现便会感到有压力,把压力转变成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导学习,从而能自觉、主动地做好功课,在理论课上专心听课,课余时间用功预习和复习,并相互帮助。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场景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提出疑问和看法,比如教材中的处方成分和实际药品的差异、药品的新的众多的商品名称、药品功能描述与教材的差别等,涉及药物知识内容广泛,教师就要给学生答疑、补充和纠正。这就促使教师紧跟药学发展步伐,紧跟临床用药的进展,阅读相关的书籍,拓展药物知识面,及时掌握新药,充实自己的药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五、推广应用建议

(一)应用于其他药学学科的教学。GSP模拟药房场景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而模拟药房中所陈列的西药及中成药都比较齐全,因此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中。药学学科方面,如“医药商品学”介绍西药的别名、作用及适应症、不良反应、用药指导等,与中成药商品学类似;“药物学基础”内容以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为主,所以把在模拟药房的场景教学模式应用在这两个学科,应该取得相似的效果。

(二)应用于临床医学学科的教学。临床医学学科方面,农村医学专业内科学的“治疗”内容,就是要介绍用药原则、药物的选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内科护理的“用药护理”内容,也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如果应用模拟药房教学,就是让学生第二次来到模拟药房,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对具体疾病的具体用药更加细化,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其他临床学科均要介绍治疗用药的内容,所以均可应用模拟药房这个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其功能,服务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到医院实习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模拟药房。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受益于这种教学模式,学校应根据办学规模及学生人数,增加投入,建立足够数量的GSP模拟药房,保证相关学科和所有学生均能使用。药房中还要减少空药盒比例,尽可能多摆放实药,向学生展示药品真正的剂型、性状、单位、剂量等,保证学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升华为理性认识,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肖兰,张颖熠.GSP模拟药房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中外医疗,2010(35)

[2]王欣,王高峰.模拟药房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22)

[3]沈南,等.模拟药房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2)

【作者简介】黄瑰丽(1974— ),女,壮族,广西平果人,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药理教研组教师,药师。

篇5:商品学论文

于丽双

【摘 要】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尤其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农业商品的标准化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商品标准化 现状 问题 措施

【目 录】

一、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相应的具有高水平的农业商品标准

二、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的相对滞后阻碍了我国推进农业商品产业化的进程

三、农业商品标准与农业商品的名牌化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四、新的农业商品科技革命的推进要求农业商品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新的突破

五、目前的农业商品标准化不能满足农业商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立和健全农业商品标准化体系并通过立法和宣传等手段加以推广,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实现农业商品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

但是,随着农业商品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商品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商品的标准化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相应的具有高水平的农业商品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农业商品的国际化联系也日益增强,农业商品、农业商品技术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交换越来越频繁,因此,农业商品标准的国际化将成为世界农业商品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现代农业商品的发展方向。欧、美、日、澳等国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商品,无不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

[2]

。提高农业商品标准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国加入WTO以后,加强农业商品标准化的工作,提高我国农业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农业商品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的相对滞后阻碍了我国推进农业商品产业化的进程

农业商品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如何将市场对农产品的具体需求如品种、规格、质量等量化为农民可以操作的标准,就成为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我国农业商品的标准还相对滞后,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三、农业商品标准与农业商品的名牌化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农业商品标准化是我国农业商品创名牌的必由之路。一个农业商品的品牌的形成,必然建立在农业商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克服传统农业商品经济的盲目性、随意性,建成现代农业的高标准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高标准的农业商品标准。因此,发展品牌农业商品,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商品标准。

四、新的农业商品科技革命的推进要求农业商品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新的突破

良种、农药和化肥,构成了 20世纪农业商品生产的基本技术要素。但是随着DNA、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的农业商品生产格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的农业商品革命已经兴起,这就要求农业商品标准化理论体系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3]。农业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在产业化、商品化的国际竞争必须要在通用、兼容、质量安全性和产品系列等方面借助于农业商品标准化。现代标准化将突破传统行业和领域界限,面向农业商品高新技术,面向世界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农业商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新标准。

五、目前的农业商品标准化不能满足农业商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农业商品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商品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我国农业商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决定了必须将农业商品生态和环境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商品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农业商品经济安全运行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会浪费更多的资源、破坏环境。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商品标准化工作是推进农业商品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商品现代化进程和促进农业商品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来,虽在这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面对农业商品结构性战略调整,面对农业商品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的新形势,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工作显得十分滞后。

从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其面临的新形势来综合考虑,本人认为,解决我国农业商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

。农业商品

一、紧紧围绕农业商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商品标准化工作

(一)围绕产业化,推动标准化

标准化是所有产业化市场化经营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农业商品标准化,要以促进农业商品生产技术的指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农业商品产业化的发展为切入点。在具体实践中,要把农业商品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商品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商品标准化要在当地政府提出的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农业商品标准化的要求。要把农业商品标准化的规划和项目重点放在当地农业商品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5]。

(二)加强市场监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商品的质量等级标准将成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对规范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提高农业商品的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农业商品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安全检验、分级和标准化的管理。通过实施农业商品标准化使产品在销售、拍卖时一看产品规格、质量等级就可以交易。因此,实施农业商品标准化,要与规范购销行为和市场秩序结合起来,合理地调整农民、经销商和企业的利益,从而促进农业商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二、突出农业商品品牌的创建,充分发挥农业商品标准化的作用

创建农业商品名牌是农业商品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农业商品标准化和农业商品品牌是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农业商品标准化应围绕区域农业商品如何形成品牌,扩大市场等方面努力。我国许多知名的农业商品,因缺乏标准化的生产和加工,质量时好时坏,市场竞争力不强,形不成品牌优势。加强农业商品标准化工作,将有助于有效地创建农业商品的品牌。

三、建立相应的农业商品标准化推广体系

农业商品标准化推广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化组织生产;大力培育示范户,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

篇6:商品学课程论文商品与环境

商品学结课论文:

系 别 经济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谢雨

学 号 01208522

班 级 国贸5班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规模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作为商品,商品的生产与贸易与环境问题直接相联系。本文从分析商品对环境的影响出发,研究商品生产对环境带来的种种问题,通过指导生产。贸易和消费模式的转变等综合措施促进建立健康和谐的环境关系,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品生产 环境问题 防治措施 可持续发展

(一)商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对环境的影响

1.商品与环境关系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取自环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活动更是离不开人类所处的各种环境。由于商品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存在着两面性,所以,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商品与环境的关系,使商品既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又能切实关注商品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降低商品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人类社会所依存的各种环境。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已经被人类所认识和接受。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2.商品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需要不断地进行商品的生产,生产商品之后必然发生交换和消费。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造成的。在商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需要开发资源,取得原料和能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各种原料、能源在生产中由于不能全部成为产品,形成废气、废水和各种各样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商品开发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环境的造成的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商品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点:

a. 商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对于生活环境来说,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在商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由于要利用生态环境中资源,向生态环境中牌坊污染物质,而对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例如,在工业化进程式中的盲目伐林、长期超载放牧、人为采樵、滥挖药材、施肥不当,乱开垦等,使得森林面积大幅度缩小、土壤污染、水和空气污染及全球气候辩暖,生物物种大量减少,导致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等等。

b. 商品消费性环境污染

也许大家对“农村包围城市”并不陌生,现代社会中,商品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旧物资以及其他物资对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但是我国对废旧物的回收率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4到1/3,很多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严重,于是,又出现了“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快,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长,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c. 商品流通中的环境污染

商品生产出来了,为社会提供了使用价值,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去,实现商品价值。商品需要被包装和运输才能到顾客手中,而在其过程中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污染等

d. 商品生产性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商品的生产需要开发资源,取得原料和能源,然后通过生产过程将其转化为产品。但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破坏植被环境、噪声污染、破坏水资源等。在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废弃排放到环境中,如CO2、NO、NO2、SO2、废水等,这些如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计的污染。

(二)从区域环境利益角度分析商品对环境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在商品的生产贸易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别得到生产者剩余(PS)和消费者(CS),这是商品社会价值的体现。

由于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常常在不同区域实现,那么在商品的价格中不计或不完全计算环境成本的情况下,对环境利益的不公平性就发生了。生产者或其所在区域额外负担的

一部分未受补偿的环境成本为消费者占有,同时消费者又可能从废弃物倾倒所在的区域获得一定的环境利益,当然消费者在商品消费过程中也会对本区域造成环境影响。所以,私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使不同区域为之付出环境成本。假如同一区域的大部分消费者以基本相同的消费方式从其他区域无偿获得环境利益,那么从区域宏观的角度看,就是整个区域获得了利益,从而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环境利益的不公平。

生产者有时也会从其他区获得环境利益,这一点不难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废物出口和有害技术、产品的出口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然而无论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废物出口,还是对其有害技术、产品的出口,造成的区域环境利益不平衡,也是对环境不可忽视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共存共融必然选择来说,严重违背了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商品生产贸易过程中,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发展要求。

(三)现金商品生产消费中,如何具体有效保护环境

通过对商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问题的认识,可以发现资源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从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科技进步和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综合采取多种手段,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发挥应有的效能。

1.树立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从行动上保护环境

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知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进行规划管理,督促企业和公民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2.加强法制建设,从法制体系上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也越来越健全。

近年来,我国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相继施行,有力地规范了我国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工作。这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法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防治环境

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保护生活环境的有效措施

1.充分合理利用环境自净作用

大气中的污染物由于自然过程而从大气中被除去或降低的现象,就是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指大气的扩散稀释作用。

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作用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在选址时应合理分散布置,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大力发展绿色植物,利用绿色植物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长时间,连续地净化空气。

2.商品对水体污染的防治

由于人类向水体中排放大量污染物而使水体的感观状况、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和生物性质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而人类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在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以要综合防治水体污染,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加强对省事污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在治标的同时又治本,标本结合,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排放出的固体和泥状物质而造成的污染。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向环境中排放固体废弃物,如矿业排放废石,冶金机械行业排放的`污垢等。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主要是作为再生资源和能源加以综合利用,既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处理使其稳定化、无害话和减量化,并对其中的有用物质和能源加以回收和利用

4.合理利用科技技术,逐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造成的大气污染的防治应主要从工业废气的治理入手,控制工业污染源头,推行清洁生产,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核能等洁净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这就要求企业改革能源结构,革新燃烧工艺,建设配套装置,更新燃料的前期处理方法和尾气的治理方法,或者采用集中供热等。采用高新技术,是企业的唯一出路,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最好的办法。

(五)总结

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上,并保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自然资源是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最终物质与能量来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在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共存共融的前景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上,并保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赵启兰《商品学概论》.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徐杰《经济法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蚂蚁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资料范本下一篇:五年级美丽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