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云南立足传统音乐文化,以旅游为契机、为媒介、为爆发点,把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实行有机对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拓市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简称“云南模式”)。“云南模式”对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传统音乐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旅游丰富了观赏内容、增添了多姿体验、注入了精神灵魂,为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篇1:

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茶艺表演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感十足的茶艺表演活动带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刻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洗涤心灵。为了将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茶艺表演活动还需要同中国传统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在传统音乐的带动下,将相应的情感融入表演活动中,使人们感受茶艺表演的魅力,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茶艺表演;茶文化

茶艺表演活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茶艺表演活动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茶文化发展并吸收新元素,以此丰富内涵。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应用,为品茶者带来更幽静的环境,实现茶文化的和谐发展与高效传播。深层次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实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家文化保护的背景下充分开发起来,中国特色浓郁,很多特色乐器在其中都有着广泛应用,例如二胡、古筝、古琴等,这些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音乐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富有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表现的音乐不相同;最后,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内容上,都朝着多样化的态势演进。中国传统音乐对比现代音乐,应用的乐器相对简单,声音纯粹,旋律动人,让人心平气和,消除内心杂念,同时也无需过多修饰,空灵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意境,让人充分体悟到美好的画面,促进轻松愉悦氛围的打造,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所谓茶艺表演,是将关于泡茶的相关步骤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在观察表演的过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茶文化,在独特的氛围中促进情操的陶冶。茶艺表演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期,至此茶艺表演活动也有了高效传承的机会。茶艺表演属于宽泛的概念,基本组成相当丰富,可以细分为民俗茶艺表演、传统茶艺表演以及其他茶艺表演。不同民族的茶艺表演有其自身特色,也代表着地方的风土人情。传统茶艺表演是历史发展历程中不断更新提升的饮茶方法,例如唐朝的宫廷茶礼;其他茶艺表演主要是通过茶来体现既定的文化内涵,例如火塘茶情、禅茶艺术等。茶艺表演活动,需要表演者有超高的技艺,同时也需要考虑服装穿搭、道具、伴乐、礼仪、出场次序等。茶艺表演并不是随心进行的,必须遵循既定规范原则。三大主要素——茶具、茶叶、水,在选择的时候要追求精,而表演氛围要将茶艺强调清心养性的特征体现到位。所以茶艺表演氛围可以用清、净二字来形容,不仅要与艺术美相契合,同时还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充分把握。

一、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是茶艺表演其实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强调意境、内涵,正是由于这些共性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成为茶艺表演活动的组成,也正是由于传统音乐的融入,茶艺表演活动才更具美感和艺术感。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虽然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但是人们每天为了生计忙忙碌碌,生活节奏太快心理负担很重,为了调节情绪,茶室成为人们的好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茶艺表演,充分了解茶文化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茶艺表演活动不单纯有动作表演,还需要传统音乐的配合,这样人们在观察表演的时候,更容易被带入既定的氛围内。

第一,促进茶艺氛围的有效烘托。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融入,促进茶艺氛围的有效烘托。单纯的茶艺表演就是表演沏茶、饮茶的过程,这势必会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而传统音乐的融入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传统音乐和表演活动的引导下,观众集中注意力欣赏茶艺表演,不再觉得枯燥,因为这就是一场视听盛宴,观众对茶艺表演活动产生浓厚兴致。

第二,明确茶艺主题。进行茶艺表演活动的时候,一般都会配有对应的表演主题。中国传统音乐内涵丰富,类别较多,例如说唱音乐、戏曲、歌舞音乐、歌曲、器乐等,不同类别的音乐特色以及传达的主题不尽相同。现代观众对传统音乐认可度不断提升,也渐渐地形成了固定的主体意识,所以进行茶艺表演的时候,筛选和茶艺表演相契合的传统音乐,可以充分发挥传统音乐的优势,让观众对茶艺表演的主题有清晰而深刻的认知。例如:“新娘茶”茶艺表演的时候,筛选古人在不表演环节经常使用的音乐作为配奏,从而使得观众通过传统音乐就可以明确茶艺表演的主题。

第三,促进茶文化的表达。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融入,将茶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茶艺表演的主体肯定是茶,但是不少茶艺表演中也添加了其他文化元素。茶艺表演往往选择既定时期传统音乐作为配乐,从而达到与茶艺表演相辅相成的目的。人们在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茶艺表演活动的有机配合下,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在仿古类茶艺表演活动中,传统音乐在表达传统茶艺文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例如:唐代宫廷茶礼的茶艺表演中,为观众播放《霓裳羽衣曲》从而让观众对唐代人饮茶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借助传统音乐来感悟唐朝的音乐审美,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被唐朝文化的魅力深深折服。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应用

第一,结合环境氛围和表演形式明确传统音乐。茶艺表演活动的形式较多,内容丰富,传统音乐也多种多样,所以二者融合的时候要讲求策略,切忌随心搭配。正式展开茶艺表演前,需要全面了解環境氛围,明确具体的表演形式,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表演形式,立足于这两大层面,筛选恰当的传统音乐,真正对品茶者起到静心凝神的功效,从而使其融入茶艺表演中感受茶文化的艺术美。茶艺表演的氛围环境可以细分为室内和室外环境。如果茶艺表演安排在室外,那么要将自然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果表演活动安排在室内,例如安排在古典气息浓郁的房间内,那么则适宜选择古典型的传统音乐。茶艺表演形式也有明确分类,可以在音乐基础上直接进行茶艺表演,还可以将其他的艺术活动,例如绘画、书法等融入茶艺表演中。很显然茶艺表演形式直接影响传统音乐的选择。当然,二者的有机契合,保证传统音乐与茶艺思想相通是关键。另外,为了提升茶艺表演活动的艺术感,还需要慎重考虑其他表演活动的穿插。

第二,结合茶的类别筛选合适的传统音乐。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水文条件、土壤因素、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茶叶的种类也是多样的,例如绿茶、红茶、白茶、花茶等,品种不同的茶叶其冲泡工艺以及相关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茶叶在进行茶艺表演的时候也千差万别。因此,茶艺表演需要考虑茶叶的具体类别来选择恰当的传统音乐,这样才能发挥传统音乐对茶艺表演活动的促进优势。例如:乌龙茶,其冲泡工艺相对复杂,看头较多,所以很多人喜欢看以乌龙茶为主的茶艺表演。为了提升表演效果,可以筛选一些人们熟悉的歌曲。当然乌龙茶本身也有很多历史典故,因此还可以选择一些和历史典故相契合的音乐,从而达到有效烘托茶艺表演的目的,使茶文化得到充分彰显。

第三,结合民族风俗选择恰当的传统音乐。作为多民族国家,茶文化存在于各个民族中。少数民族有自身的饮食特色,许多民族对茶叶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为此茶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因此,少数民族茶艺表演活动中,考虑到少数民族本身的特色,无论是服装穿搭、器乐还是文化都有自身特色,所以在筛选传统音乐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同少数民族特色相契合的音乐,运用特色器乐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中,结合白族民族特色,筛选热情豪迈的歌曲,使茶艺表演活动进行得更顺畅。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音乐的选择可是大有讲究,只有选择的传统音乐与茶艺表演活动有机契合,才能够凸显其作用,促进茶艺表演活动顺利开展,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晖.刍议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J].福建茶叶,2016(5):133-134.

[2]张小浩,崔竞源.我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J].福建茶叶,2016(7):111-112.

[3]高重阳.传统音乐文化在茶艺演唱表演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10):91-92.

[4]李继超.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12):458.

[5]诸葛文斐.傳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1):360-361.

[6]郝晓睿.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审美特征与选择[J].福建茶叶,2016(4):125-126.

作者单位: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作者:郑蕾

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篇2:

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旅游产业的启示

摘要:云南立足传统音乐文化,以旅游为契机、为媒介、为爆发点,把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实行有机对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拓市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简称“云南模式”)。“云南模式”对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传统音乐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旅游丰富了观赏内容、增添了多姿体验、注入了精神灵魂,为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音乐文化;旅游产业;对接;云南模式

谈起从事音乐文化,在传统的理解中那肯定是既高雅又赔钱的买卖,音乐是消费品,不可能赚钱。笔者2013年5月带“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等地进行题为“云南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对接的思考”的考察,结论是: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实现有机对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拓市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云南传统音乐文化以旅游为契机、为媒介、为爆发点,在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又为云南旅游产业丰富了观赏内容、增添了多姿体验、注入了精神灵魂,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犹如桂冠镶入明珠,异彩四射,为改善开放环境、提升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素有音乐世界、歌舞海洋的美称。游客在观赏奇特美丽风景的同时,无处不在的音乐、无处不现的歌舞会自然而然地把你引入一个愉悦的精神世界,你会情不自禁地去聆听、去观赏,在音乐的牵引下去购物,在音乐的激励下去消费,很多游客甚至还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去看专业演出。这种现象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音乐牵引游客去购物、激励游客去消费

走进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大理、丽江古城,融入彩石铺就、跌岩起伏、婉转别致的古老街道,所到之地都是蜂拥而至、潮水般涌动的人流。所观之处,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商品。由于游客甚多,人们的情绪会随着急促的脚步、拥挤的人流浮躁难安;然而,当空气中飘来既有本地民族音乐元素,又有时代动感,既亲切,又悠扬的音乐时,游客的心情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地安静下来,去漫游古街,观赏小桥流水、杨柳垂飘,去品味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远去的人间仙境;去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去讨价还价,买到自己如意的物品而满载而归。游客在赞许这里好看、那里好玩,这里好吃、那里好买时恰恰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音乐功效”,是音乐帮助你获得了这种良好心态。试想,如果游客怀揣一种焦躁难安,甚至是狂躁的心态,你还有多少心情去看、去玩、去吃、去买呢?当夜幕临近,丽江酒吧一条街逐渐热闹起来。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在欢快地闪烁,强劲而富有吸引力的音乐召唤着人们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酒吧门前的礼仪小姐在热情地招揽客人,间间酒吧里都表演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派对,大多数是与游客同乐的节目。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外游客,不分种族肤色,不分男女老幼被这里特有的氛围所感染,顿足观望,进而似乎像着了魔,争先恐后地涌入酒吧。与热闹酒吧一条街相比,还有另外一番情景的酒吧、咖啡吧,它们分散在街头巷尾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段,那里没有耀眼的霓虹灯,没有强劲的音乐,只有暗淡柔和的灯光、轻柔飘摇的音乐。这样的酒吧、咖啡吧里依然是座无虚席,游客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悠然地品尝着咖啡、啤酒。他(她)们的神态那样凝重,思绪彷佛走进丽江的过去,去追寻那远古的传说。这种安静的情景与周边的繁闹极不协调,也许正是这份宁静和别致同样吸引另一类游客在这里停留,品饮价格不菲的咖啡、啤酒。走进丽江,连我这个从不涉足酒吧、咖啡厅的都市人都情不自禁地走进酒吧喝一杯啤酒,走进咖啡吧品一杯咖啡。这里古老传说与现实生活并存,传统文明与当代文化交融,远古质朴与现代时尚交汇。想到这里,我忽然醒悟;游客喝的不是啤酒、咖啡,喝的是寻找、是感受、是体验,寻找过去,感受现在,体验心中各自的滋味。

二、古老乐舞给游览增色,传统文化为旅游添彩

游过昆明石林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当你行走在石柱林立、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时,远远听到时隐时现的音乐声,人们会不知不觉寻觅着声音的方向走去,映入游客眼里的画面是二十位男女老人正在进行舞蹈表演,他们穿着传统民族服装,打着手鼓、弹着古乐、唱着民歌、跳着民间广场舞,每一场约6分钟,30分钟跳一场。他们的容颜已不年轻,服装陈旧、音乐单调、舞姿简单;然而,依然吸引大批游客在这里顿足观望,饶有兴致地观看她们的演出,有的游客看完一场不走,留下再看下一场。看到这种情景,笔者想,一来游客被这里的音乐和舞蹈吸引,二来随着演出,游客可能把眼前的景象与过去的石林联系起来,从而使游客对石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与人文相结合的认知层面从新理解石林。三来游客可以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调休,进行下一段行程。老人舞蹈队的演出自然成为石林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石林增添了人文内涵。白族“三杯茶”让去过大理的游客都不会忘记,白族称它为“绍道兆”。“三杯茶”是白族一种古老的品茶艺术,起源于公元8世纪南诏时期,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三杯茶”的形成,还伴随着一个富有哲理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他有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他对徒弟说;作为一个木匠,会雕会刻,只学到一半手艺。要是你能把山上的大树锯成板子扛回家,才算出师。徒弟觉得这有何难,就跟着师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立刻锯起树来。但还未等徒弟将树锯成板子,已觉口干舌燥,只好恳求师父让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师父不依;徒弟忍受不住了,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里咀嚼,用来解渴,师父看着徒弟又皱眉头,又咂舌的样子,笑着问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实说:好苦啊!师父这时才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想学好手艺,不先吃苦怎行啊?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虽然锯好,但徒弟已筋疲力盡了。这时,师父从怀里取出一块红糖递给徒弟,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这块糖后,觉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于是赶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自此,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何味?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这茶中的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从此,白族的三杯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后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便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客的一种礼节。“三杯茶”告诉天南地北的游客,大理不仅有著名古城、有月之洱海,更有白族“三杯茶”。它把风俗人情、道德传承与云南特有的茶文化有机地糅合到一起,用歌舞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并按演出的情节让观众体验“三杯茶”的过程。去过大理的游客也许对洱海的辽阔已经模湖,对古城的繁华已经淡忘,但是,品尝一苦、二甜、三回味“三杯茶”的情景依然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三、文艺精品大放异彩、生活文化传播四方

一到云南,导游就开始热情地介绍《云南映象》如何震撼、如何精彩、如何有生命力、如何有影响力、杨丽萍如何了不起,如何能买到最优惠的票价等等。好像看《云南映象》比来云南游览观光还要重要,使游客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云南映象》已成为推介、宣传云南一张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片。我们看《云南映象》时已是到云南的第七个夜晚了。当我们赶到云南艺术剧院已经临近演出,剧场外仍有许多游客在等票。匆匆忙忙进入剧场,整个剧场已是座无虚席,周边观众不时在窃窃私语,仔细一听基本都是《云南映象》的话题,更多的观众是在翘首等待演出开始。演出开始了。一轮血红的太阳冉冉升起,一面巨鼓轰然擂响,紧跟着整个舞台百鼓齐鸣,当观众沉浸于“太阳”辉煌与百鼓轰鸣之中,一幅巨大水幕从天而降,打在奋力击鼓的演员们身上溅起朵朵水花,真的是水啊?观众忍不住惊呼,人们的视线被紧紧吸住,那一幕幕情景几乎使你舍不得眨一下眼睛。《云南映象》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等七场歌舞。全剧将当地原始歌舞的精髓进行整合,用新锐的艺术构思重新打造。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富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云南少数民族勤劳、朴素、妩媚、虔诚、原始、粗犷的民风,心灵回归、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原生态音乐、服装、道具与现代舞台、灯光、道具、舞美相交融,使观众的视觉在魔幻中变化,思绪在时空中穿梭,情感在现实中体验。每一场演出结束,观众席均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印象丽江》共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祈福仪式等六部分。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民俗生活为载体,由当地十多个少数民族的550多名农民倾力演绎。那上百匹战马在天际奔驰、嘶鸣,那数百副马鞍一齐飞舞翻腾,那对酒雪山、一醉方休的豪情,那不同民族载歌载舞的狂欢,那有情人为爱而殉情的忠贞,那对山神敬畏和对自然亲和,那震天的鼓声和富有诗意的唱经,构成了一幅雄伟而又和谐的画面。在雪山的映照下,每一个游客闻到的是扑面而来的泥土和汗水的味道,看到的是最纯真质朴的笑容,听到的是毫无修饰、充满野性的声音。这些有着黝黑皮肤的农民演员,用原生的动作、质朴的歌声、真诚的感情、滚烫的汗水,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给观众的内心深处带来无法忘怀的震撼。《印象丽江》是一场看不见任何艺术修饰的演出,它没有鲜艳的服饰、华丽的背景、绚烂的灯光、典型的人物、曲折的剧情和鲜明的主题,只是把丽江人的生活习性、生存劳作、待人接物、道德信仰、认知情感、民俗文化,用集中、坦诚、直接、有序的手法展现出来,使游客不由自主地产生与丽江的过去对话,与丽江的民俗对话的愿望。《印象丽江》是把传统的自然形态经过加工、提炼和再现,同样达到令人难忘、共鸣、回味和美的艺术效果。

四、“云南模式”的现象与本质

走进云南犹如走进音乐的海洋、歌舞的世界。传统音乐以不同形态和表达方式始终伴随游客的左右;旅游车里有民族元素的时尚音乐帮你缓解疲劳,餐厅里有彰显民族风情的歌舞帮你调节食欲,景区有传统广场舞增添人文色彩,“三杯茶”既远古又新传,大理、丽江古城有既民族又新意的美妙音乐帮你理气安神、引你舒心购物。丽江古城的酒吧、咖啡厅以超常的魅力吸引中外游客进店消费。《印象丽江》把远古民俗凝聚成生活文化,传播天涯海角。《云南映象》把众多民族舞蹈元素提炼成艺术精品登上中国、世界的音乐圣殿。“云南模式”从现象上看是自然、随意而安,实际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节目都是根据旅游景观、人文特点、民俗风情精心策划、全力打造的上品,是云南人民的智慧结晶;“云南模式”在继承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打造出既彰显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气息,既有远古神秘色彩,又适应当代人欣赏的新音乐文化,以旅游搭建平台,把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有机对接,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音乐文化不仅能创造财富,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好的音乐文化不仅仅在于对经济总量的贡献,更重要是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中国是世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具有众多的地方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品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民俗文化已被丢弃,许多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就连“京剧”(国粹)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当今,保护、传承、创新传统音乐文化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旅游是21世纪朝阳产业,在全国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云南模式”应该会对保护、傳承、创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升旅游产业的人文景观、品牌效应、游览品味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万钟如.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的奇葩[J].音乐天地,2004,(12).

[2]练远媚.歌曲《古丈茶歌》—音乐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成功案例分析[J],名作赏析,2011,(20).

[3]曾永华.浅议音乐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作用[J].科技信息,2009,(17).

[4]周云杰.试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利用[J].丽水学院学报,2006,(3).

[5]刘晗,曹诗图.试论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

作者:石学功

白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篇3:

从“口述”到“文本”

传统音乐研究者而言,田野考察乃学术研究的必修课,也是学科存在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①。步入田野,学者需通过其选定的那些“传统音乐持有者去了解他们所持有的传统音乐②”事象,使之成为“引路人”,以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在田野现场,熟谙音乐事象的当事者或有关者所产生的相关口语化叙述,是为“口述”。包含音乐本体的曲、谱、律、调等音声形态与特定词汇以及有关的文化内容,即“世代相承的口述性表达”,③例如神话、传说、民谣、谚语等文艺形式的文化讯息。总体来说,“口述”囊括了局内人对“音乐概念的历史陈述;声音历史的经验描述;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④等内容。

与田野现场相对应,是学者们返回书斋之中开始的从文案到文本的写作。借助获取的录音、录像、照片以及口述资料,以文字形式对已调查的对象(及其相关的人与事)进行描述或阐释,从而完成此次(项)研究的最终成果——论文或著作,所谓“音乐民族志”的“文本”⑤,是一册包括了乐谱以及文字描述的各种音乐技艺、知识、音乐事象与理论的读本,凝蕴着丰富的音乐形态与音乐艺术的文化讯息,于研究和发展传统音乐,是一种基础性的文典。有阿拉伯谚语称:“一个人的力量体现在他的智慧和舌头上”⑥, 而口述的语言即汇聚了人的精神与知识,其所倾诉的“田野资料”是编纂音乐的学术文本之前提。

一、历史上音乐“口述”与“文本”的建构

采集乐人口述,撰成文本,自古有之。观其沿革,可清晰地看到基本有官方主导和个人自觉两个脉络的实践。一般说来,春秋之际《诗》的“采诗之官”撷取“国风”,即意味着采集口述的发端。他们深入“十五国”采集描写那個时代人们的歌谣,送入庙堂得以体察乡风民情。使后世之人有机会洞悉他们真实、朴素的情感,留下珍贵的《诗三百》。

明代,冯梦龙采集俗曲,辑成《山歌》《挂枝儿》。冯氏从口述中整理民歌,加以阐释,为世人认知朱明俗曲凭添了基本读本。其在《挂枝儿·账》中注下“琵琶妇阿园,能为新声,并善清讴,余所极赏。闻余广《挂枝儿》刻,诣余请之,亦出此篇赠余,云传自娄江”之语,详释此曲采录细节。关于歌词声韵,《山歌·引》又注“引,旧做殷,欠通,今从引,而以平声为土音,甚安”。此类批注甚多,由此知作者于唱家的口述,不仅记录歌词,更注重阐释歌曲之源、音韵、内涵诸项,终而形成多学科意义的文本。

20世纪以降,以在口述中记录乐、调、谱、律并转化为西式记谱文本的实践为主,既是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又是借此对吾国文化的再次宣扬。梅兰芳赴美演出,考虑到“西洋人看中国戏,对于一切的排场,行头,举止,动作等等,还容易入眼,唯独歌唱一层,最不容易顺耳。”⑦梅氏团队为更好地宏扬京剧,认为有乐谱的文本会让外国人能够“有路可寻,容易研究”,⑧经齐如山引荐,请刘天华负责文本的记录和编辑。首先,琴师徐兰沅、笛师马宝明将唱腔书写出工尺谱本,再由刘天华译成五线谱初稿文本。诚然,工尺谱转为五线谱的过程出现差错,导致精度不够,只好复听两位乐师演奏,勘正谬误。刘天华用小提琴将翻译的五线谱奏出,请徐、马二人以及齐如山反复聆听,再据受访人口述之见,施以修改。而后,刘天华再次现场聆听梅先生清唱。根据多遍演唱“口述”逐一推敲。最后的工序,“仍由天华按谱拉小提琴给梅兰芳和徐、马、齐几位先生细听”⑨,藉诸位口述意喻,屡屡修缮,一连串的文本-口述-文本的技术程序,终得缀玉轩主人词、谱的《梅兰芳歌曲谱》。

刘天华认为“乐有高低、轻重、抑扬、疾徐之分,必其谱能分析微芒,丝丝入扣,方为完备,而旧谱均不能也”。其实,旨在阐释文本对于音乐的重要性。“五四”时期,西学东渐,光大科学,刘复乃一面旗帜性人物。刘天华受兄影响,更及自身学贯中西之功底,于传统记谱法之不足洞悉深刻,感慨记谱文本对传统文化传承之必要。故有“设记谱之法早备于往日,则唐虞之乐,今犹可得而闻。《广陵散》又何至绝唱”的扼腕叹息。由此,重视文本可见一斑。在整理、编写《梅兰芳歌曲谱》过程中,通过梅氏及乐人的多次唱奏记谱,以及用小提琴演奏并让受访人聆听,依其“口述”对谬误之处进行修正。正如梅兰芳在“序一”中评价刘氏的工作是“试辩工尺,常至夜分,反复推求,不厌其屑”。⑩

1979年,国家组织民间文艺“十大集成”?輯的调查,于2009年各省份集成相继编纂完成、出版面世;这被业界称为“集成编撰时代”。三十年来,大量传统音乐事象与内涵从被访者与调查者“面对面”的“口口递”中呈现出来。经过文案梳理,质变为与音乐口述相关的“四个集成”120卷文本,且论及述略、乐谱、图片、乐师介绍、方言音调诸事项。海量的口述情节与文本内容,尤其是唱者、奏者艺术演绎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音声律动,已然置换成了曲谱和词话,跃然纸上,帖于文本。这于乐人乐事,意味深长,堪称一大幸事。

值得注意的是,“集成”中的“释文”大量采用民间艺人的口述,其资料的文献性在可信与存疑之间,编辑者并未做取舍的裁断,而采用了“诸说并存”?輱之举,留予读者甄别。将完整的、未加工的“释文”,用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于后世学者无论客观抑或主观的研究这份口述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

事实上,口述与文本是传统音乐理论与研究中的一对范畴,互为因果,前后衔接。如此,才有传统音乐由实践场域升华到理论层面的机遇。口述是基础,主要是“讲述”与“聆听”的程序;文本是提升,主要是采访者的“甄别”与“记忆”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文本写作“是研究者在访谈中与当地人在自己所属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一起‘重构’了历史并形成志书”?輲的学术活动。在下以为,但凡口述,讲述的都是一人一家、一社(班)一地(族)的音乐活动之前世今生的经过与演艺情节,是一种血缘、艺缘或地缘之下的“族类技艺”的“族类记忆”。得益于人对于文字的有赖性,一旦置换成有形文本,随着传播,日久天长,即可沉淀成一种时代记忆。

二、田野中“口述”采集的基本方式

近年来,中国的音乐学界盛行“口述史”研究。其所呈现的成果多以关注受访人讲述对过往人生的艺术回顾、乐事评论、价值判断等内容,形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口述文本。笔者以为,这种由当代人来表述有限时空范围的音乐事象,或属于当代音乐史的研究范畴。本文旨在传统音乐田野访谈前提下,强调采访者在现场对口述人的“问”“看”“听”“写”的能力,终而通向研究文本的路径,与其有着不同的兴趣点。

首先,笔者以为,所谓的“口述”,包含着语言的叙述,也应有音乐唱奏技艺方面的操弄之讲表,采访者需要用“问”的方式来获取感兴趣的内容。田野之中“问”题的深度与容量,往往受采访者和被访者之关系、交情深浅所限。一般说来,如果一位学者在田野中观察、体验某一社区的某一音乐事象的时间愈长,与当地人建立的互信和友谊愈深,其所取得的收获愈多。笔者从2015年开始关注河北省广宗县的道教打醮科仪及其音乐,与当地的道士、乐师、村民以及退休官员建立了长期的学术性联系,从提防到互信,终而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此背景之下,每每访聊,受访人可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拿出“压箱底”的宝贝物件,供笔者恣意观阅、拍照。有此基础,再兴“问什么、如何问”的田野调查,难题就迎刃而解。

其次,用“看”的方式将述者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知识背景:一是当事者——音乐的实际表演者,此为核心采访对象,是音乐事象的操持者;二是认同者——音乐的参与者和评论者,他或他们直接接触了某个或某些音乐演绎的过程,有直观感受,如仪式音乐中提供服务的人群或对该音乐事象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三是音乐事象的某些间接知情者,具有一定的“道听途说”获取只言片语信息的便利条件,如当地的局外人。

由于口述者的自身与音乐事象的关系远近有别,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与过程,所掌握的音乐形态细节与技术技巧各不相同。鉴于“经验和理性是现代科学的两大要素,没有理性要素的参与,杂多的经验最终还是无序的”,?輳采访者在问与答之间,要经历如何“听”“记”的辨识过程,从不同人群的所答之中进行“有意识”的提炼和研究,其最终阐释的价值各不相同。

第三,核心对象为采访的重要部分,借“问”以求其口述“精华”。主要包括乐人用唱奏方式将民歌、戏曲、曲艺的唱段和各类器乐曲展示出来,辅以讲述来龙去脉。这些都是直接的音乐作品以及他们的“谈艺录”——包含唱奏技巧、经验、文化背景的总结诸内容,系音乐的经验之感。

第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凭借表演者的唱奏所发出的声音来建构。因此,口述还应当包括表演者对于音乐事象所说之话、所感之言。口述者在受访中所唱奏的音声,如韵谱、润腔、阿口、经韵等,应是基本的口述物质,也是必要关注点。二者叠加,经过理论构建最终用“写”的方式变成文本性的物质,来“阐明他们的口头表达蕴含着丰富的音乐风格、评价标准以及音乐构造的技术信息”,成为我们建立对音乐形态多角度认识的基本要件。这样,口述才具有了“文本性”的意义。

综上,口述是传统音乐研究的基础性内容,根据口述者的所唱所奏、所言所释,通过“问”“看”“听”“写”的方式转换为理论文本,即构成了我们对音乐事象的基本认知和学科的知识范畴。

三、述而有作:“口述”转换“文本”的实践

传统音乐本乃生活中使用的音乐形式,跻身现代学术领域,它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惟有研究,才能更系统而充分地得到播续。在此过程中,“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的需要,须将他们的实践与经验适时地收集、整理起来,这就形成了听其讲的口述到由我作的文本。二者目的一致,各有其能,互为因果。

当下,于音乐文本而言,撰写正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将所观察对象的音乐行为以及口述内容经描述与阐释所形成的研究文本,其内容应包括“全面、细致记述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各种音乐现象的历史和现状、内部结构(音乐本体)和外部结构(自然的人文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著述”,这和以往的乐谱记录与辨析比较,显然是借助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产生了更缜密的理性辨析的“文本”。伍国栋主编的《白族音乐志》在乐师口述的基础上,对云南省白族的民歌、乐器及乐种、音乐风俗、音乐轶闻诸多音乐事象进行了文本的建构。其中,既包括音乐本体分析,又有对音乐文化现象的阐释。如元江因远一带的民歌“道枯”在吟唱时,“歌手有意将歌词唱得含糊不清……甚至省略、颠倒、重复歌词中的某些字、词、句以造成错觉。”他们为何形成这样的唱法?从歌手的口述中了解到,这是有意识地考验对方能否听懂、能否和唱。可见,这已触及音乐表演心理活动的研究层面。同样,在白族民歌《打开仓门接白米》的调查中,先从分析“衬词唱腔多于实词唱腔,并有规律地以先声夺人、高亢起伏、包含长波音的高音区衬腔作为每乐句的起腔”,再到揭示“歌手认为这是达克衣有别于其他克衣的专有高音腔调,这种腔调和所包含的长波音唱法是表露歌手的‘自豪感’”?輮的心理活动。这种由“听”“看”“问”“写”的组合采访,产生了一气呵成的研究文本,生动而鲜活的白族民歌跃然于纸,令“局内”或“局外”之人在阅读时亦无障碍。无独有偶,袁静芳在河北省巨鹿县西佛寨村调查道教仪式音乐时,不但从道士的韵唱中整理出25首法器曲和33首笙管曲,还从语言学角度对“高功”经韵的韵腔与方言做比较。例如[东宫主]的唱词:“‘稽首东宫主呀’在唱诵时,稽唱作‘qú’,主唱作‘jǔ’,尽管吐字为方言,但韵腔的四声显然和方言四声不符,而是‘十方韵’的特点。”?輯同时,又从道士的师承关系方面开展调查,获知曾有道士在北京白云观修道多年,由此得出巨鹿道教音乐有着“北方全真道的遗续”的学术论断。伍、袁两位先生的研究实践告诉我们,音乐的考察与描述,不仅于具体的音高、节奏、节拍、曲体进行记录与阐释,亦有音乐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文化现象的深描。鉴此,笔者亦认同“只有经历并完全弄清楚音高问题的各种含义后,才能引导调查者完成这一任务”之说。

诚然,现代音乐研究文本的书写是在音乐与文化叠合的双重语境下进行的考察与表述。有学者指出,“音乐本身就是文化,需要文化的阐释,而音乐作为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各部分文化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文化的整体观照”。?輲的确,音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之伊始,以音乐本体为核心所容纳及围绕周边诸文化现象的思考,成为书写者的关注重点。如果说“文化事实是人类学家和资讯人的建构”?輳,那么所谓的文化事实在“文本”建构中需要面对面的交谈,这也是无法回避的桥梁和纽带。换言之,没有调查,田野工作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使得田野中记录采访对象口述内容的多样性与细节性,愈发重要。力求最大化的搜集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文化讯息,在风云际会般的碰撞中不虚此行,规避撰写之时因材料缺失、佐证不足、失实失真而扼腕叹息、遗憾丛生。

作而有道。对于口述的记录与阐释,既应有平等待人、虚心学习的行为和心态,更应充分给予口述人对文本的知情权和评价权,形成“返哺归家”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田野调查,其学术规范与伦理都是静态的,仍需建立在彼此充分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唯此,才能有所得有所思。

综上,口述内容的获取,可用纸笔、录像、录音等多种载体予以存储,但在这个文字记忆更易于上升为时代记忆与公众记忆的文化环境中,只有将口述转化为文本,形成扎实的研究成果,才具备可传播性以及可读性。正所谓“知礼乐之情者能作”,从“知情”达到能“作”,恰要藉“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的受访者所讲所答。如此建构,最终形成业界认同的研究“文本”。

李涛  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作者:李涛

上一篇: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下一篇:科学美感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