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乡镇财政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本文针对乡镇财政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的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乡镇财政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乡镇财政论文 篇1: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摘 要】 本文就乡镇财政如何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监管 科学化 精细化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经济职能的财力保障。乡镇财政所干部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与管理者,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了“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后,乡镇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领域内充分发挥职能,彰显改革和管理效应。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已成为当前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然要求,随着国家财政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健全财政职能、发挥财政监管优势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强化财政资金监督

近年来,乡镇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事业建设及惠农资金逐年加大,为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更好服务于三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其必然性和紧迫性。

1.1建立乡镇财政财务公开制度,财政预算支出、财政补助性资金、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通过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认真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发挥政务公开的作用。

1.1.1预决算资产情况公开、公示,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真实反映本级财政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

1.1.2监管范围。各级财政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和农村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资金,对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范围的各项政府性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交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1.1.3建立项目档案。对于县级财政与主管部门下达到本乡的资金,乡财政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并建立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管理要求,建立项目档案。做好项目库建设。乡财政要按照本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

1.1.4监管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行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质量,推进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高基层财政科学化规范管理水平。

1.2乡镇财政资金数据库制度,建立乡镇财政资金数据库,设立财政涉农建设资金监管项目、财政涉农建设资金项目、财政补助性资金、乡镇债务管理等台账。

(1)建立补助性资金数据库,各种补助项目的制度政策、相关基础数据的来源及根据基础数据建立的《财政补助性资金管理台账》和各种补助资金发放明细、建立分类档案,确保基础数据完整、真实、准确,数据库专人管理,明确责任。(2)建立乡镇项目资金数据库。(3)建立乡村债务数据库

乡镇财政要按照“大财政、全过程”的原则进行监管,即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监管。(1)监管范围。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2)监管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

加强乡镇财物完善制度措施。乡镇财政要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乡镇票据、单位银行账户和国有资产的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认真开展乡镇财务清理,规范乡镇单位的会计行为。

细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乡镇财政要充分发挥完善预算管理、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建立服务机制和强化资金监管的职能,积极做好财政预算管理、惠农管理和发放、乡村财务监管等各项工作。细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重点、主要环节和责任,制定各类各项资金具体监管办法,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完善机制。

健全乡镇财政职能 ,完善机构人员管理,加强财政人员培训,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性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健全乡村财务管理,发挥县级财政的作用,县级财政是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关键,是上级部门与乡镇财政间监管信息反馈交流的枢纽,担负着承上起下和横向协调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改革,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2. 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乡镇财政及财政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本质需要。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解决现存的突出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乡镇现代管理发展趋势更高水平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工作。把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执行的重要部门和落实的关键环节,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提高乡镇财政支持发展、服务“三农”、公共保障和综合调控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乡镇财政创新制度体系,完善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实现绩效管理,强化财政监督。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乡镇财政改革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实现全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1加强乡镇财政职能建设。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和新形势、新任务对乡镇财政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有利于服务乡镇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和有利于保障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四个有利于”的要求,突出完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为民理财职能、资金监管职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职能和服务发展职能的。特别是针对目前三农政策和资金大量倾斜的现状,明确了“各项涉农补贴补助政策的落实、各项民生财政政策的落实”的职能。在强调乡镇财政保障职能的前提下,突出了发展职能,向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提供政策建议”等服务发展职能。

2.2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优化政府工作环境,以提高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为目标。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一个好氛围,创建一个好机制,树立一个好形象。对外向社会着重推出服务承诺,待人热情、服务公开、办事快捷、责任落实、服务主动、行政依法、答复满意,为政清廉,使我镇的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该进,财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3狠抓创建工作,一是针对青年特点抓深化。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所职工的道德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坚持思想标准和道德要求,教育引导爱岗敬业,最大限度地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凝聚到更好的做好本质工作上来。二是紧扣中心抓形象,做到创建工作与財政工作、与财政事业发展 、与重大建设和改革活动相融合;坚持会计原则,坚持会计报帐标准,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日报账、算帐、记账工作报表、整理及保管会计档案。发挥职能作用,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掌握工作进度当好“参谋长”。三是增强先进意识抓教育。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廉政工作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提高全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把住财政关,把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财政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结论:

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以促进乡镇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财政所)

作者:蒋华珍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乡镇财政论文 篇2:

青州市财政“强基固本”情况研究

[摘 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本文针对乡镇财政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财政;情况;研究

1 青州市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各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的具体落实、管理多数由乡镇财政所承担,工作任务量较税改前更为繁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为突出。

(1)惠农政策落实有待改进。乡镇负责兑付发放的农民汽车、摩托车、家电、粮补资金等惠农补贴,全部落在了乡镇财政所的肩上,这些补贴涉及全镇家家户户,而且各种补贴兑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量,在财政所人员少、业务量大的情况下,很难完全细致地做好工作,特别是个别村操作不当,引起了不少群众上访。

(2)基层财政所缺少明确的上级主管部门。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其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历来都是明确的,而目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模式是:人事上属人事局管理,业务上属财政局指导,工作上归镇政府管理,造成了干部身份不明,人员流动难度大,工资待遇不均,队伍人心不稳。

(3)基层财政干部混编混岗多、培训少。乡镇财政干部中,行政、事业、合同制人员并存,长期混编混岗,身份模糊,人心不稳。全市基层财政干部41岁以上占总人数的42 %,这些人大多都是在财政所成立时进入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又得不到财政政策和业务知识等正规培训,有些还不会使用计算机,形成基层财政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的局面。业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乡镇财政工作范畴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财政业务技能的培训越来越少。

(4)财政办公条件及办公设施差。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上的原因,办公条件、交通配备出现了三不管的现象,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市财政每年都向乡镇财政所拨付部分办公、交通等经费,而近几年这些经费没有了,所里的设备、交通工具也相应的破旧不能用了,富裕乡镇还能及时更新,贫困乡镇连工资都不能解决,根本无力改善财政所的办公条件。

2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要按照财政部“两基两化”及市局“强基固本”工程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建议上级财政结合机构改革,抓紧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重要性、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干部培训、硬件建设等提出较为系统的指导意见,力争尽快建立起“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规范化财政所,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2)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镇街道财权与事权。由市政府承担的支出,同级财政部门要有足额的经费保障,尽量不留资金缺口。逐步下放市级企业税收,充分调动镇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适应强镇扩权的需要,进一步扩大镇财政自主权。

要强化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各镇街道要结合镇街道财力实际和市政府下达财政收入任务,尽量细化财政预算收支项目;完善财政预算编制内容,把镇街道政府可支配的各种资金均纳入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严格预算执行,年度预算执行中,如需调整预算,必须按程序审批,不得随意超预算。

规范镇街道财政支出管理。各镇街道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确保财政平衡。要完善审批程序,规范支出范围,严控开支标准。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以及变相举债。

继续深化镇街道机构改革,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与服务,使镇街道机关富余人员向社区和村级流动,鼓励镇街道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镇街道财政负担;逐步建立镇街道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把镇街道政府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向农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上来。

(3)充实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管职能。加强监管,用好资金。一是检查项目申报立项情况,是否存在虚报项目、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二是检查资金拨付情况,配套资金是否到位,有无滞拨、欠拨资金等问题;三是检查有无截留、挪用、挤占、浪费专项资金以及违规报销其他费用等问题;四是检查项目建设工程招标、施工、监理、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每年对国家、省市财政专项及大额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同时,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积极落实专项补贴资金设专户、建专账、确定专人负责的“三专”制度。

(4)进一步完善村会计管理现状及“双代管”情况。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农村会计联村异地委派聘任制,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村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任免或调换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财经中心审核、批准,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备案。工资报酬列入乡镇预算并实行浮动工资制,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建立村财镇代管制度。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村财镇代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张榜”制度。通过在镇、街道的财政经管服务中心,按照代理记账、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将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专项资金纳入管理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尽快规范乡镇财政机构。确定乡镇财政所的编制。结合乡镇财政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的现实,应按照乡镇人口、地域和业务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人员准入机制,在招考人员时,乡镇财政所招录一部分会计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人才,保证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统一机构管理模式。探讨对乡镇财政所统一实行“垂直”管理模式,由市级财政管理为主,代表市财政管理乡镇财政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完成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加强全市财政系统内人员交流。乡镇财政所人员应由市财政局全面管理,并统一交流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打破市财政局与乡镇财政所的界定,市财政局人员可到乡镇财政所任职,乡镇财政所人员也可调到市局工作的良性格局,从而提升城乡财政综合水平。

(6)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快财政信息化基本建设,促进财政信息化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新信息化设备,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面建成完善的财政信息交换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市、乡两级的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乡镇财政与市财政高效网络运行体制,逐步达到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为全市财政信息化建设提供功能完善、使用安全便捷、技术先进可靠的高速互联传输网络。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以确保信息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

(7)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对乡镇财政所的办公、人员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乡镇财政惠农服务大厅,实行“三个一”服务方式,即:各项补贴“一本通”发放,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各种服务“一体化”管理。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到基层。

(8)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乡镇财政所干部培训,定期对乡镇财政人员进行轮训,特别要注重管理和业务上的培训。培训方式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地或扩大性地进行。

对乡镇财政所要采取考核奖惩办法,对乡镇财政所的工作要综合评定和单项业务考评,要建立国家、省、潍坊市级奖励制度,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要评先树优,对工作特别突出的要重奖。

调整转换乡镇财政所职能,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乡镇财政所,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大胆探索,着力建设“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将其打造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

[作者简介]李世东(1972—),男,山东青州人,会计师。

作者:李世东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乡镇财政论文 篇3:

莒县全面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近年来,山东省莒县财政局积极适应乡镇财政工作新形势,从“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监管、提高效益”入手,积极探索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有效模式,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监管有力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确保了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一、规范管理,夯实资金监管基础

近年来,针对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莒县开展了以“定岗位、定职责、定流程、定制度、定标准、规范人员管理、加强财政监督”为内容的“五定一规范一加强”规范化管理活动,实现了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县内财政所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财政所”管理水平。

(一)明确岗位职责。根据乡镇财政工作实际,合理确定乡镇财政岗位,界定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责任分工及目标要求,做到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经费定额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收支审批等业务操作规范以及学习、考勤、卫生、廉洁勤政等内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三)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工作流程,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使财政业务工作规范、明了、有序、高效。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建立乡镇财政惠民服务大厅,实行“一个大厅”对外,“一条龙”服务。

(四)夯实会计基础。制定账务处理标准,规范账簿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及账务处理,实现会计基础标准化;账务核算全部纳入财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实施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严格会计档案管理,设立专门档案室,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文书资料装订整齐划一,档案管理制度健全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全县21个乡镇达到省一级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

(五)加强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财政内部监督作用,将“月审月促”监督工作法延伸到乡镇,实现了由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监控的转变。

二、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县乡两级财政就地、就近的监管优势,依托“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两个平台, 明确县乡监管职责,形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合力。

(一)搭建乡财县管平台,加强乡镇财政收支监管。从2005年开始,莒县推行了“县乡共管、以乡镇为主”管理模式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在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基础上,县财政局成立基层财政管理中心,实施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严把预算编制关、收入征缴关、支出管理关和债务管理关“四个关口”,实现了乡镇财政收支全面监管。

(二)搭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平台,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监管。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村级财务监管难问题,莒县对镇、村管理资源进行了整合,从强化农村财务监督入手,全面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乡镇成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将村级财务全部纳入乡镇集中核算。乡镇对村级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县财政统一为乡镇设立村级资金专户。乡镇对村级资金实行“双审核、双监督、双公开”管理模式,即村级发生的每一笔收支业务必须经村民理财小组、乡镇经管站双审核,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村民、乡镇财政所双监督,并定期实行镇、村双公开。通过实施村财乡管,农村财务监督实现了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提高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创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新模式

(一)实行“监督下乡”,加强财政所内部常态监管。乡镇财政监督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政策执行的效果和资金的安全。围绕建立完善乡镇财政内控机制,将局机关实行的“月审月促”内部监督法延伸到乡镇,实施“财政监督下乡”,即乡镇财政内部设立财政监督员,由县局统一管理,对乡镇财政资金及其他业务事项实行“四审制”,即“月末自审”、“季度报审”、“半年复审”、“年底终审”,对乡镇财政业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实现了由事后检查向事中监控转变,达到了及时“报警”、及时纠错的效果,为乡镇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上了一道“保险锁”。同时搞好内外结合“双监督”,采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全程参与和财政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抽查巡查和公开公示“内外双监督”作用,营造全方位资金监管环境,使乡镇资金监管更加公正、透明。这一做法得到省厅监督局的推广。

(二)开发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乡镇财政信息化是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按照省厅统一部署,莒县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了财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先后将乡镇财政的部门预算、指标管理、集中支付、账务处理、政府采购、工资统发、惠农补贴等业务工作纳入到财政综合业务平台,基本实现了乡镇财政日常业务的信息化,达到了县、乡资源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综合运用平台数据,构建了“账务远程监控、资金全程监管、信息公开透明”三位一体的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对资金运行过程进行自动预警和分析汇总,实现资金全程动态监控。

(三)建立“五项机制”,保证涉农补贴快速发放。目前,莒县发放的涉农补贴项目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20多项,为落实上级惠农补贴“一本通”发放要求,莒县实施了部门配套联动、信息采集、信息维护、信息纠错、考核监督五项工作机制,开通资金发放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资金发放不到位问题,确保了各项涉农补贴及时、准确、直达农户“一本通”账户。

四、严把五个关口,实现乡镇资金全面监管

(一)严把收入关。按照财政体制,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对政府机关、二级机构、村集体等收取的各类收入由镇财政按收入金额统一开具收入凭证,并在规定工作日内将所收款项按程序缴入规定账户。对国有资产租赁、处置等取得的收入一律入财政专户,并附相关会议纪要,严禁设“小金库”管理。

(二)严把支出关。在人员经费的监管上,按照工资、福利有关政策,在发放项目上、规定数额上进行把关;对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车辆费等一般公用经费,按照定额核定指标上线控制,按规定应实行政府采购的,实行政府采购。

(三)严把补贴发放关。严格信息核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公开公示,落实好上级财政部门惠农补贴“一本通”发放要求,及时、安全、便捷地将各项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四)严把项目管理关。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严格做好项目申报、项目公示、项目实施、评估验收、建后管护等各环节工作,细化各环节监管措施,保障项目资金落到实处,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严把村级资金管理关。将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镇以上财政下达的项目资金、村集体自有收入等全部纳入监管,在村级事务、审计报账、账务处理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对村级财务不断规范,增强村级资金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作者:王丽萍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发展探讨论文下一篇:数学思想启示高职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