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财政管理

2022-07-06

第一篇:加强乡镇财政管理

对乡镇金库撤消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思考

乡镇金库的设立曾为及时准确地办理本级财政预算收人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拨付、协助乡镇财政所和乡镇财政预算收入的其他征收机构组织乡镇财政预算收人及时入库,并按照国家规定的退库范围、项目和审批程序,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办

理库款的退付,以及在维护预算资金的安全完整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全面取消,工商税收、契税收入纳入县级各征收机关征收,乡镇一级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少量的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乡镇国库业务日趋委缩,业务量越来越少,不少乡镇国库名存实亡,严重影响了乡镇国库职能的发挥,为加强国库业务管理和防范、化解财政资金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省财政厅《关于清理、规范乡镇国库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号)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报请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于年×月×日对全县乡镇金库进行了清理后,撤销了乡镇金库。

在撤销乡镇金库后,乡镇财政所在全面清理乡镇范围内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银行存款帐户的基础上,撤销各单位原有的银行存款帐户,确需保留或开设的必须报经县财政局批准。乡镇财政所办理乡镇财政预、决算以及各项财政资金的结算和核算并报送相关报表。各项财政性资金由县财政局统一调度,工资性支出或工资性补贴由县财政工资发放中心直接发放到个人工资帐户,代扣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个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代扣款项由县级财政直接拨付到征收单位。其他财政性资金由县级财政统一拨付到县财政局核定开设的乡镇单一核算帐户。乡镇各单位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计生部门设立一名报帐员,负责单位日常收支统计和财务报销工作,可以实行备用金制度,由乡镇财政所核定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单位报帐员定期与乡镇财政所办理结算,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自行设立帐户或私设“小金库”,乡镇各项经费及发展性支出必须经乡镇政府审批方可报销。整个乡镇财政性资金实行一个银行帐户、一支笔审批,从根本上解决多头开户,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完善县对乡财政财务管理机制,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政财务管理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在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乡镇理财的积极性。

乡镇金库撤销后,如何加强乡镇一级财政财务管理,我们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强收入管理,严格依法理财。乡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取消,工商税收、契税统一纳入县级各征收机关征收后、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变得更为单一,主要来源于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如何管理好这部分资金,做到应收尽收,收之有序,征之有效,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是乡镇政府主要考虑的大事。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规定组织征收,严禁巧立名目,超标准或自定项目收费。各项收入资金必须按照规定及时缴存乡镇开设的经费帐户或待结算户(乡镇财政所要在对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撤消各单位现有的银行帐户,确需保留或开设的,必须报县财政部门批准)。严禁坐支。

二是要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各乡镇要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约束的意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的要求,在县财政部门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预算。乡镇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乡镇政府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及其他资金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使用。收入预算本着按照各乡镇和单位上一收入实绩和积极稳妥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要按照“量入为出”原则和“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改革、促发展”的顺序合理安排,特别是要将人员工资放在第一位,优先安排,不得留有硬缺口。乡镇预算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开支要严格实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未列入预算的,一律不得办理支出。

三是要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严格实行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按预算、开支按标准、审批按程序”。各乡镇要结合本乡镇实际明确“一支笔”审批权限,规范“一支笔”审批行为,对大额开支数额的支出,实行乡镇党政领导集体研究审批制度。各项开支一律做到“四有”:即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不得以领代报,以拨代支。乡镇财政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支出审核,对无预算以及不符合制度规范的开支,不得办理报销。

四是要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建立“以票管收”机制。乡镇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乡镇财政所要建立健全各项票据的领发、使用、缴销和保管制度。各单位使

用票据必须指定专人向乡镇财政所办理登记领用手续,并按规定办理缴销,乡镇财政所要定期对单位领用的票据进行清理,严格实行“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禁单位坐收坐支。对自行购买、印制票据或白条收费、罚款的,一经发现,要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要加强债权债务管理,逐步消化现有债务。各乡镇要结合清财工作对本乡镇债权债务情况进

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查明债权债务性质、原因和主体,对乡镇债权,要组织力量,加大清收力度,确保该回收的债权足额回收;对不属于乡镇政府负债的,要明确主体,从乡镇债务中剔除;对属于项目结算或帐务处理不及时的,要及时进行结算和帐务处理,相应冲减债权债务数额;对确属乡镇政府负债的,要核实数额,并分类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年消化。乡镇债权债务要全部纳入乡镇帐务核算,严禁乡镇债务不清或帐外负债。要坚决制止乡镇新增不良债务。

六是要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验收、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盘点和维修等制度,乡镇固定资产要纳入乡镇帐务核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严禁存在帐外资产和公物私用。乡镇人员工作变动,应及时办理公有财产移交手续,不得将公有财产带走。非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变卖、处置国有资产。

七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的管理,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报帐;乡镇财政所要严格按照钱帐分管的原则,明确人员岗位分工和职责,并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帐簿,及时办理会计核算。建立建全内部控制制度,出纳人员不得担任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预留银行印鉴管理,个人印鉴由本人保管,法人印鉴由专人或授托人保管,严禁由一人保管支出所需全部印鉴。按时与银行、财政局核对各项资金、指标。及时报送会计数据。

八是要全面实行乡镇财务公开制度。在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作为乡镇一把手,更应该严格自律。要做到支出统筹兼顾,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支出顺序,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行和农村社会稳定。各乡镇要全面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公开和财务执行结果公开,实行民主监督),定期公布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群众监督。财务公开内容包括:预算安排,各项收入、支出、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干部职工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

九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各乡镇都要成立由乡镇人大、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人员参加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对本乡镇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审核、分析、评价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本乡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订,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政收支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二篇: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

摘 要:乡镇财政所是实施乡镇财政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为此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对实现农村和谐发展、资金管理上有着积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当前财政所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财政管理;建设

乡镇财政担负着联系群众、联结城乡的重要责任,是推动财政管理的责任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而作为财政职能发挥的基础和平台,财政所是实现财政管理的实施者,在强化资金管理、财政政策和财政秩序维护等上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为落实乡镇财政管理,我县财政所面临着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此对财政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对提高乡镇财政所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1 财政所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和环境均有了较大的变化,着,但功能定位却非常模糊,不仅如此,他们的职能也被一度削弱。而在财政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中,各级领导看到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对乡镇财政所的建设力度,尽管通过有效措施,乡镇财政所建设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最初设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主要是由于各种遗留问题和新问题的不断产生使得乡镇财政所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所致[1]。

2 财政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并存

我乡财政所由于长时间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导致了两种模式:一是由县财政局对其进行垂直管理,二是由乡镇政府对其进行属地管理,就实际情况来看,属地管理更加显著一些,由于所处的角色定位不同,故两种模式经常出现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乡财政所认为通过垂直管理,更加利于与县财政所之间的沟通,不仅能够促使自身的业务知识得到提高,同时还可更好的帮助地方财政所发展,而乡政府和党委则不这样认为,他们看到的是财政所是充分体现政权的重要手段,故属地管理是理所当然的。

2.2 职能定位比较模糊

近几年来,我乡镇财政所基本上都存在职能定位模糊的情况。大多数乡镇财政所主要负责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承包经营、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建设以及防汛防火等工作,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任务量大,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这势必会在一定层面上对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定位造成影响,致使其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2.3 级别待遇偏低

现目前,乡镇大部分所、站等均为副科级别待遇,但财政所却仅有少部分享受股级待遇,甚至仅有有人的地税分局等机构都能够享受到副科级待遇,可以说这是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乡财政所干部和所长的工作热情,不仅如此,当出现于其他所、站进行相互协调的情况时,财政所由于不受到重视,故也无法参与到协调中,导致工作推进力度严重下滑。

3 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的措施

3.1 理顺管理体制

(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省市县三级成立专门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担负起乡镇财政运行及发展规划,同时对乡镇财政所的发展和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实行垂直管理。根据江西、安慰和河南等省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积极开展相关部门的垂直管理,可推动“三定”在乡镇财政所的重新构建,三定主要包括定编制、定机构和定职能。为此,实施县政府部门对乡镇财政所进行垂直管理,同时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整理和及时处理,并对以往撤销财政所所有环节进行恢复[2]。

3.2 科学界定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各乡镇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故根据当前新形势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和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管理体制进行重新梳理,使乡镇财政的四项职能能够得到还原,四项职能主要是指惠农资金管理和发放、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乡村资金和财务的监管以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乡镇财政的能力进行重新定位,使乡镇财政职能能够更加具体化,笔者认为现目前乡镇财政所工作应包括:各项涉农补贴的监督和拨付、财源建设和组织收入、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而不是将精力花费到防火防汛、社会治安等工作上。

3.3 提高待遇和素质培养

各级市县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积极开展相互评比和业务互查等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来促使乡镇财政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同时还有助于乡镇财政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使财政所的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均能够得到提升。合理提升财政所领导干部的级别待遇,使他们的后顾之后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可促使他们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财政管理中。此外,组织乡镇财政所领导干部进行分类指导、集中轮训以及网络自学等培训中,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唐在富.镇财政所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10,10(15):128-129.

[2] 肖家旭.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1(10):21-22.

第三篇:多举措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2013年, **镇把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作为农村财政管理重点工作推向深入。全年传递到乡镇的监管信息102条,乡镇公开公示各类资金信息90条,开展了抽查巡查46次,开展项目监管23次,监管资金的数额达到3057.25万元。

一、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设。认真学习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财政资金监管的两个文件,结合基层实际,进一步制定财政资金监管流程图。安排一名资金监管员,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传递和记录镇级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建立政策信息和资金信息台账;调查掌握镇级财政监管的基本情况,分析反映镇级财政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镇级财政监管工作动态信息、监管工作经验及成效。加强资金监管协作、协同力量,按业务分工对应不同岗位监管信息员,例如补贴资金操作员为该岗位监管信息员,具体承担补贴资金监管职责。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个月召开1-2次信息员、监管员会议,核对信息传递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通过上下沟通、内外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构建财政大监督,实现监管网络全覆盖;建立考核制度,把财政资金监管纳入财政工作各个环节,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提升资金监管在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中的独特作用和份量。

二、改革和创新服务手段,让资金监管有位有威。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多次组织职工学习省、市关于财政资金监管的有关文件、制度,把项目资金的办理流程、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以制度管人、管事,确保资金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项目申报必须坚持实地查看以及“村民组摸底评议、村级汇总核实、镇级抽查巡查”工作程序,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补贴数据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利用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性资金的政策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助金额等信息,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督促项目单位对项目名称、责任人、建设内容、项目地点、项目投资金额等进行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坚持 “脚必粘土,眼必看实”。 2013年, **镇开展形式多样专项检查达50多次,覆盖18个行政村,抽查项目点30多次,入户走访20多户次。通过进村入户,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积极参与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等阶段工作,对重点项目现场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在今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美好乡村建设项目验收中充分征求群众、村民代表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群众不满意视为验收不合格,指出有问题的即行整改,同时积极做好项目资料以及财务会计档案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谁受益、谁管养”原则,对完工投入使用的项目工程鼓励通过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签订《管养协议》,落实管养资金,确保建成项目发挥长远效益。2013年, **镇对十大类民生工程项目分别确立了9个责任主体,投入管养资金达73.9万元。

三、围绕县乡一体化监管平台的应用,夯实监管基础。加强资金监管网络平台的建立,充分运行网络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资金的科学监管。建立了网上录入、网上监管、网上传递监管信息的模式,初步实现了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实时监管、动态监管和前沿监管。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制订与监管平台相呼应、相联系的监管工作计划;实现监管前置、中心前移,变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做到资金监管时现场有图片、抽查巡查有资料,实现资金监管“踏雪有印、抓铁留痕”。 2013年,资金监管对内会商9次,对外会商8次;反馈资金监管信息5条,提出监管建议5条;监管项目个、涉及金额367.17万元,补贴资金55笔、涉及资金1976.25万元;行政村18个、涉及资金131.63万元;预算单位8个,涉及资金582.2万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 “三农”政策、规避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分局将结合实际,找准力点,细化办法,强化措施,不断在规范化、日常化、实效化、最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四篇: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探究

兰长春

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一直是我们财政人不懈的追求,很多的同僚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已不断的总结出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的经验,在汲取前辈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现阶段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1、乡镇在补贴资金监管方面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如现行的种粮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均是按农户的种粮面积进行补贴,但由于对于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不太容易进行核实,因此导致出现部分“补而不种”现象,群众反响极大。

2、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形式不统一,部分乡镇缺乏公开场地,由于财政所人员配备不齐和工作量日益加大,加之资金的审批,下拨需要时间,县、乡、村、三级落实有关政策需要时间,因此导致初始补贴信息采集和资金到位时间差距较大,在部分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3、乡镇财政资金信息传达不及时,涉农资金监管乏力,资金跑漏滴漏现象时有存在,致使资金使用效益大打折扣。诸如有些项目实行县级报账制,做为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而然流于形式,甚至对于某些项目乡镇竟无从知晓。

4、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建设滞后,以前的财政资金监管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某人负责,也没有规范的监管程序和监管操作方法,致使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难于展开,不利于财政资金的高效有序运转。有些乡镇的财政所与经管站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够理想,致使对于下拨到村级的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因而埋下极大

的隐患。同时,部分乡镇对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认知度不高,对监管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致使监管工作开展不够顺畅。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党中央的惠农政策有如春风化雨般,切实加强对惠农资金的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是我们财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刻不容缓。

1、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力争获得百姓的高度满意,对于种粮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中出现的“补而不种”现象,建议一:在目前国家方针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由乡镇农技站、财政所对所辖区域的种粮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对于享受补贴却不耕种田地的农户立即取消其享受补贴资格。建议二:国家取消补贴政策,将补贴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杜绝“补而不种”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中资金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2、由县局统一制作财政涉农资金公示栏,县局统一制作一方面充分的体现了县局对涉农资金监管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全县统一制作,统一的型式在老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映像,百姓不论走到哪个乡镇财政所,一眼就能找到财政涉农资金公式栏,有助于提升老百姓的监督意识,擦亮百姓的眼睛,助推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对于各项涉农资金的下发,县局要及时的将发放情况通知各乡镇财政所,以便于财政所及时的将发放信息予以传达,减少老百姓的不良情绪。

3、县局现行的资金文件通过内网上报的传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财政资金信息传达不畅的局面,但仍需加大县局、各股室、乡镇财政所间的联系,股室下发的文件应及时的通知所涉及的乡镇,确保文件第一时间到位;对于县级报账制项目,县乡两级要加强联系和沟通,项目在进行县级报账时必须先通过项目

所在地的乡镇财政所审核确定,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财政所对项目质量、进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鼓励群众监督,社会大众参与,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

4、各级、各部分要充分的认识到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的支持乡镇财政所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要对乡镇财政所履行的资金监管工作予以支持和监督。第

一、我们应充分的重视资金监管员,在赋予资金监管员神圣职责的同时,要给予其必要的权利,明确其地位。由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涉及面广,牵涉单位多,因此应将资金监管员名单报县级人民政府,使全县各单位知晓,而不能仅仅的局限于财政局内部,获得县人民政府的认可有助于资金监管员更有有底气的进行资金监管,也为资金监管工作扫清了诸于不配合之类的阻碍,从而提高全县上下对资金监管工作的认识,进而支持监管工作。第

二、现今是信息化的高速时代,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专门的开发建立一个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化的资金监管软件,通过软件系统对各项资金实施动态和静态监管,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资金监管员的监管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资金监管的效率。第

三、县局在源头上理顺与经管局的关系,使经管站愿意配合、乐于配合、主动配合、财政和经管两家愉快工作,共同推进涉农资金监管工作,杜绝资金安全隐患。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经费的保障,要想将资金监管工作做得漂亮,做得到位,经费保障必不可少。对于专项经费财政所应该有独立自主的支配权,只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才能保证有限的经费真正的投入到监管工作中,好钢用在刀刃上。

邵阳市洞口县渣坪乡财政所 兰长春

第五篇: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财政局:

为切实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预〔2010〕3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目标

1.监管范围。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的资金以及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

2.监管目标。乡镇财政对纳入监管范围的资金,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优势,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的发生;推进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安全、规范、有效,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补助性资金监管

补助性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给农民的所有财政资金。包括农业、流通、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政)、村组等所有涉及农民的财政补助性资金。

1.认真核实补助性资金信息。乡镇财政要对补助性资金 涉及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对农村低保救助人数等动态性较强的基础数据,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进行实地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经乡镇财政确认的基础信息数据,方可作为资金发放依据。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做好补助性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基础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及时登记造册、分类归档、补充更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建立健全补助性资金事前公开、事中公示和事后告知制度。要公开各种补助政策信息,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补助资金申报前,要将经核实的补贴对象、依据、项目、标准、金额等信息,按规范格式进行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将公示情况和结果报县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备案。对公示中群众有反映、有举报的问题要派人到实地核实真伪。资金拨付后还要向社会公告,便于社会监督。

3.切实将补助性资金落实到户。县乡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要试行各项补助性资金“一折(卡)通”发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安全、便捷地分发到农户。严禁挤占挪用、滞留拖延或超标准超范围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助资金。

三、严格专项资金监管

专项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

1.严格项目预算管理。乡镇财政要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严格审核项目预算的真实性、可行性。对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安排以及乡镇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要对申报项目经实地察看、审核评估后,签署审核意见。对于申报项目不实的,要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乡镇财政要根据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的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完善入库项目的论证、评审和公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包括项目内容、建设性质、实施单位和责任人基本情况、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开工完工时间及预期目标效益等。已开工的项目要登记台账,项目资料收集完整,归档管理。

2.规范管理程序。年初对纳入预算安排的项目和未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上级补助项目,县乡财政要敦促项目主管单位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项目监理制以及公示制等。对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安排的项目资金以及在上级财政列决的项目资金,在项目立项环节须经乡镇财政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否则上级财政部门应建议项目主管部门不得立项,财政部门不予拨款,正式立项后,要将项目指标文件抄送县级财政并分解告知乡镇财政。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地点、范围、期限、责任人、受益人、预期效益和资金额度等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避免虚假立项和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发生。

3.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县级财政要对乡镇各项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建立乡镇财政专项资金抽查巡查制度。乡镇财政要密切跟踪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实地察看、检查、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定期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要做好项目支出审核,按进度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评估验收、档案管理和绩效考评,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验收和考评结果,提出项目运行与维护管理建议。乡镇财政要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强化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县级财政部门,发现项目不实、资金使用违规、效果不良等情况,及时报告。

4.建立资金监管信息畅通机制。要建立健全上级财政与乡镇财政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乡镇财政全面掌握有关专项资金的政策、额度、投向等情况。便于乡镇财政全过程参与并实施监管。对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

四、规范乡镇本级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监管

1.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县级财政要按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要求,将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管理监管范围。对乡镇财政支出按预算和进度,实行网上申请、审核、批准、下达。要严格收入管理,确保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专户。严禁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本级支出管理,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要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对乡镇财政预决算和财力追加等严格按程序报批。

2.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县级财政要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将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与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制度,健全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乡镇支出范围、顺序、标准和财务审批程序。要对乡镇财政支出申报、审批、拨付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规范支出行为。2010年县(市)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要实现全覆盖。

3.完善村级财务监管方式。乡镇财政要加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站所代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帮助完善村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村级资金和财务监管。

4.加强乡村债务管理。要按《辽宁省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规定,加强乡村债务管理,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解制度。乡镇财政要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报告新发生的债务,严格控制乡村债务发生。县级财政部门要督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积极化解旧债。每年末乡镇财政要对乡镇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登记《乡镇债务台账》。要积极主动协助有关站所对村级组织债务进行清理。加强乡村债权管理,积极运用经济、必要的法律、行政等手段,清收乡村债权。

5.严格乡村资产、资源管理。要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使用、保管、处置等管理制度,实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要建立资产台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资产盘点;加强乡镇政府财力资源管理,提高财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积极配合有关站所参与村级组织资产、资源监督管理。

五、统筹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指导和督促乡镇财政有效开展监管工作合力。省财政厅成立由主管厅领导任组长,厅内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县区财源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县(市)区、乡镇财政部门也要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机构,共同推进监管工作。

2.明确职责分工。省级财政主要负责制度建设,解决乡镇财政履行职能的依据,统筹安排和部署监管工作开展;市级财政主要负责加强上下政策信息、资金等沟通、协调,指导并负责县乡因地制宜开展监管工作;县级财政主要负责指导、协调、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乡镇财政具体承担监管职责,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规范资金监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对所有财政资金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工作机制。

3.创造监管工作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定岗定人定责,明确专人负责,主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文件;下达相关财政资金指标文件,要抄送同级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对各级主管部门管理拨付的资金文件,要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并由乡镇财政主管部门逐级传递到乡镇财政;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将乡镇财政发现的监管问题,逐级上报至省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县级财政要发挥就近监管作用,将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资金和政策文件,及时印发至乡镇财政;新出台政策资金和管理办法时,要对乡镇财政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发挥县区财政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和完善乡镇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等各项财政改革,为加强资金监管服务,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县级财政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监管实施方案、措施和办法,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和责任,量化和细化监管目标和任务;市、县级财政要定期检查、考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4.加强乡镇财政监管能力建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辽委办发〔2010〕27号)要求,完善乡镇财政机构职能,保持乡镇财政机构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及人员的稳定性,协调机构编制部门充实乡镇财政干部;要严把乡镇财政干部“入口关”,遴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确保乡镇财政履行监管职能需要;各级财政要切实保障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经费,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为乡镇财政履行监管职能提供有力组织、人才和资金保障。要加快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将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纳入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乡财县管”网络平台,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乡镇财政资金动态监管。

5.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省、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日常考核评价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省财政各项专项资金分配要与各地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挂钩;建立乡镇财政联系点制度,明确联系点工作职责。省在各市、市在各县要分别选择一个县和一个乡镇作为直接联系点,指导和帮助县和乡镇制定监管目标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非联系点的县区和乡镇要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2010年全面实行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2011年要在全省全面推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6.细化实施办法。各市财政部门要依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财政厅备案。

辽宁省财政厅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上一篇:军人心里行为训练下一篇:加强学风建设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