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逐渐成为人们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中职计算机基础更由专业课变为基础课,所以展开相应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1:

《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的实施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速运转的时代,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运用过程中学习到真正的技术,笔者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和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方法

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一名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注意提高自己业务知识水平、知识的广泛性,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将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课程结构的改革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形成了各学科交叉的新的科学领域,增加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课程结构是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必须与各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专业课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计算机应用技能,提高利用现代化工具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结合各专业特点,加大学生的计算机上岗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打下计算机知识的基本理论功底,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不能停留在表面,让学生确实作到在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完善教学。

在学期初,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计划及技能考核方法都进行了调整,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再进行实施与总结。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经济调整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的今天,大量各类信息充斥了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企业和公司、及至个人,这使得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变得十分必要,所以学校计算机中心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网络知识,让学生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从Internet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增大信息量,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与Internet互联的优势,及时获取新的教学资料,培养学生独立上网查找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根据能力、技能的培养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与不同单位的需求,在计算机教学与培训中设定不同的内容,主要目的就是将计算机应用到各个工作岗位中。

在上机实习方面,每一次实习前,先布置具体上机实习作业,作好实习准备工作,这样学生在上机实习的时候就能够有事可做,再加上有任课老师的辅导、考核,最后实习完成后,写出书面的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达到掌握、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社会在发展,学校要生存,就要求教师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平时我注意这种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其它教师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改进自己的方法。抓住教学的宗旨: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要适应相应的教学环境,在不断的摸索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平时上课,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提问、举例子、学生自己演示等一些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正的掌握知识,灵活应用,也让学生明白到学校学习,不光要学会一些必要的知识,同时注意学会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以便学生以后能够正直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上机练习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完成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需求练习。

例如: 在Word2000中,编辑学生的个人简历、排版A4、A3、B4不同纸型的文件、打印分栏考试试卷、设计系报头、设计十六大版面;在Excel2000中,编辑成绩单、课程表、通讯录、销售表,进行各种数据及图表的处理;在Powerpoint2000中,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机教材编辑成一个完整的幻灯片,并进行各种设置与自动放映。

在综合练习中,将所学内容相互融合,相互调用,形成系统化。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过去,计算机应用课程考试的试卷命题形式也出现了文科化的趋势,概念问答题、是非判别题、填空选择题、简单问答题等形式的题目占了50%~80%,有的甚至全部都是这种类型的题目,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刚性题目少之又少,这从根本上降低了对学生平时作业的压力和教学要求。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对计算机应用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不仅要按照学科的特点精心安排考试和考查科目、数量,而且,在试卷的命题形式上应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明确比例(1:1),扭转学生只重实践、不重理论的思想。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我校从2000年起设置安装了Lanstar多媒体及苏亚星多媒体教室,给学生以生动可视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学习,学生不但能够认真、专心地听讲,而且能够把老师所讲知识、操作技能马上进行练习、操作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使用数字投影仪讲课,理论教学不再是满堂讲解,而是边讲解边操作计算机,这样演示出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把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接受并掌握它,提高了教学的双边性,从而提高的教学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搞好教学,就应该特别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一边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一边把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和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更好的教学!

作者:张 翔

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2:

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摘           要]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逐渐成为人们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中职计算机基础更由专业课变为基础课,所以展开相应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虽然也展开了一定的实践训练,但仍然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对如何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前,信息技术大放异彩,开始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社会各行各业也形成了全新的计算机应用需求。在这种状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中职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应该主动学习这门课程,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身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相当大的普及性,对于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办公领域,还可以加强各项事务管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现如今,国内中职学校加强了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重视,不仅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还配备了专供学生实践的计算机机房。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较大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多数时候都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知识传授,没有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这种状况下,有必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展开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实践,增强学生的计算機操作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前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文化基础课,而在改革的要求下,文化基础课已经不再参与考试,但由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非常有限,使中职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中职学校已经展开了一些初步的教学改革,包括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将许多章节内容的教学转换为项目教学,并适当添加了一些实践任务。但现如今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过于随意

中职生在学习上普遍不是那么优秀,对于繁琐的知识内容,他们很难产生学习积极性。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许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知识讲解为主的示范教学,即由教师讲解知识,将所有的实践操作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步骤完成计算机作业。但多数学生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不太重视,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盲目地展开自己喜欢的操作,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形成了不好的学习氛围。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约束,但学生并不愿意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指示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不同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不同,如果教师选择统一的教学,会导致缺乏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学生也会由于重复学习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普遍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多数时候都会通过项目训练的方式展开教学。但由于长期采用相同的教材版本,其中的许多计算教学内容都不符合社会实践需求,与社会实际计算机应用相脱节。如果继续使用这些教材展开项目训练,即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不会太高,也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基地,如果传授的计算机实践知识不符合社会实践需求,那么就违背了教学目标,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为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显得非常重要。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现如今的多数中职学校采用了计算机实践考试形式,但所考核的内容依旧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真正用以实践的版块非常少。这使不少学生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而选择着重提升理论认知,转而忽略了计算机应用实践。在当前的计算机应用考试中,虽然不少学生的成绩较为优异,但可以发现他们虽然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板块却没有获得较高的成绩。同时,传统的评价机制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追求成绩的状况下不注重实践训练,难以获得真正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计算机基础不能满足学生的社会就业需求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在于培育高素质的技能实践型人才,计算机应用便属于当前社会各行各业所要求掌握的一项能力,只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迎合学生社会实践需求,才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就业。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于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对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关注度,没有真正培育学生的计算机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当认识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理论知识仅仅属于辅助内容,真正依赖的还是学生的实践操作。在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不再局限于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转而也需要让学生通过合理应用计算机展开多方面的实践创新,更好地完成计算机操作任务,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服务性。因此,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便显得尤为必要。

二、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兴趣

由于学生存在学习能力上的个性化差异,因而开展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培训教学,并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到因材施教,优先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相应的计算机训练内容,做到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计算机训练项目,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状态进行分组,将学生按照不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对于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展开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训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展开较为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带领这部分学生优先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并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逐步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调整结构,多样化地设计计算机实践项目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职计算机实践项目内容有所增加,但相比于社会实践需求,依旧有所不足,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状况下,现有的计算机实践内容很可能遭到淘汰,而學生所学习的内容也容易与社会相脱节。为了保证计算机应用实践项目的先进性,中职学校应当调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加强与社会单位的合作交流,了解计算机应用需求的变化,然后再围绕具体实践内容多样化地设计计算机实践项目,如办公软件、档案资源共享等。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因而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当及时做出调整,必要时可以进行教学拓展,即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延伸,将一些当前社会流行的计算机实践内容展示给学生,进一步创新教学结构。当前,多数中职学校都与校外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也可以结合这些企业的计算机应用需求来具体设置项目内容,加强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给学生制定多样化的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尝试着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企业问题。这样的项目训练也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认知,拓宽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视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

(三)改变方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实践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中职计算机课堂不可以再保持以往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在讲解繁琐无趣的理论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互联网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搜索查询相关知识,并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这些新知识,还能够改变课堂的乏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身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学生对于其中的许多实践内容都倍感兴趣。教师也可以迎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尽可能将实践项目主题设置得有趣且多样,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带动学生主动展开实践操作。此外,计算机应用教师有必要创新实训项目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到一起,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持续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意识。

(四)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学校的改革经验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如果盲目地进行改革,不仅不容易提高教学质量,还会导致课程教学体系变得不稳定。为此,中职教师应与其他学校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汲取他们的改革经验,将他们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方面的优点合理应用到自身的改革中,多方面保证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中职学校可以经常与其他学校开展一些交流会议,相互交流彼此的教学改革经验,获得更多的改革方向。比如,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发现其他学校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应用状况。对于契合自身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需求的经验,中职学校应当加以参考借鉴,并合理转向计算机应用改革的方向,推动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此外,中职学校还应当主动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改革过程中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信息技术参与其中,并形成良好的推动力。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已经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中职学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不断调整计算机教学结构,优化计算机教学流程,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深层次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6).

[2]陈敦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3).

[3]杨君.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信息,2012(19).

[4]赵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J].学子(理论版),2015(21).

[5]张国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6(16).

[6]刁新爱,刁新好.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15).

编辑 薛直艳

作者:张艳芝

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3:

论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摘要:技校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有较大要求,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提高个人技能的平台,技校本身需要有足够的教学实力,才能尽可能地提高个人的技能水平。计算机应用技能是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且技能的操作熟练度和操作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其他科学习,学校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教学力度,对学生未来的技能职业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进,也才能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本文将提高技校学生未来计算机应用技能作为出发点,先探讨目前技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再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提升整个技校的综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技校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1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考核方式陈旧

目前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所以存在问题,是因为教学设置本身存在问题,教学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存在问题。比如,技校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也太过陈旧,仅用书面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这种方式让学生错误地理解计算机技能的意义,只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考试科目,而未从心底出发接受计算机技能的学习。

1.2学生培养水平不一

技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出实践能力更强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初始水平不同,为不同理解能力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会有更佳的培养效果。目前,技校学生的生源不稳定,学生的水平不一,校方没有意识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设定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实际所学的计算机技能内容不能被学生接受,技能难度过于简单或技能难度过大都不利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

1.3教材教学内容不当

现目前技校为计算机专业学生选用的教材多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该教材在设定上十分不合理,用该教材进行教学会降低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教材的侧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基础上,但对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却鲜少涉及,使得教师在教学时未重视教学内容的比重,灌输过多的理论,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导致学生的基础技能掌握不扎实,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只停留于理论表面,到实践活动中技能发挥较弱的作用。

2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2.1改良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過于单一是目前基础教学遇到的问题,在实际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调整考核方式的比重,削弱期末理论考试的比重,在平常安排实践考试,将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引导学生重视理论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内容的学习。同时,考核需要尽可能地严格进行,要求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都达到计算机技能发展要求,使技校培养学生能力尽可能地达到社会发展要求。

2.2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每个学生的初始水平不同,使得每位学生的可接受基础难度不同,技校需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潜力,使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授不同难度的技能,帮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反复灌输实践内容,直接让这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可为理解能力稍强的学生准备更多实践内容,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技能,实现基础技能的教学目的。

2.3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学工作

由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与计算机接触的机会,现目前理论教学大多从教材内容上延伸,不利于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锻炼意识的形成,教师需要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如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多媒体环境,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内容的教学,从心理上认识到计算机内容的博大精深,并加入更多教学资源,多样化地将计算机基础内容灌输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推进基础教学工作。

2.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课程重点强调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效果全凭借死板的考试判断,并不利于学生的计算机思想构建。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用更灵活或创新的考试方式检测学生的创新计算机能力,再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创新课程比例。总之,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学生的未来技能学习和掌握都会有不小的进步。

2.5更改教学结构

目前教师授课为技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强调本体,讲解实践内容的力度却不大,导致学生对技能的重视度有所降低。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更改教学结构,减少课堂中理论内容的教学,多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和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并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予以重视,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3结束语

目前,在技校,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进行培育已是常态,目前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虽存在问题,但教学教师就这些教学问题进行反思,通过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或采用更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教学效率,有效地令应用基础教学形式得到改革,并且一直朝着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综合素养形成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未来技校的教学水平会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和本校教师的不断努力综合得到提升.未来技校的发展前景也处于不可小觑的状态。

作者: 陈彩燕

上一篇: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