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2024-05-07

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精选11篇)

篇1: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各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一对~ 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能够耐心细致地传授知识,也需要学生做到兴致盎然地接受知识。但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精力减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以及学生不适应传统教学方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情感教育方法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饥饿;鼓励式教学

情感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问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达到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本科各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如果教师只重视教育过程的教学方法,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遇到诸多问题,因而情感教育优势逐渐凸显_1 j。

1 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需要、理解和尊重基础之上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开阔思路和敏捷思维;而教师应当与学生平等相处,可使学生愉悦地接受知识。

1)缓解情感饥饿

情感饥饿是指情感交流匮乏造成的内心空虚、精神萎靡的心理状态。情感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情感饥饿,帮助他们度过应激状态,尽快转换角色融人大学生活。

计算机基础课强调动手实践,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相当甚至超过理论课时。教师需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从客观上拉近了师生距离。如果教师在实验课中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和特点,可以减轻计算机学习过程的枯燥感。

2)缓解职业倦怠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由于教授课时和班级较多,教学精力相应分散,有时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更容易产生疲惫厌倦情绪。而情感教育强调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倾注情感,学生得到情感满足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

3)激发教师的师爱

情感教育先驱夏丐尊先生认为,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即教师应有博大的师爱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教授技术性的实际操作,如果将情感教育应用于该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不仅近距离的传授知识,更要将知识的传达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用教师自身的德行操守和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教师的师爱。

2 情感教育的应用

1)以朋友身份传授知识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应以朋友般的循循善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性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最新行业动态进行评论分析,与学生互动交流;对于操作性的内容,教师可以现场演示,用娴熟的操作和快捷的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鼓励式教学

鼓励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融人情感交流,多采用赏识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些学生有长期的上网经验,对许多基本操作游刃有余,但缺乏理论基础。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对他已有的知识给予充分肯定,再在实践中有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愿意进一步学习。一些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感。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在言行中进行鼓励,使其树立学习信心。

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有强烈兴趣(如绘画),甚至在课堂和机房都将精力放在画图上,应指出如何利用计算机知识改善其绘画效果,引导其走上正常学习之路。

3)适度批评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以鼓励式教学为主,但并非完全摒弃批评。一方面,没有批评的鼓励会被误解为不真诚的鼓励,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另一方面,适度批评可以让学生产生自己被教师关注的感受,从而激发更强的学习热情。

3 情感教育的应用效果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新生,在连续两学年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共计9个教学班级新生参与到情感教育的应用实践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文科类学生更加适应情感教育方法,理科类学生相对文科学生满意度略低。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文科类学生更加活泼外向,比较容易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最低的满意度出现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中,这主要是由于课程难度相对较高造成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总的满意度为91.O5 ,及格率绝大多数在9O 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作为大学新生最先接触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对大学新生尽快融人大学生活起到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中,不仅可以缓解大学新生的情感饥饿状态,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师爱,让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交流之中传递知识,推动教学活动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杰星.在电类基础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4)

[2] 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 新的课程目标[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4,(06)

[3] 龙红霞. 夏丐尊爱的教育理念探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4] 李旦,王娜君,陈明君.引导激发一鼓励式课程设计指导方法的研究与实践r门.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10,(2)

篇2: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以情感教育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育;情感教育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仅仅通过被动的灌输和机械的接受,对于语言教学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浪潮的兴起,很多英语教师也提出,英语教学方法应逐步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应该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影响的。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目光、语言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策略都会得到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情感障碍

1.1学生的自卑情绪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消极情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极大障碍。其中自卑情绪是消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水平高低不平的压力造成的。由于各地中小学教育不平衡,中小学教师水平不平衡,学生以往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也有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问题,使学生英语基础差距极大。有的同学英语基础很好,表现得比较自信,也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通常会很自卑,害怕犯错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在英语学习中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脚步,经常有挫折感,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并背起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样使得英语成绩更加难以提高。

1.2学习目标的不明确

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也开始有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时学生们会发现自己所学的并不能完全应用于社会,而社会上所需要的往往又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在学习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与交往中熟练的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这样,他们的学习意愿就会发生动摇,学习目标不再明确,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怀疑。他们认为从大学英语教育中学不到他们所需的知识,也不知道通过怎样的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对英语的需要。这样英语学习又成了一种负担,很自然有了消极情绪,学习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融入情感教育,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2.1夯实基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信服,要保证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准确的。所谓“爱屋及乌”,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门课。反之,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做不到触类旁通,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情绪,抱怨老师和课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也只有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才能在教学中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对学生一视同仁,鼓励教育取代批评教育

对教师而言,可能最难做到的不是备课,不是组织教学,而是真正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但这一点对于有自卑情绪的学生们来说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平等相待,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听取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让教学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心理氛围中进行,教师以真情感化学生,真心真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降低他们的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愉快地参与语言学习。

2.3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尽管大学生把英语四、六级考试当成学习目的,但考试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毕竟还是不同的。因此部分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使学生清楚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在哪方面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从而满足社会上对他们英语水平的要求。学生对这样的交流感到很新鲜,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把课堂所学应用在工作中,并让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明确了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因此更加有动力。

2.4改进教学模式,增进教学中的趣味性

成功的教师不再以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而是通过语言的特殊媒体创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在电化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充分利用诸如磁带、录像、幻灯片、网络等资源设备,创造一定的社会语言情景,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教授教材选编的文章,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人生、自信心,亲情、爱情、婚姻、健康、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环境问题等等,每一篇文章都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能够引起共鸣的切入点,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增强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了情感因素,以情换情,使课堂成为精神享受的地方,上课成为美好的享受,快乐的经历。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结语

篇3: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一、混合学习的定义

混合学习来自于英语“Blended Learning”, 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 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教学上就是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授课, 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混合学习是离线学习和在线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和实时协作学习、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这些学习方式可以是典型的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PBL (基于问题的学习) 、Web Quest (网络探究式学习) 、SDL (自我导向式学习) 、拾荒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游戏化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做中学等多种方式的混合;是教学诸要素中构成教学系统的教学媒体、教学材料、传输介质、学习环境、教学资源的混合。混合学习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从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学习内容的定制、学习步调的制定等方面都是由学习者自身的条件决定的, 既满足共同接受讲解的要求也提供了自己个别化学习的机会, 对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混合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1. 教学活动的实施。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理论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提前预习, 进行前期知识在线测试和学习, 保证所有的学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堂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 主要在实际环境中对所需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在线学习平台会提供相应的视频素材, 从而屏蔽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差异导致的课堂知识接收程度的差异。同时, 学生可以通过与面授相同学时的实验课,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强。对于共性存在的问题, 实验课采用广播教学的方式, 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实时传送给学生,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讲述中近距离的学习软件操作中的难点问题。此外, 教师机还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电脑屏幕, 一方面有效杜绝了学生实验课开小差的现象;另一方面, 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进行远程遥控,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效率。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 可采取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 专题学习网站与网络课程为辅的学习模式,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与该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应用案例与综合实训案例, 促进自身的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2. 异步的交互体系。

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在线学习网站、电子图书馆、虚拟课堂等。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不受时空约束,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获取在线帮助和资源。没有了教师的面对面指导, 在线学习中的异步交互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依托校园网建立的在线学习平台, 除了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展示学生作品外, 还专门开辟了答疑辅导模块, 为师生异步交互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对学生留言及时准确的回复, 提高了交互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而且学生也可以发表对问题的理解, 给出更具有创新性的答案,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 还可以采用E-Mail、QQ、MSN、博客等多种形式进行交互。

3. 完善的学习评价方案。

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有着不同的学习过程,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为了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实施效果, 必须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案。混合学习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 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建立题量充足、题型丰富、题意准确、答案完备的机试题库, 一方面实现了该学习法教学效果的考核, 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上机实践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则通过学生提交的综合性作业 (如小报作品、Flash作品等) 来进行评价。综合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 一般4~5人为一个小组, 教师先挑选几名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 每组的具体成员由学生自愿组合产生。分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集体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4.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混合学习模式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方面取决于学习者, 另外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学习资源的评价能力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能力、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的整合能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地深入学习新内容, 更新自我的知识体系, 并通过各类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以学校评估和教师评价为依据, 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混合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实践证明, 混合学习法在大学计算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目标教学任务,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保证起点较低的学生能听得懂, 跟得上, 兴趣浓;起点较高的同学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总之,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深度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非零起点”和“非同一起点”等问题, 提出了将混合学习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旨在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实践证明, 混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信息素养, 取得了很好的授课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混合学习,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利枚, 石彪, 罗新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J].计算机教育, 2011, (3) :34-37.

[2]李克东, 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7) :1-6.

篇4: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 计算机基础;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46-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技师学院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技师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更加需要与应用的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技师学院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已经被更为先进的所取代。即使学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

在技师学院中我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技师学院的同学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的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的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选当下时新、实用的课本,果断淘汰一些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创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者,在教育中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养兴趣,积极引导。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理念决定老师的行为,科学的理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的创新更要先于其他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尤其在技师学院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只重理论、分数,忽略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应用是计算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教授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实际意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另外,老师不要只看重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把在课程外的兴趣、优势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创新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总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眼花缭乱的信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对信息的更好的把握,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有赖于创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晶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学周刊:A,2012,(1):45-46

[2]耿雪春,申红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20-21

篇5: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知识教育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有三个:(1)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2)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3)教师高度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预习”(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里预习应该是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最简单的问题,如,在讲解进制时,可以设置前置作业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逢几进一?让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提出问题,这才是我们生本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本教学时,留出大部分时间,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能有见解地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再由老师讲解难点、重点,最后布置下一节课的前置作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更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二、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

从课程整体上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问题从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到后面的Office综合应用。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好,应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很有用处,在今后所有学习活动中,学生也会惯性地总结与归纳,对于学习知识能力的提高是事半功倍的。通过仔细讲解、比较、归纳和总结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完Word、Excel和PowerPoint后,可以进行一次比较,比较它们的操作界面、操作方法等,这时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有很多共性的。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要得到共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综合应用能力对自己将来就业及创业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千篇 一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不枯燥、不乏味,从而有兴趣去思考。

(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寻找创新的灵感

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Office高级应用兴趣小组、计算机硬件维修兴趣小组等,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潜能是永远开发不完的宝藏。生本教育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要做,主动发现,主动解决,老师的作用只是指导而已。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与实训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而轻实践、忽略应用。在现代社会需求创新人才的情况下,在实施生本教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加强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现今中职生缺乏综合的动手能力,尽管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安排一些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极大地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以学生为本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每个实践都是学生自己提升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一次机会。

五、巧妙设计课后作业

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仅仅凭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对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只有一本教材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因此,在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作为课后练习的同时,巧妙地安排一些课后思考题也是必要的。学生通过对思考题的思考,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相关技术人员,这些题目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篇6: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论情感教学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及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呈现思维过程为核心,强化反馈,针对实际,讲求实效,重视情感教育,便能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作 者:陈佳媛 作者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刊 名: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JINGJI LILUN YANJIU)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学 兴趣 情感体验 效果

篇7:浅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还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情感因素,实践证明,情感因素作为一种软实力,更能充分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

关键词: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203-0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和审美素质。据笔者的观察,在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很多的数学教师只追求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分数,不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情感需要,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缺乏情感关怀,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而实际上,根据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而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主要视该学科内容是否有趣、有用以及对老师是否喜欢等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地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该全面重视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愉悦和谐的数学课堂,使得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使得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欢乐海洋。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1.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几点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

1.1 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利用情感教育。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数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其有畏惧感,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要关注学情,要从学生的情感点出发。教师要善于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设计成有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积极的思维,去享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 正比例函数”的知识时,我抛弃了过去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我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到学校的操场观察、测量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实际高度有什么关系,初中的学生一听到这样的方式,都非常的高兴。到了操场,笔者没有讲知识,先叫学生实地操作 :学生8人一小组,将短竹竿、长木棒及学生的身高和影长测量出来,学生发现在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笔者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时问、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这时候,笔者再引导学生能不能运用这个数 学规律来计算或测量某些物体的高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量的量、算的算,很快就出了学校旗杆的实际高度。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研究实际情况,得出数学规律,再应用到学习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牢牢的掌握了这一数学知识。

1.2 讲述数学家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述数学知识,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还应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抓住机会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优秀事迹,讲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艰辛与欢乐,由此给学生深刻的启迪,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渗透。例如,笔者在讲到圆周率的时候,抓住时机,利用幻灯片给学生讲述祖冲之勇攀科学高峰的感人事迹。祖冲之对于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更有强烈的爱好和深入的钻研。在青年时期的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完全听从于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炼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张衡、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在数学方面,他推算出准确到七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笔者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意识的向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渗透和教育,在教给学生做学问的同时更是想教会学生做人。

1.3 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积极鼓励学生。马斯洛特别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一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卑、软弱、无能之感觉”。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要求,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当学生达到目标时应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欢乐;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信心不足时,应及时进行鼓励。教师的积极肯定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的重要,能够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例如,笔者在上七年级下 “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教学中的课堂练习这一数学活动里,让学生练习解方程组 : 2 xy ②。我每组安排一个学生共四位学生在黑板上解题。然后再让几个学生上来批改,其 中一个学生的做法被批改为错误,他的做法是: 由①得2 x = y + 4 ③,把③代人②得y + 4 = 1 0 一 Y。2y =6,y =3。把y = 3 代入③得2 x = 7,x =7 / 2。方程组的解是x = 7 / 2. y = 3。于是笔者问:“为什么他的解法有误?” “老师讲的代入方法不是这样的。他没有按老师的方法做。”我说: “ 但他 的结论与其他 的同学是一样的呀!”该学生答不出。于是我趁机表扬解题 的学 生:“ 他的解法是一种创新的解法!他能够不满足于老师所讲的方法.自己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学们应多动脑筋,多向这位同学学习,从更多方面去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课后,还应该积极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候,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交朋友,找学生谈天,了解学生的情况,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s ] . 北京 : 人民 教育出版社. 2 0 0 3 .

篇8: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0 引言

近年来, 由于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生源中初中毕业生, 中专毕业生, 高中毕业生均有。而且生源地区也很广, 以我校为例, 普专学生以高中毕业生为主, 另有一部分为中专对口单招的学生。五年一贯制大专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 他们来自全省各地, 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 有的平时接触电脑很多, 有的接触机会很少,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而采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育, 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1 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与分析

由于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来自城市的学生多数小学已经开设计算机教学, 初中已接触过办公应用软件的操作, 学习能力较强, 相比之下, 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之前基础教学硬件设施限制, 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平时教学过程中, 很多老师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 按照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且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中等层次的学生为主导致在上机实验课中, 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 把精力放在玩游戏上面, 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不用心学习, 甚至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现象。而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吃不好, 感觉学习吃力, 缺乏自信, 没有学习兴趣。有的同学越听不懂越不爱学习, 越不爱学习越听不懂,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自暴自弃, 放弃学业。在此年龄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课堂纪律问题由此产生, 造成自己不学, 而且干扰他人。

2 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研究和实施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 “道德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各种培养方式”。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产生的诸多问题, 合理有效地运用分层教学法显得很有必要。

2.1 分层教学的概念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进行了实践。因材施教, 是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和个性差异, 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 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价值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2 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分层教学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每一个学生, 正视学生间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区分对待。因材施教, 分层提高, 每个同学都能提高, 从而班级整体优化。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 改革教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到达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教学思想, 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

2.3 显性分层教学与隐形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分层教学法通常运用的是显性分层教学法或隐形分层教学法。相对于显性分层教学法, 笔者更倾向于运用隐形教学法。

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和情绪变化大, 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几个等级, 并且按等级的不同布置不同的练习, 则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1) 基础较好但自由散漫的学生由于懒惰而自动降低等级完成简单的练习, 得过且过, 达不到提优、拔高的目的; (2) 基础较差且自卑心较强的学生则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从而抵触学习甚至放弃学习。所以, 开展分层教学必须是“隐形”的分层,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热情。

2.4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2.4.1学生分层、分组

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 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计算机基础好, 接受能力强, 学习兴趣浓, 成绩优秀。B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 接受能力一般, 成绩中等。C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 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积极性不高, 消极厌学。对于层次的划分由教师隐形分层, 独立完成, 给学生分层的目的是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为后面组件学习小组做好准备。

2.4.2 组建学习小组

学生分层之后, 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由6名同学左右, 其中A层学生1~2名, B层学生3~4名, C层学生1~2名, 每个小组的学生构成必须保证各小组之间总体水平相当, 每个小组内部都包含有A层, B层, C层学生。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是隐性地安排在小组中, 学生只知道被分组而不知道被分层, 这样不会挫伤到学生的自尊心, 自信心,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一学期结束之后, 根据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进步情况, 对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动态调整, 使每个小组一直保持着积极地学习心态, 在后面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2.4.3 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 采取“大班导学, 小组议学, 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综合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现有计算机水平, 制定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计算机教学目标, 既有统一要求, 又有因材施教。体现差异性,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比较注重上机实践操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首先, 在题型上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要求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必做题, 达到教学大纲要求。。C层学生的隐性目标是完成必做题。B层学生的隐性目标是完成必做题, 并努力尝试做选做题。A层学生的隐性目标是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使学生的练习具有弹性, 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得饱”, 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完成练习成功的快乐。

充分有效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安排了隐性分层的三层学生, 三层学生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是有差异性的。差异本身也是一种有效地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可以很好地平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使不同的学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充分发挥个性优势。比如C层学生在完成必做题之后, 在A层学生的引导帮助下, 也有可能实现完成选做题。那么这样对于C层、B层同学在A层学生的带动下, 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在小组讨论学习中,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 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 互帮互助, 还可以关注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之间的进步。

2.4.4 考核分层

考核评价方式的公正性是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有利保障。在评价中可以不同于传统的考核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可以充分体现出小组的重要性, 由个人成绩, 小组成绩和评定成绩三部分共同组成。采用考核成绩=个人成绩×40%+小组成绩×40%+评定成绩×20%。

另外, 学期结束时, 将评定“最优小组奖”、“最佳小教师奖”, “小组成绩进步奖”, “难题解答奖”等奖项, 让小组荣誉与每一个组员都挂钩, 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共同提高。

2.4.5 分层教学过程中配合其他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是一种教学思想, 但是它的使用不是单一存在的。课堂上不单单只会使用一种教学模式, 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同时使用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辅助教学法, 观察探究法, 交流互动法等教学方法来推动和落实分层教学方法的实施。只有各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相互推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计算机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 有所得。实现向既定目标的迈进。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积极性不断提高, 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中等的学生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拓展, 有利于实现总体学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昭君.分层教学的意蕴与实现可能[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 (2) .

[2]张维津.高职院校“分层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

[3]王维平.实施多样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体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

[4]王开香.探索分层走班制的应然态、实然态和必然态[J].教育探索, 2012 (1) .

[5]张红琴.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2 (8) .

篇9: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兴趣性 挑战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80-02

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更为具体地指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乐学善学。

一、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决定了情感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接触到大学英语教材的第一反应就是课文篇幅长了,涉及面宽了,课时变了。与中学相比,教材的编排形式似乎也不生动了。事实确实如此。大学英语的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经济、最新科学研究和发现、社会热门争议和流行时尚,几乎无所不包。课时大量缩减,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自学,老师再也不可能随时辅导和监督。鉴于这种情况,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和倦怠情绪。

其次,情感教育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有人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爱因斯坦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避免学生的倦怠情绪,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仍然需要情感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首先,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引导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我们要对英语倾注全部的热情和激情,以此激发学生对这门功课的热爱。我的做法是,在每届新生的第一堂课上,我并不急于进入教学内容,而是采用各种手段展示英语的魅力。英语的重要性无需再说,因为每个人都能列出一大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是准备大量的英语原材料,包括歌曲、电影、歌星、影星、篮球投篮镜头以及国际知名篮球、足球名星的资料等。这些都是青年人喜欢的东西,并且他们以前通过中文对此有一些了解,但又不全部了解。同时告诉学生,自己非常喜欢英语,并非因为这是我的职业,而是我能够更多地认识世界。

学生们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英语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学英语不单是考试的必修课,而是了解世界的好工具。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单是阅读枯燥无味的文章,而是就在自己身边。有了这样的认识,无疑就为今后自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设置既有挑战性又能展示自我的学习任务。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语言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又加上大学不可能像中学那样经常进行学业检查,所以学生不能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展,容易产生无聊和倦怠。所以我们就需要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既保证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又检查了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自己一个自检和展示的机会。我常用的方法是课前十分钟的presentation,内容形式不限,一次两人,每人5分钟。结束后,要求全班评议。

这样的任务相当具有挑战性。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所以他们就会使出全身的解数,做到形式尽可能新颖别致,内容尽可能避免重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找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觉得会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使用了,从情感上来讲,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会越发高涨。

最后,大学阶段应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虽然大学里面师生相处的机会不如中小学时多,但是教师的魅力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仍会影响对一门学科的喜好程度。而大学里教师要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只是凭着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极大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做到对教师的能力心服口服。教师魅力首先包括学科的业务能力,其次广博的知识视野,最后高尚的人格。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兴趣越来越成为学习的驱动力。教师只有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教学中,才能保证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劳伦斯·沙皮罗.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篇10: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情感和情感教育自身定义出发,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兴趣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体育教学实现情感教育的一些途径,旨在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快乐教育”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课堂

体育教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比,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情绪体验于同一过程的复杂活动。因属动态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教学情绪、教学语言等方面。情感教育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二、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内容

1、.爱憎情感的教育

体育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动机地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充分体现出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形成一个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与友爱的集体。根据情感的两极性,情感具有增力作用,使他们感到生活是这样美好,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一颗爱心,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自然与生命、热爱自己的T作与学习。

2、关感的教育

美的感受使人精神愉快,通过美的熏陶,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体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包括:①环境美:如场地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场地布置,器材摆放,队伍站位美观整齐,和谐合理;②仪表美:着装一致,队伍整齐,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与活力;③形体美:身材匀称,比例适中,线条优美,姿态端正,肌肉丰满,结实健壮;④艺术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把轻松敏捷、熟练优美的动作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与向往。

3、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这个练习过程,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并使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感情融洽。在教学竞赛中,集体凝聚力,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荣誉感。

4、快乐感、幸福感的教育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生活中、_丁作中、学习中精神压力加大,经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快乐感、幸福感教育,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乐观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而且还能调节思维机制,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体育游戏,快乐体育以及体育锻炼后的快感,都能使学生产生快乐、幸福与满足之感。

三、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有情感渗透的一面,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愉悦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了与教师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激发出奋进的力量和信心,从而克服对体育课的厌烦和害怕心理。

2、教师情感的.外部表现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愉快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同,使学生心情舒畅,运动技能形成快;而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压抑,阻碍了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教师的情感教育也体现在教学的语言和示范上。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具有直观的作用,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枯燥乏昧,口令语调平平,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是教学艺术的特点之一,教师如果不能饱含深情,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不能感染学生,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昏睡状态,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一个学生如果对什么都失去兴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渴求。适度的快乐情绪可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敏捷,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师充沛的情感会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感情之潮,促使学生不但喜欢这位教师的体育课,同时也会积极参与该课程有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并尽可能努力创造优异的成绩,那些原来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感染下,愿意接受教师的一言一行。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1、师生情感融洽是保证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融洽师生情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讽刺挖苦,言辞过激。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表现出运动技能和言语行为的外显性,一个人与众人在一起相比,其各种能力都有差别。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方法得当,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挫伤学生的自尊情感。

2、创设优良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进行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及情感教育规律,情感教育的规律建立在情感规律基础之上,如情绪和情感是随着情境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客观情绪来判断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3、注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篇11:情感教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关键词]情感教学 中学 英语

目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人作为一个有机体,感性与理性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如若片面的追求理性而忽视感性,必然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障碍。追求理性思考的深刻,而忽视感性思考的力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力的发展,反而有阻碍其发展的结果。有的英语教师总是按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灌输,往往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去覆盖学生的感悟,要求学生从一定的角度去理解以求达到同一认识层次。而实际上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品味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整齐划一”的“目中无人”教学,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的悲剧。

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教学的成功,我们要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优化教学,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中学英语教育过程扭曲了学习品质的培养,忽略了个性的培养,机械化了高级社会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大多数英语教师把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作为知识和能力目标。新课程实施后,教师通过培训,能够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但接受仅仅是一种认同,还没有能够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二、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影响

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英语课的教学与训练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在学生面前始终表现出情绪乐观,态度和蔼、表情亲切、举止潇洒、仪表端庄、言谈高雅、朝气蓬勃,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并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为深远。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学英语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与训练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英语教师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专业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坚定的志向和毅力,有深厚的感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这是产生情感的内部动力,产生坚持而可靠的工作动机。在中学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保持积极,肯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根本,全面的业务能力是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方能使学生依赖教师,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中被称为“互动”现象,其中以教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一起进行学习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他们视你为同学、朋友,与你交流,同时他们也视你为导师。可见,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即要当好教师,又要扮演好学生,与学生建起情感上相容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三、积极的教学情感是提高中学英语课教学效果的途径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和培养。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师保持积极,肯定的情感是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中学英语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学生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学习动力,为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在中学英语课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自我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不仅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中学英语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吸取本学科的新鲜血液,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推出新内容,从而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四、结论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直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下一篇:乡镇20xx年农业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