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中计算机应用论文

2022-04-26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对社会信息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将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手段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实现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改革中计算机应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改革中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1: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论证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结合“微课”的特点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实践研究,提出了微课应用教学策略,以期为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关键词:教学改革;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及其应用已经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有1600多所高校参与,引领全国高校掀起了微课建设的热浪[1]。笔者通过课前、课后问卷调查,论证了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行动研究法,提出了微课应用于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微课教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调查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课前,笔者对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新生发放了《大学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现状》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3份,结果显示81%学生来自农村,67%学生暂时没有电脑,94%学生能登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93%学生能熟练从网络下载学习资源,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多进行实践操作才能提高网络化学习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阶段,笔者发放了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7%以上学生认为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各个章节知识点中60%学生认为EXCEL2010较难掌握;在关于希望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的调查中,69%学生选择课堂主讲型,51%倾向课堂讨论型,42%选择案例分析型,15%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在对学习课程过程中,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调查中,选择最多的包括在线视频、电子教材、课件下载以及网络讨论。

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重视本课程,并且具备网络化自主学习的能力,渴望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支持,尤其是在线微课视频。可见基于微课的课程教学改革具备可行性。

二、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中文“微课”一词最早由广东省佛山市胡铁生老师提出,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的内涵研究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第二种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构成微课程;第三种认为微课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笔者较为同意第二种观点。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短。指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5min,可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②少。指教学内容少,一般选取教学中的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③小。指资源容量小,可以灵活下载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④微课本身应该先是“课”。包括内容、活动、评价等要素的教学服务[2]。

综上所述,微课短小精悍、目标明确,能够支持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各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三、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制作微课

依据笔者在前期研究中提出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笔者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网络应用五个单元,再对每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例如在Word2010单元再分解成Word2010的界面及组成、Word文档的创建及保存、简单文档排版——制作“通知”、Word表格的制作——制作“个人简历表”、Word图文混排——制作“海报”、Word排版技术——“毕业论文排版”等子单元,再将分解后的子单元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操作型课程,制作微课的方法多采用录屏的方式,一种是运用Camtasia Studio 8录屏软件来录制操作过程,另一种方式是运用PowerPoint2013自带的录屏功能完成操作过程录制。对于知识点讲授的课程可采用PowerPoint2013+耳麦、Videoscribe、Focusky、思维导图ImindMap7等软件制作。后期编辑特效可采用Edius 6.01或AE CS4软件完成。

(二)微课应用策略

基于微课的教学应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为其关键要素,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才能保证微课教学模式下和谐学习环境的建构和再生。微课教学应用主要分为三大时间段: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应用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教学;课中微课视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运用微课视频丰富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微课视频主要是供学生课下开展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促进知识的内化。

1.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

目前,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已经很多,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金燕老师的研究为例,主要是在课前给学生列出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按照任务单安排学习,并在课前完成相应的微练习,课上对学生在做微练习中反映的实际问题,进行答疑,对操作性问题进行现场示范并解决,再根据微单元的知识目标,组织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开展协作探究问题、成果展示与交流等。

笔者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助手蓝墨云班课在课前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包括微课视频、微练习,开设讨论区,学生可以在观看完微视频后,提出本节的疑点、难点,供师生共同讨论。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安排如下内容:

①根据学生课下学习情况及讨论区热点问题,教师组织讨论,给予疑点解答;

②布置小组任务,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验证学生课下微课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内化;

③重点、难点操作示范;

④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利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设置课后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从而补充课程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移动信息化教学助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了学生课上课下学习脱节的情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在课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开手机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云班课学习的经验值也是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有效依据。

2.微课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

以微课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过程包括新课导入、微课视频观看、布置小组或学生操作任务、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和总结等过程。首先,教师将新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告知学生,并导入新课内容。接下来是微课视频观看过程,微课内容一般为10-15分钟,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教学重难点的阐释,又能够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统领,决定着整个课堂的走向。之后是小组或学生操作任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学生在机房上课时间有限,迫切需要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能动手操作练习,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个人操作任务或小组作品。接着是学生汇报,学生汇报的过程可以采用组内轮流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避免有些学生缺乏汇报机会而产生讨论时的懈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能够纠正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的错误、弥补同学们认识的不足等,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认知程度。

3.微课应用于课后学习

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资源及课程其他资源上传至在线课程平台或云班课平台,学生在课后可以运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观看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对学生课后学习过程实行跟踪和评价,设置课后学习任务,适时监督和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实践证明,微课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可行的,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都得以提升。教学改革之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随着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其他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大家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EB/OL].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2014-01-01

[2]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3]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8).

[4]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5]马清.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作者:马清

教学改革中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2: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对社会信息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将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手段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

1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专门针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本课程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起点不一。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有些地区的学生中小学已学习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课程,并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打字速度也很快。而有些地区的学生却对计算机很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样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了,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则感觉计算机深奥难懂,遇到问题很容易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传统的“计算机+大屏幕”的教学形式,虽然教师讲解的内容多但教学进程过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机械,导致学生个性无法发挥,学生抵触情绪很大。所以,对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必须要进行改革。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和网络基础知识。这三大部分又可以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Word 2003模块、Excel 2003模块、PowerPoint 2003模块、网络基础知识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3 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和学的教学模式[1]。由于项目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到了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所涉及到的问题都是活生生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具有开放性;第二,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第三,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教学主体体现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来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2-3]。

4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步骤,其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的准备阶段,要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引出课程实施的项目,按照学生的不同性格和特长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选择项目不同实施的主题,最后带领学生对实施的项目制定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形成计划任务书。在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阶段要让学生相互自主协作,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学生要将自己的资源和大家一起共享,并对课程项目的实施进行积极的探究,最后学生完成作品制作。通过教学项目实施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最后,在课程实施的评价阶段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成果交流和总结评价,从而达到勉励和促进学习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對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

[2]颜春梅.“项目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创新,2007,(3).

[3]袁纳新.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究[J].信息技术,2005,(28).

[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02.

作者:郑军

教学改革中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3: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但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当下热门的微课教学来转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探究,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逐渐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也成为当下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思考问题。而微课作为信息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标志性产物,将其运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实现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有效性,并发展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认识到运用微课的重要性,明确当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有效的应用方式来提升微课教学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础。

一、微课的特点概述

(一)教学时间短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课程,微课的制作通常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提炼制作而成,微课的播放时间大致在5~10分钟左右,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知识课堂教学,微课的运用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更便于学生碎片化地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微课的数据资源相对较小,并且其视频的格式可适用于当下普遍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便于师生进行视频的下载,以及有效地教学和学习[1]。

(二)主题突出

在微课视屏制作过程中,教师会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围绕主题进行制作,并且微课的教学内容源自于教材内容,通过精挑细选所提炼出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另外,微課还可以用于突出某个小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而突出教学主题,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资源结构化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微课中所涵盖的内容并不是多种资源的堆砌,而是将教材知识内容中的某个知识主题进行结构化的组合,将针对某知识点内容的教学主题[2]。将其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另外,微课还具备较强的动态性与生成性,能够将教学要素(含有素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点评、教学反思等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和修改,可以随着教学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内容的拓展,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征与现状概述

(一)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征

在当下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公共基础必修课中的重要组成,对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相应的信息技术理念,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win 7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例如,Excel 2010、word 2010、PowerPoint 2010等办公软件。同时,让学生通过Office办公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升[3]。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当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其问题可以具体划分为:

1.教学模式滞后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计算机课程教师仍侧重于在课堂期间运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和记忆,课堂呈现出“一言堂”的教学局面,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知识和记忆[5]。另外,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锻炼,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兴趣逐渐被消耗殆尽,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学生基础薄弱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规模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生源质量逐渐降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或者是贫困地区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次数有限,导致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较差。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滞后,导致教师无法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进而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传统教学课堂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微课在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动态化以及时间段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的使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固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再加上微课的教学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并提高自身计算机综合素质。

(三)更好地辅助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复杂性、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如若只是进行机械学习和记忆,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微课教学的运用,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拆分成多个小知识点,再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演示作用和辅助教学作用[6]。

四、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的制作

针對中职计算机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将其课程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PowerPoint 2010、Word 2010、网络应用以及Excel 2010五个单元,然后针对每个单元知识点进行分解[7]。例如,在进行Word2010办公软件单元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内容具体划分成:Word 2010的界面及组成、文档的保存和创建、文档排版、表格制作、Word图文混排、排版技术等多个子单元知识点。接着,教师可以将这些子单元教学知识点进行提炼和精简,然后制作成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操作类型的课程教学,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录屏的方式进行制作。针对录屏方式的选用,教师可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运用Camtasia Studio 8或者PowerPoint 2013来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而针对知识点内容的讲授,教师可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选用Power Point 2013、Focusky、Videoscrib以及思维导图ImindMap 7等软件进行课程的制作,而针对后期的视频剪辑以及特效渲染,教师可以采用AE CS4、Edius 6.01等软件进行后期的编辑,以此来完成对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

(二)微课运用与学生课前预习

当下,微课的运用已经成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课程预习环节运用微课,教师在实际布置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表,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项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完成微课中所展示的微练习。当然,学生在自主学习、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疑难困惑。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记录,然后在课堂期间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教师针对学习内容的发布,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进行发布,其中包括学习任务、微视频学习资源以及小组讨论等内容。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训练,并利用讨论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课前预习环节的有效学习。

(三)微课在课中教学环节的运用

在教学期间运用微课,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将新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告知学生,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并为学生进行微视频的播放和展示,以此来让学生提升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加深对重难知识点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或者是任务的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教师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当然,教师需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小组探究、练习的空间和时间,以此来让学生有效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操作。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汇报,或者是采用轮流式的汇报,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8]。最后,教师需要进行小组汇报的总结和评价,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赞扬和肯定,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微课运用于课后学习环节

等到课堂教学完毕,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前学习环节以及课堂学习环节中所运用的教学微视频上传到“蓝墨云班课”中,然后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教学视频自主观看复习巩固。当然,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后练习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实现对学生课后学习的监督和引导。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脑、移动终端对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并利用“蓝墨云班课”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综上所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微课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微课教学的质量,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琳.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152.

[2]马清.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0):131.

[3]郝红伟.微课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

[4]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0):156-157.

[5]刘磊,龚少卿.“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66.

[6]陈琳,邹承俊,雷静.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11.

[7]罗佳令.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4(7):121-122.

[8]黄逸凡.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9).

编辑 李 静

作者:明鸣

上一篇:电光源种类及特点研究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人力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