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提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影响因素;外汇市场我国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汇率制度的改革也在稳步得进行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 篇1:

人民币国际化下汇率制度改革的研究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深化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采取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非常重大的课题。于是,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要把人民币国际化这影响要素加入后,然后对其改革目的及具体方法的探索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我们知道面对这全球多变的经济形势,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进程中,其面对的主要障碍有: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汇率制度不完善。文章将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探索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法与主要目标。我们将研究货币国际化和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而我们知道了本币国际化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取决于一国汇率制度类型的选取。当前的改革方法主要是人民银行应该改进其干预市场的方式,同时应该对资本项目实现完全放开以及扩大汇率波动的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30年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与国际之间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了从而使得世界开始关注人民币了,而因此,我们也越来越关注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远远会大于其不好之处,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汇率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同时还得考虑其它的因素,但是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国际化的问题。而借鉴国际经验是我们重要的经验来源,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存在内外部不能同时均衡的问题,要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是一件互相矛盾的事情。我们借鉴的国际经验主要来自于美元,欧元,日元实现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我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是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外贸来促进本土生产的消化但是又存在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因此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市场化程度上我们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我们发现汇率制度的选取并不能完全的决定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我们需要谨慎的去改革我们现今的汇率制度,让汇率制度的改革在调节内外部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前,资本项目下的未完全开放以及在资本项目开放后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是阻碍人民币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发现人民币在国际竞争中的机会,这对促进我国货币的成长以及保证资本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知道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暴露出的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寻找新的方式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也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新的方式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必须要能较好地反映外匯市场变化和国际收支变化。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把汇率制度分为以Friedman为代表的浮动汇率制派和以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固定汇率制派。固定汇率派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会造成汇率的不稳定,而作为浮动汇率派的代表Friedman(1953)则认为汇率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经济基础的不稳定才导致的,浮动汇率制度自身并不影响汇率的不稳定波动。10年之后,“最优货币区”理论被Mundell(1961)提出来了,他认为我们并不能单纯的评价某种汇率的好或坏,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经济状况来选取某种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和经济运行的特征要相互的搭配,只有实现合理的搭配才能真正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此思想上他进一步完善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如何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搭配,这种理论被称为Mundell--Fleming模型。1988年克鲁格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三元悖论”,他认为在开放经济中,我们只能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经济目标中的一个或两个,我们并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

在这之后由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都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在1995 Obsfeld 和Rogoff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状况下,我们是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来保证实现汇率的稳定,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应该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很多国家还是不敢完全的放开汇率制度的管制,它们还是把本币的汇率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在2000年Calvo和Reinhart把这种弹性汇率制度命名为“害怕浮动论”。

一、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适应性分析

从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整改汇率制度,首先是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样就增加了外汇的流动性以及汇价的稳定性。紧接着是进行银行的外汇结售使得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兑换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着汇率市场化的方向而努力前进,前景无限良好。但是不幸的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这个前进的脚步停止了前进,虽然表面上国家还是实行单一的汇率制度,但是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国家不得不对汇率进行一个管制,同时还盯住美元,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只是在较小范围内振荡。可以说通过政府的管制使得汇率连续八年都稳定的波动,这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借助这一时机,我国抓紧发展经济基础性行业使得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但我们知道汇率处在政府的管制当中是不能正常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状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矛盾不断的积累,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所有的一些都似乎在告诉我们当前的汇率制度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了,我们需要对之再实施一个更大的改革了。所以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着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经过几个月的商议最终确定当前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汇率制度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缓解了之前累积的矛盾同时也促进了金融的发展,直到2008年外汇局才重新对外汇管理条例进行了一个整理和修改,它决定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个管理原则给取消掉去。2年后也就是2010年,央行再次对汇率制度进行一个改良,为了增加汇率波动弹性,我们将扩大汇率波动的区间。2013年央行在此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扩大汇率双向波动的区间。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现在采取的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即使政府部门不断的对汇率制度进行改制,但是其深层次的缺陷还是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从国际交易的大局看,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与国际货币美元,欧元甚至是日元是相去甚远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个新的改革方式,那就是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只有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才能让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提高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规避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较大程度的流通将为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但是我们得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当前存在着许多的因素来阻碍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当前的人民币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政府部门对进入该外汇市场的门槛比较高,因此许多经济主体还是没有参与到人民币的交易当中去,其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是很高,基于这样的情况,人民币汇率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同时市场也无法形成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预期。然后是政府部门对外汇的干预比较频繁,一旦外汇市场出现较大的不正常波动,一般的经济主体又无法承受其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样政府部门就迫不得已的去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修正一个外汇的不正常波动,但是这样只是暂时的缓解了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也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形成了对政府部门干预的过度依赖。最后是当前的汇率波动缺乏弹性,汇率升贬不超过一个百分点。虽然这样的波动幅度可以使汇率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汇价在如此低的波动幅度下是很难让汇率市场的交易活动更加活跃起来的,同时也阻碍了汇率走向市场化,市场交易者将会经常的低估或者高估人民币的价格,这样是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的。同时较低的汇率弹性也让人民币的可测性发生了变化,而可测性是国际货币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但互相并不是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首先是满足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得能够实现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根据研究已经完成国际化的货币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我们需要推进人民币走向市场化同时还得使利率市场化,这是因为通过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已经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转换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私有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活力,而要充分发挥私有经济的强大力量就需要我们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就要求我们增大汇率波动弹性,让汇率随着市場的实际供求关系来波动。第二,我们引入浮动机制的步伐不宜过快,我们知道当前我们的金融市场开放不完善,市场信息不透明,各大交易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如果过快的引入浮动汇率制度将会导致汇率市场的不稳定也会让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稍有不慎将会出现经济的集体崩塌,所以应该根据经济状况逐步的引入浮动汇率制。第三,在对汇率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只有货币当局能够独立的使用货币政策才能有针对性的促使内外部实现均衡,才能让货币政策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就是扩大汇率的波动弹性。

三、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借鉴

首先人民币想要完全按照美元的套路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是很难的。美元霸权地位的得来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的。现如今我们很难找到那样的环境,因此想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不能走依据美国的模式的。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参照日元的模式。在日元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当中,其汇率制度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一是汇率的稳定性。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战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是与其稳定的汇率体系密不可分的,稳定的汇率体系为日本扩大海外市场,拉动出口交易量,推进日元国际化为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日元汇率制度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知道日元汇率的变动程度及方向并不是日本本国能够决定的,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政治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其对日元汇率制度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借鉴日元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积极防范可能遇到的风险。

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和方式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得出了一些原则和经验,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好改革的时机,时机选择正确了就比较有利于后期政策的实行。一般来说,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内外部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当国家经济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的时期,这是内部条件最佳的时候;当国际收支处于顺差,与此同时本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外汇市场对本币的需求不断上升的时期就是我们所需具备的最佳外部条件。只有内外部都达到上述条件时就是我们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一个好的时机的选取会让今后的改革事半功倍。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稳步的发展过程,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越来越受备受热捧,因此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该说现在是我们逐步推进人民币改革以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当然在改革中我们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不能过激的盲目的一味去改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我们看到当时正是由于日本错估经济形势,过激的去让日元升值,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增大了本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以及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流出,最终使得日本之前的繁荣迅速出现崩塌,可以说使其经济倒退了二十年,而且这种对经济的伤害是需要长时间的去治疗的。我们知道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因此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经济基础不完善,本国企业的对外竞争能力比较弱,这都要求我们不得不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就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来说,政府部门还是可以主动的稳步的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这是一个改革的好时机。

(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1.制订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缺乏弹性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管理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较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有限的汇率波动幅度对于外汇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其会导致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缺乏积极性,不愿意参与对其的投资。久而久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就不太容易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而是主要受到政府、央行的强制性干涉 。如果现在仍不采取措施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就会导致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货币管理当局就要面临着花费更多的管理成本的問题。限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是政府处于对当前中国经济状况的考量,其担心过高的波动幅度会超过现有的经济能够承受的幅度。但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逐步规范、健全,我国很多的企业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很难抗击任何外汇风险。他们对外汇风险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的。 综上所诉,提高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并将其限制在一定区间内是可行的。

2.稳步开放资本项目,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需求

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除了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以外,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然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之间并非是互为充分必要条件。所有,我们要稳健地推行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切不可盲目的追求速度,其开放程度要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此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合理、适当地开放。

参考文献

[1] 崔孟修.现代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 陈娅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策分析—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J].企业报,2012(10).

[3] 邓立立.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发展趋势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 关世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日元区发展趋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 河合正弘.国际金融论[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95.

[6] 菊地悠二.日元国际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李婧,李俊久,丁一兵.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4(03).

[8] 鲁世巍.美元霸权与国际货币格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9] 宋海.金融全球化下的汇率制度选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作者:缪博宇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 篇2: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提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的分析, 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影响因素;外汇市场

我国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汇率制度的改革也在稳步得进行中。合理的汇率制度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构建一个运转有序的金融体系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人民币汇率更趋灵活将加大央行对外汇市场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外汇市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机制的形成和程度的逐步加深,人民币的汇率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弹性。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7月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了鲜明的人民币弹性机制,而不只局限于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中充分发挥了它的基础性作用。

2.中国人民银行对1121家样本企业规避或管理汇率风险的经济手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主要运用的避险方式有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境外NDF、贸易融资、改变贸易结算方式、以人民币结算等,外汇远期已成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增强了企业适应浮动汇率制度的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用外汇远期和掉期业务避险的企业最多,占比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之多。

3.我国的外汇市场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逐步形成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和银行与客户的柜台市场相互依存的结构体系。其中银行间市场是重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市场交易平补了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头寸,交易主要是在外汇指定的银行间进行。

4.在外汇交易中每笔外汇买卖的价格由一级交易商凭借外汇供求关系和其头寸来确定,汇率的活动范围更加灵活。中央银行通过一级交易商制度对外汇市场进行间接干预,一级交易商在中央银行的间接控制下进行交易和市场调整,使市场化需求得到满足,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市场干预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正逐步向浮动汇率制转变。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汇率制度直接动力因素。经济学家选取了16个影响变量作为检测标准。其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变迁的主导影响因素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开放度、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不稳定、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地理集中度、GDP增长率、失业率或通胀诱因、资本流动、外币储蓄/M2或美元化以及外币定值债务等。相比而言,在这16个影响变量中传统的最佳货币区衡量标准,诸如贸易开放度、贸易地理集中度、经济发展水平或户均GDP似乎没有显着的作用。

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因素.一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但主流经济学一般忽视了政治制度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对现实中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缺乏解释力。所谓政治制度,其经典定义是“政党制度、选举方式、决策模式和压力集团的混合体。

3.通货膨胀率的形成。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制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或弹性汇率制。而开放程度较高,规模不大,进出口商品较为单一的国家通常会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根据赫勒对一些国家汇率政策的比较,浮动汇率制明显趋于同一国进出口对GNP的低比率(即开放程度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的高度多样化,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金融国际化的高度发展相联系。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分析

1.实际购买力。外汇是以外币表现的用于国际金融结算的支付凭证。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一个国家货币长期汇率水平的反映。实际人民币汇率是按照对外贸易国别权重加权平均计算的。对于人们购买力的测算,如何做到科学准确,还存在较多需要研究的难题。因为在日常的测算时,人民币真正的汇率比人们实际的购买力是较低的。

2.货币状况的影响。货币状况由经济状况来决定,而汇价的稳定性是由外汇的供求决定的,国际贸易决定了外汇供求,这些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关系,表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人民币保持强势地位的基本条件是国际贸易的较大顺差,也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来源。

3.出口换汇成本。目前,外汇的供求状况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同时也不能忽略出口换汇的成本因素。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兑换是在常规项目下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并非广泛的市场均衡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一般都以出口换汇成本作为汇率水平基础,来发挥人民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依据出口换汇成本的变化形势,及时地调整人民币的汇率。

四、健全和发展我国当前汇率制度的措施

1.利率市场化是建立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基础,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央行对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到外汇市场中短期汇率的确定,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

2.需要建立一个高效而灵活的短期货币市场,通过提高利率或者发行高利率短期信用工具,使外汇市场的资金得以转移至货币市场,从而达到减轻外汇市场需求压力的目的。

3.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政府尽可能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式来调节外汇供求,而不通过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将宽松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作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一方面可以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可能带来的剧烈的汇率波动对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利冲击。

五、结束语

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浮动始终是要被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体系多半还将继续部分地行使其货币政策的职能。未来我们对于人民币汇率应该稳步进行改革,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凤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J].金融研究,2011.1

[2]崔艳.关于人民币汇改的利弊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9

[3]季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原因的探讨.经济理论研究 2009.

[4]徐.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挑战和路径.商业时代,2008; 7

作者:张丽娜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论文 篇3:

人民币国际化要采取不同的形成道路

夏斌

1951年5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宣传处、干部教育处工作。1985年至198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国内金融研究室主任。1993年2月调入中国证监会,担任交易部主任兼信息部主任。1993年7月至1995年,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1996年至1998年8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8月至2002年9月,任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2002年9月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的一面。

2008年的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该体系的致命缺陷:美元的发行缺乏有效的约束,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

因此,G20框架治理当今全球经济失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吸取本轮危机教训,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但这一改革是个艰巨的、漫长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世上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者说,世上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今中国未必一定要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当今的金融世界不太平,问题太多,主导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的运行,不能合理反映国家间的经济实力变化,不能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就成为一项迫不得已的追求。

未来中国汇率制度的方向,将会融入当今国际经济主导的浮动汇率体系,但在今后八九年内,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量改革难题与世界经济金融不确定的态势,决定了中国在汇率制度上可能将继续选择与“一篮子”货币进行关联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然,在浮动区间、浮动频率上更趋于市场化,篮子中货币权重会有所调整),而非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可能是比较符合中国经济特征需求的。配合汇率制度的逐步市场化进程,资本项目下的开放也必然是逐步的开放。同时,面对当今世界有缺失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不受更大的负面冲击,需要实现与本国经济开放度相适应的人民币区域化。

但是,这一战略选择仍将面临不可回避的困境: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汇率环境,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不宜过快,这也就决定了人民币不可能尽快或者说真正实现国际化。因为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必须允许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这就意味着资本项目下的管制必须完全放开,也意味着汇率水平只能基本由国际和国内的市场供求所决定,但这又恰恰是中国经济近阶段所难以接受的。而中国放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追求,不仅不利于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汇率环境,对国际社会而言,也缺少了一股能体现世界经济实力格局变化的、对有缺失国际货币体系制衡的改善力量,这将是制约国际货币间汇率过度动荡中的一个遗憾。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能否使困境降到最低程度?这只能期望中国在战略实施中,第一,汇率政策、资本管理政策与国内改革政策的变动要尽可能地衔接好,以免引起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第二,在人民币逐步区域化的过程中,衔接好汇率与资本管理政策的适度改革;第三,通过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部分实质性地向境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相对隔离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市场的传递,同时视国内汇率、资本管理政策的演进过程,调控好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与结构,适时扩大“离岸”与“在岸”两个市场的“通道”,以不断推进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和改革力度。

与此同时,要控制好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为此,要安排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顺序,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

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意味着货币职能作用地域和领域的扩大,这会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会不可避免要触动资本账户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因此,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伴,特别需要关注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区间的政策搭配和进程。因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不仅在于国际化本身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在于推动资本账户和汇率变化的转轨过程。后者属于“转轨”风险,是“价格管制”放松可能导致的风险。

降低风险的根本之路在于尽快推动国内金融的市场化。只有这样,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浮动才能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如果国内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则应尽可能减少由于资本账户管理和汇率过快的、不切实际的“转轨”带来的冲击。

作者:夏斌

上一篇:施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教学改革的计算机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