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作文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一篇优秀的作文会对整个科目乃至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一篇优秀的作文来说,批改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精细化作文又是其中的重头戏,鉴于此,精细化不拘旧套的批改作文成为迫切需要实现的作文批改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细化作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细化作文教学论文 篇1: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摘 要:初中是学生大脑飞速发育的阶段,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如何抵制住这些诱惑,让学生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保护好自我?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要将德育渗透到教育的每个方面,采用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初中阶段 德育工作

近几年来,德育理念深入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为初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为了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从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抓起,争取把德育理念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者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在保持学生日常学习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德育手段,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渗透精细化管理对于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作用

为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而实行精细化管理,是在多年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初中教学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对初中学生来说,实行精细化管理更加符合其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性,初中生的抗压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太强,身心发育还不太完善,可是初中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大,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

针对这种情况,对初中学生实行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精细化管理方式主要有三个重要性质,分别为管理规范化、管理细致化和管理个性化。教师可以对初中生实行精细化管理,把德育理念渗入每位初中生的心中,让初中生深切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

另外,德育是一项比较烦琐和复杂的工作,德育工作做起来也比较困难,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结合初中生叛逆的心理,德育工作更为困难,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最合适的。

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德育理念渗入初中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意识,转化为素质,虽然初中生尚未正式进入社会,但是仍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找到提高社会道德意识的方式。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让初中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培养初中生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和服务社会的道德意识,还可以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培养初中生道德修养非常关键,也是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二、渗透精细化管理要注意与德育结合在一起

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改变教育方式,也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赋予初中教育理念新的内容,即加入德育这个概念,让学生既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又提升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精细化管理不单纯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初中教学中,是要将初中教学分工精细化,提高服务质量。对初中生来说,了解精细化管理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知晓德育的概念很有必要,这样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德育,也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对初中生进行德育。初中生的学习强度比较大,课余时间有限,教师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德育渗入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修养,做到学习知识和培养道德两不误。这样做能让学生在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顺便感受到德育的熏陶,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们节省学习时间,也节省教学时间。将教育理念与德育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重视,也方便各部门针对新的教育理念制定学习计划和制度。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能只是一个计划,而是要落实。

但是,要想把对学生的德育与教学完美结合在一起,仍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懈的努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看学生对德育工作是否排斥,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对教育方式及时作出调整。

三、通过精细化管理进行德育要与初中学习制度相互配合

学习知识与德育同等重要,有了知识学生才可以实现人生目标,有了道德修养学生才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学习和德育两者缺一不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进行,也为了将德育工作落实到教学工作中,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利用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特点,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共同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细致入微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细节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负担和压力,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初中的学习制度比较严格,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新课程即德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可以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开始。让学生轻松学习,欣然接受新的理念。要想让德育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知和领悟德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在具体工作中下好落实的功夫,对初中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修德和明辨是非,讓德育成为初中生一言一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四、结束语

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把德育落实到学习生活中。让每位学生知识与道德品质同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东,刘峰.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径[J].文教资料,2017,(19).

[2]董钟汉.初中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18).

[3]王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16,(21).

[4]胡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作者:李华

精细化作文教学论文 篇2:

新课改形势下作文怎么做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一篇优秀的作文会对整个科目乃至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一篇优秀的作文来说,批改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精细化作文又是其中的重头戏,鉴于此,精细化不拘旧套的批改作文成为迫切需要实现的作文批改策略。

【关键词】精细化;作业;评点;自我评价;鼓励;面批

学校工作无小事,作为育人之地,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需要精细化:知识点的梳理需要精细化,学情分析需要精细化,而占据试卷总分40%强的作文该如何提高?一句话,作文教学时更要体现精细化。

“精细化”就是精密细致之意。朱熹有言:“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1]换言之,精细化也就是精益求精。可以说精细化已经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

单就我们学校来说,作文课两周一次,每次写时包括收时都是一个比较繁重的任务。对语文老师来说,批阅作文似乎是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往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甚至有时只是一个分数而已。这样粗线条的批阅,直接导致接下来的评讲更是照顾大面的事情,不会深入。

从精细化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实际,我的作文教学尝试主要是在批阅上加强功夫。平均每篇作文花费大概10分钟。把包括错别字,文章思路,文章优点、长处,不足,努力方向,文章以外的交流等都呈现在作文本上,真正做到“精细”二字。

下面以一次学生的习作练习“第一次——”半命题作文为例,作具体的说明。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深远,选材新颖,确定文体,不要脱离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较易上手的作文题,而批阅的过程就是展开万花筒的过程,我把握住学生的点滴流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以此为契机,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具体做法:

(一)抛弃以往只关注好作文的常态,关注所谓写的不好的作文

这是对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而言。老师都有一个习惯,喜欢看好作文,读好文章。一篇精彩文章可以百读不厌,不断玩味,而对于那些平时基础较差的作文,只觉得写作文效果寥寥,也就放置一边,久而久之,这些作文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当然,最终 “被遗忘”的也不仅仅是这些作文了。

精细化作文批阅,就要求我们抛弃成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篇作文,作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所以,给他的文章找出错别字,给他的文章重新分段,甚至直接帮他进行措辞修改,列出文章的思路、提纲,让他明白文章的框架与血肉的关系等成了老师的责任,这些学生尤其需要关爱,更需要重拾信心。

例如一个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写对某个教师第一次的不满,写他如何当面批评学生,不顾及青春期学生的感触。然后得出该教师没有教养。我最后给他的评语是:“撇开你的个人情绪来看这篇文章,可能也反映出了一些实情,所谓人无完人,对老师其实也不能太苛求,相信老师的议论和批评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互相理解,多多体谅,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第一次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应给人呈现美好的方面,或者主要是美好的方面,而本文充其量就是发牢骚而已。

另一个学生的作文总评语是“文章基调有点哀怨、消沉、颓废,这是真实想法,抑或是为赋新辞?不管如何,年轻人应多点朝气与活力,做人如此,作文也是如此!文章的绝大部分内容似乎都是在宣泄某种情绪而已,平时作文,就该注意,考试作文,尤其慎重!文章语言还不错,有点婉约。”这也是高一学生平时写作的通病,刚升入高中,素材少知识面窄。所以我们老师应熟悉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和学习特征。让那些写的不好的作文也觉得没有被遗忘,指导以后写作应该怎么做。

(二) 放低姿态,感染“冷漠的心灵”

这是对作文写作有傲气的同学而言。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眼中所见世界是黑暗一片,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太多人唯利是图,大多人戴着虚伪的面具,所以他们的作文中总是流露出对这世界的不满。这些学生并非愚笨,相反他们更有敏感的心灵,行为做事也更易离经叛道,作文不写、未完篇、大放厥词等,大有人在。

有一个同学平时知识面挺广,写作基础扎实,但就是有点自以为是。这次作文竟只写了400字,我給的评语是:“写作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面对的态度,不逃避,不轻言放弃,不孤傲,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人和事,能真正做到会写作文谈何容易!能以自己的能力芬芳别人,更为不易!不过,应该总会有这样的人吧?从历史烟尘中走来,在现实困境中走出,然后,迈向未知的明天。”

对于这样的作文,这样的学生,如果只是把他们拎来批评一下,或者给一个极低的分数,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也可能会被他们嗤之以鼻了,这时的你,需要角色转换,放低自己,充当“友人”的身份,与他交流。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2]有时,交流就只需那么简单的几句。陶行知先生教育我们“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3]也就体现了交流的重要性。

(三)评点过于肤浅

老师在讲解作文时,只重视优点的评点,而忽略缺点作文当面讲评。作文当面讲评时要么匆匆收场,要么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缺乏对作文的深层理解。不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不引导学生揣摩命题意图,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这样的讲评,在日后的考试中仍会有学生因审题不准,理解不透而造成写作偏题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最终影响成绩。好作文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这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老师的需求,所以需要适当的面授,面批时到位的点评,关键地方的点拨就尤为重要了。

(四)鼓励之花常开

学生年龄小,需要鼓励。可以多鼓励几句,如一个学生写她第一次演讲时由于紧张而发挥失常,离场时有一个陌生人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支持,学生觉得是莫大的支持,我的评语是 “非常真实的经历,也是极其真实的感受,有时,鼓励和支持不需要太多言语,不需要鲜花和掌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够了。太多人喜欢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那少数人的雪中送炭也愈显珍贵了,而作文的最优秀之处就在这珍贵中,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文章如此真实而生动。”

这是对该生选材的肯定,立意的赞许,构思的认可,语言的称许,但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师评语表达出来,让闪光点闪闪发光,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作文优势所在,或是不足之处,给下次作文一个更好的期许,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

看学生作文感觉就是一个倾听的过程,感悟学生的心灵独白,体验学生的情感流露,了解学生的困惑焦虑,应答学生的欲望、需求。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4]

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而老师的评语就是倾听后的答复,心与心的交流。我非常热衷于这种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批阅方式也可追求灵活多样。除了文末的评语外,旁批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把学生作文结构详细列出,一目了然。

旁批示例①引用名人的话如孔子、柏拉图(东西方的代表)——现实中的事例——引用名言——形象的比喻——反面论证,推而广之——典型个例——结尾(点题)。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议论文,本不容易写得出彩,但作者通过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古今中外事例的综合,以及正反对比等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写出了名人的第一次。

②以现实中的事例导入,自然而切题。如高中生涯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助人为乐,第一次用爱心关注别人。这类文章没有太多刻意的安排,只把生活中、学习中接触到的人和事联系和组合起来,串起一条线索,似乎很随意,却也兼顾到了方方面面,语言不求深奥,却平易近人。

这样的旁批,在线与线中间,串起了整篇文章的思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文章,让老师细细审读了这些文章,功夫下了,成效有了。

这是精细化作文尤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需要花时间的一步。走好这一步,下面的评讲就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了。

有了充分的批阅,就可以做下面的工作,作文课上让学生来个奇文共赏,比如做两次作文,多次作文,一文多改,通过比较比出优点,进而学习;再比如流动作文,学生评点前面学生写好的作文,并写下自己的作文供后续者评,互相督促,互相促进等。

这样的尝试也是在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的思想,尊重師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文本上的交流可以变成对话,形成常态,相应的,要求面批的同学多了,愿意与老师谈心的同学也多了,写作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似乎很期待每一次的作文,特别是期待那一行行评语了,这样的尝试,我想,即使一次,也就足够。

一次平常的作文,一次全身心的投入,作文的精细化是不是一个可以坚持下去,能够坚持下去的方法?谁都心里没底,毕竟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是上百位学生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量大,任务重,但是我相信,只要尝试,总是有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图书馆目录》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不会作文怎么办》陈伯吹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3] 《语文基础与应用写作》。徐井岗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武安一中校报》。张良。武安一中科研处。2009

作者:郭金涛

精细化作文教学论文 篇3:

乡村小学网格化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提出“网格化作文”的教学方法,使乡村小学教师依据划分好的网格单元有序实施作文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素养。网格化作文具体由题目、素材、中心、形式、修饰、布局谋篇六大板块构成,遵从小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设置阶段训练目标任务,在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题材灵活地选用有关的方法技巧,形成作文基本式的变式。

【关键词】乡村小学 网格化作文 板块 目标 基本式 变式

當前,作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师不把握教程,学生难掌握方法。于是大家认为,要学会写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只要多看书多练笔就行了。事实上,在乡村薄弱学校或新教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当学生不会写作文时,就只能让学生抄背范文,甚至以此代替教师的指导过程。因此,作文教学仍然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近年政府管理中倡导“网格化管理”,其内涵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其中体现的精细化管理思想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促进条块融合。“网格化”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作文教学提供了借鉴。笔者由此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对作文基本功的梳理,整理探索出小学作文教学的网格,那么乡村小学作文教学难题将迎刃而解。

一、什么是网格化作文?

网格化作文借鉴行政区域管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思想,全面认识并梳理作文基本功的单项,进行归纳整理,将作文基本功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再根据划分好的网格整合教学资源,添加相应的学段、学时,明确、细化网格内作文基本功的内容,对每个网格进行专项训练,细致精准落实使作文能力形成的各项基本功。根据作文形成能力的过程,作文基本功必须涉及六大板块的内容,即:题目、素材、中心、形式、修饰、布局谋篇。六大板块就构成了作文教学的一级网格。一级网格包含的单项以及与之相应的指标大致如下:

第一网格:题目

(一)审题

训练抓表时间、地点、人称、数量、题材、中心词(题眼)、文体要求等方面的字眼来进行审题的能力。

(二)拟题

训练抓能代表中心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句子来拟定题目或小标题的能力。

(三)点题扣题

重点训练开头总起点题(点明中心)和结尾总括扣题(升华主旨)的技巧。

第二网格:素材

(一)素材积累

教师通过训练,让学生懂得区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素材,善于发现平凡素材的价值,培养主动分类积累素材的能力。

(二)筛选素材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阅读、见闻等渠道取材以及找出新颖、典型(以小见大)的材料的能力。

(三)素材加工

着重训练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方法与技巧:判断素材与中心关联度,放大与中心有关的环节,删减与中心无关的环节,等等。

第三网格:中心

(一)认识中心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价值与中心思想,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揭示的道理。

(二)提炼中心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素材折射出的思想、观点,并从中提炼出个性化的中心观点。

(三)中心出示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揭示文章中心的方法技巧:一是借文中人物语言或心理描写部分出现;二是在开头、结尾或文中过渡句中出现。

第四网格:形式

(一)文体类型

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的常见体裁:一般记叙文、应用文、想象作文(含童话)、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故事、散文、戏剧等。

(二)文体特征

引导学生识别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等常见的表达方式,并熟练掌握基本的三种,即叙述、描写、说明。

第五网格:修饰

(一)写具体

训练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数量、形态、(事件)过程等方面,把人物、事物或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二)写生动

训练学生掌握把人物、事物写生动的方法技巧,比如:(1)运用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引用、排比等;(2)添加人物、环境、活动方面的描写;(3)展开联想,即由看到的、做过的或听到的引发联想;(4)交叠使用表达方法,如夹叙夹议等。

第六网格:布局谋篇

(一)文体框架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基本结构:“总—分—总”结构(含“总—分”“分—总”)和逻辑关系结构(并列、顺承等),并在作文实践中体现结构完整这一要求。

(二)段落关系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段落的构成关系,如“总—分”、“分—总”、并列、顺承、转折、因果等,并能按照以上方法来构段,使文章有条有理。

(三)写作顺序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写作顺序:“总—分”结构、时间推移、地点变换、事件发展、内容分类、空间方位变化、参观游览等,并能根据文章题材选用合适的写作顺序来布局谋篇,使文章脉络清晰。

这一方面要达到的重点要求是写清楚。低年级重在要素完整,即写好“四素句”、主谓句;中、高年级则重在训练按一定的顺序写文章。

(四)开头结尾

训练开头、结尾常用的方法:开头方面懂得灵活运用开门见山、设问、谈话导入、引用导入、先声夺人、倒叙等方法;结尾方面懂得呼应开头、扣题、点明中心、设置悬念等。

(五)正文

引导学生了解布局谋篇中常用的方法技巧并有意识地训练使学生掌握,如主次与详略的安排,过渡,插叙,照应,铺垫,等等。

(六)构思

训练学生用提纲式、小标题式或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进行写作前的构思。

二、网格化作文教学的阶段训练目标任务

遵从小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结合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实施意见,各年级有关作文基本功的侧重训练可作如下安排:

一年级:审图、区分素材,以儿歌、看图写话、口头编故事为主,重点训练写好“四素句”、主谓句,进行观察顺序、大胆想象的指导,使学生乐写、不怕写,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象。

二年级:以条据类应用文、看图写话、口头编故事为主,使学生学会审图、主动积累素材,重点训练把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具体,初步认识中心句,学习以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继续进行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形成乐写、不怕写的写作心理,基本形成主动表达的意愿和习惯。

三年级:以通知、公函类应用文和观察类的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使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类积累素材,了解揭示中心的方法,学习“总—分”结构,掌握把一段话写具体生动的技巧,懂得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开头和结尾呼应开头的方法,学习用气泡图进行构思。

四年级:进行点题、扣题、发现素材、开头、结尾、揭示中心等方面的训练,以广告、海报类应用文以及观察类的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学习把过程写具体、把景物写生动的方法技巧,丰富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区分材料的主次,继续学习用气泡图、流程图进行构思。

五年级:进行拟题、发现素材的价值、提炼中心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把事物或事件写得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的能力,以书信类应用文、以事表人的写人类记叙文、以事喻理类记事记叙文为主,基本能灵活运用开头、结尾方法,懂得突出重点,能较为得当地安排材料的详略,学习根据不同题材选用合适的逻辑框架图进行构思,学会通过展开情节链把事情写具体。

六年级:进行灵活选材、提炼中心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把事物或事件写得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的能力,学习插叙、过渡、衔接、照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习作方法并加以实践,熟练掌握倒叙开头、意味深长结尾的方法,基本做到中心自然流露而不着痕迹,以书信类应用文、写人记事类记叙文、排比构段式诗歌、托物言志类散文、童话故事为主,继续学习根据不同题材选用合适的逻辑框架图进行构思,熟练展开情节链,灵活运用3种以上的描写方法把人物和事物写生动。

其中,特别注明: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作文训练方面,三、四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客观地叙述;五、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符合自己情感需要的材料,在作文中自如地融情喻理。

三、网格化教学中的作文基本式及变式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浅显易懂,大多数采用“总—分”结构的写法、开门见山的点题法、前后呼应法。所以,作文是有规律或者说是有套路的,除去应用文的任意一种题材的文章,都可以使用“总—分”写法、开门见山和前后呼应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学会“总—分”结构、开门见山点题、前后呼应这三个单项,就能较为成功地组织好文章的框架结构。因此,作文的基本式可以表达成:开门见山点题+运用“总—分”写法构段+呼应开头结尾。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题材灵活地选用有关的方法技巧,形成不同的作文套路,即作文基本式的变式,以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方法路径。

比如写景的文章,像《桂林山水》一文的结构就是“总—分—总”,中间分写桂林的水和山,用的就是并列构段的方法,为了让人对桂林的山水有深刻的认识,用了对比、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那么归结起来,就可以梳理出写景文章的一个写作套路:“总—分”结构+按内容分类的并列构段+修辞方法(对比、排比、比喻)。当然,随着学生习作方法技巧积累的日渐丰富,还可演变为其他变式,如:(1)“总—分”结构+按地点变换顺序的并列构段+修辞方法(比喻、拟人);(2)“总—分”结构+按时间推移顺序的顺承构段+修辞方法(自由选用);(3)“总—分”结构+按内容分类的并列构段+修辞方法(自由选用)+动静态结合的景物描写。

四、网格化作文教学的实践

网格化作文教学应当与年段的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课文中总结文章布局谋篇所运用到的方法技巧和格式,结合以上梳理出的各年级的作文训练网格即年段作文基本功项目进行重点训练,落实到作文实践中。下面以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训练为例进行说明。

(一)作文要求

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门前的一棵老槐树、河上的一座小桥、公园里的一座假山……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用一段话写下来。

(观察与思考的要求:1.先观察景物的整体,再仔细看看它的各个部分。2.认真看看景物的样子、颜色,还可以闻闻有什么气味,听听有什么声音……3.想想怎样把美丽的景物清楚明白地写出来。)

(二)训练要点

1.题目方面

(1)审题:抓关键词句——美丽的景物、选择一个。

(2)拟题:抓字眼——美丽,由此可以用“美丽的 (填一个景物)”半命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拟题。

2.素材方面

(1)明确写景的题材。

(2)选择熟悉、美丽的景物来写。其中,要突出观察力的提升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比如,选择“河面上的一座小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可以观察它的外形、颜色、所用材料、各组成部分;从不同方位来观察,可以观察它的正面、侧面;从不同关联物来观察,可以观察阳光下的桥、雨中的桥、雾中的桥;从不同时间来观察,可以观察早晨时的桥、黄昏时的桥……

3.中心方面

主要训练学生学习多角度体现中心词,即引导学生多方面展示景物的“美丽”。如果在素材积累方面,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多向度地观察景物,在体现中心这个环节上,则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典型的、最能体现“美丽”的素材,比如选择阳光下的桥、雨中的桥、桥的倒影来写。

4.形式

主要是进行叙述、说明、描写的训练。

5.修饰

(1)写具体

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列数字、做比较把景物说明清楚。如,写“桥”可以摆出桥的长度、宽度数据,这就是列数字;要突出“树”的高,可以与楼房做比较。

(2)写生动

重点训练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把景物写生动。如,写雨中的桥静静地横跨在河面上,可以用上比喻及拟人的修辞,这样表达——雨中,小桥挺着胸脯、张开臂膀,好似一位大无畏的勇士,迎接劈头盖脸的雨点,却安然无恙。

6.布局谋篇

结合写景文章的特点,可以重点训练四项作文基本功,一是“总—分—总”结构;二是内容分类的顺序或时间推移顺序;三是并列构段或顺承构段;四是用气泡图来进行构思。

下面以“橋”为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本次作文训练的要点:

网格化作文教学注重单项基本功的训练和不同题材的作文套路的探索,根据不同年段落实相应的基本功,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各类题材的作文套路并加以实践。对积累少而缺乏方法技巧的乡村学生来讲,网格化作文教学能帮助他们打开自主作文之门。

(责编 秦越霞)

作者:庞锡兰

上一篇:体验式营销兴起论文下一篇:实验室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