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管理精细化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追求的目标。本文深入剖析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施原则,从教学管理目标、教学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监控、管理结果评估等角度探讨了精细化教学管理有效实施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策,为军队院校推行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科学化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

摘 要:教育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线教育人员要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有力实施。本文笔者就如何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结合我校最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把我本人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介绍给大家。

1 多渠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骨干教师带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我校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他们在教研组内进行动态信息交流,传播教改前沿信息,变一人受益为大家受益,促本教研组、本学科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骨干教师带头上研究课、带头参加专题研究,学期末要求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从而促进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使自己成为“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新型教师。

(2)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把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学研究制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一种形式是:以“联校组织教研为主,以学校组织教研为辅,以同步研讨为策略”的“双轨道备课”;另一种形式是:“历练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发展”的技能比赛活动;再一种形式是以“选拔骨干、推出新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评优活动。

(3)教学评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们以教育管理中心评优质课为契机,学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评选学校骨干教师,并且学校骨干教师都要上一节教学示范课,上一节说课,然后教研组长为参加听课的教师进行讲评。通过教学评优活动,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 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原来的时候我们有的班级管理总是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总是手忙脚乱,不能做到井井有条。本学期我们采取了班级管理民主化,班级管理制度通过本班全体同学通过,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参加班级管理,发挥每个学生积极性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每周检查一次每个班级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另外,每到我国的传统节日还召开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班会,做到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双提高。

3 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聊城经济开发区教学常规要求》进行教学,并且把教学常规张贴到墙。具体做法如下:

(1)制订教学、教研计划。我们在第一周学校、各教研组、教师本人根据联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提出的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及教学工作时间安排表,结合本校、本组、本人实际,制定出学校、教研组和教师本人的教学、教研活动计划,达到从学校到教研组,从教研组到任课教师,层层有计划,人人任务,目标明确,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是严格落实备课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基础,我们继续坚持以教科研专题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双轨道”备课形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研教研学。提出做到“六备一超前”、“四精一创”和“三找一写”。“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备教具、备学生。“一超前”是教师要超前一周备课。“四精”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语言,精心设计质疑问题,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一创”是指每位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三找”是找成功之处,找失败原因,找补救措施。“一写”是写教学反思。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长对备课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定期与不定期结合,每学期检查自己主管学科教师备课情况不少于10次;并且要做到检查后签字,及时了解备课情况,做到对重点内容、教学存在问题心中有数,评价反馈备课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特别注意加强学生活动部分的设计指导。

(3)考核做到严、细、实,并且具有科学性。本学期我们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和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能力发展点,加强指导,确定监控、检测和评价项目。全体任课教师也要随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对每个学生进行过关检测,确实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本学期我们还要求教师每单元检测后都要做试卷分析,做好检测记录。单元检测没有按成绩排名次,只根据分数段划分了等次。

(4)坚持学校、教研组听课制度。学校坚持分管业务人员,教研组长进一步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制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投入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中去,从解决微观问题入手,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

(5)坚持检查作业制度。学校要求留作业要精心设计,要符合时间要求;并且分为A、B两类作业,批改作业等级不要过多,就是优、良、合格、待合格;只要留作业,教师就要批改。书写认真,作业完成的比较好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扬,完成不好的要进行帮助和鼓励。

学校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了了解与定期检查,督促并指导教师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检查作业做到从内容、书写、格式、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逐本检查,并及时总结反馈情况。通过检查作业,对各班级的差生、教师对本学科的差生、班主任对本班的差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4 阅读文化提品质,让孩子在书香中滋养底气

“与博览同行,打好人生底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成为人格健全、心灵丰富的读书人,学校积极开展读书成长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构建校园阅读文化,让校园充满智慧和生机,真正成为书香型校园。

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藏书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让书香飘进每一个班级,各班自主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的捐书活动,建立班级书架。并认真落实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这已成为学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固定项目。读书活动使校园阅读文化氛围日渐浓郁,它仅仅给孩子们知识,更告诉孩子们关于生活和生命的道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赋予了学校生命的活力。

依据学科特点设计安排、以兴趣组为载体的学科活动。每天下午40分钟的活动课上舞蹈队、科技小组、田径队、合唱团、英语口语班等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及其艺术魅力,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收获希望、收获自信、快乐成长。

总之,只有科学化,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才能使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位,才能使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全面发展,才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建设和谐校园。

作者:许冰 王洪军

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军队院校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析

摘 要:管理精细化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追求的目标。本文深入剖析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施原则,从教学管理目标、教学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监控、管理结果评估等角度探讨了精细化教学管理有效实施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策,为军队院校推行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院校教学 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是军队院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學管理活动是否规范、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从现代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精细化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往往注重整体轮廓,缺乏精细分析和精益求精的意识,这些在当前军队院校教学管理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求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精髓,针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改革,为全面提升军队院校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思想最早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来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目的。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建立在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它关系到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求。

(2)管理范围。精细化管理的范围是组织管理的各个单元和各个运行环节,通过系统研究,进而在原有管理基础上实现管理效能的改进、提升和优化。

(3)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的对象是各类社会组织,包括企业和教育机构等等,但其关注点更多地放在面临转型期、管理提升期的相关组织。

(4)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阶段运动,而是永远求精的过程,是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要求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其核心是实行刚性制度,规范个体行为,强化责任落实,追求明确目标,形成良好文化。

(5)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体现在通过对岗位职责的系统化和精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手段,引导个体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和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使管理工作走上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军队院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2 精细化教学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军队院校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规范化原则。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了实施规范,才能使“精、准、细、严”有客观的依据,才能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就是在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中将工作单元的确定标准,工作单元相互关系的描述形式,工作流程的实施要求,各项工作的目标、主体、要求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具体的文件加以规范。

(2)细化原则。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讲,细化包括管理思维的精细缜密、管理内容的精细设计、管理过程的精细操作等。从时空维度看,表现为横向细化和纵向细化,从工作角度看,表现为衔接细化和责任细化。而教学管理的细化则往往通过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和责任细化综合予以实现。

(3)协同原则。实施精细化管理应将教学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确定基本的工作单元以及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管理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要求。

(4)量化原则。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量化是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根本依据,在管理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数据规范或标准,注重教学管理各环节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及时性,并通过数据分析衡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5)操作性原则。制定的实施规范和工作要求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细化职责、布置工作要提出完成时间、质量要求、明确执行标准和考核办法,做到细节清楚,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3 精细化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3.1 教学管理目标精细化

在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教学管理目标的精细化。根据教学组织的实施过程,教学管理目标横向可以划分为教学准备阶段目标、教学实施阶段目标和教学考核阶段目标。根据每个阶段责任主体的分工,又可以划分为大学层面、院系层面、教研室层面、教员层面的教学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管理目标体系。如教学实施阶段的教员管理目标,具体可表现为教案准备情况、教学实施情况、听查课情况、学员反映情况等。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于不同阶段还可以细化,进一步明确各阶段工作的分段目标。随着目标的不断细化,各级管理责任主体可以非常明确地辨识出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了解要做哪些事情?由谁负责?哪些人参与?怎么做?何时完成?达到什么标准?等等。

3.2 教学管理流程精细化

教学管理流程的确定实质上就是探索教学管理规律、寻找管理重难点的过程,也是查找瓶颈和短板的过程。在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流程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关键问题:一是流程信息全面。应该包括该管理流程的实施目标、实施主体、时间节点、管理要求等;二是流程关系清晰。流程中上一级的输出点作为下一级的输入点,所有环节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环节与环节之间关系清晰、目的一致,进而形成以环节流程为主线,以工作职能为重点的管理模式;三是流程重难点突出。需要分析影响整个管理过程的关键流程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应对措施。

如新教员试讲工作,流程安排应在教学任务下达之后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目标涉及教学能力评估、教学内容熟悉程度、课程准备情况等,评估主体涉及院系主管领导、教研室领导、督导专家等等;关键点是对教学能力作全面评估,为正常课堂授课做好准备;实施办法和改进措施是加强课前的试讲、说课,或指定专家为其作授课能力辅导等提升其教学能力。

3.3 管理过程监控精细化

严格的管理检查、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实施不同阶段的特点,应该在每个环节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职责要求,使之标准化、明确化,进而构成教学管理过程监控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该项工作可以与管理流程精细化相结合,在流程制定过程中,明确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要求。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监控包括管理监控的责任主体、监控的标准、实施办法、操作方式等内容。如对于教学实施阶段的管理监控,可以从课堂授课、评教评学、专家听课、学员反馈、作业辅导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并落实到不同的实施人员;课程还应实行严格详细的教学计划制度,明确每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和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精细到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以此作为管理监控的根本依据;同时,采取大学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期末学员评教机制等促进教学管理过程的有效实施。

3.4 管理结果评估精细化

教学管理结果的评估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最后关键环节。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结果进行量化,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处理,可以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有效监控和合理调节。

教学管理结果评估的精细化主要涉及管理结果的科学分析以及整改措施的提出和落实。如可以采取院系内部评估为主,结合上级检查和评价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对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查找影响教学工作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完成教学管理的闭环,以达到规范教学管理、持续改进提高的目的;对于整改措施,可以考虑在提出改进建议的同时,适当结合奖惩加以落实。如制订“院系教员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明确教员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流程和奖惩办法,全面涵盖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学员培养质量、教学评价等各个環节。

4 结论

精细化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观念转变、运行体系构建、具体推进方法等多方面内容,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交流与配合,需要各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文从教学管理目标、流程、过程监控、结果评估等角度提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办法,期望能够为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提供参考。随着各院校对精细化教学管理的不断重视和持续研究,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一定会不断深化发展,充分发挥出服务教学的巨大潜能。

参考文献

[1] 钮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19-122.

[2] 汪中求.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吴耀光,吕建宏.军队院校精细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

[4] 陈蓓.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50-52.

作者:刘志涛

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中职学校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及试验研究分析

摘 要:随着中职学生生源的普遍减少,在中职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具有可行性,它既是中职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管理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在中职小班化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交流关注策略、自主参与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和活动教学策略。受中职学校发展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专业性质的差异和教育意识的影响,在中职实施小班化教学还存在一定难度。

关键词:中职学校;小班化;可行性;策略;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大班授课制已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中职学校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相比于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职业能力。为构建中职学校小班化高效教育、教学,实现更好的职业人才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根据“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我校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及实验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给中职学校一些操作建议和启发。

一、 可行性分析

(一) 生源的逐渐减少

生源问题是很多中职学校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国家大力扶持中职学校的建设发展,但随着高中义务教育的逐步实施,以及各大高校的大量招生,很多初中学生都怀着自己的“大学梦”和对“读中职没有发展前途”的个人思想选择了读高中或放弃学业而步入社会,生源的萎缩成为很多中职学校的普遍现象。如以下是我校近六年的招生数量: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人数<35人的班级有10个,超过班级半数。不可否认,生源的减少会给中职学校发展带来一定发展危机,但也使得中职小班化教学成為一种趋势和选择。

(二) 中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生源的逐渐减少是中职小班化教育开展的外在不可抗原因,那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则是实行中职小班化教育的内在要求。

小班化教育并不仅是在班级人数上简单地减少,也不只是教育活动形式的简单调整,更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简单变化,而是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制度创新。小班化教育其核心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保障。小班化教育通过控制班级学生人数,提高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让每个学生充分接受教育,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权利,其对个体受教育充分程度的关注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中职学生教育是以职业发展为指导方向的,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传统的批量教育将被个性化教育所取代,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实现有效教学和管理的要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叛逆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存在不少心理问题,从而给中职学校的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以我校为例,现人数最多的班级为一年级1812会计班,人数达60人,班主任除了要做各种资料工作,还要花很多时间去和学生沟通交流,管理各种班级问题,让班主任身心疲惫。而在上课时,对于一些人数较多的理工科班,课堂纪律管理也成为很多任课老师的烦恼问题,很难有时间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有时一个老师同时任教几个人数较多的班级,作业批改和考核评价也不能做到精细化,工作强度高但教育教学效率低。采用小班化教育可以减轻教学、管理的负担和压力,为学生和教师“松绑”,并促使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 实验研究分析

(一) 调查数据研究结果分析

为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师生中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

1. 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支持率

群体支持赞同

教师≈96%

学生≈92%

2. 小班化人数范围

人数群体 15~2526~3536~45

教师认同比例≈18%≈77%≈5%

学生认同比例≈30%≈63%≈7%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中职学校实行小班化教育是大部分师生都支持赞同的,特别是很多处于教学教育一线的教师,面对大班教学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是深有体会的。而在人数方面,根据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分析,在不同地区其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我校调查认为人数太少上课缺少气氛,课堂活跃度低,人数太多难以关注学生个体,因此普遍认为26~35的区间是比较合理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此区间的班级也是不少的。

(二) 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1. 交流关注策略

相对于传统大班化的密集式教学,中职小班化教学的氛围是比较宽松的,由于班级人数的相对减少,所提供的交流空间就更大,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指向性更简单和明确,学生得到的关注就更多。在中职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通过观察熟识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谈话、交流方式和学生拉近距离,增加师生的亲近度。实践证明,与中职学生交流度较高的老师得到学生的认同度都比较高,很多中职生除了学习知识,内心还渴望与外界的交流,倾诉自己的想法。中职小班化让师生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交流机会,塑造了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被增强了,学生之间情感更加紧密,生生关系更和谐,班级氛围更团结。

大班化交流模式

小班化交流模式

如图所示,和大班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师生、生生交流空间更宽松,学生的主体被放大,得到更大的关注。

2. 自主参与策略

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来就不强,在大班式教学中,由于教师无法关注每一个学生,以致有些学生很容易成为被忽视的一群,“不主动、不参与”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激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学习不是被迫地参与,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需要。在中职小班化教学中,对于积极主动的同学我们要保持其主动参与性,并让这些同学带动起其他同学。对于主动性较低的同学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其参与一些简单性的教学任务,使其取得一定的成就感,逐步提高其学习和表现的自信,然后再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参与的习惯。小班化教学最基本的就是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每个人都得到表现、锻炼、成长的机会。

3. 合作学习策略

采用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的常见策略,特别是小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协助能力。在本次小班化实验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摒弃大班化的小组合作存在的组多、人多的问题,小班化合作学习显得更加集中、有效。如以二年级1705机电班为例,该班现有人数21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性格、成绩将该班分成5小组,每小组4人左右。在进行小组合作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参与,选派一人做组长,负责组内任务分配和组内活动组织,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并不定期进行责任互换。与平时非合作学习相比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讨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并通过组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使知识与技能产生互补,懂得形成自评和他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制定合理的奖励和评价机制,注意观察小组活动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促进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

4. 分层教学策略

所谓分层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相近的学习群体并区别对待。采用分层教学策略,教师必须要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因素,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如1707班现有人数20人,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采取了“优(7),中(9),差(4)”的分层策略,对不同群体制定了不同层次的现实目标和发展目标,从而降低了中、差生的学习难度和压力,让他们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也让优生得到了自我发挥的空间,进一步增强表现力。针对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相应地采用不同层次的检测、考核方式,如作业的布置和书面的考核,可以设置不同形式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检测。采用分层教学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但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的情况变化,并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层次,适当调整学习层次的变化。

5. 活动教学策略

中职生具有喜操作、爱活动、好竞争等“喜动不喜静”的性格特点,在中职小班化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是学生较感兴趣的策略之一。在中职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让课堂“动”起来,如操作、游戏、说话、扮演、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本次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科及教学内容,我们在小班班级开展的活动涉及口语交际、情境模拟、综合实践等方面。实践结果证明,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而且活化了教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更深入。开展活动教学,必须要事先对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既融合教学知识,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引導和调控,活动不仅仅是几个学生的个人秀,而是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问题分析

在中职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虽然具有可行性和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但在中职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多方面条件约束,在各地区职业教育中,小班化的推行大多停留在研究阶段,实施的比较少。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有:

1. 学校发展条件的限制

要实现小班化教育教学首先必须要有外在条件的支持,如我校现共有在校生约1500人(三年级暂行顶岗实习),但教学课室只有62间,其中包括电脑室10间,电教室6间,实际用于正常上课的46间,二年级有18个班,一年级有26个班,剩余课室很少。足够的教学场所是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硬性条件,如果场所不足就无法实施小班化教学。同时与大班化教学相比较,从学校整体的管理来说,小班化教学需要更多的设备、资源、人力支持,如果学校缺乏相应的条件,就只能采取大班化的节约式管理策略。

2. 专业性质分布的不均衡

从上表二年级各班现有人数可以看出,我校不同专业的班级人数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其中汽修、电子商务、网络专业的班级人数较多,普遍达40人以上,商务英语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数最少,分别是7人和14人,这就呈现出两级化的不均衡现象。专业设置和班级人数、性别分布的不平衡这是中职学校的正常现象,但却给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汽修专业人数多,在专业老师、课室、实习设备不足的限制下,只能实行大班教学。商务英语人数过少,也不利于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缺乏课堂凝聚力和氛围。

3. 对小班化教学认识的局限性

在中职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不是让班级人数达到小班化标准就可以了,除了涉及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也包括教学意识的改变。实施中职小班化教学,是为了打造“精品职业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集中最好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教育手段和方法,取得最大化教学教育效果。班级人数只是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外在形式,其本质在于“教育”本身。相比大班化教育教学的粗、宽、泛,小班化教育更讲求细、深、精,对教师的工作要求也更高。

在中职实行小班化教育虽然存在一定的阻力,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行的。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中职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只要我们继续结合实际深入探讨,不断创设条件,解决存在问题,中职小班化教育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得到更普遍的推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黄晓梅.中职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

[2]朱建玉.调动每一名学生,凸显小班化教学优势[J].教书育人,2018(22).

[3]骆仲冕.班级规模与课堂教学之间关系的多角度思考[J].广西教育,2018(21).

[4]黄丽婵.浅谈小班教学在职业中学教育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5]于红.关于在中职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校园(中旬刊),2013(12).

[6]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小班可以这样做[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7]邵光华,仲建维,徐建平.优质公平视域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高惠华,李爱忠,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高惠华 李爱忠

上一篇: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论文下一篇:初中有效性化学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