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家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成了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具有国际视野地结合了国外高校培养模式的经验,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1: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摘 要: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如果没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那么国家的未来发展就没有了保障。在教育的发展中,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培养中,商科学生在应用型高校的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重视商科学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教育才能做好。本文是对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体系

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教育,在教育的发展中对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应用型高校在实践能力上是十分重视的,只要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建设工作。在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中,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商科学院中重点培养的两个方面,创新和实践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将商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好,才能为做好商科学校的建设工作。

1 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

创新能力在应用型商科学校的建设中是十分关键的,高校商科学生在主要是在实践能力上进行培养,在这样的要求下就需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创新能力标准,有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标新立异,将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来,但是有很多人对创新能力标准并不了解,不同的学者对创新能力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以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阐述:

1.1 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有着多维性

创新人才标准的多维性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创新人才需要有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这一思想有着抽象性,这一理念虽然被众多的学者所认可,但是也有着很多的人对这一特征并不认可,因为创新意识主要是在民族、性别和年龄上对素质的衡量,将素质与能力结合在一起,而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维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需要将多维性创新标准结合在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教学中,做好实践和创新能力,要对创新型人才的建设有着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应用型商科学生的教育中,需要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做好,这样才能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1.2 创新人才标准有着多层次性

创新人才标准有着多层次性,这一特点会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方面需要面对现实,要将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准确的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另一个方面是要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進行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后就是创造新技术,可以使用新的思维方法有效的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学习中,应该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综合性的教育,这样才能将应用性高校的教育工作做好,不同的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在标准和学习上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样是无法统一的,需要对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统一的培养,教会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国内教育学研究成果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具有独特性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叫作创新能力。将创新能力与“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博士层次创新能力体现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文字中产品、项目和技术三个词汇多次被提及,能力标准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关联紧密,博士硕士能力标准有区别。

2 应用型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人的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或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表现离不开了具体实践,能力标准来自于实践。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教改重点是教学体系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标准统一。

在高校的教育中,创新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如果没有将创新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那么对创新的意识和重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在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需要将实践结合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这样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才能做好教学体系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也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创新人才建设做好,只有将自身的工作做好,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这对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教学是十分有益的。创新能力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就是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着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的特点,如果没有将这几大特点掌握好,是无法做好应用型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如果遇到了较为专业的问题,需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将专业教学体系做好,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着多样性,这样用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激发积极性。

作为教师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工作,需要进行基础性教育,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作为学生也要有所收获,不能一味的进行具体的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中是十分关键的,作为商科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课程学习。作为教师,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要将课堂的讲述与实际教学结合,我国应用型高校商科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是在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缺乏,因此,国家对高校商科教学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商科学生的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让应用型高校不在只是一个名称,能够真正的成为应用型高校,图1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整个框架。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高质量的知识。高质量知识的特征,首先,是知识的多类型、多方面。预设实践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决定着所需知识“多”的程度。其次,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训练,有助于知识在头脑中组织方式上有序存放和形成网络化的结构,提高在解决问题时的知识检索效率,实现思维经济化。本科教学体系,前两年低段年级课程解决用于学生知识数量储备问题(知识基础能力);知识合理结构(知识运用能力)形成则由后两年高段年级课程完成。知识基础能力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点状或者片段的记忆、储存和提取,可以通过选择题、判断和简答题等书面形式进行训练;而知识运用能力则提升到面对特定实践问题时,大脑知识网络化检索、系统化整理。是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提炼的思维过程,训练要以基于“项目”者“产品”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3 基于技术目标的商科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缺乏明确的技术能力指引。如金融专业,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掌握了什么能力?是否读完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经济学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就达到了专业人才标准?目前大多数金融专业对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描述是: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银行证券和保险从业技术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没有具体的“技术”和“能力”界定,对人才核心价值含糊其辞。培养目标不确定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自我认知期望,也不能达到行业对专业人才标准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平台建设的第一个重点,筛选确定专业培养技术目标,重新梳理现有教学体系,尊重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形成的规律,并以此为主线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并以课程群形式呈现培养计划。

二是缺乏扎实的实践课程支持。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在企业的发展中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没有将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那么是无法将整体的教学水平提高上去的。商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课程作为指引,当然,这些课程并不是纯理论性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商科学生的实践课程就是要不断的培养新时期的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的方向,那么就要将技术与实践性教学结合在一起,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的也需要技术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但是现在的教学在技术上是极度缺乏的,这样就使得实践课程失去了实践的价值,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技术的培养上,商科学生没有将企业发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掌握透彻,那么有如何能说是应用型高校商科学校的学生呢?缺乏扎实的时间课程的学习是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不断的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变革,一定要将特定的专业性思维作为重点,将实践性课程作为教学的重点,让课程仅仅是作为载体,这样的教学才是学习中的重点。

三是缺乏实践检验和技术能力认可。相对于工科专业完善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系,商科专业学生实践一直处于自由和分散状态,实习質量难以保障。另外,商科行业技术资格认证曾经备受争议,2014年国家对职业证书发放机构进行了整顿,技术资格证书认可度得以提高。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向用人单位佐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不仅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且,认证机构考核知识难度和专业技术含量信息会反馈回学校,促使学生反省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紧迫感。建立校内教学体系与校外行业认证体系的对接是教改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第三个重点。一个符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商科学生创新能力,主旨是弥补和修正现存的商科教学体系中的缺陷和弱项,通过提炼的培养技术目标建设一个内容充实切有成效的教学体系,获取业界更高的技术认可度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4 结论

中国教育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大政府和强经济大背景下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办学思维模式并不容易。在各行业全面进行升级转型的时代特征下,提升商科院校学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关系到高校和专业的生存问题,也是教改的原动力。培养能在未知探索上异想天开、特立独行,但又能脚踏实地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需要国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党玲侠.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8).

[2]花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3]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作者:许彩标

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2:

关于高校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家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成了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具有国际视野地结合了国外高校培养模式的经验,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 复合型 本科人才 合理化建议

一、概念的界定

1.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所谓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与所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一种专门的本科人才类型。这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技能,但是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社会适应能力。即本科毕业生就业之后在工作、生活、心理上能够较快地熟悉和适应,并尽快地融入环境的能力。第二,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得来的。第三,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产生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2.复合型本科人才的界定

复合型本科人才,是指在本科毕业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可以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复合,也可以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成为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在本科阶段必须要经历从通才向专才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复合型的本科人才要具有的能力特征:第一,综合能力。多重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复合能力,这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科之间相互的取长补短,并且形成综合的分析能力应用于实践。第二,创新能力。综合也仅仅是手段,目的是创新,更是在应用中创新,能够用复合的新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在当前,各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产学研脱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脱离了社会需要、教学方式不适应教学对象的发展诉求等等。因此,笔者根据自身从事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经验出发,对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基于国外相关经验比较的合理化建议。

二、培养目标的改进

本科应用型人才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被归属到5A2类,在各类不同的技术领域分设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但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人才”方面,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义,即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技能型的,更不是学术型的。作为有着较强社会经济实用性和适用性诉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求这类学生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三、培养手段的改进

手段为目标而服务,人才培养的手段也要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设定。人才培养的手段主要包括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三个方面。

1.关于培养制度的建议

人才的培养制度是指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则、规定以及实施方法、体系,制度是人才得以得到培养并且遵循制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在教师素质方面,各类高校目前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并且在相关学科领域内较为优秀,其具体标准由学校内各院系掌握。但根据笔者曾经组织的调研,学生们最喜爱的教师类型排序是“具有多年工作背景并进行相关研究的综合性人才”、“工作多年的企业资深人员(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财会工作等等)”,“从事本专业研究多年的博士或者博士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归国人员”。

因此,在高校对专业教师的招聘中,应该招聘“双师型”的教师,即不仅能够讲授本专业的知识,并且要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丰富经验,能将自己所学结合所用,能将所用揉入讲学之中,并且最好具备一定的国际背景,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研究方向。这样的师资力量,是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

其次,在教师结构上,国外的经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两个比例均大于普通本科大学,这两个比例是: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本校专职教师。这一比例有效地保证了师资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目前尚且没有哪个学校能够达到实践型的教师多于理论型的教师,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校外兼职的教师多于本校专职的教师了。因此,对于一些有志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高校,不一定要向国外同类院校看齐,但应有倾向于引进实践型教师的意识,尤其是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等都是具有极强实战性的课程,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就会开展评价中心的测量、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薪酬体系等等,因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局限于课本中所阐述的各类理论以及各种人力资源工具的描述和分类,而是必须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们使用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利用何种工具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这样的教师的丰富的经验往往不能从其在学校读到博士或者做过丰富的科研而得来,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工作,亲身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才能真正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才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教授学生。

同时,对于校外兼职教师与本校专职教师比例的扩大,在短期内,在我国、在各大高校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鼓励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即多多参加各类公司的项目,如为某企业制定其成套的人力资源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带领我们的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3.关于培养内容的建议

培养目标是基础,但是培养内容则是中介,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计划、教育的内容以及课外实践活动。

(1)关于专业设置的建议

针对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专业的设置上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侧重社会的需要而设立专业,这样专业的学生在面临招聘时都会成为抢手的应聘者。第二,专业的设置要坚持市场导向,现在市场紧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通常要求应聘者不仅要具有一线的操作知识,也要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实践,而现实情况中这几类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职业素质和学历的有限程度也使用人单位的需求进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因此,高校如果能够开设各类行业的一线操作专业,同时通过4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一线的实际操作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具备宏观层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相信这样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一定供不应求,而因为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得到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2)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对行业的透彻了解,包括对行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从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在课程的设置上才能突出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共课和基础课的组合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发达国家的课程组合类别:

第一,横段式的课程组合。德国和日本都采用这种课程组合方式,专业课排在基础课之后,同时二者之间呈现明显的阶段,这样的排课有利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扎实。

第二,纵条式的课程组合。在上述几个发达国家中,丹麦采取这样的排课方式,课程的组合以问题为导向,所有课程的安排均围绕该问题展开,这样排课方式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能力。

第三,自主式。美国的课程安排属于自主式,课程的安排没有明显的安排和强制,只有一个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大致方向,其他都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生们的自主权利较大。

在以上三种课程安排方式中,大部分高校现阶段的课程安排方式和日本、德国较为相近,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在大三大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课。笔者对高校的课程安排有如下建议:专业课程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几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相互之间有承接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绩效和薪酬是紧密相连的两门课程,应该在同一学期开设;而宏微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是具有承接性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

课程内容除了分为公共课和基础课,还可以分为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两个部分。笔者对上述发达国家的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整合方式的类别归纳如下:

第一,交融式。采用这种方式的代表国家是丹麦,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学习中融入相关的问题,使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同学们结合成课题小组的形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二,双元式。德国的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双元式的内容安排,也就是说,教学任务要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完成。这种课程安排由于是在企业的指导下校方进行安排的,因此,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理论和实践也能较完美地融合。

第三,渗透式。日本的高校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中采用渗透型的组合,美国的部分高校也采用这种方式。在渗透式中,各课程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实践的要素有机地融入到理论内容中去,整合程度较高。

第四,交替式。英国和美国的高校普遍采用交替式的理论实践结合方式。这样的方式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按照学期或者学年交替进行,并且相互配合。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在实践中消化和学习。

目前,各类高校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的整合方式应该是变相的交替式,也就是在大二、大三的暑假给学生们进行实习的时间。但是这一时间不仅远远不够,也无法将学生们的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四种方式的选择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各个院系和课程的特点自行进行设计。

4.关于培养方式的建议

既然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上一定要更加实用性和具有实践性,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如果力图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应该将教学的中心从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强调实践性,即坚持以实践为本,时刻以学生未来倾向性最大的职业为蓝本进行教学,多采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二是要注重互动,要时刻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身参与到了课程之中。

第二,教学方法上应多样化和丰富化,不仅仅只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的考试,应充分利用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促进与企业的联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学校应该主动扩大联系机构,不仅要有企业、科研院所,一些社会团体,公益部门也应成为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

只有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化改进,各类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课题。

作者:张骏生 穆 昕

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高水平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在应用型转型发展要求下,我国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特色化不明显、内涵优化不足、实践性不强等瓶颈性发展问题,突破同质化、打造高水平特色专业成为各地方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梧州学院结合自身优势推进多项有效改革举措,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切实可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本科;应用型;高水平;特色专业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就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被提出,近年来我国地方性本科高校把应用型转型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上更强调德能兼备、以德为先、能力为重,通过加强行业对接、校企合作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实现学生具备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多能力培养[1]。但目前不少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遇到了特色化不明显、内涵优化不足、实践性不强等瓶颈性发展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2]。梧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10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获广西教育厅批准为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实践实训、创新创业、国际交流合作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开展了系列强化内涵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经过近八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历程,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使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更加鲜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机制,为同类院校开展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改革示范。

一、梧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背景与目标

特色专业建设是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制订《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了高校特色办学的思路和主要措施,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 30000个专业中遴选大约 3000个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2011 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三份文件为高校发展指明走内涵式和特色化发展道路的方向[3]。尤其对地方性本科高校,要解决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同质化、竞争力不高等突出问题,培养具有地方特色、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企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发展思路,通过应用型高校全面的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实践体系结构,办出在国内或区域内能彰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广西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创新举措就在于推行“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方面,并于 2011 年已经开始启动该建设项目,统一规划,分项进行,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全面帶动全区高等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

梧州学院作为一所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自2014年开始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一所为区域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第一线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的应用技术型学院办学定位,确立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的办学特色,“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立足梧州,服务“一区一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辐射两广,面向东南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梧州学院最具底蕴的专业,据此,作为梧州学院办学历史最长、招生人数最多的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八年建设期中一直走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特色化建设道路。针对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够明确、服务地方功能不够强等问题[4],项目实施着眼于在“同质化”专业设置中发现差异,着眼于树立以地方社会经济为中心,与地方社会共发展的理念。作为广西区内较早着手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专业之一,经申请2010年获批为国家教育部第七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后,2014年梧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广西教育厅批为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学校目前已有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与区域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为抓手,把服务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历经十年的应用型专业改革道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越式转型发展。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平台,以专业学科竞赛为抓手,开展多项力促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举措

1. 建立并及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动态调整。依据市场及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每年通过对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区域的行业从业人员作访问、与行业专家及同行专家开展论证讨论,对新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特征、内容及时进行分析总结,适时适度结合专业资源和优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体系等作灵活调整。确立了“主要面向珠江-西江经济带与东盟国家,培养适应中小企业国际化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以“知识、能力、素质、品德”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构筑了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涉外从商能力为核心的打通第一、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立了创新学分,建立了校内、校外互通的人才培养机制。

2. 实现课程体系创新。其一,实行“以模块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厚基础”的要求,对学生基础理论素养以基本经贸理论掌握为标准,同时结合本校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情况,在专业限定选修课的设置分“国际物流方向”和“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对专业方向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进行分类化培养,也有利于夯实这些学生的理论基础。其二,由于课程体系调整需要扩大应用型课程学分比例,在既符合教育部本科课程规范前提下,又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必修课作充分、准确调整。结合本校与本地域的特色,合理开设具有鲜明个性且能优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让课程结构更合理、更吻合专业特色。为此,适当删减某些专业理论课,压缩课时,压缩学分占比,增加等分特色基础课程。比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由现有普遍为108课时压缩为72课时,增加学时数为34学时的《趋势经济学》课程。其三,适度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范围,提高选修课课程结构维度和深度,划分不同的专业选修方向,加强专业技能课实践课时及实训课之间的联系及融通。在保留原有专业技能课开全的条件下,加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内涵教学,增强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进出口贸易实训》、《海关实务》等的一致性和结合性。扩展更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训教学。其四,学科竞赛驱动下进行课程体系创新。竞赛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人才培养才是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学科竞赛作为导向和手段来实行课程体系的创新。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外贸英语会话等课程中通过推广实验室教学应用、双语教学应用、案例教学应用相结合。扩大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训覆盖范围。更新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软件和电子商务软件,增加购置单证实务模拟软件、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模拟软件、国际市场营销模拟软件、报关报检实务模拟软件,使得多门课程的授课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多功能实验室,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

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是梧州学院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教师有各自的学科背景,形成了跨学院的学科交叉,能够满足课程的教学与科研需要。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1人。18人中有国际商务师2人,“双师型”教师7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7人。除了本校的优秀教师外,授课的教师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及培训机构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政校企合作,以真实商务项目运作为平台,聘请区内外涉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的操作人员对实验员和实训授课教师进行培训,聘请国内对外贸易或商务领域实训教学领先院校的专家学者来进行师资培训。同时,鼓励实验员与授课教师到商务企业兼职或短期顶岗就业来加强对实务操作的认知,到对外贸易或商务实训教学领先的院校去进行期限不一的学习与培训,不断加强对专业实训与实验教学的认知。创新了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保证了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应用性”。

4. 利用学科竞赛形成的学生广泛参与度与品牌引领,促进应用型全程实训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以课促赛、以赛拓课、课赛结合”的理念,根据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无纸化操作”、“贸易便利化”、“全球买、全球卖”等变化趋势,结合当前国内行业内具有影响的部分学科竞赛,集中优势,重点抓好全国POCIB综合技能大赛和全国OCALE跨境电商大赛,充分发挥品牌学科竞赛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延展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通过前期对低年级学生的宣传和培训,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努力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中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在选拔和参赛过程中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后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合作真实项目运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出一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5. 着力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政校企“多向嵌入式”合作打造高水平多层次实习实训实践平台。根据梧州学院应用型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及方案,设计联合的人才培养途经、构建联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造新的条件基础上,保证人才培养平台正常运行及合理规划,实现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创新型的涉外人才。自2006年以来梧州学院与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校外实践教育方面的合作,着力为梧州学院大力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基地以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实践平台,辐射各类具有涉外业务的各种类型企业单位及部门,确立了“与小企业灵活合作,与大企业稳定合作,全方位对接行业”的多层次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方案,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梧州学院-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于2013年相继获批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并于2017年完成建設期各项目标,面对梧州学院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基地采取了行业讲座、课程实习、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合作模式。探索开发了多项基地功能,在实践教学、职业资格培训、申报科研项目和产学研结合上进行合作,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中心,辐射商学院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等多个专业。

三、特色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经过八年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梧州学院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使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更加鲜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机制,为本校其他专业及同类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其应用及推广价值主要表现为:

1. 对梧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4级至2017级教学培养方案逐步进行了修改,按照应用项目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化内涵特色化专业改革。专业学生基本能够用英语与外商进行商贸洽谈,30%以上的学生能够用东盟国家的语言或文字与相关国家的客商进行商务活动,以后逐步推广到整个专业。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2. 由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成绩也逐步提高。自2014年起,组织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蝉联全国特等奖;2016年将该大赛推广为覆盖整个专业的专业实操培训,并获得一等奖;2016年、2017年国贸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跨境电商大赛均获一等奖,大大提高了学科竞赛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受益面。

3.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通过校政企合作,实现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无缝拼接,较大程度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涉外人才所需,建设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对同类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起到示范性作用。在2014年教育部对梧州学院进行的评估中该基地建设工作获得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赞扬。专业学生自2015年起在梧州市网商商会下属多家人造宝石出口企业进行在岗实操,获得用人企业的高度评价。

4. 近年来专业老师在省级以上公开杂志发表16篇教学改革论文,专著2本,应用型教材3本。教学改革中一些可行的经验得到广西及省外多个同类高校和同行教师的推广,专业建设成果于2017年获得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5. 积累了一定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批交换生、自费留学生及具有一定经验的外事工作人员,积淀了一定的国际人脉基础,拓展了专业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张婕.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5):30-34.

[2]蒋和平.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学术论坛,2014(5):154-158.

[3]张晓敏,钟铭佑.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系列成果之十[J].高教论坛,2014(1):29-31.

[4]黄达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三点思考[EB/OL].http:www.csdp.edu.cn/article/2799.html.2017-07-24.

[5]袁广林.学科专业一体化: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2):82-85.

[6]朱占峰.應用型大学特色专业“123456”建设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7(03):12-15.

作者:魏格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