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需要面对国内外双重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才能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效益。管理会计是基于现代经济制度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业中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篇1:

基于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研究

摘 要: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项目绩效管理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组织管理的中心内容,是企业落实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项目绩效管理可以得知,较少有研究涉及系统式思维项目绩效管理,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将联系实际情况,从系统式思维项目绩效管理基本情况入手,结合导致其出现误区的根本原因,重点研究如何系统改进项目绩效管理,以便为绩效改进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系统式思维 项目 绩效管理 根本因素

项目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离不开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每年只有不足30%的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预算以及质量标准要求下完成,绝大多数项目都在中途因各种因素终止。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基于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

1 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

1.1 系统式思维的含义

系统是指具有2个或2个以上元素的整体,要构成系统必须满足3个条件,分别为:所有要素发挥作用、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依赖,即便是分解以后的要素也要依赖于整体,只有达到这3点才能称为系统。系统式思维过程主要有3部分:第一,拥有包容系统;第二,能够解释包容系统的属性与行为;第三,通过包容系统作用与其中所具有的功能来诠释系统属性[1]。

1.2 系统式思维的特征

对于系统式思维来说,它所关注的不仅是系统内部,还有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要了解系统属性仅仅依靠系统元素是无法实现的,一定要考虑到各个元素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同时也要了解元素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环境并不能被系统控制,但环境变化却能够影响系统,导致其出现偏差[2]。通过了解系统绩效得知,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能够影响系统绩效,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到系统绩效。

1.3 以系统式思维为基础的项目绩效管理中应坚持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企业项目绩效管理往往存下以下问题:首先,企业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项目隶属于企业,项目推进也要依制度而行。但项目推进因时因地而异,也就由此出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制度本身欠缺灵活性,如,继续坚守规章制度,议而不决,可能错失良机。其次,项目组是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组建的,随着任务完成而解散,因此,团队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项目经理权威建立困难。为适应这些变化就需要引入基于系统式思维的项目绩效管理,但在应用该管理体系时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与技术(广义概念)的和谐。对于所有项目来说最不能缺少的3大要素分别是人、过程和技术,这也是项目系统架构的基本内容。根据系统式思维得知,三者所具有的属性与关联性能够决定系统绩效,如果将三者分割开就会导致项目系统绩效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项目绩效丧失。但只要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其他两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重视三者之间的联系[3]。

第二,坚持动态的项目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因此,要从全过程来动态考虑。一个完整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绩效计划、项目绩效执行与沟通、项目绩效控制、项目绩效考核、项目绩效反馈几个部分。[4]这几大部分是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通过对过程的动态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项目运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三,坚持组织和个人评价相分离,这并不是说不再考核个体,而是要把绩效考核的关注点从对人员的考核转向对团队的整体考核。项目绩效考核可分为个体层面考核和组织层面考核。过分注重个体层面的绩效考核很容易忽视优秀团队的互助和协同效应,且很容易出现项目成员损他人绩效而利己绩效的情况。而过分调整组织考核则可能忽视个体成员的贡献,造成成员的懒散和“搭便车”现象。所以,这里说的个体和组织绩效考核的分离,指的是辩证的分离,而不是绝对的分离。[5]

2 导致项目绩效管理出现误区的根本因素

在企业中实行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推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发现,在所有导致项目失败的原因中,因项目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出现问题的只有10%,50%以上的项目流产源自于项目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竞争对手的强势介入、客户临阵倒戈或公司战略方向调整。就是说,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项目失败是因为项目成员没有认真工作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而这种思维就是常说的机械式思维[6]。

2.1 机械式思维基本情况介绍

所谓的机械式思维就是将所有事物都看作是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使用的机器,也就是指人们在理解事物的同时所使用的方式具有机械性。对于机械式思维来说主要有两大特性:第一,机械式思维所关注的内容是事物内部情况,同时也包括事物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第二,机械式思维认为要改变系统整体首先要改变局部,也就是说如果整体出现了问题,一定是由于整体中的某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如果优化了各要素性能,那么整体性能也会随之得以优化。[7]

2.2 以机械式思维为基础的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机械式思维来管理项目绩效,会使管理者过于关注项目局部所出现的问题,缺乏对项目整体的把控。这样也就导致项目绩效管理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首先,机械式思维将改善项目成员行为作为做好项目绩效管理的重点。由于受到机械式思维影响,管理者往往认为项目成员是产生项目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并因此产生错误管理假设,如,将绩效问题的出现归咎于项目组成员消极懈怠,或归咎于项目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执行不力等等[8]。这种情况下,项目成员就会被当作机械零件,而项目就是被管理者控制的机器,管理者会通过各种方式要求成员工作,成员也会因此产生不良情绪,并可能因此导致工作中接连不断地错误。

其次,机械式思维忽视项目型组织绩效管理的特殊性,仍然按照原有组织的管理办法开展项目成员绩效管理,如,从不同组织中抽调的项目成员依然由原组织管理者进行考核。在项目性组织中,项目经理成为临时的组织管理者,理应由其对项目成员进行考核评价,一来有利于把控项目的进度,二来也有利于项目经理权威的确立。部分企业因该种考核流程复杂、人员交叉带来的设计不便往往忽视绩效管理方式的相应调整,导致项目组织松散、项目推进困难,往往会拖累项目绩效的达成。

最后,机械式思维将改善局部绩效作为改善整体绩效的基础。在机械式思维影响下,管理者通常认为项目整体绩效的改善来自于每个局部绩效的改善,并因此陷入了“成本世界”的误区。[9]而实际上,在项目绩效管理过程中,非瓶颈部分(关键环节)绩效的改善并不能提高项目整体绩效,相反会由此带来多种不利影响。

3 系统式思维改进项目绩效管理的实施

区分日常绩效管理和项目绩效管理,建立独立体系。就要承认项目绩效管理与日常绩效管理的不同,项目绩效管理不能采用企业日常绩效管理中的考核周期、考核指标、考核标准。所以,项目绩效管理一般不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绩效管理中,需要在企业日常绩效管理之外,根据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独立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如,赋予项目经理考核评价权,除隶属于原组织的日常工作由原组织管理者评价外,更多的评估权限还应该属于项目经理;项目绩效考核不再遵循日常项目考核的周期,可根据项目特点,灵活开展绩效考核评价。[10]

区分项目类型,配套不同的绩效管理方式。项目有长期、短期,大型、小型之分,不同类型的项目适用不同的绩效管理方法。对于周期长、人员多、流程复杂的大型项目,首先要明确项目组织、项目目标、项目路径、项目关键节点、项目责任等,可召开项目启动会、签署项目绩效责任书,一方面提高项目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另一方便提高项目成员的责任心,打消其对项目责任和项目激励的顾虑。对于小项目来说,周期短、人员少、见效快、工作量集中,项目绩效管理更为灵活,以日常跟进为主,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效率,减少了无用劳动。

侧重项目的流程监控。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过于重视结果评价,把绩效考核变成了一种“找茬”活动,并且忽略了系统的动态性,将绩效原因全部归咎于人员,忽略了环境变化给绩效结果带来的影响,而实际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如,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策略、国家政策等等的变化对项目的影响极大。持续的项目流程监控是项目有效执行的保障,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必要手段。项目流程监控不拘形式,可以采用各种有效地监控手段,如,各种会议、周报、邮件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目的是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并快速响应,调整项目目标,补充项目人员,甚而做出终止项目的决策,避免更大地投入和损失。

4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无论是人类的观念还是行为都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往的机械式思维方式制约着人的思想,限制人的能力的发挥,这就需要引入系统式思维。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还有助于改善人的思想,并因此改变着人的行为。因此,应注重系统式思维的应用,该文就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绩效管理工作人士和其他项目管理工作者带来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伟丽,温晓慧.基于系统思维的PPP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3(18):107-108.

[2] 武珅.基于标杆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3] 薛峰.企业项目绩效管理误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5):112,117.

[4] 郁勇,叶臻,薄卫彪.基于KPI的绿色建筑项目绩效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3):327-331.

[5] 冯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工程建设项目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

[6] 陈子龙.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

[7]唐新球.世纪东方商业广场项目施工单位管理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

[8]邓静.基于管理熵的房地产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

[9]徐志超.信任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

[10]姜鲲鲲.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威海市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1]王亚宁.基于项目管理目标的变电检修梯级绩效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作者:杨焕

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篇2:

建筑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

[摘 要]财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需要面对国内外双重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才能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效益。管理会计是基于现代经济制度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业中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文章对管理会计及其應用价值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管理会计在建筑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其如何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效果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业;管理会计;企业战略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两大重要分支之一,其在财务工作中,不只是要处理和核算数据,还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加工和再处理,使企业预算编制、执行、财务报表分析、资产管理、风险防范等有机融为一体。相较于传统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可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使会计差错大幅降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信息,减少企业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建筑业企业下属子公司多,工程项目地域分布广,受市场、行业政策、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等,容易发生财务管理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在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引入和应用管理会计,将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控制水平,有效规范企业经济活动,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管理会计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积极作用

(1)管理会计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绩效管理。管理会计在掌握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把企业的成本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分,把成本控制落实到岗位、人员和班组,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协调配合,从而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管理会计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管理会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相关信息,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业绩评价法等,为企业高层出谋划策,这才是管理会计的价值所在,由此,也就引导了建筑施工企业走向价值管理之路。

(3)管理会计拓宽了企业战略视野。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更需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要以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管理会计采用科学量化分析模型,通过系统数字统计方法来对企业发展趋势以及变动情况加以预测,可使企业战略更加科学,竞争力提升显著。

(4)管理会计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通过管理会计建立考核与评价指标,制定相应激励与约束措施,能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2 管理会计对建筑业企业的作用

2.1 提高建筑业企业管理水平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业企业因受到工程项目分散的特点影响,具有子、分公司数量多、分布广、工程繁杂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容易出现成本管理混乱,财务与项目业务存在脱节,预算管理侧重整体,财务核算报告之后及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既不能为建筑企业正确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管理会计可以依靠多元方法来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准确的支持,使战略、业务、财务达到三位一体的目的。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效率。

2.2 促进企业内部协调发展

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工作的增加及要求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其与企业的经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管理会计能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相关的经营决策、监督与控制等各项信息及时反馈出来,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求,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同时,管理会计还能汇总各部门工作,不会受到建筑业企业项目多、项目部独立性强、各部门互通交流少等的影响,能将信息孤岛状况彻底消除,避免参建方因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进而推动企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进步。

2.3 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管理会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将成本控制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并明确全员的岗位职责,使之做到既分工明确,又能较好地进行协调配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而实现资源科学配置,减少不合理的资金支出与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此外,管理会计也使得企业战略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引导企业从战略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与控制,应用科学量化分析模型,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发展现状并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从而使企业战略更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促进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3 管理会计在建筑业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家为推进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与制度,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推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受此推动,建筑业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也越来越了解,并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建筑业企业有了更多机会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使得建筑业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及其应用日益完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从具体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在建筑业的应用,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3.1 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传统的建筑企业生产方式一般比较粗放,对于会计核算比较重视,对于内部控制与管理相对轻视,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资源得不到高效、合理地应用。同时,建筑业企业基本都采取项目部管理模式为主,这容易导致预算缺乏合理的支撑数据,甚至会偏离实际。虽然引进了管理会计,但建筑业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没有充分、完全地认识和重视管理会计的工具作用,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导致企业的管理工作十分被动,甚至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动力和活力。

3.2 管理会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来作为依据,就会导致管理会计工作不够规范,员工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时也会过于随意,这会极大地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成效。由于建筑業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属于新兴的事物,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工作不够深入,还流于表面,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工作进程和应用效果。

3.3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业企业虽然经营项目单一,但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的经营数据非常庞杂,且信息量大,建筑材料种类和建筑机械设备非常多,工程管理与施工人员复杂,管理难度也比较高。虽然现在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日益深入,但建筑业企业还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管理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是非常广泛,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其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整体上信息化水平不高,业务、财务、管理相互独立,经常发生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而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

4 提升建筑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效果策略

4.1 提高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知

管理会计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建筑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要深刻地明白这种现代管理理念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及时转变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学习和掌握,并结合企业实际,将其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筑业企业投资大,成本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就会导致项目投资重大失误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因此,企业管理层要明确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在相关的经济活动中科学应用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战略性发展支持,推动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4.2 完善建筑业企业管理会计制度

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制度,科学制定管理会计的运作流程,这样,在管理会计应用中才能有章可循,使管理会计和员工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进而促进效率与质量提高。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以激发全员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此外,还要建立责任制度,对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进行细分,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工作,尽量避免一名管理会计负责多个工程项目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管理会计的工作失误。

4.3 建设高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的获取,需要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平台,各部门及时准确地进行沟通协作,可以使企业会计数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共享,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信息联通,从而能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精确地衡量、规划、预测、评价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与业绩控制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更加精准、可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决策支持、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存货控制和业绩评价六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缺一不可的。在具体建设实践中,建筑业企业要及时转变思想和管理理念,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采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最好是先选取试点子公司进行,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面,逐步推进。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力与水平,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5 结 论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将其应用于建筑业企业管理中,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与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筑业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以管理会计为理念的管理框架,提升资金利用率,加强成本控制,以便有效预防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为企业赢得更多战略发展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更加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金萍.管理会计在建筑业的应用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9(4):128.

[2]李涵.新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8(13):135-136.

[3]解庆平.基于建筑业的管理会计应用探讨[J].当代会计,2018(1):30-31.

[4]袁炜.管理会计在建筑业的应用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29-30.

[5]晓华.管理会计在建筑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7(5):14-15.

作者:郑云博

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思考

摘 要: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模式,建筑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模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作为论述切入点,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最后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效益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房地产市场进入“去库存化”阶段,相比当前房价过高的背后是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参差不齐,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建筑项目的品质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以此满足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当前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因此无论是从房地产市场而言还是从社会民生角度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是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房地产进入了“去库存化”阶段,以往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再,尤其是以满足刚性需求的建筑工程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降低,因此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是降低建筑施工风险的必要选择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投资大以及风险系数高的特点,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率不仅是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消除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有利于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系数。例如建筑企业通过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避免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资金以及质量受到影响。

1.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能够优化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市场主体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中小型建筑企业往往通过挂靠资质等方式获得建筑工程项目,影响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而集中资源参与市场的竞争,最终提高我国建筑市场的整体质量。

2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日益成熟,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模式实现了多样化,具体的创新模式有:DBB工程管理模式,即设计-招标-建线性顺序进行模式;合作伙伴模式,该模式主要施工兼顾各方的利益来进行管理的;PEC工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PPP模式的具体形式,其主要应用于较为复杂、投资额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中。

综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从整体面而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是科学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各种违规现象比较突出。以工程分包为例,我国相关法律允许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的工程分解给他人进行转包,但是转包施工企业必须要具有相应的资质,然而现实缺失很多转包主体在资质上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二是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安全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但是很对施工企业为了追赶进度,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他们往往会忽视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施工现场没有购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对施工人员尤其是从事专业设备的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导致他们无论是在自我保护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表现得不知所措,最终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當然最主要的就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实际效果,很多施工现场管理甚至连基本的安全管理部门都没有设置。三是建筑施工的监理机制不完善。监理是监督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我国监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监理中还存在监理单位恶意竞争,导致监理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在某施工项目管理中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基于共同的利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阻止,结果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对策思考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以及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创新现场管理理念,强化人性化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所产生的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一是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投资比较大,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注重细微之处的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例如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往往会忽视对剩余建筑材料的管理,结果造成剩余建筑材料往往被建筑废品处理,最终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剩余的建筑材料用于其他建筑项目,从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二是树立绿色管理的思想。在高污染的环境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必须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管理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积极推广高效、绿色的新型环保材料,并且规范相关的施工流程,通过量化管理实现施工的低污染、高环保效果。

3.2 创新施工管理模式,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

基于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模式。认真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首先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现场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的事后检查的缺陷,实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的施工管理模式。其次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制是项目施工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提高施工的进度,并且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合格率,以笔者参与的某项施工项目管理为例,通过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将施工现场的相关安全检查合格率提高了97%。另外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避免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后加大计算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基于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施工企业也必须要及时应用高端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3.3 强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创新是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所包含的高科技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只有通过创新管理技术才能实现施工现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施工企业要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智能网络环境下,通过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对项目工程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大大提高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项目管理数字系统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绩效管理体系、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以及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等;其次强化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必须要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应用计算机的专业能力。施工管理创新不仅是理念上的创新,而且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必须要通过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

3.4 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制

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主要应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将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确立下来,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有章可依;二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确保企业法人财产权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精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随着管理方式向着多样化、法制化和系统化方向的发展,需要提高对管理人员的素质的要求,提高管理创新意识,深化施工质量管理内容,保证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得施工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预期的目标,需要引起所有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不断的进行施工管理的优化创新。

参 考 文 献

[1] 余春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6).

[2] 方筛宝,孙娟.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的思考[J].新经济,2015(04).

[3] 刘雅娟,毛立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J].山东冶金,2010(04).

作者:冯晓荣

上一篇:国有商行客户关系管理研讨论文下一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电力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