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是指在新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切合时代需要,切合孩子们身心成长,是孩子们能将本身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并与文本之间互动对话,从而能反思及实践的本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 篇1:

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探究

[摘要]新课标理念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忽视教学的实际,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错误的。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疑难內容必精讲,情境体验可趣讲,因材施教需活讲,课堂应变要巧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讲授

国家教育部在新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但也让部分教师谈“讲”色变。他们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嫌疑,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而忽视教学的实际。实际上,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发挥讲授的作用,做到精講、趣讲、活讲、巧讲,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疑难内容必精讲

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教师主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授业”,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与运用。如果内容过于疑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任务更好地进行下去,完成教学目标。“解惑”,要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因此,教师忽略教学内容的实际,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错误的做法。

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强调,教无定法。在思品课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尤其在疑难内容上,既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又要发挥教师讲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当然,教师的讲授不是泛泛而讲,而是针对特定知识点的精讲,以求做到举一反三。例如,九年级《民族文化的力量》的教学。在讲到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的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事例进行精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教师的精讲,把深奧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东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情境体验可趣讲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要求发挥情境体验的引导作用。情境体验,在教学上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前五种情境都是运用直观手段,而语言描述情境强调的是直观手段和语言描绘相结合。即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带有丰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提高感知的效应,让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境体验。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情境体验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受到教育熏陶,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例如,九年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中国传统俗语中的“借鸡生蛋”来趣讲,明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可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教学过程中创设或引人情境,主要是为了达到动情明理的作用”。教师的趣讲,增强情境体验的效果,让教学创设的情境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案例和图片,而是具有了声音与动作,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内心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须活讲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最先是由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提出的,其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通过因材施教的活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不同的班级、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而不是苟求自己不讲或少讲。例如,九年级《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教学,知识面广且理论性强。对于尖子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少讲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比较差,如果教师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学困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课堂教学就会僵化,不但气氛沉闷,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思品课比看天书还难。因此,因材施教不是不讲,而是需活讲,灵活发挥教师讲授的引导作用。

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课堂应变要巧讲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导学案来组织教学。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的科学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强调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书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倡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在课堂应变时要巧讲。其一,学生参与度变化时要巧讲。例如,九年级《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难免出现学生不会唱或害羞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用充满激情的歌声与语言创设情境。其二,教学内容变化时要巧讲。尤其是思品课需要结合时政和社会热点,而社会时政是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应变中要巧讲,才能更好地调控课堂,而不是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在实际教学中,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但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要做到疑难内容必精讲,情境体验可趣讲,因材施教需活讲,课堂应变要巧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模型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2]何锦发,繁花春色: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获奖项目推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梁志刚

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 篇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摘要: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是指在新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切合时代需要,切合孩子们身心成长,是孩子们能将本身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并与文本之间互动对话,从而能反思及实践的本领。

关键词: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培养、实效

G633.3

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1]阅读教学之于语文教学,相当于瓶塞之于水瓶,尤为重要。

谈到当今的阅读教学,令人忧心忡忡:教育工作者寻求的大多是直奔主题的功利主义,轻忽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体验性,忽略了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脑中早已形成一个答案框架,接着指引孩子们朝着这个方向去想,去回答。生硬的语文讲解让语文课堂一潭死水,更可怕的是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不到语文厚重的无穷的美感,创新之源也枯竭了。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对很多事情的理解也包含了个人的东西,也会受网络、家庭等的影响。教师的统一要求,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成了一种奢望,更何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体验性阅读,渴望松绑孩子们的思维,释放他们情怀,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熏陶功能。正如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一、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的内涵

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是指在新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切合时代需要,切合孩子们身心成长,是孩子们能将本身的全数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并与文本之间互动对话,从而能反思及实践的本领。这类阅读提倡孩子们自主介入,切身体验,独立思考,互助探讨,勤于动脑,培育孩子们汇集和处置信息,取得新常识,能阐发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使孩子们发展为知识的自动体验者。

二、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1. 建立情境,激发乐趣,激起想象,激活孩子们的自立体验。

师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朗诵(分角色朗读)、多媒体视听觉的刺激(图片、视频、影片)、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形式。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建立兴奋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渴望和热忱,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分角色朗读、多媒体视听觉的刺激(图片、视频、影片)、辩论赛、话剧表演等形式都能激发想象。想像让学生大脑中不断闪现与文本相关的现实生活图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歌曲、图片将孩子们想像唤起,课堂就会变成他们情感奔腾的海洋,学生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畅所欲言。

2. 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中学阅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甚多,很多内容似乎都成了定论。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肢解教材,把知识点和思维套路传授给学生,学生往往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权力。我在自主体验性实践里充分认识到孩子们在自主体验性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孩子们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强调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不断思索。如讲授《项羽之死》时,在讲授完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后,我问孩子们关于这一课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无本身的本性解读?有的说项羽之死的启示有哪些?有的说项羽是英雄吗?有的说选修为什么摘录这篇文章?通过自主体验性阅读,孩子们都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各自的“小领域”收获各自的美好。

3. 多角度思索,多维解读,闪烁自主的光芒。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作品有不同的内容和主题,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素养进行思考。自主体验性阅读不再以教师的阅读品味或某本资料为“原件”,加以“复制”、“粘贴”到每个孩子的头脑中,使孩子们千人一面,个性泯灭,使孩子们感受阅读的愉快,受到文化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讲授小说单元,可指导孩子们“多角度解读作品”的自主体验性阅读,或思索祥林嫂的惨剧本源,或思索《祝福》的历史背景。通过自主体验性阅读,学生拓展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智慧光芒,激发兴趣和潜能。

4. 合作交流,全面诠释

阅读教学是语文讲授中的关键。孩子们宜学会互助沟通,这给孩子们更广袤思维空间,深化意识,再现影像,激发潜能。自主体验性阅读,各有所得,更强调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个体的“点滴突破”上升到“全面诠释”。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孩子们通过自主体验、合作交流,共享体验的成果,对林冲的性格转变、文本审美趋向都有了深刻感悟。

三、自主体验性阅读能力的实效

1.丰富情感,感受快乐。

语文课本饱含多方面的感情,孩子們经由自主体验性阅读,掌控和体验了文本中转达的特别感情,开掘出文本的感情内容,增添感情的厚重、多样、全面,孩子们的感情喷涌而出,孩子們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孩子们的心灵得以完美,感触到了语文阅读的魅力,感触到了阅读的兴趣,高尚情操、抱负与生命同在。

2.思维多元,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自主体验性阅读,展现了孩子们思维发散、多元、创新,孩子们阅读文本,从和同学合作共享中,发现属于自己东西,悟性不断提高,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体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只有尝试自主体验,愿意自主体验,享受生活,才能加速思维,净化灵魂,提升语言,才能找到得当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真善美的优文。

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4]他指出了语文阅读中自主体验的关键性。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正视自主体验应用,孩子们体验了,孩子们才会感心,启智,思情。正是自主体验性阅读,孩子们的素养才得以全方位提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第603页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名言》英国莎士比亚协会网站

【4】 王大伍:《体验,让语文课魅力四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作者:潘蜜蜜

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 篇3:

整合乡土资源落实地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摘要】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它从根本上凸显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地位。转化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角色,从重灌输转变成重学生个体及学生小组之间伴随着思维逐步深入的对话碰撞,真正实现了趣味课堂、有效课堂。

【关键词】  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地理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与地理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整合乡土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是摆在地理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以《清远市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體会。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有方向

先学后教,先学是关键。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凭着一本教材,让学生自学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和第二次编译,即:为学生设计导学案,我们称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针对《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我做了这样的努力:

1.做好问题设置

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探究的眼光来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希望与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这些问题的编写与设置,必须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注意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学生带入课本,激发思考,引导讨论又学会看书。同时根据课标要求,针对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及自学能力,在设问角度上应有所区别。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置:①流域的概念、河流的水文、水系相关知识; ②世界的主要河流及分布;③河流开发背景思考④田纳西河开发措施及给中国的借鉴意义;⑤大坝效应、湿地的生态功能;⑥中国重要水利枢纽等等,将知识点隐入问题之中。让一系列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呈现,通过这一系列具有启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问题的设置还需要层次分明,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对比中展示问题,既作了思维引导,也给了撬动思维展开的杠杆,所以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升华,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在讲到清远市北江流域的开发时,我们需要对教材给出的“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究。教学中如果我们的问题设置不好,学生则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是知识的总结概括无方向,无边际。又如在谈到水电站的作用——提供电力能源时,学生会把教材一整段的文字都读出来,认为所有内容都是背记的重点,以为背记和划记号就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把同类的问题并列提出,让学生理解差别,找到类似问题的不同思考。如:请评价“亚马孙河通航条件?”和请评价“亚马孙河航运价值”。都是在航运方面条件分析探究,但后者却让学生深刻思考航运价值的考量不仅仅是要考虑河流的流量大小、稳定性、通航里程等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流经地人口、工农业以及国内外贸易等人文因素;三是分不清点与面的问题。例如我们质疑的问题问“大坝”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学生很可能会把最后所获得的综合效益都拿出来,采取“大包围”,没有针对性,无轻重缓急。再例如在讲到北江水能资源的问题时,有老师就会对河流整个流域设问“北江水能蕴藏丰富的原因?”显然这样的问题是太空泛了,没有针对流域具体的河段,或者位置。其实理性一点的学生立即会质疑:我在清远市区看到的北江可以通航,水能不丰富啊!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完全陷入现实与课堂不符的尴尬境地。难道学生错了吗?还是他们在钻牛角尖?显然,是我们教学设问没有注意,是我们的问题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2.做好方法指导

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和综合。尤其重视对读图题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讲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时候,我把教材关于美国田纳西河的教学活动图片与近期地理新闻事件进行整合实现学以致用。

二、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过程,打造有效课堂

1.做好分工

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张扬,需要得到满足,我根据本章节教学任务将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划分到四个不同的学习小组:A流域开发背景探究组、B流域综合开发组、C流域环境评价组、D教材细节发现与拓展组。为了提高操作性,我还依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自主产生小组长、记录员、督察员、中心发言人、补充员等,力争每人都能充当相应的角色。教师则宏观调控好课堂讨论的气氛,并有针对性地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协作性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这样,小组内同级别的同学之间进行质疑对抗,不同级别、组别之间,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助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正确引导和管理课堂,让互动探究成为主旋律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能学会学习,获得发展。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学习交流探究的平台,学生以主动的态度面对学习内容,积极去探究、发现,而非被动“盛装”与接受。

所以本课的重点是互动探究,既然说是互动探究,这就表明是双方的,只有这样才能叫做互动。对于《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这堂课的教学来说,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围绕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讨论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在进行此内容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必修3教材给出的案例——“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明白什么是梯级开发,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其他教学内容才能继续进行,但是对于河流的梯级开发又不能拿出专业的术语来解释,那样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就让学生结合梯级开发这一名词以及图示景观自我理解,教师再加以简单的描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生的成就感,感觉自己通过看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就解决了一个看似比较难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互动探究,完成教材任务?质疑仍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在处理教材案例“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背景教学过程中,我将教材里的气候资料反映的“北美田纳西河流域冬季多雨”又进行拓展:①冬季来台北看雨,冬季去日本列岛西海岸看冬雪、“合掌造”;②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在干热的信风下为何形成了雨林气候?③ 什么是“大湖效应”?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和学生们一起设置的,学生带着不同任务去分析气候的形成,河流开发的自然和人文背景。我们知道:这些现象的原理其实都是“干气流”越过温暖水面后携带水汽随地形爬升然后冷凝形成的地形雨。这些有类比作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了这些地理现象反映出来的“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我们即将讲解了“地”,又讲解了“理”,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可以看出,我的引导既做了问题设置、又提供了不同的情景,这样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变式和移的可能,同时也为学生分组探究提供思维出发点,有效的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让他们积极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的过程中,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3.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合作学习之后,要在课堂上展示其学习成果。我让科代表将本节课导学案的知识点在课前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并由小组长将任务分 解到小组成员的每个人来完成展示,学生自主设计其展示问题的形式与方式。展示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示的形式主要有板书展示、口头展示及模型展示等。在这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一种持久的、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内趋力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4.给予充分质疑空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尽量满足学生没完没了的提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在《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如下质疑:“大坝对流域的影响有哪些?”、“ 大坝效应全部是有利的吗”、“水库就是电站吗”、“为什么埃及人民说纳赛尔建立了阿斯旺大坝是伟人,但谁能把阿斯旺大坝拆了将更伟大”、“流域开发整治就是修大坝”、“水库修建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鄱阳湖近年夏季变成大草原是否与上游的大坝有关?” 等等一系列问题。最激烈的交锋是本次的教材细节发现与拓展组就质疑:大坝修建会提高水质还是降低水质?这一个质疑让全班学生划分了两派:降低派和提高派。“降低派”认为大坝修建让水流相对静止,大量泥沙淤积会使库区水质变差,甚至会滋生血吸虫病,所谓“流水不腐”,既然流域是一體的,那么流域下游也就难逃厄运。“提高派”则认为大坝修建起到了拦沙减淤的作用,下游水质肯定变得清澈,水质当然提高。两方观点都立场鲜明,有理有据,在对立与交锋中,激发了思想的火花。

在本环节,我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冷静面对质疑与激辩,包容他人。我则以普通成员的身份面对学生,对所有质疑都表示肯定,并鼓励探究与质疑,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但所有答案仍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的考证。这样我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5.精讲与点拨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精讲与点拨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的关键。精讲,在于善抓重点,突破难点,按教材固有的规律性与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剖析知识的逻辑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地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要求教师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多思考,多鉴别,让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领会原理,做到学生能理解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后进生解决的问题不讲。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田纳西河管理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教材条理也清晰,因此教师应该少讲一些。但是,《清远市北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利弊分析却一点都不能少。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习的软环境,只有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才会才思敏捷,才会敢想、敢说。《流域的综合开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分工明确,体现了学生的互助性学习,在这里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与支持,实现了互动式、交流式的自主合作学习。整个过程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张建民. 基于构建主义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J]. 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万兆云. 利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改进数学教学《现代教学》 [J].上海教育报刊总刊2008年12期16至18页.

作者:李嗣林

上一篇: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论文下一篇: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