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

2022-04-20

【摘要】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追求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强化社会主义信仰与树立中国特色梦想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表现出内在统一性。二者精神内涵彰显出我国现阶段的主旋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 篇1: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理想

【摘 要】中国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理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实践中紧密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理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真实、如此感人的面貌展现出来光明的前景,具有实现的必然性。认识和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关系,把握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学界对中国梦界说大致可以分为目标论和过程论两类。目标论认为中国梦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过程论认为中国梦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本文认为为了全面完整理解中国梦应该在“目标论”和“过程论”之外,另立一说,,这就是“理想论”。“理想论”强调要从习近平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的高度,贯通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梦进行纵深开掘,将中国梦与人类文明成果社会主义理想相联系,相贯通。这样解读中国梦就不仅仅能够看到中国梦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意义,而且能够看到中国梦的世界价值和世界意义。这就是说中国梦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而且代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的光明前景,代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

二、中国梦承载的社会主义理想就其历史渊源来说是从批判不平等、不公正的阶级社会开始的。翻开人类历史,可以看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依然创造了光彩夺目、蔚为壮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这些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条件就是私有制。私有制成为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尖锐激烈的根源。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解答人类社会的斯芬克斯之谜,解决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实现社会的“人道、正义和真理。”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这就是消灭私有制。”[8]

围绕消灭私有制和以此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产生了社会主义理想这个超越阶级社会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生产力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贫困化加剧。围绕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评,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三大代表人物傅里叶、圣西门和欧文认为“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会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这些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都离开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侈谈社会主义,都不约而同否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只能昙花一现,成为历史过客。社会主义理想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而终结,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是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由三个阶段构成,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国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国社会主义理想可以划分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梦理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阶段,即:以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以按需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毛泽东的通过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矛盾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三阶段的理想之一。另一个就是今天我们热议的中国梦。

三、中国梦承载的社会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在于这个这条道路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找到,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此之外,实现中国梦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支撑。习近平将这个意思表达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因此,中国梦既表达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也表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梦的中国化特征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承载的社会主义理想可以概括如下。

(一)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人。在社会主义时代,人民是国家主人,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人民与国家一体化的社会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一致关系,人民代表国家,国家属于人民,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人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的当人的动机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时就能够创造财富、快乐与和平。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主义理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当年希望的人人享受社会的发展进步成果,人人做社会新主人的思想,今天在社会主义中国表现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主义理想。这就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说中国梦肯定能够实现,是因为中国梦承载着厚重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国梦表现了人类对未来新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还因为中国梦表现了理想的合理性与理想的现实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理想在中国梦里获取新的生命,焕发新的生机,中国梦里的社会主义理想不仅仅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探索的结果,更是经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美好现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实现中国梦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故事,而是就要来到的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现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等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人民日报》[J]第1版.2012.11.30.

[2]习近平等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人民日报》[J]第1版.2012.11.30.

[3]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J]第1版.2012.11.19.

作者:雷引弟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 篇2:

刍论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摘要】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追求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强化社会主义信仰与树立中国特色梦想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表现出内在统一性。二者精神内涵彰显出我国现阶段的主旋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价值目标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二者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阶段伟大而深刻的理论,符合中国当前的和平发展的潮流,有着深刻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高度凝练和概括为三个层面,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是指国家繁荣昌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指标,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多方面的全面富强,重点体现在经济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富强对其他方面富强具有决定作用。而国家富强的目的和指标又是人民幸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人民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有,这是社主主义的性质所赋予的民主内涵,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性”和“狭隘性”形成鲜明对比。文明与和谐是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文明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谐追求的是社会的公正平等和全面发展。文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文明度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把文明作为基础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实在的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中的自由是人的全面自由,既是自己的自由,也是全体人的自由,这种自由追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平等是指人格平等,追求每个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平等的占有地位,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承担责任。自由和平等二者互为前提,互为保障。公正和法治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公正是法治的要求,法治是公正的保障。以公正为追求的法治,要通过完善法律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保证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正常运行,维护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设法治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是政治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社交素质,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四个方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在现阶段具有一致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

2、中国梦的内涵

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生活的“中国梦”这个美丽的愿景,并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不是版图、疆域的扩大,也不是单方面兵力的强大,更不是复古。对“中国梦”的理解,要把握住“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国梦的实践目标,是对“中国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致有五个方面,即经济更发达、政治更开明、文化更繁荣、生态更美丽以及社会更和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国家富强是中国梦构想的根本要求,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目的又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幸福。我们实现“中国梦”除了经济指标、政治指标、文化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外,以人为本的幸福指标才是核心指标和最终追求。

习总书记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对中国梦这个美丽愿景的描述,体现“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习总书记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许多美学的艺术色彩,建设“美丽中国”这表现为一种外在美,但是这种美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它处处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传承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魅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价值目标,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在国家、社会、个人以及落脚点四个层面是一致的。

第一,从国家层面来看价值目标与中国梦的一致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在国家层面上也追求国家富强,国家富强表现为经济上繁荣昌盛,政治上民主开明,文化上进步文明,环境上和谐自然。

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中国梦对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的追求首先都要立足于富强;民主是实现中国梦政治基础,没有民主为政治前提的中国梦就算不上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就失去了“个人梦”的内涵;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基础,又是中国梦对公民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文明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正向发展,它规定着中国梦是一个文明的梦,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梦;和谐是中国梦的社会和生态基础,为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是中国梦在国家层面上追求的更高目标。

第二,从社会层面来看价值目标与中国梦的一致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中国梦在社会层面上追求民族振兴,旨在实现民族进步、社会发展。梦是自由的天堂,梦想是自由的体现,自由是梦想的追求。中国梦追求的自由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由是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高级形式。中国梦是一种色彩斑斓的梦想,是一种熠熠生辉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就能让人感觉到自由的味道,感受到平等的气息,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梦”追求的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必须以公正、法治的社会准则来保证实现。习近平多次表示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上也表示将忠实于宪法,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这些都表明新一代领导人对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要在法治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美丽中国。

第三,从个人层面来看价值目标与中国梦的一致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财富,这是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自身素养。

“中国梦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一方面要求重视人民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求人民群众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说到底就是对“爱国”情感的要求,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历朝历代都强调作为臣子要忠于国家,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梦实现个人幸福的素质要求。

第四,二者基本内涵的落脚点的一致性。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的基本内涵最终都落脚在人的幸福上,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点和民主化气息。无论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此,习总书记指出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只有把理论立足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体现出科学性,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中国梦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导,二者相互依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竭尽全力去构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发展“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就要在铭记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发展,避免重蹈覆辙,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否则它还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要想让梦想成真,需要中华民族共同去努力,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谈到“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源泉。

此外,习近平在同社会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还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显然,重视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具体方法也是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思想的完美再现与升华。从中国梦的角度来看这种升华,中国是一块厚重的土地,新一代领导人又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中国梦提供了厚重的现实基础,“中国梦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这句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我党对走群众路线的务实性与坚决性,是民主的体现,而“梦”的本身属于仰望星空的范畴,“中国”与“梦”的完美结合正是建设“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一个起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一个基础性的准则,中国人要以这24个字作为安身立命的准则,必须脚踏实地的践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对美好社会状态的追求,无论是“富强”还是“民主”,对它的追求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地去追求,不断地给它赋予新的内涵,然后再从新的起点上对它进行更高的追求。为了让梦想成真,我们应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指导老师:孙海英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 习近平.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3] 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36.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5] 习近平.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N]. 光明日报, 2013-03-18.

[6] 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9.

[7] 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64.

【作者简介】

李新宇(1992—),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本科生。

【指导教师简介】

孙海英(1968—),女,山东蓬莱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兼职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作者:李新宇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论文 篇3: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体系探究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与发展,本质上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民族、人民问题上的统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传播渠道、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途径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则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价值准则。

一、“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前提

党的十八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范。而包涵了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的中国梦的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起到了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和精神支持。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现。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价值取向。中国特色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摸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为驱动力,才能真正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合力,真正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道路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动力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代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又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内在地包含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属性,并使二者高度统一,共同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群众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性地位,人民群众既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需要人们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含括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等方面超越现存差异。因此,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族人民在思想上形成合力进而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国梦”

(一)加强宣传力度,使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大众普遍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而且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不同的社会主体,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引导教育。尤其要抓住青少年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两个重要群体,树立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针对青少年,开展符合青少年个性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领会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为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引导他们加强党性修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坚持“以文化人”,使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精神文明创建

先进文化必须内化于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灵魂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坚持“以文化人”是一个必要的方式和手段,而文化的有形载体就是精神文化产品。人民在进行文化创作中,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创作出能够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产品。

(三)加强社会实践,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各项改革发展事业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各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中的具体形象,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紧密团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倡导,万众一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3]梅荣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N].光明日报,2013-4-6.

作者简介

罗梦晗女.籍贯:贵州.赤水.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94.02.政治面貌:预备党员.学历: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学校:重庆师范大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罗梦晗

上一篇:自主体验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力学课程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