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企业监督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企业监督的重要构成内容就是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条件。当下,审计与会计监督都缺乏创新,二者缺乏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信息技术革命衍生出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监督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监督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监督研究论文 篇1:

强化会计监督与防范会计舞弊研究

一、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实行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有:

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会计监督与防范会计舞弊方法

1.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切实有效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审计准则》,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出发点。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的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明确职责,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改善自身应有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 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应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首先,财政部对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执业质量。其次,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结合工作认真制定全面质量 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证其实施。第三,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防止客户风险转移,可要求客户要向事务所承诺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

4.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会计监督受诸多因素制约,关键还是人,因此只有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强化会计监督功能。首先,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懂得财经纪律、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会制度。通过法制的宣传、教育、普及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 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其次,应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地 开展会计人员在职培训活动,及时更新知识,有新政策、新知识武装到计从业人员头脑。再次,会计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 对新问题的判断力,使会计从业人员在思想上把会计监督从单纯的“检查、督促”观念中纠正过来,树立起会计监督是为更好地发展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第四,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会计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 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及时了解最新法规,充分把握风险,才能做出理 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做好会计监督。

5.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制度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内部控制一般是指企业内部为了经营目标的实现,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通常情况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加强对企业会计舞弊的防范,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6.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层次的协调。内部控制贯穿着在公司营运活动的始终中,是公司营运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营运工程紧密结合,在营运工程的进行过程中骑着监督作用。一般包括了三个控制层次:首先是在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实施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制度;然后,是在一般业务处理过程中,周期性地核查企业各部门、各项工作流程; 其次,是在纪律检查部门等的基础上,利用内部审核与检查工作的方式实施内部控制。企业如果良好运用以上三个层次形成的内控制度,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就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将会计舞弊行为防范于未然。

7.促进企业监督和激励机制的落实。为了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良好实施和完善,企业舞弊周期性地对内控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以确保其真正执行和落实效果,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逐步调整改善相关控制步骤和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使之更加合理高效。要在以上前提下,建立并落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企业会计舞弊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庞新红.我国会计监督现状及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11).

作者:陈新云

会计监督研究论文 篇2: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企业监督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企业监督的重要构成内容就是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条件。当下,审计与会计监督都缺乏创新,二者缺乏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信息技术革命衍生出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监督形式。文章主要从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关系入手,对在新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把握两者的关系,完善企业监督,促进企业稳健持续的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审计;关系研究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是由国务院在2017年颁布的,其中明确的提出强化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必须秉承统筹安排、推动发展、客观求实、依法审计的原则,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审计监督的不断强化,以及对审计监督环节严格控制的决心。同时会计监督也是企业监督的重要构成因素,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结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监督的水准,直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就是从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差异与联系出发,提出在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将二者结合,充分发挥出企业监督的效用,为企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

一、企业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目的

通常来说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审计是会计的保障,同样的会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前提条件,而审计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保障。会计监督的内涵就是会计人员与会计机构履行《会计法》的职责权限,主要就是针对《会计法》中规定的具体事项进行有效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检查与督促;审计监督就是审计人员与审计机构以《审计法》作为根据,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进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是对企业财务内部暗箱操作进行审查;其次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财务会计、经济活动合法化的重要保障;最后就是能够给企业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降低各种法律以及运营风险。综上所述,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二、企业会計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差异

1. 出发点不同:会计监督是企业必然的一种监督形式,更加注重的是自我职能监督,其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直接产生影响,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数据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审计监督就是企业一种超然的监督,主要重心是企业的外部职能监督,并不会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产生干扰,主要的目标就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所以,从出发点来看,审计监督比会计监督更加具备公正性与客观性。

2. 监督流程不同:会计监督通常重视的是监管的连续性、时间性以及系统性,一般是以原始凭证的取得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同时也是以此作为财务信息的披露,整个监督环节更像一个完整的链条;但是审计监督则主要是针对某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并不会严格根据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审查,存在一定的针对性、不定期以及间断性,而且审计类监督活动并不会同企业经济业务活动共同展开,通常是在经济业务活动发生完后,会计进行记录后再进行审查。所以,从监督流程来看,会计监督比审计监督更加严格以及系统。

三、企业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

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相互补充与完善,会计监督更多的是对企业活动的全程监督,但是缺乏重点,而审计监督就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其次就是二者的监督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企业所产生的经济业务活动与内部控制机制的审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就是二者的监督根据是类似的,尽管会计监督的根据是《会计法》,审计监督的根据是《审计法》但是都是国家层次的法律,有着严格的法律标准以及监督要求。

四、企业提升监督水平的难点所在

(一)缺乏对监督机制的创新

企业在进行会计与审计的机制建设过程中,只是对其过程以及能够发挥出多大的效用重视,并不是对会计以及审计的过程进行监督的环节。所以企业的会计与审计就缺乏相应的监管,而且其监督机制更多的就是摆设,并不能够发挥其推动会计、审计发展的作用。而且其监督机制只是沿用的传统的机制,并没有对其进行创新,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从而使得企业会计审计制度无法更新换代,其无法跟上相应理论制度的更新。监督机制的老旧使得会计与审计环节缺乏外部的推动力,最终为会计审计埋下较大的隐患。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会计审计内容同样也是内部控制机制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其就不能够从系统上加强对于企业会计、审计制度的构建,也就不能够对其会计审计监督机制提供保障。使得企业不能够在健全的内部控制指导下对会计审计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也就没有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指导性建设,造成会计审计外部监督的缺乏,这是十分不利于会计审计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不只是会计审计环节,企业一旦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诸多环节都会受到影响。

(三)监督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由于企业的不重视,对于会计审计监督环节所安排的岗位人员多数随意进行安排的,其多数并没有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人员安排。但是会计审计的过程是高智商的过程,一旦其中存在某些问题,缺乏专业知识的监督人员是没有办法及时的发现的。会计审计的过程是极为繁冗复杂的,一旦监督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是不能够发挥出监督机制的作用。

五、提升企业监督水平的优化路径

(一)对违规机制进行创新

企业监督不管是会计监督还是审计监督都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寻找出能够更加优化的途径。例如引入经济审计机制,推进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积极落实并且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从离任审计向任中审计,要改变事后监督的滞后性,要从事中、事前监督出发,降低企业损失,从而达到审计监督的常态化、有效化,对企业管理层能够起到督促的作用。同时要转化成果,促进履职,要将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共享与结果利用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形成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估、干部考核等工作相结合的机制。最后就是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制度化,落实违规责任追究制度,要发挥出威慑作用,要让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工作人员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要落实好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对各项审查环节中的一般性差错与遗漏要落实整改责任的同时限期整改,其中严重的违规行为应该给予纪律处罚,而且对于屡禁不止的单位应该加大惩罚力度。

(二)对会计与审计联动监管机制进行创新

企业监督联动机制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指导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部门及时对风险进行防范,同时一旦风险发生时及时进行防范,形成隔日或实时的交易监控—疑点预警—指导筛查—查处反馈的新型联动机制,从而形成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监督合力,能极大的提升监管效能。其次就是财务部门与审计机构落实该新型监督联动机制,要让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部门两者内外部、上下级之间充分实现横向、纵向的协调配合,共享监督成果。通过上述的方式将会计与审计的联动监管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发挥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根本性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企业只有通过各方面来提升竞争能力。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就是帮助企业更加规范化、合法化运营,能够为企业的稳健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企业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在加强企业会计与审计效率的同时千万不要放松对相应监督机制的构建,只有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出作用才能够保障会计审计的高效率运行,而且企业才能够更加稳健的发展。希望本文通过对会计、审计的关系的梳理,能够帮助相关企业构建其相应的监督机制,最终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谈企业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的区别与联系[J].交通财会,1997(03).

[2]李伟松.浅析如何加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0).

【作者单位: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贵州分所】

作者:向萍

会计监督研究论文 篇3:

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政府会计监督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县级以上的政府会计监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纵观近期的改革可以发现,基层政府的会计监督力量非常薄弱。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研究学者的观点对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基层政府 会计监督 文献综述

一、引言

政府会计信息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反映政府财政资金运动的信息,它是分析和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信息。在我国,随着民主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明显增强,政府如何通过会计信息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迄今为止,我国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然而,完善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由于政府会计自身的特殊性,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程度、成熟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能有效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及决策需要。基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透明度低等现象,与群众对会计信息日益增多的需求不相符。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需要完善的政府会计监督体系做保障,而我国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力量较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监督体系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研究,以期为完善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政府履职绩效提供借鉴。

二、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现状

我国对会计监督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会计监督一词的涵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计监督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深化扩展。近几年学者对会计监督涵义的探讨,使我们对会计监督的理解更加深刻。王竹泉、安春娟(2004)认为,会计监督是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把对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归为财务监督;于玉林(2008)强调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单位的会计信息以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本文中对会计监督的理解倾向于后者,这也是后来广义会计监督概念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广义的会计监督,其内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本文认为政府会计监督属于广义会计监督范畴,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学者们对会计监督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营利性组织,对于政府这种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监督研究则主要侧重于改革方面,而对基层政府的会计监督研究少之又少。

(一)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主体界定

在我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会计主体界定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王永生打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概念,提出新的会计主体定义,认为会计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服务的人员和组织。夏廷钧认为,会计监督主体是任何能够对会计活动进行控制的机构和人员。韩文英(2005)提出会计内部监督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人员。费冬梅(2012)提出乡镇政府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乡镇政府授权的会计人员。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会计监督主体的研究主要是界定内部监督的主体,笔者认为,完善的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主体应包括上级政府、社会公众以及乡镇政府部门的会计人员。

(二)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内容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毛骥军(2010)认为会计监督的内容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流动、成本与效益以及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等。政府会计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会计账簿设置是否合法、会计凭证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资金的使用流动情况、会计人员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费冬梅(2012)提出乡镇政府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乡镇政府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尹娟(2014)则认为,乡镇政府会计监督的内容是对政府及其构成主体的资产负债、运行成果、资金流量等情况进行监督。然而在实际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内容不完善,仅停留在一个基本阶段,距离达到完善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对是否设置了账簿、是否有会计凭证、农村是否有会计人员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监督。笔者认为,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内容应增加对村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三)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结果及满意度

政府是非营利组织,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而基层政府“上联国家、下接乡村社会”的独特纽带决定了它在我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的结果及满意度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陈小悦、陈璇(2005)认为,政府会计监督需要达到的满意结果是履行各项职责高经济透明度;于鑫、朱江(2013)则将政府会计监督最优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监督财政收支预算的合法性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另一种是长远的监督政府的全面受托责任的实现。我国政府的会计监督近几年通过不断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预期的最优结果相比,我国政府会计监督目前的情况与达到最优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张冬(2009)指出政府会计监督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协调性,导致监督效率下降,领导及群众对此结果都不尽满意;蔡建明(2006)指出,政府会计人员存在违规操作、监督的效果和效率越来越差等现象。基层政府会计监督由于力量薄弱,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结果和满意度更是低下,资金使用去向不明、账务处理不符合要求、私设账簿以及监督了但不处理等现象日趋严重,群众对此严重不满,没有真正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政府履职绩效的结果。

三、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政府会计监督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加快发展步伐,争取不断地完善、减少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对现阶段县级以上政府会计监督所存在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张莹莹(2013)认为,我国的政府会计监督主要存在着部门监督职能比较弱、监督主体划分不够明确、部门监督重复、监督手段不够多元化、与政府会计监督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会计人员对领导的“权利崇拜”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何佳蔚(2013)则指出政府会计监督部门权力过大,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不对等,并且政府所用的会计监督程序设计的不够完善,存在很多漏洞。

林绍征(2011)总结了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重大问题,他认为现阶段会计监督机制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多个单位之间没有信息共享的基础,以至于单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相互协调、相互沟通,造成了监督效率低下;同时他还指出有很多单位在被检查时不配合工作,不提交相应的检查资料,给检查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导致政府会计监督落实不到位;最后他强调了政府会计监督力量不够的问题。由于政府会计监督对象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差,致使监督人员工作量大,监督力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水平。黄辉(2013)从研究政府会计监督体系的核心问题方面指出了现有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对会计监督方面的依据刚性不足、责任不够明确、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的规范性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部门之间的权利与职责划分的不够清晰。李淑清(2012)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指出了我国政府会计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不完善而导致监督力量的不足。王冠会、陈洪珍、逯金红认为部分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是我国基层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尹娟(2014)通过对乡镇的财政会计的研究提出乡镇财政会计监督在法律方面缺乏健全的机制,在运用会计准则方面的可操作性极差,这些问题导致了财政会计监督不足,并且在实际财政监督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会计监督执法机构的权限和职责,这导致了乡镇政府的会计工作很难与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相适应。唐燕平(2009)通过对一部分乡镇财务收支的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乡镇政府会计监督随着“一把手”负责制的特别强调,会计人员基本上只起到了记账的作用,在监督方面的力量很弱,会计人员的监督在实际中有名无实。

四、完善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政府会计监督问题也层出不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Allen Schick(1996)在对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进行评估时指出,政府会计需要加强战略能力,同时,政府官员受托会计责任所包括的不仅仅是明确的结果,还要考虑价值、判断和领导能力。Graham Scott、Ian Ball和Tony Dale(1997)认为,要有与机构改组、动机、人力资源、权责发生制、预算和报告等一致性的框架才能够帮助整个政府会计改革的各个方面,促进政府整体绩效的提高。

张莹莹(2013)在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督的政策方面提出要加强对政府会计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达到事先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回访的有效结合;韩晓明(2012)从研究政府会计核算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以避免交叉重复核算;蔡建明则认为转变监管理念,实现行政处罚让位于法律约束是使政府会计监督更加富于效率和效果的根本途径;何佳蔚(2013)针对监督部门权力与职责不对等的情况提出政府实施监督应当适度,在完善审计机制、加强审查力度的同时,需考虑所花费的成本,有效改善效率低下的情况。

黄辉(2013)认为建立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政府会计监督体系应着力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科学设置会计监督机构,突出财政管理特色,避免出现重复监督;二是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详实的个人从业信用档案,减少会计监督人员自身徇私舞弊。巩楠(2012)针对现阶段政府会计监督的适度界限问题提出我国政府会计监督应当将监督严格控制在市场失灵并且不能自动调节或者调节效果非常微弱的情况范围内。林绍征(2011)认为在加强政府会计监督的组织领导方面应整合监督的力量和资源,改进检查组织方式,充分发挥集体作战、交叉检查等检查优势。在加大监督力量时应完善检查前的公示和检查后的公告制度,这样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降低知法犯法的情况。李淑清针对政府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应当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树立内部控制制度意识,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重点控制资金、资产、经费支出、权力使用内容,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张莉萍(2003)通过对基层财政内部监督的研究指出要想加强基层财政内部监督,领导重视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的前提,搞好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基础,建立相应的制约制度是加强内部监督的保证。基层财政部门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对重大事项进行持续追踪监督,对受到处罚、实施整改措施的单位监督其整改措施是否到位,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费冬梅(2012)通过对乡镇政府工作的研究提出乡镇政府会计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会计监督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应该重视乡镇政府会计的地位,明确乡镇政府会计的责任主体,明确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加强政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监督效率。

笔者认为要提高政府的履职绩效,更好地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需要政府更好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确定好资金的使用方向,其次是有效利用资金,实现此目标必须加强会计监督。政府的会计监督又有别于其他单位的会计监督,这是由于政府的特殊权利所决定的,因此,仅靠政府内部以及社会审计部门的监督难以达到监督的目的,必须有社会公众的参与。

要加强基层政府的会计监督,主要理念是以外部监督为主,通过外部监督促进内部监督以及相关监督制度的健全,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笔者认为,基层政府的一部分资金使用是针对农村,通过村委会或城市的居委会来实现的,因此,基层政府会计应将村委会及城市居委会会计核算涵盖在内,纳入基层政府会计监督体系。同时,建立起以外部社会公众、内部会计人员、上级政府为监督主体,建立起包括健全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单记账主体、双报告主体的核算制度的会计监督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政府的履职绩效。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安春娟.会计监督概念探析与制度创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1).

2.任立英.加强政府会计监督主体建设之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16).

3.毛冀军.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11,(03).

4.郜进兴.加强政府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财政监督,2008,(04).

5.于鑫,朱江.基于财政透明度的政府会计目标[J].东方企业文化,2013,(03).

6.蔡建明.关于政府会计监管的再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0).

7.张莹莹.当前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3,(16).

8.何佳蔚.会计信息的监管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4).

9.林绍征.浅论政府会计监督机制[J].财政监督,2011,(10).

10.尹娟.浅谈乡镇财政会计的管理[J].财经界,2014,(04).

11.黄辉.建立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政府会计监督体系[J].时代财会,2013,(12).

12.李淑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2,(36).

13.巩楠.论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适度界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14.张莉萍.浅谈如何加强基层财政内部监督[J].时代财会,2003,(12).

15.唐燕平.浅谈乡(镇)级政府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1).

16.韩晓明.对我国政府会计核算方法创新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2,(12).

17.赵顺娣.试论会计监督[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03).

18.高明华.论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选择[J].当代财经,2004,(8).

19.王海明.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12).

20.张秀英.政府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改革思路[J].财经研究,2005,(2).

21.GASB.Codification of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2001-2002[S].2001.

22.GASB.The Quick Guide to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al Statements[Z].2001.

作者简介:

纪英磊,女,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吴金波,女,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纪英磊 吴金波

上一篇:大学英语文学论文下一篇:大豆贸易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