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会计论文

2022-04-16

在新经济形势下,做好财政的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工作,对财政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会计监督工作通过完善会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政府会计改革如政府收支分类、部门决算、绩效评价等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报告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对会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监督会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政监督会计论文 篇1:

论如何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规范会计秩序

[摘 要]我国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财政监督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何规范会计秩序,已成为财政监督的难点和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会计秩序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秩序,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规范会计秩序,以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财政;监督;会计;秩序

财政监督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为保证财政分配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财政分配过程中依法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收益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而良好合理的会计秩序是财政监督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所有这些缺少良好的会计秩序是不行的。

因此,我认为可以利用财政监督的三个转变从发挥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作用、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诚信三方面来规范会计秩序。

1 发挥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健全财政监督管理职能

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服务作用,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和拓展,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财政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的职能作用,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新体制,是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

1.1 注册会计师鉴证服务作用,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观领域,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注册会计师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宏观领域,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也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财政部门对社会审计也日益重视。无论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还是从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财政监督的职能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门有关规章制度来看,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再监督,这样可以确保注册会计师监督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心。

1.2 要切实保证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管理监管到位

这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监督。二是对违法违纪的处理。包括对注册会计师违反工作规则的处分和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规则等事项的处理。对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的,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和撤销事务所的处罚。

1.3 加强部门配合,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要发挥好监督管理职能,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省注协和各地注协要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沟通。特别是做好与审计、司法、证券监督管理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把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与审计业务检查结合起来;把事务所的检查与对企业的检查、税收稽查结合起来;把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会计法》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联动的合力,同时也可以减轻事务所接受多头检查的负担。同时要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力量,建立起大要案曝光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共同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1.4 把落实市县注册会计师管理任务与健全机构职能结合起来,抓好机构的组建工作

目前,由于许多市县的注册会计师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起来,靠省厅注协的力量,已越来越不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能要求,抓紧健全或充实市县注册会计师管理机构,完善其职能已迫在眉睫。

1.5 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

建立规范的中介市场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要求,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2 从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入手,加强财政监督的力度

我们在对一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有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都有虚增现象,利润也大幅虚增,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严管,才能真正地实现财政监督。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和指导:从法制上强制性要求某一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设置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记录、核算、反映;加强会计人才的社会化培训,为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教育企业管理者应重塑管理理念,强化财务管理;要正确认识监督检查与服务的关系。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机关,要有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应与税务、工商、银行、社会中介机构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好工作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协助指导好企业会计工作,使财政监督发挥应有效力。

3 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指国家财政部门为保证财政分配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财政分配过程中依法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收益及其他有关财政管理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会计诚信和财政监督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会计行业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维护财经秩序,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取信于社会。会计诚信和财政监督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

3.1 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围绕服务财政改革这个中心,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它从过去单一地对企业财务收支检查,转向对财政收支全过程实施监督,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会计监督包括对会计监督体系、单位会计行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监督和社会审计机构及其职业人员质量的监督。可见会计诚信是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3.2 财政监督是会计诚信的促进手段

财政监督通过有效地利用监控、检查、稽核、督导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和结果,特别是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制裁和公告,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威慑力,起到警示和制约作用,对加强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推进诚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已历时多年,财政监督的成效日益显现出来。财政部门本着客观公正、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被查单位下达了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对部分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的单位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将抽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告,这样不仅对违法、违规者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使被查单位在检查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制定整改措施,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利地促进了会计诚信建设,也为地方财政监督规范会计秩序提供了依据。

3.3 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目标

财政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财政监督使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国有权益及其他财政管理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建立良好的收入征管秩序、规范的财政资金分配秩序、良好的会计秩序,确保财政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强对会计领域的监督,通过对各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中介行为实施有效监督,督促各单位按照统一的法律和规则开展会计工作,监督中介机构规范、公正地执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促进全社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敏敏,谢志华论公共财政下完善财政监督的前提[J].财政监督,2013(9).

[2]张信柱我国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2(15).

[3]康贵民服务型政府框架下行政监察职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4]房聪关于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1(35).

[5]吴君我国财务监督体系的现状及国际经验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2(31).

作者:杨雯清

财政监督会计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做好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新经济形势下,做好财政的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工作,对财政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会计监督工作通过完善会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政府会计改革如政府收支分类、部门决算、绩效评价等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报告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对会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职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财政在强化宏观管理的同时,在微观管理方面,推出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财政统发工资等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的改革措施,财政监督从而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不再是财政管理的拾遗补缺和对既成事实的事后检查。随着新的改革举措的推进,如何把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工作做得更好,已成为做好财政事业的一个新课题。

一、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缺乏手段。现阶段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状况,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也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并未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外部的监督检查也只能检查是否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改进意见,建议预算单位及时纠正,对于涉及违反财经纪律的给予处罚,到最后具体执行时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督。

2.会计监督程序设置不科学。会计监督链条松动,缺位越位现象还存在,互相牵制机制失灵。主要是不注重监督程序的科学设置,且监督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监督手段不力,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

3.外部监督约束力不强。外部监督除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专业监督外还包括社会监督,目前社会监督十分薄弱。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虽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会计资料中应向受托人披露的内容缺乏快捷的公示平台,透明度不高,致使社会公众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督的作用。

4.会计规范化缺乏有力的手段,给审计轨迹和管理数据的提供造成较大的困难。规范化工作仅凭事后监督检查和指导效果很难保证。年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会计规范化达标对会计规范化的促进并不理想。

5.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导致出现会计监督程序落后,成本高,监督滞后等问题。会计资料在传送、查阅的及时性、可靠性、便捷性方面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造成外部监督和管理决策的成本高,且事前、事中的监督很难进行。

二、财政监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监督的内容和手段原始。目前财政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监督,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争投资、上项目为目的,只注重争取建设资金,对于项目的可行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监督明显滞后于财政管理,财政不能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等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重微观监督轻宏观监督,不注重监督程序执行过程的监督。财政不仅要加强收支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目前的财政监督对政府决策数据的来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等的监督程序缺乏监督,也不注重执行过程的监督。具体表现在:对财政分配的最终结果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从监督的方式上看,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监督环节上看,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

3.监督与管理严重脱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财政统发工资、政府采购和政府会计改革,使财政管理逐步规范和细化,但财政监督在这些管理和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财政职能部门尚未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畅通的沟通方式和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权威性。

三、改进财政监督和会计监督工作的对策

1.加强财政部门会计监督内部机制建设

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执行会计监督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检查成果并提出改进措施,负责与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的交流,沟通与工作的协调。同时要建立内部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各部门,财政上下内部,科室之间各管理环节之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

2.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

要建立财政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以“金财工程”监督信息系统为依托的监督体系,做到有权限浏览,有权力监控,实现实时监控,全面追踪监测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逐步建立起从财政收入的征收到预算支出的申报、拨款、使用的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现代财政信息化手段提高财政监督效能,从而改变外部监督和管理成本高、监督链条松动、缺乏严密性的现状。

3.注重监督程序执行过程中的监督

要把财政监督由事后监督,突击性检查、专项性检查为主转移变为事前、事中、经常化监督并重的方向上来,要着眼于财政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日常会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堵塞漏洞,避免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充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把这种监督理念贯穿于财政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4.注重發挥监督与管理密切配合的整体功效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财政职能的一系列变化,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监督明显滞后于管理。财政的职能部门要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的制度,使监督机构随时掌握财政资金全方面的使用过程,把监督检查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上来,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权威性。监督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监督在这些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齐丰华

财政监督会计论文 篇3:

试论中央苏区会计制度建设对财政监督的影响

【摘要】 会计制度是财政监督的基础,中央苏区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统一了会计制度,为建立统一的财政奠定了基础,并为财政监督乃至其正常运行创造了必要条件。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会计制度建设; 财政监督; 缺陷; 措施

中央苏区是红4军主力进入赣南、闽西后,以毛泽东为首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而逐步发展成的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当时财政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革命战争的需要,但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财力消耗很大,为了应对“围剿”,中央苏区主力红军人数众多,1932年7月起,前后方红军的给养全部由中央财政部负责支付,在层层封锁和“左”倾路线的危害下,组织财政收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存在各自为政、滥收滥支、苦乐不均、钱多时乱花、没钱时乱打的分散局面。

1932年,财政部通过采取自上而下建立财政系统、统一税收、统一收支、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预决算制度和国库制度等手段,完成了统一财政工作。其中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是统一财政的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1932年12月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发布了第12号训令《统一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自1933年1月1日起执行。

一、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前会计工作的主要缺陷

第一,“就是收钱机关,管钱机关,用钱机关混在一起没有分开,每个县政府,收钱的是他,管钱的是他,用钱的还是他,他要用钱的时候自然会打开柜子任意地拿钱用”。“这样要财政统一当然很难做到,而且任各级自收自用,中间更免不了生出许多贪污浪费舞弊的毛病出来”。

第二,“是各项收入与经费没有分开,没有各成系统”,“上月收支与下月收支,也没有分开,甚至连私人移借都混在一起,因此省县政府账目弄得非常麻烦,会计不易整理,中央则更无从确知各项收入项目,因而妨碍到整个岁入岁出之预算与决算,致中央不能有计划去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第三,“是各项会计科目没有一定名称”,各地同一名称所核算的内容不同,“这样自然弄得各处会计非常紊乱,不能一目了然,而且不能彼此相较,互相对证”。

第四,“是簿记单据没有一定格式”,“有些则没有记账,单据表册更未能照中央规定填写,有些则没有单据,只凭口说记账,就中央簿记亦多用银行格式,没有一定格式和大小,这样不独妨碍保藏与审查,而且容易舞弊”。

第五,“是财政交代无一定手续,交卸者无清单无报告,接管者也不去根究照查此中舞弊情形不言可知,结果是公家损失”。

二、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的主要措施

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第12号训令《统一会计制度》在列举了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前会计工作的主要缺陷后,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科学的会计制度的内涵,并以此作为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主要措施。

第一,“把收钱的、管钱的、领钱的、支配的四个机关分开,不再混在一起”,收钱机关只准收钱,收到了款,分文解交管钱机关。领钱机关须按月作预算,按照系统送交本部批准,发给支票,才向国库领款,否则不给支票。国库收到之款,只准送到上级国库或照上级支票付款。

第二,“各级收入与开支都分别划分,各成系统”。“这样分开系统,各项收支自然有条有理,中央也便随时可以明了收支状况,而能有计划地去支配整个财政。”

第三,“确定会计科目,把各项收入及开支节目规定一定名称,与一定范围,使收付款有条有理,一目了然,而且得以彼此相较,相互对照。”

第四,“规定预决算规则,实行预决算制度,无预决算制度者不给钱,自中央到乡政府,必须按照规定时日严格执行,使会计按月结算。”

第五,“统一簿记单据。确定记账方法,使各级采用新式簿记,使每条账目都有凭证,每种单据账簿格式都能一致,这样可以防止会计上许多舞弊以及错漏情事。”

第六,“要规定交待章程,以防止交卸接管中间的舞弊与损失”。

三、中央苏区建立统一会计制度对财政监督的影响

(一)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对涉及政府财政预算的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有关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其范围包括:

1.监督预算及执行即监督、检查各级总预算与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这是财政监督的核心和主体,促使各单位按预算法规以及会计、金库制度办事。

2.监督财政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即主要是对税收进行监督。通过税收监督,促使各单位、个人遵守税法规定,照章纳税,制止随意减税、免税、挪用税款等行为。

3.监督行政事业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即通过单位预算的编报、执行、报账和财政部门的审批、拨款、检查等工作,监督各单位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同贪污、铺张浪费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4.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活动即通过财政监督,促使其按照财经纪律制度办事,厉行节约,加强核算,降低成本,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5.监督财政投资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以使之向有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中央苏区建立统一会计制度对财政监督的影响

中央苏区以建立统一会计制度、预决算制度、建立国库制度等为基础的统一财政,尽管为基层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等不便,但对于当时中央苏区财政组织领导,规定各级财政系统及领导关系,促进严格财经纪律,反对贪污浪费起了重大作用,其中财政监督功不可没。

深究原由统一会计制度是基础之一。

1.统一的会计制度是预算编制及执行的基础。如会计制度规定无预决算制度者不给钱,领钱机关须按月作预算,按照系统送交本部批准,发给支票才向国库领款,否则不给支票。使得预算在编制时有据可依,在执行时有章可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条例》规定,“各级行政经费,各军伙食杂用等经费,统由各该部财政机关造具预算,交他的直接上一级财政机关审查,并报告中央财政部批准,统由中央财政部批准之预算付款。”

2.清晰的会计制度是财政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的前提。会计制度规定要把各级收入与开支,分别划分,各成系统,改变了原来收支可能相抵而出现贪污浪费的现象。同时又确定了会计科目,把各项收入规定一定名称,与一定范围,使之一目了然。这对于各项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的及时、足额上缴提供了可能。为中央苏区各地统一税种乃至税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财字第15号):《统一税收问题》规定“同时,还应将每月收入情况向中央作详细汇报,以便于审查。”

3.明确的会计制度是监督行政事业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条件。会计制度规定收钱的、管钱的、领钱的、支配的四个机关分开。要领钱,先要有预算,再有严格的程序和凭证,中央为了随时明了支出状况,把各级收入与开支分别划分,并确定会计科目,统一了簿记单据,便于上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督检查。例如据1934年7日4日《红色中华》172期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1934年3月在审查互济总会的收支总结时就指出:“互济总会的财政状况,有下列严重缺点:一、拿救济款做机关开支,……”

4.完善的会计制度对当时的国家企业发展也提供了保证。如会计制度规定要统一簿记单据,确定记账方法,使各级采用新式簿记,规范了企业核算,加强了企业管理,促进了苏区国家企业的发展,并利于审计部门对其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四、启示

一是财政监督是财政正常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提升财政为国家政权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央苏区在没有统一财政前各级财政存在各自为政、滥收滥支、苦乐不均的混乱局面,对当时红军应对恶劣的形势相当不利。统一财政后,不仅中央能集中财力而且加强了监督,为积极应对各种情形打好了基础。

二是财政监督要以良好的财政基础工作为前提。中央苏区之所以能统一财政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原因是建立统一的会计、预决算、国库等制度,这为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和本级预算单位的内部监督及审计的外部监督提供了可能。

三是财政监督的立法对其效果影响重大。在当时存在各自为政的中央苏区,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各利益集团与中央进行着种种搏奕,中央之所以能掌控财政大局,除了当时残酷的斗争手段外,与财政内部监督及审计立法均行之有效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第12号:《统一会计制度》(1932年12月16日),红色中华,1933(46).(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带双引号的内容皆出于此)

[2] 唐立新,刘灯明,龙翰林.中央苏区财政收入结构及其成因研究[J].新学术论丛,2010(4).

[3] 江西省财政厅,赣州市财政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史展览大纲(庐山修改稿),2007.

[4] 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土地革命时期下)(送审稿)[M],1978.

[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S],1931.

[6] 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财字第15号):《统一税收问题》,1932年8月16日.

作者:唐立新 杨自彬 龙翰林

上一篇:旅游服务贸易论文下一篇:民营上市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