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具体措施有:实行分级授课,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优化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修订教材内容,彰显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性;将数学实验融入高数教学;改革高等数学考核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问题式教学法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逐渐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数学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结构的一部分,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而问题式教学法的出现及推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将从问题式教学法概念及重要性入手,并提出该方法在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高等数学 问题式教学法

前言: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现代教育发展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数学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日后学生参与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支持,至此,为了推动高等数学改革,加强对高等数学问题式教学法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问题式教学法概念及重要性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将问题作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而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实现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发现、认识和应用等[1]。

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核心,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且教师提出问题围绕着教学内容,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探究性和挑战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最后,问题式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促使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高数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为了确保问题式教学法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并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选择并调整数学教学内容。首先,结合内容渗透应用背景知识,由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且解决问题途径并非只有一个,如放贷问题、投资问题等,在教学内容中需要适当渗透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其次,就问题提出来看,要注重层次性,基本问题要能够发挥引导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则要坚持探索性,针对课后问题,主要是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此,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构建立体化问题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知识发展过程。

(二)选择合理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得学生各项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而针对问题式高数教学而言,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心智等特点,融合启发式、讨论式及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还需要关注高等数学学科特点,将数学建模与实验有机整合,通过分层次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为透彻的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2]。

(三)建立共享课程资源平台

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思维固定,缺乏创造性,且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为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构建相关配套交流平台,利用微信、QQ等通讯工具建立起一个将问题作为基础的交流平台,如教学专网、内部邮件交流平台等,在此平台支持下,教师可以实时传递数学知识,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多角度师生实时交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高数教学评价仍然采取考试为主的评价标准,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还存在很多弊端。为此,要适当调整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多角度的考察学生各个方面。例如:针对平时表现而言,可以将学生平时表现及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记录;而就课程实验而言,可以针对学生实验情况和实验练习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参与的各类比赛,如大学数学竞赛等,适当融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促使问题式教学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支持[3]。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高等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针对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教师要明确认识到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立足于新课改对高数教学的具体要求,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合理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李建平,朱健民.高等数学现代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8(03):259-261.

[2]覃运初.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05):12-14.

[3]王静,魏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8):158-159.

作者:张国林

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 篇2:

浅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

[摘 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具体措施有:实行分级授课,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优化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修订教材内容,彰显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性;将数学实验融入高数教学;改革高等数学考核方式。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社会要求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基于此,一大批以实践为核心、以本科教育为主线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成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学生应用性上的培养与原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其中高等数学的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数学的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2]。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学院是由大专转制而来的本科院校,生源地不同、生源文理分班不同,导致学生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觉得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简单,有的学生却完全无法接受。学生的思想也还停留在初等数学的学习模式上,对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只知其表不知其意。有些学生甚至到第二学期还不知道极限、微分的概念。而教育部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对所有高校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大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困难,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對高数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方法没有创新性,学习和应用脱节

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得很多学生以能拿高分为最终目标,这就导致学生只追求会做题,而忽略对知识点的理解,结果就是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很差。高等数学教师也因为课时的限制,只能对教材例题进行讲解,学生也只会模仿做题,题目稍有变动就不知如何解决,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了。

(三)高等数学课时大量缩减

高等教育为了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积极推行实践教育,这样理论教学就要做出让步。高等数学的课时就由以前的220课时缩减到现在的160课时。而任课教师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没能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就显得不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就不得不赶进度,忽略数学应用、牺牲数学计算和数学应用。这使得课堂讲解不够透彻,学生一知半解,这样的学习既不能对考研提供帮助,也不能为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工具作用,使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大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课教材还采用原来精英化教育的教材,或是仅仅降低了难度和深度。虽然知识体系严谨,理论知识全面,但却忽略了实际应用,更谈不上与专业很好的融合了。所有专业都统一用一本教材,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立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要求不符,很难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教学方法过于守旧,不能与时俱进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迫性地进行概念灌输、机械式的习题训练和讲解。这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磨灭了学生的创新性。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等教学手段在这类学校也基本是空白领域。

(六)考核方法单一,教学评估体制不完善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现行的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以期末一次性考试为主,即使有划分平时成绩的比例,很多时候也没有严格执行。这样的考核方式就使学生的学习先松后紧,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突击性学习。这样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也浮于表面。学生根基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从长远来看,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发展也会缺乏后劲。因此,现行的高等数学考核方式亟待改革。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要远远落后于精英教育的学生,学生入学时的平均数学水平普遍较低,在数学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自觉性等方面都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主动地与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趋势相适应,对教学手段与方式进行现代化的改革,才可以使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根本上得到提高。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4],改变以学问的深浅、知识的多寡为衡量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增加数学素质课程,突出数学文化;② 降低教学难度,相应减少计算技巧的教学;③ 增加高等数学课程应用教学的比重,加强应用技能训练;④ 增加实验课程,加强实践环节;⑤ 增加素质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重视高等数学学习的需要

高等数学是在大一开设的基础课程。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远离父母和教师监管的无拘束生活往往会助长其懒散习惯,从而忽视了学习。所以教师在课程之初要介绍高等数学的课程特点,解释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之处,强调其重要地位和对后续学习的重要作用。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重视程度、抵制不良学习风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的需要

高等数学的教学要考虑到其延续性,所以其不应该只停留在如何解题的浅显层面上,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并要引导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运用数学的能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要达到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手段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目的。这就需要高等数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了解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掌握所教知识的数学思想和产生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四)与基础教育有效衔接的需要

当前考入本科院校的大一新生在高中时期使用的都是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为高等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当前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没有与高中教材很好地衔接起来,很多知识点都重复了,所以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也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鉴于以上原因,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系统化的教学改革是多层次、多角度同时进行的。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不但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适应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实行分级授课,因材施教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明显落后于老牌重点大学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基础较差,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但该类院校中也不乏一些佼佼者,他们基础较好,对数学也有极高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分级教学就有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分级教学的目的有以下两个:一是服务专业,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培养一部分基础知识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他们日后考研等方面的继续深造做准备。

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由大专升为本科的民办院校,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分为工科类和经管类。我们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依据专业相近、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将学生分为A、B、C三级。C级学生占15%,该级学生的定位是基础扎实、志愿考研的学生;B级学生占45%,该级学生的定位是有一定数学基础,且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A级学生占40%,该级学生的定位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的学生。

分级教学的思想来源于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具有层次性、差异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它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

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其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的,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使他们受益终生。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正确学习方法的必要條件。所以教师在教授高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正确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概念、公式推理等进行预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比如上网查找相关教学视频、加入慕课等手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把基础的数学实验方法、数学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教师“独白”式的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很容易溜号。要改变这种状况,需建立互动式教学,淡化课堂形式,将课堂视为一种对话式的过程。在遇到探索性问题时,可以适当增加角色互动,让学生充当老师,而教师在旁边适当进行提示,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原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学数学,更会用数学。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板书和PPT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不能将有些概念、定理、图形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对教学媒体进行重新组合,使晦涩难懂的问题趣味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教学视频、慕课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课堂信息量不够的问题,使教学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四)修订教材内容,彰显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性

当前本科院校大多使用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教材,其内容体系周密完整,但比较适用于教学研究领域,并不适用于实际应用领域,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求不符。所以该类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更应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修订教材内容,应该参照设置专业的特点,结合专业课程的需求,按照专业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来编写教材内容。同时还需要调整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降低证明和计算的难度,不要过分强调理论的完整性,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处理数据的应用能力,彰显高等数学的实践应用性。

(五)将数学实验融入高数教学

在当前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将数学实验融入课堂教学也应景而生[7]。其做法主要是纠正传统数学只介绍定义和定理、利用公式计算的做法,在教学中融入对数学软件的介绍,使学生能自己动手,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比较繁杂的数学计算。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计算时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数学软件主要有LINGO和 Matlab 两种, 可以在每学期的期末,集中安排2~3周时间来进行数学软件培训。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前面所讲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运算的能力,也为学生在计算机编程方面打下好的基础,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六)改革高等数学考核方式

教学的考核不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鞭策手段。当前高等数学普遍采用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的考核方法。这种方式很难适应当前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也不能为高数教师检验教学效果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高等数学的考核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平时成绩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分成作业和考勤,而应该添加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应用练习、数学实验等多环节考察,其各自所占的比例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对那些在高数中的某部分内容有研究或是能联系实际应用的学生,可以由教研室研究决定给予其免考的奖励。期末考试也应该强调基础性,摒弃解题技巧,全面关注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手段的弊端,让学生明白学习贵在平时积累,而不是靠考前“临阵磨枪”,引导学生“学贵在用”的思想。

四、结语

总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6]。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该类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不但要注重学生数学基本功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各个不同专业的高数教学改革,不但肩负着思维训练的基础课教育责任,还承载着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人文教育重任。只有实现这双重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达到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勤丰,张国印.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轻工科技,2014(11):156-157+162.

[2] 惠存阳.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7-148.

[3] 陈小虎,杨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4-13.

[4] 苏哲斌.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3(1):22-24.

[5] 朱福国,王汝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河西学院学报,2013(2):110-115

[6] 张霞,陈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29-30.

[7] 滕静.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9):13-15.

[责任编辑 刘凤华]

作者:李亚男

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 篇3:

制约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摘要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突破,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特征从多方面分析了制约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关键词民办院校 核心竞争力

Analysis on Restricting Factors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ivilian-ru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 Lingdi

(Anhui SDX Joint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Key wordscivilian-run; core competition

0 导言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多类型、多层次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急剧增加,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对优化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实现人才培养多样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伴随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林立的高等院校中,公办本科院校依托国家财政支撑,吃穿不愁,分流不出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公办院校举办独立二级学院因有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作为法律依据与保障,招生前景非常乐观。二级学院分流了普通本科的生源,最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各民办本科院校。往后随着高中阶段毕业人数回落,全日制形式的高等教育需求将会进一步萎缩,全国民办高校的格局在重新洗牌后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突破,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培育核心竞争力。

1 核心竞争力

1.1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自美国密执安大学商业管理研究院的战略管理学教授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摩尔于1990年在其著作《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率先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这能力有助于企业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不仅能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也能注重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发现并能够掌握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这些能力的来源能够触发一系列说明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专有数据、在交易中能拥有高端交易的大份额从而获取的信息、不断发明成功产品的创造力以及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技术和能力。

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其广泛的适用性。在企业适用,在高校同样适用。特别是对一个民办的本科院校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力突破并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可以为办学者在竞争中指明发展方向。把核心竞争力援引到高等教育中,虽然问题研究的背景有所变化,但内在实质是一样的。民办高校办校的目的就是谋求利益,参与竞争教育的效益,其获得社会效益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多少就必然取决与其竞争力的强弱。因此,这一理论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什么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有学者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所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高校内质中支撑高校竞争优势,使高校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在对“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内涵的梳理上,本文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在以办学理念为灵魂的大学精神统领下,整合利用各类资源,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办学行为,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获得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系统能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构成大学综合竞争力集合。

1.2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民办高校凭借自身灵活的办学体制优势,在办学和竞争发展过程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有利于自身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相比公办院校有着自身的特征,总括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争性。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培育和沉淀而形成一种竞争性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第二,异质性。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自己独有的特色,在竞争市场上所独有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且未被当前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被其他要素所替代的一种能力。

第三,系统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包括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整体,是高校内部各种能力提炼、升华的结果。它的作用要在高校拥有的全部资源中得以发挥,体现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全局和根本上统摄高校的发展和改革。

第四,价值性。民办本科院校最终的目的是在办学过程中获取利益,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应该使民办高校比竞争者更优秀,该价值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意愿和需求,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扩展性。民办高校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核心能力,该能力为其他资源提供支持,在与其他资源结合后,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或服务;该能力就犹如一个“技能源”,由此向外扩展,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3 制约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不同类型高校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直接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尽管有些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总体而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其本身的发展。综合来看,制约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几个方面。

3.1 办学定位模糊

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前提在于科学定位与合理规划。高等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由众多教育形式和教育单位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高校都应有特定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层次,也应有各自的价值目标,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目标的高校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一所高校,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理念。

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与公办院校竞争中,要凸显自己的优势,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可实际情况是,在招揽生源时,每一所民办院校宣称自己是一所教育观念先进,学生能创造自我价值的学校。而事实上有些民办高校, 所谓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不过是空洞的宣传口号,学校实际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手段和这些光鲜的口号背道而驰。还有些民办本科院校定位不够准确,盲目攀高,急功近利,重走老大学的发展路子,最终只能在发展中迷失自己,逐步失去竞争优势。

3.2 师资资源匮乏

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来看,高校教学、管理以及科研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对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师资队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匮乏的资源之一。是否能够培育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对于当前民办应用型本科来说,首先,教师的年龄结构是个“葫芦型”,葫芦的一头是公办院校退休返聘的教师,另一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等,而按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本科院校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普遍缺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第一线的经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些现实情况造成民办本科院校已有教师缺乏安全感和荣誉感,民办高校生源相对较差,高校与教师的关系大多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很多教职工担心工作与收入得不到长久保障,这就造成教师没有稳定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同时,社会上还是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比公办高校的教职工要低一个档次,教师的荣誉感得不到满足。另外,有的教师是以民办高校作为平台,借机转向公办院校,或者是想有个学习机会再继续深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也正因此,民办高校担心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师跳槽,学校就很少或者根本不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外出培训等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教师的业务成长。

3.3 声誉地位不够

民办高校办学的历史一般都不长,与公办院校相比,还是一株经不起风雨的幼苗,其发展历史和发展基础都存在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靠学校文化、声誉和地位来吸引生源。对于民办院校来说,学校的声誉地位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教学条件和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在服务区域内的口碑等各方面的关系综合。

近几年,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有所提高,但百姓心中最好的大学仍几乎都是公办大学。一方面,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识还存在某些偏见,政府也没有给社会认识做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有些民办高校招生中为了捞取生源,违规招生、虚假宣传,恶意贬低同类民办院校,欺骗学生和家长,使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信任一再下降。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在子女上不了正规公办大学情况下才会考虑将其送往民办高校就读。因此,扩大学校的声誉,提升学校的品味,就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4 生源质量不齐

当前,某些民办高校为了增加生源,只注重数量,忽视学生质量,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前景较好的专业无需降分、甚至需要在建档线上提高40-50分来控制招生计划,而某些专业可能需要降20-30分才能完成计划。有的专业文理兼收,到校报到时又可在允(下转第69页)(上接第52页)许的条件内自由调剂专业,这就导致同一个专业中文理科生都有,高分与低分相差100来分的情况。由于基础差别大,加上学生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就普遍不高,使很多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特别是在高等数学和英语教学方面,大部分老师反映连上课讲述的基本知识学生都接受不了,使深度教学难以开展下去。

3.5 管理体制低效

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在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两点上是一致的,区别就在于管理体制。当前的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家族管理现象,举办者把民办高校完全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顾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由家族成员凭经验打理,不能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克隆公办模式,如来自公办大学的校长照搬公办大学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要想学校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独特的组织结构、高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能等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去生搬硬套、去模仿。为了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效的管理水平。高效的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发展人力、物力资源的平台,是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面对学生、学校、教师等因素都与传统大学大不相同的新的办学形势,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对传统制度的改造和建设新的制度环境的重任。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确认及其提升[J].新视野,2005(1).

[2]罗华陶.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探析[J].长春上业大学学报,2007(6).

[3]罗道全.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5).

[4]白艳艳.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3).

作者:李玲娣

上一篇: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