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粘土心墙土石坝基础处理是施工质量控制和提高工期的薄弱环节,基础处理具有隐蔽性,如何提高基础处理的施工质量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对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4号坝基础处理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简要总结了混凝土防渗墙开挖、混凝土浇筑和帷幕灌浆等大坝基础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资料和依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面板的设计施工及抗渗效应

[摘要]通过两岔水库防渗面板的应用,在混凝土入聚丙烯纤维形成乱向支撑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有效地减少早期泌水,降低孔隙率,防止混凝土由于早期干缩和塑性裂缝,大幅度地提高大坝防渗面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效应。

[关键词]防渗面板 纤维混凝土 设计施工 抗渗机理 抗渗效应

两岔水库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总库容3700.00万m3,大坝总长148.00m,最大坝高44.30m,正常蓄水位高程420.00m。大坝为我国少有的宽缝重力溢流坝和重力墙堆石坝混合试验型坝,左岸非溢流坝段为浆砌石宽缝重力坝,中部溢流坝段为浆砌石宽缝重力坝,右岸非溢流坝段为浆砌石重力墙堆石坝。大坝于1984年建成,运行20多年来,水库上游防渗面板开裂、变形,随着裂缝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漏水越来越严重,影响大坝安全,2004年列入中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由于原防渗面板开裂,蓄水至412.25m高程时,坝内廊道各出水点流量明显增加,部分点出现射流状。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面板防渗后,蓄水至正常水位后,防渗效果明显,廊道干燥,内壁无湿润现象,经渗流监测满足工程安全要求。

一、防渗面板裂缝和原因

防渗面板分布有10条裂缝,主要分布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占裂缝总量的80%,按裂缝延伸方向,基本上可分为二组,一组近似水平的裂缝1条,另一组为和坝轴线斜交的陡倾角裂缝9条。

(一)裂缝特征

水平裂缝分布在413m高程,长度116m,贯穿整个坝体,裂缝长度116m,基本上沿施工时的水平分缝位置延伸,从凿槽了解,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裂缝延伸长,槽深30~40cm,混凝土中的裂缝未见尖灭,左岸非溢流坝段,混凝土中裂缝仅15cm即消失。

和坝轴线斜交的陡倾角裂缝,8条裂缝分布在右岸重力墙式堆石坝段,1条裂缝在溢流坝段右侧,和坝轴线斜交,倾角在70°~85°之间,分布防渗板上端裂缝,长度一般4~8m,槽深15~30cm,槽底裂缝仍很明显,推测该裂缝已深入至坝基。

(二)原因分析

防渗面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主要有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和水平施工缝质量差等因素。

高程413m的水平裂缝由于堆石体沉陷位移与浆砌石体分离,致使分离部分的坝体由砌石体与堆石体联合承力变为砌石体单独承受力,不能依靠自身重量维持其稳定,加之防渗面板413m高程为水平施工缝,成为薄弱带,其强度小于作用应力,形成防渗面板413m高程处的水平裂缝。

右岸重力墙式堆石坝段和中部浆砌石宽缝重力溢流坝段的裂缝主要是右岸堆石坝体区和上游的重力墙及左侧的溢流坝之间的不均匀沉陷造成的,是一组剪切裂缝,通过钻孔探明基岩和基础混凝土接触良好,说明地基没有滑动,排除了面板裂缝是由于坝体滑移引起的。由于重力墙式堆石坝段左侧为砂岩,重力墙式堆石坝段为泥岩夹砂岩,泥岩强度低,砂岩强度高。在建坝时,防渗面板地基又未进行固结灌浆。岩性的差异导致地基在防渗面板荷载作用下,发生较明显的变形差异,防渗面板因而被拉裂,从延伸至水下推测已至坝基处,沿裂缝延伸至地基就在砂岩和泥岩的分界处,说明陡倾裂缝的产生早于水平裂缝。

左岸重力墙式非溢流坝段防渗面板混凝没有陡倾裂缝,裂缝深仅15cm即消失,说明裂缝是由右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发生而影响到的。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面板设计

防渗面板裂缝到至大坝漏水,影响大坝安全,比较了复合土工膜,普通钢筋混凝土,聚丙烯纤维钢筋混凝土三种防渗措施后,设计采用在原防渗面板上增设聚丙烯纤维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沿整个上游坝面设置,防渗面板顶高程至正常蓄水位420.50m。

(一)方案比较

1.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防渗性能好,延伸率大,适应变形强,但工程上采用土工膜防渗,上部一般都设有保护层,如不设保护层,则坝体上部水位变化区土工膜在太阳紫外线、干湿作用、冻融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容易老化,影响使用性能而且不设保护层,遇漂浮物容易将土工膜顶穿,破坏其防渗性能,暴露在外的复合土工膜防渗存在耐久性问题。

2.混凝土防渗。常规钢筋混凝土可以满足防渗要求,但混凝土防渗面板为薄壁结构,受坝体约束,温度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裂缝,可能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3.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防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非连续的短纤维,由于纤维随机地分布于混凝土中,起到了配筋和约束裂缝发展的作用,使普能混凝土的缺点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冲击性、抗磨性、抗渗性及柔韧性。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设计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与聚丙烯纤维相适宜的混凝土各种材料单位最合理的消耗用量,使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最优。

1.聚丙烯纤维。单位混凝土掺聚丙烯腈纤维0.7~0.9kg,由实验确定;聚丙烯腈纤维应能拌和均匀,不结团,且未受污染,纤维应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易于分散,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单丝聚丙烯腈纤维直径16μm,长度24mm,纤度2.5dtex,密度1.18g/cm3,抗拉强度600Mpa,弹性模量10Gpa,断裂伸长率14~15%,吸水性小于2%,每公斤纤维数量1.65亿根。

2.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二级配,限制最大水灰比0.42~0.45,坍落度3~7cm,设计强度等级C20,抗渗等级W6,抗冻等级F100。

3.外加剂。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和引气剂,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需要、并结合工程选定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适应性试验,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4.拌和浇筑。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应较普通混凝土规定的搅拌时间延长15~30秒,采用先干拌后加水的搅拌方式时,干拌时间不宜少于15秒,搅拌时间应通过现场搅拌试验确定。浇筑方法应保证聚丙烯腈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连续性。

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工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是大坝面板防渗的关键,施工质量对防渗效果和大坝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新老混凝土结合和防止裂缝产生是施工主要难点。

(一)配合比

为满足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和施工和易性,按单位混凝土聚丙烯腈纤维掺量0.7kg、0.8kg、0.9kg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选试验,重点检查其混凝土的抗渗性,确定施工最佳配合比,称量偏差不应超过水泥、粉煤灰、水、外加剂、聚丙烯腈纤维±1%,砂、石骨料±2%。

(二)模板

施工宜采用滑模,模板应支撑牢固、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浇筑时,必须按模板设计荷载控制浇筑顺序、速度及施工荷载,应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应立即予以矫正。

(三)浇筑

尽可能在低温季节施工,混凝土可以自然入仓,有利于防止防渗面板温度裂缝。混凝土入仓必须布料均匀,布料厚度为25~30cm;振捣间距不得大于40cm,深度应达到新浇筑层底部以下5c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每次滑升间隔时间不超过30min,滑模的滑升速度,应与浇筑强度和脱模时间相适应,做到“勤动、慢速、少升”,平均滑升速度宜为1~2m/h,具体滑升速度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滑升的幅度应控制在20~30cm内;因故停仓超过1h和冷缝面按施工缝处理。

(四)养护

养护前宜避免太阳光曝晒,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或流水养护,连续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28d,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五)综合防裂措施

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防止防渗面板温度裂缝;加强表面保护是防止防渗面板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提高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四、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机理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如同在混凝土掺入数亿根三维乱向分布的微细筋,在混凝土中形成三维乱向均匀支撑产生二级增强作用的内微骨架体系,在混凝土粘结过程中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可减少收缩时产生微细裂缝和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有效地控制因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混凝土产生固塑性搜索、干缩的裂缝和早期抗收缩裂缝,防止及抑止裂缝的形成及发展,能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抗裂性能、抗冻性能、抗收缩性能、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柔韧性能,改善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见表1。

(一)抵抗拉伸变形防止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中纤维的乱向分布有助于削弱混凝土塑性收缩时的张力;收缩的能力被分散到每立方米上亿根具有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相对较低的纤维单丝上,有效地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抑制了微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无数的纤维单丝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乱向撑托体系,可以有效防止细骨料的离析,对精骨料分离也有一些作用;消除和明显减产混凝土早期的泌水性,从而阻碍了沉降裂纹的形成。

(二)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

聚丙烯纤维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水能力。均匀乱向分布在混凝土中的大量纤维起到随托作用,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集料的离析,从而使混凝土中直径约100µm的孔隙的含量大大降低,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渗防水能力.

(三)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

掺加高性能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明显减少起尘、鳞状、片状剥落等破损现象,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能力。

(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掺加高性能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损失率要比不掺加纤维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损失率成倍下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后期抗冻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五)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略有提高,抗折强度增加,收缩率降低,而抗压强度无明显变化,改善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收缩性、断裂韧性的整体性能。

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

(一)抗渗效应与聚丙烯纤维掺入量成比例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一定掺量范围内,掺入纤维的比例越高,抗渗性能改善越明显,如表2。有试验资料表明聚丙烯纤维掺入量达到足够数量时,抗渗等级可以提高200%,甚至更多。

(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具有稳定性

由于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掺入纤维不影响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在相对固定的聚丙烯纤维掺入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提高率等抗渗效应参数是稳定,如表3。

(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经济适用

理论上讲,聚丙烯纤维掺量越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效应越佳,但掺入聚丙烯纤维增加了混凝土的投资,考虑到性能改善与经济成本双重因素的影响,在一般防渗面板中,单位混凝土掺聚丙烯腈纤维0.7~0.9kg较为合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可以实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增加的投资较少,极大的改善防渗面板抗渗效应。

六、结语

在防渗面板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是克服混凝土开裂的有效途径。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的乱向支撑体系,产生了一种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泌水,降低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并且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干缩、塑性裂缝,阻止混凝土发生沉降裂缝,因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施工便利,成本低,抗渗性能稳定,改善防渗面板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作者简介:

秦光书,重庆丰都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

作者:秦光书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2:

粘土心墙土石坝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摘要:粘土心墙土石坝基础处理是施工质量控制和提高工期的薄弱环节,基础处理具有隐蔽性,如何提高基础处理的施工质量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对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4号坝基础处理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简要总结了混凝土防渗墙开挖、混凝土浇筑和帷幕灌浆等大坝基础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资料和依据。

关键词:粘土心墙土石坝;基础处理;防渗墙施工;帷幕灌浆;施工安全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位于公明光明、石岩三个街道办辖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部分:公明水库扩建工程,鹅颈水库-公明水库连通工程,公明水库至石岩水库供水工程及雨洪利用-白花引水改造工程。

其中4号坝连接楼村水厂至大马山,坝型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顶高程63.5m,宽8m,最大坝高54m,坝长1121m,是公明水库6座土坝中最大的坝体,坝基处理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及帷幕灌浆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其中混凝土防渗墙厚度0.6m,最大深度47m,在坝基混凝土防渗墙以外的透水率大于5lu强、弱风化岩层设帷幕灌浆,最大深度50m。防渗墙全长1244.062m,混凝土浇筑23951m3,

地层主要由残坡积粉质粘土、全~微风化基岩构成,松散人工填土和冲洪积粉细砂、淤质粘性土等不良地层局部分布,深度一般小于10m,其中粉细砂为可液化土层,坝基主要以残坡积土和全风化层作持力层,属中等压缩性。

二、工程特点

本工程对大坝基础处理要求较高,基础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坝运行期的安全。大坝混凝土防渗墙厚0.6m,最大深度47m,如何加强质量控制是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的薄弱环节。

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序繁杂,防渗墙开挖和混凝土浇筑及施工管理是质量和工期的基本保证。防渗墙施工属基础处理工程,隐蔽性较强,必须从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和检验方法等不同的方面加强质量控制。防渗墙施工前地下水位如何控制也是本工程的主要环节。

三、施工方案

施工用水从附近的横江水库取水至在左右坝头山顶上设置100m3的高位水池,采用DN80钢管由高位水池接引至工作面附近。在临近施工道路的地方设置一个容积为800m3泥浆系统。

在防渗墙上下游布置井点降水、截水沟、排水沟,保证防渗墙在旱地施工。考虑本工程的地层特点、工期要求和施工条件,采用 “两钻一抓法”的施工方案。即先采用冲击钻机将每个槽段的导孔(主孔)钻至设计深度,再用液压抓斗将两孔间副孔抓走。防渗墙混凝土浇筑采用6m3搅拌罐车运输,导管下料。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流程为:防渗墙施工平台开挖、填筑施工→防渗墙施工平台及混凝土导墙施工→截水槽底线以下Ⅰ期防渗墙及帷幕灌浆施工→拆除平台→截水槽开挖基坑降水施工→截水槽开挖→导向墙及Ⅰ期防渗墙顶部50cm凿除→Ⅱ期防渗墙顶部50cm砼浇筑→截水槽回填及防渗墙Ⅲ期砼浇筑→坝基场地平整碾压。

(一)防渗墙施工平台施工

1.施工平台的开挖采用220HP推土机集料,3m3装载机装30t自卸车出渣,局部采用1m3反铲直接开挖。平台填料采用平台开挖的可用土料分层填筑,毎层铺筑厚度不超过0.5m,并用14.5t振动碾碾压满足压实度要求。各施工平台均修筑一条宽8m的临时道路,供施工设备安装和运送。

2.混凝土导墙施工。导墙长度比防渗墙轴线两端各长出0.5m。高程高出设计防渗墙顶0.5m。导向墙基础经开挖或填筑合格后及进行导向墙混凝土施工。在导墙混凝土达70%强度后,在导墙两侧用土料回填并碾压密实,防止污水、泥浆从导墙外侧进入导墙底部,影响导墙安全。平台形成后在连续墙导墙上游宽7m范围内用碎石回填50cm,并碾压密实平整,作为铺设轨道和浇筑倒浆平台基础;在导墙下游宽8m范围内浇筑10cm厚的C15砼板。

(二)混凝土防渗墙

本工程坝基混凝土防渗墙采用普通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总体方案采用钻抓法进行墙体开挖、膨润土泥浆进行护壁、水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防渗墙墙体设计厚度0.6m,墙体混凝土标号为C20。“两钻一抓法”的施工方案即先采用冲击钻机将每个槽段的导孔(主孔)钻至设计深度,再用液压抓斗将两孔间副孔抓走。槽孔分两期施工,先施工Ⅰ期槽、后施工Ⅱ期槽,Ⅰ、Ⅱ期槽孔长度为8m,分为6个孔,3个主孔,3个副孔。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槽段施工。槽段开挖施工采用“两钻一抓法”,首先在导墙上标定导孔孔位,将钻机在防渗墙轴线位置上对正孔位,进行垂直造孔。单元槽段导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再用抓斗将两孔间土体抓走。基岩部分采用冲击钻机钻至设计深度。无论是抓斗还是冲击钻机,接近基岩深度时,按设计要求采用岩芯取样方法确定岩层岩性,并最终确定单孔终孔深度。造孔中,孔内泥浆面应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50cm,若发现泥浆漏失,应立即堵漏和补浆。槽孔偏斜测量采用重锤法测量孔斜,将冲击钻头下至孔底,拉紧钢绳,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通过测量钢绳在孔口处偏离槽孔中心的距离来计算孔底的偏距和偏斜率。孔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cm;孔斜率不得大于0.4%。

2.槽段连接。槽段连接拟采用钻凿套接法,即利用冲击钻机在Ⅰ期槽端孔孔位处重新钻孔,接头孔必须在已浇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开始钻凿。作为Ⅱ期槽端孔,接头套接孔的两次孔位中心任一深度的偏差不能大于规定墙厚的1/3,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计墙厚。

3.固壁泥浆。固壁泥浆由一个容积为800m3泥浆系统提供,拌制膨润土泥浆采用600L型高速搅拌机。新浆经24h水化溶涨后方能使用;不得向槽段内注入清水,如因故停止时,应经常搅动槽段内的泥浆;被混凝土置换出来的泥浆距混凝土面2m以内的泥浆,因污染较严重,应予以废弃。

4.清孔换浆。槽孔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反循环作业的“泵吸法”,即通过下设潜水排污泵配振动筛清孔,并及时用新鲜泥浆补充,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5.槽孔混凝土浇筑。

(1)制备好的混凝土通过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到浇筑槽孔。槽孔浇筑采用直升导管法,混凝土浇筑导管内径为φ218mm,导管定期进行密闭承压试验。导管配制前检查单根导管长度及连接质量,单套导管长度必须和下设孔深相适应。

(2)根据槽底形状、预埋件的位置、混凝土扩散半径进行导管的布置及连接,Ⅰ期槽孔内浇筑导管距孔端为1.0~1.5m,Ⅱ期槽孔内的导管距孔端应为1.0m,导管间距不得大于3.5m,导管底部距槽孔底板不得大于25cm,当槽底高差大于25cm时将导管置于控制范围的最低处。

(3)开始浇筑前需进行过球试验,并在导管内注入适量的混凝土砂浆,计算出首批混凝土量,备够足量的混凝土,以便导管口皮球被挤出后,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内1.0m。

(4)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各浇筑导管应均匀放料,保证混凝土面均匀上升,其高差不得超过0.5m,当导管内未灌满混凝土时,后续的混凝土应徐徐倾入受料斗中,再慢慢注入管内,应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

(6)施工过程中每30min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深度,每2h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深度,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以便核对浇筑方量,并根据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决定导管的提升速率,导管下部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6.0m,在保证埋深的前提下,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采用吊车或钻机提升导管,并将顶部的部分导管拆除。

(7)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至槽口时,采用砂石泵抽除浓浆,并提升导管,减小埋深,增加混凝土的冲击力,直至混凝土顶面超出设计墙顶标高0.5m,即可停止浇筑,拔出导管。

6.防渗墙顶处理。在防渗墙浇筑14天后进行墙顶处理,采用空压机及风镐凿除墙顶浇筑质量差的混凝土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三)截水槽开挖基坑降水施工

根据大坝开挖图及相应的地质资料,本标截水槽槽底开挖大部分均接近或低于地下水线,在截水槽开挖施工中降水及排水十分重要。

在截水槽开挖前,基坑降、排水采用明沟与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法,控制地表水及地下水位线,使工作面保持干燥。

井点排水施工:

在距截水槽开挖边线的上下游侧各3m远处布设降水井,降水井间距为2m,直径0.3m,深为低于截水槽开挖底线3m。

降水井(电渗井)开挖采用套管或高压冲枪成孔,冲孔孔径为300mm,冲孔深度应比滤水管深50cm以上。冲孔完成后,立即下沉井点管,井点管应垂直居中放入孔中,放至规定深度后,进行固定防止沉落,随即用滤料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均匀灌入,灌入时用竹杆在孔内上下抽动,使滤料均匀下沉,随滤料的填入将管套慢慢拔出,使滤料完全包住滤网过滤管,灌填高度应高出地下静水位。井孔用粘土密

封1m高。

降水井排水由75kW的离心泵将水从井点降水管(φ100镀锌钢管)经过φ100胶皮弯联管抽至集水总管(φ150镀锌钢)中,上游的出水管接入横江水库中,下游出水管接入附近天然排水沟中。

(四)导向墙及Ⅰ期防渗墙顶部50cm凿除

在防渗墙施工结束并检查合格后进行导向墙和墙顶0.5m部分拆除。导向墙拆除时先开挖到导向墙全部出露,并使其与连续墙完全脱离,然后风镐或冲击锤凿成小块,用自卸车运走。对于墙顶0.5m混凝土拆除采用风镐人工凿除。

(五)Ⅱ期防渗墙砼浇筑

测量人员在截水槽底面上先放出Ⅱ期防渗墙轴线、边线及顶面高程,支立模板并在墙轴线上将止水铜片预埋固定好,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砼施工将要封顶时采用3*2cm高密笨板镶钳在轴线两侧的中心位置作为双道健槽,待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拆除。混凝土模板支立完毕,用经纬仪校正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有无变形,严防跑模。

(六)截水槽回填及防渗墙Ⅲ期砼浇筑

防渗墙Ⅲ期砼浇筑在截水槽填筑之前进行施工,施工程序为:Ⅱ期防渗墙砼顶面处理—支立模板—砼浇筑—截水槽回填。

Ⅱ期防渗墙砼顶面处理主要为:凿毛、止水板表面清污、健槽清理等工作。

模板支立采用普通钢模板作面板,φ40钢管作为背带的支护形式。混凝土模板支立完毕,用经纬仪校正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有无变形,严防跑模。

砼浇筑先用与砼同标号的砂浆进行铺底,再浇筑砼,使新旧砼面紧密结合。为了不破坏坝底填筑面,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进行施工,振捣采用插入式软轴φ50振捣棒进行施工,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0.5m。

在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才能进行截水槽的回填施工。

(七)帷幕灌浆

在坝基砼防渗墙帷幕灌浆,采用单排,灌浆孔距2m。这样,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和防渗墙一起构成坝基永久防渗体系。制浆与供浆采用1个集中制浆站,分散灌浆的方式,制浆站设置1台600L高速制浆机,制浆能力可达3000L/h,所制浆液经送浆泵送至施工面上的立式低速搅拌机内,供灌浆所用。

1.墙下帷幕灌浆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

(1)施工程序。灌浆按三个次序施工,先施工一序孔,再施工二序孔,然后施工三序孔。

(2)施工工艺流程。墙下帷幕灌浆防渗工程工序施工工艺流程为:防渗墙内预埋DN110钢管→固定钻机→第一段钻孔(φ65mm)→第一段灌浆→下一段钻孔、灌浆→终孔灌浆→超过设计孔底段1段:一般超过3~5m(先导孔)→封孔结束→下一孔施工→下一个灌浆序施工,直到单元工程3序孔施工结束→检查孔施工(该部位帷幕灌浆结束14d后)。

2.帷幕灌浆方法。钻孔采用SGZ-ⅢA型地质钻机造孔,用金刚石或合金钻头进行,孔径为φ65mm。为防止钻孔偏斜而导致影响帷幕和防渗墙搭接的质量,采用防渗墙体内预埋管和钻孔的方式。灌浆泵的排浆量(不小于100L/min)和拌和容量做到满足灌浆吸浆量的要求,选用双层立式拌浆桶置安并安设过滤网。在整个灌浆过程中,保证迅速、均匀、连续地搅拌和供应浆液。采用常规帷幕灌浆方法施工,纯水泥浆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工艺。

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由单项项目经理担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配备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长为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配备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整个施工活动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由专职安全员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督促检查执行。

4.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在各施工部位开工前,仔细分析施工环境及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并做到措施得力,责任落实,层层交底。

5.对各种特种作业,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挂牌施工。

6.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做到作业前、作业后均有检查,实行定期检查、动态检查、特殊检查等多种检查形式相结合。

六、施工方法优点

采用“两钻一抓法”和直升导管法有以下优点:

1.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技术成熟,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

2.保证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具有可控制质性。

3.施工设备移动灵活,成本较低。

七、结语

实际施工结果检验,使用该法,地下防渗墙连续性较好,墙体厚度均匀,满足墙体设计厚度要求。

墙体经无损检测良好,无断墙、夹泥。

墙体钻芯取样检测结果,宽缝处充填泥砂量占总孔数的12%,利用防渗墙底帷幕灌浆进行二次灌浆,有效消除了上述质量缺陷。

作者简介:黎明(1977-),吉林永吉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遇柏成(1968-),吉林永吉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陈乃平,吉林永吉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责任编辑:陈 倩)

作者:黎明 遇柏成 陈乃平

防渗板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摘 要: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够起到提高建筑质量,增强企业形象,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规范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定的施工计划安全进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建筑原材料的浪费,避免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建筑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地基工程技术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地基加固采取的是深层搅拌的办法,大量的实践操作证明,深层搅拌法对于建筑的地基加固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效,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提升,有效地避免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沉降方面的问题。

2.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位置都需要进行防渗漏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给予住户更舒适、便捷的居住体验。比如由于线条处结构未上翻,大雨墙面淋水,水慢慢顺着线条往墙内渗透,导致外墙线条造成渗漏问题,主要采用将线条上部2m高位置到砌体基层进行凿除作业,要求凹进去20-30mm,然后对基层进行彻底地清理工作,补平作业用原粉和防水砂浆进行刷层,并刷双组份聚氨酯防水两道1.5mm。针对两侧的小露台墙体四周根部也采用同样的处理对策,有效地防止雨水从此处渗漏进外墙保温层内。

3. 梁柱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具体施工流程:(1)对梁、柱、板的模板质量以及模板的完成度进行检查与审核,将质量差、未完成的模板剔除;(2)装配时严格按照模板设计装配,装配后对模板是否稳定、密闭与安全进行逐个检查并清扫表面,为浇筑做好准备;(3)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组织方案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后对梁、柱、板等构件的安装高度与位置仔细核对,在混凝土满足凝固与稳定条件后,才能严格按照拆模方案执行拆模,并严格保障拆模后梁、柱、板等构件外观件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总之,梁、柱、板施工技术要点在于严格依照构件模板进行设计,并实现设计技术要求。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先进性

要想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定期召开培训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让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拥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环境等进行施工技术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 关注施工效果

对施工现场全方位的把控,是现场管理的必要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项目的整体品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创建出一套完善的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被运用。另外,还应对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责任心以及相关管理技术。

3. 增强管理人员责任

任何建筑工程中都会有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建立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管理部门,完善两个部门中管理人员的责任以及义务,确保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带领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学习新技术等,并针对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学习。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此外,要注重增强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如果某项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负责该任务的管理人员就要承担责任。另外,建筑工程企业应注重民主性管理,运用激励、奖励等手段促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不断创新技术,使得效率有效提升。建筑工程企业还要积极开展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会议,探讨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企业也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制度,增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使得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升。

4. 施工设计及方案管理

为了提升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需做好施工设计及方案管理。在未进行现场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严格审核及慎重考量,以此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施工设计及审核时,要充分结合现场的情况,对于建筑体型系数等参数需合理设计,以此提升房屋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确立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多种突发的情况,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突發的事件而暂停或延误施工,影响正常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后,能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加强,对其内部监管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严格检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此外,施工单位还应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选用,并在具体使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及创新施工技术,进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屈艳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浅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钟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3]李艳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地产.

[4]葛晓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

[5]刘永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新探[J].城市建筑.

作者:李冬静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论文下一篇:无菌技术操作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