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由成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及民办高校转变发展而来,作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科研经费的大幅增长,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科研经费成为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1:

对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文章对新建本科院校新时期科研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师资力量、科研环境、管理理念等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分层管理,各尽所能;互利合作,资源共享;改变观念,提升水平。

[关键词]科研管理 分层管理 优势发展 互利合作 新建本科

[作者简介]周琼(1977- ),女,四川宜宾人,内江师范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四川 内江 641100)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21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高校结构调整,由一所所专科学校升级或者几所专科学校合并升级而成的本科院校。这类学校在新时期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新增力量,由于其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区域性人才的重要任务,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虽然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和21世纪初开始的本科评估,这类院校已基本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轨,但由于长期受专科办学的影响,这类学校在转型后仍然带有专科学校办学观念和办学模式的深刻烙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得到了全世界办学者的公认,因此,要想完全消除专科办学的烙印,新建本科高校必须在这三大功能方面得到提升,其中科学研究功能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转型期间所应考虑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

1.教师科研理念有很大差距。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教师构成,一部分是原来在专科院校从事教学的教师,而另外一部分教师是新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由于专科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培养专门型人才为主,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等。很多原来在专科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后,普遍认为科研工作是额外的工作,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与教学无关,与培养人才无关,以为新建本科院校被认定为教学型大学后,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就导致这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不重视,甚至抵制做科研。但是有少部分原来在专科院校从事教学的教师,由于有对科研的兴趣和先进的理念,通过进修和攻读学位的方式,已经在自己的方向上作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对于新进的年轻教师而言,部分教师停留在“读研究生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进入单位后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的理念上,因而科研兴趣不浓厚;而另外一部分新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由于受到过一定的科研训练和熏陶,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中教师的科研理念有明显的差距。

2.学历不均衡。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由原来专科院校的教师和新进的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构成,但是由于原来专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本科学历,这种构成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学历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本科学历教师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次较多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部分教师是博士研究生学历或专科学历。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存在学历极不均衡的问题。

3.科研实力不均衡。虽然原来进入专科院校的本科学历教师当时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随着自身的发展,只有极少数教师通过短期进修、访问、自学、攻读学位等方式进入了科研行列,并且在自己方向上作出了一些研究成果,晋升了职称,成为各自方向的专家。另外大多数本科学历教师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极少进行科研,甚至对于怎样写论文等都不是很清楚。还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虽然进入了新建本科院校,而且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受过科研训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教师平淡于教学工作,不太重视科研,因此,这部分教师科研实力不强。当然另外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于对科研认识到位,加上自身的努力,科研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由于受到了严格的科研训练和学术熏陶,这部分教师科研实力较强。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参差不齐。

(二)科研环境

1.软件差。高质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队伍是高校科研赖以持续发展的保证,但是除此之外,科研环境也是科研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想作出高水平的成果,必须关注其研究方向的科研动态,关注其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等,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查阅资料是做科研最关键的前期工作,所以好的数据库是做科研不可缺少的软件。虽然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也买了一些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但是这些数据库只能反映一些学科国内的研究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做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而目前很多高质量文章所在的数据库如爱思维尔、Springer等,都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不菲。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不会花钱买这样的数据库,这样就导致在查阅资料方面极不方便。另外,鉴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学历、观念,以及学校的性质等导致科研氛围不容乐观,没有形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

2.硬件差。好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国内外科研现状,另外,实验设备也是教师们做科研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需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工等专业,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做好科研的一个关键要素。但是多数专科学校转型过来的新建本科院校本身实验设备差,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却很难买上先进设备,这就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实验环境差,制约了教师进行科研。

(三)管理观念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大多数来自原来专科学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意识到本科院校科研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还是抱着“作为教学型大学,搞好教学就行了,科研作为附带品能做就做,做不好也没关系”的理念,认为教师们将心思花在做科研上会降低大学的教学质量,科研与教学无关等。由此在政策上倾向于教学,在科研上并没有下工夫,这样就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

二、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思考

(一)分层管理,各尽所能

由于教师科研理念的差距,对科研的认识不同,更关键的是部分教师对科研不感兴趣,也没经过严格的科研训练,要让这样的教师去做科研,那就等于赶鸭子上架,适得其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考核不能一刀切,而应实行分层管理,各尽所能,优势发展,以人为本。即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结合科研可持续发展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科研标准,以期达到每个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愉悦科研的目的。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结合科研意愿、学历等把教师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科研能力强并且对科研感兴趣的教师,通过激励措施、目标驱动等方式鼓励其进行科学研究,使其作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根据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关于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的公平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因此,对这部分教师,只要其达到学校规定的科研标准,就应获得比其他没达到此标准的教师更高的科研奖酬,这样就可以激发这些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具有博士学历但科研有所倦怠的教师,除了激励措施外,还应有在科研工作量上的绩效考核,以多管齐下的方式促进其进行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教师是科研的主体,高质量、稳定的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赖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于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有扎实的科研基础,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抓好这部分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带动其他教师的科研,辐射全校。

最后,对于教学能力比较强、教学水平高、科研意识相对较差的教师,鼓励其在教学中做科研。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既不相互矛盾,也不能相互代替,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不是高等学校中的科研。因此,这部分教师不能完全放弃科研工作,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考核这部分教师的时候主要以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同时,考核教学方面的创新。事实上科研的灵魂是创新,而高质量的教学同样需要创新。如果教师对所授课程中的内容和重点问题能进行系统地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再把其运用于课堂授课中,那么讲授起来就能史料翔实、有广度、有深度、有说服力,就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所以这部分教师的科研考核主要考核教学方面的文章,这样的科研考核不但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设计新教学模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互利合作,资源共享

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在高校中进行科研的关键是教师。通过上面的分层管理的措施后,科研的主体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仅有科研的主体教师是不能保证其做好科研的,还要有科研环境。第一个环境就是要有追踪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背景的平台,这就是数据库。根据前面的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经费的原因,很难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数据库都买下,因此,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做好科研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一种方式就是在需要查阅文献时,不定时地到附近数据库比较齐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查阅文献;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个人从附近数据库比较齐全的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开通个人账号的方式进行文献查阅。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缺点,第一种方式虽然可以节约费用,但是使用不方便,因为文献的查阅,对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的关注几乎是连续性的,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注不够,不了解一定做不出高质量的成果;第二种方法对于个人来说就如学校买了数据库一样,使用非常方便,但是费用相对于第一种方式偏高。笔者偏向于第二种方式,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国内外数据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可以通过科研经费的形式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补偿。第二个科研环境就是实验设备。工科专业的许多成果都和实验设备有关,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很难作出高质量的成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数据库解决的第一种方法类似,可以通过和附近实验设备比较先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合作,到该院校或者科研院所进行实验、测试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做到互利合作、资源共享,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科研条件。

(三)改变观念,提升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虽然学校领导对本科院校的科研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一部分领导认识却不够,因为在新时期下对科研的要求更高,这部分领导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如果和老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不会作出什么特色的科研成果,所以就不怎么重视科研。殊不知新时期下,许多博士已经进入新建本科院校工作,而这部分教师由于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学术思维比较活跃,而且不乏部分优秀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通过进修、访问等方式,科研水平已经很高,因此,我们完全相信这部分教师可以在他们相应的方向作出一些成果来。因此,学院领导要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统一体,是高校的两个中心,重视科研工作,加强科研意识,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科研考核标准等。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余桂秋,李华良.高等学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9).

[3]田振杰.科研与教学要紧密结合[J].教学研究与评论,1992(1).

[4]王志刚,张晓妮,王国辉.对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1).

作者:周琼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2:

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由成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及民办高校转变发展而来,作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科研经费的大幅增长,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科研经费成为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学校的学术风气,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1]。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由成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及民办高校转变发展而来,作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科研经费的大幅增长,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科研经费成为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学校的学术风气,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1]。

近年来,科研经费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一边是挤占挪用、虚列支出,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科研腐败”;另一边则是科研人员“鸣冤叫屈”管得太死,认为经费管理规定不科学、不合理,直接导致效率低下[2]。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

一、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处于发展初期,是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的积累期,学校整体建设和规划的重点放在不断增多项目数量和攻坚高级别项目上,往往忽略了对项目立项后的中后期管理,特别是具体的经费管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参照的文件沿袭以往制定的相关文件,没有针对项目来源和不同经费渠道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一把抓,难免出现管理过于死板僵化,没有很好的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和效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项目的良好运作和进展。

(二)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由科技处承担,具体的经费管理工作多由财务处承担。项目立项后,经费一般一次划拨或分两次划拨。科技处的项目管理进程与财务处的经费管理进程各呈单线进行,没有较好的项目和经费管理互通平台进行实时监控,良好沟通,以至于导致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

(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科学

新建本科院校早期因发展需要较注重项目数量而疏于经费预算,管理较粗略,暴露出预算编制不合理、使用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效率不高,并未发挥好科研经费的实际作用。经过调整后,严格控制前期预算编制,限定部分经费使用比例及年度预算。严格遵守“专款专用”管理原则,预算之外的实际科研活动也较难支出。单项预算比例较大也被视为“预算不合理”。研究人员的劳动报酬在项目预算中体现不明显。过松或过紧的预算管理,一方面容易滋长“挪用浪费”、虚列开支、套取转移科研经费等问题,另一方面容易限制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阻碍研究的顺利进展,以至于挫伤研究积极性而导致申报人员大幅减少,项目水平日趋下降。

(四)科研经费实施环节管理不科学

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滥用科研经费现象的出现,经费实施环节审批较多,流程较为复杂,用时较多。研究人员一部分时间消耗在繁琐的经费使用和报销流程上,浪费了宝贵时间,降低了学校科技处和财务处的办事效率,科研经费管理趋于行政化。

二、新形势下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科研项目经费应实行分类管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益分类指导,不可一刀切。项目不同,经费渠道不同,管理也应该有差别,制度设计重在切合实际,与时俱进[3]。”纵向项目管理合规,横向项目管理合法;张弛有度,约束有佳。

(二)、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统筹协调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中要求建设健全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数据库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数据结构、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规范,在2014年底前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与地方科研项目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建成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开放服务[4]。良好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学校科技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处以及纵向各级项目管理部门系统间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有利于科研项目进程与经费管理进程相匹配、统一,能够更好地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及时完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项目管理工作搭建好平台。

(三)科学管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科研项目因研究性质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不同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成本各不相同:基础研究和人文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较多,自然科学研究则需要较多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社会科学研究更偏重于实践考察、调查研究,在预算编制上呈现较大差异。因此,预算管理可分门别类。由于科研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实施中有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因此预算管理不可僵化刻板,应允许小范围、大类内的机动调整,遵照灵活性原则。年度预算管理可松不可紧。科研经费可适当体现研究者这一活劳动的价值和有效补偿,重视研究人员的薪酬激励,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将创新主体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四)化繁为简,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科研人员是研究的主体,具有一定自主权和选择权,合理合法范围内的经费支出可相应减少繁冗复杂的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月8日的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砍掉繁文缛节,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3]”。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室主任汪德华认为,科研经费管理监督可采用抽查方式,事后适度加大审计、核查力度,发现违规违法、弄虚作假,可相应加大惩罚力度[2]。

三、结束语

科研经费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研究人员本身加强自律,规范项目经费使用行为,诚信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不断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评价机制。正面引导激励,反面考核问责,奖罚分明。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相关制度和政策。项目承担人要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学校科技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处及相关部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意识及水平,从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科技水平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才妹.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2):104-106.

[2]王红茹.社科类科研经费使用有三难:预算僵化、审批过度、难以支付劳务费[J].中国经济周刊,2016(8).

[3]罗斌.科研经费管理:行政化还是法治化[N].人民法院报,2016-03-17.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4]11号,2014-03-03.

[5]翁祖英.对新建本科院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2):125-126,137.

[6]林雅英.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2):103-104.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科技处)

作者:周少丹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3:

强化科研档案管理,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尤其自199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按照中央提出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进行了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通过合并、重组和共建,实现了学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孕育而生。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多是由若干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这部分刚升格为本科的高校群体大多以教学型定位为主,原有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同时缺乏科研强校的意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同时高校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研究,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高校转化,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除了要建立起促进科研快速发展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重视科研档案的管理。科研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科研管理基础性及条件性的工作,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管理整条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管理的有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研档案的技术参考和凭证作用。通过科学规范地管理好科研档案,为科研工作提供详实、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从而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是科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科研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正确地组织科研材料的归档,科学地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作用。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要内容根据它为学校的发展研究和为科研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员信息资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料;各级各类有关科研的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信息资料。

1.提供科研人员信息资料,主要是归整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梯队的组成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从事研究的学科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介绍材料;

2.各类科研成果材料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归档,这是科研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的申请,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立项计划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经费的控制与使用进度,项目最终完成的科研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的原件和复印件,应用类研究还要包括应用技术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存档材料包括验收证书,专利证书以及有关检测证明和鉴定、验收技术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二是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工在正式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学科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科研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和作品等以及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成果,全部按所在部门登记,按统一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原始材料及复印件进行归档。三是整理、归档上级和学校下达的有关科研方面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各级各类科研统计报表,以便查阅上级部门的指示、指令、决定等意见和学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方向,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科研技术薄弱,在组建初期,科研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全校科研的宏观管理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没有建立科研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等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做的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对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获奖科研成果、科研文件的收集保存,缺乏保存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在课题完成和成果获奖后粗粗收集,便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科研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普遍存在各种立项资助项目材料较多而教师自发科研项目材料较少的现象,有些立项资助项目档案材料也残缺不全。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有的科研课题材料的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果鉴定推广等方面的资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大量研制阶段的材料。

2.科研档案材料原件少,复印件多。课题在鉴定、报奖时上级部门需要提供原件,而原件的份数有限,所以出现科研人员只向档案部门移交复印件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日后查考、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凭证,如果归档文字性材料中复印件增多,必然使文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科研档案材料分散在各处。由于高校科研人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普遍存在一个科研课题的材料分散于各部门的现象,一部分材料在系里,一部分在业务档案里,一部分在行政档案里,一部分在科研档案材料里。这些情况导致科研档案材料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不愿意上交,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则担心以后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失控,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即便一定要归档,也只会将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归档。(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新合并组建的院校,科研机构重组,二级院系重新整合,不少科研人员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科研档案管理没有得到理顺,科研档案的立卷、归档、编研、利用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二级学院没有设置档案室或专职档案员,管理松散,加上有些学校校区分散,更增加了科研档案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起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增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意识。

2.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研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在科研项目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主动到档案室备案,领取“归档须知”、“科研记录本”等;第二步,科研课题完成,或经过鉴定、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将科研课题三个阶段的材料全部收齐,移交档案室,才算科研课题结束;第三步,课题结束经费结算时,要有档案部门归档合格签字或盖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同意财务部门结算;第四步,申报各类奖项时,必须由档案部门验收,加盖验收合格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办理申报手续。

3.配备机构和人员,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校区分散的高校还可建立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并配备兼职档案员,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主要是对纳入学校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或参与其科研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对非纳入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立卷和归档的全过程工作。建立本院系的此类档案,并根据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科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要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除公开表彰奖励外,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上,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励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和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加,原来的手工操作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科研发展的要求,因此,把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到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既便于查阅也便于管理。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档案的管理效率。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名称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为06SH40,主持人陈冬梅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作者:陈冬梅 陈维裕

上一篇:剖宫产伤口愈合妇产科论文下一篇:小微企业工会经费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