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高校电气工程论文

2022-04-24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科学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目标状态,又是一种发展的现实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以什么样的发展方略促进科学发展,这对于新建本科高校自身,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无疑具有重大价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建本科高校电气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建本科高校电气工程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践探索

[摘 要]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内涵建设的主要举措,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统一性原则、服务地方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结构优化原则;围绕“产业链、技术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完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学校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和淘汰不适宜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业设置;调整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2014年中国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战略步骤,是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2015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在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表“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章,对深刻把握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方向,其中指出:要充分调动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拿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变、在专业设置上调、在课程体系上改、在师资配备上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上转”的具体方案及自我评价方案……[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问题日益显现。

一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内涵的基本认识

从2003年开始,国家正式确立了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2010年以来,主要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进行合格评估,其合格评估的“两个突出”核心工作内涵是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新建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特别提到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际是对新建本科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因此,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的新变化,坚持把专业设置作为引导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 统一性原则

坚持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与学校指导思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各学院根据“调研论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思路,做好专业群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论证与规划工作。

2 服务地方原则

专业设置结合地方产业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重点考虑学校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沿边对外开放的需要。优先设置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产业。

3 发展性原则

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认真组织专业调研,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根据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适度超前设置专业。关注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学校办学条件、专业发展空间、人才需求规模、学生就业等方面综合考虑专业设置。

4 结构优化原则

科学应用系统理论,合理安排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之间的关系,注意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撑,形成整体优势。优先设置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优先设置支撑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专业群核心专业。

新建本科高校专业应通过以下三个路径进行设置:

1 系统设计

目前,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特点表现为:迎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专业、结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适应科技进步的跨学科专业。[2]但如果光凭这些特点来选择热门专业申报,则有失偏颇。专业设置应从宏观层面分析,研究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根据市场调研论证和学校已有学科基础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形成专业结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按照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制定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地方产业链,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地方的专业群和专业方向,形成整体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期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应用型专业为主的专业建设新格局,限制设置与研究型综合大学趋同的专业。

2 专业开发

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本单位专业发展规划(包含规模发展或结构调整),学校每年申报的新专业,原则上以各教学单位专业规划为依据,如需申报规划外专业,需另附论证说明材料;在专业开发的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省内和省外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专业开发还应深入调研,获取丰富而准确的信息,并充分考虑学校满足专业设置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填写“拟设专业基本信息表”,含教学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学校拟设专业及相关专业校内教师情况,学校拟设专业外聘教师情况,教学单位现有校内院外和校外实验条件和实习实训条件等,为进行设置阶段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和准备,坚持专业设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3 专业设置

专业开发与设置的桥梁是进行充分论证[3],由学校评估单位对照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拟开设专业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专业设置实现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奠定扎实基础,避免临时动意。各项条件审核通过后,教学单位要周密组织专业设置的各项实施工作,包括对师资进行适应“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开发体现“专业定位面向行业、课程设置对接技术;培养目标适应职业和就业、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导向、培养过程产教融合、培养保障校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对开办新专业支持经费及来源的承诺等。

三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是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和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构建专业群,是指新建本科高校根据学校的地方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新建本科高校围绕“产业链、技术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是专业设置和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群内各专业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密切相关,把核心专业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辐射至专业群各专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完善专业结构布局,逐步拓展符合产业链或技术链的新专业;建成相互共享的教学资源库、相互兼容的师资队伍、相互支撑的实训教学平台;把核心专业按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要求开展建设,通过论证、规划、遴选,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点申报的准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一般以1~2个专业为核心专业,由2~3个专业提供服务和支撑,构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专业群,实现一些关键技术、重点技术在地方行业产业中的应用。立足于地方,面向地方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地方行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一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 云南H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探讨,云南省H新建本科高校在实践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自2006年学校编制“十一五”规划开始,明确提出“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2007年底,学校制定《关于实施质量工程、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评建工作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2008年,学校制定了“十一五”规划补充意见,提出了“立足本土,汲取滋养,升腾本土,服务发展”的理念,确定了“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定位;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H高校在审视自身的教育经历中,积极开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以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2014年获批为省级新建本科高校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在近两年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践探索中,具体的改革进程与措施包括:

1 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对接地方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自“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口号的提出,新建本科高校“舵船”航向从此得到了进一步明确,H高校未雨绸缪,做出了示范引领和表率。专业是一所大学立学之本,教学之范,专业结构的合理与否,能够体现其办学的水平和特色优势,H高校借转型发展之机,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应用技术型特征日趋显现,结合学校2014年工商管理、工艺美术、环境生态工程三个专业的申报实践,探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新专业设置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根据“调研论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1)以处理好基础型和应用型关系进行专业选择。工商管理属基础型专业,但它是管理类学科群形成的支撑基础和核心,为管理学科统领专业,能够对学校现有的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和酒店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学科发展构建更为合理的框架,为重点面向区域经济的管理类学科奠定坚实基础。尽管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0201K)属国家控制专业,专业论证复杂艰辛,H高校两年前专业申报失败后仍能吸起经验,认真做好规划和部署,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并对校内师资、实习实训场所、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等方面有效整合以达到新专业开设的教学要求,而不是一味去追求应用性特征明显的专业。(2)瞄准国家战略性文化产业进行专业选择。工艺美术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体现精深文化内涵、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文化产业,H高校所处地域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孕育了紫陶、锡工艺、根雕、民族民间服饰等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门类,紫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素有“文人陶”之称的紫陶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文化艺术层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振兴地方工艺美术经济,发展地方工艺美术产业,H高校选择工艺美术专业作为新设本科专业申报建设,其专业方向选择陶艺设计、金属工艺设计。(3)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进行进行专业设置。云南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均列全国前列,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张,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改造的强度越来越大,导致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和水土气候等环境介质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云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陆续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但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表明,仅靠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已经无法解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生物修复、生态治理正逐渐成为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选择教育部2011年增设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该专业集合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旨在培养能够利用生态学原理与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2 根据地方经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新增完善专业群建设新专业

H高校借转型发展之机,依托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业群建设项目和学校转型发展子项目等开展支撑产业升级的专业群建设,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基础好的专业集群,提高特色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和产业对接服务能力。围绕省级“机械化自动化专业群”和学校转型发展子项目“高原特色农业专业群”产业链、技术链构建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新增能完善专业群建设的新专业。(1)机械化、自动化专业群。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核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提供服务和支撑,实现重点技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地方工业产业中进行应用,紧密围绕“应用性”和“地方性”的人才培养定位,探索并实践“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地方矿业、电力、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依托,深入思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核心专业及专业群起到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对其它专业建设起到带动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和物质保障,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持,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能够起到显著的优化作用,使得整个工程从设计到运行变得更加科学高效。2015年选择申报的自动化专业能够为专业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进行强有力的支撑与促进,体现学科整合优势,培养交叉型、应用型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2)高原特色农业专业群。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是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围绕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2014年H高校所处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绿色生态战略品牌,如做强蔬菜产业,做大花卉产业,做优烤烟产业,做特林果产业,做新生物资源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生命学院通过广泛调研和组建有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梳理了农学(核心专业)、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目标岗位群,针对岗位群确定了专业核心能力、技能和知识。根据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保护与挖掘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产前);以生物技术专业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生物技术;以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和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做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产中)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专业群。

3 构建专业预警与淘汰机制

专业结构调整是高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按照“招生随就业,办学跟市场”的原则,吸纳地方企事业、行业专家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中,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全校专业建设。围绕“应用型专业占全校专业75%左右,应用技术型特征明显”目标,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地方需求与专业发展挂钩,对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预警,对初次就业率低的专业实行减少招生数、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通过完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以服务地方为导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学校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和淘汰不适宜专业,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良.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N/OL].

中国高等教育,[2015-7-9].

http://www.edu.cn/edu/renwu/shengyin/201507/

t20150709_1286684.shtml.

[2]王瑛,喻道安.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新专业建设的困境及

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李峻峰,米岩军.职业学校新专业开发与设置的策略研

究[J].江苏高教,2010(2).

作者:邵春艳 徐绍坤 杨亚河

新建本科高校电气工程论文 篇2:

新建本科高校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发展方略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科学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目标状态,又是一种发展的现实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以什么样的发展方略促进科学发展,这对于新建本科高校自身,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无疑具有重大价值。

一、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来认识发展理念与发展方略问题

1. 实现新建本科高校的科学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高校科学发展从整体上讲就是要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可以说,高校要发展首先是要有办学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是大学的灵魂,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以及怎样办好大学的思想认识基础。坚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之路。新建本科高校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扩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立足发展区位,创新办学理念。因此,在推进新建本科高校发展中,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念创新为先导,为全面推进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使办学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服务。

2. 新建本科高校在发展中更要谋划科学的发展方略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的具体要求。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1/3。多数面临着合并后的融合发展问题,面临着办学水平的提升问题,面临着以外延扩张为主到以内涵建设为主的转型发展问题。它们作为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找到既符合大学发展一般规律,又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发展方略,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变革。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方法论指导,科学谋划发展方略,才能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思考,长远设计,科学谋划,才能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才能更好地解决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新建本科高校应树立的发展理念

大学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昭示价值追求,以理念创新推动自我发展,新建本科高校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理应牢固树立如下基本理念: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的责任和追求。首先,坚持“以师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办学兴校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师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教职工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靠教职工,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让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教职工。其次,坚持“以生为本”,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才。凸显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使命,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重心。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2. 牢固树立内涵建设的理念

内涵建设是相对于物质形态的外延建设而言的,旨在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新建本科高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规律性途径。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新建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具体内容而言,准确科学定位是前提,教学基本建设是基础,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文化建设是活力,管理机制创新是保障。新建本科高校应从所处的区情和校情出发,以教育部“质量工程”为引领,以本校“质量工程”为载体,以各“子工程”为目标和内容,倾学校之力提升本科教育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院校。

3. 牢固树立开放创新的理念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学问之大,大师之大,大爱之大,而且在于大学是用全局的、发展的、联系的、开放的视野来审视自身和观照世界,彰显的是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气派。特别是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其开放性和创新性实现了新的飞跃。创新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把改革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凡是高水平大学,走的都是开放创新之路。尤其是国际化作为一个重要理念,对于新建本科高校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开放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品格来确立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落实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4. 牢固树立文化引领的理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其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是在区域和地方中创造并培育新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影響、引领地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重视研究和加强高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创新,增强“软实力”,进而肩负起文化引领的重任和使命。黄石理工学院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研究和弘扬黄石矿冶文化,为黄石文化创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 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大学服务社会发展,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更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大学的发展史证明,任何一所高校,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本地区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他们培养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直接的服务。新建本科高校必须发挥人才、智力、科技和文化优势,在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和能力。全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把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结,使学术成果直接为社会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三、推进新建本科高校科学发展方略的思考

作为新建本科高校的黄石理工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高校。学校在校学生20000余名,有教授、副教授近400人,博士、硕士400余人。有31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2004年升格为本科高校以来,学校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和水平有了更大提高。近几年,学校新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循律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声誉美校;坚持营造现代大学文化氛围为主导,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但是,学校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尚需进一步明晰,为师生和教学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有些教育教学环节需进一步加强,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未有效破除等。为此,面对学院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突出组织领导,突出思想解放,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

1. 谋划发展方略,确立发展总纲

我校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突出思想解放,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方略。这就是,在发展方略问题上,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集思广益,完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设计,明确发展战略步骤,确立学院发展总纲。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发展道路,大力促进学校上质量、上层次、上水平,走内涵发展之路,强力推进内涵建设。

2.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统筹好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的关系;统筹好学科布局与学科质量的关系。我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协调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我们在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3. 着眼社会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

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上,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倡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特别是区域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优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4. 注重特色设计,着眼特色发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继续突出优势、发展特色,努力打造本校特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特质风貌。一是在办学方略上,彰显办学的地方特色。在确定办学类型时,坚持从自身条件出发,坚持在“服务地方中寻求新支持,在贡献地方中谋求新发展”,立足黄石,发挥我校的区位优势,尽快融入武汉“1+8”城市圈和黄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突出鲜明的服务方位,这是我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鲜明地方特色。二是注重品牌建设,准确瞄准社会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适合办学目标的基点和支点,做大做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等品牌学科和专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理工特色日益显现。三是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学校办学定位,面对企业和基层的需要,面向就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四是注重理工精神的构建,弘扬学校独特的优良传统。在办学办校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学校的人文底蕴,教育和引导教职工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进行创新实践,树立和弘扬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优秀品德和精神境界,铸就了崇尚科学、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

5. 坚持制度创新,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谋划发展,离不开决策。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事业发展的成败。具体工作中,我校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办法、制度,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专家咨询的效度,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调动职能部门的创造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决策提供可供选择的工作方案。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发展战略是否合理,能否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的重要内容。用好这个指挥棒,健全和完善了干部评价体系。三是建立科学的办学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共识。确立学校是否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总的评价标准是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而言有“六看六要”:一看人才队伍要年年壮大;二看财力数字要年年增长;三看学生要招就两旺;四看职工要心情舒畅;五看软硬环境要年年变样;六看学校排位只升不降。

6. 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体现了我们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在学校的新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倡导“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尊重自由、培育个性、发展能力、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共同推行“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办学理念,共同建设“以学为宗、以师为主、以生为本、以创为能、以校为荣、以和为贵”的大学氛围。

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黄石理工学院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科学定位谋发展、强化内涵促建设、提高质量上水平、服务地方创特色”的实践主题,推进了各项事业的进步,为学院新一轮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周振国

作者:程幼金

新建本科高校电气工程论文 篇3:

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摘要综述了我国应用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探索了皖西学院化资源优势为办学优势,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容。

关键词资源优势;办学优势;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33);制药工程安徽省特色专业建设(2013tszy028);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13zy03);皖西学院2013年度招标课题项目(2013zb28)。

作者简介韩邦兴(1978- ),男,安徽安庆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工作。*通讯作者,教授,从事植物资源开发研究。

1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1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并存,供求矛盾日益尖锐,说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工程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实际应用。而多数私企不愿意承担应届大学生岗前培训的社会责任,希望招聘到进来即能顶岗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应运而生。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理论基础宽厚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能型人才,它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1]。

1.2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一般认为高校分为3种基本类型:①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②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③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这3种类型主要是依据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来划分,第二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这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全国8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700多所,主要是面向地方的院校[2]。

1.3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体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在满足精英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大力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转变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3]。

其次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原则的体现。地方院校是指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院校之外的院校,由地方政府财政划拨办学经费,属地方政府行政单位管辖,是为地方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各类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性。其办学经费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就应该是其最主要的职能。而在服务地方职能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4]。

再次是地方本科院校职能定位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4个方面。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承担四大职能时,其侧重点和内涵不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高校,应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5]。

2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趋同化目前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实际上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于精英式教育,通常仅仅是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做些调整,无论是在培养理论,还是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都还普遍停留在以往的精英教育时代,导致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一流水平大学,而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的尴尬境地[6]。

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不显著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不显著,尤其是体现不出地方性和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征。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未将地方的资源优势整合进去。

2.3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和特色不明显,很难培养真正的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如果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高校就不会有活力,就难以取得地方政府的真正支持。

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3.1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把握地方社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要改革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牢牢抓住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把握地方社会到底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找准专业定位,包括培养目标、规格、面向定位等。

3.2化地方资源优势为办学优势,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資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学研合作优势及政府部门、行业的支持优势等。挖掘这些优势资源并转化为办学优势是地方本科高校最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优势转化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是有针对性、有生命力的,能够培养出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比如六安市农产品深加工是地方支柱产业,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食用菌、优质茶油等知名产品或品牌,拥有一大批企业,也是政府重点支持、扶持领域。皖西学院有效地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整合在食品、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旅游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3加强软硬件建设,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下工夫,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方面下功夫,提高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否则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仍为一纸空文。如何在这些软硬件建设上下功夫,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并付诸行动,扎实推进每项工作的开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再好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最终都需要一大批教师去实现。教师水平跟不上,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空话。提倡“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师派驻企业,建设相关的一系列评价考核指标。也就是说,如何把“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真正落在实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同样,其他的软硬件建设如何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深入研究。

4皖西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1应用型专业现状皖西学院2009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现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光源与照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30余个应用型较强的本科专业。

4.2地方资源优势明显

4.2.1大别山区的资源优势。大别山区在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境内物产富集,矿产众多,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矿产优势:六安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东段武当-桐柏-大别山成矿带,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品种多,已发现矿藏40多种,探明储量30多种,石油、天然气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铅、锌、钼等40余种。安徽省金寨县境内探明一巨型钼矿床,其钼储量约有220万t以上,达到世界第二,潜在经济价值超6 000亿元;霍邱铁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已探明储量16.5亿t,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大别山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m3,全省水资源的60%以上集中在大别山区;大别山区有维管束植物186科、714属、1 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 518种,粮食作物品种626个,经济作物品种67个,蔬菜品种70个,干鲜果品19种。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第一。有著名的霍山石斛、霍山黄芽、六安瓜片、霍山灵芝、漫水河百合、金寨板栗、皖西白鹅等资源。大别山区独特资源优势是皖西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

4.2.2产学合作的优势。六安市重视产学研合作,出台《六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化产学研一体,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围绕六安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批技术攻关课题。举办产学研对接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建立若干“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引导科技人才向六安市流动。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聘100名科技特聘员(特派员)与六安市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采矿及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机电与家电等产业中建立3~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六安市政府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皖西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

4.2.3政府部门的支持优势。吴邦国委员长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时提出了“5+1”项目,强调安徽大别山区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茶叶、毛竹、中药材(石斛)和生态养殖(皖西白鹅)4个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安徽省政府、六安市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别山区发展。皖西学院作为皖西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当地政府历来支持、重视学校发展,尤其是在办学资源倾斜,产学研政策扶持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府部门的支持优势是皖西学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外在环境。

4.3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内容

4.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研究。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分析,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处理好基础与专业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教与学、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关系,尤其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而偏重学科体系或知识体系的经典或传统理念与做法是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

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映教育理论,但教育理论及其体系不仅仅是分散、孤立的思想、理念,不能只停留在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认识水平上,问题在于如何把科学教育理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指导教育活动与行为。因此,需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研究。

4.3.2應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与诸要素之间关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因此开展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4.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模式、制度模式、过程模式研究。开展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模式、制度模式、过程模式研究。①目标模式:采用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针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言的,比如按学科知识结构可分为通才型、专才型、复合交叉型等。②制度模式:比如采用合作办学,主辅修制等。③过程模式:比如采用时间进行模式,有“2+2”模式、“3+1”模式等,过程模式中还有“服务型模式”、“创造型模式”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目标模式、制度模式、过程模式的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一个整体。

4.3.4化地方资源优势为办学优势研究。不同的地方高校有不同的地方优势。如皖西学院地处皖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企业资源、校企合作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政府部门的支持扶持资源、地方产业政策资源等,应研究挖掘梳理这些资源,转化为办学资源,并引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之中。

4.3.5保障条件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落到实处,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主要包括对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也包括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

4.3.6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前述各项研究成果,分类或按专业群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德勋,于坤.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问题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5):35-36.

[2] 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3] 黎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要性、困难、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95-101.

[4] 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0):49-54.

[5] 朱明珠.浅议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5):106-108.

作者:韩邦兴 陈存武 刘东 陈乃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