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18

儿科护理学研究论文 篇1:

育婴师培训理念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

【摘 要】中职卫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2014年“放宽二胎”和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新政实施,催生并带动一些新兴行业如育婴师、儿童保健师等的市场需求,这为我们的中职护生就业提供了新契机,就业方向可由临床护理向这方面扩展。本文从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背景、思路、实施过程、意义四方面对育婴师培训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研究,提倡在课程内容和大纲、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职业培训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育婴师培训 理念 儿科护理学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实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护理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护理领域也由单一的医院护理逐渐扩展至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2014年“放宽二胎”和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新政实施,催生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新生儿数目的增加,高级保姆、家庭护理人员和育婴师、儿童保健师等的市场需求也有所提高。然而,目前市场上受过正规培训、有一定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的育婴人才较短缺,而我们的中职护生可以借助自身的专业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往这个方向拓宽就业渠道,填补这个市场缺口。

要顺应市场需求,中职学校必须在教学中体现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育婴师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婴幼儿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是儿科护理学,因此,我们可以将职业培训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将育婴师培训理念融入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笔者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我国现行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多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下设置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模式,以儿科护理学为例,原课程目标为“以疾病为中心,服务对象为患病儿童”,仍旧着眼于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没有体现出整体护理的思想,服务对象没有突出全体儿童,忽略了健康儿童日常的身心保健。

因此,有必要对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换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在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市场调研市场对儿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课程开展的内容,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三)针对性地购置实训设备,加强和完善实训室建设,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实训环境,提高操作能力。

(四)构建模块式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儿童保健与生活护理、新生儿保健与疾病护理、患病儿童的护理、小儿及家属的沟通四大模块,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五)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于一体,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

(七)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建设较完善的儿科护理学习题库,为考试提供复习资料,提高护考通过率,达到执证上岗;同时积极联系育婴师培训机构,鼓励学生考取育婴师资格,达到多证就业,增加就业优势。

三、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做好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以往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本市及周边各县份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执照的取得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就业方向较单一;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在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人才市场调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市场需求由原来单一的医疗机构护理逐渐扩展至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一些新兴行业如育婴师、家庭护理员、社区护理员等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待遇也不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往这些方向扩展就业渠道。

(二)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儿科护理教学目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理论教学目标:掌握儿科基础和小儿一般生活护理、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儿科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熟悉常见疾病原因、防治措施和小儿保健,了解小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2.技能教学目标包括:应用基础护理和儿科护理学的知识,能对不同年龄的正常小儿及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具有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的能力;具有与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开展儿童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3.思想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儿童护理事业充满热忱,全心全意为儿童护理事业服务。

(三)调整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具体和完善婴幼儿护理的内容(即育婴师培训的教程),理论课增加以下内容:1.婴幼儿各系统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2.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特性、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意志力、气质特征、言语能力;3.婴幼儿营养:热能、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需要、膳食评价与营养行为;4.婴幼儿教育:教育意义、教育特点与内容、教育原则与方法。实验课增加婴幼儿生活照料、游戏设计、抚触、动作技能训练、辅食制作、奶粉冲调等内容。同时开设儿童保健专题讲座,讲解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意外事故的预防等;儿童心理专题讲座,讲授小儿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如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多动综合症等。让学生了解并关注儿童健康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全的综合问题,更好地贯彻整体护理的主导思想。

(四)加大实践学时比例,使学生能通过反复练习锤炼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购置实训器材和设备(如婴儿洗浴室、模拟人、体重测量仪等),加强和完善儿科实验室的建设,使其结构、布局更合理,功能更齐全,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实训环境,提高操作能力。

(五)构建模块式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儿童保健与生活护理、新生儿保健与疾病护理、患病儿童的护理、小儿及家属的沟通四大模块;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于一体,如下表:

(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启发引导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将奶粉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冲调,再将婴儿模型作为对象进行喂哺,掌握人工喂养的方法;再如案例分析法,列出一个典型的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做出诊断的基础上提出对该患儿应实施哪些护理措施。

(七)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制作图文并茂的儿科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模型、挂件等教学工具。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婴儿游泳和抚触的视频,再在婴儿模型上动手练习抚触的手法。

(八)建立考核制度,评价教学效果。考核模式由以前的“期考+平时成绩”改为“理论+实践”的方式,增加了实践考核的比例,使学生对实训课引起重视。

(九)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利用网络等资源多方面收集材料,建设并完善儿科护理学习题库。

四、意义

(一)强化“以就业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合理确定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二)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而不是理实分离的课程设计。以学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例,我们对这一届的学生实施了上述的新课程改革,结果表明这届学生操作考的成绩普遍优于往届学生,动手能力大大增强。

(三)通过对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服务社会。

通过教学改革,学校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一倩.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J].全科护理,2009(7)

[2]李美珍.《儿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1(10)

【作者简介】罗 莹(1980— ),女,壮族,广西田阳县人,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儿科、内科讲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及内科护理。

(责编 罗汝君)

作者:罗莹

儿科护理学研究论文 篇2: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鉴于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各自具有的优势,结合现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儿科护理学的学科特点,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联合运用,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不但保留了LBL教学法对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且也充分体现了PBL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优势,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BL联合LBL教学法儿科护理学应用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新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对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够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方式上要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目前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传统讲授法显然不能满足教学改革需要,因此,研究该采用何种教学法才能适应现代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儿科护理学学科特点及中职生学情分析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临床学科。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采取的傳统教学法太过单一,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再加上中职生本身生源素质较差,有一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生”“后进生”,不但文化基础较差,年龄偏小,而且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使得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利用中职生兴趣广泛、动手能力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鲜观念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的教学法,增加动手机会,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发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L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

1.LBL教学法,也就是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目前我国一直使用的为广大师生接受的一种教学法,其优点在于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一名老师可以对应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符合中职学校每个班学生动辄六七十人的教学现状,而且LBL教学法传授知识有系统性,对基本概念的讲解比较深刻、全面,便于学生理解。但是LBL教学法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就学生成绩虽然好但是动手能力差,知识融汇贯通差,培养的学生显然不适应现代医学需要。

2.PBL教学法

笔者尝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发现通过PBL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掌握了自主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综合素质,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PBL教学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中职教育中教学课时比较少,如果全部内容都采用PBL教学,肯定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有些太过基础简单的内容也不适合进行PBL教学;其次,PBL教学法适合小班教学,而我们中职学校每个班人数都在六七十人,甚至有些班达到八十人以上,在小组讨论时容易失控,开展PBL教学很有难度;再次,中职生本身基础较差,讨论的重点很难突出和深入,而且PBL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知识完整性,导致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很难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最后,部分中职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不配合教师的安排,这些都限制了PBL教学在中职儿科护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最好就是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法。

四、PBL联合LBL教学法的应用

1.研究的对象

选择了我校2014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两个班的12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随机分为实验组(61人,采用PBL联合LBL教学)和对照组(65人,采用LBL教学法),两组学生全为女生,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的内容

两组学生均由笔者一人负责授课,采用的教材均为人卫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授课内容和课时数都按照相同的授课计划进行。

3.研究的过程

(1)实施前准备

第一,学生准备。先向学生介绍PBL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试验班级的学生按照好、中、差三个层次搭配的原则分成5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绩好、积极主动、协调沟通能力好的学生当组长。

第二,教师准备。笔者根据护士资格考试要求、实验班学生特点经过多方探讨研究编写了部分常见的临床病案以及相应的问题,确保这些问题突出了教学重点,涵盖了课程内容又方便学生查找从而达到PBL教学预期的效果

(2)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提前发给学生。一位90后妈妈带着1个月宝宝来健康门诊咨询她孩子应该如何合理喂养,你应该怎样回答?

婴幼儿最好的食物是什么?母乳有哪些优点?怎样计算婴幼儿每天需要的奶量和水量?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应遵循什么原则添加辅食?

第二,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进行资料搜集,可以翻阅课本,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信息采集或者向有关教师咨询,最后由小组长对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且得出统一结论。

第三,课堂汇报,教师点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采用LBL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然后针对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发言和讨论,教师从旁正确引导最终总结归纳出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

五、结果及教学评价

1.结果

学期结束后统一命题对两组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考题依托于护士资格考试题,均为选择题,有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最终考试成绩如下表:

经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2.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发放问卷126份,有效收回126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如下表:6.PBL联合LBL教学法对教学的影响和反思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说明PBL联合LBL教学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法优于傳统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在进行PBL教学法之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清楚介绍PBL教学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PBL教学法是全面培养综合素质,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教学法,使学生能接受、适应并配合教师使用PBL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周乐山,朱念琼.儿科护理学(第二版)\[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白震.浅谈中职学校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

(上接第97页)即东南亚旅游文化禁忌梳理和讲解。因此从时间分配上,第一步导入及问题启发,设计用时2分钟,第二步知识展示,用时6~7分钟,第四步总结+练习,设计用时1~2分钟。

该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还可延伸到其他单元学习,依据不同的单元主题和知识点制作知识模块包,充分利用国内外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实施视、听、说全方位立體教学,让语言学习不再单调、平面、死板,将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紧密结合,让学生始终感受到语言学习的迫切需要,开阔国际眼界、激发兴趣。

三、教学特色

1.教学背景

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大相径庭,学生虽已成年但年纪尚小,眼界并不开阔,不能很直观、深刻理解各个国家大大小小的旅游文化禁忌,况且即便同一国家之中又有不同之处。再加上用英语介绍各国文化风俗禁忌往往表述复杂,学生不易听懂更不易理解,犹如隔靴搔痒。本微课针对这种情况,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深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五大亚洲国家热门旅游地,对于实际生活工作很有指导意义,通过图文并茂呈现千奇百怪,视觉冲击之余,让学生便于记住这些跨文化知识,不易混淆遗忘。

2.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掌握东南亚五大热门旅游国家的主要文化禁忌。

3.教学方法

启发、演示、讲授、练习、讨论、头脑风暴等。

4.教学总结

本微课以近年来火爆中国的旅游热门地东南亚为切入点,从众多国家中筛选出五个最有代表性国家。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禁忌可谓包罗万象,且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变化。因为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微课仅仅筛选了最有代表性、最易引起文化冲突的部分进行介绍,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再深度补充一些,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加深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适应。

另外,中国受欧美发达国家社会文化等领域影响较多,普遍对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知之甚少,语言也存障碍,在收集素材、制作微课过程中遇到的一定困难,本想多找寻一些视频资料,结果以图片文字材料居多,以游记形式居多。通过查询阅读大量资料,从中对比总结出一些通用的文化习俗和禁忌,不一而足。

作者:贺婷

儿科护理学研究论文 篇3:

高职《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方向)(以下简称为高职英护)《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其效果。随机抽取高职英护089班(40人)为实验班,进行《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随机抽取高职对照班英护0810班(40人)进行传统教学,通过比较考试成绩及相关问卷调查探究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及其效果。“保持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情境教学于其中的双语教学方法,较适合高职英护层次学生的双语教学,其教学效果受师资水平、课时、教材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其英语基础。

关键词:高职;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在国家教育部的鼓励下,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在主干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但多为本科层次,而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开展双语教学的并不多,而开展《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更如凤毛麟角。

目前,双语教学模式按照中英文比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过渡型: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外语为第二教学语言;(2)保持型: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3)浸入型:外语是主要教学语言,母语处于次要地位。高职英护的双语教学模式多停留在过渡型,远不能达到解决实际涉外情境问题所应有的英语能力。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虽初衷良好,希望学生能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但往往最终英语及专业知识均没掌握好。

在双语教学方法中,目前采用最多的仍是放纵式,即在多媒体课件的中文后加注英文,有些教师还能读一读英文注解,有些教师根本不提英文,一方面,可能学时较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怕发音不准,多数学生因教师没做要求就不过问,个别用心的学生即便关注并积累了一些专业词汇,但也是哑巴英语;“雨+雪”式,有些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虽能在授课过程中不时穿插英语,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也听不懂,进而可能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填鸭式教学,教师能精心准备与专业有关的英语材料,并让学生死记,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高职英护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重大的改革。应通过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从而挖掘出在高职英护层面进行双语教学“度”的把握,找出适合高职英护层面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情境教学于其中”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高职英护学生在涉外护理工作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其就业渠道,提升其国外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培养及锻炼师资的有效途径。

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象 随机抽取全日制高职英护四年级学生089班(40人)为实验班,0810班(40人)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级学生相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总成绩要高,尤其英语成绩较佳,是经过口语、阅读面试筛选而组成的班级。不仅如此,目前两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METS(国家医护英语考试)三级通过率均为100%,期末英语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鉴于前期调研结果,干预班级只有半数左右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该群体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所以干预后,选择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英语基础较好的前20名学生分别进行学习效果比较。

方法 对089班《儿科护理学》实施双语教学,其主要模式为保持型,即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总论部分采用过渡型,即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外语为第二教学语言,先用中文讲解,然后用英文小结,且英文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各论部分即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则采用保持型,先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用中文讲透,然后用英文讲解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预期结果、卫生宣教等,再用英文进行小结及练习相关英文题进行巩固。课前为学生分发教师自编相关英文词汇及疾病护理英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每个系统有一次病例讨论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融情境于教学中。在科研、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定期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自行设计阅卷调查表,其相关内容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双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自编教材难易度的看法,对双语教学的拓展,开展双语教学的益处,以及对双语教学的建议等。

研究结果

双语教学干预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比较 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双语教学班与对照班英语成绩分别为86.20±4.84,86.26±3.73,两个班级英语学习效果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32,P=0.9568)。开展儿科护理双语教学后,对干预班与对照班儿科护理与专业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比较(见下页表1)。结果表明,两门课程的成绩在开展双语教学后干预班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但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态度积极。所以干预后,选择干预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基础较好的前20名学生分别进行学习效果比较。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双语教学班与对照班前2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分别为89.9±2.40和89.2±1.41,两个班级英语学习效果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3,P= 0.2684),教学干预后成绩比较如下(见表2)。结果表明,在开展双语教学干预后,实验班成绩好,且对双语教学感兴趣,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儿科及专业英语学习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双语教学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在开展双语教学后两门课程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3)。

问卷调查情况 在实施双语教学前后,还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4)。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并认为双语教学对培养其自学能力及提高英语口语、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帮助,自编教材有利于课堂英文讲授内容的理解,且难易程度较为适中;在问卷中还涉及对双语教学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够对外合作办学,其他专业课也能适当地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还希望能到涉外护理岗位实习。

讨论

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其效果 通过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充分反映了适用于高职英护层次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其方法为“保持式”情境教学法,而教学效果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的益处 通过双语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不会再因为自己是高职生而自卑,同时使学生具备了深层次再造和终身学习及生存的能力,为进外资医疗机构及出国留学和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有利条件。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通过对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了解到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英语口语水平及专业词汇量也得到了再一次飞跃。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及对策 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不是因为其英语基础差,没有学习能力,而是因为学生觉得学了无用武之地。南京各家医院在招聘高职护理学生时,都无需面试英语,导致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不足。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关键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比如,学生缺乏护理英语的应用环境。在以后的工作中,可力求将护理实训中心物质及专业文化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展示,以便学生时时、处处体验护理英语的使用,还可以开辟外资医院实习窗口,及对外进行合作交流等。

双语素质师资缺乏及对策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诸多,但能否开展双语教学,首要的因素是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因为双语教学从选编教材、备课、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方面均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双语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常常会为了某个单词或某个特殊表达而翻遍所有词典或参考文献及花费一整晚的时间。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还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熟练而准确地用英文进行表达和交流。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笔者认为,首先,自己需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利用点滴时间记单词,经常收看CCTV9及CCTV10的电视节目及英文原版影碟,同时阅读大量英文原版书刊杂志。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定期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及出国进修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

參考文献:

[1]赵蓓.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8).

[2]刘鹏飞,夏焕君,杜琳.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导论》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0(2下).

[3]马小琴,王俊杰,周小燕.推行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4]肖坚,张红菱.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5(5).

作者简介:

赵萍(1966—),女,江苏宝应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副教授,护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儿科护理。

作者:赵萍 乜金茹等

上一篇:财政管理会计学论文下一篇:水电厂计划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