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儿科护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儿科发生及上报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占50%;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工作者缺乏共同、责任心不强、人力资源不足以及患者缺乏积极配合等各方面存在密切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护理不良事件儿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护理不良事件儿科护理论文 篇1: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摘要】本文就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进行探讨,重点从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各种各种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年轻护士培训、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无惩罚原则等几方面,阐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网上上报系统;PDA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提高护理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服务缺陷的反映,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虽然在大部分医院都存在,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大多不愿意、也不敢报告,往往在督查中被发现或病人投诉无法隐瞒时才被动报告。

1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1 年轻护士技术差,经验不足:近年来,医院的床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护理人员数量缺编。医院新进大量的年轻护士, 年轻护士比例增加,年轻护士技术水平有限, 对疾病观察力不够,不执行“三查七对”、“交接班”等相关制度。缺乏护理经验,技术操作不熟练,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难度大、家属要求高,有些操作护士难以达到1次成功。 家属不满意。

1.2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告知义务执行不到位: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风险意识差,不重视护理文件书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性。因此,护士在每项工作中必须重视每个细节,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章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护士没有对特殊治疗,存在的护理风险让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写告知书。例如:跌倒坠床告知不到位,患者跌倒坠床。在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签写告知书。

1.3 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由于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够严谨,不按照护理常规执行操作是造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各种查对制度不严格、护士粗心大意,三查七对一注意未落实流于形式,不能检查出问题,例如:未让患者或家属说姓名而直接喊患者姓名,导致药物输入错误;发错口服药液; 采错标本;接送病人错误;医嘱执行错误;转抄医嘱错误;如将时间、剂量看错等。另外,儿科工作繁琐,患儿不配合核对,增加了出错的机率。

1.4 护士害怕处罚,不积极上报:我国医疗差错事件报告制度虽然在大部分医院都存在,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大多不愿意、也不敢报告,往往在督查中被发现或病人投诉无法隐瞒时才被动报告[3]。本护理单元是2010年5月新扩建的病房,护理人员以新分配为主,她们都想在新医院有个好起点,留下好印象,担心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会影响其个人声誉,也担心被人知道会受到处罚,因而多数护士在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如果患者不投诉、护士长不知道,往往采取隐瞒不报,导致同样性质的事件在不同科室,不同的人身上重复发生,同时,事件的当事患者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因拖延而导致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主管患者安全的主任及护士长、护理骨干30人组成院护理安全委员会,护理部主任担任委员会主任。科护士长及小组护士长、护理骨干10人组成科护理安全委员会, 小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4人组成病房护理安全委员会。实行三级负责制,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 各级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检查、督促、指导, 由护士长提出改进、防范措施, 护理部对改进、防范措施进行跟踪落实,在三级质控下,做到防微杜渐,确保患者安全。实行无惩罚原则,无惩罚原则是指在差错发生后,不是惩罚犯错者,而是寻找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改进相应的流程[4]。鼓励护士对与护理相关的患者不良件的报告,不论事件是否属于护理人员的差错。使护士自愿、主动上报,使护士长、护理部对某些特殊事件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进行干预,将患者的损害降至最小,患者的情绪得到及时的安抚。

2.2 健全各种制度和应急预案:逐步制定各种制度和应急预案,例如输血核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如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停水和突然停水应急预案、泛水的应急预案、停电和突然停电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患者自杀后的应急预案、患者跌倒坠床时的应急预案、输注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皮肤压疮应急预案等。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首先重点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如皮肤压疮、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中,建立相应的护理评估表、床头设立相应的提示牌。其次,制定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及逐级上报程序。

2.3 做好年轻护士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多途径培训护理人员专科发展,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做好三基培训:基础护理理论考核:非注册护士每半年一次,注册护士一年一次。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与考核:2年资以上护士操作项目:CPR、口腔护理、雾化吸入、鼻饲、导尿、灌肠、翻身叩背、洗头机洗头法;2年资以内的护士操作项目:CPR、口腔护理、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吸氧、吸痰。病房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两次,内容为专科护理知识及网上和杂志最新刊登的护理的新技术,新进展。每年参加护理部每周五中午专科业务讲座6次。带领全体护士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护士条例》等法律相关知识,在一切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 做好告知义务,做到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依法施护,这样既保护了患者的利益,反过来说也是对护士的自我保护[5]。定期带领护士学习各种医疗纠纷和医疗警示录,提醒护士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2.4 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应用掌上电脑(PDA) 和二维条码技术的腕带进行各种处置核对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的数据资源, PDA带有无线网卡和条形码扫描头病人专用的采用二维条码技术的腕带记录了病人基本信息[6]。患者入院后,打印以住院号编码的条形码腕带,佩带于患者腕部作为身份标识。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用PDA对患者手上的腕带扫描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与确认。同时可确认患者给药单的条形码与患者腕带上的身份标识条形码的信息均相关联。PDA分类显示全科病人的所有用药医嘱信息,如:注射医嘱、输液医嘱、雾化吸入医嘱、灌肠医嘱、化验医嘱等;同时将处置的时间和处置人等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保存后所有信息即刻回传到HIS系统,医生下达医嘱输入HIS系统后,会即刻自动转移到PDA上, 可实时记录医嘱执行时间和执行人。

2.5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1]。我院充分利用HIS系统,建立自愿、非处罚性的护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每个护士通过自动化办公网上自己的账号,可以随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层层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作出分析,帮助当事科室、当事人及时分析原因,并在全院范围内寻找类似的不安全因素,对有可能导致患者损害的护理不良事件,立即指导、参与、帮助处理,力求将患者的损害减至最小。护理部审阅后实时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公示,事件的过程结果是公开的,但科室、责任者是保密的,只用来警示其他护理人员从事件中进行学习,实现“错误”经验的信息资源共享。

3 讨论

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各种各种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年轻护士培训、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无惩罚原则等几方面,很大程度上避免和杜绝了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PDA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的查对,用PDA扫描病人腕带进行病人身份的确认。,实现了新技术有效服务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 信息均通过HIS系统相关联,真正做到了“正确的对象、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法与途径”,杜绝了差错。这一优势在新生儿、精神障碍、昏迷或睡眠状态病人的护理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有效地规范了护士行为,及时纠正了一些遗漏和差错,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避免多次医嘱转抄、录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2] 李春梅. 护理安全管理体會.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4(9):2623-2624

[3] 袁晓丽,江智霞.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9,4(24):726-727

[4] 徐春,徐红燕.无惩罚原则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护理与康复,2009,6(8):523-524

[5] 阐玉英.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5):78-79

[6] 张晓华,吕艳,郭春芳.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管理,2008,6(10):2800-2801

作者:刘伟 李莉

护理不良事件儿科护理论文 篇2: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探析

【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儿科发生及上报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占50%;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工作者缺乏共同、责任心不强、人力资源不足以及患者缺乏积极配合等各方面存在密切关系。结论:为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强化儿科相应的人力资源配备,构建完善的查对制度,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引导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难免会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理风险加以重视,可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更是提出了严格要求[1]。本次研究旨在对我院发生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举措。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属一个独立的病区,床位30张,年收治患者有3500人次,本次研究对象选自为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儿科发生及上报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

1.2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儿科发生并且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该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发生之后所相应采取的措施、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要求护理部依据发生不良事件的性质进行组织讨论,深入探讨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

1.3观察指标

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进行归纳。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统计分析28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3.1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3.1.1护理人员缺乏沟通

有些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存在很大关系[2]。护理在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宣教时,并未能考虑到患儿及其家属是否能完全理解这一方面,通常在例行宣教后,患儿及其家属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在院期间不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比如护理人员告诉家属禁止将开水瓶放在床头柜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烫伤事件,但是家属仍未能引起注意,仍将开水瓶放在床头柜上,继而发生患儿的烫伤意外事件。由此来看,医院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认真、仔细、全面的将所有事件执行及其后果告知家属,引起家属的注意,不要做表面功夫。

3.1.2护理人员自身责任问题

基于临床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若遇到临床工作较多的情况,护理工作者通常为了完成工作而简化查对程序,忽略了对细节的查对[3]。查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属于一项核心制度,但基于有些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觉得自己对患者的情况非常了解,绝不会出错,而通常错误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多有发生。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切忌凭借自己的“认为”来做事,切实落实“三查七对”。

3.1.3患者缺乏积极配合的意识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护理工作者在为患儿进行治疗前的核对时,很多患儿及其家属都认为此项是多此一举的,护理人员在核对姓名等一般资料时,也往往得到象征性的回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例如护理人员在做静脉输液前的核对工作中,呼叫输液卡上的姓名并未与床头卡相符,但患儿还是答应了,输液之后半小时护理人员才发现错误,该问题也直接反应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缺乏积极的配合,另一方面也督促护理人员在进行核对时决不能掉以轻心。

3.1.4人力资源问题

由于护理临床工作较为繁忙,加之护理人员一直存在短缺的问题,导致在小儿易发病的季节床位常常不够用,加之人员配备不足,难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3.1.5工作环境问题

儿科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通常患儿都有很多家属的陪同,护理人员要面对的突发状况极多,加之患儿的不配合,这种环境难免会打乱护理工作者思路,发生不良事件[4]。

3.2不良事件发生的应对举措

3.2.1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的培训

沟通不到位这种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中,他们通常不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由此,应加强对低年资以及新上岗护理人员的沟通培训,除了要做好理论知识培训之外,还应做到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活动的落实,从实际中让护理工作者了解到沟通的重要性,把握沟通的实质。

3.2.2切实落实查对制度

为切实将落实查对制度落实到位,建立医院成立查对制度监察小组,该小组的由护理部主任进行领导,并选择几名优秀的护士长作为组员,每周定期以及每天不定期的开展对各个科室的检查,一旦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给出相应的惩罚,切实落实每一个护理工作者的查对意识。

3.2.3引导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参与

在本次研究中,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28例中,用药错误占到14例,占50%。为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应建议儿科彻底转变传统的查对模式,构建新的工作流程,在进行操作之前,详细的询问患儿姓名,当核对好姓名之后护理人员再对输液卡进行相应的核对,确定核对之后再用药,则会大大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该模式的应用需要患儿及其家属积极的参与到查对工作中,避免应对性的回答。

3.2.4优化人力资源配备

大量引进护理工作者,通过弹性调节来缓解不同时间段儿科的患者数量,依据儿科特点,合理对人力资源进行排班。

【参考文献】

[1]赵海玲,王春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61-63.

[2]毛永霞.5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22):155-156.

[3]周艳,刘敬芳.30例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4,(29):86-87.

[4]杨霞.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4,(34):267-267.

作者:闫春燕

护理不良事件儿科护理论文 篇3: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前在医院中,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增,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原因探究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院在2016年至2017年间,通过对发生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共30起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医院发生儿科护理不良时间的主要原因有,一半的护理不良事件是由于用药错误,剩下的一部分则是因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以及医院的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

前言:

在医院内部对儿童进行儿科护理时,难免会发生不良事故,所以对于护理时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一定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出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降到最低。而且因为儿科的患者的特别性,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在本文中,将就我院所发生过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的探究,并以此来进行防范措施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的儿科部门的特点,在2016年至2017年件所发生的3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溯,以此来进行原因的分析。

1.2方法

将所有要进行回溯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整理,所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经过以及发生事件时所采取的措施等,并进行统一的分析总结和报告。然后组织医疗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性质进行探讨,探讨出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你急针对出现不良事件所需要进行的防范举措。

1.3观察指标

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归类。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通过对我院3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回溯进行分析,出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用药错误以及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医院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

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3.1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

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有些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存在很大问题。在进行相关的护理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时,因为缺乏相关的沟通技巧,所以导致患者与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各方面细节工作理解不是很明确,因此就会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医院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安全宣传工作时,一定要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3.2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因为进行儿科护理工作属于临床工作,而临床工作在进行执行时具有复杂性以及系统性。一旦护理工作增多,那么医护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就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将护理工作的各项程序进行简化。讲话过后的护理程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考虑,并不是非常完善。而且还因为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性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思维,往往觉得自己对于护理工作的把握已经很熟悉,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出現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所以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时,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标准的程序来进行工作。

3.3患者缺乏配合意识

在进行儿科的护理工作时,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儿童的各项情况进行核对。但是在这个时候很多患者的家属,并不是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必要。很多时候对于医护人员的核对审查工作,都只是表面应付性的进行回答。因为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没有进行积极配合,很容易导致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误。

3.4人力资源以及工作环境

在很多医院中进行儿科护理到工作人员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因为儿科护理的事件比较频繁,经常导致医护人员与患者数量不匹配的情况。除此之外,护理工作是因为患者是儿童,所以陪护人员比较多,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4对策

4.1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

对进行医疗护理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在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时,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工作所需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进行如实的宣传,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清晰的认识。在进行具体的培训时,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培训以及实践模拟的方式,使医护人员对沟通的本质进行掌握。

4.2落实查对制度

针对儿科医疗护理建立查对制度监察小组,小组的组长可以由护理部门的领导担任,小组的组员可以在护理部门中表现优异的护工来进行选择。检查小组要定期进行查对工作的检查,一旦发现存在漏洞,就要及时进行纠正,使护理工作人员的查对意识能够深化。

4.3引导医患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以及优化人力资源配备

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时,充分的引导患者的家属来配合治疗前的查对工作,将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记录,以方便后续的治疗工作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对进行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大量引进,然后根据儿科护理的工作特点进行分配。

作者:刘雪

上一篇: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电子测量仪器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