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应用,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管理的新路子。通过构建适合民办高校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教带管、以生协管、以管强管”的重管理、强引导,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分层管理等教育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1:

试论如何加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合并组建,国内综合性大学逐渐扩充,二级学院不断增多,专业不断增加,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学建设管理的基石,是高校教学建设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是每位高校各级教学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系级管理者。

关键词: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现状分析:从很多高校合并组建成为综合性高校以来,各个学校迅猛发展,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学校专业增加,各校制定了很多教学管理规范性的文件,但基本建设方面规范性管理文件比较欠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各、院、部门、系、办教学管理人员结构复杂、非教学管理专业人员居多;二是系级管理者缺乏工作经验和基本建设管理知识,还不太熟悉教学管理工作内容;三是由于新增专业多,有的是近两年新引进的毕业不久进入高校任教的老师;所以在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教学管理者对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能力,应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面对教学基本建设的现状,我们对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的内容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JZ]教学基本建设内容、意义和管理措施

教学基本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等。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应以学校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优化整合,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在每项基本建设中要不断提出改革措施,创造稳定、良好的教学环境。

1.专业建设。学校要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有关要求,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市场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和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适时地调整培养计划,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经费投入计划。

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基本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措施。课程建设要根据教学规律确定课程建设的规划,在统筹安排中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系统建设;建立课程建设评价机制,将对课程建设的要求纳入课程评价的过程以推进课程建设进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有计划地建设一定数量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和培养要求的载体,是教与学这两个教学主体相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是教学诸多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教材建设应注意使其吻合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进程,使教材建设体现出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开展教材研究,认真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建立教材建设委员会,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选用制度,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要有计划地组织编写能反映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成就和教学科研实力的教材。

4.教学队伍建设。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教师是承担和实现这一任务的主体,是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针对不同岗位教师需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師资培训;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和选聘高学历、高层次以及新专业急需的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大知识更新的力度,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二是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熟悉教学规律、精通管理业务、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开展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考察、交流和研修,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5.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制订并完善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及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守则、课外活动规则等学生管理制度。

6.实践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的获取或验证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必须认真抓好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全面规划基地的建设和改造,要规范管理,建立资源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机制。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要建立健全实习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实习基地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建立起能够调动实习基地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7.学风建设。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好的传统。要坚持重在教育,建管结合,以建为主的原则,坚持“校、院共同抓,教师人人管”的做法,把学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课、第二课堂等形式扩展学生学习的领域。要特别重视考风建设,通过严肃的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彻底制止作弊等错误行为,纠正不良风气。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在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同时,不能放松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不断思考构建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新体系,促进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我国高校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舒志定.论知识创新与大学教师科研活动[J].高教研究,2000,(4).

[2]周绍森,陈东有.试论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3,(1).

[3]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02,(3).

[4]郭平.新时期创新教育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FL)

作者:刘平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2: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实践应用,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管理的新路子。通过构建适合民办高校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教带管、以生协管、以管强管”的重管理、强引导,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分层管理等教育模式。完善民办高校制度框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架设家长、学校、学生交流的桥梁,促进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与实践

民办高校的诞生、发展历史比较短,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风建设。通过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民办工科本科院校进行走访调研,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通过理论研究层面加以实践应用,培养树立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学风,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1.民办高校应注重构建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1构建适合民办高校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哈尔滨石油学院的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本校的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突出地方与行业特色,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制定出了既符合学生就业创业对专业岗位能力实际要求的,又有发展后劲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1.2明确目标定位和规格培养,注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凸显专业优势和特色。从凸显特色、课程精简、因材施教、突出能力、整体优化、合理定位6个方面进行,学生是学风建设与培养的主体,根据民办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明确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落地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具体规格要求,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2.构建“以教带管、以生协管、以管强管”的重管理、强引导教育模式

2.1突显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管理上应该多加强,弥补其在高中阶段散漫的学习状态,管理是保障,引导是措施。哈尔滨石油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了一支以团总支干部、辅导员为骨干,专业教师、辅导员助理为重要补充的专兼结合的教育管理队伍。通过严格用人标准,严格工作业绩考核,逐步使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强化和优化教育管理队伍,为学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与引导相结合,发挥学生干部带头作用。积极调动院系两级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聘任优秀的学生干部为辅导员助理,发挥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作用。辅导员应在管理中进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强制学习为自觉学习。只有管理和引导相结合,以管理为手段,以引导促管理,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最优质、最全面的发展,达到学风建设真正目的。

2.3强化学生人生目标定位。高校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人才品格的殿堂。培养他们明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只有远虑才能有动力。一是开展入学专业教育把好专业认识第一关;二是增加专业职业教育充实学生技能培养,三是聘请优秀校友、知名企业精英或知名学者来校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成功人士,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趋势,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榜样效应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制定个人的发展方向。

3.完善民办高校制度框架,提供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稳定的师资环境与师德师风建设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民办高校应配有充足数量的师资队伍,尽可能大力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留住优秀教师,吸引优秀人才。通过学生评教、学生选教师、师德标兵的评选等一系列举措,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德,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和怎么学。

3.2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完善制度保障,避免各种管理漏洞的出现,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学风问题的存在是由于缺乏管理,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二是要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民办高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3.3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促进良好学风科学化管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严格把握好末位淘汰量是十分必要的。哈尔滨石油学院提出并实施的学位警示制度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次变革,促进了考试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符合公平的原则,体现分清档次,展现差别,促其进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综合作用。

3.4对学生实行分层管理促学风建设。应根据民办高校生源情况,做到抓住重点,奖励先进,鞭策中间,鼓励落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风气。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管理,选拔出“励志班”以为学院贡献大的人命名,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一个高效而出成绩的班级队伍,以培养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同时,以每学年度进行分层次分班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班级学生进行授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课程进度、课程难易程度等方面,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

4.架设家长、学校、学生交流的桥梁,达到教育管理学生目的

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学生三方互动联络机制,拉近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之间的距离感或对立感,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告知学生家长,会有助于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哈尔滨石油学院尝试开展了中学至大学阶段的衔接教育,建立电话、网络通信平台,邀请广大学生家长来学校当面交流,参观学生寝室,了解校园文化,以此增进家长对学生、学校的了解。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以地域为单位选举家长代表参与学生活动及教育教学管理,达到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5.促进地方工科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科技创新

学校大力开展科技项目创新,贴合专业特色和科技竞赛,以项目促学习,以学习促动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动员、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等国家、省市级科技竞赛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意识。设立专项经费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社会实践计划,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哈尔滨石油学院自主研发以水和空气为动力的火箭项目在历届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屡获佳绩,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结合相关科研任务,进一步挖掘、拓展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间良好的技术沟通、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王国俊、男、1980、助理研究员、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

1哈尔滨石油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与实践》

作者:王国俊 韩大伟 李莹娟 杨丽萍 邰连河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3: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想要积极顺应人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必然要建立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有效举措,对于院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有需人士参考。

【關键词】高中教师  队伍建设  管理策略

教师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从前者的角度出发,授业解惑的人都能够成为教师;而从后者的角度出发,教师指的是接受过针对性教育训练且在教育机构中担任教学工作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就是专业履行教育职责,肩负教书育人并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进行培养、提升民族素养使命的人。高中教师是经过专业程序考核并在高中院校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现阶段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并未形成权威的界定,站在院校实践管理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教师队伍就是把政府、学校、师资等多方面力量综合到一起,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为最终目标,并在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下,及时弥补实践工作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自发性举措,并以此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1.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现状

1.1队伍结构不合理

对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进行评判的基础依据就包括队伍结构的设计,良好的教师队伍结构需要呈现取长补短、新老相续的和谐发展状态。可是,通过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有些高中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缺少合理性,首先体现在性别结构方面,男女性别比例存在很大差异;然后就是教师的职业职称结构缺少合理性,以越南河江省为例,全省教师都是三级职称的教师;最后就是年龄结构缺少合理性,大多教师年龄在30~40岁左右,并未形成青中老三级教师结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还存在个别学校师资缺少和过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由于教育培训厅和学校并没有编制详细的发展计划,仅仅做出部分统计,导致缺少足够的数据信息,结构缺少统一性,在发展落后地区师资严重匮乏,重点院校内缺少辅导员、优秀教师,国防教育等方面尚未建立起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来说,就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得不到提高,各地区的教师数量在学校里得不到平衡。

1.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薪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很多高中学校在发放教师薪资时是以教师的职称等级、岗位津贴、课时补贴为依据,在确定薪资时以学历、职务、工作年限为指标,这种非业绩因素定薪资的方式确实合理性,并不能起到激烈作用。其次,还有些岗位教师的薪资水平并不符合市场劳动力价位,有些执教多年的优秀教师的薪资水平还赶不上市场平均薪酬,而部分普通职位的教师平均收入却远高于市场薪酬,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内外部薪酬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才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造成大量的人员流失。

1.3聘用制度实施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人事部已明确表示过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要采用竞争机制,不再实施干部身份终身制,改为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可是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院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时,并没有全面发挥出聘用制度的真实作用。一方面,依旧存在着对师资管理行政工作进行干涉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研究聘用岗位工作的整体内容时并未从科学角度出发,导致聘用制度“徒有其表”,同时受现行管理制度束缚,教师编制依旧实行,社会保障机制得不到革新完善,就算是学校领导也没有权利随意分配超员的教学人员,以至于岗位人员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1.4教师的业务素质较低

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核心和关键,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但是结合当前的调查显示,多数高中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较低,对先进教学方法掌握程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存在传统、落后的“短腿”现象,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

2.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针对教师队伍建立专门一级管理机构

通过进行实践调研能够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尚未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职能机构,普遍都只是挂靠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这些学校内部的中层管理机构,导致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严重缺少统一协调性,针对部分具体事件如:教师思想动态、人事关系等社会活动以及部分常规管理,包括教师教学计划、常规教学检查、教学成果汇总、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抑或是教师思政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等。一旦这些部门之间缺少及时且有效的协调,那么有很大几率会导致解决具体事情的工作效率变得非常低,定然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到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这严重违反了当初想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初衷。与此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整体运转,很可能引发毫无头绪的混乱状况。由此可见,我们非常有必要重视不断健全完善针对高中教师的一级管理机构,如设立专项教师管理办公室,通过这种做法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给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校本培训

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校本培训,和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比较,校本培训可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实践工作有机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各种成本投入。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实施校本培训可以实现把校内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得培训工作可以更好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学期末,结合期末总结,来制定下学期的培训方案,以解决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做到因地制宜,校本培训需遵守开放性、全员性原则,全体教师都必须参与进来。还可以通过建立分享平台,增强校本培训的开放性。本校和兄弟学校也可以积极展开交流探讨,取长补短,不断强化校本培训的协调性、综合性。

2.3 鼓励教师自学,提升业务水平

在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教师队伍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必须要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

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学历教育。虽然盲目推崇学历有一定的偏颇之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历也从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知识难度随之增加,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学历教育,才能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此,学校可通过调节课时、双师授课制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另外,学校还可以在生活费、学费等方面,加大教师的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全面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应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逐渐养成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教研活动等,在交流中学习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等,最终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

2.4有机结合终身制与聘任制,优化选聘引进工作

高中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入岗前的资质培训时需要较长的耗时,且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毕业生转型为合格教师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较长的成长周期造成了教师团队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因为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且专业性较强,导致竞争压力不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根本制度作为突破点。把教师资质的定期认定和审查得到落实,确保审查结果会对从业资格产生现实影响。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可以终止聘任,给予相应的整改期限,通过让一线教师产生压迫感,才会感受到职业危机,进而找到积极不懈工作的核心动力。其次,在教师选聘的具体进行时,务必要以学校实情为基础依据,切实结合本校近期发展需要与长远发展战略,不断开辟新渠道、找寻新方法,以吸引条件符合者前来应聘。总的来说,教师选聘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对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流动率。因此,需要学校制定健全完善的选聘与引进制度,从根本上掌控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质量。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时,务必要结合教学素养、师德师风、专业技能等方方面面,以保障引进教师真正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最后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热情。

2.5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奖惩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考评指标采用教学工作量、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和数量、参编书的数量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是聘用、分配、培养教师以及对教师进行晋升或奖惩的重要依据,当前高中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采取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的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的教师判定,并没有把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特征。因此个人认为在执行教师绩效管理时要充分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例如教师胜任力、行为、学生评价等等。除此以外,还应重视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对师资队伍建设作出经费投入时,务必要结合现阶段教育规划以及教育质量保障的需求,相关管理单位需要把教育以及培训方面的投资项目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边境地区等等。其次,不断拓宽师资教育培训途径,找到更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从大局上考虑教师人员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衔接和统一职前培训与职后研修,做到及时普及和定期培训教育的高效整合。

2.6加强师德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要重视不断增强高中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树立道德风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务必要不断强化针对高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致力于打造出团结协作、富有凝聚力、积极进取的战斗团体。首先,要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促使教师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做好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心理准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通过规划和设计,引导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使教师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强化自我设计的激励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因素较多,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时,通过加强校本培训、把终身制和聘任制有机结合并落实、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等方式,最终实现给高中学校招揽更多优秀师资,通过打造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莉娜,朱龙.新时代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6):129-130+133.

[2]王洪斌.谈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J].教育教學论坛,2020(21):32-33.

[3]陈超良.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148+161.

[4]向阳.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20(13):159+161.

[5]邵诗淇,闫建璋.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4):31-34.

[6]肖英.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高效管理的探索[J].江西化工,2020(02):169-171.

作者:李建民

上一篇:工程建设中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披露透明度会计报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