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正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1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是该好好纪念。我这辈子从事语文教育40余年,多半时间,都是在“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过来的。中国当代语文的巨擘叶圣老,是中国语文的大纛、“全国中语会”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之一(历任荣誉会长)。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全国中语会”学术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是全国中语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刘国正作文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国正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1:

论刘国正教育思想对教材编辑的启示

【摘要】刘国正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从事教材编辑达到半个世纪,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思想主要是关于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教学研究两个方面。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教材的编辑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启示呢,我试着来做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教育思想;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材编辑;启示

刘国正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材编辑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思想,还写了许多关于语文教育发展的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都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发表的,涉及语文教育的很多方面,如果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的思想体现了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文发展,那么刘国正的思想就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语文发展的形势。刘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审,他的思想难免会通过所编教材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国的语文教育,那么他的哪些思想影响着教材的编辑,是怎么样体现出来的呢?

一、语文生活观对教材编辑的启示

语文生活观,是刘国正教育思想的核心,关于刘国正的生活观,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简单来讲,刘国正语文生活观的内涵是,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还是在发展智力和培养情感上,都必须做到联系生活。语文的教育必须要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把语文知识学活,终身受用,语文生活观知识一个指导思想,并不是说具体的每一项都要联系生活。要把这一思想用到实际中去,还得利用一些有效途径,教材的编辑与生活联系就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径。教材编写是刘国正耕耘几十年的主业,在编写实践中他也注意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他曾多次强调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教材体系的改进……要有利于联系生活,留下灵活运用的余地。”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时,他就提出用“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的观点作指导来编写。

这套教材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教材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且尝试课文内容反映生活内容的方式来编排。第一册共有8个单元,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第二阶段(第二三四学期),主要体现“联系生活,着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等等。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则是“着重培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去安排训练的顺序,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科学的发展,分层次的能力培养,既得益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这套教材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材的生活化,才能让孩子们觉得学习内容是活的,真实存在的,语文是反映生活的。

二、阅读教学观对教材编辑的影响

刘国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探索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教学观,不仅包含着当代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创新智慧,而且对目前的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刘国正的语文阅读教学观,是以阅读为本位的出发点而建构的。他继承了叶老的阅读教学思想,主张阅读即吸收,写作即倾吐,刘国正认为,人们在吸收中学习别人的表达技巧,从而使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这是学习表达的重要途径。因此,刘国正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阅读教学,才算是抓住了语文教学“根本”。刘国正从阅读多元化角度出发,认为阅读的功能也是多元,并且把阅读能力划分为六项,即概知、理解、记忆、贮存、效率、运用,概知是基本,运用是目标。这个分类大体是按照阅读的过程来分的。

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阅读、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刘国正在一篇文章中写出,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教材编辑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只能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培养阅读、写作的能力,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有重点,有反复,不应过分单一化。阅读教材的编写,阅读教材一般是按单元模式编排。通常把体裁相同或相近的文章编排在一起,可以使学生领会用相同的题材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一定学习阶段的课文是由一系列的单篇组成的,每个单元得有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这些单篇的排序,不仅单元内要遵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而且单元间的学习要求也要有合乎规律的联系。教材范文的选择,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文的难易程度要把握,还要有质量。刘国正对范文选取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选入教材的文章一要质量好,即在文章思想内容方面和语言文字技巧方面应有尽可能高的水平,足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二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水平和教育的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两个要求,才可以考虑入选教科书。范文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写的作品太简单,太肤浅,很大原因在于教材中的范文太浅,就连顾黄初先生都比较赞同这个主张。但是范文也不能太难,范文太难,不利于孩子们理解,更别谈运用。不管是阅读教材的编辑还是课本中阅读选文,不仅仅只是让孩子们阅读作品,而且还要启发孩子们的内在动力,真正爱上阅读,愛上语文,懂得阅读。

三、写作教学观对教材编辑的启示

作文教学思想是刘国忠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本身也是一位作家、诗人,所以在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写作实践中,关于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多读多写是刘国正先生作文教学观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并发展我国源远流长的写作教学传统经验。他在《编写试验教材的一些考虑》的讲话中,这样说:“不少人谈到了多读多写,对于前人的这些经验,我们不可以全盘否定。运用这种方法成长出了许多语言大师,这足以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是包含着科学道理的,它是我们研究语文教学规律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不应该否定它,应该继承它。”足以看来,最老最土的经验往往才是最有效的,刘国正把多读多写看作是自己学习的最好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练习写作。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好文章是一个积累的结果,教师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读优秀的作品,并且随时能记录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真实的写下观后感。因此,在语文教材中应该多选一些优秀名篇。那些名作是名家的思想的结晶,他们用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体会,读这些名篇佳作,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经验,而且也是通过文字在和名家进行深刻的交流,也是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的资源。但是选名篇名作,也得考虑到孩子们现阶段的知识接受能力,每个阶段的孩子智力思维水平是不一致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显然有差别。

关于作文的来源问题,刘国正认为主要来源于生活。青少年有着自己的生活世界,可以写的东西很多,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等范围内都可以作为素材来写,写自己身边的事,让自己有话可说。教材的选文上,除了名篇佳作,还应该选取一些关于生活的文章,通过学这些文章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描写身边的事物,记录生活点滴,这也是学会好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刘国正的教育思想对教材的编写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刘国正思想的学习,挖掘其中的奥秘,让教材变得活起来,教材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刘征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59.

[2]刘国正.刘征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徐蔓,女,1991年生,四川巴中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编辑:钟园)

作者:徐蔓

刘国正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2:

“三十而立”,缅怀叶圣老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是该好好纪念。

我这辈子从事语文教育40余年,多半时间,都是在“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过来的。

中国当代语文的巨擘叶圣老,是中国语文的大纛、“全国中语会”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之一(历任荣誉会长)。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全国中语会”学术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是全国中语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把目光稍稍聚集到上个世纪70年代。70年代的关键词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1977年12月,湖北省的《中学语文》复刊(《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主办,1958年创刊,1977年复刊),叶圣老为复刊欣然题词: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

我的想法是否得当,敬请广大语文教师指正。

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叶圣陶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

十年动乱,语文被糟蹋殆尽,动乱过后,语文教育界一片迷茫,对于语文这样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到底该如何教学,没了绳墨。叶圣老的“题词”,敏锐地把住了当时语文的脉搏,开出了“正本清源”的处方。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里,“教任何功课”,是教育的普适手段和基本过程。不论是在教育的传统意义或是现代意义上,“任何功课”都必须有一个“教”的过程,这是教育的法则,语文当然也不例外。而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恰是教育的“终极关怀”。对于怎样的“不需要教”,叶圣老也给出了一个需要达到的“境界”,即“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三自一得”,正是“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这一“最终目的”的实现,除去“教”以外,至关重要的还有学生的“要学”与“要练”。“教”、“学”、“练”,构成了教学的整体。

那么,什么是“教”呢?叶圣老说,“教”就是“给指点”、“给讲说”,明确地对“教”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这是教学的方法论。叶圣老的教学方法论的指引,是对当时极盛行的“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填鸭式”的根本否定,而倡导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则。叶圣老还描述了整个教学的过程,即“给指点,给讲说”→“少指点,少讲说”→“不指点,不讲说”。从“给”到“少”到“不”,反映了老师的会“教”以及学生的会“学”的全过程。这均给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语文界以清晰、清新、清朗的引导。

叶圣老为《中学语文》的题词,写在语文有全国性的“组织”的前两年(全国中语会成立的前两年,两年后的1979年,叶圣老出任全国中语会首任荣誉会长)。我以为,叶圣老的题词,为全国中语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及学术基础。在思想上,指出了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在学术上,阐明了语文研究最基本的方向和探究的思路。几十年来,尤其在八届中语会年会(2003年武汉年会)陈金明理事长提出学会为基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语文老师服务的宗旨后,叶圣老所构思的“教”,始终是全国中语会研究的重要方向。

1978年,亦即全国中语会成立的前一年,叶圣老发表了著名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宏文。在这篇讲话中,叶圣老又明确指出: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这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叶圣老反复谈到的话题,说明叶圣老的思考之深以及思考的问题之重要。

叶圣老语重心长: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倾筐倒箧容易,画龙点睛艰难,确是事实,可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似乎不应该怕难而去走容易的途径。这就需要研究。”

这里,叶圣老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思想,语文教材“例子说”的思想,语文教学“精要地‘讲’”的思想,语文学习“训练”的思想等,都做了精当的阐释。这是更进一步地为全国中语会的成立,在“研究”的主导上指明了方向。

我自己也正是按照叶圣老的指引,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对“语文”进行系统思索的。

比如,我用了比较集中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语文教材的方方面面,写下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探“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评述》《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范本——评〈国文百八课〉》《台湾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评述》《台湾〈国文〉与人教版〈语文〉相同选文编者设计之比较》《台湾〈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评述》《两种〈文言读本〉的比较分析》等文章,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角度,探究了语文教材编写及使用的相关问题。

顺插一句,在纪念叶圣老《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发表30周年的文章里,我还写道:

1934年代,叶老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课》,为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突破,它是我们现在所说“单元教学”的发轫。“五四”以后的“语文”教材,也并非没有语文知识的内容,如傅东华、宋文瀚等编的语文教材。但这些教材一则知识内容繁琐,脱离学生实际;一则知识与选文脱节,缺乏紧密联系;一则重知识轻训练。因此,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国文百八课》扬弃了旧教材的缺点,它以知识、选文、训练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使全书结构为一个弥合无隙的整体。

当然还有更多的旁及语文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是叶圣老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思想。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叶圣老在一封教育书简中说的话。

“须能读书”,“须能作文”,“须”是应该、必要、一定,反映为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诉求。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则是已然、达成、实现,是“须能”的最终目的。由“须”而“自”,是“应然”到“已然”,这个“自能”的过程,就是语文实际训练的过程。

应该说,叶圣老为全国中语会搭建起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

上世纪90年代末,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挞伐,包括叶圣老的一系列语文教育思想也遭遇质疑。当然,正常的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也应该宽容。

时任全国中语会理事长的刘国正先生,率队来湖北宜昌,考察语文教育的状况(时任全国中语会秘书长张定远,人教社中语室主任顾振彪,以及中语室编辑王本华、张德平,湖北省中语会雷秋山、史绍典等随行)。考察历时半月。

刘国正先生分析了困扰语文的因由,指出,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这实际上是用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时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严肃反思。刘国正先生所诉三点,正是对语文教学不能由“须能”到“自能”的批评。语文教育的这三点困扰,是对语文教学不能由“须能”的自求走向“自能”的自省。

刘国正先生强调了渗透在《文心》中的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展开双翼才能腾飞”。

刘国正先生,把学生的“须能”到“自能”,扩展到语文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指出:“打个比方,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是探究了实现“须能”到“自能”,“教”到“不需要教”,“讲”到“用不着讲”的途径,为过程充盈了新的活力。

考察期间,刘国正先生还时时称赞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等老师的教学,赞扬他们的教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语文教师“教学之成功”的典范,号召广大教育者向他们学习。在给学校题词时,国正先生写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东坡先生此语实为语文教学之至高境界。”那该是语文的“万顷”之上,“一苇”自主、自在、自为,师生入于教学之自由境界。这一境界,也正是叶圣老所企求的学生“自能”、“不需要教”、“用不着讲”的境界(我曾经例举一个“讲”和“用不着讲”的生动事例,录于此: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文选》课。刘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上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不妨想象一下:校园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老师端坐其间,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是怎样的一番情景,这是钱理群先生描述的具有“自我生命承担”的一堂课!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刘先生是在“营造”讲课的氛围,“唤起”讲课时学生的自我体验,而进入到讲课中师生共同的“感悟”。这样的“讲”,是何等高妙!——学生沐浴在月光之下,进入到《月赋》的境界,人与月融为一体,当然就用不着“讲”,用不着“教”了)。

秉着叶圣老的教诲,我进行了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我以为,就语文来说,应该回归它的本色,即叶圣老告诫的,由“须能读书”、“须能作文”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是语文教育的铁的法则。基于此,我提出了“语文永远是语文”的观点,从语文的“变与不变”、“理念与行为”、“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努力探求语文“生态课堂”的建设途径。

而检索我省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叶圣老和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在无数语文教师群众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的洋洋大观之中,斐然而有成绩者,即有:

洪镇涛“语感训练”:从着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为此,他提出,要确立一个“固本、立标、通用”的全方位战略,要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要把语感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胡明道“学长式”教学:从努力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问题性、互动性、人本性。

余映潮教学艺术实践:从提高语文课堂效应的角度,孜孜不倦于教学层面的语文教学研究、教艺层面的语文课堂艺术研究、操作层面的课堂板块结构研究。

余蕾“语文课内外衔接”,从语文与生活联系的角度,打造语文课外活动的“四大支柱”(阅读课、收视课、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开阔学生人文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积累。

……

这样一些体现着“教学之成功”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价值,正是为着实践叶圣老的“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正是为着实现叶圣老的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三十而立”,该说的话太多太多,无论是于我个人、于湖北省中语界、于全国语文教育界,都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全国中语会在以叶圣老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奠定的基石上,30年开创的,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崭新篇章。本篇文章所及,只谈到叶圣老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侧面,只能说是浮光掠影的谈论,要深入地探求叶圣老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与全国中语会,还需更努力的工作。但从我不完备的叙述中,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对全国中语会的巨大影响。

谨以此文纪念全国中语会成立30周年,并以此深深缅怀敬爱的叶圣老。

[作者通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魏书生老师的学法指导原则

魏书生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如下两条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识占有的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学内容。他说: “我不要求学生的‘齐步走’,而要求他们‘各自为战’”。

2.循序渐进的原则。魏书生老师从不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占有和能力的发挥上“整齐划一”,而是经常鼓励学生要“目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是教育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在与同学做横向比较看不出成绩时,要做自我纵向比较。“新我一定要战胜旧我”,做经常性的自我竞赛,这样久而久之,自我强化意识自然形成,自学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http://blog.163.com/wangdaqun2@126/blog)

作者:史绍典

刘国正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3:

刊物的个性与生命力

《语文教学之友》是1981年創刊的,至今已经40年。当年操办此事的是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汤吉夫先生。先是向河北省出版局提出申请,批文下来后又忙着组建编辑部,筹措编稿、出版事宜。刊名题字,是中文系的周家驹老师去北京师范大学求他的老师启功先生写的,老先生写了三四条,让回来选用。刊物的第一位主编是汤吉夫,副主编是苗雨时、张立莲。创刊辞是由大家议定的。办刊宗旨为:面向中学,服务于语文教学。最初的组稿比较仓促,栏目也少。第1期的文章作者多为名家,如北京大学的王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刘国正等。后来,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刊物不断更新栏目,加强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现今开设的栏目有:观察思考、教学视点、阅读研究、课例平台、教古诗文、教材研讨、作文教学等。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彼此对话、教学研究信息传播的广阔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准的提升。

40年间,主编与编辑人员几经变更:1984年汤吉夫升任廊坊师专校长,由中文系副主任苗雨时任主编。2003年苗雨时退休,戚万军任主编。编辑部主任也依次由胡文孝、王晨、孔繁珠等人担任。编辑人员由专职编辑和中文系某些教师兼职共同组成。如古代文学老师哈孝忱、现代汉语教师王毓椿、教学法老师刘铁铮等。2000年,廊坊师专升为本科廊坊师范学院。2005年,中文系升为文学院。2011年,原主编戚万军临届退休,由时任文学院院长的许振东教授开始担任主编,孙春艳老师担任编辑部主任。编辑人员还是专兼结合,他们有王霞、王玮琦、刘桂娥、魏玮、郭照川等。

自创刊以来,全体工作人员坚持办刊宗旨,砥砺奋进,无私奉献,使《语之教学之友》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语文刊物,如今刊物成果如下:

收录情况:《语文教学之友》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收录。

出版发行:据2020年3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语文教学之友》共出版文献6004篇,基金论文量为651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引用,被引用、下载量逐年提升。

荣誉表彰:《语文教学之友》曾被评为北方优秀期刊,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多次被评为教师喜爱的期刊,社会效益连续多年为优等。

一个刊物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历久而不衰,其深层的奥秘是它办刊的独特性。《语文教学之友》个性化的特质我们界定为这样几个关键词:植根、深拓、出新。

《语文教学之友》始终把关注点投射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致力于从基层土壤获取生长点和营养。编辑人员多次深入中学语文课堂,与教师和学生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确保语文教学信息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存疑而辩,而思,而深入,而改革,而进取。这是刊物成长的根本命脉。

《语文教学之友》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深入研究与探讨。诸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开放式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学的人文特质与文化气韵的打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同步建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勾连与转化等等。抓住基本议题,扩展到各个环节的探索,必然会有效地推动各种具体措施的选择与制定。

《语文教学之友》一直置身于传统与现代的社会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既承继中国深远流长的教育、教学的精髓,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又注重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建设,如现代意识的加入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奔流不息的文化长河,不仅有源头活水,而且翻腾着不息的时代浪花。这就是守正出新,让中学语文课堂支撑起一份民族文化现代性重建的历史责任。

一个刊物风格的形成是它办刊宗旨的成功和光辉,这是它走向或已经成熟的标志。《语文教学之友》之所以被广大读者赞誉为良师益友,就在于它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紧跟时代,不断前行,不断创新,自觉地顺应文化教育的潮流。犹如一株树,根深叶茂,临风挺拔,顽强向上,永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苗雨时(1939— ),男,原《语文教学之友》主编,现为刊物顾问。

作者:苗雨时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伦理学论文下一篇:体育学科的校本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