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议论论文

2022-04-16

摘要:作文教学的应用是学生思维品德的展现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展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优势则是他们写作质量的保证。篇文章主要是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尝试,致力于提高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质量和高中生的思维品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作文教学议论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作文教学议论论文 篇1:

作文教学议论文论据的选择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统帅.这个观点的确应该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这就需要举出足够多的事实或摆出一定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正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论据的选择有何规律可循呢?下面就我多年作文教学的切身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论据的选择的一般规律。

1.要找真实的论据.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发现好多同学用虚假的,错误的,不确定的论据,尤其在理论证据方面更是毛病百出;有的张冠李戴,把一些名人的名言都相互混淆,搞出把爱迪生都能说成爱因斯坦的笑话。另外多字少字,乱加标点,断章取义等都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表现在事实证据上,由于知识面狭窄,常常是胡编滥造。论文的主题即使什么鲜明,但由于这样的论剧的存在,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故而,要做到论据真实,就要对理论证据从思想内容到标点符号等方面仔细校核.对事实论据不能虚构.一定要真人真事。

2.论据一定要和论点一致。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二者必须保持一致,然而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经常犯论点、论据脱节的毛病。因此即使举得论据再怎么好,但起不到对文章的论证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所举论据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如一篇文章的论点是“要有效率的学习”.很多同学就举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这个论据很有代表性,也很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个论据与论点相距甚远。论点讲的是效率,论据却讲的是刻苦学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因此同学们选论据是一定不能偏离主旨.必须准确的把握所选论据的谈理内涵.只有确认此内涵和论点相吻合方能使用。

3.论据的表达要和文体相符。许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尤其在运用事实证据时常用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和描写手法.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如写一篇论点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文章。如果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情的详细经过,完全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记叙文大家都会写,但如何写成议论文呢?记住议论文与记叙文最大的区别是:记叙文一定是把事情经过作为文章主体.而议论文的事情可以几句带过。主要讲从事情中能得出什么道理。所以,平时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叙述事事实论据。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总之.议论文论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只要认真观察好每一个论据,吃透其内涵,再将其归纳,按规律办事,就能很好的为论点服务。

作者:刘宏伟

作文教学议论论文 篇2:

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

摘 要:作文教学的应用是学生思维品德的展现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展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优势则是他们写作质量的保证。篇文章主要是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尝试,致力于提高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质量和高中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训练;思维品质;训练序列逻辑思维

作文教学是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展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展现出来的思维品质是他们写作质量的保证。经过对历年高考作文的意图和结果分析之后。在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上面,亦是语言表达上面,对品质的作用都占着非常大的一部分。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高中作文的教学实况一直以来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都要求加强思维训练以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

1 影响思维训练序列构建的因素

1.1 思维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想象空间并没有高中生的大,高中生有阅读大量的书籍的经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高中生在从初中生的转换过程中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过程中,他们是自己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而这些实践也在一定的时间和事情上得到了证明。他们可以从抽象概括到具体。同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他们的演绎法也从一般到了特殊。所以他们这种思想上的不同步就要求我们在构建训练序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他们终生具有从理论上升到实际这样的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已经属于比较完善的。他们相对来说,可以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去看待所面对的问题,既全面又具体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实一般来说,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是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出现的,只是需要取决于他在那个年龄段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如果你训练一个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你把这种教育程度加在他身上,那么他们也可以拥有这种全面的看待问题的态度。

2 构建思维训练序列

2.1 以时间为轴构建思维训练的大序列。

首先我们可以把时间作为一个节点。我们可以把高中划分为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培养高中生的专项思维能力和全面思维能力,学生们刚升入高中的这一年,可以先训练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先写出记叙文,慢慢的再把逻辑思维加进去来训练他们写议论文。因为是在高中的阶段下来训练学生写记叙文,让他们写出复杂的记叙文。在叙述一件过程中不能只有一个主线,应该有其他更多的矛盾出现。需要用描写手法,也从简单的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上升到更加复杂的描写。然后就是在表达的上面,记叙文不再仅仅是记叙,还在最后的段落加入抒情或是议论。要求高中生们掌握更多方面的技巧,把议论文和记叙文合作起来。通过在平时的训练之后。会让学生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到什么是记叙文中夹带议论文。从而可以使他们在平时生活的作文或是材料或者资料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以文章生成规律为基础构建思维训练的小序列

2.2.1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独立、主动地收集写作资料的能力。

生活就像河流里的流水,而写作就会流水增添了一抹色彩。教育的大目标也是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写出富有灵魂,能够直击人心灵的这种作品。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或是高于生活的作品能够更好的被写出来。所以这个思维训练的被构造出来,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的写作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目标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找到生活中的亮点和美感。以此为他们写作的源泉动力。

2.2.2 由易而难、由浅而深命制作文题目。

在写作文的时候,作文的立意以及中的题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放在第一位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使立意有一定的深度,是作文的题目让人眼前一亮。我们要慢慢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训练过程中慢慢的加深自己对这个作文题目的理解。深刻的独到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老师可以在作文课上先去讲一些关于因果关系这方面的推理的内容,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快能抓住材料的立意以及主旨从而写出更具深刻含義的作文。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所需要的因果关系或因果思维能力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在记叙文中。思维关系和思维能力只是从某一个单一的事件来展开。而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你把思维发散的很开,我们需要抓住论点,然后充分的利用论据是文章更加的有辩证性,需要我们对文章中的某一个论据的某一个细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2.3 教师评改逐步向自评互评与教师评改相结合转变

最后在议论文的评述和评改的过程采用同学互改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对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再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形成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更加具有辩证性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由上可知,高中生议论文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我们构建的这个大序列的过程中去深化去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训练自己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在这过程中小序列是大序列的前提,把小序列抓好做好才能够让大序列对学生们发生一定的作用。对高中生展开合理的思维能力训练,有助于他们的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提升和思维品质。从而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8.

[2]刘森.作文心理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作者:何晓枫

作文教学议论论文 篇3:

高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

摘 要: 作文教学是磨砺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而思维品质是决定学生写作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对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尝试,促进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思维训练 思维品质 训练序列 逻辑思维

作文教学是磨砺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而思维品质是决定学生写作质量的关键。从历年高考作文的拟题意图和评卷结果看,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或是语言表达,思维品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关于“表达和交流”阐述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1]不难看出,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中学作文教学增加思维训练的比重。

一、影响思维训练序列构建的因素

(一)思维品质。关于如何发展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汤国铣教授认为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品质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批判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都是发展写作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具备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反应敏捷、思维灵活、认识深刻、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写出的文章富有创新性,并且能以批判的眼光完善作文,反之则思维迟钝、思路闭塞、认识肤浅,写出的文章缺乏独特性和新颖性,当然也不善于自我审视和修改。从这个意义上看,思维的品质决定思维的质量和作文的质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必须将思维品质的提升作为训练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写作水平是否真正提升的检测指标。

(二)思维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经验的阶段,高中生随着大量科学理论的掌握,开始发展起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表现为不仅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而且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初高中思维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构建训练序列的时候充分考虑衔接的环节。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已经能够完成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获取具体知识的完整过程,这种思维能力提醒我们在训练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作文教学中要有大量的“留白”。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较初中生得到明显的发展,开始学会用全面、动态、统一的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可以提前或者推后,加快或者延缓。具体在什么时候出现,主要取决于接受到教育是否得法,即取决于教育的效果”[2]。

(三)写作心理过程。写作心理学将写作的心理过程总结为“感知——理解——表达”三个阶段。从信息论角度分析,“感知”是写作过程中输入信息的阶段,所输入的信息包括个体对之前所有阅读经验的积累和感知,也包括对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感悟;“理解”是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加工信息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被输入的信息或被同化,或被否定,或被深化、或被拓展;“表达”是输出信息加工成果的阶段,输出信息加工的成果以求得到外界的交流或认同。遵循写作的心理规律,我们需要在积累素材、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作各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二、构建思维训练序列

(一)以时间为轴构建思维训练的大序列。整个高中时期,我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将专项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1.高一年级为第一阶段,以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为主,以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辅,作文体裁以记叙文为主,以议论片段为辅。在训练中我们要注意与初中记叙文训练存在的差别。高中生如果还将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文作为任务显然是不行的,在训练中,应该特别强调要学生学会写复杂记叙文。所谓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不再局限于只叙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而通常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组成;第二,使用的表现手法更为复杂,即要求运用各种描写手段,使人物或者事件生动活泼起来;第三,在表达方式上复杂了,要求做到记叙、抒情和议论综合运用,即所谓夹叙夹议兼抒情。如《她(他)》、《踏入校园的那天》大作文,针对粤教版《论文选读》的观点进行评价作为片段小作文,如“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为话题,写一个400字左右的议论短文发表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通过这些大小系列作文,引导学生观察体悟生活,丰富感性认识,拓展思维,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做认识上、材料上、语言上的准备。

2.高二上学期为第二阶段,由形象思维训练过渡到逻辑思维训练,综合练习记叙思维、议论思维和抒情思维等。作文题目较前一阶段要抽象一些,涵盖面相应要广一些,尽量让学生的思维呈开放格局,鼓励、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维。如大作文:写自然系列的作文《风》、《山》等;关于建筑的系列作文《门》、《窗》、《墙》等;沉思系列的作文《搀扶》、《“人”之漫想》等。片段作文:多角度时评。我们通过这种综合文体训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状态自然进入逻辑思维领域,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为第三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此阶段以话题作文训练为主,材料来源一是古代精辟的、含义丰富深远的寓言故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证思考、评价,如《城市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保存》、《小月月事件,拷问谁的良知?》。

4.第四个阶段为高三下学期,这是各种思维能力的再综合阶段。它不是对第二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提高的阶段。或许可以这样说,在前三个阶段中,学生的各种能力还是呈板块状分散排列的,到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训练,将具有一种自我整合的功能,融合为一个整体,呈现立体状。这个阶段,学生写作思维的弹性、张力、整合力都得到增强,思维是最活跃和最富有生命力的。

(二)以文章生成规律为基础构建思维训练的小序列。一篇文章的最终生成存在积累素材、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评价修改五个环节,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此安排思维训练的具体内容。

1.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独立、主动地收集与研究相关写作资料的能力。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流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把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当前,世界各国作文教学的共同趋向也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日本倡导“生活作文”思想,美国则盛行“本色作文”。所以思维训练系列的构建,一个重要的内容必须针对的是学生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方面。阅读序列从“一个人”到“一件事”到“一个主题”,所谓“一个人”指全面深入地阅读一个人物,例如“走近苏轼”要求教师提供书目与学生收集书目相结合,在大量阅读之后,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论文完成的标准为:主题小而深刻,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丰富充足的内容;所谓“一件事”,师生共同关注一件新闻事件,收集与此相关的所有的细节和各界的评价,以及横向纵向收集类似事件,并以小组形式完成一篇时评,同样要求具有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例如温州动车事故,所收集的资料包括“新闻回放”、“司机与调度员铁路一线的抱怨者”、“中国高铁综合技术不成熟——业内资深人士,就中国高铁的技术、战略、体制提出广泛批评”、“解惑动车组——关于动车组在技术上的答疑”、“铁轨之上,国有殇——人的因素是罪魁祸首”、“日本新干线的成功运营”、“法国高铁30年乘客零死亡”、“德国高铁史上最惨事故的教训”,而学生可以就任何一个角度形成自己的观点。所谓“一个主题”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并在此主题之下积累相关的事件、评论、人物等。如“食品安全”“传统文化保护”、“中国动漫发展”、“网络问政”、“教育公平”、“司法公正”等主题。思维过程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积累素材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单元,如果占有的信息量不足,大脑的加工就容易偏颇而肤浅;如果占有信息时缺乏目的性,对积累的信息又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加工,则积累的信息难以内化,最终的结果就是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不知道写什么”、“没什么可写”的局面。

2.由易而难、由浅而深命制作文题目。“参与”“拒绝平庸”“常识”——“只做命运的朋友”“为你好”“不得不走的弯路”——“不要轻易说‘不’”“一叶落知天下秋?”等,由比较确定的立意到辩证地、发散地思考能写出更优秀作文的题目转变,逐渐训练学生的思维,使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独创性得到充分的锻炼。审题立意的训练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果关系”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最本质的规律,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推求事实和认识未知的方法。教师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据果推因,由因推果,学生就能很快抓住事物本质,从而确立一个较有思维深度的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令人信服的论述。因果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因文体不同,其思维的特点及其运用也不尽相同。记叙文的构思比较单一,因此,因果思维往往表现为一种由某一事物的结果而想起决定该事物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式;议论文写作中,因果思维则表现为通过对涉及论题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由因溯果或由果求因证明论点,形成强劲的内在逻辑力量,使文章血肉丰满,使作者的见识有效发挥。

3.由平面向立体、单一向多维地练习谋篇布局。“从本质上来讲,学生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3]“有条理”正能体现出思维的有序,所以文章结构的训练是思维训练的极其重要一环。目前,议论文教学在结构教学方面形成几种模式: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并列式的兴趣要大于另外两种,但是这种结构方式的运用却往往形成一种简单的拼接,内容缺乏深度,论证缺乏张力,这其实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单一化。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两种因素,笔者认为结构训练序列的设置从并列式逐步过渡到并列式与层进式的综合使用。除了进行这些常规模式教学之外,对比式的训练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4.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到严谨辩证地进行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现,而不仅仅是语法修辞和写作技巧。美国的克雷奇将思维分为无声思维和传讯思维两类。所谓无声思维,是指人在自己脑子里思考,没有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传讯思维是指“通过讲述或书写出来正式表达自己的思想”。[4]由此可见,传讯思维对语言的明确性要求。蒋念祖老师特别强调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关系。我们在进行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过程中,要给予语言训练足够的重视。仿写可以增加词语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整散句的改写体现思维的灵动性;加强因果、让步、假设等复句的表达训练能使语言严谨。

5.教师评改逐步向自评互评与教师评改相结合转变,最终达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对文章的评改与完善。高中生的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者监控能力明显化,他们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努力控制它们,使思路更清晰,判断更准确。

高中作文思维训练序列的构建应当以观察、思考、判断能力的训练为主,以结构语言等写作技能的训练为辅,大序列是整体作文训练框架,而小序列必须落实到大序列的每次作文训练之中。

“教育是作用于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5],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合理的适当的思维训练序列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7.

[2]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

[3]刘森.作文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4][美]克雷奇.心理学纲要(上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5]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78.

作者:黄春兰

上一篇:阅读教学语文论文下一篇:红砖建筑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