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总结出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全面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出谋划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论文 篇1: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的反思及解决办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却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自我反思,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发现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办法,供同仁参考。

一、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1.作文内容空洞

在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主要让学生从书本或课外读物中积累写作素材,这种方式对积累素材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导致学生的素材积累不足,加上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只能靠摘抄和模仿范文完成写作任务。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学生的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没有自己的思考,内容空洞。

例如,“今天我感冒了,妈妈发现后就把我背了起来,在路上没有打到车,妈妈就走路把我背到了医院,妈妈你真好,我好爱你啊!”“今天我帮妈妈洗碗,妈媽夸我是好孩子,我高兴地笑了。”“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了,游乐园里的人真多啊,今天真开心。”上述片段都是内容空洞的作文,都是干巴巴的陈述,没有细节,没有情感,如此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得不到提升,还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学形式程序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以阅读教学为重点,只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不注重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化、程序化,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难以充分调动写作兴趣和热情,不能与教师良好地沟通和交流,难以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3.将写作和阅读分开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密切相关,二者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关系。新课改也强调要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依然是分离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作文引导,导致学生虽然读了很多文章,但依然没有学会运用写作技巧;也没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佳句,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更没有根据阅读的文章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错失了很多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

二、小学作文教学措施

1.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想让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再空洞,教师就要让他们明白积累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他们积累素材的习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秉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秀作文,或者少儿读物、少儿版经典名著等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及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并且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能言之有物。

2.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习惯依赖教师,所以,写作教学的效率会受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为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应及时调整和优化写作教学方法,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写作要求入手,组织相关活动,增强写作教学的趣味性。现阶段,讲授法是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运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运用活动导引法,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成语接龙、击鼓传花、你比划我来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仔细观察,最后把游戏过程或感悟写出来。除了运用活动导引法外,还可以运用探究教学法和片段仿练法。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不同的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使写作教学更加新颖和富有趣味,调动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还能深化他们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3.读写结合,实现写作和阅读的互动

读写相结合是现代语文教育一直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开张教学时不能把两者分开,要将其完美融合,增加二者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同步提升。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情感的技巧等详细分析,并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例如,《荷花》中有这样一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以荷花的角度描写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和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品味和思考后踊跃发言,表达想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用此段的写作手法写其他事物,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一直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因为写作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这种综合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写作教学策略,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作者:周丽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论文 篇2: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研究

摘 要: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进行深入地研究,总结出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全面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出谋划策。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比较缺乏生机的一个模块。现在的小学作文,唯一统一的依据就是教材上每个“语文园地”中的习作训练。可是,那只是一个“习作要求”而已,没有任何的方法介绍,作文教学仅仅寄托于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天赋。但是,教师的教学写作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些教师的作文课,只是说说写作要求就让学生自己来写,学生能写出什么来呢?对此,本人对小学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总结出以下几大问题。

一、 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假”重视——应试教育风

(一)具体表现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并没有从提高学生实际的创作水平出发,大多采用模版式的训练方法,在平常课堂教学中不重视作文教学方式,备课时往往是简单地找一篇习作,就对学生进行模板教学。考试将要来临时便对写作进行所谓的指导,让学生背诵几篇作文,或者抄写几篇不同类型的文章,来当作考试的“后盾”。此外,教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有一个约定成俗的标准便是“龙头、凤尾、猪肚子”。导致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文章的“富丽堂皇”,过分追求好词好句的现象。

(二)相应对策

首先,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观念,摒弃应试教育作风,去“真”正的重视作文教学。

再者,教师应当解放儿童的心灵。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郭学萍曾经说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像一只鸟。如果你一开始就把它关在笼子里,等到有一天,你打开笼子,它都不知道往外飞。还好,我的学生不是这样的小鸟,因为我从来没有设置过笼子。”她指出,阅读是创意的基石。本人认为,小学生阅读写作应“少一点格格框框、少一点急功近利,让学生的心灵在书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该让学生保持一份自由的想象和天真,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给他们下定义,应当给学生提供做自由梦的可能,给每一个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二、 忽视了对学生创作自信心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具体表现

大部分老师都不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有些老师的做法在无形中已经打压了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创作的欲望。

(二)如何培养自信心

1. 放低写作要求

对于小学生写作,我认为,诸位老师可以适当地放低学生的写作要求,千万不能够苛刻地拿它们与大人的文章相比,我们可以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准则去创作,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第一,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教师一定要多一些耐心与指导,放低写作的要求,多对孩子进行赞美和表扬,增加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

第二,小学生的创作充满了童趣,所以,我们应抱着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教学生去创作,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写作,我们培养的只不过是一些复制品,了无新意。

第三,要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先不要太急功近利,要求学生近乎完美,只要學生把文章写明白了,把思想表达出来了就可以,而你所要求的“完美”,到时自然会“功到自成”,“崎岖”的文章自然也就慢慢有了。

2. 尊重儿童天性

应当把“玩”视为小学生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创造性地表达。

例如,关于“手”的联想的创意写作课,就可以在教室里,把多媒体打开,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图案,随时吟诵一些诗歌、童谣。

就这样一边玩、一边聊、一句句诗、一首首歌谣、一篇篇精美的小文章,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浸润孩子的心。当然,你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根据手影编故事,一只雄鹰、一只山羊、一只家犬……会有多少故事诞生?

3. 培养学生观察的品质

特级语文教师郭学萍十分信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她认为:“要想教会学生写作文,就应该先教会学生如何观察。”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接触生活、观察生活。只有贴近自己的心灵体验,才是真正的贴近生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留心观察、悉心感受生活的习惯。我们可以在班集体中制作两本日记本,分成“男生日记”和“女生日记”,这两本日记每天换不同的人去记录,可以畅所欲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教师可以借此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还可以了解到班级的情况,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4. 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

伟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想要学生出口成章,创作时对词语运用自如,就必须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对经典的篇目、非常值得借鉴的文章应当要求学生们精读,并细细品味,从中受到写作启发,并学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创作当中去。学生读书读得越多,涵养就越高,创作对他们来说就越简单,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三、 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畏惧心理——不知该如何教学

(一)具体表现

经过我对十位语文老师访问,大部分老师表示,作文教学中,使她们困惑的是:创设怎样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知道该如何展开作文教学,也不知该采用哪种方法,学生有时也不能够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此外,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也曾经对某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显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成正比。结果显示,写作前希望老师教一教的学生占76%,不确定的占8%,否定的占16%。老师的语文课,对你的写作有帮助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给予肯定答案的只有24%,不确定的36%,否定的占40%。“你觉得老师了解你写作中的困难吗?”对于这个问题,肯定答案为20%,不确定16%,否定64%。

(二)写作教学建议

1.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习作教学当然应从学生出发,从儿童出发。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最好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作文教学,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精神层面出发。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师命题——审题立意——范文引路——学生画瓢——教师评改”的模式,代之以“感受生活——诱发激情——交流信息——尝试实践——合作评改”的教学策略。

2. 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人们常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相信学生会为你独特的教学魅力所折服。

四、 作文批改

(一)具体表现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改只局限于知识方面的肯定。其实,学生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所展现的,大部分的时候就是他们自己。当然,这种表达与展现所体现的肯定是学生的现阶段的思想与感情。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方面的批改,就只能看看作文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学生作文内容是否偏离作文题目、学生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作文所表达的思想是否符合作文的要求等等。我想,这样千篇一律的批改,学生是不会喜欢的。

(二)批改作文的方法

1. 批改要多元化

由此,我认为在小学作文的批改中,不能只局限于知识方面的批阅,批改要多元化,要把作文的批阅当成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和平台。在作文中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学习状态,从作文的批阅中与学生对话,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的引路人。

2. 以“评”促“改”

《课标》明确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也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其实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把习作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评改能力的提升上。

第一,“让耳朵当小老师”,重在“听后评”。課标提出的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就是训练“说”。

第二,“让标准当老师”,重在“规范评”。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表格引路”的方法,规范细致地引导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制定评价细则,千万不可死板化!

第三,“让伙伴当老师”,重在“整体评”。学生间的互评作文分为“一对一”“一对多”两种,无论哪种都必须采用“面批”这一方式,即作者与评者面对面交流,在评改过程中,小读者重点查找文字的错漏和病句等,评奖者与作者直接对话,更能让作者集中精力聆听意见和建议。

“一定要记住,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份鼓励和赞美,就多一个爱写作的孩子”。学生评改作文给分考虑面比较窄,大都会严格按标准执行,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全面,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的作文必须“求精”。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一锅煮”。

3. 作文批改一定要以发现优点为主

我们上小学时,如果在学校得到了老师赞美和认可,便会满心欢喜,并且信心倍增,而且会朝着老师的期望继续努力,所以学生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好,哪个标题拟得好,哪个开头很新颖……一定要用红笔浓重加彩,一定要点名隆重表扬。而缺点呢,就不要点名或单独指出了,告诉学生如何改正就可以。如果一开始你就老挑学生作文的不是,会严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若想把写作从应试的泥潭里拉出来,放到一个晴空万里,鸟语花香,水草丰沛的天空里,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学习,才能使学生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郭学萍.小学创意写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郭香彩,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南阳市第四小学。

作者:郭香彩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论文 篇3:

谈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习作概述

1.习作的定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根据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课标》在阶段性目标中对“写作”进行具体的划分,第一次把小学 3 到 6 年级的写作改为“习作”。

2.小学语文习作的总目标

小学语文习作的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部分提出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由总目标可以看出,主要是通过习作教学,来帮助学生能够自如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其次是通过习作教学,使学生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写作需求。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夯实的发展基础。

3.小学语文习作的阶段性目标

3-4 年级习作教学阶段性目标: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5-6 年级习作教学阶段性目标: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

二、小学习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过多重视写作技巧,忽视了学生培养学生兴趣

在小学习作的课堂中,老师常常会说,写作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写什么”也就是所说的题目,而第二个就是“怎么写”,比如,在学习习作中,老师教授的最经典的就是文章要强调“总—分—总”的结构或者是“总—分”的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第一段要统领全文,最后一段要与第一段照应,中间要分别在不同方面对主题进行描述。这些都是平时课堂中,老师的习作教学内容,总是刻板的介绍写作技巧,即便是讲过之后,学生也难以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学生很难独立完成习作内容,这就使学生不能形成兴趣,就更加不愿意主動去进行思考,教师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很难激发出兴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与所提出的教学总目标相背离。

2.写作作品缺乏真实情感和创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经常推荐学生买一些关于习作的参考书籍,让学生多看,多进行模仿,根据实际的观察发现,这类学生的作品大多是主题不新颖,内容缺乏新意,照搬照抄,没有注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很空洞,学生不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表现力不强,难以使人感受到真实的情感。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中经常是以经验来教学,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探索,致使学生的认知都是来自于书本或者其他人的文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这对今后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会产生阻碍作用的。

3.学生言语素材积累薄弱,难以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的习作教学过程中,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程度往往会是提高写作能力决定性因素。对于一篇文章的评价,往往会根据文章中做运用的素材来进行区分,比如,在高考中的很多作文,总是会有一些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诗词积累量进行文章的开头或者是进行引用,这无疑就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印象分以下就提高了,争取主动权,再加上文章条理清晰,描述生动,一般情况下,分数是不会很低。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缺乏对于常用的具体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字词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等,都会增加提高写作能力的难度。这是由于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缺乏语文知识基础的严重性,总是盲目的进行题目布置,有时是小学生,是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要适当的减少对于写作技巧的讲授,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观察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能够有真情实感的体验,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提问或者建立主题,使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各自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写作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培养良好的言真意切的写作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对于写作的一种再责任,在现在的很多学术领域,都会出现抄袭的现在,现在的学生也是为了分数能够提高,进行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21世纪,抄袭已成为了一种常态。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于写作不产生兴趣,没有耐心去完成导致的,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品时,往往是以写作的结构以及主题为重点,而对于情感方面则关注较少,这必然导致学生的作品会倾向于表象化,注重形式。所以,教师要在习作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身边周围事物的变化,并且要鼓励学生能够说实话,讲真心话,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作品负责任的态度。

3.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习作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对于见到的好词佳句或者是运用的较好的修辞手法以及不同方面的形容词等,作为写作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多为学生推荐一些名著或者是中外典籍,培养学生热于读书的好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储备量。

作者:陈玉

上一篇:语文学科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商标域名法律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