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市场贷款现状论文

2022-04-22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家手中的余钱愈来愈多,在这种社会经济状况下,大家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私人贷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条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各种资金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私人贷款进入了活跃阶段。私人贷款长期存在于城乡社区之间,作为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自由的传统贷款制度,由于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稳定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间金融市场贷款现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间金融市场贷款现状论文 篇1:

民间借贷合规性问题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使融资渠道多元化,是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民间融资市场的活跃,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融资渠道,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前我国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率过低、社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但是,由此引起信贷资金“体外循环”逃避监管,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抵消国家宏观调控成果等问题都将成为民间融资市场的软肋。本文对民间融资合规性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信贷;民间融资;合规性

一、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

民间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形式,是与银行间接融资相对的一种解决市场资金需求的重要的方式。与正常的银行信贷业务相比,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其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个方面。民间借贷市场是指个人和企业相互之间的融资行为。从我国法律规定来看,民间借贷是处于中间状态,我国法律不限制居民之间的借贷行为,但严格打击高利贷融资行为,对企业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贷行为也已纳入涉及公众利益的金融业务严格进行管制。而对企业之间以及其向居民个人的放贷行为,目前也作为一项金融业务严加管制。

从民间融资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借款,其中人情借贷利率较低;发生在比较熟悉、信誉比较好的个人、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资金借贷,利率比较高。借了钱的企业和个人,则以生产经营性融资和房地产等投资为主,有80上个人借款被用于办企业、搞投资,直接借贷的单笔规模趋向扩大。另外,利用高额回报为诱饵,直接向公众募集资金也成为了民间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繁荣,导致在社会募集公众资金形成所谓的私募基金,进行证券投资的形式。

从地域上看,农村的民间信用活动明显比城市活跃。同时民间信用活动一般限制在有限的社区范围之内,借贷双方大多具有亲友、邻里或生意伙伴等或者其他社会关系。民间借贷以短期获利为目标,其投资性和投机性特征明显。

在实际运作中,民间借贷一般以两种经营模式来保证借款的收回,一是完全按照商业银行的贷款方法,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或担保,有借款合同,手续相对完善,在收贷产生问题时可能会议法律手段解决;二是民间借贷的方式是——打借条、收据,利息在贷款时扣除。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收贷者为了回收贷款,往往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问题。三是利用合同方式,通过入股,投资性存款等方式进行融投资,以利息和股息分红进行回收贷款,这种方式隐蔽性强,易出现法律纠纷,现在的产权制度还不太完善,利用公众的逐利心理进行诈骗的比例非常高,社会危害性比较大。

从民间借贷的性质上,可分为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灰色的民间借贷行为以及非法的民间借贷行为。

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是指正常的企业和个人相互之间正常的资金融通,不具有非法的动机,以合理的利率水平和回报率,和完备的的手续,进行借贷的行为。例如:合伙企业的入股行为,亲戚朋友之间的借款行为等。灰色的民间借贷行为是指以表面合法的形式,但具有非法目的的民间借贷的行为,在法律的界限中模糊概念,混淆借贷的相关概念。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对于非法融资的惩处并不十分清晰。一些资金贩子以高收益高回报为旗号,保底高息为诱饵,汇集民间资本,如经营得当可能不会造成恶劣影响,但如果资金链条不能顺畅,经营不能达到良好效果,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非法的民间借贷行为是我们日常所常见到的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目前的非法融资活动欺骗的性质有花样翻新、不断推陈出新的趋势。除了原来赤裸裸的的欺骗之外,目前一些地区出现了用植树造林承诺高额回报、养蜂集资以及高价购买未上市企业原始股等方式进行欺骗,而且欺骗的手段更隐蔽,跨地区的欺骗活动所占的比率更高。这种民间借贷活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二、我国民间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融资发展速度很快,借贷主体日趋多元化

民间融资行为从经济发展程度看,经济发达的县(市)融资行为较为普遍,如河北省保定地区蠡县调查的10户中小企业、15户个体工商户和50户农户的民间融资2004年达到2114.5万元,而河北省保定地区唐县(国家级贫困县)调查的10户中小企业、15户个体工商户和50户农户的民间融资 2004年只有153万元;从城乡分布看,城镇融资不如乡村活跃,城市市区因金融机构比较完善,抽查的10户中小企业没有出现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借贷的主体不仅包括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而且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民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由于资金需求大、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不够,因而选择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方式,并日益发展成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角。

(二)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贷款满足程度下降,民间融资占比提高

对天津分行辖内唐山市20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15户个体工商户和48户农户近两年的民间融资调查情况显示:2003年企业资金总需求2826万元,获得资金支持1974万元,需求满足率为69.9%,其中:金融机构贷款1360万元,民间融资614万元,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31.1%;2004年企业资金总需求4009万元,获得资金支持2564万元,资金需求满足率64%,其中:金融机构贷款1440万元,民间融资1124万元,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 43.8%。个体工商户,2003年资金总需求780万元,获得资金支持211万元,资金满足率为27%,其资金组成全部是民间借贷,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100%;2004年资金总需求920万元,获得资金支持176万元,资金需求满足率为19%,其资金组成也全部是民间借贷,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100%。农户融资情况,2003年资金总需求792万元,获得资金支持415.5万元,资金需求满足率为52.5%,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166万元,民间借款249.5万元,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60 %;2004年资金总需求985万元,获得资金支持465万元,资金需求满足率47%,其中信用社贷款174万元,民间借款291万元,民间融资占资金供给比例62.6%。

(三)民间融资利率总体水平高于城乡信用社同档次贷款利率

民间融资利率一般在10%—— 20%之间,有时高达35%,高出银行同期利率几倍甚至数十倍。在抽查的县(市)了解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县融资利率相对高于经济落后的县(市),融资利率一般在10%——20%之间,有时高达40%,而经济落后县民间融资利率一般在1%——10%之间。

(四)借贷投向日趋复杂化,民间融资投资性质明显

民间融资主体中,有用于发展二、三产业的;有用于投资证券的;有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有用于婚丧嫁娶、修建房屋、子女上学、找工作、住院治病等费用的;有用于交各种罚款、还债的,总之借款用途近年来明显有由生产用贷款向非生产用贷款转移的倾向。另外,在民间融资的目的上,投资性和投机性质明显。

在近年来信贷资金趋紧的宏观调控下,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在某种程度上,较好的活跃了资金市场,弥补了一定量的资金缺口。目前我国的融资结构中一个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社会资金过分集中于国有银行体系,民间融资的活跃,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严格措施下,个别地区经济超常高速发展,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市场做缓冲。

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跟其利率调整灵活、趋利性强、借贷手续简便、流动快速等有关系,它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地区民间资本的活跃程度,提高了资本的盈利水平,增强了地区民间金融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

民间借贷作为重要的金融补充,与正规金融之间还有着灵活的“你退我进”的关系。在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正规金融无形中为民间借贷让出了一块“市场”,也刺激、推进了银行业的竞争,使银行借贷投向更符合市场产业结构。

三、民间融资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民间融资面临着很大的制度风险和产权风险

我国尚未对民间融资进行规范,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在某些方面,民间融资是不被法律所保护的。一旦出现支付和回收的问题,其救济途径不明确,很容易引发社会危害性。民间融资,民间借贷对借款人多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系统。

(二)民间借贷大部分缺乏相关的法律手续,一旦出现行业性信用风险,则借贷资金安全性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从现在的资料看,民间信用是民间借贷的基础和主要方式,因此资金的回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民间借贷的逐利性倾向明显,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容易发生投机行为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民间融资安全性没有保障按照一般的贷款规则,主要要经过四个步骤,一是贷款前的准备,必须获得充足的信息,作充分的调查;二是贷款本身要具有完备的法律文书;三是贷后整个过程要双方互动合作紧密的管理和监察;四是一旦发生纠纷和冲突,要有很好的机制和平台进行调节和法律解决。以上四个步骤民间融资行为很难达到。

四、规范民间借贷的建议

(一)应努力发展面向中小投资者和公众的公募市场,分流民间资本

完善我国的金融融资体系,针对不同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而设计多种投融资金融产品,其中特别是储蓄替代型的低风险金融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债券等。实际上,中国现在的居民储蓄中有70右是用来提供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功能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如果要对这一部分储蓄进行分流,不能鼓励其从事高风险的投资,因此必须要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他们的这种低风险的投资需求。

(二)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民间融资合规性的界限

明确什么是非法的民间融资行为,什么是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对公募行为和私募行为进行适当的区分,这是保护部分民间融资的关键,也是打击部分非法融资的分界线。对于一部分风险承担能力比较高的机构投资者和富裕人群,如果能够设定一定的门槛,是可以将部分富裕人群的资金引入到民间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鉴于私募融资的相对高风险性,需要通过法律保证其不能面向公众,不能以各种非法的方式引诱普通老百姓从事这个高风险领域的投资。

(三)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灵活的信贷政策和融资形式

从目前中国的企业融资结构看,中小企业中资本金不足比较普遍,银行贷款困难。我们应利用市场经济成熟的做法,用疏导的办法解决民间融资问题,制定灵活的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设立小额信贷部和批准一些小额信贷组织专门做小额信贷业务,推动小额信贷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股权融资私募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分流到民间融资市场并进行股权融资,或者是股权与债券的混合融资,以提高其整个社会的股权融资的比例,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目前,我国由于缺乏私募的股权融资市场,有些很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往往只有在融资结构中现金流为正值时才可能得到贷款和债务融资,这是银行特定的融资特性所决定的,但是恰恰是在早期阶段中小企业的资金最为困难的时候,这个阶段最为需要的是股本融资,特别是私募的股本融资。从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看,一些发达的金融市场在促使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一段特定时期,银行利率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也低于货币市场利率,使得银行的资金能够在成本收益的推动下分流到直接融资市场,这不仅包括公开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还包括私募的股权和债务市场。

(四)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开拓银行以外的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社会投融资过多依赖银行贷款。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向企业提供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而相当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被作为企业铺底资金长期占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承担着向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大量中长期资本性投入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风险极易转化为金融风险。融资结构单一将导致整个经济运行的不平衡。只有规范民间融资,开拓银行以外的各种融资渠道,才会更好的完善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更好补充企业发展所必须的成长元素。在国家银行体系之外进一步完善社会的融资结构,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五)规范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社会监控体系之内

规范民间融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规范引导民间资金的问题。目前社会上的有钱人把钱存到银行则回报率较低,投资股市则风险太大,投资基金和信托、委托理财也因为市场的不规范风险较大。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钱直接放贷,或一些人集合成公司进行放贷。在央行已将贷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情况下,这一市场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目前小企业和一些个人到银行贷款难,但出于一些地缘优势等原因,某些个人或由他们组成的公司能够控制用银行贷款方式难以控制的风险。所以,我们只要严格限定这些个人和公司的资金来源,并加以监督,允许不吸收存款的贷款组织的存在,可以新设立一类金融组织,大的叫融资公司,允许其做各类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小的叫贷款公司,只做贷款业务并以小额信贷为主。

总之,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融资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金融融资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刘 洋)

作者:刘 涛

民间金融市场贷款现状论文 篇2:

浅析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家手中的余钱愈来愈多,在这种社会经济状况下,大家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私人贷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条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各种资金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私人贷款进入了活跃阶段。私人贷款长期存在于城乡社区之间,作为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自由的传统贷款制度,由于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稳定性。简而言之,缺乏市场行业标准是中国民间贷款的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同时制定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来应对这个局面。

一、引言

長久以来,民间借贷一直是自发式的发展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民间借贷活动更加活跃。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对于民间借贷活动也在不断规范之中,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间借贷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城市大型企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为非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投资需求,民间信贷量继续增加,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导致了违约现象和相关法律问题,这也是需要完善民间借贷最为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加强监管、规范相应收入水平、信用行为合法化的法律体系,利用民间借贷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民间借贷的相关概述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

民间信贷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管控,其合法性无法得到保证。蒋克超先生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非正规金融部门是农村金融的补充,民间借贷是非金融机构以外的投资,特别是在城乡经济、个体工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投资城乡集团进行投融资活动的贸易活动。

(二)民间借贷的形式

民间借贷主要按照借贷主体不同进行分类:一是个人之间的借贷,改革开放以来,个人贷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借款人为借款人购置私人住宅或为城市居民建私人住宅,向借款人提供贷款。二是企业间直接借贷,企业间贷款由金融机构以外的法人或者法人企业家与其他非法组织之间及其他非法组织之间签署的,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并在支付方同意的数额内支付相同数额的货币;还款期并支付一定金额的利息。三是个人和企业之间借贷,个人和企业之间的信贷发放也被称为民间贷款,传统上过度依赖于一家公司的资本,这种同公司的贷款影响着资本结构,这就是公司向他人分配资本的方式。

三、民间借贷现状分析

(一)民间借贷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民间借贷信用出现了所谓“三多”现象,首先参与的人多了起来,其次,贷款总量和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数量多,银行贷款周期长,发放许可证的过程时间长而繁琐,对企业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些中小企业很难贷款,与其相反,民间贷款要求、保证条件、办理手续更加简便,一些中小企业更多地会选择民间借贷这种方式作为资金的来源渠道。三是民间借贷出现的借贷纠纷案件越来越多。下面图一为各种借贷案件类型分布,图二为各省民间借贷案件数量情况。

2017年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的借款合同纠纷有84094例,其中民间借贷纠纷最多,有69067例,占比82.13%;其次是金融合同纠纷,有11081例,占比13.18%;再次是其他借款合同纠纷,有2818例,占比3.35%;最后是企业借贷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金融不良债追偿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同业拆借纠纷,分别有508、319、273、26、2例,占比共约1.34%。由此可见,民间借贷纠纷在整个借款合同纠纷中数量最多,占比最高,是最常见的一种借款合同纠纷。

在3880篇一审案件中,判决结果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最多,有2528篇,占比65.15%。部分支持的有1324篇,占比34.12%;未支持诉讼请求的有16篇,占比0.41%;其它有12例,占比0.31%。在63495篇二审案件中,判决结果不支持上诉人上诉的最多,有48241篇,占比75.98%;部分支持的有9698篇,占比15.27%。支持的最少,有5556篇,占比8.75%。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二审案件量要远多于一审,同时,二审判决结果不支持上诉人诉讼请求的比重较大,支持和部分支持上诉人请求的较少。一审案件中,支持和部分支持原告诉请的较多,不支持原告诉请的最少。从整体上看,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上诉量较大,但上诉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的比例较高。

(二)民间借贷的影响

1.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

民间借贷提高了投资效率,增加了直接融资比重,减轻银行金融机构负担,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发展,同时扩大公共商业银行的服务和产品,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个人信用,有助于缓解资金供给和城乡矛盾,取长补短。民间借贷的本质是通过调节居民资金,促进城乡借贷的本质,促进“三个文明”的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因为资金和银行资金的稀缺而倒闭,它可以避免破产,它可以形成市场经济的新理念,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负面影响

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对社会资金总量的正确认识,制约金融政策的执行,危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时候流动是盲目的,容易流入国家法律禁止的行业和企业,因此很难有效控制,除银行体系外,大量民间信贷资金由于缺乏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容易出现高利贷等非法金融行为。从银行提取存款,投入个人信用贷款市场,民间贷款秩序不稳定,影响地区稳定,随着最近个人信用贷款的急剧增加,很多人即使在纠纷案件中胜诉,但依旧无法取得其所有权。

(三)民间借贷的优缺点

1.个人借贷

个人借贷主要有以下的优缺点,优点是:办理流程相对来说特别快,办理起来就是双方签订借贷合同即可办理完毕,甚至有的写一份借条即可,其次贷款的门槛较低,对借贷本人资质一般不太看重,只要是双方有这个意愿,达成双方共识。缺点是:利息可能较高,民间借贷的利率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承担的风险也会较大。

2.企业之间借贷

民间借贷主要存在于一些小微企业和城乡地区,这些地方的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能够为他们带来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为他们解决了贷款的压力,分散了银行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一点,企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是根据市场变化而来,减少对民间的限制,能够加快企业办事效率,减少企业的成本,使之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加快了市场上闲散资金的流转过程,避免因为僵化的机制问题而导致的信贷问题,使我们的市场资源能有效合理配置。加速市场上资本的流动性,让企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企业借贷也有可能出现风险,某一方不遵守协议所带来的法律效力问题和风险,存在欺骗合同问题,以及企业破产导致的债务问题。

3.个人与企业

优势:民间借贷的难度较低,如果有人给你提供担保,或者以自己的财产作为抵押,都能够得到贷款,程序上比银行而言相对简单,同时民间借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也更快,相反而言银行方面,所需要的程序比较多,借款的手续繁琐,对于一些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而言来说,更多的会选择民间借贷。他能够

在很快的时间内解决资金短缺的企业或者个人。企业依赖民间借贷,后期企业及时还款,一定程度缓解短期集资问题,

劣势:我们通过与银行借贷作比较,利息方面会高不少。另一方面,民间借贷规范性较差,存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虽然有的签订合同但是规范不详细,甚至包括因为合同无效被人利用的情况。

四、民间借贷的问题分析

(一)发生高利贷情况

民间借贷规范制度差,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存在漏洞,不少人借机进行高利贷活动,以此来获取巨额利息,同时民间借贷的手续便捷,一方面不需要做担保,更有甚者连借据都没有,就能够办理资金借贷手续,所以一些人为了迅速解决自己的资金短缺问题,即使知道这种资金借贷需要担负很高的利息,也还是会采取这种方式来进行借款活动,所以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二)民间借贷的监管缺陷

各国都重视对借贷活动的监管,但是,由于私人贷款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国家还尚未建立完善的机制体制。只有官方金融机构具有严格的监督系统,但是谁来管理个人监督系统呢?不能进行实时监控。第二,私人融资的非正式运作可能成为非法贷款和危害社会稳定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法律程序中缺乏严格的贷款程序,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缺乏合法性,个人理财资金运作不规范,风险管理相对薄弱,许多罪犯正在利用这些弱点来谋取个人利益并触犯法律。

(三)引发恶性资金循环

一般来说,对于何时取得资金回报的预期不确定,借款人通常无法取得对方的信任,在很多人只考虑眼前利益的情况下,出现不合理的借贷行为,如果不能及时还债,就会陷入“新债、旧债”的恶性循环。事实上,在小额贷款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后,你可以在银行信贷后继续偿还小额贷款公司的“过桥”贷款。而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存在系统性风险,民间借贷的风险就与银行挂钩,这将导致重大的资金问题,民间借贷的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四)民间借贷纠纷不断

随着民间融资的規模扩大,民间借贷的法律纠纷也随之逐年增加。此外,民间借贷犯罪也在逐渐增加。曾经吴英的违法事件在社会上一直被讨论,由于立法不到位,很多存在的纠纷案件无法直接进行判决,因此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性,民间借贷纠纷在整个借款合同纠纷中数量最多,占比最高,是最常见的一种借款合同纠纷。

五、民间借贷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民间借贷合法化

为了适应民间借贷的具体法律标准,官方对私人贷款的处理方式并不十分明确,私人贷款在一定的利率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尽快通过法律法规来适应这种关系在私人贷款之间的情况。法律对私人贷款的利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采用了法律手段,规范民间借贷,保护债权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二)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改革的关键是打破银行垄断,将民间资本引入金融领域,建立全方位的金融机构。目前,以国有银行、普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基础,建立多维度、多所有制、等金融体系,联合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应当建立所有制银行、非盈利保证机构和盈利担保机构、各种抵押贷款、设立了信托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和金融公司,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了金融创新,深化了金融服务,有效地发挥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作用。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疏导民间资本投向

普及法律法规和金融风险知识,提高利贷和非法公众存款典型案件的曝光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知识和相关风险认识,为使公民适当投资理财,避免投资失误,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各种形式的民间信贷业务的宣传和广告管理,为防止非法活动,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到投资当中,正确引导民间投资。

(四)推行利率市场化,完善民间借贷信用体系

为了促进民间信贷利率市场化,我们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限制“增长行为”,完善民间借贷信用体系,完善信用观念,建立一个宣传信用制度,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报告制度,迅速收集企业信息,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有效地加强社会公众的信用教育和“守信”道德观念。

(五)加速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资源多集中在大型银行领域,但由于缺乏适当的公共力量,经营不规范,风险大,各个地区发展规模小,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中小金融机构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六)加强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私人信贷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因此民间借贷并没有得到政府和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认可。一方面要使人们能够进行合法合理的民间借贷。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所有借款人对非主权贷款风险的认识,。其次,贷款接受者要注意风险防范,民间借贷双方应就各自关系签订书面债务合同,并明确确认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避免今后出现问题,民间借贷利息的承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六、结语

本文介绍了我国民间贷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认为我国民间贷款是一种传统贷款。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民间贷款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对不良贷款构成重大金融风险,因此解决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完善民间借贷立法体系是现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规范和完善私人贷款的法律监督制度,这有助于限制非正常私人贷款,防范相关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民间信贷问题频繁出现,在防范民间贷款法律风险方面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防范和降低民间信贷风险是私人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作者:方大鹏

民间金融市场贷款现状论文 篇3:

民间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2010年以来,中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货币信贷供给总体偏紧,增加了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困难。此背景下,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导致了民间融资的问题不断凸显。在立足于对当前民间融资现状和存在原因的分析,剖析了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以及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利率

2011年3月,民间借贷发达的温州数百名民企老板集体失踪,将民间融资带入了我们的视野。“鬼城”鄂尔多斯钱与房的疯狂共舞,“吸金帝国”温州立人集团的数十亿的债务崩盘,让民间融资在整个2011年挥之不去。而2012年3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体现国家对民间融资问题的重视。民间融资是近几年时常听到的并且不可回避的词汇。

一、中国民间融资现状

民间融资也称民间借贷,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转移和本息支付。它是一种直接融资形式,是与银行间接融资相对的一种解决市场资金需求的重要的方式。它广泛存在于城乡个体经济之间、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民间金融以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经济主体生产和生活资金而自发形成的,其多为短期获利为主要目标,投机性和投资性意图十分明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内资金供需矛盾日益显现,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取得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湖南近30%的企业参与民间融资,民间融资规模约占资金来源的40%。在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重要地位,融资比例已超过40%。据阿里巴巴集团2011年《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显示,在温州等地,超过50%的小企业通过民间融资获得借款。央行温州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

二、民间融资兴起的内在原因

1.需求因素。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贷款需求。第一,银行贷款条件严格,审批程序复杂,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曾达21.5%的历史高位,使信贷资金供应骤然下降,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状况。第二,缺乏为中小企业主和个人融资的专门机构。据央行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 282家,贷款余额3 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 935亿元,而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3.8万亿元。小额贷款公司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民间借贷需求。

2.供给因素。第一,投资渠道狭窄。国务院不断出台政策加强对楼市的调控,投资楼市风险加大,股市持续震荡下跌,新股上市圈钱,连破发行价,基金监管不严,老鼠仓事件频发。外汇黄金市场没有完全放开。这些导致居民手中闲散资金缺乏可靠的投资渠道。第二,负利率。通货膨胀的到来,2011年月度CPI一度到达6.5%,全年CPI也在5.4%的高位,而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却只有3.5%。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月息高达5%。在负利率时代老百姓的钱都在蒸发、缩水,因此为对抗通胀风险,居民纷纷把钱投入到收益更高的民间借贷领域。

3.制度因素。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遭遇融资歧视。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其典型特征:政府掌握金融资源,严格控制利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大量中小企业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有学者指出,中国金融发展也存在类似问题。在中国,中小企业一般呈现分散、多样化特点且公开信息十分有限,出现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融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正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贷款资源给信用有保证的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面对不平等的待遇,中小企业只有选择民间融资。

三、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紧迫性

1.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民间融资在满足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提供支持。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99%,提供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因此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民间借贷是其非常重要融资渠道。据温州近期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温州企业营运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三者之比,当前已经达到54∶18∶28,当前民间融资比例为28%,超过银行贷款10个百分点,为缓解企业营运资金的不足起到巨大的作用。第二,民间融资丰富公众的投资渠道,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当前投资渠道匮乏,居民将闲散资金投资于民间借贷领域,使得居民获得丰厚的回报,引致财产性收入增长。再者,目前的融资制度难以解决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民间融资的出现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三,民间融资是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指出: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其发展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的互补效应。民间借贷主体体现了社会关系的“信息对称”性,利用民间借贷双方多数通过“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媒介实现资金融通,形成了信用保证替代正规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现象。为民间借贷长盛不衰提供了特有的载体。

2.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紧迫性。第一,民间资本“脱媒”,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效果。民间资本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未纳入国家统计范畴。在经济过热,央行调高利率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民间资本的活跃会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经济不景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民间资本的存在会扩大宽松效果,增加通胀的压力,同时也加剧经济运行的波动,削弱央行的宏观调控效果。第二,民间融资风险较大,影响社会稳定。大多数企业和个人进行融资活动时缺乏必要的担保,仅凭双方的信用关系程度,融资风险程度很大。据了解,民间融资不能履约的比例在10%以上。特别是“地下钱庄”、“高利贷”等非法民间融资活动,往往引发暴力犯罪活动,其社会负面影响很大。第三,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加重企业负担。据调查温州中小企业的毛利率3%~5%,而民间融资的平均利率却高达35%,如此大的利息负担,是企业难以承受的,当资金链断裂,“跑路”也许成为温州企业老板的唯一选择。温州银监局汇报材料指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2月末,温州出走企业234家,涉及银行授信余额总计40.72亿元,已基本形成不良贷款,占全市不良贷款余额的36.22%。

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行民间金融自主定价,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中国资金的供求状况并没有从现实的利率中反映出来,从而使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较小,进而导致投资需求的过度需求和巨大浪费。只有在有效的市场机制约束下,价格才能真实反映供求影响下资金的使用成本。因此,应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和信贷风险的补偿能力,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的范围。

2.加快推进民间金融机构的转型。第一,准许金钱借贷者设立登记,并规定其最高利率上限。2012年3月,温州首家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成立,通过借贷登记,双方信息都更加透明,推进了民间借贷“阳光化”和“规范化”。第二,可以仿效国外设立投资平台,供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交流。如美国的天使投资,由政府牵头,提供网络和实体场所的交流环境,供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相互寻找自己的理想目标。第三,倡导建立互助性的民间金融组织。互助性金融机构主要立足于所在地域,对本地域情况熟悉,运营成本较低,这样避免了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向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

3.完善法律环境,切实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不能简单的解除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和法律威慑,因为民间金融自身尚未建立良好的市场运作规则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其应进行适度调制。但是不应该过分压制市场内在力量和金融形势创新。民间金融从其产生起就受到正规金融的歧视和打压,在法律上一直处于灰色地带,这与市场经济的法治理念相背。因此建议出台相关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轨道。对互助性的民间借贷,应承认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并予以保护;对从事高利贷的民间借贷活动,一经发现,必须严厉惩治。实现对民间金融的引导、规范和提升。

4.培育民间直接投资和融资市场。在温州已提出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这就为温州本土8 000多亿元民间资金打开一个新投资通道。国家对企业“走出去”政策大力支持,民间资本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投资;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民间资本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力度不断加大,如吉利企业收购沃尔沃、华为收购美国公司,为扩展民间直接投资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扩大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让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进来。目前中国公司债券规模仅占GDP的0.52%,而发达国家的规模163.11%,发展空间非常大。

参考文献:

[1] 黎友焕.加强监控民间金融发展状况[J].中国金融,2012,(3).

[2]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课题组.台湾中小企业的融资经验及启示[J].上海金融,2009,(1).

[3] 张伏波.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多样化途径借鉴[J].上海金融,2003,(12).

[4] 安起雷.构建多层次民间借贷监管体系[J].中国金融,2011,(24).

[5] 杰凌.期待阳光的民间金融[J].中国投资,2005,(2).[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于乃帅 王永杰

上一篇:视唱练耳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