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开胸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符合开胸手术治疗,并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 篇1:

对129例开胸术后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护理体会

心外科手术病人在接受手术时,胸膜腔内负压消失,肺组织的损伤,引流管的刺激等,都会使肺部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影响病人呼吸,进而引起肺部感染,感染又可诱发其他并发症,如ARDS,影响患者的康复。肺部感染系胸外科开胸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75%,死亡率可高达30%~50%[3]。我科自2011年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开胸手术患者129例,均采取系列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现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1年12月开胸患者129例,年龄2岁~72岁,男性76例,女性53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5例,风湿性心脏病36例,冠状动脉搭桥13例,主动脉夹层15例。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一般护理: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史)及身体状况,有无咳嗽,咳痰,呼吸道感染等,吸烟患者应提前2周以上戒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注意保暖,以免着凉。注意口,鼻腔的卫生。②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肺部功能锻炼:a.吹气球法:幼儿可教他们吹气球,深呼吸后尽量把气球吹大,以增加肺活量。b.腹式呼吸:取半坐卧位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一手放于胸骨柄处,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慢慢隆起,憋足2秒后,慢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c.教会病人深呼吸,如何有效咳嗽。取坐位或半卧位,若有伤口,让病人用手固定伤口处,深呼吸,然后爆发式咳嗽,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亦可教会病人如何刺激性咳嗽,即用手指按住气管,随病人呼吸有节奏的按压气管,使病人反射性咳嗽。③辅以抗生素及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④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是病人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家属解释护理目标和方法,向患者解释肺部解剖的特点,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手段,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注意病人及家属的精神状况,预见病人对手术创伤的恐惧,焦虑情绪。根据病人的年龄,承受能力,解释术后的种种不适,解除其精神负担,鼓励病人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

1.2.2 术后护理。①环境准备:保持室内清洁,安静,舒适。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65%左右,其优点是湿润呼吸道,促进绒毛摆动和黏液移动,增加呼吸道的清除能力,避免黏液栓子加重呼吸道阻塞。[2]②体位引流:全麻清醒后的患者可采用半坐卧位,使胸腔内积液下流,有利于引流。增加气体交换,有效改善呼吸困难,同时利于雾滴沉降于终末细支气管,也可放松胸腹部肌肉,减轻疼痛。③吸痰法:心外科病人术后均有气管插管,所以需行吸痰法。操作时严格无菌,吸痰管大小要合适,插入深浅要适宜,负压一般维持在10.64~15.86KP,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注意避免反复多次的吸痰,减少呼吸道的刺激。④雾化吸入:患者术后清醒,即可行超声雾化吸入,通常每两小时1次。必要时做痰培养,根据结果使用有效抗生素。⑤叩背:使分泌物松动,易于从呼吸道排除。患者取坐位,操作者手呈背隆掌空状,拇指与四指密接,每2h 1次,每次不超过15min,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用手腕的力量叩击病人背部。结合间接使用多频振动治疗仪,采用机械排痰法。叩击完毕吸痰。⑥有效咳嗽。⑦及时给予止痛剂。由于手术切口大,术中使用开胸器,术后应用引流管等均可刺激肋间神经引起疼痛,致使患者不敢深呼吸及进行有效咳嗽,因此术后止痛至关重要,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病情许可情况下可适当应用止痛剂。⑧患者早期活动,患者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取半卧位,不能半卧位时应经常变换体位,拔除引流管2h后可离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肺活量增加,痰液易于排出,促進肠蠕动,增加食欲,促进机体康复。

2 结果

通过对129位心外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上述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痊愈率100%。同时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成本,护理满意度调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加强感染控制观念的力度,实施更加细密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加严密有效地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任光国,周允中.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

[2]马燕兰,韩忠福.全麻开胸患者术后排痰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01

作者:高菲

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 篇2:

开胸术后预防患者肺不张的护理干预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开胸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符合开胸手术治疗,并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肺不张发生1例,对照组肺不张发生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胸术后早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排痰、早期下床活动等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减少肺不张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开胸; 肺不张; 护理干预

肺不张为各种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1~2天,为一渐进发展过程。肺不张可以是片状不张(如肺叶或肺段不张)或微不张。肺不张造成肺通气量减小及产生肺内右向左分流而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对大范围不张或术前心肺功能差者,可表现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及神志改变等[1]。术后并发肺不张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给病人造成身体上和经济上的损失。本研究对96例开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并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92作为研究对象。男115例,女77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1.5岁。其中肺癌93例,食管癌45例,凝固性血胸清除术35例,脓胸纤维板剥脱术1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开胸治疗指针,均为择期开胸手术。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氧疗、化痰、止血、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1)术前宣教与指导。对吸烟者,术前劝其严格戒烟;术前1周即开始训练病人有效咳嗽和腹式深呼吸。深呼吸练习方法: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吸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呼气。有效咳嗽方法: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坐位,深吸气末停滞片刻后用力咳嗽,气体快速冲出,促进分泌物向上运动或者被咳出[2]。以利术后减轻伤口疼痛,主动排痰,达到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缺氧、预防术后肺不张的目的[3]。有慢性肺部感染者,行咽拭子及痰培养,术前3天开始进行呼吸道雾化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保持口腔卫生,积极治疗口腔疾病。(2)术后护理干预。①术后病人清醒后即应鼓励其多做深呼吸及自主咳嗽,以促进肺膨胀及远端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带气管插管者,拔管前充分吸痰,以防痰液流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呼吸道雾化治疗,可加入沐舒坦、抗生素及激素等。②体疗。术后次晨开始起坐,帮助患者拍背。拍背方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力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准,每次10~15分钟,每日至少4~6次。也可采用体疗仪进行震荡胸部,帮助排痰。③呼吸功能锻炼。术后第1日每1~2小时鼓励病人深呼吸、吹气球、吸深呼吸训练器、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以促进肺膨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能耐受伤口疼痛为标准,逐步改善呼吸功能[4]。④早期下床活动。在病情允许时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拔除尿管及监护仪心电导线,改用指脉氧监护,以利病人下床活动。活动前先将病人扶坐起,再沿床边活动,让病人适应,逐步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做呼吸操,进行全身性体操锻炼,即通过一系列的扩胸、弯腰等运动结合在一起进行锻炼,达到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肺不张的目的。 ⑤疼痛护理。术后病人往往因伤口疼痛而不愿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及下床活动,耐心给病人讲解活动、咳嗽等的重要性,鼓励病人配合治疗,术后病人常规安置镇痛泵,必要时给予止痛药,以减轻疼痛。⑥健康教育。制作《开胸术后健康教育》宣传册、健康教育卡片等资料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早期活动和氧疗等在预防术后肺不张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戒烟酒,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感染。

1.3 观察指标。典型的术后肺不张表现为:(1)呼吸浅快,鼻翼扇动,心率加快,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及神志改变等;(2)肺部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或呼吸音减弱;(3)胸片检查可有肺不张的表现。

1.4 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組患者术后发生肺不张情况比较。术后干预组发生肺不张1例,对照组发生肺不张9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得到P=0.009366<0.05,卡方值(×2)=6.75,大于临界值。所以认为两组差异显著。

3 讨论

通过对96例开胸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笔者体会到,科学的护理对降低开胸患者术后肺不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手术前的呼吸道准备、戒烟,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训练,是预防术后肺不张的前提。同时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体疗、雾化等方法促进排痰,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做呼吸功能训练,以利于肺膨胀,并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是开胸患者术后预防肺不张,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景华.实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511-512.

[2] 史爱玲. 古力巴努.乌加木尼牙孜. 杨菊花.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8(22):38-39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9-420

[4] 赵晓慧.护理干预对增强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9(27):14-15

作者:郝群

开胸术后患者护理论文 篇3:

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开胸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解决基层医院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方法: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营养液,采用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病人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结果:改善了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该营养方式简单,来源广泛,病人易于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术后 肠内营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69

资料与方法

本组基层医院食管癌、贲门癌病人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均在30~70岁,平均55岁;其中食管癌30例,贲门癌26例;均行食管胃吻合术左开胸46例,右开胸10例。本组病例中,农民46例(82%)。

营养支持的步骤: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依次阶段性的实行肠外营养支持-部分肠外营养-部分肠内营养-全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从术后第2天开始管饲100ml/2小时,温度38~40℃,注入液多为温开水、糖盐水、萝卜水等促进肠蠕动恢复。肠蠕动恢复后注入液可改为牛奶、豆浆、鸡汤、鱼汤、肉汤、鸡蛋面汤、果汁等,量改为200ml/4小时,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量增减,如果患者无异常,术后7日结合部分经口流质,可先试饮少量水,首日每次量不超过200ml。术后14日拔除营养管,经口半流饮食。术后3周病人无特殊不适可进普食,但仍应注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止进食量过多,速度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包括质硬的药片和带骨刺的肉类、花生、豆类等)以免导致后期吻合口瘘。由于营养液符合病人日常生活习惯,施行过程中病人无不适感。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多由于注入液过快,过多;营养液温度过低;或者脂肪含量过多,渗透压过高所致。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交替阶段,营养物质与容量要满足机体需要,使尿量达1200~1500ml/日,无口渴症状。

结 果

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瘘,术后切口感染2例,胃排空障碍4例,术后15天有10例病人体重下降约5%,余与术前持平。

根据体征判定:营养不良病人有明显的特征,如体重下降,皮肤干燥和萎缩;有时可见特殊营养缺乏特征,如口角炎、口炎、齿龈出血等。

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判定:尤其白蛋白,白糖,白尿素痰,肝功能,电解质的生化指标,了解机体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结构,维持机体正常平衡。

讨 论

贲门癌及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是经十二指肠滴管将营养物质送至十二指肠内,通过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来补充营养。十二指肠滴管是术中在术晨留置的胃管的引导下与胃管一起插入胃中,并与胃管分离将十二指肠滴管置入十二指肠内。本组病例大部分来自农村,入院时即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于经济条件滞后,术后不能饮用要素饮食,困扰着病人的健康。

本组病例82%为农村病人,入院时因进食困难等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又增加了能量消耗在施行营养支持时既要考虑治疗需要,又要考虑其经济状况,通过近两年临床探讨,取得了肠内营养支持的成功经验。

供应能量时要合理搭配膳食,保持蛋白质、脂肪摄入平衡,在营养液中肉类、鱼类、蛋类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次之,面汤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牛奶三者相对适中,豆浆蛋白含量与牛奶相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热量的60%~65%,脂肪20%~25%,蛋白质10%~15%。

肠内营养液较静脉营养更合乎生理吸收方式。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经门静脉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调节,食物的机械刺激以及对消化道分泌的刺激,是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因素。肠内营养方便,安全有效,来源广泛,营养成分全面。同时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检测条件,容易管理,并发症少,因此我们改进以往肠功能恢复后再进食的治疗方法,术后第2日即行十二指肠滴管注入流质食物,切实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朱景瑞

上一篇:汉语共性原则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