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

2022-08-22

第一篇: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

卵巢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总结

卵巢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总结,是针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作出的一些建议。由于手术会大量的损耗正气,所以如果护理得当的话,术后的恢复会事半功倍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那么面对如此的威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卵巢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1、热量和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供给应充足: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瘦猪肉、牛肉、兔肉、鱼肉、禽肉、豆制品等;卵巢癌化疗后饮食如患者厌食油腻荤腥,可选吃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平时还应多吃蜂蜜(蜂蜜食品),以及米、面等谷类食品。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油菜、菠菜、番茄、洋葱、芦笋、山楂、鲜枣、小白菜、猕猴桃、海带等。如恶心严重,可以进食菜汁,也可以吃些清爽的凉拌菜和水果。

3、多吃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如香菇、银耳、黑木耳、蘑菇等,以及动物肝、鱼肝油、胡萝卜、莴笋叶等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

4、合理安排三餐时间:卵巢癌化疗后饮食的早、晚餐应分别安排在清晨6时前、晚上7时后,延长用药和进食时间间隔,减少药物反应。避免用胡椒、芥末等刺激性调味品(调味品食品),以及邮件、熏烤食物。

5、注意饮水: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促进毒素排泄。牛奶、豆浆和绿豆汤有助于排出癌细胞释放的毒物。

治疗肿瘤新突破——生物免疫疗法

我们运用山西省肿瘤医院的生物免疫治疗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发挥着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的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肿瘤的最终演变。

对于健康人来说,其免疫系统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而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其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不能识别肿瘤抗原、或者不能递呈肿瘤抗原信号,从而使机体的免疫系统不 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与清除,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机体发生肿瘤后,尽早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肿瘤的第一选择,成功的手术可以切除肿瘤局部病灶,但肿瘤是全身性疾病,身体的其它部位及血液、淋巴中仍可能残留 众多的肿瘤细胞,会导致日后复发、转移。因此手术后或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化疗或放疗。放疗、化疗能杀灭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但对残留的肿瘤 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无效。

另外,放、化疗没有靶向性,会同时杀死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病人免疫力会严重下降,生活质量很差。生物治疗是应 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或给予针对肿瘤细胞的物质(如单克隆抗体),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人体 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癌症复发转移,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肿瘤综合治疗方案中,肿瘤生物治疗成为最终提高肿瘤治愈率 和有效率的一个非常关键措施。

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技术,代表着肿瘤治疗新的方向。

生物治疗的优势:

1. 是一种个体化治疗。

2. 特异性强,选择性清除肿瘤细胞而极少损伤正常细胞。

3. 无明显毒副作用。

4. 可以调节人体抗肿瘤免疫力。

5. 生物治疗在患者经手术、放化疗后体内残留肿瘤细胞最少时更能显现其重要的治疗优势。

生物治疗的适应症:

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位肿瘤病人都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得益处。早期肿瘤病人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受到肿瘤的严重影响,对免疫治疗的应答较好,疗效相对也会更 好。

它用于以下情况效果同样良好:

1. 手术后患者,可防止肿瘤转移、复发。

2. 放疗、化疗后患者的综合治疗。

3. 无法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晚期患者。

4. 癌性胸、腹腔积液患者。

5. 骨髓移植后或化疗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

以上就是对卵巢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的总结,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卵巢癌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易发生转移且预后差,因此术后的饮食护理是关键。如果护理得当,那么对于恢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篇:妇产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的治疗及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护理目前,临床上已广泛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围手术期给予妇产科疾病患者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48例实施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均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7岁;手术类型:剖宫产28例,子宫全切20例,子宫次全切18例,附件手术14例,宫颈癌切除术3例,卵巢癌切除术4例,异位妊娠8例;合并病症:肥胖24例,贫血19例,糖尿病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疤痕、伤口愈合等效果。

1.3护理体会手术治疗模式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在妇产科的疾病治愈当中。手术治疗势必会对作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出血,疼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很多的疾病治愈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治愈的过程。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就要求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找准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所在,通过心理安抚和心理治疗让患者更顺利的完成治疗任务。在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心理护理一直要求秉承"人、健康、环境、护理"治疗理念,把对患者的护理关爱融为一体,让护理工作闪出更多的亮点。

待手术患者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总体而言其心理活动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也因人而异。在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深入患者家属和患者的内心世界,多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流,给与他们的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满足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解决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适应性,帮助他们树立好战胜疾病的的信心和决心。

1.3.1术前护理

1.3.1.1饮食调节术前患者饮食要本着少食多餐、低膳食纤维、低脂肪、热量适当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体质做出相应调整:消瘦、营养不良者,要相应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高蛋白的食物,以改善机体组织自我修复功能及提高抵抗力;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方面加以控制,以降低血糖,必要时可给予药物调整;贫血患者,给予药物调节[2]。

1.3.1.2术前准备医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检查所使用的器械是否正常,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判断出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

1.3.2术中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横切口,以降低缝合张力。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关腹动作做到轻而稳,防止损伤腹壁组织。选用的缝合材料要适当,逐层缝合,缝合后对切口做好保护工作,并采取感染预防措施[4]。

1.3.3术后护理

1.3.3.1切口护理要观察切口张力是否增加、渗出液的颜色与量,特别加强对肥胖、营养不良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平时卧位应该将床头抬高15°~30°,并双膝下垫小软枕以放松腹部肌肉;但咳嗽时应采用平卧,同时为减轻切口张力,双手应轻压腹部两侧;在营养调节方面应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进行胃肠外营养。对于肥胖患者,术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以促进切口的血液循环,红外线治疗仪距腹部切口20cm~40cm,要注意保持切口干燥;还要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微波治疗,以起消炎、止痛、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1.3.3.2预防感染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基础护理,包括[5]:给病房进行定时消毒,确保患者所使用衣物、床单干燥清洁等,以有效预防切口发生术后感染。要定时观察患者切口部位变化情况,观察切口处敷料是否清洁,敷料污染后要及时更换。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广谱抗生素要遵医嘱慎用。

1.3.3.3康复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当知识健康教育,教会科学起坐、床上正确的大小便方法,并说明其重要性,以防止增加腹部切口张力,妨碍腹部切口愈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要向患者说明操作内容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操作,以防止患者体位不当增加腹压,造成切口开裂。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带的方法,帮助患者固定腹带,腹带松紧度要适当。科学的饮食有助于加快切口的愈合速度,因此患者应食用易消化、产气少及热量、高纤维素、高蛋白含量适当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1.3.4心理护理的方法

1.3.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治疗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恐惧感。手术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在情绪上往往都表现得十分激烈。作为手术治疗当中的一名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时间相对较长,在这样的一个漫长的治疗时间当中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医患关系需要掌握相当的技巧。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焦躁情绪,主动对患者进行访视,说明手术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的优越性,让患者的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救治过程的情绪,所以并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比不少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配合我门后续的治疗工作。

1.3.4.2重视营造科室人文环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将人放在首位,妇产科的护理需要一个干净温馨的护理氛围,这样也可以减少陌生人的治疗紧张程度,为每个患者扫清各种生活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

1.3.4.3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用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引导患者,并对术前术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检验采用t、χ2,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48例,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咳嗽、便秘、腹胀、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14例,干预组中出现不良反应8例,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伤口感染是腹部切口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在手术过程中,常会因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致伤口部位暴露在外的时间延长,接触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更容易引发伤口感染。术中牵扯触摸等同样会增加感染率;②手术手法:在手术过程中,若手术操作手法运用不当,会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如:皮下组织缝合时,若线结打得太密或针距过小,则会使影响周围血运;切口非一次成功时,会严重损伤皮下脂肪;用于皮下组织止血的钳夹面积过大时,会因过度捻搓而严重损伤脂肪组织。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参考文献:

[1]陈进莲.手术室责任制护理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2):78.

[2]李亚辉,等.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24(10):615.

[3]魏运芳,李碧娴,彭巧华.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前瞻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14) :225-226.

[4]刘学梅.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1) :67-68.编辑/哈涛

第三篇:综合护理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11月入住我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能够疏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

关键词:护理;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加,老年人骨折也是发病率比较高的老年疾病,股骨颈骨折属于老年人骨折中最常见的,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并且给其子女增添了负担,为了改善老年人骨折带来的严重后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应用十分广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如果忽视术后护理,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术后有效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综合护理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1月因股骨颈骨折入住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1.3±5.8)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70.8±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大手术,手术的难度和效果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术后患者心理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情绪。因此,术后患者进入病房,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优点、术者的技术及手术成功案例,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情绪,树立对康复的信心。

1.2.2疼痛的护理术后患者患肢会感受到手术创伤的疼痛,自我保护的不愿去挪动患肢,护士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时,患者都会担心是否会增加患肢的疼痛感,以至于很难配合护理操作,康复治疗就更难配合,所以,护士在在护理操作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征得患者同意,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避免粗暴的行为,如果患者出现疼痛难以耐受时,可以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等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1]。

1.2.3饮食护理通过饮食护理加强营养补充,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建议患者多进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并富含钙质的食物,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纠正负钙平衡,以利骨折愈合;多吃青菜、水果等纤维成分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增强机体抵抗力。

1.2.4并发症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指导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有咳嗽咳痰者,轻拍背部以助排痰,痰黏者可做雾化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2];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清洗1~2次/d,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对于卧床患者,加用气垫床,翻身1次/2h,同时全身进行温水擦浴,按摩受压皮肤,预防压疮;卧床时抬高患肢15°~30°,尽早下床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穿医用弹力长袜或使用气压泵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3]。

1.2.5康复护理术后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身体较好的患者术后24h内即可下床,试着站立,情况较差者可术后2~3d下床;一般情况下术后1个月可持双拐下地行走,术后2个月扶单拐行走,2个月后多数患者可丢双拐自由行走,并加强屈髋、外展髋锻炼,一般要求屈曲不低于90°,外展不低于40°。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治疗[4]。

1.3评价方法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9.1±7.5)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3.6±4.0)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为(5.0±2.4)d,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为(3.3±2.2)d,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6例(26.5%),其中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压疮,观察组并发症发生1例(2.9%)上呼吸道感染。见表1。

3讨论

全髋置换术作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关节功能,又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手术复杂、创伤大,特别是老年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术后骨折不易愈合,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故术后护理效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5]。为了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对全髋置换术患者,除了骨科常规护理外,我科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主要是针对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康复护理,确保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从本组护理观察分析,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措施,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减少了术后换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综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够疏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 参考文献:

[1]朱秋红.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内科,2012,7(5):封底.

[2]王兴茹.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74-776.

[3]袁辉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5A):1178-1179.

[4]张吉花.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运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9):4242-4243.

[5]金佳,艾红珍.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56-258.

编辑/哈涛

第四篇: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及分析

【摘要】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手术结束之后的病人实施护理与观察,同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60例病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之后,只有6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情况,其他病人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之后,同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并发症预防

冠心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冠心病严重者会发生心肌梗死,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对象,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16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有96例,女性病人64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平均年龄67.3±2.5岁。所选取的病人全部接受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病人在完善手术之前的检查之后实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1.2 护理方法

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病人加强拔管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相关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年龄都相对较大,其内心对于疾病比较敏感,情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通过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并伴随恶心、头晕等症状,需要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调整患者为平卧体位,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急救药物和设备,并给予吸氧、降压、利尿等治疗药物,改善患者的突发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①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措施,并在固定条件下进行血压测量,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患者在血液测量前需要保持坐姿或卧姿30min。此外,可以给予患者心电图以及心电监测,避免患者出现突发症状。②当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195mmHg时,需要立即联系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加重。(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药物后,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叮嘱患者用药后禁止进行大幅度动作,且不能随意停药、换药。部分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直立性低血压,因此,患者用药后需要卧床休息2~3h,待药物代谢后可以改为坐姿休息片刻后,在进行下床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各项指标变化。部分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水肿,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现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告诉患者待冠心病病情稳定后需要继续用药,预防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4)饮食控制:为患者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日常三餐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并严格控制患者动物胆固醇的摄入量,嘱咐患者多食用蔬菜、鲜果等多维生素、有营养的食物。肥胖患者需要严格控制体质量,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禁止抽烟、喝酒、食用刺激性以及咖啡、茶等食物。

2 结果

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之后,160例病人只有6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情况,其他病人没有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着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5-6]。如何有效治疗以及预防冠心病已经成为研究重点,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等有密切关系。多数患者在初期用药阶段依从性较差,继而加剧疾病的进展,加大了治疗难度。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家人提醒用药。冠心病患者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因此在自理方面能力较差,因此在服药之后很容易忘记继续服药,或者出现已经服用药物却认为未服用药物情况;由于部分患者不能够单独去复诊,所以在家属陪同时很容易出现疏漏情况;家属有时候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因素等忘记提醒患者服药;

其次,缺乏用药知识。部分患者认为需要服用的药物过多,因此认为服用的方法不够简单,部分患者认为其他药物更具有效果,担心药品书上的不良反应而不愿意继续服药;

最后,药品费用过高。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每天需要花费10元~20元,以降血脂药物为代表,其价格非常昂贵,因此成为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最主要原因。临床医师需要提高患者以及陪同家属宣传基础药物知识,详细解释用药基本目的和不良反应情况,继而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用药知识的了解,及时纠正错误观念,消除患者疑虑;另外,通过建立冠心病患者社区俱乐部,让相关药师及时提供药物咨询,不仅仅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用药知识,还能够督促患者坚持长期用药。在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下,医师在指导患者用药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针对老年患者,能够在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长期坚持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2] 武悦镜.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40-1241.

[3] 罗良初,黄金,童成枝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51-553.

[4] 李俊凤,陈宇,任丽娜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69-1470.

[5] 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第五篇:PICC在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

(****人民医院 山东 ** ******)

[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的置入及护理。 方法 对50例结肠癌患者经外周贵要静脉或肘静脉、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行化疗,并给予精心护理。 结果 50例患者行大剂量化疗,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顺利完成化疗。 结论 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PICC;结肠癌;护理;化疗;静脉穿刺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1]。静脉化疗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药物刺激对周围静脉血管产生很大的破坏,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50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健侧肢体行PICC,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2~70岁。经病理学证实均为

结肠癌。选择贵要静脉穿刺40例,肘正中静脉穿刺8例,头静脉穿刺2例。 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用皮尺测量插管长度,从欲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垂直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按常规消毒铺巾,用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将穿刺鞘送入少许,再退出钢针。在鞘外端上方压迫止血,轻柔送入导管,然后撤出穿刺鞘,将导丝管缓慢撤出,体外留5~6cm,装正压接头,并用透明膜敷贴固定导管,摄X线片确定导管位置。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均完成了化疗治疗,无发生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其中3例患者导管脱出,3例患者导管堵塞无法再通,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拔出导管重新置管。 3 置管护理 3.1置管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PICC术是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方法,患者及其家属存在心理上的担忧和恐惧,害怕将带来生命危险和不适。由于PICC导管比普通静脉留置针价格昂贵,患者怕增加经济负担,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顾虑,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请携带PICC导管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

3.1.2 行PICC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询问患者有无心脏病史、血栓病史、上腔静脉综合征,了解患者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用药史等,评估患者血管情况。 3.1.3 置管前,瞩患者更换容易穿脱的衣服,用肥皂水将欲穿刺上肢清洗干净并擦干。 3.1.4 环境准备:置管前紫外线消毒病房30min,请患者及其家属暂离,消毒完毕后请患者回到病房,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3.1.5 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PICC是一种微创性医疗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并征得同意。 3.2 置管中护理

3.2.1 心理护理:穿刺时,患者处于极度紧张状态,静脉呈现收缩状态,不利于穿刺或导管的送入,安慰患者,陪伴在身边,消除其紧张情绪。

3.2.2 在置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皮肤消毒用安尔碘,按顺逆时针双重法消毒,范围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为20cm,两侧到臂缘,穿刺过程中,手套如有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2.3 血管的选择 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粗而且静脉瓣少,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顶端到上腔静脉最直,最短的途径。其次是肘正中静脉,肘正中静脉管腔粗、血管行走直观、但静脉瓣较多。尽量不选头静脉,头静脉进入腋静脉处形成的角度较大,有小分支与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在臂部上升段还有狭窄,最易引起置管困难。

3.2.4当导管送至腋窝时,嘱患者头偏向正在穿刺的肢体,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外静脉。如遇到送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0.9%氯化钠注射液边送管。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最佳的送管速度是每次0.3~0.6cm[2]。 3.3 置管后护理

3.3.1 置管后应记录穿刺者姓名及PICC放置日期、PICC类型、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 3.3.2 敷料的更换 导管置入第1个24h必须更换贴膜,以后视季节每周换1~2次,敷料如有污染需及时更换。

3.3.3 冲管及封管 在常规输液结束后,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20ml采用脉冲

方式注入,然后用20ml肝素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3.3.4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留置时间的长短,对需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在留置期间无并发症,不影响置管,可延长时间,不必换管或拔管。 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4.1预防穿刺部位渗血。穿刺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嘱患者24h限制肘关节活动,置管3d内减少活动,穿刺处出血后及时更换贴膜,预防感染。

4.2 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置管后24h换药1次,以后每周1~2次,局部用碘伏棉签消毒3次,待干后用3m透明贴固定,遇有敷料潮湿污染或不密贴等,及时更换。并注明更换日期、时间及更换者的姓名。护理人员每班评估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渗出。 4.3 预防导管脱出 留在体外部分的导管固定成“S”形,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从而避免导管被拉出。更换敷料时,注意向心性揭开敷料。每次更换敷料时应注意观察导管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出。指导患者避免肘部剧烈活动,勿过度弯曲伸展,尤其在穿脱衣服及睡眠中应保护好导管,穿衣服时应先穿患侧肢体,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肢体。睡眠时,不要将肢体枕在头下面。

4.4 预防导管堵塞 应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输液结束后均用浓度为25u/ml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导管流通情况,如有回血,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回抽,将血凝块抽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脉冲方式冲洗管腔,正压封管。一旦出现导管堵塞,用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10万u进行溶栓。使用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地预防导管堵塞。

4.5 预防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置管早期并发静脉炎与穿刺插管时的机械性损伤有关,而后期并发静脉炎则与化学性刺激与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3] 。嘱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或冰敷,理疗。如症状仍未见改善,应先拔管,待症状消失后另选静脉穿刺。

5携带PICC出院指导及拔管护理

5.1保持局部干燥 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时,及时到医院更换,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红肿、疼痛及渗出物。

5.2 携带PICC导管不影响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有PICC一侧上肢不能提过重物品。

5.3 携带PICC导管可淋浴,避免坐浴、泡浴、游泳。淋浴前用塑料保护膜缠绕贴膜上下用胶布贴紧,观察有无浸水污染。如有,应及时更换贴膜。

5.4 按时到医院换药,间歇期间应每7d生理盐水冲管,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更换贴膜及正压接头。

5.5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上肢,嘱患者做深呼吸,缓慢拔出导管。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min再继续拔管。另外对因上臂紧张、血管痉挛造成的拔管困难可用2%利多卡因湿敷上臂[4],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min,并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24h,嘱患者拔管后24h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止出血。 6 讨论

PICC术为结肠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而且是一种安全、方便、易掌握的置管技术。置管时不需要麻醉,就如同外周静脉穿刺一样,在可见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导管质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活动,患者感觉较舒适。护士经过专业培训,可以独立完成,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的无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抗癌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各阶段,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而大剂量的药物综合化疗的运用及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易损伤血管,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同时由于化疗药物的高浓度所

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运用PICC有效地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及药物的渗漏现象,提高了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7. [2]吕谞红. 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7,15(6):344-345. [3]郭迎春.PICC在患者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89-90. [4] 杨继军,骆惠玉, 齐榕,等.鼻咽癌患者使用PICC期间的护理安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5-46.

上一篇:七年级班级纪律公约下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