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2022-04-21

摘要就改革中出现的农业育种、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气象保险、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农产品三产融合中出现的气象服务新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阐述,从研究服务需求、明确任务分工、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搭建服务网络等4个方面对当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篇1:

美丽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与思考

摘要:目前,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将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构建美丽乡村作为全市战略的重点,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从而对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气象服务真正融入到乡村休闲旅游中,为其提供精准化、及时化、信息化和舒适化的气象服务。文章重点分析了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的服务发展策略。

关键词: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

近两年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嘉兴乡村休闲旅游也发展的红红火火。乡村旅游“网红村”如海宁梁家墩、秀洲潘家浜、南湖永红村等地方景点,每到周末及节假日时间都是人气爆棚。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嘉兴市政府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主要工作。乡村旅游兴起为嘉兴全域旅游展开了一片希望的田野,引领嘉兴全域旅游进入“村”时代。如何更好地将气象元素融入和服务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打造平安旅游,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智慧旅游云建设,打造旅游气象+大数据平台,推进旅游气象服务智能化发展。

1 嘉兴开展旅游气象服务的必要性

1.1 气象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业同气象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关系[1]。旅游气象是旅游观光的基础之一,也是旅游区后期开发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旅游发展离不开气象,气象为旅游保驾护航,气象科技服务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成为社会大众追求的重点,基于此,将气象服务同旅游相融合,不仅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而且还有利于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如图1)。

1.2 嘉兴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气象服务现状

1.2.1 嘉兴旅游资源特点

嘉兴自古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的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以及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发源地,也是全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嘉兴不仅有乌镇、西塘这样的拳头旅游产品,以海宁梁家墩、秀洲潘家浜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节点也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游客“新宠”。全市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3个、示范镇15个以上、精品村(A级景区村庄)120个以上(其中3A级景区村庄40个以上),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20条以上,培育优美庭院示范户6万户。

1.2.2 嘉兴旅游气象服务现状

目前嘉兴市气象部门提供的旅游气象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旅游市场需求,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够精准化和舒适化,只是一些气象预警、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郊游指数等,气象指数预警服务尚未完全被开发,只是对常规气象进行监测,局限于单纯的天气预报信息,缺乏精细化、多样化的产品。同时,基于现阶段发展现状及规划而言,这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十分宽泛,并未立足于市场所需,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产品,这样使得人们难以将常规气象服务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予以有效区分,社会认可度较低[2]。

2 美丽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策略

2.1 理清政策层面的关系

为了促进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在现阶段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应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撑。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并不是盲目地发展,缺乏宏观指导的发展不仅没有具体方向,更没有美好的未来。当地政府应在积极谋划美丽乡村、乡村休闲旅游的同时,还应对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予以主动规划与科学引导,以此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2.1.1 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

当地各级政府在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编订时,应充分考虑到配套的气象服务内容。同时,旅游部门应主动同乡村休闲旅游主题与气象部门进行有效函接,相互之间传递需求、共享信息,成为乡村旅游业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有效渠道。气象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快开发产品与技术研发,进一步拓展渠道,为乡村休闲旅游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内容。

2.1.2 强化政府提供或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

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真正意识到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是乡村休闲旅游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服务产品。基于此,应主动向旅游者提供该项服务,具体服务可基于乡村休闲旅游业同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情况而定,采用政府直接提供或从专业机构购买服务的方法。

2.2 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基础气象业务技术为基础,我们还应重点探究怎样开发新的气象服务产品,以此来为乡村旅游提供更人性化、更多样化、更具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在嘉兴市,乡村休闲旅游业范围较广、种类繁多,因旅游方式、地理位置的不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氣象服务产品应立足于这些多样化的需求,侧重服务内容,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2.2.1 共性需求产品

全部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共性需求,需从如下几点来提高产品质量:

1)常规要素的预报。预报常规要素应注重其时效性与准确性;

2) 气象预警服务。气象预警服务产品应注重准确性,并基于不同乡村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气象灾害防御指南;

3)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结合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的特点拓展服务,开发生态气象服务产品。针对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餐饮的乡村旅游模式开发农业服务产品;

4) 各类旅游指数预报。应对现有的各种旅游指数的公式进行优化,建议探索开发针对户外露营地、户外拓展、徒步绿道、骑行绿道、自驾车营地等新型旅游指数。以嘉兴市乡村农家乐旅游气象指数设计为例。参考省气象服务中心旅游气象指数的经验公式和等级划分,在嘉兴市已开展的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郊游指数等气象指数基础上,设计本地化公式,计算综合指数,辅以人为判别,得出嘉兴市乡村农家乐旅游气象指数。

① 经验公式

嘉兴现已开展的指数预报里,舒适度指数分为7级(4级冷暖适中),紫外线指数分为5级(3级日晒适中),郊游指数分为4级(1级适宜)。设定舒适度指数a1、紫外线指数a2、郊游指数a3的级别为分值,农家乐旅游指数F=(|4-a1|+|3-a2|+a3)/3。如天气晴朗、气温适中、日照适度时,计算得(|4-4|+|3-3|+1)/3=0.33,指数达最小值,即最适宜。夏季晴热高温时,指数达最大值,为(|4-7|+|3-5|+4)/3=3,即最不适宜。冬季低温阴雨时,指数同样达最大值,为(|4-1|+|3-1|+4)/3=3。

② 等级划分和服务用语

2.2.2 非共性需求产品

基于嘉兴市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种类,总结出各自需要强化的重点:1)休闲观光型服务。对于农家观光型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而言,气象服务应注重准确性,对晴雨预报、温度指导、防晒指数、驾车等指数列为报道重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细化;2)户外运动型服务。对于这一类旅游,气象服务应加强时效性,对降水概率、温度、湿度、风等要素进行准确预报;3)疗休养型服务。对于这一类旅游,增设负氧离子、大气成分、太阳辐射、土壤墒情等生态环境气象观测设备,气象服务应提高准确率、舒适化,加密景区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网,为游客提供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浓度数据[3],对降水概率、降水起止时间、降水强度、温度、风、湿度等要素预报进行准确预报,并对局地强对流天气进行密切关注,及时预警局地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并提供气象灾害等次生灾害防御指南。(4)乡村农家乐型服务。建立农家乐景点基础数据库,按季节梳理全市美食、美景和民俗活动;开展 3A 级景区村庄天气预报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按照1公里×1公里的密度对每个农家乐、景点进行天气预报格点订正;开发日出日落、观云、晚霞、摄影等气象景观指数预报等。

2.3 拓宽发布渠道并探索新型发布模式

现阶段,传统媒体气象服務发布途径已经失去了市场,现代媒体技术成为了现阶段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受众获取服务产品的有效途径[4]。然而,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发展,且渠道占据比例逐渐增加,在将来会替代现代媒体渠道成为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有效传播途径。基于嘉兴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应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现代媒体发布渠道的覆盖面积,借助乡村电视、广播等优势,针对重点旅游区域应积极投递服务信息。同时,应拓展新媒体渠道,例如旅游部门、气象部门联合建立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专业网站,开发移动客户端,对于重点旅游区应建立气象服务专用数据端、LED 信息显示屏等,使得气象信息能够及时供给传达到游客。同时,重点旅游区域所有景区售票口、明显处张贴、置放“嘉兴气象” “天气罗盘”二维码,引导旅客主动接收基于位置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获知身边的天气。另外,将旅游归口领导、行业管理、景区管理、各旅行社、酒店等部门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全部录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方式。今后嘉兴“旅游+”美丽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打造“大景区”“大花园”的蓝图。气象部门要积极探索嘉兴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道路,将气象元素融入和服务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根据乡村旅游市场的可行性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舒适化和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旅游气象服务。全面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及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云,赵学均. 乡村樱桃园气象服务指数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24-26.

[2] 丁国香,刘安平,刘承晓,等.安徽省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1):71-75.

[3] 党国花,罗红磊,周慧僚,等.河池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 (2):69-71,76.

[4] 李海,黄萍. 内江市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1-214.

作者:陈周旺 曹沈昊 董旭 董文娟

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篇2:

浅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及现状

摘要 就改革中出现的农业育种、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气象保险、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农产品三产融合中出现的气象服务新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阐述,从研究服务需求、明确任务分工、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搭建服务网络等4个方面对当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气象服务;需求;现状

Analysis on the Dema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ZHAO Pei,XU Dong-sheng (Gaog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Taizhou City,Taizhou,Jiangsu 225300)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Meteorological service;Demand;Present situation

農业因其生产周期长,受气候环境制约、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不高、生产能力低、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等条件限制,其现代化进程推进缓慢[1],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在农村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农场主、农业合作社、休闲农庄等新兴农民的出现,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運作模式的改变,均展示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助力农业生产最主要因素之一的气象服务,原来单一的以常规种植品种为主的气象服务产品以及由点到面的服务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农业改革发展的需求[2-3]。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农产品生产的服务需求,提供既面上覆盖又具体到点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这是气象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1 农业改革进程中的气象服务需求

1.1 农业育种需求 作物的质量、产量不仅与种植技术、环境条件有关,最根本的还在于作物品种本身,如大豆。虽然我国大豆种植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大豆均从美国进口,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大豆产油量高,其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种子品种的好坏关乎着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根本上找原因,加强农产品品种育种研究及其生长的气象条件、大面积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推动农业生产向健康、优质、高产发展有重要意义。

1.2 农业物联网发展需求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阿里巴巴、联想、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在农业领域的布局,农业智能化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对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农业物联网作为推进智慧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大棚内应用大量的传感器构成监控网络,实时监控棚内温光湿、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养分水分等各种参数,实现农民通过掌上手机完成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同时通过农产品二维码扫描,客户还可以了解整个作物的生长过程、作物成分、药物残留、食用方法、养生因子等多重要素。这些情景的实现,需要气象部门开展大棚内外小气候的研究以及作物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研究来为物联网种植管理、食物绿色管理、人体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1.3 农业气象保险需求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数字化推进,气象灾害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最多的不可控因素之一,通过开展农业气象保险减轻农民的损失,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也将成为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着手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服务,如浙江开展的茶叶指数保险,结合茶叶采摘季节容易受到“倒春寒”影响减产的情况,为投保的茶农在不同的时间设定最低投保温度指数,如果发生低于该指数茶农受损的情况,保险公司给予相应的赔付,此类保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美国天气意外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气象保险服务也提供了一些思路,该公司利用采集点采集的天气数据,结合天气模拟、土质分析等信息,分析出可能出现的意外天气风险,农民对系统模拟出可能出现的天气意外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如果灾害发生,那么购买的农民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通过对气象数据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关键点的分析,开展贴合农民需求的保险,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进程。

1.4 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需求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面临的气象灾害事件和种植风险呈增加态势,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业气象业务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监测评估以及提高服务的精细化、定量化和时效性;农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条件优劣(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市场条件等)、农业政策变化(包括耕作制度、品种选择、种植区域以及种植技术)、生产力水平高低有关,具有风险性,是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气候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开展气候风险评估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农业生产模式的部分更新以及再组织[4]。

1.5 农产品三产融合需求 在2016年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泰州市高港区上膳源农场打造的“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最为突出,从土壤维护到智能大棚,从加工包装到冷链配送,从网上销售到自主点菜,从农耕体验到品牌打造,从农业生产到休闲观光,从有机绿色到健康养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自成一体。在这个农业发展模式中,气象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智能大棚的小气候为各种作物的生长过程建模,实现大棚作物生长智能化控制;通过对冷链配送点的气象服务为合理安排配送路线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对作物生长气象条件的研究,提出大棚内作物生长搭配的最佳模式;通过对生产基地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为休闲观光项目提供合理建议等。

2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得到发展,服务对象延伸至村级气象信息员,服务内容从天气预报预警到农业技术服务,服务方式从电话、传真到短信、微信等,为农业增产增收、防灾减灾做出贡献[3]。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为:

①农业气象监测。建立了集卫星、农气观测站、农气试验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于一体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通过对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分析,为作物长势、灾情、土壤水分、天气气候条件等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结合天气气候条件和趋势分析利弊,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②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组建了覆盖到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灾情,积极开展农险气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主动为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提供干旱、渍涝、高温、低温冷害、霜冻、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做好防范灾害的准备,指导气象信息员开展技术服务,并对灾情进行评估。③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对常规农作物提供各生育期预报,根据作物的长势、面积以及气象条件,开展农作物产量预报,从而服务农业经济发展。根据对部分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向农民和种养植大户提供抗旱、抗低温、防霜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对设施农业、育种、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及时通过人工增雨或人工防雹等技术措施,提前防御灾害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④农业气象情报。以农业气象旬报、月报、年报、土壤墒情监测报告、关键农时季节的农业气象专题报告等形式,对过去和当前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农业生产影响进行评价,为农业生产进程和安排提供建议[2]。⑤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每隔几年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分析,并就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专题研究,服务于全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农业发展。

尽管气象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需求不明、职责分工不清、监测能力不足、数据资料利用不全、服务领域不宽、科研能力不强、科技支撑不够等,尤其是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服务需求,缺乏专门的研究,阻碍了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紧跟农业改革步伐,找准问题所在和服务需求痛点,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3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建议

3.1 研究服务需求,把准服务方向 不同的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其品质和产量也各不相同,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种植模式的转变,高产量、高效益的品种的引入,全球气候、种植环境的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断开展各类农产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挖掘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因素,对地方农业提质增效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5]。

3.2 明确任务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气象服务必须全盘考虑,分工明确,不仅要依托上层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力量,还要依靠基层服务人员关注农业生产,走访种养殖户了解种植品种和服务需求。县级台站开展调研需求和技术服务;市局负责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省局强化科研管理和技术支撑;国家局纵观全局,加强面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从政策上为各地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3.3 提升数据应用能力,补齐工作短板 经过多年的布局,气象部门的观测站网已日趋完善,地基、空基、天基观测均提供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但城市的扩张、环境的污染、人为的破坏等一些外界因素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3]。从数据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来讲,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红线保护范围,另一方面需要气象部门强化科研能力,提高对大量气象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水平。

3.4 搭建服务网络,凝聚工作合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沟通渠道、获得外部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眼花缭乱,如何打造品牌,帮助人们去伪存真,确保获得的预警和服务信息出自专家的技术指导,一方面需要气象部门打牢基础,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确保预警减损失、服务出效果,另一方面需要搭建一张智慧气象服务网,充分利用政府及机关各部门或商业部门建设的服务网络,整合发送渠道,将气象预警和服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

4 结语

农业气象服务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为依托,以服务需求问题为导向,研究观测设备升级和气象服務能力提升,专注于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专注于服务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专注于服务专业化和信息化引领,实现常规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基层台站预报型向服务型转变,专业型研究向交叉型研究转变,跟上改革的步伐,想农民之所想,根植于服务,助力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林琳.发挥改革成果和效益做好农业生产气象服务[N].中国气象报,2007-03-27(001).

[2] 段海花,侯学源.浅析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J].广东科技,2010,19(24):85-87.

[3] 贺宇.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129-130,148.

[4] 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5] 高胜利,林敏,金苏微,等.农业气象服务更新的几点探讨[J].现代农业,2008(2):30-31.

作者:赵蓓 徐东升

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论文 篇3:

潍坊市寒亭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初探

摘 要 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成为新时期农业气象服务的新要求。基于此,从寒亭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农业气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寒亭区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寒亭地域开阔,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杂粮、棉花、花生、水果及蔬菜,尤以“潍县萝卜”“寒亭西瓜”驰名。北部海岸线长46.6 km,-5 m以内的浅海水域1.87万hm2,可开发海水养殖纯水面0.4万hm2。沿海滩涂广阔,地下卤水资源十分丰富,可开采量达15.3亿m3,发展海水养殖、盐及盐化工、畜牧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寒亭区是个农业区,农业产业化逐步升级。但寒亭区气象灾害频发、易发地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寒亭气象局一直把农业气象服务作为服务地方的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扩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寒亭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

1 寒亭区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寒亭区的第一产业。近年来,寒亭区不断加大农业产业调整,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区已培育形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一批知名农业品牌,以潍县萝卜、固堤西瓜、高里甜瓜、双杨芦笋、朱里大姜等“5个万亩农业园区”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全区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小区870处。围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乐居农村的休闲需求,以生态为本、科技为魂,打造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2]。

2 寒亭区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寒亭气象局农业气象业务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在做好基本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为农气象服务领域,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针对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开展不同形式的气象服务。

2.1 基础农业的气象服务现状

每年制定本地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按照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服务方案开展工作,及时通过旬报、月报、墒情报和不定期农业专题分析等形式开展气象服务。

2.2 努力构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建设由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消息树”,实现部门、镇街的灾害应急联动;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是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为依托,使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进展;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炮和移动式火箭等手段,不失时机地实施抗旱增雨、防雹减灾等作业,为农业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气象服务现状

潍县萝卜是寒亭区的特色农业产品,通过对气温、降水、日照及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为潍县萝卜提供全面、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为潍县萝卜生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就是在地方特色和地方萝卜的结合下而产生的以萝卜为主题的特殊文化节日[3]。为做好萝卜节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寒亭气象局专门成立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制定气象服务方案,在节日期间每天制作专题预报,向相关部门报送气象信息,多措并举,全力做好萝卜节期间的气象保障工作,受到政府及组委会的好评。

3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1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涉及部门合作、上下联动、资源信息共享方面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的运行。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相对简单、技术手段落后,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够。气象服务的覆盖面还比较窄,对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4]。专业性人才缺乏,缺乏精通气象知识和农业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3.2 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

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沟通协调,加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力度,特别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加大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探索和推广新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扩大服务领域。

4 结语

随着寒亭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服务三农”不仅是个口号,更是气象部门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只有针对现代农业科学高效的特点,开展精细化、全方位的农业气象服务,方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翔,齐新丹.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53-3454.

[2]张旭辉,商兆堂.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32-13333.

[3]高浩,黎贞发.中国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402-406.

[4]曹光乔,易中懿.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扶持措施与对策建议[J].当代农机,2007(7):32-35.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朱翠红 邱东凤 张娜 张晓明

上一篇:学前美术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