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功能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在当前全省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和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摆脱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对于培育新的居民消费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我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休闲农业功能论文

关于城市休闲功能内涵与外延的思考

摘要:城市休闲功能是城市基本功能之一,是具有为居民服务的能力、满足居民游客代理商的休闲需求的能力、体现城市个性、优化配置城市休闲节点和休闲组织能力的开放系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休闲功能外延范围。

关键词:城市功能;休闲功能;城市休闲节点

城市休闲功能是休闲时代、体验经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转换升级、旅游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承担的重要属性、能力和效用之一。城市休闲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并非新兴功能,早在城市产生之初就存在其原始形态——游憩功能。但人类疯狂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几乎抹杀了城市这一原始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使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很长时间内的休闲服务成为未被认识的历史[1]。如今,在物质财富及其丰富的国家已经率先进入了“休闲时代”。未来休闲将唤醒沉睡的城市休闲功能,主宰城市发展方向。

一、城市休闲功能内涵

《汉书·杜钦传》的“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记述中的“功能”之意为“能力”;在表达器官和机件的功能时,功能之意为“功效”、“作用”;而在自然辩证法中,“功能”同“结构”相对,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辞海》,1999年:1464)。由此推理,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分析,城市功能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城市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物质、信息、能量相互作用的关系或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能力和效用,包括基本功能和非基本功能两部分。城市功能作为一种属性,表现在城市运营过程中各实施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作为一种能力,是城市运营对城市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强度;作为一种效用,必须依赖于特定的城市实体地域及其经营管理过程,同时表现在其对国家或地区及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产生的关系、能力及作用,是城市生命力之所在。不同学科对城市功能的物质存在形式有不同的界定。所以城市功能有着十分丰富的存在形式(如图1所示)。

由城市功能概念界定以及城市功能存在形式,可演绎推理出城市休闲功能概念内涵:城市休闲功能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城市休闲节点,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所提供的休闲活动项目、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文化以及休闲组织管理等休闲服务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在休闲节点内集聚、极化、优化配置,所表现出来的满足人们身心愉悦、恬淡闲适、价值展现以及城市的人力资源再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属性、能力和效用。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城市休闲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能力。马克思认为城市是“人化的自然”,它的诞生和建设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是“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之所以成为自由、舒适、快乐和创造生活的象征,其本质在于休闲功能的实现[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拟订的《雅典宪章》将休闲之核心游憩作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这三种观点集中体现了城市休闲功能的城市存在之原本性。休闲是人的基本需要,而城市独特的文化元素聚集特征是休闲对城市居民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同时,城市丰富的物质财富、高等级社会服务设施,为满足人们高层次的休闲需求提供了可能。

二是城市休闲功能具有满足居民、游客效用最大化,以及休闲代理商利润最大化的能力。同时,又为三者间的交易提供可能。城市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观点:在城市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素集聚的系统中,城市休闲功能属于经济功能。作为经济人,厂商和居民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城市内部聚集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诸如噪音、污染和拥挤等城市问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阿瑟·奥沙利文,2007:1)。以此推理,居民、游客和休闲代理商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城市内部聚集了休闲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拥挤、污染、犯罪等“城市病”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在经济学的资源稀缺理念支配下,城市休闲功能将体现为居民休闲效用最大化和休闲代理商利润最大化。

三是城市休闲节点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休闲节点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是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户外场所,也可以是影剧院、博物馆、音乐厅、展览馆等公共室内场馆。不论是户外场所,还是室内场馆,一般来讲都有休闲活动项目、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文化以及休闲组织管理等要素构成。而且对不同的城市休闲节点而言,这些要素的内容、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不同。

四是城市休闲功能是城市个性的具体体现。休闲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城市又能为休闲活动提供必要的丰富的资源和场所。特别是城市可以通过对游憩、娱乐空间的规划设计,对游憩娱乐设施的配置以及游憩娱乐氛围的营造,而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人文特质。同时,休闲空间特色和休闲活动魅力,也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使城市历史人文特色得以展现,城市个性逐渐凸显。休闲为城市增添了个性和人性内涵,使城市更富于魅力(叶文,2006)。例如,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多层次休闲节点群,包括绚丽璀璨的城市灯光工程,使上海城市成为“不夜城”。此外,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健身馆、桑拿中心、攀岩、游泳、滑雪等体育休闲中心,为上海增添了“体育俱乐部”色彩。而杭州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其茶馆休闲独具特色。杭州茶馆引领着杭州独特的休闲理念、休闲文化和人文特质,散发着独特魅力。在杭州众多休闲娱乐资源中,茶馆展现着其“闲适、放松、愉悦、创造的完美结合”,塑造着杭州休闲文化核心与灵魂(徐明宏,2007)。

五是城市休闲节点的物质流、信息流及能量流,将在节点空间内聚集、极化、创新,并获得休闲组织的优化配置。城市休闲节点内的休闲活动项目、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文化以及休闲组织管理等要素,会受到自身发展需要发生相互联系,会受到休闲经营管理者的干预和调控,使城市休闲节点不断得到优化。这正是城市休闲节点系统,负熵值不断增加,物质信息能量不断有序化的表现。

六是城市休闲功能应该满足人们对身心愉悦、恬淡闲适、价值展现、人力资源再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层内涵是城市休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城市休闲发展的终极追求,贯穿城市休闲功能发展的始终。通过发展休闲,使城市居民获得幸福、恢复社会生产能力,使城市经济活动发展、城市形象更具魅力,更适合人类居住、生存和发展。这是因为休闲是自由、幸福、快乐的源泉,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具有特定的经济、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效益[4];因为休闲的第一个创造就是自我,这一目标是人性的根本所在[5];因为休闲,这种在远古时代可能属于从生产活动的缝隙中流泻出来的闪烁着自由和理想光辉的生活方式,更能成为人类寻找本性甚至塑造本性的工具,更能成为人生的目的[6]。

二、城市休闲功能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即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对于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不同性质的城市,其休闲功能在城市功能体系中的定位不同。因为在城市国民经济行业中,没有统计休闲产业,没有官方承认休闲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要分析休闲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运用统计数据说明问题,就必须剥离国民经济行业中具有休闲本质特性且有可能被官方认可为休闲所产生的影响、效用及利润的国民经济行业。比如旅游产业已经被划入国民经济行业,但是旅游学界公认的旅游产业的核心部门“旅游交通”和“旅游涉外饭店”,仍然很难与投入产出表中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完全剥离。所以,要精确地界定旅游产业的外延是十分困难的。如一般意义上,旅游产业有四大核心部门,六大常规部门。但实际上完全由于旅游活动的需要产生的部门,仅有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旅游产业的外延包含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两大行业部门。如果从行业部门对旅游产业的贡献率及关联度分析,旅游产业的区域国民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外延的大小[7]。

一方面,就城市本质而言,休闲是城市的共性,每个城市都需要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这层意义上讲,所有的城市都可以称为休闲城市,这是广义上的“休闲城市”。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城市的休闲功能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决定了城市的休闲个性。这种具有休闲个性的城市,是狭义上的“休闲城市”。广义上的休闲城市和狭义上的休闲城市的休闲功能的外延不同。但是这种不同指的是发展意义上或技术意义上的不同。这种外延差异判断,需要在城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并归纳总结。在此,笔者关注的是概念层面的城市休闲功能外延,因此不再区别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考虑政府和企业对城市休闲的重视程度,仅在客观存在意识领域中,解析城市休闲功能概念的外延。

在客观存在的概念意识层面上,城市休闲功能反映了城市休闲节点之客观存在的属性特征、发展潜能,反映了城市休闲供需意识层面的城市居民和游客的休闲效用最大化、休闲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及城市政府和公益结构所追求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如图2所示)。图2表明城市休闲功能所反映的对象或所适用的对象有两大属性:一是城市休闲节点的客观物质存在;二是城市休闲供给和“消费”的客观行为存在。对城市休闲节点而言,其属性特征复杂多样:有户外开放型休闲地点,如城市广场、公共绿地、社区园林、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有室内休闲场馆,如音乐厅、茶馆、购物中心、博物馆、健身馆、美容院等;也有户外—室内复合型休闲旅游站点,如城市公园、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等。城市休闲节点的供给能力是由其物质形式的规模数量、质量等级、效用高低等指标体现的。城市休闲节点的物质形式包括休闲设施实物、休闲服务行为、休闲组织结构、休闲文化实体以及休闲活动行为。城市休闲供给和“消费”行为主要反映在城市居民和游客的休闲效用最大化行为、城市休闲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城市经营管理者即城市政府和城市公益性民间休闲组织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行为。这种城市休闲功能的供给和“消费”行为,也是支配城市休闲功能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果要为城市生活奠定新的基础,就必须明了城市的历史性质,必须把城市现状功能,与它将来可能发挥的功能区别开来。城市休闲功能是城市未来要发挥的功能,而城市游憩功能和旅游功能是城市已经充分展现出来的现状功能。未来城市休闲功能将整合基本游憩功能和提高层面的旅游功能,而形成更高级的城市休闲功能。这是城市休闲功能、游憩功能以及旅游功能的时间含义差异。从属性特征分析,三者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和显著的包含关系。一般意义上,城市游憩功能等同于城市休闲功能;对城市而言,旅游功能从属于休闲功能,因为城市旅游具有十分显著的度假休闲特征,而乡村旅游具有显著的观光探险特征;城市游憩与城市旅游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存在包含关系。从三者的范围及效用来看,城市休闲的影响群体最广泛、影响能力最强、社会经济生态效用最大;而城市旅游的经济影响能力最强;城市游憩的宜居效用最大、生活影响最深。从城市功能外延分析,城市休闲功能外延适中,城市游憩功能外延最大,城市旅游功能外延较小。概括的讲,城市休闲功能、城市游憩功能以及城市旅游功能间联系强度大于差异程度。

三、小结

城市休闲功能的形成背景条件、驱动机制相对复杂,要透过历史的天际线,放眼经济、生活、时间、价值、意识、行为等城市存在要素,才能拨开迷津,漏出显性休闲功能曙光。鉴于此,笔者着力归纳描述城市形成背景条件及驱动机制,并提出城市休闲功能存在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城市休闲功能的概念性内涵,界定城市休闲功能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城市休闲节点,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所提供的休闲活动项目、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文化以及休闲组织管理等休闲服务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在休闲节点内集聚、极化、优化配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人们身心愉悦、恬淡闲适、价值展现以及城市的人力资源再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属性、能力和效用。

参考文献:

[1][美]杰佛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张春波,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15.

[2]章仁彪.城市文明、城市功能与城市精神[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徐明宏.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06.

[4]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3-111.

[5]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45.

[6]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91.

[7]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J].旅游科学,2000,(1):28-30.[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陈玉英,李培蕾

第二篇: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在当前全省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和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摆脱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对于培育新的居民消费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我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的工作重点

(一)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发展基础。重点打造“红、黄、蓝、绿”四大休闲农业产业带:一是以特色民俗和革命历史追忆为依托的鲁中鲁南山区红色休闲农业产业带;二是以黄河文化和自然生态为依托的黄河三角洲黄色休闲农业产业带;三是以海洋文化和山水风光为依托的鲁东半岛蓝色休闲农业产业带;四是以黄河故道和运河湿地景观为依托的鲁西、鲁北、鲁南平原绿色休闲农业产业带。支持在各大中城市周边、名胜景区周边,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市民农事参与、休闲度假娱乐和乡村民俗文化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采摘体验、休闲垂钓、花卉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市民农园和休闲庄园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二)强化创意设计,拓展功能内涵。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为重点,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深入挖掘农业文明和地方特色文化,注入文化内涵,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遗迹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三)突出优势特色,促进产业融合。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文物、教育等资源,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增加观光度假体验功能;在现代农业园区、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创意休闲农业精品,增加农业观赏、教育研学、度假体验、健康养生功能;在农产品加工、农村手工艺品加工等基础上,结合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建设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古村落和新农村,鼓励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服务设施;在条件具备的休闲农业园区,开展农业主题会展及节庆活动,增加观光体验、文化传承功能。

(山东省农业厅)

第三篇: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通过总结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指出郑州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郑州休闲农业短板,提出郑州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郑州;发展

作者简介黄巍(1987- ),男,河南许昌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水土保持、休闲农业研究。*通讯作者,经济师,硕士,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17

“十三五”即将到来,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休闲农业产业将要迎来发展机遇期。2013年郑州休闲农业交流团赴台学习先进经验,郑州休闲农业在总结台湾地区先行经验的基础上,要补足发展短板,实现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1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特点

1.1台湾休闲农业概况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已发展休闲农场1 000余家,可提供近20万个就业岗位,休闲农业年产值达到18亿元人民币;每年吸引游客1 200万人次,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农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加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代的种植加观光加休闲度假的农业结构,使农业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拓展[1,4]。

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主要有5种类型:①休闲农场,利用乡土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②市民农园,农民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出租给城市居民种植;③农业公园,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④观光公园,可提供采摘、赏花、采茶等田园乐趣的果园、菜园、花园、茶园;⑤旅游胜地,利用名山胜景开发成具有乡土味观光特色的景区[3,5]。

1.2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有:①管理机构完善,政府大力支持。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和“经建会”协同管理,各县市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②建立法规制度,保证有序发展。台湾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出台了“国民旅游卡”消费政策,规定休闲农场作为中小学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这些措施对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③农会组织运作规范,充分发挥协会作用。1998年成立的“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致力于休闲农业的法规制定、资源整合等工作,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2003年组成的“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开展休闲农业研究并提供相关知识及咨询。④科学规划布局,检查评证合理。“农委会”与协会合作推动休闲农业的检查和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使得规划分布上充分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因地制宜,突出休闲主题和文化建设,整合区域农业资源,使得各个地区别具特色,避免出现重复雷同。⑤创新经营管理,大力宣传促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大力宣传促销,提升景区知名度[3,5-9]。

2台湾休闲农业的启示

2013年12月,郑州休闲农业交流团赴台学习交流休闲农业,先后访问了兆丰农场、走马濑农场、台一农场等一批知名度高、特色显著的休闲农业企业,并参观了云林农业大型博览会等,全面了解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对郑州休闲农业发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1园区建设,注重个性化理念

个性是企业发展的特质和活力。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两个层次,休闲农业区内存在多个产品多元化,各具特色的农场,避免淹没在同质化竞争中,在一定程序上保证了其盈利的可能性。

2.2景观设计,注重生态化理念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生活性、乡土性及亲切性等特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与追寻淳朴生活的渴求。休闲农场为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游憩,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2.3经营服务,注重人性化理念

注重消费者之间感情联络;变单纯推销旅游产品为倡导新的消费理念。走马濑农场受追捧的游乐项目,都是结合城市人群心理需求设计而成的。台湾休闲农业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业者的思维模式,也包括消费习惯。

2.4品牌建设,注重文化理念

文化是企业灵魂,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充分利用当地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或产业文化,将过去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深层次、多方位地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提升休闲农业的品位,不仅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而且亦将使农村文化生根并发扬光大。

2.5产品包装,注重精致化理念

创造农特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收益。农产品经加工或分级包装后便成较高价值的商品,再由商品变为礼品,再从礼品提升为艺术品,原产品的附加价值不断提升。

2.6体验项目,注重互动理念

农林渔牧生产中的部分耕作或制造过程让旅游者参与或观赏,增进与游客互动,满足游客在休闲过程中的体验需求。

3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1鄭州休闲农业概况

2012年11月29日,郑州市休闲农业协会成立,为全市休闲农业建立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截至2014年三季度,登记在册的规模型休闲农业庄园已达186家,休闲农业接待达到1 1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15.2亿元,带动农户就业5.4万人。

3.1.1郑州休闲农业的空间格局。

郑州休闲农业依托“山、河、沟、岭、原”等自然资源优势,构造“一圈、两带、三板块”的空间格局,并规划建设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一圈”是都市休闲农业游憩圈,“两带”是黄河休闲农业产业带和运河生态农业产业带,“三板块”分别是嵩岳浅山区板块、西南沟壑区板块和东南平原区板块;五大示范区即滨河休闲农业示范区、邙岭体验农业示范区、嵩山养生农业示范区、西南生态农业示范区与东南现代农业示范区。

3.1.2郑州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绩。

郑州市休闲农业整体上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建设类型从简单的“农家乐”、种植园向休闲农业庄园和特色村转变;二是建设秩序从自发无序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转变;三是经营主体从个体为主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转变;四是休闲功能从单一、雷同向多元、差异化转变。

目前,郑州已有国家级和市级休闲农业星级示范企业26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

3.2郑州休闲农业存在问题

郑州市休闲农业在飞速发展中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为市民提供了度假休闲的选择与便利,但休闲农业作为发展中产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郑州市休闲农业工作在管理、协助、经营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补足。

3.2.1政策少,缺动力。

政府、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对休闲农业每年都投入一定财政扶持资金,引导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但休闲农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更多需要行政部门在管理上进行扶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目前,郑州市还没有形成对休闲农业支持配套体系,缺少土地、金融等相关领域的一揽子政策,不能对休闲农业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2.2协会小,缺火力。

郑州市休闲农业协会是郑州市休闲农业从业者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应该是郑州市休闲农业与郑州市其他行业交流的平台。目前,协会只是做到了休闲农业企业内部交流,定位局限于行业内部交流。休闲农业协会的内涵是休闲农业交流,休闲农业协会的外延不应仅限于休闲农业,协会的外延小,接触的资源就少,能够给会员提供的服务更有限。协会的平台小,能够展示和交流的就相对匮乏,会员的展示空间受到挤压,不能表现企业风采。

3.2.3企业闷,缺活力。

近年来,郑州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企业成长迅速,目前有7家企业获得国家休闲农业星级企业。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休闲农业企业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企业是闷头搞生产,埋头干事业,农产品产量越来越高,园区景致越来越好,就是缺少游客消费。休闲农业的核心是人,企业缺乏与市民群众互动,就缺乏活力;企业缺乏从消费者的角度审视休闲产品,就容易造成呆板的休闲体验。

4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展望

休闲农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以吃、住、行、游、乐、购、康、教、体等为主要内容。“十三五”即将到来,国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休闲农业将成为农业、旅游等领域发展的动力。郑州休闲农业应当依靠城市规模、区位特点、农耕特色等多方面资源优势实现跨域式发展。

4.1政策与机遇

近年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农业部组织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评选认定活动以及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组织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等一些活动对推进全国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4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11月《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肯定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引导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河南省更加重视都市生态农业工作,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9月出台了《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并明确提出在郑州等6个市先行开展建设试点。

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政策利好等宏观方面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国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百姓旅游度假消费增长、人民对精神消费热情高涨等微观层面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郑州更要抓住区位优势、人口优势、农业优势发展好休闲农业。

4.2挑战与对策

郑州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制订了发展规划,协调部门形成了机制与章程,经营部门探索了发展模式。郑州休闲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在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能为市民持续提供满意的休闲农业体验,是郑

州休闲农业的管理、协调、经营部门共同面临的挑战。郑州休闲农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应当汲取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行经验,领会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促进郑州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4.2.1用政策为产业保驾护航。

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应积极向政府争取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应当完善金融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向休闲农业产业转移,才能更好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以第一产业为依托,以提供服务为核心,需要一定的基建用地,应当完善用地政策,规范合理休閑农业行业的建筑用地,既不滥用农业用地,又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还能提供良好休闲体验。休闲农业产业多处于郊区、农村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地区,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休闲农业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保障。休闲农业是涉及领域广泛的民生产业,政府应当全面考量休闲农业接触的领域,出台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2.2用沟通为产业聚拢资源。

休闲农业协会作为休闲农业协调部门,是休闲农业经营者与休闲农业管理者之间的桥梁纽带。协会应当加强自身作为沟通媒介的作用,做大沟通平台,拓展服务外延,加强会员之间联系,增进企业与政府沟通,挖掘行业之间交集。协会应通过更强大的沟通平台,反映企业需求,传递政府声音,引进其他行业资源,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积累政策、人力、物力等资源优势。

4.2.3用灵动为产业增强活力。

休闲農业企业是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发展更灵动,产业才更具潜力。企业的灵动发展,要倚重宣传互动,要依托文化品牌,要依靠创新与创意。

宣传互动是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宣传提高企业的曝光率与辨识度,互动扩大企业的服务群体。宣传帮助企业扩大影响、树立形象,互动帮助企业融入客户、彰显服务。宣传与互动是体现企业智慧、张扬企业活力的有力工具。

文化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打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能够营造企业的品质与口碑。文化与品牌,对于企业,能够提升自豪感、给予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对于消费者,能够传递文化内涵、增进品牌认同、享受品牌文化。文化与品牌是体现企业深度、增进企业活力的可靠保障。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的核心是“新”,不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也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创新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提升。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而且能够通过创意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效益。创意是休闲农业的灵魂。休闲农业创意主要包括产品创意和景观创意。休闲农业园区在产品设计和景观设计中要融入文化内涵,通过创意提升。形成与众不同的休闲产品和田园景观,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嘉玲.台湾省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县休闲农业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2] 张胜利,周清明.中国台湾休闲农业探析[J].世界农业,2013(8):133-135.

[3] 陈廷源,曾广南,翟丽红.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J].农产品加工(上),2013(7):66-67.

[4] 徐莉青.浙江与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5] 黄靖,李艳.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11(1):30-33.

[6] 曹莹锋,周其良,范武波.借鉴台湾经验 实现海南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J].中国热带农业,2011(5):12-14.

[7] 汪宁.借鉴台湾经验发展大陆休闲观光农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8-100.

[8] 蔡建明.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经验 推动晋江乡村休闲发展——赴台休闲农业考察报告[J].台湾农业探索,2009(1):32-34.

[9] 黄钟慰,李彬,朱虹.借鉴台湾经验加快漳州休闲农业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109-110.

责任编辑朱淼责任校对李岩

作者:黄巍

上一篇:语文教师教育论文下一篇:国际贸易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