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科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应届本科生,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和锻炼,加之目前社会实践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使得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研讨轻体验”的倾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论文 篇1:

高校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快速,人们对于体育事业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下,教育改革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排球教育仍然达不到理想的速度。本文分析了排球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旨在推进我国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排球教学;问题;对策

排球运动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排球具有其娱乐性、观赏性、休闲性,所以受到了我国学生的喜爱。然而,目前高校排球教学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我国需要增大整改力度,落实好教育部有关排球教学的方针政策,促进排球教学又快又好发展。

一、高校排球教学现状

(一)排球教育体系的现状

以学科领域的角度看,我国高校排球的教学体系单一,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另外,我国高校进行排球教学时通常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目标,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人才的发展需求[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体育教育的科学性逐渐提高,排球教学也发展飞快,其窘迫的状况也在逐步改观。同时,排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其健身体育的属性逐渐超越竞技体育的属性,成为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体育运动。这就要求,老师在开展排球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出排球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排球教师队伍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当前我国高校的排球教学队伍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排球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高校的排球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对排球了解不够精通;第二,教师队伍年轻化[2]。作为一名教师,教龄即代表着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而排球老师整体趋于年轻,只能开展排球的基础教育,但是在促进学科发展的方向上略显欠缺;第三,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不协调,这和教师队伍年轻化有一定的关联,需要调整队伍结构,针对不同的岗位,层次配置。

二、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高校的排球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针对排球的一些动作和战术进行训练,比如对球、传球、垫球等动作的讲解,以及对各球员的不同职责的讲述,这些内容构成了多年来排球教学的主体,而且教学过程较为死板,没有趣味性,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对于排球的兴趣热爱大大降低,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存在着排球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这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起步较晚有关,另外近年来高校大幅扩招,学生人数激增,也造成了老师的严重不足[3]。师资不足,导致排球课程课时不足,教师年轻化,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都使得排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下滑,影响着我国学生的整体排球素养。

(三)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排球是典型的竞技体育的一种,对抗性强,动作技巧要求高,速度快,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只有经过足够的基础训练,当学生的四肢和腰部力量达到要求时才能开展排球的学习。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不注重学生的锻炼,对于运动中的受伤等突发状况没有充分的处置预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我国排球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排球教学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与国外教学方法相结合,借鉴其可取之处。比如成立体育社团、排球俱乐部,适当的组织一些有趣的排球比赛,提高排球的趣味性、娱乐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去,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另外,学校要给学生塑造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了解学习排球的意义,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業素养和道德品质,是教学质量好坏与否的关键因素。老师的水平足够高,才能高质量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排球目前在我国的教学体制里,属于公共选修课的一种,不是学生的主修课程,所以学校往往忽略了排球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的职业水平上有所放松。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时对老师进行培训,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三)合理制定防护对策

训练中受伤,一是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三是会影响课程的进度。所以说,开展高校体育课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学生的防护工作。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安全守则,主要包括排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安全隐患、发生肢体损伤的救助措施等内容,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较好的安全技能,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只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球的学习中,大幅度提高排球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宁.影响高校开设气排球选项课的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才智,2019 (09):10.

[2]成向荣,于健.“健康中国”背景下探究高校气排球课程的教学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1):31-33.

[3]柯强.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151-152.

作者:张喆

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论文 篇2:

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及实现机制探析

摘要:文科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应届本科生,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和锻炼,加之目前社会实践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使得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研讨轻体验”的倾向。构建“体验服务、调查研究和兼职锻炼三环一体”课程化社会实践模式及其实现机制,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体验与思考衔接、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与需求对接,对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现机制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由小到大、快速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服务国家需求能力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自身肩负的使命和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就当前我国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情况来看,文科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应届本科生,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和锻炼,加之目前社会实践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使得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研讨轻体验”的倾向,导致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普遍不强。社会实践作为寓教于“行”、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特殊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不断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总体模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2012年,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

近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的要求,各地高校积极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文科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受到了国情教育,了解了社情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巩固、检验和丰富理论知识,获取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知识技能优势,服务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现阶段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效果还不容乐观,与中央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与联动机制,實际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培养单位重视不够,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存在欠缺;三是激励与评价机制尚不健全,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三是社会相关各方支持有限,基地建设较之理工科研究生落后。

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或培养单位组织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的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要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要确立目标原则,明确内容重点,完善组织保障,构建体制机制,而且还须积极探索、不断拓展有效载体或确立合理的运行模式。伴随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涌现出了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挂职锻炼、“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也探索出了项目化运作、高校与社区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化等多种社会实践模式。本文基于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各地高校实践探索的成功做法及研究生的学习进程,将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模式确定为:“三环一体”课程化模式,即把社会实践确立为2—3个学分的独立课程,研究生在读三年之中,利用假期和平时课余时间,顺序完成体验服务、调查研究和兼职锻炼三个环节的活动任务。

1研一阶段:体验服务

文科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理论素养和学术思维。这一阶段课程开设多,学习任务重,研究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但还是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平时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符合本阶段培养要求及研究生学习进程的体验服务型实践活动。文科硕士研究生通过开展体验服务型实践,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情民意,感受民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积累研究资料。

文科硕士研究生体验服务型实践,形式多样,除了政策宣讲、支教帮扶、法律咨询、赈灾服务、公共文化场馆及大型活动服务外,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形式是社区服务,包括敬老助残、扶贫济困、拥军优属等一系列提高社区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服务活动。尤其要重视引导研究生自愿到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艰苦地区,发挥各自特长,开展“点对点”基层服务,为当地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入学之后,研究生按照校研工部及院系研工组的安排部署,选择1—2项体验服务型实践活动形式,填写“社会实践(体验服务)”申请书。申请书经导师审核通过以后,研究生即可自主安排落实活动方案。实践活动结束之后,研究生须向导师提交一份不少于3 000字的“社会实践(体验服务)”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导师根据研究生活动表现及申请、报告材料情况,评定该项成绩。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发起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者,可申请认定。

2研二阶段:调查研究

如果说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追求质量、内涵发展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那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则是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社会实践中的调查研究型实践,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科学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型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预测社会变迁趋势,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调查研究型实践作为高校社会实践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实践类型,可以划分为“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两类。鉴于第二学年的主要学习任务在专业课程上,要求文科硕士研究生除了积极开展专业社会调查外,尚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校研工部或院系研工组要及时发布社会调查参考选题,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研究生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基本技能。学校、院系可发布社会调查立项项目,由研究生个人或团队自主申报,通过项目竞标获得经费资助、项目培训和专门指导。

在第二学年开学之后,研究生可以根据社会调查的相关要求,自选题目或依据参考选题,确定社会调查的主题,撰写“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申请书。申请书经导师审核通过以后,研究生即可按照申请书拟定的方案,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结束之后,研究生须向导师提交一份不少于5 000字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导师根据研究生活动表现及申请、报告材料情况,评定该项成绩。学校、院系社会调查立项项目获得者,要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接受过程检查,申请结题验收。

3研三阶段:兼职锻炼

这一阶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同时,也面临着就业或创业的选择。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稀缺性逐渐下降,其就业已经不再是供不应求的状况。文科硕士研究生更是遭遇严重的结构性人才过剩问题,要想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加强实践锻炼,增加职业经历,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文科研究生在第三学年中,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街道社区以及基层农村组织,争取更多的兼职锻炼的机会。

鉴于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有限,单靠研究生自己的力量难以谋职,学校、院系要在发动各方力量,为研究生争取就业机会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保证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校院两级”研究生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都要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研”合作,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创业园区以及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为研究生步入社会提供“中转站”,为研究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建设、增强实践能力提供“大平台”[2]。

无论是研究生自己联系所从事的兼职锻炼,还是由学工部、校团委、研工部等组织机构安排的兼职实践,均须向导师提交“社会实践(兼职锻炼)”申请,并获得审核认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并加以认定。参加由学校选派的挂职锻炼,如硕博服务队、新农村服务团、西部服务团等,也当属此列。兼职锻炼结束后,撰写、提交不少于3 000字的“社会实践(兼职锻炼)”报告,并附实践单位成绩评定意见书。在第三学年之前开展的就业创业见习实践,符合相關要求的,可申请认定。

三、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机制

文科硕士研究生“体验服务、调查研究和兼职锻炼三环一体”课程化社会实践模式,不仅包括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三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三个实施步骤:第一步为动员准备;第二步为方案实施;第三步为总结考核。

每一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采取个人实践的形式,更鼓励通过组队,采取团队实践的组织形式。组队的方式可以由校研工部出面组队,也可以由学院重点组队,还允许学生自行组队,但须经学院审核认定。

为了推动文科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三环一体”模式的有序运转,高校要遵循“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创成果”的宗旨,坚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了解和解决社会热点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构建起结构合理、高效可行的实现机制,努力形成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良好态势。

1组织管理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组织,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社会实践长效育人机制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组织体系。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时间安排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按照培养方案,应制定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

在健全制度体系基础之上,建立起“学校统一领导、部门统筹协调、校院两级推进、学院为主实施”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校研究生工作部、院系研究生工作组、基地(相关单位)和导师应是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管理者。校研工部负责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整体工作;院系研工组负责本院系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基地(相关单位)负责接收安排、制订计划、指导管理、推荐建议事宜;导师负责对本人所指导的研究生进行动员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核项目申请,批阅成果材料。学校和各院(系、所)要落实实践育人经费,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

2协同联动机制:多方协同,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学校内部分管领导统筹、部门分工协作、学团齐抓共管、师生充分参与,也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可以说,研究生社会实践,只有通过整合政府、高校、实践单位、媒体等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才能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从而更好地实现“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任务。

地方政府要从研究生社会实践是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发挥好宏观协调作用,并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研究生社会实践中的主导与核心作用,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建立起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培养机制。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也要广泛开展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支持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3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网络,提高效率,拓展沟通渠道

社会实践是利用社会资源培养人才,并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服务社会的校外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灵活性、协同合作性特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地域分布广,涉及多方关系,信息沟通渠道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包括学校职能部门、培养单位、实践基地、研究生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管理效率,拓展信息沟通渠道。

研究生社会实践信息共享平台,包括课程网站、管理系统和短信平台。课程网站提供信息发布、资源下载,在线答疑、实践论坛功能;管理系统用于账户注册、项目申请、材料提交、过程检查、成绩评定以及奖项申报;社会实践短信平台用于学生外出实践期间,导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及彼此的沟通交流。其中,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共享平台的核心,应该包括四个主要模块:学校功能模块、院系功能模块、学生功能模块和基地功能模块[3]。该系统涉及的角色有学校管理员、院系管理员、评价导师、基地管理员和研究生。学校管理员享有最高权限,可以对学院管理员、评价导师、基地管理员、研究生进行管理。

4考核激励机制:严格考核,评优评奖,激发动力活力

研究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特殊课程,教学周期长,教学要点和能力培养要点多。因此,不能采取常规课程的单一考核形式,需要将硬性要求与弹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标准的设计,要坚持以教育性为主导,以育人为本,客观科学、系统规范,综合考虑选题立意难度与水平、实践任务量与完成效果、实践价值与社会影响、报告或答辩完成情况。

在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除了前面提到的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纳入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化监督考核外,还应对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社会实践的评优评先、申报全国及省市重点实践团队及项目奖、社会实践创新学分的认定、相关论文的评选、版面费资助、推荐发表等相关激励制度进行有机整合,加大激励的力度。要利用荣誉周、文化节等活动载体,通过校园网、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客平台等新媒体对“志愿服务楷模”“社会实践能手”等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4]。

5安全保障机制:做好预案,强化监管,防范安全风险

安全保障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中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安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安全有序。学校要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明确“预防为先,安全第一,实践为主”的原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礼貌待人,虚心学习,谨慎行事,严禁以社会实践活动名义进行有损学校声誉的活动。

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同样重要。学校要制定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办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了预防万一,学校应积极争取为参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所有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要安排专人对社会实践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制定及时有效的事故反馈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好“交通安全、财物安全、食宿安全、防暑御寒、野外安全、疾病预防、滋扰防范”等各项工作。除此之外,培养单位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达成安全保障的共识,发挥学生家长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督促的特殊作用。

參考文献:

[1]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6.

[2]北京科技大学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1231.

[3]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6—63.

[4]教育部.西南大学实施“千百硕博下基层”工程构建研究生实践育人新格局[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1225.

Key words:liberal arts postgraduates;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model; realization mechanism

(责任编辑:朱岚)

作者:邱家洪

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现实困惑与突围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个体健康发展,更关乎家庭团圆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安全问题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安全教育作为安全素养培育和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抓手,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根本性、基础性、长效性的作用。安全教育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全民的安全素养水平,关系到现实生活中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

一、现状:安全教育成效与问题并存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对青少年群体的安全教育工作尤为关注,多次对安全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对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提出明确要求。2007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加大公共安全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注重安全教育,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指出要把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与中央顶层规划同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与公安、综合治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合作,立足各地实际,积极实践探索安全教育模式,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安全教育的开展,创新安全教育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在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应急演练和安全提醒等方面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做法。

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的媒体采访中,教育部长陈宝生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有86%以上配备了保安员,70%以上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达到了国家建设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2018年非正常死亡学生人数进一步下降,事故灾难类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5%。可以说,安全教育经过多年积累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1]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当前阶段,我国的安全教育推进工作无论在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溺水、交通、火灾、用电、燃气、校园暴力、霸凌、食品、校舍、两性等方面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表明在学前、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安全教育无论在模式上还是观念上仍有许多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保护青少年群体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我们对于源头防范,无论是认识程度还是实际投入都远远不够,虽然纵向比较有很大提升,但与其他教育的投入相比,安全教育处于极其尴尬的边缘化地位。近年来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西城区宣师一附小伤童事件、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等等,无一不挑动着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对地方的发展稳定均造成了一定冲击。对于这些关乎青少年群体的安全事故来说,再成功的事后处置,无论是物质成本还是社会成本,其支出都是巨大的,而且对青少年群体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短期内无法抚平,又积聚了一定的再发风险。

二、症候:安全教育面临多种困境

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诸多方面都有体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等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各类问题尤其突出。

一是组织上无专业机构。目前,我国中央至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均已成立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相关部门或机构,但绝大多数并没有专门的编制配备,有的设在德育部门,有的设在综合部门,没有形成一条完整贯通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序列,无法实现对各教育阶段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设计、一体推进、督促指导。

二是课程上未建立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安全教育本质上是安全素养,即安全意识、安全知识、防范技能等成体系的培育,需要持续学习、持续发展,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安全教育虽然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但尚未建立独立的课程体系。有的地方虽然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规定了课时,但与语数外等主科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与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相比,其整体课时安排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仍较小,很难发挥安全素养的培育作用,而且仅有的课时大多还存在被其他课程挤占的情况,对安全教育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至于将安全教育纳入升学考试范围,更是遥不可及。

三是缺乏成体系的专业教材。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级的安全教育课标,市场上虽然有不同主体出版的各类安全教育教材,但在教育理念、课程侧重上并未形成高度凝聚的共识,相互之间衔接性较差,很难做到一体推进。具体到学校,有的学校虽然开发了校本教材,但缺少专业性,只停留在学习安全基本知识、认识各类危险的初级阶段,与掌握安全技能、主动预防等安全教育的中高级要求仍有很大距离。

四是师资和硬件投入均不足。在师资方面,系统内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是兼职的,接受过系统安全培训、具备专业素养、熟悉校园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也大多未经过长期、成体系的培训,没有专项的财政经费支持,导致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只能停留在知识点宣讲上,由于教师对应急处置、实操演练等并不熟悉,根本组织不了一场应急逃生的演练。在硬件投入方面,安全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装备设施配备是一项重要投入,而当前大多学校在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对安全教育硬件的投入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有效开展安全教育的需求。

五是对安全教育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错误导向,必然造成校方将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指标,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忽视学生安全素养培育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更倾向于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教育工作,而将非校内时间的安全教育责任完全归于家庭。但事实上,学生家长虽然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可无论是安全监管的意识还是能力均较弱,这个问题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更有甚者,有的家長在安全教育和监管方面,完全是放任自流的状态,可以说,安全教育的家庭环节基本缺失。

六是安全教育未形成社会合力。影响青少年安全的因素是多元的、综合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影响因素更是日趋复杂,呈现出传统的与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隐患因素叠加交织的趋势,不仅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风险、火灾事故风险、校园暴力等威胁,还存在着学生就业、网络、金融、恋爱、两性、宗教、心理、教学、学习、文化、信息安全等诸多安全隐患。[2]安全隐患的多样性、复杂性、全时空性,决定了安全教育应该是多主体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统一发力,单单依靠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本身来实现安全教育在时空上的全覆盖,效果有限。

三、对策:全方位、长周期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核心是安全素养的培育,这个过程是持续的,随风险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与人的成长是同步的,应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安全教育的一切设计、投入、产出,都应围绕安全素养提升进行。安全素养包含的基本能力,由低到高包括三个方面:识别危险的能力、应对危险的能力、主动预防危险的能力。安全素养的获得和提升与安全教育的时长和频率呈正比关系,但与学历、年龄无关。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遇险、高知群体被电信诈骗等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出,就是重要佐证。要实现安全教育的整体突破,实现安全素养的全方位、长周期培育十分必要。

当前,我国已经将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全面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尊重生命、保障权利、尊重差异的意识和基本安全常识正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开展,这为我们进一步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环境。[3]与这种改变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安全素养培育的广度与深度上作出变革,形成良性互动。

(一)赋予安全教育以通识教育的定位

安全是贯穿一生的诉求,安全素养的培育自孩子具有认知能力起就应开始,贯通其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类别,贯穿其整个生命历程,最终使安全素养转化为一种风险识别、化解和预防的主动能力。对标安全素养发展的目标,安全教育必须成为一种开放性的、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持续进行的必备通识教育。要实现这一定位,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和教师作为落实安全教育主体责任的主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好主阵地作用,在制度层面作出安排,将安全教育与语文、历史、思政等课程一样,同标准纳入课程体系,设计与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组织专家开发课程教材,在中小学阶段设置充足的学时、学分,纳入考试考核,通过标准化的要求真正使学生习得安全意识、防范技能、安全知识,从根本上改变安全教育可有可无、不受重视的尴尬地位,改变安全教育的边缘化角色。

(二)推动安全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学校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在安全教育体系中,家庭、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社区、企业、大众传媒等多元化主体,要共担责任,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始于孩子初生之时,贯穿整个人生,具有日积月累的润物细无声的先天优势,看似“无心插柳”,实为“水到渠成”,家长在安全教育上精耕细作,言传身教,孩子的基本安全素养才能渐进培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4]安全教育是多主体、开放式、全天候的,社会组织、企业、社区以及大众传媒等不同主体要担起社会责任,与学校、家庭形成安全教育的共育体系,依托各自的专业优势,利用有形和无形载体,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将安全理念、安全要素、防范意识的传播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全时空、全覆盖、高频率的传播和教育环境,让儿童在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增强安全教育的实践性

安全教育既要知之,知道安全常识;又要行之,懂得避险操作,做到知行合一。安全知识学习只是安全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要求,掌握安全技能、提高主动预防能力才是安全素养提升的关键。而这些技能及能力靠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实操来习得,比如掌握逃生技巧、自救本领、求救方法、生存技能、器材使用等,这仅依靠口授心传无法掌握,必须依托实训基地、实践课程来动手练习。只有强化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才能做到知行的有效统一,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

(四)加大对安全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要贯彻好《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的要求,在安全教育的专职机构保障、编制保障、财政保障、培训保障、课程课时保障、研究力量保障等方面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加大探索力度,创新更多的安全教育模式和经验,以标准化的保障催生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学校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安全工作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以及安全工作评估标准[5],培育发展专司安全教育研究、教学与实践的高质量队伍,不断分析研究关于青少年群体安全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关注新兴安全领域,为更高层面升级安全教育模式提供思路和经验。

(五)借力信息化实现安全教育的跨越发展

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加快推进全国性的安全教育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充分利用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传输等先进技术,聚合信息化、多媒体安全教育课件教材,着力提升包含安全素养测评、安全风险动态预警、安全事件报告、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安全课程设置、课时完成、学生参与等一揽子信息在内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能通过平台对安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数据采集及分析,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强化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远祥.陈宝生:校园安全问题是综合征,必须综合治理[EB/OL].[2019-03-19].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9288_1.

[2]康忠伟.高校多位一体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探析[J].经济师,2014(4):170-171.

[3]李盈盈.国务院: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内容[EB/OL].[2019-03-19].http://news.sina.com.cn/c/2017-05-04/doc-ifyeycte8605840.shtml.

[4]王长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需要发挥妇联独特作用[N].中国妇女报,2018-09-12(1).

[5]郑茂雄.从制度到文化:高校管理制度化的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44-47.

【魏晓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 蕊

作者:魏晓东

上一篇:新时期物流经济信息化论文下一篇:赏识教育中职德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