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22-09-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它给贫困家庭的弱势个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生存机会。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改善其生存状态, 减少社会负面压力, 促进社会平等和谐发展, 这就需要高校每一位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当弱势贫困大学生把握住机会进入大学后, 要让他们和正常的大学生一样, 不要有更多的思想抱负, 自立自强, 发奋努力, 通过各种资助手段顺利地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给我们高等学校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课题, 那就是面对庞大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校园中生活艰难, 部分贫困学生心灵受到各方面的冲击, 他们当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奋发有为的事迹, 但也出现一些因贫困导致心理扭曲而发生的悲剧。贫困大学生求学路上的艰辛和悲哀,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找准根源, 讲清道理, 从人文关怀入手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工作

产生贫困大学生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家庭贫困。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变迁、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方面去探讨产生贫困大学生群体这一问题的根源, 也可以直接从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去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和本质的社会经济原因。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最为重大的转折就是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 也就是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需承担部分教育费用。贫困大学生问题就是这项高等教育改革的副产品,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后, 国家不再包办高等教育经费, 学生的学费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总而言之, 高校贫困生的产生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 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确保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1 从国家层面来说

目前只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是完全可以保证每一位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但实际情况是, 这些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因此, 各级政府要认识到, 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必须要把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落实好, 并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 拨出专款设立贫困生资助专项基金, 在多种资助形式中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要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 从根本上给高校济困助学工作拓展一片更大的空间。

1.2 从银行层面来说

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管理无担保贷款的经验, 积极推广“生源地贷款”, 延长还款期限, 改革还款方式, 积极推进诚信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对贫困学生贷款信息的沟通, 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 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持续发展。

1.3 从社会层面来说

要形成“政府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关心与支持, 社会各界充分理解贫困生资助工作并提供有力的援助,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关心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社会环境。采取企业的捐资助学是提高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指标, 要大力开辟社会捐资助学渠道, 开展社会力量扶贫济困活动, 成立各种助学兴教基金和各种奖学金, 给贫困生提供无偿资助, 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4 从学校层面来说

必须统一思想, 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搞好贫困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建立有利于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资助体系, 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经济救助与人文精神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建立大学生诚实守信个人档案, 以此作为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主要依据, 减少银行的风险和顾虑。同时, 学校要努力为贫困大学生创设勤工俭学岗位, 帮助贫困大学生在校外勤工俭学, 即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1.5 从贫困学生本身层面来说

要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 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要从自身做起,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宽容待人、诚实守信、大度豁达,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努力克服依赖心理, 不自卑、不羡富, 不抱怨社会、不抱怨家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把目前的艰难困苦作为对自己意志的磨练, 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2 掌握政策, 注意方法, 从思想教育入手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工作

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 采取必要措施救助贫困大学生, 已经引起党中央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中要求, 各高校要确保每位贫困学生顺利入学, 并按新机制发放助学贷款;加大国家对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奖励力度;学校每年要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 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高校要规范收费行为, 努力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是及时、正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做好贫困学生思想工作, 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高等学校来说,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 就是要特别做好贫困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 积极探讨解决贫困大学生政治思想问题的有效措施, 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一个更温馨、更和谐的成长环境。

2.1 要全面了解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有着一般学生所不曾有的人生经历, 他们渴望被人理解、认可, 空洞的道理和不切实际的安慰丝毫也解决不了他们眼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 实实在在地做, 认认真真去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 定期与他们谈话, 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2.2 要静下心来尽可能加强与这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原因, 使这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 他们不愿意向外人表露内心的想法, 担心被别人看不起, 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与贫困大学生进行平等、细致的交流, 做他们倾诉内心想法的对象, 逐步实现思想疏导的良好效果。对学习成绩不好的贫困大学生更应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不留死角。

2.3 要处理好关心与关爱、帮助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为了扶持帮助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各高校也相应设立了贫困学生勤工助学岗位, 社会各界也对贫困生给予各种对口资助,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社会团体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在物质上对他们帮助的同时, 在思想上, 情感上关爱和帮助他们,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对贫困大学生要坚持严格要求, 不能迁就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教育他们把贫困当成一种人生的磨练, 转化为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高校还要大力宣传贫困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典型, 营造一种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

2.4 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教育, 防止贫困大学生在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产生精神贫困

我们要为她们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特色, 开展好结对子、一帮一、心连心活动, 大力探索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的新方法, 充分发挥师生文化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各种高品味、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活动, 找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结合点, 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弘扬民族精神,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 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人、培养人、成就人。

2.5 要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教育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 当他们来到城市念大学, 看到其他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自己的差距, 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如果他们是出于虚荣和攀比的心态去盲目消费, 甚至给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这是相当危险的;但如果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自己的贫困状况, 进而通过理性消费去弥补他们的内心想法, 拉近自己与城市生活的距离, 这对贫困生来讲是积极进取的行为, 应该鼓励和提倡。从实际出发, 教育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 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外, 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帮助, 只有这样, 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党的政策的体现, 也关系着这部分人的健康成长。本文着重探讨建立贫困大学生助学机制, 作好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从而为加快和谐校园的建立, 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初探

上一篇:加强农经队伍建设 提升农经服务水平下一篇:P2P平台的资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