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动摇了英语教育的人文学科方向,导致学生思维匮乏,缺少人文关怀。本文在归纳人文通识教育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内涵,提出应从观念、制度、课程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人文通识转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论文 篇1:

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全世界的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今天,交流中用的语言则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努力与追上时代脚步。那么,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通用语言的英语,对我国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中的英语教育方面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该如何改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成为当下应该要探讨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育; 发展; 思考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

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界对于高校英语教育进行了具有实用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为以后的高校英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某些方面看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尚且发展不足,存在着许多缺陷。面对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该如何改善呢?

(一)我国高校英语所做出的改革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英语的教育教育工作作出了很多的调整,用于顺利适应我国的发展。

1.至今为止,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了多年来的改革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它具备了教育教学中应该含有的所有元素,如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有国家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教学方针等有利元素。在我国各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体系不断完善,与实践经验相互结合组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学模式。

2.为了能够更加贴合于当下高校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大纲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3.学习英语的渠道多元化。现在高校的英语教育不在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了,移动通讯设备的发达和电脑普及化使高校學生们有了更多学习英语的机会。

4.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师资力量成为了做好英语教学的主力军。目前我国比较注重教育建设,师资队伍的质量不断提高。老师也在善于去吸收新的知识技能,发展自己。与自己的实践经验完美结合。做出最完备的教学方法。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不足

1.教师和学生为了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保证质量,在英语的学习方面都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但是往往都事倍功半。大多数的学生善于掌握英语单词和语法等书面类的知识,但是对于像口语运用方面的能力却知之甚少,缺乏实践性。

2.在我国,大部分的教育模式还都是属于应试教育,此种教育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实用性,只注重“纸上谈兵”。偏爱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违背了课堂教学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初衷。

3.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形式比较单一,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了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但并不能有效的弥补不足。

(三)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跟随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需要“除旧迎新”。改进我国高校教育中的缺陷,同时还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去应对未来的挑战。当前我国提倡高等教育多样化。这充分说明国家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师资力量严重短缺,而高校还在不断扩大招生。在这种困境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如何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教学新环境呢?再者,教材的内容采用了国外的原版的内容,是否与我国学生相适应仍然是个未知数。

二、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结合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于它未来方向的发展萌生了若干个思考。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做深度的改革。

1.现如今全球化趋势明显,高校学生对英语能力的培养不能仅拘泥于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而是注重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培养。此时的英语基础知识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再者,能够了解他们的本土文化也会加强对语言的学习。

2.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多媒体教学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在网络信息话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来源更多的依靠网络,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便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的听说练习,来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使英语教学更具灵活变通性。

3.教学的专业性改革。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关键一环,他决定着高校英语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为了适应高校学生的专业化需求,要行成专业化课程,专业化词汇等系统的专业能力培养能力。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1.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为辅助。现在应试教育已经不再是主流了,培养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专业高级人才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再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更加地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因地制宜制定英语教学。中国疆域辽阔。在实际的各地高校教育中教学模式往往不能统一而论,必须顺应各地高校的教育环镜,因地制宜。制定出别具特色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案。毕竟语言的学习关键还得在意英语学习环境的氛围等因素。

3.专业化英语学习和综合性教学实践。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英语是不同的,加强专业化英语才能高效率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在师资方面,为了使学生能了解外国的文化应该聘用一些外教。高校的英语教师们也应当及时查缺补漏,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做出改善,在教学实践中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更好的提升自身实力。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思考,也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对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文霞,罗力胜.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2]李秋实,关于大学大学英语未来之路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3(1).

[3]高燕,李道琴. .部分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困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6).

[4]何雅媚.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

作者:杜芸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论文 篇2: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人文通识转向

摘 要: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动摇了英语教育的人文学科方向,导致学生思维匮乏,缺少人文关怀。本文在归纳人文通识教育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内涵,提出应从观念、制度、课程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人文通识转向。

关键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人文通识教育;内涵;构建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高校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师资构成存在三种弊端:一是在教学内容上片面强调外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英语教育本身的人文学科色彩,英语学习缺乏对目标语国家传统文化思想和智慧的深入了解;二是在教学目的上缺乏对学生道德自我和人生体验的引导,学生缺乏对人生普遍价值的认知能力;三是缺乏具有人文通识知识的师资队伍。我国目前从事英语教育的师资主体大部分是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这批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知识背景,因此在进行跨文化比较或演绎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高校英语教育中凸显的这些弊端实质上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精英化与大众化教育、英语专才与“复合型”通才培养模式的冲突。教学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教学水平的等量齐观,这与我国教育部90年代中期提出的素质教育发展纲要和20世纪盛行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模式的实质相抵牾。高校英语教学如何平衡专业与通才发展的矛盾,突出英语教育的人文学科本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目前英语教学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2006年北外的胡文仲教授在全国“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率先提出了“英语教育要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英语教育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006:245)。2007年《中国大学教学》推出专刊,讨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英语教育改革的重心,“英语教育要开启素质型人才培养工程,素质型人才不只是要掌握外语语言技能,而且应该能够敏锐感触到异域文化精髓……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独立思考,拥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认为“需要对现行外语教学观念及实践进行反思检讨”(2007:69-70)。

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以人文通识为转向成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到底什么是人文通识教育呢?它起源于哪里,与自由教育、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有何差异,又是如何实现教育思路的传承和发展?英语教学怎样将人文通识教育落实到实处?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2. 人文通识教育的界定

通识教育根植于古希腊“自由教育”,也称“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最高尚的教育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促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和谐发展”(转引自赫钦斯,1993:8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把自由教育等同于经典学问的学习。19世纪英国出现了许多自由主义教育的倡导者,如阿诺德、纽曼、赫胥黎。阿诺德自由教育观的重点是古典文学的学习;纽曼自由教育观的重点是理智的培养;赫胥黎自由教育观的重点是提倡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在自由教育中的平衡关系。20世纪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Robert Hutchins)提出了现代意义的人文通识教育思想,他在1936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认为现代大学必须发展通识教育,做到“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同时“现代大学教育应属于永恒学习的范畴”(ibid.:95)。

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不同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西方近现代全人教育和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但是它同这三种教育思路又呈现出继承发展的关系。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虽然以发展理性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但是它是针对少数人的,有其阶级性和局限性;西方近现代提出的全人教育旨在培养人知识的广博性,而并不强调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步提高;中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素质教育虽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的共同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对德育、智育的要求高于对其他教育形式的要求。现在推行的人文通识教育是一个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它将教育实践和人的培养结合起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是一种止于至善的教育理想。通识教育蕴含广狭两层内涵。狭义的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约翰·S·布鲁贝克,2001:94)。广义的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观、教育理念、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指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它)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高峰。登上这座高峰,意味着人类真正占有世界和自身,真正实现理想和超越”(1996:86)。

3. 以人文通识为转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以通识教育为转向的我国高校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制度、课程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构建。而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应理念在先,制度、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在后。理念是纲,制度、课程、评价机制是目,纲举目张才能使人文通识教育落实到实处。

所谓通识教育的理念之维,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造就“人”和“公民”作为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使受教育者在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形成健全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塑造人格、涵养道德、发展理性、追寻生命意义的教育目标。其次,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教育内容上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智慧的学习结合起来;教育的目的不单在于进行理智方面的训练,更在于要排斥任何职业的或功利的学习目的,在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的同时,使人的心智获得解放和自由。

通识教育的制度之维指的是通识教育应该成为英语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等都与专业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要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支撑,必须配置相应的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机构,必须设计适应通识教育的授课制度、选课制度、学习制度、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通识教育的课程之维是高校英语通识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英语通识课程设置应力戒形式主义和简单模仿,要使通识教育课程成为大学本科低年级的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在本科全部课程中占有较大比例。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应是各种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而应是由若干学科知识融合后重新编排的课程。通识教育应“摆脱各种泛泛的‘概论’课方式,逐渐走向以经典著作的阅读讨论为中心”(甘阳,2007:5),通过设立“共同核心课程”如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西方文明史、西方人文经典来确立所选课程的范畴和课程基调,每一核心课程体系下又可开设不同的课程种类。“课程设置数量上要少而精,结构上要有延伸性”(ibid.:30)。人文通识课程还要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提高阅读强度,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开展辩论的习惯。开设通识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提升。

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就是要避免教师成为评价机制的绝对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整与自我规划的自主学习模式,摒弃单一的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多少的主观命题考试形式,采用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多方位考察方式。成绩考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考察维持性学习效果,即考察学生对通识类课程知识获得的效果,分为期末论文和平时出勤;二是考察学生创新学习的效果。第二方面考察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按计划、分步骤进行贯穿整个学期的系列活动。如按照教学内容凝练主题、搜集材料、组织加工、制作PPT课件、演示课件、在课堂作口头陈述和情景模拟的表演等。

4. 结论

本文提倡的以人文通识为转向的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并不是为了彻底否定现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为了使英语教学在急功近利的市场机制下更理性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真正回归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刘云开,2007)的大学精神,使英语学习在涵养道德、发展理性、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以人文通识为转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在优化英语技能和知识课程的同时,使通识教育尽可能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实现跨学科的整合,开拓新的学习与研究问题的视角。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不仅涵盖受教育者,而且应该包括教育者本身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综合提高。只有实现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综合提高,才能使西方经典文化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篇章顺利传递到受教育者手中,使人类文明在东西方链接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J]. 同济大学学报,2007(2):5,30.

赫钦斯. 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A]. 教育学文集·智育[C]. 施良方、唐晓杰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4,95.

亨利·罗索夫斯基. 美国校园文化[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6.

胡文仲.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5.

刘开云. 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觉醒——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30周年暨辞世80周年[O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LT200710025.htm. 2007.

王守仁、张杰等. 外语教学改革出路笔谈[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69-70.

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4.

作者:宁慧霞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论文 篇3:

对提高普通高校英语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的扩大,高校英语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许多专家探讨的热门话题。现阶段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高校英语教育质量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英语教学的解析,讨论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对应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 教育质量 问题 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深入,英语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一门必备语言工具。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改进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

1.高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沿用多年来陈旧的英语教育模式,以教师的教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单人堂是高校英语教育的一个弊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的学习时效性也会因此降低。

第二,高校英语教育只适合应试,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这个层次,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实际运用技巧上缺乏锻炼,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三,高校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英语实践经验欠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很难保障教学质量。教师自己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有何谈教导学生掌握这样的能力?高校教师自身缺少英语的实践能力,在英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和学生一样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第四,我國高校英语教材内容有待改良。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参照标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材内容单调,侧重于书面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重视。遵循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只能将英语熟练应用于考试中,而很难再日常生活中得到帮助。考试成绩虽然高分,但是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英语水平就显得十分有限了。

第五,高校英语的教学评估制度需要改革。现阶段,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情况来判定高校英语教育的水平,势必影响高校英语的发展方向。学生和教师均被四六级成绩所累。偏激的教育评估体系,只能限制英语教学,而对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评估高校英语教育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给高校英语的发展带来了桎梏。

2.提高高校英语教育质量的方法

第一,高校英语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师一人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有展示自己内心所想的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增加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发展,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二,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的改变是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乐于去主动学习,提高对英语的热爱程度,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英语知识。

第三,高校英语教材的内容需要注重社会生活的真正需求。高校英语教学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的英语才是真正适合高校英语教材使用的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未来高校英语教材发展的大方向。

第四,高校英语评估手段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改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校英语四六级一直作为唯一的判断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手段被沿用至今,但是,现阶段,通过高校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并不具备英语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用所应有的实战经验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高校英语四六级必然不能是判断英语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中,还需要设立与现代社会英语需求相符合的新标准,以便能够更好的为高校英语教学评估做贡献,正确指导学生和教师学习英语的方向。

第五,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知识变得充实,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高校需对在教英语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借以改善英语教师知识匮乏的现状,同时也应该鼓励高校英语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有利于自身英语素质提高的社会活动和培训课程,补充自己英语知识的同时,努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得以提高,为自己的教师道路增添新的色彩。

3.总结

综合以上,高校英语教育质量要想得到提升,除了要求高校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以及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评估体制的改革之外,还要依赖于高校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高校英语教育质量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高校英语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爱科.新时代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2]付祥云.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研究[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林佳慧.如何提高普通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英语教育,2014.

作者:牛霄

上一篇: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论文下一篇:合作讨论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