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能为远程学习者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对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展趋势;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化、联系网络化、获取自主化等特点都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 篇1: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我国高校所具有发展远程教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探析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远程教育;教师队伍;教育资源

一、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要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体系”。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全天候、开放式的教育网络”。因此,自1999年起正式启动了以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提高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为目标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现状如下:

1办学数量

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批准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到2003年共批准了试点高校68家,各大高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和远程教育课程,教育部也同意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和课程的传播(如奥鹏教育集团)。2003年试点高校已建成2 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已开设的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专科起点攻读本科和普通专科等各个层次。[1]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1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批准了68所试点高校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但不得开展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使得远程教育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此后,高校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规模不断得到发展。

2学生数量

从1998年教育部指定了清华大学等4所普通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2001年3月招生超过24万人,到2002年通过远程教育形式学习的学生已经超过130万人,2003年录取远程学习者976 394人,到2004年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全日制本科基本上保持一致。[2]2006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66万人,占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1/10。2007年全国高等学历本专科网络教育招生总数为1 200 526人,其中电大招生742 095人,占61.81%。[3]2011年现代远程教育改革试点,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的网络本专科招生194万人,在校生518万人,毕业生129万人,新建了339个学习中心目前。[4]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高校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3技术平台

从国家实施远程教育以来,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远程教育只能通过电视信号来进行传输,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容易受到电视信号强弱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基础建设资金,并成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发新技术拓宽了教育传输的渠道和交互渠道,同时各大高校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远程教育的传输和交互技术来发展远程教育(如表1所示)。[5]

二、高校发展远程教育的优势

1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于2002年设立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并配备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 如祝智庭、黄荣怀等致力于开发多媒体课件等软件及技术的专业标准。[6]2014年12月,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网络的接入率达到50%以上,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保障性政策来保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发展远程教育。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高校可以调动一切人力、物力来发展远程教育,促进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2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聚集着许多高水平的优秀教师。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和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62.4%,增长了2.5%;2013年为64.4%,增长了2.1%。这些高水平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出一些课程和教材,并把这些教材放到网络上与其他人进行分享。所以,发展远程教育的主要动力是高校教师,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来促进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

3大量的科研成果

高校的职能主要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所以各个高校都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科研,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每年各个高校都会产生很多的科研成果。如表2所示,是教育部对2013和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统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每年都会有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放到网络上供所有人参考,传播到其他学习者手中,不断地创新和改善,扩大科研成果,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研能力,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4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部发布的2012和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中,2012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分别增长了10.4%和8.2%,而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比上年增加1.3台和1台。2012年普通高校校均上网课程比上年增加18.4门,2013年增长了6.6%。同时,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9年共有149门课程被评为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成了更多的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7]教育部在2015年1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中的统计,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新增上线704门,共享课有2 584门上线。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发展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和远程教育媒介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远程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策在实践操作层面指导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如表3所示,是教育部2013和2014年全国的教育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基础设施逐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国家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对其进行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速度达不到、缺乏优质的课程资源等。这些与高校具有发展远程教育的政策优势是不相符的,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同时,我国的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4%,远程教育没有专项的经费,扶持资金较少。[8]与中国相比,1985年印度为了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法案成立印度英迪拉。2004年发射一颗教育卫星,以此来专门发展远程教育。[9]英国对开放大学在2013年的财政拨款是198.1百万英镑,占总收入的44%。[10]美国高校的经费2/3由州政府提供,剩余部分由联邦和当地政府来承担,这充分反映出政府对于本国教育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11]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发展远程教育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发展经费上。

2教师结构单一,科研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重点是在普通全日制教育上,对远程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致使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下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网络教育教师主要由普通高校教师兼任,都来自于其他院系,而非专任教师。[12]这些教师结构单一的高校,兼任教师缺乏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知识,而且科研能力不足,制作的远程教育课程陈旧、单一,很难有新的科研成果。据统计有61.43%的网上课程只是单纯的一些高校教师的讲课录像,约33.56%的课程是由PPT和讲解录制而成,质量比较低。[13]远程教育缺乏具有科研能力的专任教师,使得与高校所具有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师优势相脱离,导致了远程教育的质量下降。

3教育资源流通性小,缺少交流合作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工作要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支持远程教育上所做的努力,但现实中我国高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相互之间网络课程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阻碍了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的发挥。而且国内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比较少,大都是直接购买外国的公开课,不能有所创新,对于国际知名高校的“开放课程”、“优秀课程”等涉及较少,缺少交流合作,阻碍了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

四、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大投入

在发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得远程教育顺利、高效的发展,就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来保证。所以,国家和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大教育资金在远程教育上的分配,出台一些相关的具体政策,吸引远程教育的投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办学,让其良性发展。高校内部也要留足足够的场地、人员、基础设施等,来保证远程教育的发展。还要在高校创建一个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增设高端的教学设备,加强科学管理和监督,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经费,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14]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科研能力

网络资源对于高校本身、教师、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实现远程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努力将高校普通教育的教师转化为远程教育的专任教师,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网络通讯技术并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力争培养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扩大兼职教师的来源范围,聘请学术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为高校的远程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要充分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加强对教育的科研能力的培训,开发优质的特色课程,以此来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如复旦大学在2011年就开创了“人文振兴计划”特色课程,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一流的人文学者、知名教授,邀请他们来做学术交流,并把他们讲课内容的视频制作成网络公开课免费向社会公开,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我国也不例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了,高校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发展远程教育,转变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高校要有知识分享的精神,通过建立公共的网络平台,逐步形成开放式的远程网络资源,来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如2003 年,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开始通过海底光缆共上“组织工程原理与技术”课,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通过各高校的合作,不断实现“共赢式”发展,建立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世界远程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雪萍.浅谈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深化[J].中等职业教育,2005,(24).

[2]王传伟.关于国内部分高校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调研报告[J].继续教育研究,2002,(5).

[3]张亚君.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发展趋势[J].开发研究,2010,(2).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蒋国珍,张伟远.我国高校开展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6]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内容要素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6,(8).

[7]黄新斌,等.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8][11]张美清.我国政府扶持远程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38—39.

[9]沈霞,王远华.印度开放大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09,(20):276.

[10]徐锦培,孙福万.中英两国开放大学基本特征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5,(9).

[12]翁朱华.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13]吕丹丹,鲁彩霞.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分析[J].经济市场,2015,(10).

[14]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 22.html.201203.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辑/徐枫)

作者:李朝有 刘光平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 篇2: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能为远程学习者提供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对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展趋势;远程教育

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化、联系网络化、获取自主化等特点都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对于远程教育的服务形式是多方面和个性化的,可以及时地对远程学习者的需求作出反应,对学习者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多以自行建设为主。因为国内电子资源提供商各方面发展不健全,而国外电子资源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多以自建为主。

1.1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将一些馆藏资源数字化,放在网上提供服务。比如,利用馆藏古籍和校内学者的研究资料,建设中国科技史图书馆。目前已经建成了清华建筑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学数字图书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并开始提供网上服务。此外,清华馆还将全部硕士生和博士生及部分本科生的论文数字化,放在网上提供阅览服务。

1.2海南大学图书馆

海南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突出表现在馆藏资源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方面,围绕着海南的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发展状况,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资源库群,主要有海南旅游资源、海南记忆网、张云逸专题库、低碳资源库等。

2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向开放存取的服务形式转化,以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建成了四大类数字资源库,即文化旅游资源库、法律法规资源库、中国名人库和中国军事博览资源库,实现了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建。国内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参加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这一建设当中,跨库无缝检索等技术实现了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建设与维护馆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开发资源数据库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投入欠缺,使得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进展相对缓慢。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在于用户多、资源检索便利并可重复利用、传递数据快捷、可下载存储信息资源等。因此,各高校联合投资建库与使用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各高校图书馆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各自的特色馆藏,利用本地特色历史文化或学科资源优势,承担某专题学科或特色数据库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建设,建成的数据库由所有参于建设的图书馆共同使用。

3高校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远程教育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对有效地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后,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1]。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数字化等技术正在逐渐的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来为远程教育学习者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3.1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3.1.1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是将所需文字、声音、图像等图书内容通过数字压缩打包方式存储,通过介质进行数字传送,然后通过设备把信息解码后将内容恢复出来,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电子期刊是提供信息的新型媒体,与传统期刊相比,它不仅价格低廉,具有周期性,而且检索方便,针对性和服务性更强。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电子期刊,远程学习者通过网络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高校数字图书馆根据各学校专业的分类、学科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师生的需求,选购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

3.1.2特色数字馆藏。特色数字馆藏是指能够体现图书馆独特风格的数字馆藏,它是各图书馆结合本校或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且结构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源。针对远程教育,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字馆藏一般包括:院系教师制作的公开课件、学生的毕业论文、师生在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等。如北京大学的北大博文、北大讲座,北大名师等。远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博文、讲座等特色资源进行学习,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学习时所涉及到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3.1.3馆际互借。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远程教育的方法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已难以单独承担多专业、多方面的资源建设,只有通过资源的共同建设,相互合作,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平台。馆际互借的实现使远程教育学习者可对多所图书馆进行访问[2]。远程教育学习者如果在某图书馆查找不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可以登录另外一所图书馆,也可以通过邮件向其他图书馆索求资料。馆际互借是各馆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力的弥补了各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使各校的文献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远程读者更高效的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网络的世界化,使国内的馆际互借服务范围扩展到国外,远程读者同样可以获得国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资源。馆际互借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学术信息资源支持[3]。

3.2 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服务主要体现为人文关怀,它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在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需要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互动式服务,也就是“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个性化服务,这样图书馆的功能能够发挥得更好。图书馆的任务,就是搜集并整理各种形式下的信息资源,公布在网络上,以供读者检索和使用。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仅要通过检索平台和读者留言来提供服务,还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得到服务;图书馆能根据用户的专长来开展服务;用户可以各取所需,服务形式多元化。个性化资源服务使得图书馆网站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做式服务,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这样图书馆网站在服务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个别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由“图书馆提供什么,用户接受什么”发展到“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个性化方式,有力的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更加有利于远程读者的学习,因为读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必定是层次不同的。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服务形式,必定满足不了每个学习者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使远程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并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学习,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学习进度。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不仅有利于远程读者对所需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而且可以培养其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秋之.数字图书馆发展模式之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1).

[2]宫宇,梁丽,张亮.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共享[J].图书情报工作,2006,(16).

[3]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5).

作者:董玉玲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 篇3:

近十年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通过收集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对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研究文献,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重点对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认知、体系、机制、行为以及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剖析与理性抽象,并对后续研究的理论构建、模式转型和路径走向提出建设性期愿。

关键词:普通高校;远程教育;述评与展望;近十年

作者简介:杨青杰,男,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指出:“远程教育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供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也是21世纪为国民进行终身学习的首选形式。”随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不断强化,建设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是引起社会、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点解读。近十年来,研究者们从定性和定量、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等多元视角对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内涵意蕴、构建方式、运行要素、发展路径等紧要问题给予了剖析和论证。笔者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现状进行纵深思考与细腻分析,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研究概述

目前,对于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内涵认知、体系构建、运行机制、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普通高校远程教育内涵认知研究

国内学界的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远程教育的内涵认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1.关于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定位认知。王少军指出,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应有传统学历教育的办学者、施教者转型为终身学习体系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与打造者,转型为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者和建设者。[1](2)价值认知。陈晓平认为,高校远程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社会学习需求以及降低失业率等方面。而何树贵的观点是,高校远程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2](3)理念认知。常志英指出,高校远程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弥合了地缘差别,克服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3]

2.在高校远程教育的目标认知研究方面,齐高岱从总体目标认知出发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目标是在完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的基础上,扩大办学领域,拓宽服务范围,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4]李葆萍从现实目标认知角度指出,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要注重现实,改进远程教育管理机制、服务模式、技术支持,建设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5]何昌则从远景目标认知角度提出,现代高校远程教育在提供教育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立体的、多层面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来推动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3.也有学者从高校远程教育的职能认知方面进行了研究。曾青云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的职能,主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革新教学观念、提升师资队伍、改革管理方式等措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6]冯进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在科技创新职能方面,运用其手段传授知识的同时,亦可以直接创新科技文化知识,深化学习者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7]柏林指出,高校远程教育的文化职能表现在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学习者思想文化境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等方面,对于培养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营造远程教育文化生态具有重要价值。[8]

上述研究表明,关于高校远程教育内涵认知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层面。(1)大多数学者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实质有了新的共识,尤其是其中关于高校远程教育在定位、价值、理念方面上推动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精辟论述,充分反映出学界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认知的进一步深化。(2)很多学者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目标与职能的认知有提升,高校远程教育发展必须从单纯的教与学中解脱出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与社会责任、经济结构、文化建设、科技发展相一致,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然而,相关研究成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相对集中,大多学者把目光聚焦在现时高校远程教育发展本身,少有人将高校远程教育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相结合进行理性扩展,以获得对高校远程教育本质与职能的深层认知。

(二)普通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研究

随着高校远程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社会、政府和学界对普通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的研究愈发关注,而对于其体系建设的认知,可谓是仁智各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度探究。

1.一些学者从高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1)个性化服务。王孝明指出,高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相对独立,通过共享公共资源,提供教学服务,为生提供最直接的个性化服务[9];郭炯认为,高校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环境、资源、支持性服务,以最大程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自主学习。[10](2)专业化服务。李葆萍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种独立运行的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在课程设计、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给学生优质的专业化教学服务。(3)多能化服务。平凡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学习支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及系统化为发展方向,借助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个多能化的综合服务系统。[11]

2.也有不少学者从资源管理体系视角出发进行了阐述。王晶从技术管理角度认为,教育技术对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教学和实践管理、课程开发、学习者学习支助服务、教师和学生观念更新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2]卢婷则从技术管理重要性出发,指出:高校远程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提供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保障,教育技术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13]也有学者从设施管理视角出发,主张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高校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基础因素,它是高校远程教育实现信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主要支持。还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是满足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基本保障,是充分发挥高校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

3.还有一些学者从高校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层面进行了剖析。(1)教学质量层面。有学者认为,教学质量是高校远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应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切实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2)培养质量层面。也有学者指出,高校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本思路是,依据远程教育思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素质教育方式,并注重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结合。而在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则要注重建立多元化的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化控制。(3)质量评估方面。王晨认为,建立科学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14]

尽管上述研究成果,反映了学术界对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研究的深入和深化,但从中也不难发现,现有研究还是存在一些缺失,研究成果几乎都集中在公共服务、资源管理、质量保证等几个方面,虽然能为高校远程教育的体系构建提供一些信息与引思,但对以何种策略去建构实施,以何种举措去整合完善,等等实践性问题的方法论探索却明显薄弱,很难从实践的界面对高校远程教育体系提出富有价值的实践引导。因此,笔者认为,要建构科学完善的高校远程教育体系,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惟有如此,相关研究才能对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意义。

(三)普通高校远程教育机制研究

当下,社会和学界关于高校远程教育机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动力机制,学者们主要就目前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动力进行了探讨。(1)国家政策层面。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曾海军认为,国家政策和纲要规划是远程教育“规范管理、依法治教”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其改革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证。[15](2)社会需求层面。邹范林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在职成人发展自身能力的需求。[16](3)高校发展层面。尹翔宇指出,高校的改革发展是高校远程教育推进的基础与载体,它在技术支持、资源设施、学习服务等方面为高校远程教育提供了发展平台与资源保障。[17]

2.关于合作机制,学者们从远程教育的合作形式与状况出发,分别进行了论述。(1)院校之间。邹范林指出,远程教育院校之间的分工合作,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双赢”或“多赢”。(2)校企之间。袁彩哲指出,高校拥有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企业是远程教育的主战场,主力军和主战场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战略性选择。[18](3)国际之间。张国安认为,高校远程教育的开展是高校在国际范围输出教育资源,扩大影响力,为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的有效途径。而洪建标则从机遇与挑战的视点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在引进资金、资源,学习管理、模式的同时,应注意维护教育主权与产权。[19]

3.关于激励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社会效益方面。毕晓东指出,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发展社会公益,推进社会发展;同时,这些社会效益推动着高校远程教育快速发展。[20]彭坤明认为,当下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对高校远程教育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它为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21](2)经济效益方面。金晶认为,高校远程教育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效益、学校经济效益、个人经济效益三个方面,三者相互融合,共同为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应、物质支撑、人才支持。[2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远程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促使管理者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相结合,而且,在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公共利益方面。张创伟认为,高校远程教育已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平等获得学习机会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国家、社会将其放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位置,使其优先发展、重点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从动力、合作、激励等关键层面的研究以及所提出的可行性意见与可操作性建议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实践论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层次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不同,程度不同,高校远程教育机制运行状况自然也不同。因此,对高校远程教育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具体分析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关于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趋势的展望

由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当前我国学界关于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不菲,但并不是完美无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故需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远程教育进行深入探究,这也成为学者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

纵览现时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研究,可以说,大多还滞留在对表象描述和泛论策略的宏观研究层次上。具体表现为:(1)研究领域泛化。高校远程教育的研究领域宽泛,诸多学者的研究从其认知、体系、机制、方式、策略等方面都有涉及。即便有的研究倾向于重点说明某种问题,却在具体的研究中陷入到“面面俱到难深入”的“空泛化”窘状中,使研究成果流于表面,宏观空泛有余而微观深入不足。(2)研究理念虚化。高校远程教育的研究看似方方涉及、面面俱到,其背后却有着严重的“乌托邦意识”倾向,并没有揭示高校远程教育的特质,除却口号形式的外表,余者空空如也。因此,确立一种务实、详实、凿实的微观研究理念与研究品质,是进行高校远程教育研究所应重视的问题。(3)研究成果浮化。多数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到高校远程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有从其内部教育技术与教学、学校管理与服务、课程开发与设计等角度来探讨高校远程教育体系建设,这大都是从整体性、全局性、结构性进行的研究,而没有对相关成果进行具体性、细致性的研究,使相关成果难以实施。

由此引申,高校远程教育并不是空泛无实的放言高论,相关研究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已势在必行。(1)研究内容真实化。高校远程教育研究的内容需要真实可靠,尤其是在问题研究中,研究问题、研究对策等内容要与客观事实相符,以便对问题解决具有实践性意义。(2)研究定位准确化。在研究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遵循相似的研究模式。针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的放矢,而不是一概论之。(3)研究成果深入化。对高校远程教育的研究不应停留在表面空泛的论述上,而应侧重于对高校远程教育具体理论的深入探讨,将动态研究成果即时植入高校远程教育建设中去,深度揭示其理论在各个方面的规律和特质,使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由此,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才能稳步前行。

(二)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

目前,在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多数凭借逻辑推导、主观想象进行纯概念、纯思辨的研究,得出研究对策大多空洞泛化,缺乏实证支撑。具体表现为:(1)仅聚焦理论建构。在高校远程教育的研究中,较多描述理论建构,提出些许对策,但这些建议、对策并未从发展现状出发,仅凭原态思维进行构想,导致研究缺乏实证性的支撑。(2)多采取固态研究。一些研究者依靠经验、固化思维对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忽视研究对象的可变性,没有进行动态研究,缺乏实践验证,导致研究成果仅仅具有理论层面上的可行性。(3)盲目借鉴国外理论。借鉴国外经验对中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大有裨益,但一些学者照搬国外相关经验应用于中国高校远程教育领域的状况,令人担忧。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国外经验,大都有很大的阶段性与局限性,极易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误区。

由上引延,仅仅依靠理论的引导不足以推动高校远程教育的稳步发展,还需要实证研究保驾护航。因此,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也迫在眉睫。(1)研究方法要切实。对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研究,要注重方法论的选择,摒弃以往“挪用式”、“前缀式”、“模仿式”的研究方法,采用适合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研究相关主题的新型研究方法,为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2)研究方式要务实。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研究的方式要求真务实,校正以往仅凭经验、思维进行理论构建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客观分析情况、如实报告结果,使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3)研究方向要凿实。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研究方向应顺应国家、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消除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功利性、片面化的研究方向;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高校远程教育成功经验,要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与高校远程教育区域发展现状,力求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唯有如此,高校远程教育才会得到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军,霍秀英.关于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之定位及角色[J].继续教育,2004(12):65.

[2]何树贵.试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和实施途径[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5-16.

[3]常志英.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途径——远程教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4]齐高岱.突出特色构建石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J].石油教育,2004(1):104.

[5]李葆萍,陈丽,安宝生.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4):39.

[6]崔铭香,曾青云.成人教育创新——成人教育应对网络化教育的应答[J].继续教育研究,2005(5):44.

[7]冯进.对电大远程教育职能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19-20.

[8]柏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97.

[9]王孝明.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3.

[10]郭炯,黄怀荣,陈赓.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的调研[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113.

[11]平凡,杨顺起,吉喆.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若干问题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2):52.

[12]王晶.远程教育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2(2):50.

[13]卢婷.浅析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11(5).

[14]王晨.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1):41.

[15]曾海军,范新民,马国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机构设置及运行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76.

[16]邹范林.远程教育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5.

[17]尹翔宇.推进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88.

[18]袁彩哲.远程教育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2.

[19]洪建标,黄河清.中国远程教育现状及国际合作问题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6.

[20]毕晓东.现代远程教育效益论[2012-10-18].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HLYC 200200001018.htm.

[21]彭坤明.基于社会属性和人本价值的远程教育规模与效益宏观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5):20.

[22]金晶.远程教育的工业化运作与经济效益[J].天津电大学报,2002(4):12.

作者:杨青杰

上一篇: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下一篇:童趣文化产品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