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客审计研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一项具有高度风险的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经济活动中审计风险的诉讼始终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审计风险理应成为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及成因分析,提出了事务所对审计风险规避控制的应对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外客审计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外客审计研究论文 篇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治理研究

摘 要:内部审计是一项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保障组织的经营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内部审计活动有助于监督企业的管理活动、防范经营风险、评价经营成果、制定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業的不断深化改革,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以及内部审计经验的匮乏,导致其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治理研究

引言:

从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舞弊,到高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事件的不断曝光,内部审计屡次向我们展示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公司治理内部的自律机制,其主要作用在于强化组织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结构,以提高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国有企业作为国内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内部审计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发现和改正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更在于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威慑,以减少高管舞弊、贪污等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企形象,让投资者对国内的企业重拾信心。因此,国有企业更有责任率先改善内部审计现状。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经营绩效而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其具有双重经营目标,即:经济利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而这两种经营目标往往会会产生矛盾。由于监管部门的施压以保证国有企业做到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不得不设立审计部门来监督管控自己的经营活动,但是这种迫于压力而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应付,并非真正的重视,没有把严格、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落实到实处。此种情况下,一旦对外披露,企业的价值和形象将会严重受损。

(二)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表现在:其一,审计部门隶属关系不独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大多由财务部门分离而出,权责上划分不清晰,更有甚者,一些下属公司根本就没有设立单独的审计部门,而是将审计与财务工作混为一谈。其二,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独立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源于企业内部,与各部门之间有扯不清的关联,使其不能独立的站在事情之外客观的思考和发现问题。最后,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堪忧,因为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建立在隶属关系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之上,但是前面二者都得不到保障,审计业务独立性的保障也就不言而喻。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流程和内容不够完善

审计应该是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三者的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极大的降低审计质量。然而,国有企业大多只重视事后审计而忽略了事前的预防监督和事中的控制作用,使得审计流程不够全面。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审计内容比较浅显,只包括对财务收支、经济责任、经济合同的审计,极少审计风险管理、环境审计、数据保护。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未得到充分认识

首先,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推行的较晚,且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为此不受到重视,虽然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我国内部审计系统才刚刚形成,仍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都还不完善。其次,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有误解。因为内部审计工作在识错和纠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碍于企业实现短期的经营利润,但一切都是为了企业集团长期的良好发展。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只看到了其可能有损于短期利益的一面,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情。

(二)内部审计部门依附于其他部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自律机制,在企业内部起到“警察”的作用,严格意义上来讲,内部审计部门不应与其他任何部门有牵连。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源于企业原有的各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与公司各个部门及管理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内部审计结果不能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这种内部审计部门的依附,是削弱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不够健全

国有企业集团中有许多下属子公司,由于这些子公司所涉及的经营性质差异大、经营范围广,使得一级内部审计不能够做到兼顾各个子公司的内部经营并及时发现问题。而在涉猎不同的各个子公司分别设计内部审计部门要耗费很多财力、人力,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现行的许多国有企业干脆略过了这一步,导致许多下设子公司都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这无疑加大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运营风险。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

首先,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国有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并注重双重内部审计,不仅要在总公司设立审计署,也要兼顾下属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内部审计部门也应独立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之外,企业应该时刻明白内部审计服务于所有者和管理层,但不受制于所有者和管理层,二者不存在任何从属关系,保证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权属关系的独立。最后,完善审计流程,拓宽内部审计范围,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职能,扩宽其内部审计范围,超越账本,深入业务把内部审计工作由表面落实到细节。

参考文献:

[1]瞿畅,冯忠良,肖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析[J].经济师,2018(01):134-135.

[2]张适.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49-50.

[3]石萍萍,王宏,赵成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财政监督,2017(21):83-86.

[4]杨勇.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158-159.

[5]李文佳.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创新之浅谈[J].财会学习,2017(18):146.

[6]黄琳琳,张立民,杨献龙.国有企业集团境外业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现状及效果——基于中国电建集团的问卷调查[J].财会月刊,2017(27):88-94.

[7]潘新元.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建议[J].审计月刊,2017(07):42-43.

[8]刘彦雪.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J].河北企业,2017,(12):18-19

作者:王婉君

企业外客审计研究论文 篇2: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摘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一项具有高度风险的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经济活动中审计风险的诉讼始终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审计风险理应成为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及成因分析,提出了事务所对审计风险规避控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审计;审计风险;规避;控制

[作者简介] 苑光明,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与管理;

杜稳灵,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高雁,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探索,最终使审计风险模型被会计师职业界认可,并成为审计过程的核心内容。尽管审计风险模型已达成共识,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FC)以及著名审计学家阿伦斯等都对审计风险的涵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有关审计风险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地揭示的风险。

1.狭义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因而总存在着偏离客观事实,甚至与客观事实完全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给利用审计服务的各方带来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既然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偏离,那么就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给予否定,也就是误拒风险;二是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加以肯定,也就是误受风险。

2.广义的审计风险。美国学者海泥斯在论述风险时,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这是从最广泛的意义理解风险。推而广之,审计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的几个方面都与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有关。主要指狭义的审计内容风险和营业风险。营业风险是指虽然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审计并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全部错误项目,某种隐蔽较好的欺诈极难判断,所以,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的重大错报项目的风险。有时即便不是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行为,亦对审计构成了风险,因而必须把营业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范畴,并扩大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要加入固有风险要素的主要理由之一。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对审计风险的解释有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适用条件不一样。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被审计对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尤其是事务所脱钩改制之后,审计风险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面前。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审计活动受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的约束。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使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井然有序,任何方面都必须接受法律调整,审计也不例外。因为市场制度与法律制度是互补的,市场不能没有法律。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签证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由于审计活动最初是由于委托人要了解受托人履行责任的情况而引起的,因而审计人员对委托人就负有客观地审查、如实地报告的责任。在审计人员与受托人员之间,受托人员虽然是审计行为的作用对象,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因为审计活动本身也是为受托人查清事实、解脱责任的活动,因此,审计人员对受托人同样负有公平评价,明确和解脱经济责任的责任。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界的联系越丰富,利用审计服务的人也就越多,除证监会等政府部门外,还有投资人、债权人,甚至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因此,审计对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负有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及公众的利益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发生了违约、失察等原因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的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早期的审计重点一般都放在处理现金的职员的诚实性上,而对其他事项几乎不顾,没有对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进行任何分析。后来,公司的资金的周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银行要求申请贷款者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对资产负债表加以证明,成為注册会计师20世纪早期业务的主要部分。资产负债表审计扩大了审计范围,也扩大了审计责任。再后来,由于美国市场的萧条和崩溃,促使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产生,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已审查过的年度财务报表,人们开始意识到审计责任的存在。随着审计范围转移到财务报表上来,审计人员的责任也由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并开始发生了针对审计责任的诉讼。此后,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通常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观念也扩展到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诸问题,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业务和责任的意识也急速增强。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对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不稳定性增强,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化。业务数量的增多,会计核算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在抽样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相当大。交易业务日趋复杂,对其进行恰当记录也日见困难。比如,对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相当困难,而里面又包含了大量的经营风险。显然,这些方面的发展,要比传统会计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困难,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更高。

3.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的扩大。从审计发展来看,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亦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从早期审计是检查受托人个人的正直性,到检查管理者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实质上的正确性”,而不仅仅是检查算术上的正确性,至今发展到广大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表明依赖审计意见的人越来越多,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没有它金融市场将会萎缩。因而,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利益团体,都会关心审计,并且愿意支付费用聘请审计人员,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他们投资决策的风险,一旦他们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就会想法从审计人员那里寻求补偿。

4.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经营背景。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审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被审计单位内外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从审计费用充分表现出来,西方审计职业界确定审计费用时,都考虑了审计风险,特别是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被审计单位内外环境也会使审计单位产生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人员独立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或者使社会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常常使人们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因此审计人员独立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而不是一种保证就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认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这种认识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事务所审计人员对审计结论承担一定的风险。

2.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是一种专门技术服务,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

3.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

三、规避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制定具体的规避措施来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度,明确职责范围。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的责任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主要是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员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审计风险,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因此,建立风险责任制度是降低审计风险的首要手段。

2.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在招聘专业人员时,严把入口关,不具备条件者不能聘用。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现有注册会计师不断地进行后续教育。在我国经济成份极其复杂,新规定新政策不断出现,审计对象和内容也就处于经常变化之中,所以应形成一种制度,让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机会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其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不能只顾增加事务所的经济收入而忽视社会效益,给事务所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

3.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进行“项目分工管理”。事务所要針对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审计的范围、重点、程序、方法、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作出详细的规划,使注册会计师有所遵循,对审计质量的考核也有所依据,减少失察的可能性,从而规避审计风险。

4.建立专业指导机制,最大限度规避审计风险。事务所可建立专业指导机制,保证注册会计师在遇到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恰当的业务指导。例如,可以聘请法律、经济、技术方面的专家做审计的技术顾问,使审计人员在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有权威的专业人士作后盾,这样就可以增强审计结论对审计风险的承受力。

5.充分利用自主权,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事务所如欲避免法律诉讼,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必须慎重选择被审计单位。一般说来,接受审计委托前,应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及其他与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相关的事项等进行了解,如果被审计单位对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它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也必然会蒙骗注册会计师,使注册会计师陷入他们设定的圈套。事务所有权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委托来降低风险。

6.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每一个事务所急需解决的又一问题。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这是由审计客体的不可控性决定的。同时,控制审计风险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随着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风险的降低幅度呈递减趋势,这就要求审计风险的控制要限定在一个经济意义上的适当范围。

7.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以转嫁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O,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也使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在范围上、深度上都不可与以往同日而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外客户,事务所必须以更高的执业质量和更有保障的资信条件来迎接新的挑战。而通过提取风险基金和投保的方式可以提高事务所的赔偿能力,从而取信于国内外客户并提高社会信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也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按年收入的20%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或办理职业保险。

参考文献:

[1]陈永宏.浅谈当前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3).

[2]翟志华.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1,(22).

[3]杨勇.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几个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7).

[4]宋瑜.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9).

[责任编辑:喻俊]

作者:苑光明 杜稳灵 高 雁

企业外客审计研究论文 篇3:

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

【摘要】企业融资结构错配和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会提高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已成为“去杠杆”的核心目标。 以2009 ~ 2018年A股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梯度提升算法构建融资风险预警模型, 通过融资期限、融资结构、营运能力、市场因素、公司治理和审计师特征维度对融资风险进行预警监控研究。 研究运用梯度提升算法加入财务和非财务指标, 提升了融资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得出融资风险预警指标影响融资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得分, 为针对性地制定化解融资风险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關键词】融资风险;梯度提升算法;预警监控; 非财务指标

一、 引言

2019年10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现阶段要全面实现新发展理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 而“去杆杠”作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对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但由于前期融资活动管理不善, 诸多企业都存在融资结构和期限不合理、融资成本过高的现象。 2019年, 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9%, 过大的负债规模提高了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企业通过融资活动所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满足自身经营需求和对外投资需求, 由于经营收益和投资回报是偿还融资负债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进行融资决策时, 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经营和投资的资金需求与回报, 有针对性地调整融资结构与期限。 但在现实情况中, 企业很难达到一种完美的资本结构, 以同时实现融资活动与经营和投资活动完美匹配的目标及融资成本最低的目标, 加上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企业很容易发生融资风险。 而鉴于融资风险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演化过程, 在风险发生前对其进行预警监控, 是企业控制融资风险, 实现“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信息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的核心产业, 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以芯片、5G为代表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更是维护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兴衰的国之重器。 近年来, 我国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 2009 ~ 2018年间在A股上市的信息设备制造业公司由131家增加为345家, 资产合计达35706.5亿元。 但对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 除个别年份外, 其资产负债率均超过50%。 而对于融资期限, 流动负债比率更是高达70%以上, 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80%。 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信息技术产品进出口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 负债规模的扩大和流动负债比率的提高会使得信息设备制造企业普遍面临一定的融资风险。 因此, 对其融资风险进行预警监控, 防止融资风险的发生, 是实现信息设备制造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文献回顾

(一)融资风险的形成原因

融资风险是指, 在融资决策中, 由于企业自身融资规划不合理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所导致的收益变动风险。 融资风险从广义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资金供求双方信息和市场地位的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失败风险; 第二类是由于企业自身的融资结构不合理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支付违约风险。 就这两类风险的比较而言, 第二类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更大。 传统意义上的融资风险是以KMV理论为基础界定的, 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时间错配及负债和资产的结构错配所导致的企业融资风险, 具体可将其分为融资期限风险和融资结构风险。

1. 融资期限风险。 Cai等[1] 研究发现, 企业的成长性对融资期限的选择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 因为成长性越好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所以更倾向于选择长期负债进行融资。 Custodio等[2] 发现, 短期融资成本低于长期融资成本, 但过度使用短期债务融资会扩大企业的风险敞口, 使得企业面临比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增大企业违约风险。 钟凯等[3] 指出, 企业过度运用“短贷长投”的融资策略会提升短期偿债压力, 在降低自由现金流量的情况下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 胡启明等[4] 基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来研究债务期限结构, 得出债务融资期限的缩短会加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但两者呈倒U型而非简单的负相关关系。 钟凯等[5] 聚焦于家族控制权、债权人与企业资金结构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权越强的企业, 其资金期限结构不合理问题越严重。

2. 融资结构风险。 根据权衡理论的相关解释, 负债作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价值, 降低资本成本。 但过度使用债务融资, 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导致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的发生。 王贞洁等[6] 研究发现, 企业由于经营活动而形成的自发性融资难以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性融资来源, 但由于外部经营风险的不断积累, 企业应控制外部金融性负债规模, 来防止由于收益的波动所造成的融资风险。 Sun等[7] 研究管理层持股和机构持股比例与企业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发现, 企业减少债务杠杆而增加发行股票债券的规模, 能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企业绩效的目标, 进而降低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Ramana Nanda等[8] 认为, 现金的充裕度可以用于反映企业融资风险, 不同的投资方式会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投资者对现金流的预期可以衡量企业的融资风险水平。 李九妮[9] 认为, 企业的过度负债行为会受到代理冲突和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 进而提高其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朱波等[10] 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 研究债务融资对行业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作用, 发现公开债务融资与行业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呈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

但现实中, 随着对融资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不仅受到融资期限和融资结构的影响, 而且受到其他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Cecchini等[11] 认为, 由于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地对大量信息做出反应, 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Wilbanks等[12] 发现, 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特征会影响企业治理水平, 通过观察审计师对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延迟、是否为非标准意见和审计师是否更换可以推断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Joe等[13] 以韩国企业为研究样本, 发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而与公司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负相关。 当企业的股权过于分散时, 会使企业没有真正的实际控制人而影响其内部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其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罗兆希[14] 以乐视网为例, 研究了互联网企业的融资风险, 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是促使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 张修普[15] 研究发现, 融资风险的发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过度融资、债务融资利息率过高及结构不合理, 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经济环境与国家货币政策。

(二)融资风险预警研究

国内外学者均对于如何有效地对融资风险进行预警监控进行了深入研究。 刘长奎[16] 以108家ST企业和配对的108家非ST企业为研究样本,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融资风险预警模型, 为对融资风险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孔宁宁、魏韶巍[1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回归法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进行了预警研究。 赵吉红等[18] 基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 运用财务指标对具体参数和计算方式进行修正, 构建了制造行业的KMV模型, 从定量的角度预测了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Abdssaleh等[19] 通过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风险对企业外部融资决策的影响, 发现当企业异质性及宏观经济风险较高时, 企业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会提高。 企业应调整融资结构, 缩小外部融资规模来抵御融资风险。 李思呈等[20] 基于区间矩阵定位模型, 通过融资来源结构和融资期限结构对企业的融资结构错配风险进行可视化显示。

总体而言, 国内外对企业融资风险监控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 但总结起来还存在以下问题:①现有文献大多采用财务指标对融资风险进行预警, 而对于非财务指标对融资风险的影响关注不足。 ②基于对中国背景企业的研究, 在样本选择上大都采用ST和非ST的配对样本选择, 虽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遗漏变量所带来的研究误差, 但也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的缺点:其一, 采用样本配对的方式减少了融资风险研究的样本量, 对研究的普适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其二, 样本配对研究的结果只能说明ST与非ST配对样本之间的融资风险大小, 这是一种条件期望, 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监管部门更关心的是无条件期望, 即各个样本公司本身爆发融资风险的可能性。 ③传统的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容易受到遗漏变量的影响, 难以纳入大量指标, 因而会降低融资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④目前融资风险研究所运用的机器算法在预警过程中存在“黑箱”问题, 无法为企业改善财务状况、化解融资风险提供具体的依据。

(三)基于梯度提升算法模型的融資风险预警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模型属于一种集成学习算法, 可视作Adaboost算法的改进。 由于Adaboost算法中的损失函数难以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 梯度提升模型运用一种损失函数逼近法, 其原理是在模型梯度下降最快的方向以损失函数逼近法通过逐步迭代来使损失函数最快达到收敛。 相比其他预警模型, 梯度提升算法具有以下优势:①可以适用多维度指标的预警, 能够处理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②能够处理极端值、缺漏值和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③通过评定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水平来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预警过程中的“黑箱”问题。

鉴于此, 本研究将梯度提升算法模型引入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监控领域, 通过构建影响企业融资风险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 对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进行监控研究。 同时, 借助梯度提升算法提供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得分, 为企业制定融资风险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三、 模型构建

具体到融资风险预警监控而言, 全部上市公司可以被分为两类:发生融资风险的公司和未发生融资风险的公司。 鉴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的大量研究都采用公司被特别处理(ST)作为公司陷入融资风险的标志, 所以本文将企业是否被ST作为其发生融资风险的特征。 梯度提升算法模型将一系列弱分类器(Weak Classifiers)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Strong Classifiers)。 所有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都可以用来对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融资风险进行分类。 当单个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对融资风险分类的效果好于随机选择(错误率小于0.5), 则这个指标就可以被当成一个弱分类器。 经过一系列的前次迭代后, 许多弱分类器就会合成一个较强预测功能的强分类器。 在前次迭代形成的强分类器中, 按照弱分类器分类效果的高低赋予相应的权重。 而在进行后次迭代时, 降低前次迭代中判断正确样本的权重, 重点关注前次迭代中判断错误的样本, 实现将前次迭代的错误予以纠正。 经过若干次的迭代, 就形成最终具有最强分类功能的强分类器。 通过对样本进行融资风险预警, 得出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得分。 梯度提升算法模型的融资风险预警监控流程如图1所示。

梯度提升算法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第七步, 计算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水平(Relative Variable Importances, RVI):

式(7)中:L为损失函数, 模型训练的目的是使损失函数最小化; yi为结果变量, 即为训练样本是否被ST; xi是一个向量, 表示融资风险预警指标; αm为融资风险预警指标(自变量)的系数; βm为弱分类器的权重, 若增加某个弱分类器后, 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大幅提升, 则该分类器的β值较大。 每一轮训练中, 一个弱分类器被加到损失函数的残差之中, 经过若干次迭代, 若损失函数的残差不再明显减小, 则训练过程终止。 最终经过m轮训练得到的Fm(x)[式(8)]即为一个强分类器, 它是若干个弱分类器的线性组合。     (I)[式(9)]即为指标X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式(9)中:J-1为决策树中的节点个数;    T[V(i)=?]为在节点t采用指标Xδ将企业按照是否会发生融资风险进行分类所产生的分类误差。 对于每一个融资风险预警指标, 相对重要性水平的分数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RVI越大表示该指标对模型整体的预警效果的贡献越大; 若RVI等于0, 则表示该指标对模型的整体预警效果没有贡献。 以上全部训练过程都通过R语言来实现。

四、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主要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根据信息设备制造业的产品特性, 信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分为规划设计、设备部署、设备测试、设备运行和设备处理。 因此, 为使信息设备能够达到最终的产出要求, 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要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和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有效控制。 考虑到在目前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背景下, 市场环境因素也会对企业的融资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财务指标中, 选取了融资期限指标、融资结构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市场因素指标。 在非财务指标中, 选取了公司治理指标和审计师特征指标。 具体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及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

根据证监会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本文将二级行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定义为“信息设备制造业”, 选取2010 ~ 2018年A股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训练样本, 选取2019年A股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 以2009 ~ 2018年为样本数据来源期间。 本文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均来自CSMAR、巨浪数据库和样本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 将公司被ST作为其陷入融资风险的标志主要是基于融资风险的特性, 即融资风险的爆发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ST作为公司退市或者破产的前兆,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 而企业的净利润收益作为支付到期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 其出现负值将导致企业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进而发生融资风险。 因此, 本研究选择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被ST作为其陷入融资风险的主要标志。 2009 ~ 2018年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共有33家上市公司被ST处理, 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被多次ST处理, 因此被ST处理的企业共20家, 加上未被ST處理的上市公司和剔除财务和公司治理数据缺失的样本, 最终收集得到326家信息设备制造业样本企业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数据。

五、 实证研究

(一)预警结果分类

在对梯度提升算法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评价时, 其预警结果可能出现如表2所示的几种情况。

本文分别采用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伪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准确率(Accuracy)和ROC曲线作为融资风险预警模型的评价标准。 各标准的定义如下: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利用训练样本企业被ST前1 ~ 3年的数据对梯度提升算法模型进行训练, 并将2018、2017和2016年的数据代入模型中来预测2019年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风险。 为了验证指标的多样性提升了梯度提升算法模型融资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本文构建了三组模型。 模型(1)包含传统的融资风险预警指标, 分别为融资期限指标和融资结构指标;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添加了营运能力指标和市场因素指标; 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添加了公司治理指标和审计师特征指标。 为了提升对融资风险预警效果显示的直观性, 模型预警的准确度用AUC值来度量。 AUC是一种用来度量分类模型好坏的标准, 是ROC曲线下方的面积。 图2从右下到左上, 分别为模型(1) ~ 模型(3)的ROC曲线。

将模型(1) ~ 模型(3)的预警结果转化成AUC值, 如表3所示。

从图2和表3可以看出, 通过依次代入2018年、2017年、2016年的数据不断进行迭代训练, 梯度提升算法模型预警结果的AUC值不断提升。 而随着在传统的融资预警指标中加入营运能力、市场因素等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等非财务指标, ROC曲线不断向左上方移动, AUC的综合值进一步提升, 表明模型的预警精度逐渐提高。

本研究构建的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共包括25个财务指标和10个非财务指标。 利用梯度提升算法报告的预警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得分, 可以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加以排序, 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得分排序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所示的指标重要性得分可以看出, 审计师特征和市场因素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得分最低, 公司治理指标总得分高于市场因素和审计师特征, 融资期限、融资结构和营运能力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得分最高, 说明其在融资风险预警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 从融资风险预警指标的重要性得分排序结果看, 若企业需要降低融资风险发生的概率, 首先要控制融资期限, 并调整融资结构。 其次要提升企业营运能力和内部治理水平, 通过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进而达到化解企业融资风险的目标。

六、 融资风险预警案例分析

在验证了梯度提升算法对融资风险具有较好预警效果的基础上, 以2019年信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 对其融资风险进行预警。 利用梯度提升模型对2018年、2017年、201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融资风险预警检验, 在333家非ST信息设备制造业样本企业中, 预测有16家将会在2019年发生融资风险, 具体如表5所示。

受篇幅所限, 本文仅对同州电子(002052)、麦达数字(002137)、长电科技(600584)这三家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进行融资风险预警分析。

(一)同州电子(002052)

同州电子是我国专业从事数字通讯的首家上市公司, 其专注于提供领先的智慧家庭产品与服务。 2016 ~ 2018年同州电子的负债总额虽然呈现震荡下降的趋势, 但流动负债比重不断提升。 公司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表明企业的融资结构问题不断恶化。 在营运和市场因素方面, 企业营业成本的增长比例高于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总体出现亏损, 应收账款保持较大规模。 美国对我国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制裁也对公司产品出口造成严重的影响, 加之国内多家企业涉足“智慧家庭”市场, 使其公司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公司的董事结构也在此期间发生较大规模的变动。

通过以上对同州电子的分析可以得出, 企业的融资期限和融资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2019年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而欠佳的营运能力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加之董事结构的变动, 使得企业未来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到期债务, 进而导致融资风险的发生。

(二)麦达数字(002137)

麦达数字是以“智能营销+智能硬件”产投研相结合的信息设备集团化企业。 2016 ~ 2018年企业的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占据较大比重, 但其融资结构保持较为合理的状态。 麦达数字的营运能力与通州电子相似, 营业成本相比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应收账款虽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较大规模。 2018年企业的基本每股收益为负值。 麦达数字主要是以产业并购的形式来扩大自身的产业规模和提高产品多样性。 但在国内外信息设备制造业市场环境不乐观的大背景下, 过大的经营规模以及较大产品差异的经营模式, 必将使其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和面临严峻的经营考验。

通过上述对麦达数字的分析可以看出, 企业的流动负债规模过大使得企业面临短期的偿债压力, 而营业成本提高且应收账款保持较大规模反映出企业的营运能力存在一定问题。 企业每股收益为负也使得其处于不利的市场环境中, 进而在未来会加大其发生融资风险的概率。

(三)长电科技(600584)

长电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系统和封装服务的供应商, 主要从事电路的系统集成封装设计、晶圆中测、芯片成品生产业务, 是国内著名的三极管制造商。 相比同州电子和麦达数字, 长电科技在2016 ~ 2018年间的融资期限和融资结构问题更为严重, 不仅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例不断提升, 而且负债规模也远远超过所有者权益, 企业存在巨额的营业成本和应收账款, 表明其存在严重的营运和管理问题。 公司也在2017 ~ 2018年間多次出现股东权益变更和股东减持股份变动。 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步入短期调整, 中美贸易摩擦也对国内外客户的产品需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挑战。

通过以上对长电科技的分析可以看出, 企业在2019年扩大流动负债规模所导致的融资期限和结构的严重错配, 及应收账款的增多和营业利润的降低, 使得企业在未来面临巨大的融资风险。

从整体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 同州电子、麦达数字和长电科技都存在一定的融资期限和融资结构错配风险, 虽然错配风险的程度不同, 但三家企业都表现出营运能力不足的现象, 加之美国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贸易政策的影响, 使其未来会处于融资风险之中。

七、 对策建议

(一)合理规划融资期限

在进行债务融资时,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盈利能力制定合理的融资期限, 严控流动负债规模, 合理规划还款计划。 保持适当规模的现金持有量, 在不影响投资机会成本的情况下, 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可以采用诸如租赁和售后回租等方式降低固定资产对资金的长期占用, 增强资金的流动性。

(二)加强融资结构管理

制定中长期融资规划, 确定合理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比例。 通过增加企业的现金储备量和减少占用商业信用来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弹性。 要提高融资渠道的多样性,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股权和私募融资等传统方式进行融资, 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投资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众筹等创新融资渠道进行融资。

(三)增强企业营运能力

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企业财务稳健性水平。 统筹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贯彻落实“现金为本”的资金管理模式, 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利用财务云对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的资源共享, 使企业快速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制定良好的信用政策、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维持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和制定有效的收款政策, 降低坏账的发生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并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加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认知性的反馈, 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Cai K., Fairchild R., Guney Y..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of Chinese companies[ 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8(3):268 ~ 297.

[ 2 ]   Custodio C., Ferreira M. A., Laureano L.. Why are US firms using more short-term debt?[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182 ~ 212.

[ 3 ]   钟凯,程小可,张伟华.货币政策适度水平与企业“短贷长投”之谜[ J].管理世界,2016(3):87 ~ 98+114+188.

[ 4 ]   胡启明,马如飞,王国顺.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关系——基于流动性风险视角的实证研究[ J].系统工程,2015(4):24 ~ 31.

[ 5 ]   钟凯,刘金钊,王化成.家族控制权会加剧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吗?——来自中国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2):3 ~ 20.

[ 6 ]   王贞洁,王竹泉.经济危机、信用风险传染与营运资金融资结构——基于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122 ~ 134.

[ 7 ]   Sun J., Li H., Huang Q. H., He K. Y..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orporate failure: A review from the state-of-the-art definitions, modeling, sampling, and featuring approaches[ 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4(57):41 ~ 56.

[ 8 ]   Ramana Nanda, Matthew Rhodes-Kropf. Financing risk and innovation[ J].Management Science,2016:N/A.

[ 9 ]   李九妮.企业负债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2):30+47.

[10]   朱波,马永谈,陈德然.债务融资方式对行业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J].财经科学,2018(1):15 ~ 27.

[11]   Cecchini M., Aytug H., Koehler G. J., Pathak P.. Detecting management fraud in public companies[ J].Management Science,2010(7):1146 ~ 1160.

[12]   Wilbanks R. M., Hermanson D. R., Sharma V. D.. Audit committee oversight of fraud risk: The role of social ties, professional ties, and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J].Accounting Horizons,2017(3):21 ~ 38.

[13]   Joe D. Y., Oh F. D.. Spillover effects within business groups: The case of Korean chaebols[ J].Management Science,2018(3):1396 ~ 1412.

[14]   罗兆希.企业融资风险分析——以乐视为例[ J].商业经济,2018(12):92 ~ 95.

[15]   張修普.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应用研究[ J].中国商论,2019(1):42 ~ 43.

[16]   刘长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的实证研究[ J].经济纵横,2007(24):46 ~ 47.

[17]   孔宁宁,魏韶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的财务预警模型比较——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经济问题,2010(6):112 ~ 116.

[18]   赵吉红,谢守红.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基于KMV模型[ J].财会月刊,2011(30):57 ~ 59.

[19]   Abdssaleh A. M., Worthington A. C..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ings financ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3(14):10 ~ 5539.

[20]   李思呈,张友棠,李娜.基于货币政策景气指数的行业融资风险预警定位研究[ J].管理现代化,2016(1):1 ~ 3.

作者:张友棠 曹耀威

上一篇:环境变化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能源企业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