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15

[摘要]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创新教学理论的要求,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寻找适合、有效的措施,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學,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力学素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职土木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职土木工程论文 篇1:

“学案导学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法,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学生由“观众”变成“演员”;突出教师的导学行为,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从而破解“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现状。

关键词:学案 学案导学 力学教学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帮助的导学作用;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接收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主、积极、创造的自学作用。针对目前中职建筑专业力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现状,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是破解两难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学案导学法的界定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供学生学习时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导学功能。

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种引导型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的特点:一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或精解,即学生已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不教,学不会的或易错的要教,并突出学法指导,能力培育。二是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学习因素决定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行为。

二、学案导学法的实施

1.学案设计

(1)学习目标。一方面学习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可理解为学会、会学、乐学目标,三维目标中的每个维度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如知识目标可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技能目标可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个层次;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分为经历(体验)、反映(认同)、领悟(内化)三个层次。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指明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去学。如《力矩》的学习目标为: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力矩和均布线荷载的概念;会解释力矩的两个性质;能熟练计算集中荷载和均布线荷载的力矩;领会计算力矩的解题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法指导。学案设计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因此,学法指导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和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且必须与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如《梁内力图的规律》的学法指导如下:认真阅读教材,并把梁内力图的五条规律中的关键词用红笔圈出来;仔细分析简支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与梁内力图的五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形成“看内力图、说规律”的记忆方法,领悟“从特例中发现一般规律、运用一般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把梁内力图的规律提炼成“口诀”,激发兴趣、便于记忆、提高效率。

(3)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用问题形式呈现,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如《力矩》的学习过程由新知导学、新知应用、问题探究组成。新知导学可设计成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如为了让学生说出均布线荷载的概念,以教室中钢筋混凝土大梁为例设计新知导学问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均布线荷载与其合力的关系,并为计算均布线荷载的力矩作铺垫。新知应用是集中荷载与均布线荷载力矩的计算,由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两部分构成;问题探究相对要求较高,是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的有效探究。如计算集中荷载力矩的解题思路怎样?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把计算均布线荷载的力矩转化为计算集中荷载的力矩?

(4)学习整理和学后反思。学习整理主要包括重难点整理、易错(易混、易漏)点整理、知识体系整理、课堂生成整理等。学后反思主要指学习收获、存在困惑和对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等内容,也是教师了解学习情况的主要来源。

2.课前预习

以学案为导航,课前预习教材并独立完成学案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在预习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出现的想法、不会的内容等全部记录下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解决。可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课内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时,把学案发给学生,根据学案向学生简单介绍学习内容,并作适当的学法指导,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学案开展自学,并尽力独立完成学案,教师巡回督查,作个别辅导。第二阶段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课代表收齐学案上交给教师,教师及时批改后在上课前发还给学生,在批改时特别关注易错(易混、易漏)点、问题探究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预习状况,及时调整备课,为开展有效教学做准备。

3.讨论展示

将班级内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设组长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互帮互学。教师应到学生中巡视,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并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对于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其他小组帮助或教师引导解决。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案开展讨论,不可离题而漫无边际、放任自流。在讨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4.点拨精讲

点拨是指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讨论,适时点拨;也可在小组上台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时教师补充点拨。点拨时教师要适时疏导学生的思维通道,尽力使学生收获到一点就通的成功喜悦;另外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去点拨,切忌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解决疑点。如老师可对“梁的最大挠度一定发生在集中力作用处吗?”这个问题进行点拨:请同学们把塑料尺一端用手压在桌边上,另一端悬空,形成悬臂板,在塑料尺不同地方作用向下的力,观察其最大挠度发生位置与集中力作用位置关系。

精讲应针对难度较大的普遍性问题,针对其难点,抓住要害,厘清思路,迅速精讲。精讲要以问题为抓手,从个别问题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培养构建知识网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应对梁正应力强度条件的三类问题求解进行精讲,把它们的解题思路与步骤统一归纳为“计算最大弯矩→确定抗弯截面系数→利用强度条件求解”三步解题法。

5.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包括完成训练题,并进行学习整理与反思。一是完成训练题。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完成,巩固学习内容,检测学习效果,进一步让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漏洞。设计训练题时,要注意层次性和应用性。二是进行学习整理与反思。让学生整理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方法,完成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并总结易错、易混、易漏的薄弱点;反思学习收获和困惑,捕捉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点,形成良好的学后反思习惯。

三、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1.优化时间安排,创建高效课堂

针对土木工程力学两节课连上以及中职学生对这门学科厌学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在实施学案导学过程中,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第一节: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为新课导入与学案导学两个环节,对应时间约为5分钟、40分钟。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新课导入时既要开门见山引入新课,更要进行预习指导,尤其要突出学法指导。学案导学分为学生个体独学、学生之间互学和师生之间的导学三个方面,独学时间25~30分钟、互学与导学时间10~15分钟。学生围绕学案和教材开展独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互学,主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导学,主要让教师了解学情。

第二节:以学定教的教学流程为交流展示、点拨精讲和巩固拓展三个环节,对应时间约为20分钟、20分钟、5分钟。教师在课间休息时,根据学情,实施二次备课,为第二节开展以学定教做准备。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上台板演、问题讲解、辩论等活动;点拨精讲要求教师点拨难点、精讲重点。

2.创新评价体系,促进个性发展

创新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适时的鼓励,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效地促进学习和个性发展。一是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开展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代替教师评价的改革,体现学生为本。二是实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在学案导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更要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因此开展以学生个体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相结合代替学生个体评价的改革,体现合作为本。三是实行评价内容的多维性。开展以课前预习、发言提问、课堂纪律、作业质量、纠错情况和考试成绩等代替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内容的改革,体现素质为本。

3.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习动力

教学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通常有悬念情境、问题情境、求异情境和情感情境等。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具有可操作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时间,尽量地展示自己;要活用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例如在固定端支座反力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起立,分两次慢慢地提起所坐的凳子,用心体验手的用力情况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凳子的受力图。第一次用手指钩住凳背后慢慢地提起凳子,第二次用手指紧握住凳背且在不能使凳子发生转动情况下慢慢地提起凳子。在两次提凳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定理,而且明白固定端支座反力中存在一个阻止转动的力偶矩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2]俞建文.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晓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作者:王仁田

中职土木工程论文 篇2:

学案导学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创新教学理论的要求,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寻找适合、有效的措施,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學,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力学素养。根据校情和学情,介绍了学案导学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力学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对如何进行学案设计提出了实质性的意见和操作步骤,并就学案导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

[关    键   词]  学案导学法;学案设计;力学教学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和创新教学理论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按照培养学生的基本力学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因此,我们需要对可操作性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学情和力学课程标准,教师如何让中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力学素养,学案导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对力学课程学案设计的思考

(一)学案设计要结合学情

我校中职学生入学成绩低,学科知识体系不完整,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自信心不够。基于校情、学情,要求中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已有经验和自学能力等出发,以学定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人人能及的导学载体,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持续地学习。

例如,设计静力学公理“平行四边形法则”学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画法和三角函数概念等数学课程方面掌握不足的情况,在本节课学案中增加平行线画法和三角函数概念等内容,提供力学课程与数学课程贯通,做到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力学课程学案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独立调查,认真研读教材、整合教材,认真分析力学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学案要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优化课程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教学内容综合化、模块化。学案的设计时长按一个课时设计一个学案,同时要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学生完整、深刻地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建构力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力学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学案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可以设计“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和理一理”导学环节,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案设计要应用信息技术

学生基础薄弱,而力学课程抽象、理论性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借助微课等多媒体的在线教与学成为一种新的课改模式,为学生学习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注入新的活力。在学案设计中,可以将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动画,反映工程实际和最新工程成果等生成二维码后嵌入学案中。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扫码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专注程度,更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征。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法则”一课中,探究合力大还是分力大,学案中嵌入“力的平行四边形模型小实验”微视频,让学生扫码观看微视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这样就容易得出正确结论进而解决问题。

(四)学案设计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引入力学小实验

学案设计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按照“新奇、本质、精练、应用广、可接受”的原则选择导学案例,让学生在有序的分析中培养力学素养。设计时,从生活实际出发,适当引入力学小实验,达到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力学小实验模拟构造、模拟力学现象单一,贴近生活实际,可以缩短认识的过程,能避开一些“力学理论基础”的限制,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小模块。

源于生活的小实验,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力学小实验引入学案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多地提高力学素养成为可能。

例如,在“直杆的受力变形”一课中,利用“海绵杆”实验元件动手做小实验,让学生探索“杆件基本受力变形形式——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和“柱的受力变形形式”。

(五)学案设计要注重层次引导和兴趣激发

1.设计学案,问题要有层次性,依据学生对力学问题的逐步认识与展开,学案设计既要做到循序渐进,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各知识层面,突破知识难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和质疑,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案设计时,注意问题设疑的多层次,使学生由“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由浅入深掌握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力学素养。例如,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学案设计中,“杆件的受力分析“对大部分职专学生来说存在学习难度,设计例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性,从易到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设计学案,应考虑“点”与“面”相结合。让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让中等生受到激励,积极参与;让优秀生感到挑战,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思想、期望心理和自信不能被束缚,形成自主、探索、合作的习惯。在导学案中,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课内练习和课后作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要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弹性,从而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对学案导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思考

(一)课前预习,分段进行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学案为导航,在不同阶段课前自学教材、自主完成导学提纲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

中职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佳,不善于自学。学案导学时,可以按“课内导”“课外学”两个阶段进行。“课内导”指的是教师讲授新课前,把设计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向学生简单介绍学习内容、目标和学法指导,学生结合学案开展预习活动。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督查与个别辅导,学生要记录疑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交流做准备,也可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自觉开展助教活动,不能只学而不导。“课外学”阶段指的是学生在课外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提纲,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的导学提纲要及时全面批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对学情、学案设计进行反思,提高学案导学的效果。

(二)合作讨论,分享成果

中职生存在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纪律性不强和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运用传统课堂模式面临很多困难。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团队协作、合作共赢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合理的学习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组织学生围绕学案有序开展交流与探讨,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应到学习小组中巡视,及时捕捉教学问题,对问题与疑点积极引导,适时点拨,对学困生积极鼓励,并适度助学,对各组的展示及时作出补充或评价。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纪律和制定相应奖惩制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動中,确保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高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分,在班级形成比学争优的学习气氛。

例如,在静力学公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利用导学案先通过扫二维码观看视频“悬挂法找重心”和动画“公理比较”,然后各小组成员动手合作完成相应的小实验;小组活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长负责制,通过“看”“做”“画”“议”和“理”有序开展交流与探讨,小组代表针对“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反作用公理”分享结果,并整理交流的结果,教师对每个小组成员给出激励与评价。

(三)点拨精讲,巩固拓展

围绕学案,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中,教师适时点拨关键处和疑难处,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点拨要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结构的简化”教学中,在实际工程中,大型钢梁或一些钢架桥以及立交桥伸缩缝处,常把一端采用可动铰支座,那么如何理解与突破“梁的最大挠度发生在何处”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设计的小实验进行点拨:把直尺一端压在桌面边上,另一端悬空,形成悬臂板,在直尺不同地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观察其最大挠度发生位置与集中力作用位置关系。

学生要及时在课内练习和课后训练中构建知识网络,总结教学重点和易错、易漏、易混的疑难点,进行学习整理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检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

(四)创新评价,促进发展

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多维性。评价方式要注重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学生为本评价的原则。评价内容要注重多维度,从考试成绩到课前课内预习、实验考核和考试成绩,通过多方评价使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劳有所得。

例如,针对力学设计的每一个小实验,要按标准明确、量规可评估的原则,制定评价标准、操作要求和量规界定,完善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在导学学案的指导下,根据标准完成每一步的实验操作,加深对实验的把握和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要引入实验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课堂上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记录,形成学生重要的平时成绩。

三、结语

学案导学方法在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土木工程力学教学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和自我生成,在正确定位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和务实的态度对待土木工程力学课程的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不仅要用大脑去思考,还要用实践课程定位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仁田.“学案导学法”在中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3(9):119-121.

[2]沈红玉.中职学校《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248-249.

[3]王安稳.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53-54.

[4]黄志明,郑书艳.借助“学案导学”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5):80.

◎编辑 司 楠

作者:俞明运

中职土木工程论文 篇3: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土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土木工程学科的枯燥性,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教师往往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进行,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逻辑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升中职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多媒体教学;学习主动性;思维局限性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增添课堂的活跃性,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开发学生思维和激发中职土木工程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将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比如,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方面,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形象化的图文来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图文,生动的展现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如,探讨桥的构造可以这样导入:世界上有许多特别著名的大桥,如悉尼大桥、旧金山金门大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这些桥的图片或者视频介绍来拉开上课帷幕,让学生通过展示进行初步思考:“为什么这些桥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桥?设计师又是怎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来保证桥的美观,又是怎么突破各个地理环境的因素限制的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渐渐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产生兴趣。一点一点地深入,一点一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进去,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循循渐进让这门课程在学生的头脑里加深记忆。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到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完成并且提交,电脑会自动批改并作出解析,这样学生理解知识、接收知识的途径也增加了。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对今天的学习进行一个反馈,这樣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正。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视频发到学习平台,让不懂的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课上的学习加上课后网络平台的巩固,有利于这门学科高质量的完成。

二、生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的重要因素。人们常常会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其实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进也算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多媒体教学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是让一些枯燥的概念、定理、公式活起来。其实大多数会选择土木工程的学生多半都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所以,兴趣的底子是有了但是这个底子该如何把它一层一层垫高并且铺得漂亮呢?这就得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大学读得是学前教育专业,她本身就对唱歌、跳舞特别感兴趣,所以她选择了这个专业。她最爱的是音乐课,但是第一节音乐课却让她大跌眼镜,很失望,包括她班里许多学生都是,感觉自己最喜欢的课变得不喜欢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原因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没能因材施教,所教的都超出了班上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对老师和这门课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兴趣很重要,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多放一些课程有关的学习视频,将视频与书本相结合,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来实施教学方案,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得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在选择素材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从而将多媒体与教学完美结合。

三、培养自我思考,突破思维局限性

教师在讲完一门课程时可以将巩固学习部分让给学生自我发挥,自我展示。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的观点得到认可。这样十分有利于自我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突破思维局限性,提升自我。比如,上文中提到过的修建桥的例子,老师可以在讲完课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一座桥,并且初步计算成本、面积以及所要考虑的地理人文因素。并且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来展现小组的成果,然后各小组进行点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大数据时代,网上资源十分丰富,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让自己的思维也不断跟紧时代的脚步。所以要紧追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这样自己的思维才不会,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创新自我。

总之,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应该得到改变。多媒体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将土木工程教学与多媒体充分连接起来,将枯燥无味的土木工程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深化课堂记忆。加强兴趣培养,着重思维思考,敢于创新,勇于不断发展。新的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正是我们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时期。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多媒体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打破局限。

参考文献:

任丽娟.关于“隐形课程”的几点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8.

作者:沈芳

上一篇:电力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基层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