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论文

2022-04-15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比同年龄段普通高中的同学更早地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以适应走出校园后的工作和生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职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职语文论文 篇1: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及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摘 要] 中职语文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育地位;有效教学;途径

一、中职语文的教育地位

中职语文在中职课程中称为文化基础课,因此兼有打文化基础和促职业能力提升的双重重任。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性功能,使语文课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立足课本,放眼社会,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而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目的虽明确,却因操作不当或操作困难,使教育行为偏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狭隘,做法简单

体现在教师方面,一种是过分强调语文的知识性而忽视其“文可以载道”的特点。体现在教学上,是只重教授“鱼”,而不重教授“渔”;另一种是紧抓语文的人文性进行不必要的架空分析,而忽视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忽略了我们中职学校这个具体环境,忽略了我们中职学生这个具体对象。体现在学生方面,一种是受基础教育影响,只学书本知识,不注重能力的养成;另一种是多少年的语文就那样,新的专业更具吸引力。

(二)学生基础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学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当,字、词、句、段积累少,书写错字多,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缺少应有的培养。因而直接制约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模式僵化,教学低效

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管文体如何,内容如何,教师板着面孔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字、词、篇章,总结主题,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至于情感、能力目标可有可无。组织的自主探究交流,往往有探究的程序、形式,但是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学生对问题没有质疑,缺乏深度思考,探究有形无实。那么,针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我们可采取哪些对策呢?

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1.突出实用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读、写、听、说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是很实用的。特别是与人文明、礼貌、有序的交流与交谈,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2.贴近日常生活,提升学习兴趣

贴近日常生活,把语文学习生活化,是最能提升学习兴趣的。教学中,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谈及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会提高兴趣,增加热情。布置作业,也尽可能联系生活,让他们觉得生活中确实需要。另外,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重视课外阅读,发展自主学习

广泛阅读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指导中职生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班级自建“图书角”,教师指导阅读,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交流会,不仅会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思维,还会发展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修养,形成良性循环。

(二)开放教学方式

为了使课后与课堂结合起来,使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突破老师单一讲解,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未知的精彩,使语文教学方式开放化、灵活化,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1.实践活动式教学

就是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性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去感受,去学习。在教学中多安排语文实践课,如访谈、演讲、朗诵、制作读书卡、课本剧表演等。

2.合作探究式教学

师生合作探究,即教师利用教材做载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或怀疑精神、求证精神,进行“礼贤下士”的谈话,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以期撞击出新的思想火花;生生合作探究,就是把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组内进行一个话题的探究。包括课堂讨论,课后小组主题活动。总之,就是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三)革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指挥棒,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受其影响。对中职语文的检验,其评价标准应根据中职实际情况,不仅体现在期中期末,还必须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心理引导,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深意、意境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陶冶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言谈举止,处事做人的评价,应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可针对具体的内容或活动做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评价,长期坚持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随着社会对职业人才要求的提高,中职语文教育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宇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3]陳伟.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2.

作者:刘瑾红

中职语文论文 篇2:

中职语文教学反思:建筑类中职语文教学困境与路径探索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意味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比同年龄段普通高中的同学更早地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以适应走出校园后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大量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在走出校园之后面临种种困境:包括专业技能不过关、社会适应能力弱、心理承受力不强……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中职生对自身认识和社会定位不足的问题。如何使中职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其他学科和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当然也难辞其咎,语文自古就担当着人文关怀的使命,即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真善美发展,让学生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

一、建筑类中职语文教学困境

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科目,中职语文学科应更好地发挥自身实际价值,它的基础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人文关怀外还应服务于专业发展、服务于学生未来就业需要、辅助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中职语文学科面临种种困境,以建筑类中等院校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专业发展为主的教学环境

建筑类中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中等建筑技能人才,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想要获得一份相对较好的职业,势必需要优良的专业技能。学校在专业课、技能大赛、执业证书方面的投入也很大,而语文作为基础文化课所受到的关注度低,中职院校在语文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少,语文学科几乎被视作专业课的附属课程,在学校也是属于从属地位,这种现状是导致中职语文教学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

(二)学生语文素养基础差

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考落榜的学生,相对普高,这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文化课成绩差,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语文基础功底就不好,对语文也不感兴趣。上中专后语文基础跟不上,又受就业功利目的的大环境影响,更是轻视或者抵触语文,甚至部分学生直接忽略语文课,视其为多余。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调

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固定,很多教师依旧延续汉代太学经学老师的讲经方式,局限于传统的讲述上,教师遵循一言堂的宗旨,学生毫无参与可言。课后便是作业训练,以期通过一定的知识点训练达到知识的稳固传授。再或者就是枯燥地要求学生读、背,这种苦读让学生越读越苦、越读越厌恶语文,这些陈腐乏味的语文教学不只无益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也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敌视甚至仇恨。

(四)教材内容不合理

中职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课文很多都远离学生生活,有的完全模仿普高教材,趣味性、实用性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现在市面上的中职语文教材,有的虽然已经多次修订,但是依旧无法达到各地区、各专业的差别要求,很多内容不适合中职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二、建筑类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路径探索

针对这些现实困境,中职院校语文课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到自身的生存发展路径:

(一)建筑类中职院校应扭转以往只重视专业课建设的片面思路,加大语文学科投入,重视中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应根据专业需要组织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者到企业实习,构建语文教学实践性模式,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学校要重视语文教研活动,鼓励语文教师多做科研、多抓教学,倡导语文教师整合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为语文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提供辅助手段。在校内应加大语文学科重要性的宣传,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学生征文、演讲、古诗文比赛,倡导师生对话、专业结合、师师交流的语文学科发展路径。在语文学科评估环节,学校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并严格选修课管理制度。

(二)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变单一讲授、苦练苦读式为提问引发、对话、合作式教学

发掘语文课本和学校专业特色的契合点,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应用文部分可以模拟实践教学。教师借助建筑类设备的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建筑施工讲解以及日常的听说交流。对于和建筑类相关的应用文体,比如合同文书、调查报告、项目报告书等,教师应提高关注,在讲解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情境教学,并引用建筑行业类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独自尝试此类应用文体写作。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前瞻性的辅助作用的应用文体,比如在讲授招聘启事、求职信、聘书、用人合同等一系列与求职有关的实用文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场生动活泼的人才招聘会,让学生在实践运作中学会相关文体的操作规范。招聘会所需的各种元素或场景如招聘会场、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等都与现实社会中所看到的相同,只是过程是模拟的。

(三)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灵性、有智慧、有创造力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要求对学生分组,教师指定每组负责的内容,上课时整个课堂由学生主导,每个组上台讲解自己的部分,并由学生打分。最后教师讲解个别知识点并作总结。对于某些有影像资料的课文,比如古今名著,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影像进行教学,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以影视欣赏的方式上课,根据电影中的人物外形、语言、动作、神态和设备逐层分析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及深层文化意蕴。对于戏剧单元,教师可以虚拟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角色’的认知、模仿、承担和变通等过程中得到了能力锻炼,培养了职业素质、品质和气质。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影视艺术较文字形象直白浅显,符合中职生自身不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容易理解,相比课本更易激发中职生的审美感受力和想象力。故而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资源,将微信、微博平台作为教学辅助用具。将影视文化引入语文教学课堂,运用影视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多渠道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可以开发与专业相结合、与学校发展模式相契合的校内语文学习软件,这些专业性强有明显针对性的软件符合学生专业发展也满足学生多方位学习语文的需求。

(四)编订合理教材

教师应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编制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

中职院校类别繁多,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语文教材应根据学校专业技能优势,有的放矢编写校本教材。教师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选择合理的内容。如针对建筑装饰专业,可以开设色彩搭配技巧、建筑物形式之美、艺术品文化意义、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古今民俗文化风景名胜欣赏、装饰画的历史及变革等课程;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可以开设计划总结汇总表、施工记录表、建筑工程招投标书、合同等;针对航空专业,可以开设言语交际、接待、文化礼仪等课程。开设这样的课程主要在于实用。对于班级学生,最好实行分流教学,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课程设置和专业内容主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则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授课,主要开展应试教育。

最好将语文和专业结合分章节系统阐述。各专业应区别考试,通过试题将语文和专业结合起来,使中职语文教学能根据其专业特点开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语文作为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其自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剥开语言文字的外壳,才能把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内核。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谈到的,教学过程,积累知识的传播过程,是通过说出来的语言或者写下来的语言实现的。因此,学校、教师、学生都要重视语文学习。中职院校要正视当今语文教学困境,并找出走出困境的有力措施,变革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多渠道发展语文教学,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发挥到极致,为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倪君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200241)

作者:倪君

中职语文论文 篇3: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摘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对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也更为丰富。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正在深入展开,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来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中职语文学科呈现出明显的人文性、职业性特征,组织教学时应该对人文精神培养予以关注,确保语文学科素养能够获得明显提高。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内容。怎样才能使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切实达成,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要以此为出发点,确保智慧语文课堂能够切实构建起来。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在展开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对课堂进行优化,使教学质量能够有明显提升。众所周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呈现出多变特征,而且没有具体形态,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是存在的,能够对学习产生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核心素养并不存在具体形态,在教学中应该确保其能够落实到每个细节当中,确保教师、学生间能够展开有效的沟通,情感互动能够切实达成。但是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核心素养培养并不是十分理想,首先是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生本教学理念未能树立起来,这就使核心素养的渗透效果不够理想,智慧课堂、高效课堂的打造难以达到预期。其次是在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并不会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是较高的,然而采用的方法较为传统,而且没有将教学内容、核心素养真正整合起来,如此就会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品味语言,促进语言建构

所谓品味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在具体语境当中对文本含义、情感等展开深入辨析,以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字能够起到较强的表达作用,而且蕴含的感性信息较为丰富。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深入的品悟,如此可以对深层含义有真切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传统,积淀学生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因而在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组织中职语文教学时,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大力宣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可知,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此相关的经典名句非常多,并对国人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说,中职学校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经典诵读、传记阅读、演讲比赛等均应该做到位,如此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大幅提升。教学中应该依据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的民族元素充分挖掘出来。

(三)重视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在展开中职语文教学时,语言素养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要通过可行途径使学生能够对语言加以有效应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语文阅读更为深入,而在对语言加以运用时,则要将听、说、读、写全部纳入其中。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展开广泛阅读,确保语言知识的建构能够顺利完成。在对阅读材料进行推荐时,优秀文学作品、优秀期刊应该作为首选,而且在体裁、内容等方面并不需要加以限制。

(四)质疑发问,发展学生思维

语文学科呈现出明显的感性色彩,同时也兼具理性色彩,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对感性领悟较为重视,但是并未关注理性分析,而这就使学生的理解较为浅显。组织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对语言进行赏析,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切实的了解,确保思维能力有大幅提高。教师要将质疑发问加以充分利用,进而使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

(五)强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创新实践意识

对于中职语文教师来说,要从哲学、时代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秉持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此可以使教学顺利展开。社会前行的脚步逐渐加快,团队合作的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这是保证创新创业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所在。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出贴近学生内在需要的探究情境,并将合作探究切实做到位,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如此方可保证其真正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开放意识指导下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走进自我发展与创新实践园地的金钥匙。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个性特点,组织划分小组,并安排相应难度的课题及完成时间,其他一切工作都交给学生去完成,包括小组内的职责分工、任务安排、疑难问题的解决。在竞争机制下,学生自我定位的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尤其是完成工作的顽强意志和另辟蹊径的勇气会被充分激发出来,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开展创造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言赏析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质疑发问,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读写结合落实文化传承,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仲胜.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76-377.

[2] 祁仲惠.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養探赜[J].成才之路,2020(4):68-69.

[3] 刘永臻.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摭探[J].成才之路,2020(8):68-69.

[4] 陈鹤.试述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20(5):269.

[5] 革奴.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课外语文(下),2020(12):97-98.

[6] 张振富.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析[J].文渊(中学版),2020(5):25.

作者:麦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