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就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到中职学校,就开始专业化的学习。专业化的学习是为了以后专业发展进而为职业选择打好基础。中职生的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在对所选专业的认知基础上,喜欢和认可本专业,愿意用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行为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专业承诺是指中职学生对所学专业卷入程度,表现出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毕业愿意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中职生的就业焦虑是指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中职生由于对自我认识的不充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担心无法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和行为变化。中职生对专业的认同水平、承认水平,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理论、技能学习的投入程度,继而影响就业技能、素养的掌握,在未来面临就业情境的专业信心也会受到影响。而目前关于就业焦虑的研究极少有从专业认同、专业承诺方面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专业认同、专业承诺、就业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中职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承诺水平,为降低就业焦虑寻找新途径。本研究选取厦门市856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软件使用SPSS23.0及AMOS23.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第一,修订后的《中职生专业承诺问卷》结构合理,包含了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3个维度,共13个项目,信效度良好。第二,中职生专业认同整体均值为3.82,检出率为94.16%,中职生专业认同水平良好,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承诺量表总均分为3.85,检出率为97.08%。中职生专业承诺水平良好,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焦虑平均分为2.48,检出率为48.72%,中职生就业焦虑程度总体情况较好。第三,中职生专业认同性别不同、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不同、家庭总月收入之间不存显著差异。是否班干部、年级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身边是否有与专业相关从事人员、班级成绩位置、选择专业的原因不同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有担任班干部的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中职生,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医药类显著高于财商类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显著高于家长选择、他人建议、调剂专业,成绩位列班级前列的显著高于中等及后列的、身边有与专业相关的从事人员的显著高于没有的。第四,中职生专业承诺水平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月总收入不存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专业类别、身边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人员、班级成绩位置、选择专业的原因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三三年级,专业是自己选择的的显著高于家长选择、他人建议、调剂专业,身边有与专业相关的从事人员的显著高于没有的,医药护理类显著高于其他类和财经商贸类。第五,中职生就业焦虑整体上在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别、班级成绩位置不存在显著差异。身边是否有人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人员、选择专业的原因、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月总收入则存在显著差异。有担任班干部的显著低于没有担任的班干部的中职生,专业是家长选择、他人建议、调剂专业显著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身边有与专业相关的从事人员的显著低于于没有的,家庭总月收入5000元以下焦虑水平得分高于每月家庭总收入10000-20000元及20000元以上。第六,中职生专业认同与专业承诺存在显著正相关,就业焦虑与专业认同、专业承诺显著负相关。专业认同不仅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专业承诺,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就业焦虑。专业承诺同样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第七,中职生专业承诺没有在专业认同和就业焦虑的影响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也为其他学者对就业焦虑与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就业焦虑

学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职生的概念界定

1.2 专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1.3 专业承诺的研究综述

1.4 就业焦虑的研究综述

1.5 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已有研究不足

2.2 研究目的

2.3 总体设计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意义

2.6 创新之处

第三章 中职生专业承诺问卷的修订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设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中职生专业认同与专业承诺、就业焦虑特点以及三者的关系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第五章 总讨论

5.1 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与就业焦虑总体情况分析

5.2 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与就业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 中职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上一篇:ppp模式论文提纲下一篇:英语教学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