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要突出地方性

2022-09-12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 是提升新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层次, 促进和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新建地方院校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建地方院校能否在建校初期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研究探索出学科建设的新路子, 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

1 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现状

一般说来, 新建地方院校是属于教学型院校, 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 缺少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学科队伍形不成合理的梯队, 缺少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队伍, 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思想观念上, 重专业轻学科、重教学轻科研, 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投入上, 虽然新建地方院校在征地建房、扩大规模的同时, 对基础教育设施诸如图书设备、实验仪器等加大投资, 但是多数仅为满足本科扩招的教学需要, 真正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1]

2 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少新建地方院校在升本后仍把工作重心定位在狭义的“教学”上, 忽视学科建设, 学校长期徘徊在低层次的办学水平上, 没有体现高校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新建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对学科建设不够重视, 学科建设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

2.1 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

对于新建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 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学科建设是重点大学应该做的工作, 也只有重点大学才能做得到、做得好, 一般本科院校只把专业建设工作搞好即可;二是认为新建地方院校不宜过早提出学科建设问题, 应该在专业建设具备一定规模后再抓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是相辅相承的,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 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如同土地与植物的关系, 学科是专业生长的土壤。因此, 学科建设水平, 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专业的生长点和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

2.2 学科建设缺乏地方特色

一些地方院校不顾学校的具体情况, 不加分析地照搬人家学科方向步人后尘的做法, 不考虑地方对学科的需求, 造成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小而全”, 学科结构基本雷同, 同向变动率大, 互补性差等弊端[2]。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多以基础学科为主干, 往往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并在这些学科专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 放弃了对自身特色的积累, 忽视应用性研究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且重点建设的学科多是本校的自我认定的优势学科, 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不够广泛, 地方特色不强。地方院校要发挥自己所长, 只能靠特色取胜。

3 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要突出地方性

学科建设关系到学校改革与发展全局, 是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高校只有围绕地方经济, 找准自己的位置, 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建设目标, 突出自己的特色, 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 才能使学科上台阶、上水平。

3.1 合理确定学科建设目标

新建地方院校多数是省城以外地方城市的高校, 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重任, “地方性、多科性、应用性、教学型”是大部分新建地方院校的基本办学定位。因此, 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规划中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合理的学科布局结构, 要充分考虑到所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多学科发展中优先规划好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学科,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强化学科建设的教育职能;要加强应用性强的学科建设, 重视抓好与新建地方院校办学特点相适应的学科的规划建设。

莆田学院成立以后, 确立了“以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建成一所拥有理、工、文、管、医、教等多学科门类, 开放多元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大学”作为学院的定位, 坚持“提高综合办学实力,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湄洲湾港口城市提供智力支持、科技贡献和人才保证”的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莆田市经济发展需求, 确定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学等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在强调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 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鼓励和要求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人教学, 通过精品课程支撑重点专业, 通过重点专业的汇聚和提高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3.2 注重突出特色学科

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 没有特色的学科就没有优势可言。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应通过与当地具有雄厚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深厚学科建设基础高校的联系, 全面了解、掌握这些高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学科设置与规划时, 新建地方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学科基础, 调整、改造原有学科, 使其优势更强、特色更明显, 并寻找、选择新的学科生长点。同时, 拓展一部分社会需求量大、投入相对较少、见效快的学科。比如, 对与他们相同或相近的学科, 要在研究方向上有所区别, 对他们没有但我们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类、技术类学科, 要大力扶持, 重点建设。这样, 在学科建设上才能闯出一条新路, 办出自己的特色。[3]

无论哪所学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都会出现自己的优势学科。作为新建地方院校, 受到学校发展定位、师资、资金等约束, 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特点, 整合、提炼各个学科, 加强与地方经济的结合, 就比较容易做到“人无我有”, 彰显特色。比如莆田学院积极发挥管理学院办学基础较好的优势, 2007年确定旅游管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积极发挥有着极其深厚的妈祖文化沉淀和妈祖故乡的地域优势, 牢牢把握妈祖文化研究的学科方向, 大力开展妈祖文化研究, 在短期内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闽台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8年初妈祖文化研究中心顺利成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3.3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二字既体现了地方院校的劣势, 也是地方院校的优势所在。地方政府投资的最主要依据是投资能否促进地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地方院校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资源作为支撑, 因此地方院校只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从自身实际出发, 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以服务求得地方的支持, 以贡献求得自身的发展, 才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广大民众的认同, 才能争取地方政府更多更大的支持, 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服务地方。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说穿了就是对区域社会系统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一方面为地方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 另一方面是促进地方经济科技开发与科技创新。地方院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这既是地方院校与当地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也是地方院校学科发展资金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二是寻求项目合作。地方社会的发展要求地方院校做出贡献, 并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绩效, 这既是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根本,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地方院校应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经常性横向科研合作, 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改进的智力支持, 通过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等方式, 利用企业在财力、物力上的优势, 在帮助解决企业科研和人才问题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学基地、研究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4]

3.4 突出应用性

新建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在强调必要的学术性、基础性的同时, 要强调特色性、应用性, 注重面向市场的实际应用需要和未来实际发展的需求, 注重应用型学科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更新。突出应用性, 一方面要将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 成立以市场应用开发为主的研发实验中心, 发现本学科专业有市场潜力的原创性成果, 积极致力于将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开发的, 有市场潜力的研究项目和成果及时转化为商品, 实现应用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还必须与企业结合,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构建以教学带动科研上水平、出成果, 以科研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 以产业促进教学上质量、出人才, 它即是实现应用性人才教育的重要模式, 也是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形式。[5]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对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阐述, 提出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地方性:合理确定目标, 突出特色学科, 服务地方经济, 突出应用性。

关键词: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地方性

参考文献

[1] 卢冠忠.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8) :51~52.

[2] 赵瑞芬, 等.浅议新建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J].商场现代化, 2005 (21) :313~314.

[3] 王庚华, 邱岩.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 :132~133.

[4] 柳和生, 程肇基.地方院校如何以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强校[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2) :55~56.

[5] 浦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建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4) :98~101.

上一篇:假性动脉瘤CDFI诊断的探讨下一篇:浅析配电工程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