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28

摘要:当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到现阶段从教教师的心中,有效教学便成为了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策略随之成为了教师所探究的重点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及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思想,以求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1:

多媒体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单纯知识传授和机械记忆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而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枯燥抽象的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将历史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触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让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活”起来

随着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我们意识到以往的“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历史课堂根本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思想容易开小差,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每位航海家的路线,让计算机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当学生答对问题时,让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一个笑脸,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个正在开放的大红花,还让计算机发出声音——“答对了,你真棒!”满足学生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多媒体让历史教学内容“活”起来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单纯地传授,学生单纯地背诵记忆。教师所教的和学生所记的都是些“死”的历史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却可以让这些死的历史知识“活”起来,让过去的历史重现。如讲授《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节课时,我把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引入了课堂。侵略者疯狂掠夺的画面和大肆烧杀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学生看后心潮起伏,义愤填膺。在交流感受时,学生或表达自己的无限愤慨,或诉说“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或表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决心……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使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境界。又如讲授“西安事变”的内容,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不同态度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几个片断: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亲日派何应钦兵围西安,欲置蒋于死地;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这几个电影片断,经过讨论交流,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让历史教学内容“复活”再现,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多媒体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因而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灌输式的讲述,学生思维活动时间少。教学中尽管穿插了一些提问,作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但问题的答案只限于让学生复述一下课本原文,并无实质性的思维参与,而是由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只让学生记下标准答案,将本来可变得思维活跃的课堂封闭在沉闷的“填鸭式”的灌输氛围中,把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部泯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等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创设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向思疑、解疑的轨道,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调动起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力。这种愿望和动力可以促使学生注意听、认真读、多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本身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赵建森

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2:

论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当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到现阶段从教教师的心中,有效教学便成为了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策略随之成为了教师所探究的重点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及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思想,以求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教材;直观情境;合理问题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教学只是师生共同的理想追求,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这种理想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了,可有些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中走不出来,所以就造成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不积极性,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学习教學理念,落实有效教学策略于课堂实践当中,使学生爱上历史。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作一番论述:

一、为明确三维目标深入研究教材

三维目标的设计是新课改中对教师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只因三维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获取到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从而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这一节时,首先,我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了课件上,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资料为学生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的创造过程,并且让学生了解了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古代数学和古代天文学以及《授时历》、四大农书和中医学的作用和地位。最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显著的原因,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以及近代科技没有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切实实现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为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有赖于多媒体技术,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如今直观情境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创设。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热情的学习态度参与历史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示了我国上世界50-70年代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变化图表,在直观情境下揭示了这节课的课题。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的资料,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成就,又有严重失误,懂得了事物总是在曲折中的发展的道理。之后,我指导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做了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切实达到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为刺激学生欲望提出合理问题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有些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正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会造成了相对沉闷的课堂氛围,无法使学生提起学习欲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合理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优化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1929年冰心和吴文藻婚礼照片、1962年末代皇帝溥仪和李淑贤的结婚照、2015年黄晓明的婚礼,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思考了一下四个问题:1、你会穿什么衣服参加婚礼,在婚礼你会看到哪些流行服饰? 2、在婚礼宴会上你会吃到什么食物? 3、概述当时的住房状况。4、概述当时的社会习俗。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深入探讨交流后,我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了服饰百年变迁的特征和时代特征,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受到冲击的五个时期,感悟到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提出问题,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优化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是现阶段教学的重点任务,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上的进步不断地创新。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努力保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曲淑梅.浅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34.

[2]詹青.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探究[J].才智,2016(33):76.

作者:王稳祥

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3:

初中历史“六步教学法”探微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就是探究性学习,要求我们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实行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六步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六步 高效 探究 提升

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建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一些历史课堂只追求花架子、不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错误做法仍然流行,笔者认为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就迫在眉睫了。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尝试采用了“六步教学法”,收效甚丰。下面,笔者就本教学法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抛砖引玉。

一、初中历史“六步教学法”基本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就是探究性学习,它首先强调要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情境。例如,笔者在教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节时,上课伊始就播放从网络下载的有关沙皇俄国和十月革命的一些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片段,再现历史画卷,介绍沙皇俄国和十月革命。通过具体场景的感受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情境。

第二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状态,学生或静或动,或思或写,都是在独立自主的研究文本,或根据教师提示利用已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很有道理,所以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不会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和点拨。

第三步:合作探究。学生在自学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这就要提倡“小组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先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相互帮助来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来解决。在小组的划分上要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方便小组之间的竞争、互助、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的优势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全班同学交流;也可在课堂上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小组捆绑式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小组互助要注重组织教学问题,“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也离不开管理的艺术。教师不要做旁观者,也要到薄弱小组去,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协助解决。要发挥组长的作用,除组织学习外,还要对本组同学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结论。这一阶段,要真正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从而体现师生亲身体验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第四步:交流释疑。这一阶段,主要是全班互相交流展示,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究。先由每组组长代表本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然后,全班同学自由讨论。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展示学习成果。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学生活动成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领会方法,提高思维、思路、表达。

第五步:检测拓展。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强调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检验对知识、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当堂训练,试题按能力层次编制,重主观题,重书写表达。笔者常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交叉进行,主要形式有:选择、列举、填图、历史人名猜谜、材料分析等。如果把习题拓展,制成检测游戏软件,边玩边练,就会寓教于乐,既轻松又快乐,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大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六步:总结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提纲来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概括、整合、拓展,体验收获,反思提高;布置课后预习与作业任务布置(练案),延伸课堂。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继续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校园网站的留言厅、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后采取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探究成果表现出来,如诗歌、散文、新闻报道、小论文、历史小报或者电子作品;教师将其中的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或互联网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或鼓励并帮助学生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整理成论文邮寄到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是通过网络发送到报刊、杂志的电子邮箱上发表)。这样,不仅学生提升了能力,教师也可通过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二、初中历史“六步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教师引导为助动。教师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二)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是灵动的,有些问题是预先想不到的,所以把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起来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如,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生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等等。

(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适时地运用课件、幻灯、音响、投影仪等媒体,传授历史基本知识,让学生在新情景中产生历史审美的享受和获取历史知识,取得动静相交、难易相替、把握节奏、巩固知识的教学效果。

当然,“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释疑——检测拓展——将总结提升”“六步教学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在教学中继续研究和实验,继续提炼和升华,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整合历史教学资源,使其更科学、更简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乐园。

参考文献:

[1]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王敏勤,《中国教师报》,2009年12月30日)

[3]《谈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钱宏达,江苏省启东中学)

[4]《网络环境下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初探》(冯健,北京师大附中)

[5]《合作学习》(马兰,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宋光利

上一篇:幼儿注意力培养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