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8

[摘要]大学语文是提升学生审美思维和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课程,其对大学的美育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数字化和大众传媒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古代文学鉴赏和创作也有新的标准和要求,其鉴赏的思维与视角必须要与新的时代需求相适应。因此,要把握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并结合其教学情况进行改革,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专业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

摘  要:民族高校生源多为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汉语素养较低。这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很大障碍。而接受美学提出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等理论为我们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文学理论支撑和新思路。文章尝试以接受美学为契机探索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推动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民族高校;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酝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它孕育、诞生于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主要创立者为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其代表作为尧斯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座位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和伊瑟尔于1970年发表的《本文的召唤结构》。这两部作品的发表标志着接受美学这一文学理论的诞生。后十年,接受美学迅速传播,传播到欧洲大陆、美洲,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美学被周宁、金元浦、朱立元等译者介紹到中国,接受美学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掀起文学理论变革潮流。随后,教育界也把接受美学引进教学改革,为教育教学改革开拓了道路,提供了新的生命因素。

一、接受美学基本理论

(一)读者中心论与文本理论

接受美学最大功绩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以作品或作家为圭臬的局面,提出了读者中心论理念,“读者对本文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本文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文学作品不是由作者独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不只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因为鉴赏和批评的本身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生产,就是文学作品的实现。”[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接受美学打破了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的格局,确立了读者的主动的、积极有为的地位。接受美学并没有满足于此,它进一步言明,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也参与了文学的创作,读者就是作者,“文学价值的创造者,决不只是创作主体——作家,还包括接受主体——读者。读者也直接参与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创造,是文学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就价值来源而言,读者与作家是文学价值的共同创造者”[2]。“读者中心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作品中心论的理论格局,有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学接受。

接受美学提出了新的文本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新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3],伊瑟尔对文学“作品”与文学“本文”作了严格的区分,他认为文学本文是作家创作的,但是,作家并没有完全确立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他只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结构或实现的可能性,而文学价值的实现是在文学阅读和接受过程中实现的是读者创造性阅读将潜在的文学价值实现,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时,文本才成为作品。

(二)期待视野

对于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尧斯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他只是提出了建立视野的三条普遍途径。在接受美学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人们逐渐明确并完善了这一概念。朱立元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指出,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陈长利在其《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中指出:“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4]他进一步指出,“期待视野更加完整的涵义是在‘先在结构’与‘体验建构’中互动形成,接受美学的精神主旨是‘对话交流’。”[4]

朱立元将期待视野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同化”、“顺应”结合起来,提出了“定向期待”和“创新视野”两个观点,他认为,定向期待为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读者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特别包括他的文学能力。这种期待在阅读中表示为一种预期,一种希望。用于同化作品世界,在功能上,定向期待起着选择、求同和定向作用,为阅读和接受规定基本走向。创新期待包含着与定向期待相反的、相对立的方面,它是读者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在阅读接受过程中,读者不断打破以往的旧的方式,调整自身的视野结构,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作品中与自己原有的视野不同的甚至相悖的东西。用作品中新的东西完善自己原有的视野,这是打破习惯性的定向期待的求新求异的举动,是创新,是读者阅读视野的扩展。

(三)召唤结构

伊瑟尔吸收了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提供给读者一个‘图式化方面’的框架,这个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向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5]这里的“空白”就是召唤结构,它是作品中作者未实写出来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作者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召唤结构存在文学本文的语音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向意境层、思想感情层等各个层次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上。伊瑟尔认为:“情节线索突然被打断,或者按照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5]这就造成情节上的中断或空白,而这种“空白”即召唤结构是对读者的“一种寻找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是读者邀请读者把“空白”填上,把情节连接上。这些“空白”正是文学本文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也正是它吸引与激发读者通过想象、联想来完成文学本文,使文本形成“作品”。

二、接受美学与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关系

(一)读者中心论与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是教学的主体,受我国传统“知人论世”、“披情入文”等文学理论的影响。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讲座教授模式,教师在讲台上采取各种方式展示学术界或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文学史上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成了“权威思想的跑马场”,被动地接受权威解释。特别是在民族高校,由于学生汉语文水平较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缺乏,自我探索能力低,这更成为教师满堂灌的强大理由。课堂基本上是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介绍、作品分析一套模式,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听故事,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外几乎无任何能力上的提升、观念上的改变。而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正式从文学理论这一根本上告诉我们,由作品为中心延伸出来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缺陷,它不但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長。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在文学作品阅读接受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承担起主人公的责任,让他们以主角的姿态走进文学阅读,走进课堂,让他们去探索,去疑问,去对话交流,而教师只是搭桥,搭架子,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一手包办。

(二)召唤结构与学生的探究与创新

依据伊瑟尔的观点,文学作品不同于文学本文,任何文学本文都具有不确定性,是一个充满召唤结构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本身不能产生现实的独立意义,文学本文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是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实现的,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以感觉和知觉经验完善召唤结构的具体化,正是读者填补了“空白”才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达到文学作品的实现。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确定的,有着召唤结构的文学本文,一方面是读者阅读过程中填充召唤结构的“具体化”,这两方面合璧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因此,没有读者的阅读,没有“文学本文”和“本文具体化”过程,就没有现实的文学作品。

同样,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学本文”的存在,不是现实中的文学作品,纵然有了以往的权威解读,它只是历史的存在,不是现在的解读,不是现时学生的已完成的文学作品,只有在课堂上,经过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只有经过学生对召唤结构进行填充,对文学本文具体化,文学作品才能在学生面前现实化,才真正完成了学生对文学本文的阅读接受。

(三)期待视野与民族高校学生大学语文学习

依据接受美学理论,期待视野分为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中,这两种期待给我们解决学生基础差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学生母语是非汉语的,他们平时在家中接触的往往是非汉语的母语,这就造成他们汉语水平较低。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民族地区汉语文教材往往比非民族地区汉语文教材内容浅显,基本上是初中对应内地小学、高中对应内地初中,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很多学生汉语文水平大概相当于非民族地区的高一水平。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就有必要利用定向期待理论对学生进行补课,使学生在定向期待达到大学语文教学所需水平。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活在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这又决定他们的思维方式、文化素养、思想观念的不同。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一方面弥补他们自身不足,扩大他们的思路,开拓他们的视野,另外为“文学本文”的具体化提供个性化解读,丰富对文学本文的解读。

三、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新策略

教学策略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出大学语文教学有效的教学思路。

(一)变教授型课堂教学为对话型、探索型课堂教学

1.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角、为主体,教师为导师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论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翻转课堂思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讲解“四书五经”、“孔子生平”等内容,而是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分组去收集相关材料,去观看有关《论语》的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相关书籍、工具书梳理选文语句。在课堂上,可以让一个组的代表汇报课下准备情况,然后组织学生对本文进行讨论,让学生评价解说文本,谈看法。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索然无味的讲解教学。而教师在课堂中起好组织、引导、答疑、解惑作用即可。

2. 转换教师角色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中与学生一样“平等的一员”,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权威,只是教学任务的发布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题探究的引导者,是与作品对话中的一员,是学生疑问的解答者,是学生探究、讨论的汇总者,是解读偏向的矫正者。例如,在朦胧诗教学中,教师不要像中学教学那样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作者思想、作品分析等等。可以分组布置探索任务,让学生阅读北岛、顾城、舒婷等人作品,并在课下收集相关材料,并让学生做出课件。在课堂上,让一个组的学生推选一个代表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探索结果,然后,让这一个组的所有成员上台,由学生向这一个组的学生提问,让学生轮流解答,最后,让本组推选出一个非主讲的学生对本组探究、答疑进行总结性陈述。这样,这一组的学生都必须加入到探究中,才能够完成主讲、答疑和总结性陈述。

3. 探究性学习

大学语文选文很多,内容涉及面非常广,仅仅依靠几十个课时肯定不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除了课堂上导读的内容外,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其它内容,例如在《红楼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本文对话。可以通过“蓝墨云”等教学软件指导学生了解文本中的字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包括让学生了解曹雪芹生平,了解周汝昌、胡适、蔡义江等人对《红楼梦》的解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认真解读《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在“蓝墨云”中设计课堂任务、链接引导学生探索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凤姐等人的命运,可以让学生讨论秦可卿的身份和命运,讨论贾元春的死亡原因等等,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好组织、引导作用,纠正学生进行类似阴谋论等牵强附会的探究讨论。

(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依据前文所述,期待视野又分为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就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其差距恰恰就在定向期待上,由于他们在中学接受的汉语文教育较浅显,再加之缺乏汉语言生活环境,他们汉语文能力偏低,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普遍偏低,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尧斯提出了建立视野的三条普遍途径:“第一,通过熟悉的标准或类型的内在诗学的途径去建立;第二,通过它与文学历史环境中熟悉的作品的含蓄关系的途径去建立;第三,通过虚构和真实,诗学和语言的实践功能之间的对立运动的途径去实现”[6]。尧斯建立视野的三条普遍途径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第一,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普及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阅读方式方法,补全学生在语法知识、阅读理解方法等方面的短板,引导他们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规律;第二,联系本民族语言文化进行教学。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另外,藏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以及文化文学体系。在教学中,不妨采取双语教学,结合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学作品,采取类比方式开展大学语文教学。这样,将他们历史环境中熟悉的作品与大学语文建立起联系,从而,使新的大学语文同化到他们已有的文化文学体系中去,使他们产生视野融合,在视野融合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创新视野。一方面,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学作品鉴赏文章或书籍。可以向他们介绍相关影视剧,通过这些方式,改变他们原有的旧观念、旧思路,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路,更新他们的观念,引导他们学习到更好的方式方法。另外,也可以引导他们以自己民族的文学理论观点解析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给文学作品以新的理解,为文学作品鉴赏阅读史增添新的内容。

(三)充分利用召唤结构,开展对话教学,促进有效交流

接受美学认为,“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本文的期待和规则的视野。那样,这些较早的本文就被更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创作了”[7]。也就是说,阅读只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他们认为“对本文的阅读则是一种创造的‘优秀’,因为本文自身就是一种不受任何终极目的规定性的,按自身意指关系无尽播撒的游戏,所以读者阅读也在进行着双重游戏:一方面遵循本文意指规则玩本文的游戏,实践着本文的重生;另一方面,他还演奏(play,游戏)本文,本文如同音乐总谱,需要读者进行联合创作式的演奏,演奏不是解释,而是工作、生产、活动、创造”。因此,文学阅读不是灌输,大学语文教学也不是教师的一味讲授,而是对话,是交流,就如陈长利在《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中所说:“接受美学的根本精神,是一种‘对话交流’。”[8]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课堂对话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大胆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材编著者对话。在对话中寻找文本中的召唤结构,调动期待视野,发挥想象力去填补召唤结构,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重建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在教学对话中更新自己的期待视野,拓展创新视野。

(四)读者中心论的缺陷

接受美学理论从读者出发,提出了读者中心论观点,其创新点在此,其矛盾之处亦在此。接受美学特别是尧斯过度强调读者中心,弱化文学作品在文学阅读接受中的地位。这样,文本的稳定性从根本上被动摇,更有甚者,如美国学者斯丹利·费史干脆认为文本对于阐释没有什么作用,一切都取决于读者,这就导致文學阅读接受走向“相对主义”和“无政府状态”,这也会导致对本文的过度阐释。

这就有必要引入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知人论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强调学生创新性阅读个性化解读。但是,不能无视文学本文的内在规定性。正如伊瑟尔所说的:“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本文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9]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前人的解读,从而使得现实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学文本结合起来,合理地解读文学本文。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对话型、探究型的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实现的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学生的期待视野,引导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发现召唤结构,填补召唤结构,在文学本文具体化中更新期待视野,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审美能力,从而提升汉语文应用能力和人为培养。

参考文献:

[1][联邦德国]尧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者前言第5页.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19.

[3][联邦德国]尧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4]陈长利.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4):84.

[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70.

[6][联邦德国]尧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1-342.

[7]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3.

[8]陈长利.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4):87.

[9]管晓莉,王艳梅.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中高校文学阅读教学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5):61.

作者:宋泽华 左秋娟

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研究

[摘 要] 大学语文是提升学生审美思维和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课程,其对大学的美育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数字化和大众传媒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古代文学鉴赏和创作也有新的标准和要求,其鉴赏的思维与视角必须要与新的时代需求相适应。因此,要把握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并结合其教学情况进行改革,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

[作者简介] 李 薇(1983—),女,陕西宝鸡人,文学硕士,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普通话教学和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的方法

(一)创新鉴赏思维

人们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思维品德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这为我国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传承和宣扬传统文明,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可以对人才培养起到弱小的推动感化。因此,必须要创新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大多是运用呆板的解读和引见方法,这不利于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社会方法的有效融合。现在的古代文学作品受到了应试教导的影响,高校开展的鉴赏更关注测验结果,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外延挖掘比较少,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立场、情绪和经历,所以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必须要创新该课程的教授和教化方法,在教授和教化活动中融入新思维和新思路。通过创新鉴赏思维,学生可以得到新的常识和新的视野,并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去剖析、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接受新的教授教化理念[1]。

当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思维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思考、自立开掘,自觉打破传统鉴赏形式的束缚,结合时代的思潮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形成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新目标和新思路。

(二)改变鉴赏视角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大多是结合当时的文明、风俗、美学等角度展开的,在鉴赏时可以联合社会开展抱负需求选择文学作品的鉴赏视角,将审美与实用性联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将审美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将审美性作为侧重点。通过作品的讲读和分享,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才华和审美情味。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也要重视其实用性,通过文学作品的外延来指导学生的抱负和生活,将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融入到学生的抱负生活中来[2]。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还需要融合实际与实际有效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常识展开实际写作,就鉴赏的作品写一些读后感和不美观后感的文章。这样有利于检测其进修质量,鼓励学生发明文学作品鉴赏的新方法。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性思维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具备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有很高的需求,所以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必须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开展创新性思维训练。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需要教师和学生都重视,并将课堂和课外双重效果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性探索。

1.教师的角度。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大多比较枯燥乏味,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在鉴赏,虽然其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解读了文本,但是没有真正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不僅不具有针对性,而且没有与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鉴赏过程就是被动地去听,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去理解、感受和体验文本,所以必须要进行传统鉴赏方法的改革,设计好课堂内容,才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修养[3]。

因此,传统的方法和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融入全新的观念。比如在鉴赏庄子的《逍遥游》时,教师就可以穿插一些新奇的问题,提出“庄子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你自由吗?相比起庄子的超凡绝俗,追求自然,你认为孔孟周游列国,致力于实现仁政的理想,哪个更可贵?”等问题。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一些时间进行思考讨论,通过创设问题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体验,这才是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目的。

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还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理念、模式等内容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样的状态和创新性思维。这样的鉴赏过程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教师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视角和思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鉴赏过程。

2.学生的角度。在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教师已经开始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意识到具备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保证鉴赏过程可以实现自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思索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思考和讨论来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综合性视角

目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角度越来越多,很多研究者解读时就是从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必须要结合其本身的特点进行,并与社会现实需求结合起来进行探索,选择多个视角进行鉴赏。

1.审美与实用结合。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主要鉴赏的是其所具有的审美性,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和的人文内涵丰富,鉴赏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因此,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评价作品可以从艺术美、情感美等角度进行[4]。

比如在鉴赏陆游的《钗头凤》时,学生一定要抓住其中的音律节奏和语言美,把握其中的不同美,包括“一双红酥手”的间接形象美,“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美人、美酒、美景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情感美,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就可感享受到这种情感。

鉴赏过程还需要与现实的应用结合起来,在鉴赏审美的同时,保证其与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所以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渗透并涉猎中学教学情况,改变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对于不同专业的职业性,鉴赏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其鉴赏时的思维和领略职业精神内涵,保证可以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

2.理论与实践结合。鉴赏古代文学作品需要将传统文论与西方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丰富其理论内容,使得作品阐述更加全面。在解读杜甫的《登高》作品时,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理论,并了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传统文论,这样才可以充分了解作者,使得作品鉴赏更加具体深刻。

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赏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西方的互文性理论,让学生知道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其与其他文本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所以必须要放置到当时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探讨,运用更加开放性的视角去审视,比如可以其放在唐代和整个诗歌史來上研究其地位和价值,使得作品解读具有更多的维度[5]。

当然,鉴赏时也可以结合作者、作品和读者进行,根据不同时代读者对《登高》的感受来进行补充阐释,这样作品解读才更加丰富。教师讲授理论时,还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比如在鉴赏过程中让学生就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作品评价,写一段短小的文艺评论。

三、结语

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们运用的思维模式都与作品本身有关,是受到其特色启发进行的,这是传统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不足。因此,必须要运用恰当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并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改革,从不同视角进行鉴赏,拓宽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把握其中体现出的历史风韵,这样才可以真正鉴赏到作品的内涵,并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馨忆.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时代教育,2017(18):85.

[2]马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研究[J].牡丹,2018(9):58-59.

[3]吴冰.以鉴赏性文本探索学生视角的文本细读[J].新课程(下),2018(7):78.

[4]张泽富.《春酒》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14):79-80.

[5]李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30-33.

作者:李薇

文学作品鉴赏下大学语文论文 篇3:

高校分专业分层次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思考

【提 要】大学语文承载着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厚望。本文研究了8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课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校分专业分层次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向和立体化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论文对综合性地方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 语文教材建设 课程改革 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在福建农林大学开设的历史至今已有14年,调查显示学生们对课程的定位和授课方式有着新期待。他们普遍认同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不希望教学停留在与中学语文教育相似的“高四语文”上;不希望停止于文学作品浮光掠影的艺术鉴赏;他们希望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对其专业学习有所裨益。本文从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两方面思考适应不同专业类型不同文学素养层次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新出路

一、国内8部大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校本教材建设思路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依托,实际上反映了编者和使用者对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设置。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品质良莠不齐。按编写者构成性质来分,有统编教材、自编教材、合编教材;按使用者层级来分,有本科院校教材、专科院校教材、自学考试教材;按编写内容来分,有文学经典鉴赏、应用文体写作、二者结合又各有偏重的。就文学经典类教材来说,思路也不一样:有按文学史发展脉络编写的;有按爱国、青春、理性、责任等内容专题来分类的;还有按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分类来编排的。现以8部主编为我国学界有相当地位与影响力的名牌高校中文系(文学院)知名教授主编的教材为对象来思考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教材建设方向。这8部教材在当前高校市场占有率较高,大都配有教学参考用书、教学光盘和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读本,体现了新时代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新风气与新思路。其中东南大学和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都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有课程网站、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视频及电子教案,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教材模式,影响越来越大。华东师大主编徐中玉教授的《大学语文》第九版淘汰了以往文学史简编和按文学体裁分类的体例,采用专题加文选编排模式,分“以民为本”“心怀天下”等12个单元,目标落在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品质、发挥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功能。缺点是选篇主题单一定调,近30%篇目与中学教材重复,导致学生缺乏阅读新鲜度,未听课先厌倦。

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强调“大学语文”非“高四语文”,它姓“大”。“大学语文”应该通过“大学”教育这一平台全面“梳理”“激活”已学知识。教材采用文学史简编方式,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国文学的各类题材,文后的“注释”“赏析”“总论”“集评”“汇评”“作品综述”“研究综述”信息丰富,实现了编者“给学生‘一条河’”的理念。因其教学内容大大超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深度大大超过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普遍的接受能力;实际上成为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按语言分类加题材、文体的模式,着眼于“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选篇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现当代名家名作比例将近一半。选文附有教学环节提示,“导语”“导读”“思考讨论”与“平行阅读”循序渐进地开启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思维。然其导读目标指向的广度、深度和学科跨度非地方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实现的,亦成为大学语文教师的优秀教参。上海交大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着力为学生搭建“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等16个专题均附有编者的导读,选篇侧重引导大学生思考宇宙与人生、历史与世界空间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以期解决现实中大学生“成长的烦恼”,选篇长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與创造力来培育大学生自由的思想、健全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和与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部分高校使用后反应良好。北京大学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甲种本)采用专题+文选+写作的组拼模式,展示了“大语文”的教育思想。全书25个专题都由清华、北大、北师、南大学等10多所大学教授合作编写,采用新型教学结构和内容,学术性较强,比较适合于综合性名牌大学。

武汉大学尚永亮主编的《大学语文》强调在文学经典展示中国古今文化,选文将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的融合为一,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更侧重优秀作品的审美感发带给学生的精神陶冶,便于初学。该教材面世相对较晚,评述者较少。湖北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突出“大语文”教育观。教材按文化史线索编排,选篇涵盖哲学、美学、历史、文化史等方面,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审美享受的同时追求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交叉与融合。教材容量较大、难易适中、使用方便,口碑不错。

福建师大陈庆元主编的《大学语文》在中国文学史简编的基础上加上应用文体简介,亮点在于有意识的选入若干闽人作品,增添了地域文学特色。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材以文学经典选篇展示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为主要目标,其定位指向“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大学生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提高语言应用综合素养”;大学语文教材不必局限于纯文学鉴赏,跨学科经典作品鉴赏、文学研究素养培育、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是“大语文”观念的目标指向;大学语文教材与地域文学结合是地方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新思路。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农林学科为特色,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并存的地方院校。借鉴大学语文优势教材编撰理念与经验,结合当前我校学科实际,大学语文课程使用自编教材,分专题名篇和申论写作两大部分,着眼于提升大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塑造其高尚的人格品质、兼顾语文应用素质训练,是符合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发展方向的。专题名篇分 “胸怀天下”“人生抉择”、“人物风采”“侠肝义胆”“人间至情”“自然之韵”“闲情逸趣”、“世情世态”“人生感怀”“理性之帆”十个类型展示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选文通过“作家作品简介”“导读提示”“注释”“思考与练习”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针对我校不同专业不同语文素养层次的学生现状,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在专题教育理念、名篇选定和素质目标培养方面可做如下修缮。

1.文科类(含文理兼收)专业。譬如英语、法学、人力资源等专业学生。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文学素养,对普通诗文的鉴赏与评析能力较强。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写作艺术与辩论能力发展。教材编写可适当增加思想史、文化史和哲学史名篇,提升其品格胸襟。

2.农工理类专业。譬如计算机、机电、食科、交通、材料等专业学生。他们语文知识面偏窄、文学鉴赏能力偏弱,思维程式化、语用艺术修养不高。教学目标设定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教材编写可增加科学家传记、科普名篇、科学家笔记或随感佳作,让学生在倾慕科学伟人专业素质与文学修养的同时,理解多学科融通对个体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带来的良好影响。

3.艺术类专业。譬如园林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等专业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弱,审美感悟强,审美思维表达能力弱,深度解读作品内涵能力不足。教学目标设定为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提高学生深度审美鉴赏能力。教材编写可增加艺术家传记、美学名篇选读、艺术家笔记或随感佳作、文艺理论名家名作,提升其表达逻辑和审美理论修养。

此外大学语文教材亦可体系化:以文学经典解读类教材和实用写作类教材为核心,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艺术史类教材为拓展,口语交际艺术类教材为补充,多角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一)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化

以经典名著解读课程和实用写作课程为主干,以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艺术史类课程为拓展,以口语交际与语言艺术类课程为补充。

(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新型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导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知识内化率与实践应用性。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学术方向、教学风格及学生专业特性、文学素养层次、学习需求,形成相对稳定的师生搭配模式;给教师教学内容选择与拓展的适度自由,培育既能展示教师教学魅力又能适合学生专业性个性化学习风气的良好教学环境。

(三)教学目标分专业分层次设定

有着繁重专业学习任务的高校学生,希望从大学语文课堂里获得对他们专业学习或是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地“走马观花”“外行看热闹”。针对文科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偏重文学素养的提升,分为三个层次:

1.掌握文学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技巧、途径,拥有流畅的文艺鉴赏表述能力;

2.提升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挖掘作品情感内涵、思想深度的理解能力;

3.培养研究式学习习惯,探索经典名篇承载的文体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学评论能力。

针对理工科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偏重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语言文字常识,学会快速、正确、简洁地把握文章核心内容与主题观念;

2.掌握写作基础理论,学会明确、精炼、规范、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观点;

3.学习语言应用艺术,培养敏锐的人际交流感知和生动、严密、思辨性的言说习惯。

(四)教学手段艺术化

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好新猎奇,知识填鸭、枯燥说教不受欢迎。大学语文课堂应追求多媒体教学的艺术性,将美育由被动式静态灌输变成启发式动态濡染。PPT的字体设置、背景选用、图片拣选、声像编辑,甚至文字的出现与退出,都应对作品的内容分析、意境营造和主题挖掘有补助、启发、象征作用。譬如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讲析时,PPT右上角插入一朵碧潭白莲,引导学生领悟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隐喻了唐代诗歌冲破“六朝迷雾”的蝶变历程,其纯洁净雅的风姿象征着盛唐山水诗歌空灵清丽之神韵;配合着民乐经典《春江花月夜》吟咏诗歌文字底层潜藏的幽微情愫;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春江花月夜”演出视频,仿佛一场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时惊艳四座的迎宾夜宴,帶领学生在清雅婉转的昆曲表演、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钟鼓罄齐鸣的雅乐仪礼的演绎中领悟诗歌幽净澄明的山水神韵、流畅婉转之诗文节奏,激越豪迈的宇宙哲思,演出梦幻般的激情回顾正如诗文内核激荡着的自信刚健的少年气质和昂扬充沛的盛世情怀。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艺术化设计充分凸显了“孤偏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史和中华文化史中的地位。

(五)课程考核多元化

1.改变“统一命题”、“全校统考”的形式,不同专业不同语文素养层次提供不同的试卷,更科学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2.提高过程性学习环节考核比重,将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纳入课程成绩,纠正“平时不学习、考试突击过”的不良学习风气;

3.增加语言能力应用的实践考核环节,督促学生参与“征文竞赛”“演讲赛”“辩论赛”“朗诵赛”“汉字听写大赛”“中华文化宣讲”“文学讲座”等校园活动,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热爱母语、善用母语的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成绩结构可以设置成:试卷60%、过程20%、实践20%。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大学生积极昂扬的精神品格,提高语言应用综合素养”的远大任务。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兴利除弊,革新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新需求,从纸头到生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及社会应用能力。让大学语文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助推器,为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服务。

参考文献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2007《大学语文》(第十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步高、丁帆主编2002《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洪主编2008《大学语文》(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夏中义主编2005《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

温儒敏主编2008《大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尚永亮、杨建波主编2010《大学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金声、左怀建主编2011《大学人文语文》,人民出版社。

陈庆元主编2006《大学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 红、张宁主编2009《当代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郑巧莺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历史论文下一篇: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