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2022-04-18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的诞生是人类人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1:

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新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当代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引起了人类的劳动过程发生时代性巨变。这种巨变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三个显著变化:自动化引起直接生产过程的活劳动不断减少、知识化引起劳动形式由体力为主转向脑力为主、产品非物质化引起劳动领域从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极大扩张。于是,劳动三要素发生性质变化,从而引起劳动过程产生质变―——不同性质的劳动者使用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不同性质的劳动对象。一个完全不同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的出现,改变了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原有的实践基础,对于活劳动的传统理解在新的劳动过程面前已经面目全非,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遭遇到严重的时代挑战。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们由此再次掀起了劳动价值论过时的声浪,甚至提出了用“知識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主张。

作者:陈永正

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形成初探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的诞生是人类人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西方人学 思想渊源 批判 形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曾经在其著作中反复批判过旧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因而,有错误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包涵人学思想。不可否认,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是以研究人为中心。但是,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一切研究人的问题的学说都属于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范畴。实际上,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问题。他认为同自然科学一样,人学研究也是一门科学。本文将从以下两大方面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主要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学说都不能凭空产生,其或多或少都会与之前的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亦是如此。它是在批判吸收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明成果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自己的人学体系的。

古希腊人学思想。马克思“每年总要重读一遍埃斯库罗斯的希腊原文作品”。①因为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②从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认识你自己”的石刻,到被马克思称为“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从伯利克里明确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的命题,一直到苏格拉底最早赋予“认识你自己”深刻的哲学内涵,开辟了西方哲学史上真正研究人的哲学历程。而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更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人道主义所体现的人学思想。人道主义是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人道主义者把目光由神转向人自身。强调人性的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实现自我价值。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自文艺复兴之后,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西方存续了几百年。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在反对封建专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所起到的历史进步作用。并且,批判地汲取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中关于人权、平等、尊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等合理因素,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了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并不是前者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或是一个环节,更不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最高形式。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否则,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本质特征。两者阐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切入点不同。前者用抽象的人和人性来阐释社会、历史问题;与此不同,后者则认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在于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两者对于人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同。前者认为通过单纯的人性改善以实现社会的发展;与此不同,后者则坚信,剥削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无产阶级只有通关过革命和斗争的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和一切的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对谁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认识上不同。“英雄创造历史”成为前者坚守的信念;后者则认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两者价值观念不同,前者鼓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后者则强调集体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中人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依据康德的思想,人的问题是属于那些不能不使每一个人焦虑不安的问题。而且他把人的问题概括为“人是什么”、“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希望什么”等几方面的问题,并以此确立起庞大的哲学体系。康德认为,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人之所以优越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人是理性存在物,可以“意志自律”,甚至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因而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黑格尔认为,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因此,人能够认识必然,并且从必然走向自由。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思想。但其所倡导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与马克思所倡导的劳动观点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费尔巴哈所创造的人本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人本学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重新认识人和自然,改变了整个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升了人在现实中地位和作用。并把人作为开启自然界之谜大门的钥匙。他在其著作《论哲学和基督教》中,彻底地批判了宗教的本质,并将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将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③把天国生活还原为现实生活,要人们相信自己,为追求现实生活而斗争。在同宗教彻底决裂、风道扬镳的基础上,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是以身体(肉体)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人是类的物质统一体。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中人学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人学思想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要源泉之一。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基础,试图通过改变人性实现其社会主义主张,而不是立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因此,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只能流于空想。但是,对于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人学思想并不能全盘否定,它的很多人学思想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宝贵财富。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成果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文艺复兴之前,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人性完全被压抑在神性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按照神的意志和安排进行。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开始从神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圣西门针对十五世纪欧洲人首次提出他们是“全面发展的人”④的概念;傅立叶则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欧文则在智、德、体、行方面要求儿童成为最完善的人,并“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⑤。此外,圣西门主张未来社会不承认特权,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人人都应当兄弟相待,互敬互爱。欧文提出的环境对人的本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观点、关于合理安排环境以使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以及教育形成人的性格的观点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就人性认识方面而言,傅里叶是最有成就的。他不把人的需要理解为单纯的贪欲,而是看作包括对社会有利的生产劳动、一切才能的发展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兄弟般的团结。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注意到雇佣劳动的异化性质。但是其观点带有片面性。对某一具体劳动给予肯定,而对于其他劳动却予以否定。例如:傅里叶认为农业劳动是最好的劳动。而圣西门则认为工业劳动才是本质劳动,并渴望工业家独占统治和改善工人状况。此外,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要立即解放全人类,而不是仅仅解放一个阶级。并且,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他们对当时社会不合理性、不平等的抨击,只是出于道德的义愤,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这些不成熟的观点是由当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但是,他们所提出的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和私人占有制度,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和国家消亡等观点都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有益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萌芽期、雏形期和形成期三个过程,最终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萌芽期。早期马克人学思想是在启蒙运动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人的本质是自由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的启发下开始萌发的。1837年处于大学时期的马克思开始专研黑格尔哲学,并曾经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结识了黑格尔左派分子布·鲍威尔等人。其人学思想曾受到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活动,继承了德国启蒙运动的传统,以批判宗教的形式完成德国反宗教的历史任务。青年黑格尔运动从精神、社会、自然、个体性等不同方面对主体性进行了探讨,把上帝归结为人,把主体的地位、性质还原为人本身。认识到人是自我意识的人、类的人或社会的人以及个体的人。从而开辟了研究现实中的人及其本质的历史发展道路。这既是对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理念”来调和哲学与宗教之间矛盾的反叛,又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复归的再次高扬。但是,他们所意识到的“人”仍然是抽象的人。

1839年初,马克思开始撰写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迈出了他对人的问题探究的第一步。尽管这篇论文所持的观点仍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是,他运用了对“自我意识”的独特理解来批判宗教,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作用。马克思意识到不能以逃避现实的方法去追求“绝对自由”,应该通过改造环境来争取人的自由。这说明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制度批判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雏形期。1841年马克思开始受到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影响。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斗争发现,德国资产阶级社会问题不可能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框架中解决。因此,他在1842年之后,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了第一篇题目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论文,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1843年3月,马克思在撰写《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中开始转向了唯物主义立场,与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并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特质”。并且,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一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及其社会政治理想。1843年秋至1844年2月末,马克思在其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社会东西”视为“个人东西”的观点。人被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发展主体。这说明虽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但是却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强调人类历史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过程以及自由自觉地劳动。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在这一期间又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是,仍然保留着费尔巴哈的术语,在人的本质的异化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人本主义的痕迹。关于生产劳动的思想也带有某些抽象性和理想性。

1844年8月,恩格斯和马克思第一次合作撰写了《神圣家族》一书。在这部著作中,虽然仍然包含着某些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残余,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开始对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考察,并提出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列宁曾评价指出,这已经“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

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期。1845年春,马克思撰写了“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他在《提纲》中,深刻揭露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内在的根本缺陷是对事物只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去理解。他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提纲》第一次归纳总结出新唯物主义,即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提纲》的发表标志着一种崭新的人学理论诞生。之后,在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第二次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他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但是社会决定了人的能力和人的需求。因此,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同时,提出人类的本性是可变的观点。另外,“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⑥

次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总之,这两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此之后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等著作中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历史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但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之后,《资本论》的问世,对人的问题的哲学分析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从“一定的经济时期出发”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

小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的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是人类人学研究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且,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法]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1937年,第4页。

②[苏]鲍·季·格里戈里杨:《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8页。

③《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23页,第525页。

④《圣西门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5页。

⑤《欧文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17页,第13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15页。

责编 /张蕾

作者:赵圣熠

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探究

摘 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探究立足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及形成的自然历史逻辑,旨在为进一步科学准确诠释、总结、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实践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体系的创始人,其意识形态思想精髓必然是学习、研究及构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课。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如果探究任何理论、思想及学说产生来源都不能否定其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其产生的根基也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如恩格斯曾讲过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即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如马克思曾论述的“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即对一切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优秀理论、思想、学说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必然也是离不开其产生当时的历史时代“经济事实”、“政治环境”及“已有的思想材料”的继承扬弃。那么,回顾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产生时的“经济事实”、“政治环境”状况、“已有的思想材料”是怎样的呢?

(一)“经济事实”

人类社会进入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带动下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号角。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英国被确立了起来,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到来的,还有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不可调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演越烈,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反思及重新审视。

(二)“政治环境”

“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此时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整个世界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不容小觑。如1830—1840年十年间,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频繁爆发。无论是在英国、法国,还是德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阶级的合法权利,不断地走上街头集会、罢工。甚至,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在1844年6月拿起武器发动了起义。马克思曾高度赞扬:“西里西亚起义恰恰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那就是对无产阶级本质的意识。”这一论述表明:一方面,19世纪中叶工人阶级已经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工人阶级作为历史演进新生阶级不断壮大,这样就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创造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主观及客观条件。

(三)“已有的思想材料”

综上,不可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是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彻底清算与批判,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如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其原因是“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产生的思想基础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直接理论來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及法国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且包括间接理论来源,即19世纪物理学、生物学等在自然领域的新发现。“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及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7]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回顾人类思想史,我们很快发现,任何伟大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具有偶然性和一蹴而就的特质,都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同样是在扬弃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渐使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发生转变直至质的飞跃的过程。按照这一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自然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语境:历史语镜一,实践辩证法的确立;历史语境第二,现实社会关系的批判;历史语境第三,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

历史语境一,实践辩证法的确立。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始于对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消解及反思,进而确立了其意识形态实践辩证法历史语境第一阶段。在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起点的对过往意识形态所作的源起期。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以“人本学唯物主义方法”展现出一种对费尔巴哈所缺少的社会历史维度的反思。随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再次重申了其“人本学唯物主义方法”,即人的劳动实践,或者说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创造历史的理念并且在此逻辑推演中重塑了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自然性,将历史理解为两种展现范式,一是劳动对象化及劳动异化,二是劳动异化扬弃劳动异化的辩证过程。此后,马克思多次在其其它论著中进一步将“物质生产”实践理解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由此,马克思意识形态超越了以往意识形态诸多纷争和批判,确立了以“实践”为真实根基的辩证法。即,“马克思改变了哲学的任务: 哲学不再是抽象地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谈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而是“要求无产阶级从理论上认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实践中解决人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语境二,现实社会关系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以往观念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同时,逐渐的认识到“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不能仅仅通过批判从哲学的观点来加以解决的”。从历时性看,无论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前期著作,还是后期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识性清算德国古典哲学以往观念意识形态虚幻性的同时,通过逐渐确立的实践辩证法,日渐聚焦于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批判。“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2]由此,马克思借助政治经济学“商品、拜物教、活劳动、死劳动及资本”等范畴,深入剖析和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物质利益和世俗基础,资本的运作机制,以期唤醒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旧世界的自觉意识。

历史语境三,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

随着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即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研究逐渐深入,其从分析实际的政治制度出发,可以看到的是马克思在其诸多手稿著作群中找到了通向意识形态变革的现实路径,即将其意识形态批判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相结合,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使现代社会阶级简单化,无产阶级在变革旧社会、消灭意识形态虚幻性及私有制中必然成为历史进步的自觉主体,即“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此,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身“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后积极投身于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运动斗争中,并且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与“正义者同盟”的改组;担任第一国际领导机构总委员会成员,等等。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践行其理论批判的价值旨归,即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科学阐释

“意识形态”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含义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概念也从未做过明确、清晰的界定,但学界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的过程中已经科学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即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复杂范畴,其基本内涵的阐述必须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学界的一般共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层面:从“批判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意识形态消解反思及批判开始的。“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这种超脱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才具有精神力量。”并且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给梅林的信中再次重申“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他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唯心主义“歪曲(下转29页)(上接4页)了的”意识形态观,其实际是从“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的。

第二層面:从“统治阶级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述是从阶级社会分析视角出发分析和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基于自身阶级利益提出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其目的是为了掩蔽自己阶级利益,为统治阶级统治寻求最广泛的政治合法性认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使用赋予了其统治阶级意义。

第三层面:从“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和社会发展双重维度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意义上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生产生活的直接产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再次强调“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张双利.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4,(3).

[4]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孟宪忠.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来源和使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作者:孙彩燕

上一篇:水库配置水资源论文下一篇:高血压患者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