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2022-04-22

摘要过程可以呈现真正的事实或真正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研究对理论体系本身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借鉴。本文首先对马克思教育过程中的过程定义进行了分析,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的主客体关系的梳理和规律的把握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优化探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究

摘 要:网络环境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教育主体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学手段不断的更新变化,时代特色越来越突出,网络媒体技术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本文针对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及对策做了简单的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

一、高校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述

在我国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课程,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这个过程之中,传递给教育对象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世界观、思想观念、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和传承,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教育现状,适应网络环境下人才的培养需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则是重中之重,它肩负着学习接受、研究探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有助于保障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有助于保障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实行,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宣传阵地。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征

一是渗透性,渗透性就是指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间接性和潜移默化的特征。校园主体长期的学习接触和情感的交流,一定会呈现出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它是非直接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无形的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的影响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呈周期性存在,它是慢慢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去的,一般表现为间接影响,也就是说它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同样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就其本意来说,它是慢慢的渗透影响和作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形环境因素在和它的主体--大学生思想品德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其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无形的感染和渗透。杜甫曾有这样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渗透性相符合。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通常需要很多的无形的环境因素刺激,激发他们的情感,启发他们的心灵,潜移默化,使他们在无声无息中感受和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从量变到质变,从不成熟到成熟。

二是指导性。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旗帜鲜明,方向明确,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为了保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向不偏颇,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要求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紧紧跟随社会主义正确的方向。外化于行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处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习方式,不受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

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学习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到生活之中,指导生活实际。通过讨论会、座谈、班会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教育。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上,并没有与我国社会状况完全相同的国家,我们只能脚踏实地的自我探索,探索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的挑战,说到底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使命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同志的重要系列讲话,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载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以往一直采用讲授、报告会议以及个别探讨等方式来进行。由于教育者的信息资源有限,教育者的讲授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受教育者一向被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本身的枯燥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受到很大的制约。网络教育既有图片又有声音,还有视频教学的手段,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的生动鲜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枯燥无味的特点。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流动性强、涉及范围广泛,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能够全方面、多角度的传播,从而增强其影响力和快捷性。

随着电脑在全社会的普及,上网手续越来越简单快捷,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使学生上网阅读信息下载信息十分便捷,上网成为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方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信息获取手段,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甚至其他国家的各种信息,这种及时效性、准确性、便捷性于一体的传播手段,有利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网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图书、报纸、广播等媒介的存在,信息量相对较少,内容更新较慢,这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也是我国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一直不够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信息量少,教师知识量有限等难题。

网络具有信息涉足面广泛、信息量多、信息更新及时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使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接受者和拥有者,社会中的各个组织、群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随着这几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实现多媒体化,并通过和互联网上其他组织群体或者个人的交流和沟通,形成资源共享的一种存在方式,从而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的教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的挑战

1.网络使学生意识形态西化

互联网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信息革命,它冲破了信息交换的空间枷锁,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与快速传播,从而使人类提高对资源信息的利用度。“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科学的活动和成果控制在哪个阶级手中则会有完全不同的社会作用。”西方的敌对势力已经不会采取战争的手段对我国进行侵略,而是以网络为工具,对我国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输出,对社会主义思想阵地进行多角度的侵略。有些网站在大规模的宣传针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否定言辞,攻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大肆夸张宣传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过错,破坏了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

我国现代的大学生求知欲极强,思想比较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但是也时常存在难以甄别是非的情况,可能一念之差就酿成大错。有些大学生在网上发布和传播一些不实的言论、散布政治谣言、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抨击政府工作人员等等,这些都造成了高校的不稳定因素,并且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威胁。

2.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什么样的人是新的殖民者?新的殖民者手中拿的不是抢,而是键盘。计算机把全世界各个国家连接成一个大网,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思想观念在网络上相互交融亦或是相互冲突。互联网的发端和兴起都在美国,它的技术结构和传播方式肯定带有美国社会的烙印也应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而当前社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内容在互联网上仍然处于垄断的地位。年轻人经常接触的是西方的文化产品,好莱坞电影,汉堡,可口可乐等等,这些产品给广大年轻网民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起到了淡化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网络媒体育人理念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意识的产生做了全面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意识是在人们的交往需要中产生的,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的,网络信息的传播主体较为自由和普及。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知善恶、辩真假,受教育者也应主动接受积极信息,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网络环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经常会涉及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一定要关注它带来的各方面的改变,高校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利用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规避网络媒体的劣势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只有在引导、利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网络媒体的内在育人功能,才能有效推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发展,促进现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大力加强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建设

我们是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网络技术需要人们来创造和发展,现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直接从事这类工作的教师都需要跟随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面对这样一群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们,更需要的是一支既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理论,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的教师队伍。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接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在目前,对于网络教育的要求,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通过新颖的方法来保证队伍的形成和网络教育的开展要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我认为现在主要应该从思想态度、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知识理论等方面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三)提高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性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群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觉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提升创造性,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有意识的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地学习,自主性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品质,大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与学生联系,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改变从前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形成一种适用于现代学生和现代网络环境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自主实践中去。

另外,我们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国大力倡导创新的理念,创造力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教育者要时时刻刻的关心和关注全国的各种信息的变化和更新,结合大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教育者应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在网络环境和新思维的撞击中产生更灿烂的火花。

综上,面对网络环境的新影响,各大高校要审时度势,加强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的建设,完善教育制度保障机制,引导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究与时俱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网络社会。要重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雄厚知识储备量,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具有开拓性思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队伍。

作者简介:

阚璐亭,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阚璐亭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优化探究

摘 要 过程可以呈现真正的事实或真正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研究对理论体系本身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借鉴。本文首先对马克思教育过程中的过程定义进行了分析,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的主客体关系的梳理和规律的把握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优化探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过程 优化

Optimization Inquiry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al Process

QIN Yanfang

(School of Marxism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Key words Marxism theory educ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界定

1.1 从要素结构界定

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途径,参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传授教育者相应的教育内容,使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体社会化的实现过程加速提升。由此可以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定要求和目标,使受教育者得到系统有效的教育,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认知,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从时间维度界定

从时间维度来看,教育活动所经历的或长或短的时间形成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纵向的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贯穿受教育者小学、中学直至研究生阶段,具有阶段性和连续相统一特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系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授,对教育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这一过程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发挥。这就是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也会涵盖人的一生。

1.3 从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角度界定

从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角度来说,教育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学对这种学习过程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学生的智力和心理也会因此得到发展。我国长期认同的观点是把教学过程看做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促进学生心智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教师规范、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换言之,教育过程既是提高学生认知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同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即是受教育者理论知识获取实践技能提升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善的过程。

2 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的主客体关系

马克思主义过程论的观点认为,所谓的主体性是人的实践的生成。传统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即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仅限于在接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影响的领域和指向上。也就是说,教育者单方面对受教育者起作用。随着教育观点的的不断创新发展,相继出现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主体际说等观点。

学者陈秉公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一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从施教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为施教的主体,学生成为施教的客体;而从受教过程中看,学生接受教育成为主体,教师则是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两方面同时起影响作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主体—客体、客体—主体的转化形成一个循环的认识活动,在这个主客体关系中互为主客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施教,但是学生并非以消极或被动的状态接受教育影响,相反是发挥学生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一个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种种互动作用和影响,也成为推动教育过程发展的一股力量,并且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整个过程就是双主体说到双向互动说的一个转变。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应是双向主体互动的主客体关系,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朝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改进。单向的说教型的灌输不仅内容空洞,教育效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以教育者为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更是失去了受教育者主动和能动接受教育的重要一环。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引进新的教育方法,如运用环境、媒体、文化等形象生动并贴近生活的因素与途径进行灌输与教育,在灌输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也能潜移默化地习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得到思想意识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将得到丰富与发展,教育效果也会有相应程度的提升。

3 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规律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学者专家取得了一些共识,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如张耀灿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保持适当张力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等。由王礼湛、余潇枫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指出“在各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中定向引导的规律”、“层次梯进地进行教育的规律”等。根据各种出发角度不同的规律,总结出以下三条需要遵循的规律。

3.1 双向运动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基本要素,这两者的影响和作用是互相形成,两者之间的联系也随之形成一种互动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规律,就很好地揭示了这一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运动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马克思主力理论知识是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结果。然而,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客体——受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变被动接受为互动过程中的主动汲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内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

3.2 协调控制规律

为使各种影响因素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同向发挥作用,需要遵循协调控制规律。这里所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其一是自觉影响,包括各种不同教育主体如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等的影响。在理想状况下,不同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能做出相互补充、共同强化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现实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在参差不齐的理论化水平和教育程度上,教育影响差异就会出现,不同教育主体形成的教育影响甚至会有冲突和对立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使各种教育主体产生的教育影响能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就必须遵循协调控制规律。其二是社会思潮、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其的理解与运用也会随之发展变化,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存在于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之中。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既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也会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不平衡的环境中。为了创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加强其积极正面的影响,抑制和消除消极的反面的影响,需要遵循协调控制规律 。

3.3 社会适应规律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使之更具有适应社会的性质,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众化。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理论本身能更通俗,具有更大的普及性,能让高校学生更愿意且容易地理解、接收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应该适应社会,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特点,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者杨发航也有相似论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向大众化的趋势发展,使之具有社会适应性。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展到当今社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并根据整个受教育群众的特点和需求,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和具有针对性的马克思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量和质的提升,更加通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并掌握,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普及化。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众化,使之更适应社会的重要一环。学者李楠认为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活”、“现实世界”以及“实践”等相关概念并没有明确地解释为我们现代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概念,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相关论述和解读把马克思的这些相关理论和我们说的生活世界对等起来,并且可以看出,在马克思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2] 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 杨发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众化三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秦艳芳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3:

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本文综合考察2006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论文,对这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状况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科定位 建设思路

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此为开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论证阶段正式进入了建设和发展的具体实施阶段。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客观依据及重大意义的研究

(一)客观依据

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客观依据,有学者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一是西方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分化和西化图谋与霸权主义影响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等情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压力加大;二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易于发生动荡的客观现实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来统一思想和认识;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思潮不断出现,对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构成挑战;四是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广大青少年;五是为了摆脱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理论教育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的被动局面,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六是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在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话语霸权”对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需要运用科学的思想教育方法来应对这种挑战;七是一定范围内的高校德育领域出现了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潮。[1]也有学者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这一学科的建立,鲜明体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建设道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要求,符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回应和迎接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兴起;第二,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已有充分的学科积累,具有了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可能。从纵向上看,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努力已经进行了多年;从横向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已为一级学科的建立作了相当充分的学科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2]

(二)重大意义

关于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对此作了论证。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论点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研究层面来讲,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和改进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为其提供学科支撑;二是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层面来讲,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战略具有直接作用的软科学项目,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等;三是从学科建设的层面来讲,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它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恰当学科地位的状况,反映了我国学科体系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同时为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发挥作用的舞台,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阵地。[3][4][5][6]

客观地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通知以前,许多学者都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做了大量的前期理论准备工作。通知下发后,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热情。从上面分析的情况可以看出,关于这一学科设立的依据和重要意义的研究必然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该学科的认识,进而推进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

(一)学科定位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首先要明确这一学科的归属和定位问题,从宏观上确定这个学科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建设这一学科所要坚持的方向和路径。正是基于此,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个问题作了广泛的论证。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定位应该是:它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又是领头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这样的定位,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学科分类和建设中的地位同它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相平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分类的特色更加鲜明。[7]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价值定位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成为一门学理性较强的基础理论学科;二是坚持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学术性为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综合创新;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以实践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目的。[8]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从该学科的本质特性、功能特性与社会特性上进行定位,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关系;二是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概念体系,确定范畴定位;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价值取向,发展功能定位;四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明确发展定位。[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问题的研究中,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一些偏误,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看作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所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的学科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一相对应等。分析这些偏误,在于进一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既要使课程建设区分于学科建设,也要把课程建设融入学科建设,更要把课程建设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10]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紧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作用的特点和要求看,为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理论教育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从现实需要看,为理论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要适应的多方面任务需要中最为迫切的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加强合作,着力建设两者间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体现在学科和课程的直接对应上,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面,应紧密贴近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需要。[11]毋庸置疑,明确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

(二)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方案是指建设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的学科发展方向和路径。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尽相同的思考。有学者认为,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际和国家发展形势的要求,学科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思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第二,学科建设要重点跨越。各高校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各自发挥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发展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干、以教材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形成研究与教学一体化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第四,学科建设的重心应是提高质量,即以创新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管理创新、经费投入为保障,全面提高质量。[12]也有学者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主要应开展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基本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学科特点与学科功能;探讨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基本理论问题。二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研究。三是战略规划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学科布局、学科特色、学术队伍、学科发展重点,为学科建设提供共享平台和支撑条件。四是培养方案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内涵与定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硕士博士的基本培养方案。五是教学体系研究。整合全国本学科重要学术力量、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共享信息平台、数据资源库、人才培养和参考书大纲。六是评估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学科基本规范和学科建设的质量标准。[13]也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与管理这一角度分析,认为在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定位、各博士点的交流沟通体制与机制的建构以及博士点建设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意见。[14]

(三)当前学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问题多年前就有学者进行过论证,而这次的正式设立更是推动和发展了对该学科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认,该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者深入客观地分析了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难,认为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机构虽然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但具体实施政策不够明确;从事马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教师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验不够、认识不足。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匮乏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引进国外研究人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存在着中青年师资队伍薄弱的状况,不少中青年学者学术心态较为浮躁,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刻理解,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15]也有学者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自该学科发展初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面临着三个学科意识不强的倾向,即用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替代倾向、用教学意识替代学科意识的简单化倾向、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不强导致的表面化倾向。因此,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需要树立学科研究的整体意识、学科发展的实践意识、学科面对的开放意识。[16]另有学者指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几个错误倾向:教条化倾向、封建化倾向、实用化倾向、西方化倾向。[17]

综合以上的研究分析来看,关于学科定位的问题已基本取得共识,确定了它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和领头学科地位,定位较为准确;而关于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案的研究也较为充分和具体,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学科意义上的统一和整合。因为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前,其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在各自分散的情况下进行独立研究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均衡性,这是后续研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同时,研究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也不可忽视,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下力气加以克服和修正。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有五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建设和发展这些二级学科也是许多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许多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因此,从这一学科的界定就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决定着其他几个二级学科的建设水平。

有学者认为,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第二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的研究;第三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其方法进行研究。而根据这三个研究层面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进行如下定位: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奠定了其他四个二级学科研究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层面的研究为其他四个二级学科提供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三个层面的研究为其他四个二级学科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上提供方法论的平台。因此,可以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五个二级学科中最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学科。[18]开展这一学科的建设,必须确立四个方面的意识,即学科意识、文本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意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贯通性研究意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理论地位意识。[19]

关于这一学科的建设思路,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应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相关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学科界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还有学者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即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原则、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原则、整体性的理论构建原则和可操作性的理论教育教学原则。[20]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研究力量,凝炼研究方向,从基础做起,加强对文本的研究,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一学科的建设来推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21]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传播、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史,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和辩证结合。其研究领域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流派发展史、国别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应该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史论”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之间的关系。[2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殊学科。关于其学科定位,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学科定位问题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标志性的学科,处在双关的位置上:这个学科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继承和发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来说又处在基本原理的位置上。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与方向,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围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基本特征、经验和规律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以及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等。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变革及其发展研究。[23]

对于应当遵循怎样的路径建设与发展此二级学科,有学者认为,应该以更为自觉的学科理念认真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史上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规律以指导学科的建设;从纵横结合上研究学科定位,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转换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结合起来以形成学科特色;正确处理学科属性和研究特色的关系、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关系。[24]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维路径推进,即以明晰意义作为学科建设的价值意蕴、以凝炼方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以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学术活动作为学科建设的必要纽带、以体制平台作为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25]同时,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和分科性等方面的关系。[26]

但是,这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学者对此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在这个学科的研究与建设中,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专门问题进行探讨的少;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多,而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少;孤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较多,而将“源”与“流”结合研究的成果偏少;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多,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少。[27]因此,后续研究应注意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

(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科学。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这个学科的研究还是显得相对薄弱。针对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有研究者认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远远不够;如在广度上,我们较多地是对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则不够;就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构想,还是研究力量的整合、教材的建设都还处在起步阶段;除了在理论积淀、队伍培养、教材建设等“硬件”方面存在问题外,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困难更多地还在于“软件”方面,尤其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据以进行评价的“准绳”的掌握。因此,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以及其他相邻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不能把国外马克思主义孤立起来进行研究,而应当把它们放到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去研究;其次,既要克服“唯我独尊”、“唯我独马”的习气,又要摒弃毫无批判的态度;再次,要积极开展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对话和交流。[28]

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与建设思路,学者们认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建立为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因此,应当借助这一平台积极进行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课程教材以及研究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端正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应把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对当代西方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沟通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内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开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局面,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29]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中建设和发展最为系统的学科,理论成果也很丰富。但是,这一学科由政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这就对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何进一步认识这一学科的学科定位、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下建设与发展等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的。

关于这一学科的定位,有学者认为,应该从这五个方面来回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它的学科边界在哪里?它与其他相关学科是什么关系?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规律是什么?它的基本范畴体系是什么?又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招生专业,它要制定怎样的培养方案?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推进?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30]对于这一学科的建设思路,有学者认为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紧扣学科内涵,明确学科边界;切准学科定位,注重学科依托;张扬学术思维,推进学科创新。[31]而有些学者则对建设这一学科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第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统筹安排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第二,制定相对统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相应的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搞好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计划的调整工作;第三,编写第三轮全国统编本科教材,有条件的编写部分研究生教材;第四,建立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上网归档、抽查、检查制度,规范学位论文选题。[32]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注重与把握的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即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二是要准确把握“三化”,即科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三性”,即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33]另外,有研究者认为,在推进该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明确和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学科边界与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关系、学科体系与学科理论体系的关系、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微观形态与宏观形态的关系、学科形态与历史形态的关系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34]

这一学科虽然成果丰富,但并不是说没有问题。有学者指出,在学科研究的意义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存在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的问题;其二,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问题;其三,在研究成果上存在学院化、本土化的倾向;其

四,在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生吞活剥西方文化和盲目创新、忽视运用中国化的话语系统分析和阐释问题的倾向。[35]

总之,从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讲,此次将这五个学科统一归并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使它们有了更加明确的学科归属,为进一步促进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从上面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这五个二级学科之中,有的学科发展相对不足,需要加强研究力量与学术水平;而有的学科发展虽相对充分,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协调,使之根据新学科的建设原则和规律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2][7]梅荣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0).

[3]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4]郑永廷,王宏维,李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形势与对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

[5]李建国,齐英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与建设思路”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7).

[6]俞思念.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8]郝潞霞,李红梅.“马克思主义学科定位与建设思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0).

[9]郑永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定位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0).

[10]张雷声.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6(10).

[11]徐维凡.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12]张澍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13]顾海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14]邱柏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15]魏伟.“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筹备会”纪要[J].教学与研究,2006(5).

[16]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5).

[17]郝贵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0).

[18]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6).

[19]张雷声.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意识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20][21][24][29]赵静,韩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与建设思路研讨会述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22]袁银传.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6).

[23]黄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6(7).

[25]宋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多维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6]顾钰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四个关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7]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6(2).

[28]黄继锋.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6).

[30]张麦兰,刘建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9).

[31]沈壮海.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6).

[32]王树荫,卢少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J].教学与研究,2006(3).

[3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4]梁禹祥,傅佩缮.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

[35]钱广荣.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之批评及其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0).

作者:杨 昕

上一篇:职校物流课程项目教学法论文下一篇:360度绩效考核高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