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等院校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和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和“主阵地”。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且基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合理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有利于我们牢牢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导权、主动权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影响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 张新平,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为了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及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2]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地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端至今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的精确概括。作为科学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并上升成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理论课程也就自然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明的特色。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和开放发展的特征,其基本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本身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合乎实践发展要求的,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变化,必然形成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名称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时期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或者说产生一种不好把握的困惑,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更是产生非科学的印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出现过失误。把这些因素不恰当地、机械地联系起来,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被高高举起,在理论上被给予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相应地处于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在高校被边缘化。这种思想上的重视和实际运行层面的边缘化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是一门学科、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一直是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并不是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但是,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长期发展并形成庞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再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3]在我国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构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成为时代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搭建直接的学术平台[4],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2月,根据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调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俗称“05方案”。2005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学科的设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平台。众所周知,学科平台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直接目的就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这一学科的设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呢?根据2005年中央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后来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设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2017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党的建设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7个二级学科。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15年来,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中央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反映学科建设重要指标的教材建设为例,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了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5]“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5]

第二是在全国各高校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依托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余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选拔了三批共37所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全国各省也相继选拔数量不等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越来越稳固的根据地。

第三是形成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队伍。单就高校来讲,这支队伍目前就有7万多人,根据中央要求,这支队伍在未来几年将达到10多万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了专业归属感。同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部专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使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后备队伍不断壮大。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的制度化培训将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马克思主义学科刚刚设立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对雄厚的部分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硕士、博士学位点的持续增长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扩大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在我国各类学科的发展中当属首位。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2017年在条件成熟的8所高校正式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18年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在部分高校开始招生。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整的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第五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从全国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会、研究院等学科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的创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反映学科发展的年度报告也相继出版并逐步走向成熟。自2009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教授的团队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以来,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思林教授的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5年起,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学科发展报告既全面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历程,又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进展,对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学科在中国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学科建设的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机构和平台、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等,这些条件是在长久的学科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05方案”实施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已经相当完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相应地建立起来了,而且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这确实是“05方案”实施15年来最主要的成就。但是,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的问题。众所周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原因,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其二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对应的是“05方案”中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比较与借鉴的逻辑关系。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同时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内在的逻辑联系也是非常清晰的。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在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甚至以课程建设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就是学科建设,或者只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抓学科建设。[6]27这就导致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及其双重功能,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形式上、教学方式上花样翻新、创新不断,但学科总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对稳定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好这个学科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7],必须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地进行建设。因此坚持学科的稳定性、持续性是建好这一学科的基本前提。而大学课程的设置是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变动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的具体目标指向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出台过“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0方案(研)”,每个方案对课程都进行过调整;如果将时间扩展至新中国成立,调整的次数更多。这种调整使课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课程的变化导致研究重点的变化。如果把学科与课程等同起来,课程的变化必然引起学科的变化,导致学科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尽管我们也承认学科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这种发展与课程的发展是不同层面的。如果因课程的调整而调整学科方向,容易使人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规范、边界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研究范畴的印象,长远看,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象和学术影响力,也会造成学科研究队伍不稳定。

最后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與分领域研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特征。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一门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6]25。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有具体规定。2012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2.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4.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5.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显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总是从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即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契合实践、结合实践、指导实践,假如学科建设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达到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真正作用”[5]。只强调整体性,不强调分领域开展研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应将整体性研究与分领域研究结合起来。没有分领域研究的深入,整体性研究只能浮在面上,会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从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队伍的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学科中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来自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真正科班出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由于学科起步晚,加之学科的综合性强、分领域研究不深入,因此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积淀不足,高水平研究者不多。学科研究低水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理性,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三、 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是既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也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传播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因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正确认识。

首先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联系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其提供雄厚的学理基础,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中央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战略考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区别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注重学科的规范、学科研究边界、学科研究平台、队伍建设、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为支撑,并以学科点的设立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课程为基础,每门课程的设置是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的;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其占比也应该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设置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内容,而是仅选择与社会主义国家办学方向紧密相关的几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是基础,有明确的规范和边界,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也为集聚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强了,意味着将能够形成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功底扎实的、学术视野宏阔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了这支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然会提高水平。因此,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是联系紧密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学科是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为依托,学科的本质是学术和学理,没有学术和学理的学科,终究不是完整、完善的学科。[5]学科建设的加强不仅会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且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不能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紧密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把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学科仅仅说成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它的设立有着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更大意图。”[8]从长远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最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止步于此,还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成就”[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上发挥更大作用[9],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者的使命。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狭隘化、片面化,学科建设是长远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个基础打好了,其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中,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显著标志。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理论创新的根基。[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个二级学科方向是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更是一个大的学科体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10]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从各个领域阐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换言之,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既要拓宽学科发展视野,又要防止包罗万象、没有边界。在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

再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单位,也是主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这个双重定位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既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7]。要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就必须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1]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坚持学科建设是基础,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性的基础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其他各学科一样,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要“加强学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保持和提升学科自身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5]。同时也要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打破学科狭隘的观念,拓宽学科发展视野,打破学科保守的观念,重视学科交叉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和交锋中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单打独斗、孤立发展,而是要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相关学院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导地位和共同建设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融和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5)[2020-06-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05-05-08)[2020-06-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15/200708/25608.html.

[4] 陈占安.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深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2(7-8):8-11.

[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N].光明日报,2015-07-23(16).

[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陈占安,张雷声,钟明华,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3-20.

[8] 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1):6-8.

[9]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3-11-08(5).

[10] 顾海良.打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J].求是,2015(8):28-29.

(编辑:林毅)

作者:张新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问题研究概述

[摘  要]高等院校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和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和“主阵地”。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且基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合理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有利于我们牢牢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导权、主动权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影响力。深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提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路径

毫无疑问,当今时代为广大“90后”特别是“95后”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与美好梦想的广阔舞台,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提高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是关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课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永续发展、不断壮大的重大课题。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我国学界虽已开展多年,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已形成了广泛共识,但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直接研究仍是亟待开掘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深入探究全球化和新媒体语境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测度方案及培育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卓越、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本文围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科学内蕴、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根本路径以及拓展与深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的主要着力点和重点致思方向等展开了深度研讨。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科学内蕴:概念及构成

马克思主义是经长期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及发展的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严谨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广大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望远镜”、“显微镜”与“解剖刀”[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必须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自觉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在生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这既是党的宏伟事业不断开拓、接续前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和新媒体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知认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和巨大挑战,部分大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忽视或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令人堪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培育与着重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前提首先是搞清楚“何谓素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继而进一步深度探讨“何谓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所谓素养,顾名思义就是“素质和修养”,它是衡量或测度一个人的综合发展水平及状况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素养的意义——对于人很重要;二是素养的获得——是后天修习涵养的结果;三是素养的关键——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四是素养的表征——人在某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和境界。”[3]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三者的统一及其修习涵养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4]。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构成要素可以细化为:(1)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2)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普及技巧。”[5]另有学者深刻指出: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基本特点、构成与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维度:(1)知识维度: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及精神实质;(2)实践维度: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各种思想问题;(3)精神维度:有一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4)情感维度:有不断深入学习和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6];(5)技能维度:具备熟练而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普及技能。还有学者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对理论的表达应用的能力,其表现形态是:(1)入木三分的观察能力;(2)准确深刻的理解能力;(3)洞察真伪的鉴别能力;(4)见微知著的预见能力;(5)改造主观世界的自省能力。”[7]

笔者认为,一般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素养等五个密切关联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潜隐性、稳定性、发展性、综合性、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知晓程度、認可程度以及掌握程度,也突出地表现在对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或观点主张具有主动识别、过滤及深刻批判的意识和本领,更重要的还在于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以及获取、分析、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鲜明务实的实践品格是当今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标志。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有效路径,必须立足于充分地了解广大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知认同与接受现状。新媒体语境下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在多元社会文化场域背景下建构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过程。高等院校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和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和“主阵地”。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且基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合理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有利于我们牢牢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导权、主动权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影响力,但也面临着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文化思潮的巨大挑战与现实考验,存在着被淡化、弱化或边缘化的现实趋势和巨大风险。

二、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根本路径:深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建设环境的新情况下,培育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当今时代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8],是新时期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更加深入和蓬勃开展。”[9]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提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根本途径。

总的来说,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直面来自历史与现实的巨大挑战,针对“95后”青年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始终坚持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和长期性原则,综合运用理论灌输法、情境感染法、自我教育法、实践感悟法,同时还应创新内容选择、创新内容体系、创新内容表达、创新教育方法,坚守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拓展新媒体场域下新的教育手段和实施路径,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全面覆盖和隐性渗透,力求在默化潜移中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10]。

当前,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必须着力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水平,必须着重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重要维度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必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传播的现实路径及一般规律的深度研究,必须着力创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网络平台,必须加快构建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取向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准确研判与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对高等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的现实挑战和严峻威胁,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形成的消极影响和思想侵蚀,必须准确研判和把握“95后”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弱化或缺失的主要原因,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后期培育的跟踪机制建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灵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1]。

三、深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主要着力点和重点致思方向

根据查询搜索,1987年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题名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模糊检索)的论文分别是53篇和8篇(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4日)。基于近年来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的前期重要成果,我们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原则,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社会理论、生态理论的深度研究,强化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与发展研究,强化对新媒体场域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的实证调研与对策分析[12],强化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认同的概念结构、阻滞因素、内在机理、组织构建、教育模式与培育路径的研究,强化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演化规律及实践路向的研究,深入探索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传播效果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强化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状况的动态监测与精准评估,建立健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效果及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即有效性指标体系的研究,从更深入的层面调查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客观效果和基本规律,强化对西方意识形态建设的模式、方法和经验的研究,强化西方社会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普世价值”思潮以及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等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的消极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应对策略的深度研究,积极探讨和准确厘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與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快构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大数据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策略、路径及一般模式的深度研究,加强对“经典影视和经典著作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中的作用研究”[13],从理论上深刻揭示与详尽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形成及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和内在逻辑,是今后拓展与深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的主要着力点和重点致思方向。

历史经验反复启示我们,“思想的广袤田野,如果真理不去主动占领,就会杂草丛生、遍布荆棘;心灵的无限空间,如果阳光不去肆意播洒,就会霉菌疯长、郁积阴霾”[14]有学者冷静地观察到,“近年来,在‘去马’、‘非马’、‘贬马’等错误思潮的持续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指导思想多元论’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受到无端的怀疑和否定”[17];在高校,“当前社会转型加速期的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弱化,主要表现在‘入脑’而不‘入心’、强知识而弱行动、盲目质疑而非理性接受、需求多样而供给单一等四个突出问题。”[18]更令人感到忧虑和不安的是,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调查研究报告,“自2013年以来,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我国广大青少年对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为主的宗教感兴趣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媒体成为青少年参与宗教活动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环境下宗教信徒群体结构朝着年轻化、高学历化的方向发展”[19]。因此,加强对全球化和新媒体语境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只有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熟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及其理论成果,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会充分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才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20]。基于这样的理性认识,我们认为,深入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只有进行时”,广泛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没有休止符”,坚决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永远在路上”。我们坚信,随着大量具有深厚学养、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和强烈问题意识的高学历中青年学者队伍的持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度推进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学术研究及实践探索的发展、繁荣与兴盛应不远矣!

参考文献:

[1]秋石.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J].求是(半月刊),2016,(18):9-13.

[2]杨修伟.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3):48-50.

[3]沈卫.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25.

[4]龚素瓅,姚珺.提升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创新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2):96.

[5]陈涛,阳黔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及对策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3.

[6]岳猛,顾航宇.高校“两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探微[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85-86.

[7]刘卫列.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其检测方法[J].领导科学,1991,(5):15.

[8]吴桂琴,刘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2):52-53.

[9]杨发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1-64.

[10]林雪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17-218.

[11]王雯姝,邓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问题研究现状概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4-9.

[12]朱晓林.基于网络传播视角的信仰教育路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2014,(6):18-19.

[13]沈东.从学科自觉到学科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再定位[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5-10.

[14]吴明举.确保思想阵地固若金汤[J].红旗文稿,2016,(9):31.

[15]程恩富,譚劲松.巩固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J].红旗文稿,2016,(18):4-8.

[16]王秋艳,范明英.转型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基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6):52-55.

[17]高芳放.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宗教信仰教育引导研究——以河南省青少年调查结果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6,(9):110-114.

[18]杜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素养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初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

[19]胡祖凤,谢嘉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2009-2016)[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

[20]肖唐镖,余泓波.近30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J].政治学研究,2015,(4):52-61.

责任编辑  杜福洲

作者:胡祖凤 谢嘉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探索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路径、策略,在回顾历史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既有研究偏重于理論探讨和定性研究,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足,动态研究、比较研究尚有欠缺的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深化研究:量化分析基础上的现状研究、具体可行的组合策略研究和创新手段、载体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我们深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期望。

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担当。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研究概况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国内学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并日益丰富,先后出现两次研究高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内出现涉及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突出强调和探讨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第二次发生在党的十七大之后,探讨的范围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在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官兵、公务员,甚至是高校学报编辑等,重点讨论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构成、特点、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等。

笔者注意到,第二次研究高潮中,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在中国知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检索词可以得出71篇包含“理论素养”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题的文献。其中讨论党员干部、青年干部、乡镇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23篇,占比最多(主要集中在2007年之前),讨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12篇(主要在2007年之后,特别是2011年之后成上升趋势),讨论教师或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10篇,此外还有3篇谈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余谈及青年官兵、公务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文章分别2至3篇,另有一篇谈及高校学报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上述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研究方面从不同角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为我们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策略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借鉴。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题检索,截止到发表时间2021年3月25日,可以得到74条检索结果,其中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的仅有44篇。其中2007年至2010年年均不足1篇,主要有麦培年、宋善文著《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载于《党史文苑》[J]2007年第12期2007.06)和张永平、张雨新、张东宁著《坚持“四个分请”,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于《文教资料》[J]2010年第22期2010.08)。

2011年至2016年每年最多3至4篇,主要有程天权著《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载于《高校理论战线》[J]2011年第02期2011.02);黄日干著《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黄少波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探讨》(载于《学术论坛》[J]2011年第05期2011.05);王芳著《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几条路径》(载于《科技信息》[J]2013年第06期2013.02);杨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路径研究》(载于《当代教育科学》[J]2013年第07期2013.04);杜梅著《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素养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初探》(载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第4卷第3期2013年09月);卢丽君著《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论学习实效的提升策略探析》(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3年第12期2013.12);武国剑、王孝松著《大学生应加强对“三个自信”的理解——基于马列经典文本阅读视角》(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4年第10期2014.10);肖宁、马莹、范小强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浅论》(载于《教师》[J]2015年第02期2015.01);田玉蓉著《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载于《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5年第19期2015.10);杨岚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路径初探》(载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J]2016年第25期2016.07)。

2017年5篇,杨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思路探讨》(载于《经济师》[J]2017年第02期2017.02);胡祖凤、谢嘉梁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2009-2016)》(载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7年第01期2017.02);王薪童著《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载于《知音励志》[J]2017年第04期2017.02);王燕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化辅导员专业发展道路》(载于《教育现代化》[J]2017年第29期2017.7);胡祖凤、谢嘉梁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评述(1990-2017)》(载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7年第04期2017.08)。

2018年5篇,陈赛、刘福会著《浅谈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载于《课程教育研究》[J]2018年第17期2018.04);葛数金著《加强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构建的思考》(载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8年第03期2018.05);谢嘉梁、胡祖凤、虞琪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载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8年第05期2018.05);陈赛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刘翠萍、李春华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载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年第04期2018.08)。

2019年8篇,曹静著《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载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9年第02期2019.04);上官楚瑜著《大学生社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王良建著《浅析新时代青年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着力点》(载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 2019年第07期2019.07);宁晚枚、张雪玉著《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措施研究》(载于《侨园》[J] 2019年第07期2019.07);宁晚枚著《广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研究》(第四届国际现代管理、教育技术和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年10月出版);孟献丽、张国庆著《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策略探究》(载于《文化软实力》[J] 2019年第03期2019.09);程丹著《思政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效路径研究》(载于《才智》[J]2019年第30期2019.10);汪桂欣著《浅析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路径》(载于《科技视界》[J] 2019年第36期2019.12)。

2020年8篇,孙丽彬著《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路径探究》(载于《智库时代》[J]2020年第03期2020.01);荆丽敏著《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研究》(载于《花炮科技与市场》[J]2020年第01期2020.02);谢嘉梁、陈繁、胡祖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载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20年第03期2020.03);邵彩玲、王云幸、奚旭东著《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对策研究》(载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20年第01期2020.03);孙丽彬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邵彩玲、吕子月著《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研究》(载于《法制博览》[J]2020年第20期2020.06);赵正鹏、孟瑶著《思政课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载于《科教文汇(中旬刊)》[J]2020年第09期2020.09);王中凝、杨赛赛、杨丽著《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重路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思考》(载于《北京教育(德育)》[J] 2020年第11期2020.11)。

2021年目前检索到1篇,彭美贵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南通地区6所高校为例》(载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2021年第04期2021.03)。此外,国外学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直接研究很少,而关于宗教信仰教育、公民道德品质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较为深入,成果颇丰。这些研究与探索为我们深入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相关研究在2011年以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方式日趋成熟。但既有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定性研究,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足,动态研究、比较研究尚有欠缺。目前,期刊论文中只有宁晚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彭美贵(《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南通地区6所高校为例》)的研究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其中宁晚枚的分析因为样本太少,只有100份抽样样本,所以代表性不足。硕士论文中陈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通过700份问卷调研分析了河北省6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既有研究普遍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结构、意义、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但在提升路径研究中基本流于抽象思辨的论证,从学情、世情出发的具体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很少。例如只是一般地谈到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没有针对不同学情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路径;只是一般地探讨提升的手段、方法,较少结合互联网和自媒體的大环境分析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手段应用。这一点上目前只检索到刘翠萍、李春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探索MOSO(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开展思政教学,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尝试。文中作者提出以MOSO为媒介构建教学共同体、学习共同体,通过在MOSO平台开设“新闻有态度”“我形我塑”“我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等板块,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笔者建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今后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现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手段及时了解、量化分析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状况、影响因素、策略偏好等,准确分析教育的困境和不足;第二,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更加突出路径和策略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探索组合策略,为教育教学中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供切实的指导;第三,积极探索互联网和自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创新手段和载体,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深度开发思政课堂、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等载体,大力探索课程思政载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2019szjy099)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5)[2021-05-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966415

[2]谢嘉梁,胡祖凤,虞琪.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5期

[3]刘翠萍,李春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

[4]谢嘉梁,陈繁,胡祖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03期

[5]孙丽彬.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6]陈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作者:王鹏飞

上一篇:假离婚现象研究论文下一篇:多元文化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