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

摘要: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交往伦理;伦理研究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3.1.3 交往的特征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国际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教学改革市场营销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