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2022-04-26

摘要:19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批判运动,不仅是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背景,而且也是他在世界观进程中最初的思想起点。马克思出生在一个具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其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经历几个关键的时期,从有神论者到无神论者,从无神论者到费尔巴哈派,又从费尔巴哈派到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宗教对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宗教对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观点的继承和超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适应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中国化

作者何虎生,1962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教授。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历史观、安全观、适应观和和谐观,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和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观点的继承和超越。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宗教本质观,即关于宗教的内在联系及其性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灵的幻想、笃信和崇拜。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毛泽东一再强调宗教是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思想性质的问题”。周恩来也指出:“我们只把宗教信仰肯定为人民的思想信仰问题,而不涉及政治问题。”他还指出:“宗教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这就明确了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性的思想信仰,是有神论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是一个信仰问题而非政治问题,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揭示了宗教的内在联系及其性质,明确了宗教是有神论的,是一种信仰,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改变了长期以来视宗教为麻醉人民的鸦片的片面认识,对我们重新认识宗教的本质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宗教历史观,即关于宗教的起源、演化及其规律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自然的、社会的和认识论的因素,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中演进,其消亡具有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周恩来曾指出:“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有的信仰具有宗教形式。有的信仰没有宗教形式。”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对宗教信仰存在的根源进行了阐释。中央19号文件指出:“进到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阶级社会中宗教产生和存在根源的一次全面阐释。江泽民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只是消灭了宗教赖以存在的阶级根源,“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还不高,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宗教存在的根源仍将长期存在。”这就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国际影响等方面阐明了宗教存在的根源。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周恩来指出:“信仰宗教的人,不仅现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有,就是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了?现在还不能说得那么死。”江泽民也指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这就从宗教存在的客观规律的理论高度阐明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续有了合理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发生了变化:中国宗教经过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革除了封建性,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外国差会的控制;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成了建设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宗教教义进行了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阐释。这些变化也是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并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之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揭示了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演化过程及其消亡规律,明确了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自然的、社会的和认识的根源,它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我们要遵循宗教自然消亡的规律,克服了长期以来视宗教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迅速消亡的观念,有利于做好宗教工作,保证中国宗教的健康存续。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超越,是认识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石。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安全观和适应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宗教安全观,即关于宗教对国际社会和中国家安全的影响、表现及其应对措施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宗教对国际社会安全,尤其是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进行侵略,进而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过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和宗教对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

宗教危害国际社会安全的表现。江泽民指出:“在人类历史上,由宗教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侵略和战争多得很。”“在当今世界上,宗教更是为各派政治和社会力量所加紧利用。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烈、冲突不断,往往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卷在一起。当狭隘民族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相结合时,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破坏力。”“各派宗教都积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向其他国家发展信徒。”“策划和参与九一一事件的恐怖主义分子都是宗教极端分子。”“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作为遏制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和他们所不喜欢的国家的重要手段。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国际敌对势力就利用了宗教。”揭示了在历史和当代社会,宗教对国际社会安全,都产生过深刻影响,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利用宗教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几种情况。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把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作为他们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二是“达赖喇嘛及其集团从来没有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也从来没有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分裂主义分子“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或打着其他旗号,在我国某些地区煽动分裂的图谋。”三是“一些地方滥建、扩建寺观教堂,频繁进行大型宗教活动,信教群众的宗教负担加重,有的地区竟达到年纯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利用宗教干涉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恢复了早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有的地方教派纷争,发生流血事件。”。也就是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

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活动和邪教势力的危害,以及其他不安定的因素。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宗教渗透实质是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一些所谓的教徒,“他们既背叛了祖国,也出卖了自己的民族,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提出了解决宗教威胁国际社会安全的原则。一是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否则“围绕不同的现实政治、经济利益进行的斗争和争夺,以及宗教在这种斗争中的介入和作用,就会长期存在”。二是主张对危害国际社会安全的打着宗教旗号的恐怖主义和邪教,要通力合作,共同打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支持并积极参加这种合作。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宗教危害国际社会安全的问题,要全球合作,强国不能因解决宗教问题引起的争端而形成新的霸权主义。

提出了解决中国国内利用宗教危害国家安全的原则。一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增进与各国人民及宗教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二是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把对宗教的管理纳入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三是要分清性质,正确处理宗教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宗教成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安全观,揭示了宗教对国际社会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表现及应对措施,明确了宗教影响国际社会安全的根源是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实质是政治问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认识宗教与国际社会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关系,认清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的实质,增强防范意识。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宗教适应观,即关于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宗教适应社会,尤其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和途径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过论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主要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和逐步完善的。

2001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通观我国和世界的宗教历史,可以发现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十六世纪基督教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就是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宗教的存续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从我们党和政府来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这样一些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从宗教界来说,要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的要求,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二者相辅相存,党和国家要积极引导,宗教要主动适应,从根本上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全方位的。在政治方面上,“我们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注:信教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利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不断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在经济方面上,“希望宗教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在文化方面上,宗教界要“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要研究宗教文化,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社会方面上,要“运用宗教来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服务。”“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既是对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肯定,又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引导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同时,“应该看到,民族和宗教问题中的矛盾,大量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定要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工作,即使出了点乱子,也要始终立足于信任、争取、团结最大多数群众,以利于坚决、准确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这是引导相适应的一个重要手段。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越是在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越要做好抵御渗透的工作。”这是引导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宗教健康有序的存续。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适应观,揭示了宗教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关系,相适应的内涵和途径,明确了相适应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相适应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相适应的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有利于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准确定位,全方位的相适应和可实现性。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宗教和谐观,即关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宗教内部群众之间相和谐的条件、本质属性和实现途径的观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是中国共产党,尤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逐渐提出的。

(一)实现宗教和谐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共同要求。

宗教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宗教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既是宗教自身存在和延续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宗教和谐也是中国宗教不懈追求的境界。中国宗教强调宗教之间的互相包容,如佛教与道教就由冲突走向融合,道教与民间宗教也长期处于融合的状态;强调爱人利他,如佛教的平等慈悲、容忍布施的观念,道教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思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爱人仁慈、慈善公益的主

张,都有助于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爱国爱教,如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弘道扬教,即所以救国”,伊斯兰教的“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等主张,都体现了宗教的爱国、护国的崇高精神和宗教与国家的和谐;提倡关爱自然,如佛教的缘起共生论,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各种原因、条件而相结合形成的,道教视天、地、人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张善待万物,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宗教追求宗教和谐,构建和谐宗教是一致的。宗教界是党团结信教群众的纽带,在促进宗教和谐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宗教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不懈追求的目标。

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和谐相处。首先,要彼此尊重。“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就明确了信教与不信教群众应互相尊重。中国还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国家“不支持这个宗教,也不支持那个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应互相尊重。其次,要平等相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和不信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他们在这种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差异,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第三,要团结合作。“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思想信仰虽然不同,但在爱国、维护祖国统一、拥护社会主义等涉及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原则问题上是可以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努力实现“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宗教内部群众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实现民主有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通过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政治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目前宗教领域仍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党和国家指出:“绝不允许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宗教压迫剥削制度。”防止宗教内部信教群众之间的不和谐,以促进和谐共存。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就是维护好中国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向量,在中国‘和’文化的海洋中浸润千年的中国各宗教,很早就形成了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优良传统。”“我们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我国五大宗教的格局。”各宗教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因此,“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教言教,宗教信仰者与其他信仰者之间和谐共赢。人们的信仰是多种多样的,除宗教信仰外,还有政治信仰、群体(或社团)信仰、文化信仰和其他信仰等,这就需要“信仰上互相尊重”,不信教群众“不要妨碍信教群众的信仰,不要伤害他们的宗教情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要处理好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的关系。依法管理,为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的提供保证。宗教活动本身具有社会功能,但“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为宗教与其他方面的和谐提供法律保证。

(三)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挥宗教在爱国爱教、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界人士要做爱国爱教的典范。2005年2月3日,胡锦涛在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时,“希望他以十世班禅大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对第十一世班禅爱国爱教的要求,也是对整个中国宗教的要求。2006年11月14日,贾庆林与参加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全体成员座谈时指出:“要把抵御渗透作为宗教团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结合各宗教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宗教要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作出努力。2006年8月,贾庆林在青海湟中塔尔寺看望和慰问宗教界人士时,勉励他们“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强调“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宗教要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作出努力。2006年11月,刘延东要求中国宗教要“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与港澳和台湾宗教界的联系,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以宗教特有的方式,增进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联系更密切、感情更融洽。”

发挥宗教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慈善事业等方面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宗教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作出努力。2006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处理好“宗教关系”,“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2006年11月14日,贾庆林在与参加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全体成员座谈时,指出:“要把服务发展作为宗教团体工作的重要任务,始终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把广大信教群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力所能及地替国家分忧,全力以赴地为发展出力。”宗教要在维护社会稳定上作出努力。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006年5月,贾庆林在会见中国伊斯兰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时指出,宗教“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己任。”宗教要在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中作出努力。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积极弘扬宗教教义中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困等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要求贴近的积极内容。”2006年5月,贾庆林会见中国伊斯兰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时指出:“要力所能及地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树立新形势下伊斯兰教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这是对伊斯兰教界的要求,也是对中国宗教界的要求。

发挥宗教在文化建设和和谐世界建设等方面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宗教要在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的有益内容方面作出努力。2005年2月1日,贾庆林在中南海与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时指出,要“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阐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创造新业绩”。刘延东也指出,要“积极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结合时代发展作出新的解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培育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道德文化水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多作贡献”。宗教要在促进和谐世界建设方面作出努力。2006年8月,贾庆林在接见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出席世界宗教和平第八届大会代表团全体成员时指出,要“坚持原则,多做工作,广交朋友,寻求共识,向世界宗教界人士积极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宣传我国的宗教政策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情况,宣传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致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把一个稳定、开放、繁荣的中国展示给世界,进一步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观,揭示了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宗教、宗教内部群众之间相和谐的条件、本质属性和实现途径,明确了宗教和谐是中国宗教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目标是追求宗教的和谐,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有利于明确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明确中国宗教追求的价值目标与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追求的目标在促进和谐方面的一致性。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并将丰富的实践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本质观、历史观、安全观、适应观和和谐观,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他全面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理论,提出了团结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新原则,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法律难题,扩大和巩固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进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境界:从中国宗教的长期性出发,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本质特征、基本问题、基本状况,与其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把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新变动出发,阐明了宗教在这一变动中的变化,并可能引发和已经引发的新变动,对世界宗教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得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他既包括认识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思想,也包括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方面的思想,还包括中国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和目标方面的思想,是一个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 黄夏年)

作者:何虎生

宗教对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传统宗教思想研究

摘要:19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批判运动,不仅是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背景,而且也是他在世界观进程中最初的思想起点。马克思出生在一个具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其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经历几个关键的时期,从有神论者到无神论者,从无神论者到费尔巴哈派,又从费尔巴哈派到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欧洲传统的宗教思想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欧洲传统宗教;基督教;黑格尔;费尔巴哈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的历程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人类对宗教的认识由来已久,但真正把宗教视为一种独立的研究对象,形成对宗教系统的、客观的甚至是科学的研究,却是从近现代开始的。很多的思想家均提出了种种不同的学说,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都没有对宗教作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非生下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同任何杰出的人物一样,其思想的发展过程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种影响来自他们生活的时代,另一种影响来自他们所处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整个欧洲的文化是建构在基督教文明之上的,而马克思也不能逃脱这个框架的影响。一开始马克思是宗教信仰者,之后他接受了青年黑格尔的批判宗教的思想,自然也就接过了批判的旗帜,从批判宗教来开始他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

19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批判运动,不仅是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背景,而且也是他在世界观进程中最初的思想起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宗教思想,对当代中国宗教的实际变迁及人们的宗教观念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习其形成背景能够更加深入地洞悉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思想来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宗教观协调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

一、马克思的家庭宗教背景分析

(一)马克思家庭的宗教渊源

家庭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细胞,而且也是每个人最初的生存环境。外部社会的文化氛围对个体的作用,最初都是通过家庭来具体体现的。因此,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久远的。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族,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法学家,他对儿子早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很早就摆脱了狭隘的犹太教的束缚,从1817年开始改信基督教,1824年他还让全家接受了新教的洗礼。马克思的母亲则比马克思的父亲保留着更多的犹太教的信仰和习惯,6岁的马克思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他的母亲也在次年信仰了路德教派。这种浓郁的宗教背景,使犹太—基督教思想对少年马克思形成深刻的双重宗教的影响。毫无疑问,父母亲对宗教思想的敬仰深深地熏染了马克思。

(二)马克思个人与宗教的联系

马克思生长的德国,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将基督教作为国教的资本主义国家。1816年德国政府颁布法令:犹太人,或生活在贫民区,或皈依基督教。为了服从这个法令,马克思的祖父洛宾·列维将其姓改为马克思,马克思在六岁时接受洗礼。在现存的马克思的最早的三篇中学文章中,有一篇是专门阐述宗教问题的。从这篇题为“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和基督教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态度,它的绝对必要性及其影响”的宗教作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是在传统宗教的影响下,基本上还拥有一个有神论的观点。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论证信徒与基督教结合的必要性,主张把宗教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他认为人需要神,但神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良好道德愿望的原因。

马克思在其另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亦明确表示了这种宗教道德思想及其对人类神圣使命的远大抱负。虽然他很强调青年应该去选择基于理性和道德的职业,但宗教桎梏仍然随处可见。他说:“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他同时又说:“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来犧牲了自己。”[1]从这些话来看,当时的马克思还是站在有神论的立场上的。同许多西方的伟人一样,马克思也是生长在一个信仰宗教的家庭里,更何况当时的德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宗教作为一种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传统,必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文化活动。而且当时政府规定,宗教课是一切学校的必修课,所以在中学期间,马克思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宗教神学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从思想上接受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相反,在马克思的心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启蒙与人道主义精神,而宗教观念相对薄弱,从而促使马克思很快摆脱了宗教信仰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

二、从宗教信仰到宗教决裂: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宗教分析(一)从有神论到无神论——青年黑格尔派

1835年至1841年间,马克思游学于久负盛名的欧洲哲学天堂,特别其在柏林大学“博士俱乐部”时,其思想正处于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这是其哲学世界观探索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他眼里,宗教已经不那么神圣了。在当时的俱乐部讨论中,宗教问题常常成为论战的核心,而在宗教哲学上,马克思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信奉者,他把传统基督教的上帝视为这种绝对精神或自我意识。

1841年,马克思写就了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学的区别》。为此,他从1839年开始即苦心孤诣于伊壁鸠鲁哲学,且撰写了七本笔记。其中,他表现出了对人、对知识本身的极大兴趣,并且赞同该哲学的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论是世界的本原,因而排除了本体论上的神学观念。在笔记中,马克思已经开始从理性的立场来解释宗教,反对信仰也贬斥信仰,表现出了他的无神论立场。

如果说七本笔记还只是马克思关于宗教思考的零散记录的话,那么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对这些思考的更成熟、更直接、更明确的表达。在这篇文章中,他已经将宗教思想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了。马克思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根本对立,是反对一切天地神,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明确表示他反对违反理性的宗教,也是第一次明确表达了他反对宗教观点的态度。除在思想上批判宗教以外,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行动上也积极宣传无神论。1841年马克思与友人创办了《无神论文库》,这个刊物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圈子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毕竟面对着传统宗教和教会的权威,几个无神论者居然敢叫嚣着要把上帝从天上赶跑。虽然《无神论文库》最终未能问世,但是马克思此时对宣传无神论的热情可见一斑。

可以说,到1841年,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过程。虽然他的无神论世界观还处于启蒙无神论或理性主义的无神论阶段,但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他希望用理性的声音,把在宗教信仰中昏睡的大众唤醒,以摆脱盲目、迷信、愚昧无知的状态。在这时,其已经将对宗教思想的批判落到了实处。

(二)从无神论者到费尔巴哈派

费尔巴哈对后代思想家的影响是巨大的,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是黑格尔哲学的狂热追求者,是费尔巴哈使其摆脱了黑格尔但又意识到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深刻真理,是费尔巴哈使其对宗教的批驳又上升了一步。费尔巴哈学说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

英国学者麦克来伦说,费尔巴哈的全部著作都服从一个总的思想,那就是宗教研究。费尔巴哈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二是把基督教还原为哲学人类学,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紧密相关的。如果说,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彻底决裂是费尔巴哈思想发展的重大飞跃,那么,把宗教还原为人学则是其一生的最高成就。费尔巴哈的最大贡献在于批判宗教领域。

费尔巴哈是黑格尔的学生,也被许多人说成是黑格尔的劫数。费尔巴哈赞同黑格尔的哲学以存在为起点,但是他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神学最后的避难所,黑格尔则是基督教护教论者长长队伍中的最后一位。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翻了个面儿,于是颠倒过来的神学就变成了人学。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虚幻的、荒谬的。当费尔巴哈的这些思想公诸于世时,以黑格尔思想体系为主导的德国思想界沸腾了。马克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劝告一切思辨哲学家,要走向真理和自由,就必须穿过费尔巴哈的火流。费尔巴哈在哲学世界中的地位是无法忽视的,不管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只要是针对哲学而进行的研究,那么他就不可能避过费尔巴哈的影响。就如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其是后人进行研究与创新的必须借鉴的经验材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转站。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也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当中关键一环。

1842年,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在这一时期,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突破已初露端倪。在他的一系列文章中表现出的对宗教的批判,已经开始从社会政治方面来着眼了。他在对当时《科伦日报》的作者海尔梅斯进行批判时阐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古代国家的宗教随着国家的覆灭而灭亡,这是因为古代国家的真正宗教便是崇拜他们自己的民族、他们的国家[2]。在这里,马克思已经点出了宗教对于国家即政治的依赖关系,为揭示宗教的社会基础和发展动因作了准备,这无疑是他突破黑格尔哲学框架迈出的第一步。二是关于宗教与科学、哲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明确地阐明了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并且受到宗教迫害的历史,他认为宗教不是反对哲学的一定体系,而是根本反对一切体系的哲学。马克思把科学、哲学与宗教对立,维护了哲学对宗教批判的正当性,也论证了哲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历史使命。三是关于宗教精神与国家精神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国家的基础绝不是基督教精神,国家的本质也不存在于宗教之中。马克思将宗教与国家对立,说明他把国家的实质排除在宗教的领域之外,把它看成世俗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派,他对于宗教的论述,还带有费尔巴哈的痕迹,但是这种痕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已经在逐步消失。如果说费尔巴哈看待宗教是一种人本心理学的角度,那么正在摆脱费尔巴哈影响的马克思,至少已经采用了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宗教。而且不仅如此,在他的思想中,一种新的历史唯物主義方法正在成形,相应的,一种新的摆脱了启蒙无神论的宗教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也正在成形。

(三)从费尔巴哈派到历史唯物主义者

1844年以后,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第二次质的飞越,这种飞越主要体现在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之成果的批判上。这些批驳主要是针对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的。众所周知,他们和费尔巴哈都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成员,他们的思想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19世纪的德国思想界曾对基督教进行激烈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这几个成员则是这场战斗中的先锋。对于这些批判,马克思曾报以极大的热情,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肯定。马克思在其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开宗明义,对这种批判作了如下总结:“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3]在此,马克思把对宗教的批判和对其他诸如政治、法律、国家等的批判联系起来,而且明确地点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当然,前者短短的一句话也是对宗教批判在德国所起的作用和历史意义的评价,这种批判是具有政治意义的,它为德国的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开辟了道路、准备了条件、创造了前提。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已经穷尽了对宗教的批判,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其他一切的批判,这正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要目的。

可以说,从他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开始,就正式地向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迈出了第一步。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从根本上讲就是批判青年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他们的过去,同过往的自己彻底决裂。这些批判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神圣的家族》中。在这三篇文章中,这位伟大的思想巨人已经开始闪耀着天才的光芒,也为其以后系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首先是对鲍威尔的批判,鲍威尔在德国宗教批判运动中有两个重要的贡献。一是他对《圣经》的批判性研究,二是他关于其自我意识形成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看来,鲍威尔是以唯心主义作为武器来批判宗教的,这种唯心主义不可能战胜宗教,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神学。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鲍威尔的这种自我意识进行了抨击,通過对鲍威尔的批判,对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乃至有神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一种说明,这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是一种自然和社会隔离,只为自身存在和自我意识,因此,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是神化意识,变成一种神圣的精神。从这点上,我们也就能理解马克思把鲍威尔称为神学家的根本原因。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派的彻底决裂。提纲的核心思想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的局限性;造成这种局限性的根本原因;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它,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马克思如果只是重复费尔巴哈的思想,他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充其量是另外一个费尔巴哈。因此可以说,与费尔巴哈的决裂,是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一步。

三、从唯物主义者到创立马克思主义

(一)对宗教思想的扬弃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同时还吸收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上论述了共产党对待宗教基本政策,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宗教观变革而言,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同恩格斯一道,将宗教观建构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使之逐步真理化。这一进程是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一系列著作所呈现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完成的,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使命,是其宗教信仰的必然结果[4]。故此,马克思明确视建构于唯物主义史观的宗教基本观点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这也成为了马克思宗教观诞生的符号。

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驳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这些问题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由之而来的结论是,必须批判宗教的世俗基础,这是克服宗教异化的根本出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所指的是人与人在物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关系如政治关系、阶级关系、伦理关系、思想关系等。正因为如此,对于人的情感、人的理性、意志、甚至爱都必须以社会关系为基础来分析。总而言之,马克思对宗教的认识已经完全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他挖掘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把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联系了起来。

而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也有共同之处,二者的共同基础是它们都希望建立未来大同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愿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首先,在社会实践方面,马克思主张强调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社会,而基督教则强调灵性;其次,在阶级关系方面,马克思主张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基督教通过上帝的爱来超越阶级的冲突;最后,在人的解放方面,马克思主张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我解放,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解放离不开上帝的恩典。马克思与基督教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具有相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二者之间有其明显的契合点。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两部著作虽然都不是直接论述宗教的专门著作,但是它们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理论上进行清算,明确地树立起了新的世界观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面主要展示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五个要点,这也是其与宗教思想相区别的最大不同。第一,批判了把历史归结为精神发展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从思辨终止的地方开始的。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四,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五大形态。第五,概括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而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在同以前宗教思想相比较的基础之上的。

(二)马克思的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目的不在于宗教,宗教批判只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社会的起点而非终点,是手段而非目的。马克思在对欧洲传统宗教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宗教观。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和生活规定,如诵经、祈祷、斋戒、膜拜偶像等,同宗教组织、宗教设施以及专门的神职人员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1)宗教的本质。第一,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幻想的反映。第二,宗教的根源还是在客观世界中表现出来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第三,宗教信仰的主要方式,是人间采取了一种超人间力量的形式。第四,人间信仰超人间化的原因是外部力量对人们的支配。

(2)宗教的产生与演变。宗教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揭示宗教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是马克思的一个突出的理论贡献[5]。

(3)关于宗教的意识形态特质。第一,市民社会是宗教和其他观念上层建筑的客观基础。第二,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了宗教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第三,宗教是表现一定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

(4)马克思关于宗教的前景和为未来的叙述。第一,把消灭宗教作为其主要任务来看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消亡论。第二,以私有制的消亡为前提的宗教消亡论。第三,认为宗教的消亡是有条件的消亡。

(5)关于宗教的社会作用。第一,宗教是顛倒的世界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第二,宗教给人民以幻想的幸福,是装饰在锁链上的虚幻的花朵。第三,宗教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和抗议。

(三)宗教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贡献

一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学说。任何学说的产生均有其时代背景的制约与束缚,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也不可能摆脱这个规律的影响,马克思个人虽然是一个天才人物,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主义,而这个理论观点的得来是其将自己的研究理论同以前的宗教思想相比较而得来的,他吸收了其中的精华,摈弃了当中的糟粕,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三个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马克思的理论来源并非是凭空想象的。理论的来源可能有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文、傅里叶等的空想社会主义,而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无不受到当时欧洲传统宗教的影响,这是没有异议的。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其思想的主要方面,而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的确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有着某种联系,而马克思是最早指出这种联系存在的人,至少是受了这些观点的启迪。而且任何一种学说的创立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理论。正如列宁所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6]所以此时也正需要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销烟人”的出现,将被宗教麻痹的人民带出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宗教思想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也正是在对自己以前信仰不已的宗教思想的怀疑、反思与批判当中,马克思才逐渐找到了正确的世界观,从而走出宗教思想对自己的牵绊,与恩格斯一道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与宗教和神学思想决裂而走向了无神论,并通过接受和批判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但其青少年时期所深受感染的“犹太—基督教”文化,不失为其思想历程的起点,甚至“一些马克思的研究者认为他们已经在马克思的拉比家统中找到了理解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钥匙”。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基督教是一个重要来源。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诞生,在人类宗教学思想史上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年轻时就积极参加了德国青年黑格尔宗教的批判,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研究。并且事实上,对宗教所做的理论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有理论活动的出发点,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他们对社会批判的条件。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有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有与其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马克思并非天生的无神论者,他经历了从有神论者到无神论者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他们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精神,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精神滋养,并最终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与之分道扬镳。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其中,科学地揭露了欧洲传统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及产生和变化成长的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理论,实现了宗教观上的伟大变革,但其也充分吸收了宗教里面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学说。

参考文献:

[1]万斌.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探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59.

[2]牛苏林.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66-69.

[3]杜小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M].北京:中华书局,2010:101.

[4]许庆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1.

[5]施船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相关动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12.

[6]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3-135.

[7]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8-90.

[8]张允熠.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76-83.

[9]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52.

作者:张慢 李维军 丁永刚

宗教对马克思理论形成论文 篇3: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途径探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三股势力的渗透以及网络的不良影响等因素,都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因此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高校要培养“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民族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民族高校人才培养关系到民族地区发展的未来,所以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至关重要,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文艺、宗教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宗教现象是一种古老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前,没有思想家对宗教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正确的认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反映,是一种虚假的观念,是在自然力的压迫和社会的压迫下产生的[2]。宗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在阶级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工具。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当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消灭剥削阶级,宗教才会消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根源以及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阐述了宗教与民族、文化、政治、政權、政党等的关系,阐释了宗教的社会作用,是我们认识宗教现象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以族群为单位的宗教信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实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信教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是宗教毕竟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对世界的虚幻的反映,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不科学性,需要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引领。

2 民族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种信息肆意横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制造民族宗教间的矛盾,或者宣扬邪教,或者利用宗教对青年学生进行误导。而民族高校的特殊性导致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较高,不同宗教信仰间差异较大,并且他们中间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我国相关宗教政策了解不够全面。基于以上因素,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2.1 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随着高等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高校中的少数民族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民族高校。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而少数民族学生又有着以族群为单位的宗教信仰。很多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生俱来,并且其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也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宗教问题上,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该条款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一般性规定。第36条第2款中又进一步具体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3]。”

民族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既不能歧视他们也不能任由宗教在高校校园堂而皇之的传播,穿戴宗教服装。民族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武装民族高校大学生。

2.2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理解不够

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当然绝不能被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绝不能被用来禁止某种宗教,只要它是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其目的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背离这个基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宗教信仰自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教信仰和活动是在我国宪法准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信教群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宗教信仰影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那就违背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本质。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公民享有的宗教自由是绝对的自由,以为有了宗教信仰就可以在任何场所从事宗教活动和传播宗教,就可以不顾高校是育人的场所而向学生兜售自己的宗教!一些人在过分强调信仰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淡化甚至忽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社会主义国家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们认识宗教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高校师生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反对唯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2.3 三股势力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思想渗透

三股势力以新疆等我国西部多民族地区为目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其触角已经伸向学生,他们利用大学生心理生理不成熟的特点,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诱骗,特别是利用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为幌子坑骗大学,严重威胁和危害大学生。如何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保护大学生不受侵害,进而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民族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正处于成长成才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虽有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他们仍在校园,对社会接触比较少,并且心智尚不成熟,一旦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就难以完全辨别和抵抗。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民族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形成他们对宗教的科学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思想观和价值观。以便增强大学生防范各种非法宗教思想的入侵和影响,同时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2.4 网络宗教传播对学生的影响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在看似简单的国际间合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西方一些国家在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合作和交流的同时,也在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网络媒体则成为外来思潮入侵的主要路径。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打着宗教的幌子迷惑了广大青年学生,进而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走上西化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正如西方敌视中国的战略家们所设想的,一是想争取中国的宗教界,二是想影响中国的年轻人[4]。面对网络传播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宗教观等的威胁,面对中国意识形态颠覆的危险,国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刻不容缓。

3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要从教师、高校以及社會等多个层面展开,做到全面深刻,帮助学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宗教,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1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关键在教师

民族高校教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坚力量。教师在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挥教师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无神论,不传播宗教,不宣扬唯心主义,不能穿着宗教服装。并且要坚定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课堂。其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民族高校大多数学生对宗教信仰是理性的。但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在宗教信仰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中,时刻掌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和动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以防止被利用。

加强辅导员教师相关教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首先,辅导员是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联系的中间环节,所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加强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其次,辅导员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准确摸清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再次,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出现相关问题或问题倾向时,要及时解决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3.2 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播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首先,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课程应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部分的关系,以及其形成过程、内涵、特点、意义等相关知识和内容。让学生们对宗教及其问题有所了解和认知,了解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认识宗教的本质、根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比如,宗教不过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和制约的,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其次,做好我国宗教相关政策的解读工作。依托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再次,组织相关教师专家开展讲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最重要的教育者和引领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因此要加强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起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最后,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深入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3 依托网络平台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互联网是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宗教文化渗透,导致青年学生迷失自我,深受其影响甚至危害。因此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并且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十分迫切。针对加强互联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5]。

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和宣传工作,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使互联网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和重要阵地。首先,要监管网络的文化动态,防止网上传播各种负面信息和言论,并做到及时清理各种不正当言论,净化网络环境。其次,要加强正面网络文化宣传,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教育网站,或者通过微博、微信、QQ等相关通讯软件,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知识。再次,在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创新网络文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制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信息,使广大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到相关知识。最后,加强网络技术和网上评论员队伍建设,使互联网真真正正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平台和阵地,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价值观。

3.4 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宗教问题正确引导

除了发挥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高校等力量外,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和引导。由于高校在宗教方面缺乏相应的教育素材和资源,导致单凭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社会上相关部门应该发挥所长,利用自身固有的专业知识加强与民族高校的有机结合,共同对学生宗教信仰进行管理和引导。学校可以主办专家讲座,邀请民族宗教部门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宗教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解读。此外,学校还可以协助社会宗教管理部门对学生宗教信仰等现状进行调查和管理,以便减少社会管理部门的繁重任务。如果学校在宗教管理上遇到问题,可以向相关部门请求帮助等。通过校内外联动机制,整合多种资源,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4 结语

总之,民族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上要继续加强,调动校内校外多种资源,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和引导。但同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

[2] 人民出版社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59.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4] 卓新平.宗教与文化战略[J].天风,2012(01):38-39.

[5]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宗教,2016(5):6-9.

作者:轩静 陈改玲

上一篇:以错纠错案例分析管理论文下一篇:虚假新闻法律规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