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6

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篇1:

学前教育专业理科课程历史与现状的思考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苏州 215131)

摘 要: 自有幼儿师范教育以来,理科教育基本能适应幼儿园常识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尤其《指南》科学探究中三个目标的提出,显然学前教育专业理科课程不能适应这一课程标准,为此探讨理科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探究 理科课程 幼儿科技教育 专业技能 专业情意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下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三个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探究能力;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指南》揭示3—6岁儿童学习规律与特点,是幼儿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加入发达国家幼儿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相应元素,瞄准科学教育制高点,这是一个起点高、操作性强的保教体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本文专门探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来源于初中毕业生,理科属于初中后教育。反思学前教育专业理科课程是否适应这一课程标准,如何顺应这一课程标准?

二、理科课程设置的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的

从1903年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诞生至今,幼儿师范教育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我国和发达国家一样,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道路,开始升格为大专或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合并,培养大专或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已成为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伴随幼儿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就理科课程设置而言,清末幼师理科课程设置作为文化课,包括化学、博物、格致等;民国时期以1919年北京香山慈幼院幼稚师范学校、1917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传习所(后于1922年改为幼稚师范學校)为例,主要理科课程设置包括理科、算术、混合数学等。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3年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首次有详细的规定。三年制幼稚师范科之理科教学科为算学、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理科课程从课程门类到课程名称都相对稳定。从咸丰到民国时期近50年的发展,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初步建立,中等幼稚师范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为幼师生开设理科课程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改造旧教育的目标,教育部于1952年7月首次制订了独立幼师的教学计划,1953年7月教育部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理科课程为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及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理科课程体系基本确立。虽然教育部在1961年曾对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计划做出了调整,但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全盘毁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重现生机。

1980年10月教育部重新制定颁发了全国统一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明确规定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养员,修业年限分三年、四年两种,招收初中毕业的女学生。本教学计划把文化基础课确定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这八门课整合并简化了以往该类课程的门类,90年代后期增加了英语和计算机,至今未变。课时方面1985年教育部又对1980年的教学计划做了修订,三年制幼师上课总时数由3131减为2660,减少理化课的课时(比原计划减少一半)。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和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课程设置比以前有很大调整。该方案规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各部分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5%、15%、10%、10%。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始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与此同时,推进教师教育结构调整,提出三级师范要逐步向二级师范过渡,从而使中等师范学校得到合理收缩,并淡出教师教育体系。2012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在《三年制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五年制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提出要求,幼儿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幼儿教育发展,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具有必需的幼儿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幼儿教育实践技能和相关的幼儿教育研究能力,具有能从事幼儿教学的特长,能胜任相关领域与机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幼师理科课程设置是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幼师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总是比较盲目。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课程分为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门学科。自有幼儿师范教育以来,理科教育基本能适应幼儿园常识教育,较准确地反映当时社会发展对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即培养能“教”幼儿园常识课的老师。

南京师范大学的王志明于1990年编著《幼儿科学教育》一书,率先提出了“幼儿科学教育”,成为该课程改革研究的先行者。幼儿科学教育对原有常识教学做了根本性的调整,并且开展了相应的教法实践研究。从常识到科学教育,课程名称的改变本身就说明幼教界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幼儿科学教育快速变革时期,幼师理科课程设置的问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显现。幼师的理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参照专业化的幼儿教师的标准确定。雖然幼师毕业还不能达到专业化幼儿教师的水平,但幼师应为幼帅生成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做好各方面准备,打好基础。

三、理科课程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从常识课到科学教育领域的嬗变,显然幼师理科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等相应研究不足,改革乏力。况且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期学生素质很好,90年代后期,因高校扩招导致幼师新生质量下降等,21世纪以来幼儿教师和幼师生科学教育底气不足,科学素养期待提高呼声不断,我校研究和全国其他院校基本一致。幼儿教师的实际状况和《指南》要求的差距是当前需要特别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前教育的理科教学需要顶层设计,1997年国家教委開展了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园丁科技教育行动”,意在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启蒙教育能力,改变幼儿科学教育薄弱的状况。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迫切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指南》的颁布,从《指南》科学探究目标和内容探讨学前教育的理科教学,偏离幼儿园科学教育实际需要,倒逼学前教育的理科教学嬗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主管部门尽快解决。

这与新西兰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相似,2002年新西蘭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新西兰幼儿教师的整体科学素养偏低,然而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改革措施有三:①选取优秀生源改变以往录取对象,挑选有着优异理科背景知识的综合性中学毕业生和增加招收男生比例;②增设自然科学专业课程;③为期一年的本科实习在顺利通过前三年幼儿专业课程和科学专业课程学习后,本科第四年开始每个学生将要开展为期两年的幼儿科学教学实习活动[1]。

这些改革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江苏高等幼师免费男生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男生优质生源从事未来幼教事业,提高了未来幼儿教育师资的科学素养并带动和提高了女生的科学素养。改变了前些年师范教育“开闸放水”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现象,客观上容易让人感到教师工作是一个“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工作。江苏高等幼师免费男生政策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教师教育“触底反弹”、逐渐攀升的希望。

增设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如面向幼儿园的综合理科和STS课程,改变知识过细、过窄且陈旧,方法传统,科学探究失范,又偏离幼儿园科学教育实际需要的现状。把培养探究素养和实施探究教学的幼儿教师作为核心目标。建立以体现当前科学教学的知识结构、学科要素、思维模式、体现《指南》理念,满足科技教育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诸方面要求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强化第五年的幼儿科学教学实习活动内容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在当下国情和学前教育专业科技教育环境下,按当前培养模式,使现行幼师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等得到较大提高有一定的难度;能迅速并持久改善科技教育现状和大量培养合格的科技教育教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创办科学教育专业,集中科学课程优秀的有志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学生,培养专职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快速充实和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水平。

在《指南》新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科学教育现状众所周知,是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主管部门要尽快解决的课题,本文学前教育专业科学教育的职前教育探讨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雅婷.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J].教育导刊,2010(8).

作者:袁玉明 郑洁梅

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篇2:

《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总目录

特 稿

5.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一) 吴 斌、金亚文

6.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二) 吴 斌、金亚文

7.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三) 吴 斌、金亚文

8.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四) 吴 斌、金亚文

9.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五) 吴 斌、金亚文

10.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六) 吴 斌、金亚文

11.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七) 吴 斌、金亚文

12. 4 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深度解读(八) 吴 斌、金亚文

特别报道

1. 4 在课改的曲折道路上前行—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

现场评选活动综述 本刊特约记者 黄伟平、单森权

1. 7 盛会后的思考—写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

评选活动之后 尹小珂

1. 11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专 题

2. 4 如何处理好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三种关系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观后记 施 忠

2. 7 教学须有硬功夫,育美尚需软实力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观摩的反思与感悟 肖红春

论 坛

1. 13 器乐教学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

—“2011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下) 吴 斌

1. 17 课程应然与实然阻隔之思考与对策

—以无锡地区现行初中音乐课程为例 陈 虹

2. 10 大地处处可飞歌—农村学校音乐教师职业发展之我见 曹子玲

3. 4 深化教改的重要文件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札记 廖家骅

3. 8 对接与并轨—关于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 翟剑生

4. 4 音乐教育的目标 杨秋仪

4. 9 学习新课标,明确新要求

—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析 杜宏斌

5. 8 别让幼儿在享受音乐和听懂音乐间徘徊 侯 杰

7. 8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的

相关问题与对应思考(上) 蔡 梦

7. 11 寻求兴趣与意志的协同效应— 音乐教学心理探微 孟丽丽

8. 8 把“咬文嚼字” 留在课堂—与黄伟平、单森权

两位老师商榷 李爱国

8. 1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与对应思考(下) 蔡 梦

8. 15 音乐教育呼唤“理性回归”—《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学习体会 潘丽琴

9. 9 学习新课标,把握新方向—对《音乐课程标准》

2001版与2011版的比较与思考 单森权、黄伟平

9. 12 “文本”与“人本”的协调一致

—中小学音乐教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段晓静

10. 8 寻求对教材独特的理解与表达 本刊记者 子 规

11. 8 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

—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 伍国栋

12. 6 为合唱教学“正名”、“正位”、“正序”、“正声” 单森权、黄伟平

12. 9 微课 微型课题 微型讲座

—例谈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草根行动 罗刚淮

教学园地

1. 21 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上)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 杨立梅

1. 25 歌唱教学因教师范唱而美丽 陈小慧

1. 27 关于普通学校开展电脑音乐制作与

录音课程的实验 李 然、张 欣

2. 13 歌唱音准能力的培养—“玩中学合唱”之一苏丹娜

2. 18 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中)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杨立梅

2. 20 浅谈音乐课的“说课”林爱淋

2. 23 谈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刘文杰、江 楠

2. 27 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叶 艳

3. 19 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下)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杨立梅

3. 22 读谱、视唱能力的培养—“玩中学合唱”之二苏丹娜

3. 27 在实践中探索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教学引导安 律

3. 30 让音乐课堂有效地“动”起来陈金凤

3. 32 静下来,倾听音乐赵 靖

4. 12 在动态中平衡 在调整中和谐

—小学班级合唱的音色观及训练要点(上)黄克坚

4. 14 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培养—“玩中学合唱”之三苏丹娜

4. 18 “轻声唱法”的四个重要属性陈云峰

4. 21 比较式音乐教学

—人音版高中 《音乐鉴赏》、《歌唱》教材教学心得欧阳宁

4. 24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一)—音乐剪辑技术 李百平

5. 17 在动态中平衡 在调整中和谐

—小学班级合唱的音色观及训练要点(下)黄克坚

5. 20 音乐课情境教学“四要四不要”陈金凤

5. 22 关注教学细节 让音乐课堂更精彩王 静

5. 25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二)—音乐处理技术李百平

6. 16 磨刀不误砍柴工—谈中小学合唱训练中的常见误区顾玉虎

6. 19 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上)周 琦

6. 23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三)—视频编辑技术李百平

6. 29 以鉴赏为基础的多模块整合教学叶 艳

7. 14 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下)周 琦

7. 18 班级合唱教学中有效和声的策略建构王静燕

7. 22 钢琴四手联弹节奏训练实用方法兰 芳

7. 24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四)—乐理试卷制作(上)李百平

7. 28 利用“手势语言”拓展课堂表达艺术 孟谷琼

8. 20 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方法探究陈妙龄

8. 23 听课—开启音乐课堂之门的金钥匙尹梅红

8. 26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四)—乐理试卷制作(下) 李百平

8. 30 在“应用”中学习音乐翟剑生

8. 33 要环环相扣,更要层层深入胡 萍

9. 19 谈课堂器乐教学李 密

9. 22 “奏鸣曲式”与教学设计的结构化实践沈惠芬、郝松德

9. 25 好课应有好教案 杨才裕

9. 29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五)—钢琴伴奏谱的制作(上) 李百平

10. 17 对音乐教材“编创与活动”栏目的理解及运用潘益萍

10. 21 分层器乐教学的有效运用黄奇美

10. 23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五)—钢琴伴奏谱的制作(下) 李百平

10. 26 音乐生成性教学浅谈 蔡文杰

10. 28 让学生拥有一本美丽的歌曲手抄本 杨才裕

11. 11 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周 琦

11. 16 竖笛套笛乐队演奏作品的拓展与创编任丽莉

11. 19 完善教学评价,推动音乐课程发展 王银晶

11. 21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六)—课件制作与美化(上) 李百平

12. 17 中国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究何 伟

12. 20 多媒体音乐课件制作(六)—课件制作与美化(下)李百平

12. 24 让校园成为最大的音乐课堂 罗明贵、徐云莉

12. 28 班级“合唱前置教学”的策略 汤云美

课例与点评

1. 29 瑶族舞曲李 嵘、王 珲

2. 30 京腔京韵自多情赵 峰

2. 34 追求生动、高效的音乐教学

—《京腔京韵自多情》教学评析梁洪来、刘 稳

3. 34 欢乐颂朱海其

3. 39 高中音乐鉴赏课《欢乐颂》案例的思考与评析杜宏斌

4. 28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教学设计 付 群

4. 31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打虎上山》课后座谈实录 李同全、李耀昆、付 群

4. 33 《法国号》教学实录与点评 纪云泷、孙 红

5. 30 《拉丁美洲音乐》教学实录与点评 黄 莺、吕小芳、汪寄声

5. 34 细读文本思想,让歌声音韵流淌

—合唱课《雨中》教学片段与赏析金 希

6. 32 歌唱教学《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王 娜

6. 36 唱歌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评《友谊的回声》胡 苹、陈 鹃

7. 30 《长江两岸的汉族民歌》教学实录 张蜀仙

7. 35 婉转悠长,江南音韵

—《长江两岸的汉族民歌》教学案例点评徐 伟

7. 36 关于《长江两岸的汉族民歌》的教学点评 张 伟

8. 35 海顿老爹与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曲 刘晨曦

8. 38 《海顿老爹与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曲》评析 吕小芳、李小瑜

9. 35 《月亮月光光》教学实录 刘玉琦

9. 39 心随乐起 情随乐生—评《月亮月光光》 杨莲莲

10. 11 《田野在召唤》课例实录 徐 欣

10. 15 让丰富的教学手段助力教学成功

—《田野在召唤》课后评析 吕小芳、龚书鑫

11. 29 中国古典舞 李 铁

11. 32 走进古典舞蹈课堂,感悟民族文化瑰宝

—《中国古典舞》述评 麦静雯

12. 13 《白鸽》教学实录 薛 金

教 研 苑

1. 34 谈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钱瑞华

1. 37 用心打造教研平台和魅力舞台

—一次音乐教研组活动引发的思考骆 丰

3. 12 高中生乐器音色听辨能力调查分析山 音

3. 15 器乐进课堂 有效促教学

—河南省新密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王忠良

5. 11 “它山之石”可以攻“乐”

—高中音乐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郝松德、王静芳

5. 14 把“咬文嚼字”请出音乐课堂黄伟平、单森权

6. 8 让音乐课堂“动”起来—对“音乐实操课”的思考 李 梅

6. 13 音乐教学设计的细节与改进策略吴 菲

8. 17 创意教研 智慧“续课”

—对音乐校本教研新范式的几点思考金林萍

9. 33 乡村艺术教育之花—乐英小学艺术教育调研侧记竹 波

教师教育

1. 40 有感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世界优秀音乐教育体系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 严永福

1. 42 用假声授课 郭湘玲

2. 40 研讨与培训:脚踏实地而富有成效的学术峰会

—第四届全国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李法桢

3. 41 格式塔心理学对和声学习的几点启示 曾 杰

4. 37 “网络学习库”+“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王朝霞

4. 40 如何加强高师学生的和声应用能力罗钢芹

5. 39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谈包 婷

6. 38 让器乐演奏的“教”与“学”回归美的本源汤文静

6. 41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

—以晋中学院为例夏 琳

7. 38 演唱乎 演奏乎

—谈声乐课堂中与器乐相关的联想教学 张建华

8. 40 音乐专业免费师范教育运行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个案 詹艺虹

8. 44 数字音乐时代传统音乐教学的困境及其思考 郭静舒

8. 47 当前我国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徐敦广

10. 38 意大利语音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卢清丽

10. 42 巧用“首调”思维,开发“移调”能力

—谈学前教育专业伴奏课学生移调能力的培养 徐 峰

10. 44 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 康爱琪、罗晓颖、纪 涛

11. 33 中国传统打击乐的表演动作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彭 瑜

11. 36 高师学生个人音乐会设计面面观 石亚静

11. 38 艺术教育的矫治功能及其在高校中的运用 徐晨岚

12. 31 音乐思维的本体研究指向和外延效用 程建平

12. 35 左手的尴尬与对策 姚紫津

12. 39 谈歌唱教学中的范唱 周爱华

他 山 石

2. 36 我所经历的美国音乐教师教育 王 娟

5. 41 乌克兰合唱指挥教学概况及启示

—以基辅国立师范大学为例罗钢芹

9. 41 美国的音乐教师证 王 娟

10. 30 日本初中音乐教科书音乐创作内容的介绍与分析张莹莹

10. 35 德国专业声乐教育探微聂普荣

11. 25 我经历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生学习 王 娟

知 识 窗

1. 44 五音大成—“乐理与文化”之七施 咏

1. 47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四陈一新

2. 43 结束音≠主音—“乐理与文化”之八施 咏

2. 44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五陈一新

3. 44 音色的物理构成—“乐理与文化”之九施 咏

3. 47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六陈一新

4. 43 一度音程的表现特性—“乐理与文化”之十施 咏

4. 45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七陈一新

5. 45 四度音程的表现特性—“乐理与文化”之十一施 咏

5. 47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八 陈一新

6. 44 八度音程的表现特性—“乐理与文化”之十二施 咏

6. 45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二十九 陈一新

7. 43 生活中的节奏—“乐理与文化”之十三施 咏

7. 45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 陈一新

8. 49 多元的节奏型—“乐理与文化”之十四 施 咏

8. 51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一 陈一新

9. 44 三拍子中的文化—“乐理与文化”之十五 施 咏

9. 47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二 陈一新

10. 46 转调中的多元文化—“乐理与文化”之十六 施 咏

10. 48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三 陈一新

11. 43 调式色彩论—“乐理与文化”之十七 施 咏

11. 46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四 陈一新

12. 42 音色的艺术表现—“乐理与文化”之十八 施 咏

12. 45 教材歌曲即兴配弹之三十五 陈一新

专 访

7. 40 传统音乐:唤醒优美与崇高

—访琵琶演奏家章红艳本刊特约记者 栾 芯

9. 16 访奥尔夫教学法专家莎拉·布鲁克教授 本刊记者 子 规

名师人生

11. 40 在音乐熏陶中的启蒙日子—乐教生涯录之一 廖家骅

12. 47 民间音乐哺育了我的成长—乐教生涯录之二 廖家骅

杂谈随感

1. 49 为音乐课堂“减减肥” 巫庆华

1. 50 器乐进课堂 润心亦有声 潘丽琴

2. 46 背着音乐行囊去旅行—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

现场评选活动小学组听课印象 何秋瑜

2. 48 全国器乐教学研讨会随想 郑 惠

2. 49 关于儿童业余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 璟

3. 49 有感于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 苏鹏飞

3. 50 在实践中前行

—观摩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有感满月芝

3. 52 “连山的好竹”终将收获“笋香”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之感想 汤佳娟

4. 47 听“杂课”曹子玲

4. 49 感悟成长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随想杜 庆

4. 51 音乐课堂,一曲曲美的乐章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带来的思考伍 娜

5. 49 中小学音乐教学断想(上)刘大多

5. 51 “名师工作室”之路怎么走李军斌

6. 51 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观摩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有感 周 华

6. 53 中小学音乐教学断想(下) 刘大多

8. 53 幸福像花儿一样 曾偲偲

9. 49 串起钥匙的环—首席多元制 胡 雪

9. 51 做一个“有问题”的音乐教师 潘丽琴

10. 51 与课改同行 与美同行

—记第三届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的收获与感动 武子彦

10. 52 别让形式主义蒙住我们的眼睛 吉启莉

11. 49 一堂歌曲创作课 普金珍

12. 49 关于老歌 黄披星

教学视点

1. 52 八孔竖笛—小学课堂乐器之首选黄克坚

1. 54 任务导向下的分层异步教学法在竖笛教学中的应用刘 敏

7. 50 给学生一把学好竖笛的金钥匙何 健

7. 51 图谱设计方法例谈何小春

文 摘

2. 51 如何提高管乐团的合奏素质(四)程义明

3. 54 如何提高管乐团的合奏素质(五)程义明

4. 54 如何提高管乐团的合奏素质(六)程义明

5. 52 如何提高管乐团的合奏素质(七)程义明

6. 49 歌曲的主题创作(上)—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一黄英森

7. 52 歌曲的主题创作(下)—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一 黄英森

8. 54 “结对成双”规律的妙用(上)—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二 黄英森

9. 54 “结对成双”的妙用(下)—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二 黄英森

10. 54 “逢三而变”规律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上)

—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三 黄英森

11. 54 “逢三而变”规律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下)

—歌曲创作新思维之三 黄英森

12. 52 二部歌曲的三种类型(上)—歌曲创作新思维之四 黄英森

读 书

6. 47 揭开作曲的神秘面纱—读黄英森教授姊妹新作

《歌曲创作新思维》与《歌曲修改范例剖析》蔡乔中

7. 48 同是天涯爱乐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纪念新版《音乐漂流瓶》诞生 肖复兴

11. 51 回归教育幸福的本源—读《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有感 何秋瑜

12. 50 四十年心得 五大洲见闻

—郑又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读后 秦德祥

学会之页

2. 55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2012年活动安排

5. 56 关于举办“第三届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活动的通知

6. 55 关于举办“长江钢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

比赛的通知

7. 55 关于协助举办“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的通知

11. 56 关于举办“长江钢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

比赛的报到通知

《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总目录

12.54

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及完善策略

摘要:音乐教学是幼儿师范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幼师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也是幼师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鉴于此,本文将分析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推动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师范 音乐教学 教学方法 音乐素养 唱歌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将幼儿园音乐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高度,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幼儿音乐教学的开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究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及完善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幼儿师范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框架是在建国初期阶段形成的,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大纲基本结构。面对新的幼儿课程纲要和素质教育新形势,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幼儿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口径狭窄,他们缺乏对音乐教学的理解,教学水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学的需求。从整体上来说,幼儿师范专业的音乐教学大纲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大部分课程的内容理念都很落后,无法反映音乐专业的学术热点和最新程度,课程内容综合性差,尤其是缺乏与自然、社会、人文等学科的交互。在专业音乐教学方面,无法紧跟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先进的理念指引,这就导致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教育时代感不足。

(二)教学方法方面

幼儿师范专业的音乐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授课制教学模式,教师将音乐基本理念知识、基本的声乐、钢琴等技巧传输给学生,学生每天进行重复的练习。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无法体会到音乐教学的快乐。特别是在唱歌教学方面,教师教、学生唱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尤其是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师与学生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音乐基础几乎为零,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整体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只有少数学生有乐器学习经历或具备识谱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节奏和音准方面存在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五音不全。另外,学前专业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音乐教师不足、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这也影响了音乐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完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艺术培养,对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专业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发音技巧,同时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为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力度,结合社会需求和教学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师范性。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音乐教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互,从而为音乐教学的创新打下基础。其次,幼师师范专业的音乐教育也要尊重教学的行为主体——学生,教师不能简单的将教学目标划定为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唱歌能力,还应注重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关注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真实进步和情感体验。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师音乐专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具科学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广泛推进的今天,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育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建议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第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通过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促使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森林里的小河》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师可引导组内的优秀学生进行领唱,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究拿捏不准的音调,或将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师。教师对不同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在课堂上给予纠正。之后小组成员再次进行该首歌曲的学习与交流,各小组成员都说一说这首歌曲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旋律,将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情感融入这首歌的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全面提升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第二,情景剧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采用情景剧教学方法,一方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独特魅力,一方面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故而,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将音乐生动化、形象化。例如,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这首歌曲拟人化,每个小组自主为这首歌编制一个场景,也就是为这首歌拍MV。学生们脑洞大开,对稻谷、莲藕、船儿等进行了情景创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大幅度提升了音乐教学质量。第三,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幼师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时,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一朵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花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美轮美奂的舞姿以及绚丽多彩的茉莉花中感受到《茉莉花》的情感,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过程中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唱歌技巧练习

在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唱歌技巧练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授完善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训练学生的唱歌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例如,在腹式呼吸教学训练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婴儿呼吸过程中的腹部起伏情况,让学生准确掌握腹式呼吸的要领,促使学生用更长的时间吸吐气,增强学生的呼吸水平和运气能力。再如,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嘴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的五音示范让学生知晓发音过程中嘴型的上下距离和口腔空间,从而保证学生音色的清晰和圆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唱歌技巧的应用灵活性和适用性,教师必须将教学技巧与教学理论两者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唱歌技巧,用唱歌练习来验证和升华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与技巧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不仅促使学生会唱歌,更能促使学生学会教学,全面体现音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

(四)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聘请专家、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促使其更好地掌握幼儿园教育发展需求与学科前沿动态,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幼儿师范学校必须严格把控新教师的进入门槛,通过层层筛选的方式为学校音乐教学吸引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音乐专业教学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为切入点,从明确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唱歌技巧、教师综合素质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完善策略,从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滨.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初探——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探究,2013,(04).

[2]张群.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的措施[J].大众文艺,2017,(11).

[3]董晓莉.浅谈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及改革[J].北方音乐,2017,(24).

[4]张婷.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合并教学[J].黄河之声,2015,(03).

[5]张辰希.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7).

[6]龙黎.浅谈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黄河之声,2014,(20).

[7]郭亚杰,于凌云.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职业,2014,(30).

作者:苏日梅

上一篇:云灾备技术的银行业务论文下一篇:工学结合模式政治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