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员学籍管理论文

2022-07-03

【文章摘要】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有利保证,是关系学院发展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积极分析当前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客观面对因招生工作改革带来的学籍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工作法规制度,客观、公正、严肃地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管理员学籍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管理员学籍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研究生学籍管理是维持研究生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学籍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需要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

研究生学籍管理是指高校对取得研究生学籍资格的学生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即研究生培养院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对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1]。学籍管理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研究生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的重要工作之一。

面对日益庞大的管理群体,如何转变工作观念,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在繁重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做到增强服务意识,以生为本,科学高效地为人才培养、学校决策服务,是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者需要重视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现状

1.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随之急剧扩大。自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已经连续平均年增长超过20%[2],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数从2004年的2 500余人增加到2011年17 000余人,招生人数增长了近6倍。同时,研究生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生源结构和学历层次更加复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日趋繁重,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不仅年龄差距较大,社会经历各不相同,而且自我意识强;学习和生活方式比较分散,集体活动较少,同学之间的交流相对贫乏;同时部分学生存在恋爱、婚姻、家庭等生活压力[3]。由于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要求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细节和个体特殊情况非常熟悉,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处理和完成比以往更加繁重的工作。

2.管理内容繁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

我国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由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教育部学生司、省教育厅通过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各高校不仅要管理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和学校制度,通过校内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政、就业等方方面面,内容杂,任务重。

教育部2001年起实行学历证书信息网上电子注册制度,2004年开始研究生学籍进行网上试行管理;2007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电子注册暂行办法》,正式要求高校学生包括研究生进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4,5]。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网络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普通高校学生从入学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变动统计分析、毕业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不断的优化和升级,目前电子注册平台已经比较成熟,基本实现了规范、科学、系统管理,对于规范学籍学历管理行为,加强学籍学历信息化建设,促进依法管理,维护高等教育稳定,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电子注册平台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操作人性化,完善及时有效的协调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进一步全面整合、集成与招生、学籍、学历、就业、贷款以及学费偿还等各相关信息的链接与管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全程信息化。

与本科比较成熟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不同,一般高校内部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处在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到网络化管理阶段的过渡时期[6],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一般采用办公软件进行手工操作,或采用初级网络化管理。与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个性化、培养制度的弹性化,必然带来研究生学籍管理内容繁杂,所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能形成与全国学籍学历电子平台有效对接,甚至与实际脱节,管理方式亟待提升。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常常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一般操作或者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和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操作程序,出现工作纰漏,影响研究生正常的学习和毕业。

3.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学籍管理人员的角度看,研究生学籍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面向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研究生学籍的学籍注册管理。但事实上,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学籍注册管理、成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学籍信息及档案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思想政治管理、就业等多个科室的管理人员,如何分配管理任务、明细岗位职能一直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和探索内容之一。目前高校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往往被拆分成数项内容,分别由多个科室进行管理,仅仅是科室某个岗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以浙江省研究生培养高校为例,一般高校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工作由培养科的管理人员承担,也有部分高校由研究生思政科或是学位办的管理人员承担,甚至缺乏固定的日常管理负责人。学籍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相关科室岗位职能不明确,往往造成学籍工作简单应付和规章制度条文的机械执行,人性化管理无法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学籍管理人员人性化管理所付出的大量解释、引导等工作很少得到回報,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尊重和承认,事业发展空间狭小,因此造成学籍管理人员经常调动。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籍管理队伍不稳定造成的。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校管理编制紧张,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与管理队伍人数过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籍管理队伍的职能和稳定性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证,从而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也无法保证。

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重结果、轻过程的目标考核是目前通行的方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往往难以体现,“以生为本”难以成为事实上的工作出发点和绩效评价准则[7]。因此,学籍管理工作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了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应充分发挥在学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在学生成绩考核中的标准化作用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调控性作用,以适应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人性化、个性化、法制化新趋势[1]。因此,虽然研究生学籍工作量日益增加,工作难度逐渐加大,但在处理学生的各种学籍问题上必须尊重学生权益,以生为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改进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服务形式,想方设法积极为学生服务。

然而,“任务导向”、“以我为主”的观念和意识仍然存在于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中。有些学籍管理人员对学籍管理制度缺乏正确理解,有意无意进行违规操作;有些学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学籍管理操作方式不熟悉,造成学生注册信息错误或缺失,影响学生的电子注册与学历电子注册,给学生毕业找工作带来困难;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学籍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不熟悉,学籍异动处理不够严谨;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认识,没有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概念等等,给学籍管理工作和研究生正常教学带来很多问题。

同时,学校的一些学籍管理制度和程序往往是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的,存在管理者的主观成分,执行刚性较强,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状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追求简单化,只重视事后“裁判”,忽视事前事中的解释、引导。

二、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对策

1.以生为本,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在学籍管理员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时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权益出发,这才是学籍管理服务的核心目标[3]。学籍管理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克服“任务主导”的思想,不仅仅只是处理学生的学籍信息,同时要尊重学生权益,重视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与学籍管理员相互尊重、积极互动,让学生了解学籍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完成的学籍管理任务,主动配合学籍管理员完成学籍信息的更新。同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学籍制度对研究生的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合理的框架内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通过灵活、动态、刚柔并济的管理和引导,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

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认真做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前期宣传和组织工作,细化部署、具体指导,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在新生入学等环节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和培训使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广大新生充分认识到学籍电子注册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维权意识;通过编制详尽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类数据获取和电子注册操作问题解答等,从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以及数据安全维护、档案保存等各个方面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规范操作、落实责任,从而保障电子注册工作的如期圆满地完成;做好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以及网上校对工作,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提高电子图像采集的准确性,保证毕业生电子注册顺利开展。

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一整章描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今后十年间“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摆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对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建立信息化相关研究机构,配备高端信息化专业研究人员,借助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与管理理念结合,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符合各高校特点的校内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和工作交流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籍管理效率,强化服务管理。

研究生培养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建立校、院到学籍管理者三级层次及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运作的学籍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从学籍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审核、学籍信息的使用以及数据安全、档案保存等各方面明确职权和工作流程序;选择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全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引导相关部门和科室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并承担日常的宣传、解释、培训工作,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研究生学籍管理不仅仅是研究生培养部门的工作,只有通过与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才能使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得到更好的宣传,并且学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导师可以将学生管理中掌握的第一手的资料反馈给培养管理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完善、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3.科学管理队伍,完善激励机制

学籍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内容不断变化,责任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研究生學籍管理队伍建设。

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涵,加强交流等措施,将科学的人本精神结合至研究生学籍管理队伍建设中,保障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首先,研究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各位学籍管理员的经验和工作意识,以学籍管理员为本,对学籍管理员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开发,充分发挥学籍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得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其次,应该稳定学籍管理队伍,落实学籍管理具体工作负责人,将各部分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再次,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学籍的二级管理,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最后,高校要针对学籍管理岗位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把工作表现与师德、当前业绩与未来潜能等进行综合评价,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4.提升业务素质,加强培训和交流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须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和学校的制度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必须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严格程序,坚持原则,公正处事,做到规范化管理。随着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科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等能力。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定期开展计算机知识和学籍管理系统讲座,采用多种形式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方法、模式,促进学籍管理人员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创建学籍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学习的网络平台,扩大与兄弟院校的交流,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及时、准确、有效地为高校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传坤.强化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初探[J].科教导刊,2010,(4):154-168.

[2]钟珊.关于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6):20-21.

[3]康锋,蒋贇,吕谷来.关于在高校研究生学籍管理中实行人本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6):6,12.

[4]郑卫英.高校电子注册工作中关键环节的把握[J].教育与职业,2011,(5):38-39.

[5]李玉珊.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1):199-200.

[6]徐瑜.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籍信息管理改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9):181-182.

[7]张瑞雪.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J].老区建设,2009,(18):63-64.

作者:蒋赟 康锋 吕谷来 张启鹏

高校管理员学籍管理论文 篇2:

浅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文章摘要】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有利保证,是关系学院发展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积极分析当前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客观面对因招生工作改革带来的学籍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工作法规制度,客观、公正、严肃地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职学生;学籍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策

学籍管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是了解和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并在工作得以落实,关系到学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学院长远发展,关系以学生切身利益,对改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政策的改革,生源结构将更加复杂,给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工作制度、加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1 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学籍管理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取得学籍,到毕业资格审查认定通过,获得毕业证书的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学生学籍异动(包括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退学、保留学籍、留级等)、学生信息异动、在校生的学年电子注册及校对、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和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及校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和毕业证书颁发等内容。

加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有利于维护和谐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学风;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院正规化管理;有利于学院长远建设;能够切实保障学院整体利益和学生切身利益。

2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的开展。

2.1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制度,也没有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制度,使得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处理学生违纪、学籍异动等事宜时,盲目地查找《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国家出台的文件,并没有根据本校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处理,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出现混乱;另外,许多高职院校重教育、重教学,但忽视了管理。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没有时间强化管理,出现了日常管理松懈、效率不高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2.2老师缺乏理解,学生缺少重视

有些教学管理人员对有关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一知半解,而学校也没有对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效果。个别学生未办正式的休学或退学手续就私自离开学校,而学校却很长一段时间不知情,可见管理者并没有认真负责地做好学生宿舍、早晚自习以及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工作;有部分学生直至毕业才发现自己还有不及格的课程,才发现要必须考到职业资格证书。这就是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并没有明确地向学生讲解学籍管理的相关事宜以及毕业资格审查的项目,导致学生没有为毕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不太了解。在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时,认识不足,草草了事,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不真实,变更个人信息时未上报或上报不及时。例如学生不愿填写家长的联系方式,曾经获奖、惩情况填写不认真等等,导致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很少有主动关心自己的学籍信息,甚至对课程表的安排、考试的时间,教务综合系统中公布的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以及各种相关数据的记录都要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

2.3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或相对缺失,辅导员、班主任等直接管理者流动性大,培训不足

部分院系对学籍管理工作不重视,无专任学籍管理员,经常是临时指定或经常更换,辅导员、班主任更是流动性大,往往只带班一年或更短时间就更换。学籍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许多管理人员都要负责多项教学工作的同时再去应付学籍管理工作,在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下,学籍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没有把学籍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来专门对待,缺乏工作上的创新。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科学、系统、专业的培训,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明显匮乏。

2.4生源结构复杂,导致学籍管理难度增大

2.4.1随着高职高专招生政策的变化,学生录取相对较为容易,将导致高职院校招生趋于多元化,部分院校违规招生,旁听生、插班生将增多,招生当年无学籍学生亦将增加,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2.4.2部分高职院校生源结构负责,在校生中包含有中职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和三年制高职(专科)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需要同时在中职学籍管理系统和高职学籍管理系统上处理与上报数据,因此,不能完全按照高职学生的学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增加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2.5学籍管理工作制度不落实,登记、统计制度不及时,交接制度未按规定

2.5.1报到入学不规范,不按规定落实注册审核签名制度,甚至有代签现象。各级学籍管理员之间衔接不紧密,造成注册漏注、误注现象时有发生。

2.5.2学籍异动不规范,退学、开除学籍、休学、变更专业等不能完全按照学籍异动的流程落实,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如退学有让人代办手续的,休学后超过时间复学的、变更专业不完全符合要求的等等。

2.5.3学籍异动和信息异动登记上报不及时或未登记上报,直至学生毕业时才发现,导致学籍管理工作上的被动。

2.5.4交接制度未按规定落实,在学籍管理员或辅导员等发生变动时,未及时将学籍情况进行交接,导致后来者不清楚学生的基本情况,在不主动了解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学籍基本信息的误差,影响毕业生数据的上报等。

2.6学籍管理部门归属不一,工作衔接不紧密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部门归属不统一,有属于学工部(学生处)的,有属于教务处的,还有属于招生就业处,因此导致学籍、成绩、档案管理不能保持完全一致,造成学籍管理整体工作出现偏差。

3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工作法规制度,客观、公正、严肃地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3.1建立完善学籍管理工作制度

高职院校要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健全学籍管理机构,提高学籍管理队伍的水平。

学校教务处作为学籍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学籍管理工作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的作用,应该积极制定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等,并将《细则》公布于校园网等学生管理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了解学籍管理规定,清楚自己的责、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各系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该按照已制定出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完成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沟通、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从而提高学籍管理质量。

3.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学籍管理工作队伍,对学籍管理工作兢兢业业,树立“服务有人”的意识。作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岗前培训和轮训制度,对学籍管理员、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发合格证书,予以上岗,每年至少提供一次轮训的机会,同时提供学籍管理人员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平台,指导学籍管理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3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学籍管理的热情,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籍状态。

学校以及各系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向学生宣传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让学生和入学就能明确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如在新生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还可以利用校园的宣传板、校园网、校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同时,应为每个班级分配一名综合导师,定期为学生讲解有关学籍管理的制度。如平时旷课6周以上的学生,导师要与其谈话,系里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分;累计三科不及格的学生导师要及时通知到学生本人,并加以指导和鼓励;在毕业资格审查环节,要让学生只有满足各科成绩都合格、至少考到一项职业资格证、毕业设计合格以及毕业顶岗实习通过这四个条件才能获得毕业证。

通过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开通学籍查询与成绩查询系统,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籍状态和成绩。

3.4注重人员和管理设施的配备

3.4.1学籍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所以学校要配备稳定的专项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并培训他们熟练掌握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的运用,以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要求。

3.4.2学校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经济、大众化助功能强大的软件,这些软件操作简便,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要求不高。这样,学籍管理工作会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如学生基本信息、学籍异动、成绩统计、毕业资格审查等各类数据能保证准确迅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和手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学校应做两手准备,利用刻录光盘、移动存贮备份、电子信息打印成册等方式将数据永久保存。

3.5强化检查监督机制,突出重要时间节点的管理

3.5.1在新生报到入学、院系合并等重要时节和阶段,要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学籍注册数据的真实、准确。

3.5.2注重学籍异动资料的收集整理,扎实做好每年开学时的学年注册工作,确保在校学生数据与学籍管理平台保持一致。

总之,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籍管理,不断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金书,浅谈高校学籍管理及应对策略[J],林区教学,2010(12)

[2]管红兰,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J]。企业导报,2010(12)

[3]江丽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2)

[4]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第一版)[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学[2007]3号)

【作者简介】

刘景杰(1975-),男,湖南常德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学籍管理干事,研究方向为高职招生与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刘景杰

高校管理员学籍管理论文 篇3:

以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为基础做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

摘要:高职院校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是学籍管理资料,这就要求学籍数据必须及时、准确。教务管理系统对规范和监督学籍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辅助高职院校完成日常教务数据管理的信息系统。本文以教务管理系统下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以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为基础提出建立动态电子学籍档案。

关键词:学籍管理工作;教务管理系统平台;电子学籍档案

一、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而杂的工作,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极其认真,学籍管理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新生到校资格审查、学生报名后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年电子注册及校对、课程考试和成绩管理、学生信息异动、毕业资格审核、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学历电子注册等。对于已经达到学籍管理工作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反之,没有达到学籍管理要求的学生,对其进行留级、退学或不授予毕业证书等处理。

二、教务系统管理平台下的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

熟悉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后,再利用教务系统管理平台来规划设计适合自己的学籍管理工作平台。

1.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是辅助高职教务处完成日常工作的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务维护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教务工作人员繁重的教务工作压力,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出错的情况,提高了教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使大量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长期保存,还提供了快速检索、打印的功能,以及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为学校教学和骨干校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客观保证。

2.对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功能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是整个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和基础。电子学籍文件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学生。如,有学籍在校生管理就包括学生入学注册、学籍异动、学生分班、学号编排、考试信息等,因此设计学籍管理模块是教务管理系统中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更好的管理学生在校的所有档案数据,重点完成学生的学籍管理及统计工作。学籍管理数据包括学生综合情况、成绩、毕业审批、查询分析等(如图1),还可以更新、替换、升级教务系统中的学籍管理模块和数据,学籍管理系统模块的使用权限在学籍科和各学院教务科、学生科。

三、在教务系统管理平台下管理学籍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学校学生基数增加,很多高职院校在校生已达2万人左右,就业压力也随着变大。职业教育要求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完成就业率,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多元化办学模式,这样带来的就是课程更新快,考试方式、成绩设置灵活,学籍管理工作也需要灵活多变,学籍管理工作有了压力,传统的学籍管理方法就很难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学籍管理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公正性、合理性、实效性很难保证,因此很多高职学院都需要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来管理学籍工作。

1.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会产生很多真实的、有价值的学籍文件,统计数据量相当大,要把这些材料管理的有条有序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各类的学籍文件是分层管理的,部门多,人员复杂,查询学生学籍材料是手工的单一的文件,文件无法共享,文件存在不真实或造成有些数据丢失,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采用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存,双重保险,也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频繁变动交接中存在的问题。教务系统平台是改善当前学籍管理工作的最好管理方式,使学籍管理文件系统化,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2.高职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常变动,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改革、考试的改革、教材的调整等,这些灵活多样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方便了。最后把这些问题都交给教务和学籍管理部门,会使学籍管理压力大,如:出现了学分替换成绩问题、专业课程名称不符、专业选修课程调整、公共选修未选或用其他课程代替等,结果是学籍异动频繁、成绩修改补录频繁、班级名称和人数随意变化,这样用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模式很难实施。

3.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籍管理模块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共享,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学籍管理模块生成的数字文件不同于纸质档案,载体形式灵活多样化,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搜索学生学籍的相关信息,很快就会得到相关的资料,可以轻松实现查找、检索、组合、保存、打印等功能。

四、教务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学籍文件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系统真实记录,和工厂里生产的产品一样,离不开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而学院里记录这些真实信息的就是辛勤劳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就形成了学籍档案、成绩档案、毕业鉴定档案等,是高职学籍文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的质量依据。教务管理系统里的学籍管理模块包括学籍异动、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这给高职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是继续采用手动、纸质学籍管理工作模式还是利用录入、电子管理模式呢?下面就以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学生学籍卡片和学生成绩为例来谈一谈。

学籍卡片和成绩单是学籍管理面临的主要电子学籍管理工作,学籍卡片是学生到学校后由学生本人在教务系统平台上填写的个人身份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通信地址、政治面貌、家庭成员、毕业中学等个人基本信息资料,还有操行评语、学籍变动等内容,成绩单是学生在校课程学习、校外企业实习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能否按时毕业,学生成绩是否合格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以上的两种文件将相伴学生一生,是联系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反映学生最原始、最基础、最真实的在校记录。

1.平时在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中学籍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在系统中填写学籍卡片时学生填写不认真,不及时,通知不到位;(2)在系统中打印纸质学籍卡片和成绩单工作量大,设备缺乏;(3)成绩录入时教师不认真,课程成绩不提交,出现“判分不准”、“录入不细”、“把关不严”等问题;(4)毕业成绩审核时数据量大,难度大,并且毕业审核中发现学生成绩错误、漏登、课程比例不对、课程未选、教学计划录入时学分错误等。

2.为解决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教务管理系统平台,适应现代的学籍管理工作模式,改进适合自己的学籍管理系统模块。

(1)按照培养需求,建立和完善教务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学籍管理工作制度,保证学籍管理工作正常运行。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严把学生入学基本信息数据关口,提高学籍管理前提工作的准确性,从而规范学籍文件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生学业成绩管理细则》、《学生成绩补录规定》、《学分转换与认定细则》、《学生学籍异动情况汇部表》、《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电子学籍卡片填写制度》、《关于学生毕业证书办理规定》等各项制度,使学籍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2)在教务平台上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与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由于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在校期间要由多个部门来管理,因此学籍管理工作是处于各个部门的汇合处,只能理顺、理清各个部门的责任。针对学籍卡片和成绩录入的不及时、不准确,把学籍卡片填写情况和学生成绩录入情况纳入常规教学检查中,让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教务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可考虑学籍电子数据共享功能,做到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数据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籍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通过教学管理系统、校园网、校报等多种途径宣传学籍管理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学籍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及各二级学院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尽快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各类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籍状态,让学生入学就能明确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定期为学生讲解有关学籍的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工作几乎没有容错空间,在教务系统管理平台下的学籍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定性更加准确,必须要有严谨、明晰的操作程序作为保证。如:补考后经过各学院甄别,学生不及格门次大于等于5门予以留级,大于等于8门予以退学。补考、毕业前清考必须在教务管理系统上确认,经过学生本人确认后才能考试,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及格成绩,减少了补考、清考工作的盲目性,解决了过去无法统计补考和清考参加考试人数的问题。最后,毕业资格审核环节,学生课程成绩和学分必须全部合格才能通过毕业审核。通过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开通学籍查询、成绩查询,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籍状态和成绩。

(4)注重人员和管理设施的配备。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人员应稳定、专职,并能运用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学院应增加资金投入,配备管理设施,如打印机、电脑、光盘和移动存贮设备等,能解决电子信息数据导入、导出或打印成册,并将纸质数据和电子数据永久储存。

3.以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为基础建立及管理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电子数据是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发展的必须趋势,应加快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电子信息管理建设,应重新建立完善归档管理程序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学籍管理工作的学籍数据除了传统纸质与电子数据文献以外,还包括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庞大电子数据。电子学籍文件与传统的档案文件相比发生了变化,载体的形式也灵活、多样化了,储存信息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质载体,同时光盘、移动硬盘、U盘,大量的电子数据资源的保存,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如何保存这些宝贵的电子数据档案,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促进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电子资源数据的更新和发展,这也是目前学籍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的课题。

(1)电子学籍档案的内容。学生入学基本情况的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等),这些信息都应录入电子学籍档案,这也是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的组成部分,是电子注册工作的依据。

(2)电子学籍档案的作用。①可查询在校生成绩及基本信息情况。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学生成绩及基本信息的统计数据。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成绩查询。③对学籍异动及学生情况的查询。通过学籍管理工作的维护,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档案信息的准确、完整。教务管理系统中电子学籍档案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数据可链接共享,兼容后的数据可以网络查询和修改,强化了数据的准确性。学生毕业后可将每个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输出转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保管。这些数据给学校教学检查、骨干校建设提供了价值参考。

(3)动态电子学籍档案的建立。根据电子学籍档案的内容和作用,以教务管理系统平台的数据结构为基础,设计学生动态学籍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建立学生电子学籍档案数据库。学生基本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学号、高考考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相片、政治面貌、身体状况、学院、班级、专业、家庭地址、家庭成员情况、主要学习经历、联系方式、学籍异动情况等,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学生基本信息库的建立。①为了减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以直接利用招生录取库获取考生的电子信息,这样就免去了对考生档案的录入工作。②入学后组织学生在教务管理系统上的学籍信息平台上填写本人的学籍卡片信息,确认无误后再提交,而后将电子学籍卡片输出建立纸质文本学籍册。③采集学生电子相片,可利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的高考录取库中的图像信息,录取库中的图像信息是以高考考号命名的,将高考考号统一替换成学号,再把学生电子相片导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即可。同时,收集高考录取库中无图像信息的同学照片,采集电子相片并以学号命名,这样就使学生入学初的电子档案更加完整了。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管理。运用教务系统管理中的学籍管理模块及时处理学籍异动,同时会自动更新学籍异动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学生成绩管理与学籍卡片系统兼容,使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与电子学籍档案相连接。⑤学生通过毕业审核后,经有关责任人确认无误后,将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输出形成原始文本档案与电子档案数据一同交给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

4.确保电子学籍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学籍档案电子化必须考虑安全问题,可以在教务管理系统平台中的学籍管理模块中设置学籍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权限,采取分级分配管理权限的方式进行电子文件数据管理。权限可以分为高级管理员、一般管理员、普通教师和学生用户。如各学院教务科、学生科也分配相应的信息权限,有专人负责管理,可查看自己工作职能以内的信息,并负责管理各二级学院数据共享和安全;学生的权限是只能查看自己的学籍信息和成绩信息,他们均没有数据修改的权限,只有系统技术员和教务处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限修改数据,需要修改数据时,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经领导审核后才能修改。

参考文献:

[1]王颖.初探校内教务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技术问题[J].内蒙古电子学刊,2008,(4).

[2]徐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李怡.浅谈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工作[J].职业,2014,(29).

[4]佟嘉.高职高专院校学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5]刘美萍.以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做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J].语文学刊,2011,(04).

[6]唐丽安.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J].教育前沿,2009,06,(12).

作者:汪恩萍 生力军

上一篇:体育特长生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下企业经济论文